酒泉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的公示(2023年4月20日)

内容
 
发送至邮箱

酒泉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的公示(2023年4月20日)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阿克塞县生态保护及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批。现将拟审批的环评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起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937-*(传真)

邮  箱:*@*63.com

通讯地址: (略) 肃州区玉门东路5号

邮  编:*

项目名称

阿克塞县生态保护及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

建设地点

阿克塞县

建设单位

(略) 党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

环评单位

甘肃 (略)

项目概况

工程将阿克塞县境内的大哈尔腾河水资源引至县城所在区域,以缓解阿克塞县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之间的矛盾,缓解生态环境的恶化。工程由取水工程、输水工程、阿克塞调蓄水池、配水工程及消能建筑物(配套电站工程)5部分组成。本工程总投资为*.32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1971.622万元,占总投资的0.58%。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1、施工期保护措施

*生植被保护措施:优化工程布置,减少对沿线自然生态和植被的破坏;严格按照征地范围进行施工,减小施工占地。将施工占地区林地、草地区域表层土剥离,进行留存,待施工结束后用于植被恢复和复垦。加强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施工结束后,应结合水土保持植物措施,选择适宜的林草种,对各类施工迹地实施*生生态修复措施。

*生动物保护措施:施工前开展施工占地区和水库淹没区*生动物洞穴、窝巢的清查,避免破坏动物栖息的巢穴,若施工过程中发现动物的卵、幼体或受伤个体等,应及时交由专业人员护理。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严禁捕猎野生动物。弃渣场、料场、施工场地、施工道路等临时占地,优先避让评价区植被较好的区域,严禁越界施工,尽量少破坏动物生境。施工过程中的高噪声作业及爆破活动要避开动物活动的高峰期。严禁高噪声设备在夜间施工,尽量减少鸣笛。设置生态保护警示牌,禁止越界施工或砍伐林木、禁止捕猎野生动物。

水生生态:严格施工管理,减轻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优化施工工艺时序,减少水下施工量,减少鱼类影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5-7月为高原鳅鱼类产卵期,在该时间段内应停止施工。若必须在鱼类产卵期施工,应避免夜间施工。

废气:

①开挖、爆破粉尘:施工区配备洒水车,定期洒水降尘、裸露开挖面覆盖、封闭运输等。凿裂、钻孔以及爆破提倡湿法作业,降低粉尘量

②砂石料加工系统废气(共2处):采用全封闭式的生产方式,破碎、筛分工序配备单机式带式除尘器,砂砾石储料堆采取抑尘网进行密闭遮盖;成品输送采用全封闭皮带机,降低扬尘;场地采取洒水降尘、定期冲洗清扫;③混凝土拌合系统废气(共28处):封闭式生产,拌合主机内设袋式除尘器,粉料仓配套设置仓顶除尘器,砂砾石储料堆采取抑尘网进行密闭遮盖;成品输送采用全封闭皮带机,场地采取洒水降尘、定期冲洗清扫;④道路扬尘、车辆尾气:加强燃油机械的保养,施工道路定期洒水、清扫,区域设置限速标志,物料加湿或用帆布覆盖运输,进出施工区进行车胎、底盘冲洗;⑤食堂油烟(共28处):各施工生活区食堂油烟安装1套油烟净化器;⑥个人防护:佩戴防尘口罩,眼罩等劳动保护和个人防护措施。⑦加强大气敏感点区域施工时的废气防护:途径哈尔腾河水文站、阿克塞国土黄金管理站路段前后各设置一个减速慢行标识,定期清扫路面、洒水降尘。此外,建议在施工道路靠近黄金管理站一侧设置20m围挡

废水:

①工程涉水工程尽可能选在非汛期施工,按要求进行施工导流建设围堰。②基坑废水:主要产生于取水枢纽坝址施工,基地初期排水主要为原河道水,经静置后排至下游水体主要产生于取水枢纽坝址施工,基坑经常性排水采取絮凝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混凝土养护、砂石料冲洗、场内施工道路和施工区洒水,不排放;③砂石料加工废水(共2处):各砂石料加工厂砂石料加工废水拟采用DH系列高效(旋流)污水净化器经沉淀处理后回处理用于本系统,不外排;④混凝土拌和系统废水(共28处):各施工区混凝土拌合系统冲洗废水采用中和沉淀法处理后回用于本系统,不外排;⑤施工机械、车辆冲洗含油废水(共28处):各施工区修配厂机修及车辆冲洗废水采用隔油沉淀法处理后回用于车辆冲洗、场地道路抑尘,不外排,隔油沉淀池分离油污交由资质单位处置;⑥洞室排水:工程于3#隧洞出口设置50m3二级沉淀池,隧洞排水采用沉淀法处理后优先回用于隧洞降尘、TBM冷却用水以及湿法钻爆降尘用水,多余可通过罐车拉运至周边施工道路及工区、渣场等作为降尘用水使用,不外排;⑦生活污水:各施工工区生活营地配置环保厕所,针对盥洗、食堂废水分别设置1座防渗化粪池,共24座,生活污水委托环卫清掏处置。

地下水:

①隧洞涌水: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隧洞施工过程要贯彻“堵水防漏”原则,做到“先探水、预注浆、后开挖、补注浆、再衬砌”施工工序。施工中加强支护,做到边开挖边衬砌。当穿越断层及岩体完整性较差的地下水含水层区段时,应进行采取灌浆措施,灌浆结束、泥浆凝固后再进行开挖掘进。②施工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均经处理后回用或达标排放,不得随意排放。要求对施工区的废污水收集和处理装置的底部进行相应的防渗处理。

噪声:加强交通运输管制,降低运输噪声选用低噪声的设备、机械和施工工艺,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调整优化工程施工时间,设置警示牌,个人防护,敏感目标保护等

固废:

①施工期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期清运至当地生活垃圾收集点;②施工期建筑垃圾尽可能的回收利用,不可利用部分清运至当地住建部门指定地点;③施工期土石方优先调配利用,弃渣45.55万m3,清运至工程规划的7座弃渣场;④施工期各工区检修费油设危废间暂存,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⑤工程结束后,拆除施工区的临建设施,作好施工迹地恢复工作

土壤:

①对工程区内草地、林地地块进行表土剥离,并集中堆置防护,用于后期植被恢复;②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减少机械设备油类的跑、冒、滴、漏污染土壤;③施工期及运行期各类污废水、固体废物应按“水环境保护措施”和“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及时进行处理和处置,避免污染工程周边土壤环境

环境风险:

①油料运输严格遵守危险货物运输规定;加强油料装卸作业管理;储油区严禁烟火;修建事故油池,泄漏的油料,并交专业机构处置。②定期对废水处理系统进行监督检查,避免泄漏等事故排污。③做好地质预报工作,加强初期支护,防止隧洞突涌水事故发生。④防范外来物种入侵

人群健康:卫生清理、场地消毒、卫生检疫与健康检查。

2、运营期保护措施

*生生态:①加强野生保护动物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加强珍稀动植物保护,初期蓄水前实施野生动物搜救;②加强工程管理区及电站区绿化

水生生态:

①保证下游河道及保护区生态需水量:工程运行期间,在鱼类产卵繁殖重要期5月至7月,通过工程调度加大对下游河道的生态下泄水量,最低保证5月、6月不低于1.0m3/s,7月不低于5.5m3/s,以保证下放流量满足下游河段生态需水;②水生生态监测:对工程建设区域,特别是减水河段流量流速、鱼类资源、浮游生物,水质进行监测,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防止生态需水不足、断流等严重后果产生,进一步做好运营期保护工作。

大气环境:各管理站及消能电站的食堂分别配置1套油烟净化器,共7套,油烟净化器净化效率应达75%以上,厨房油烟经处理达标后经楼层顶楼烟道排放。

水环境:

①工程取水枢纽设置生态下泄水量监测系统,并与主管部门联网。②按要求进行枢纽库区初期蓄水前的清库工作;③运营期各管理站及电站配置环保厕所,针对盥洗、食堂废水分别设置1座防渗化粪池,共7座,生活污水委托环卫清掏至县城污水处理厂处置。④工程各级消能电站机在车间四周设置排水沟,设计事故油池收集油污水并配置油污水分离器,事故废油由专业单位回收处理

①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②建设隔离防护措施;③加强水源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④建立水质在线监测网络,加强监测监控;⑤加强宣传教育;

①加强工程受水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②加强工业企业污染防治,严格控制污水排放;③加强监督管理和水环境监测工作;④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和节水意识。

地下水:

对工程污废水收集治理,污废水处理设施按要求进行防渗,并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减少和杜绝其跑冒滴漏

受退水区地下水污染防护:①严格控制受退水区的居民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的直接回灌;②提高灌区化肥、农药的使用效率;鼓励施用有机肥,改良施肥方法。③完善灌区的排水工程和灌溉渠道衬砌,减少灌溉和输水过程中出现的“跑冒滴漏”现象;改进灌溉技术,制定节水高效的灌溉制度;提高灌区管理水平,使地下水埋深保持在临界深度以下;④加强工程区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建设,制定环境监测计划,提高地下水位和水质监测能力。

噪声:运营期消能建筑(电站工程)机械设备选用低噪设备、车间隔声、基础减震、消声治理,厂区绿化等降噪措施

固废:

①运营期工程管理站及消能电站职工生活垃圾收集清运至当地生活垃圾填埋点处置;②取水枢纽库区清理的浮漂杂物,定期打捞清运至当地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③各消能电站设有危废暂存间,对检修类废油等进行集中收集,定期交由资质单位进行处置。

土壤:

①加强库周环境管理,确保水库库区良好的水质,避免土壤的酸化、碱化和盐化现象。②加强库区周边土壤含盐量和地下水水位的监测,针对库周浸没区,采取防护、排水等措施,降低地下水水位。③受水区制定合理灌溉制度;加强水盐运移动态监测,建立预警评价体系。

环境风险:

①划分水源地保护区,防止水污染事故发生;②消能电站设置检修油箱;③定期对各类闸门进行维护,保证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④加强监管,防止溃坝事故;④严禁引入外来物种

公众参与

项目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规定进行了公示和公众意见调查。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阿克塞县生态保护及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批。现将拟审批的环评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起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937-*(传真)

邮  箱:*@*63.com

通讯地址: (略) 肃州区玉门东路5号

邮  编:*

项目名称

阿克塞县生态保护及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

建设地点

阿克塞县

建设单位

(略) 党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

环评单位

甘肃 (略)

项目概况

工程将阿克塞县境内的大哈尔腾河水资源引至县城所在区域,以缓解阿克塞县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之间的矛盾,缓解生态环境的恶化。工程由取水工程、输水工程、阿克塞调蓄水池、配水工程及消能建筑物(配套电站工程)5部分组成。本工程总投资为*.32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1971.622万元,占总投资的0.58%。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1、施工期保护措施

*生植被保护措施:优化工程布置,减少对沿线自然生态和植被的破坏;严格按照征地范围进行施工,减小施工占地。将施工占地区林地、草地区域表层土剥离,进行留存,待施工结束后用于植被恢复和复垦。加强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施工结束后,应结合水土保持植物措施,选择适宜的林草种,对各类施工迹地实施*生生态修复措施。

*生动物保护措施:施工前开展施工占地区和水库淹没区*生动物洞穴、窝巢的清查,避免破坏动物栖息的巢穴,若施工过程中发现动物的卵、幼体或受伤个体等,应及时交由专业人员护理。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严禁捕猎野生动物。弃渣场、料场、施工场地、施工道路等临时占地,优先避让评价区植被较好的区域,严禁越界施工,尽量少破坏动物生境。施工过程中的高噪声作业及爆破活动要避开动物活动的高峰期。严禁高噪声设备在夜间施工,尽量减少鸣笛。设置生态保护警示牌,禁止越界施工或砍伐林木、禁止捕猎野生动物。

水生生态:严格施工管理,减轻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优化施工工艺时序,减少水下施工量,减少鱼类影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5-7月为高原鳅鱼类产卵期,在该时间段内应停止施工。若必须在鱼类产卵期施工,应避免夜间施工。

废气:

①开挖、爆破粉尘:施工区配备洒水车,定期洒水降尘、裸露开挖面覆盖、封闭运输等。凿裂、钻孔以及爆破提倡湿法作业,降低粉尘量

②砂石料加工系统废气(共2处):采用全封闭式的生产方式,破碎、筛分工序配备单机式带式除尘器,砂砾石储料堆采取抑尘网进行密闭遮盖;成品输送采用全封闭皮带机,降低扬尘;场地采取洒水降尘、定期冲洗清扫;③混凝土拌合系统废气(共28处):封闭式生产,拌合主机内设袋式除尘器,粉料仓配套设置仓顶除尘器,砂砾石储料堆采取抑尘网进行密闭遮盖;成品输送采用全封闭皮带机,场地采取洒水降尘、定期冲洗清扫;④道路扬尘、车辆尾气:加强燃油机械的保养,施工道路定期洒水、清扫,区域设置限速标志,物料加湿或用帆布覆盖运输,进出施工区进行车胎、底盘冲洗;⑤食堂油烟(共28处):各施工生活区食堂油烟安装1套油烟净化器;⑥个人防护:佩戴防尘口罩,眼罩等劳动保护和个人防护措施。⑦加强大气敏感点区域施工时的废气防护:途径哈尔腾河水文站、阿克塞国土黄金管理站路段前后各设置一个减速慢行标识,定期清扫路面、洒水降尘。此外,建议在施工道路靠近黄金管理站一侧设置20m围挡

废水:

①工程涉水工程尽可能选在非汛期施工,按要求进行施工导流建设围堰。②基坑废水:主要产生于取水枢纽坝址施工,基地初期排水主要为原河道水,经静置后排至下游水体主要产生于取水枢纽坝址施工,基坑经常性排水采取絮凝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混凝土养护、砂石料冲洗、场内施工道路和施工区洒水,不排放;③砂石料加工废水(共2处):各砂石料加工厂砂石料加工废水拟采用DH系列高效(旋流)污水净化器经沉淀处理后回处理用于本系统,不外排;④混凝土拌和系统废水(共28处):各施工区混凝土拌合系统冲洗废水采用中和沉淀法处理后回用于本系统,不外排;⑤施工机械、车辆冲洗含油废水(共28处):各施工区修配厂机修及车辆冲洗废水采用隔油沉淀法处理后回用于车辆冲洗、场地道路抑尘,不外排,隔油沉淀池分离油污交由资质单位处置;⑥洞室排水:工程于3#隧洞出口设置50m3二级沉淀池,隧洞排水采用沉淀法处理后优先回用于隧洞降尘、TBM冷却用水以及湿法钻爆降尘用水,多余可通过罐车拉运至周边施工道路及工区、渣场等作为降尘用水使用,不外排;⑦生活污水:各施工工区生活营地配置环保厕所,针对盥洗、食堂废水分别设置1座防渗化粪池,共24座,生活污水委托环卫清掏处置。

地下水:

①隧洞涌水: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隧洞施工过程要贯彻“堵水防漏”原则,做到“先探水、预注浆、后开挖、补注浆、再衬砌”施工工序。施工中加强支护,做到边开挖边衬砌。当穿越断层及岩体完整性较差的地下水含水层区段时,应进行采取灌浆措施,灌浆结束、泥浆凝固后再进行开挖掘进。②施工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均经处理后回用或达标排放,不得随意排放。要求对施工区的废污水收集和处理装置的底部进行相应的防渗处理。

噪声:加强交通运输管制,降低运输噪声选用低噪声的设备、机械和施工工艺,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调整优化工程施工时间,设置警示牌,个人防护,敏感目标保护等

固废:

①施工期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期清运至当地生活垃圾收集点;②施工期建筑垃圾尽可能的回收利用,不可利用部分清运至当地住建部门指定地点;③施工期土石方优先调配利用,弃渣45.55万m3,清运至工程规划的7座弃渣场;④施工期各工区检修费油设危废间暂存,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⑤工程结束后,拆除施工区的临建设施,作好施工迹地恢复工作

土壤:

①对工程区内草地、林地地块进行表土剥离,并集中堆置防护,用于后期植被恢复;②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减少机械设备油类的跑、冒、滴、漏污染土壤;③施工期及运行期各类污废水、固体废物应按“水环境保护措施”和“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及时进行处理和处置,避免污染工程周边土壤环境

环境风险:

①油料运输严格遵守危险货物运输规定;加强油料装卸作业管理;储油区严禁烟火;修建事故油池,泄漏的油料,并交专业机构处置。②定期对废水处理系统进行监督检查,避免泄漏等事故排污。③做好地质预报工作,加强初期支护,防止隧洞突涌水事故发生。④防范外来物种入侵

人群健康:卫生清理、场地消毒、卫生检疫与健康检查。

2、运营期保护措施

*生生态:①加强野生保护动物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加强珍稀动植物保护,初期蓄水前实施野生动物搜救;②加强工程管理区及电站区绿化

水生生态:

①保证下游河道及保护区生态需水量:工程运行期间,在鱼类产卵繁殖重要期5月至7月,通过工程调度加大对下游河道的生态下泄水量,最低保证5月、6月不低于1.0m3/s,7月不低于5.5m3/s,以保证下放流量满足下游河段生态需水;②水生生态监测:对工程建设区域,特别是减水河段流量流速、鱼类资源、浮游生物,水质进行监测,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防止生态需水不足、断流等严重后果产生,进一步做好运营期保护工作。

大气环境:各管理站及消能电站的食堂分别配置1套油烟净化器,共7套,油烟净化器净化效率应达75%以上,厨房油烟经处理达标后经楼层顶楼烟道排放。

水环境:

①工程取水枢纽设置生态下泄水量监测系统,并与主管部门联网。②按要求进行枢纽库区初期蓄水前的清库工作;③运营期各管理站及电站配置环保厕所,针对盥洗、食堂废水分别设置1座防渗化粪池,共7座,生活污水委托环卫清掏至县城污水处理厂处置。④工程各级消能电站机在车间四周设置排水沟,设计事故油池收集油污水并配置油污水分离器,事故废油由专业单位回收处理

①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②建设隔离防护措施;③加强水源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④建立水质在线监测网络,加强监测监控;⑤加强宣传教育;

①加强工程受水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②加强工业企业污染防治,严格控制污水排放;③加强监督管理和水环境监测工作;④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和节水意识。

地下水:

对工程污废水收集治理,污废水处理设施按要求进行防渗,并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减少和杜绝其跑冒滴漏

受退水区地下水污染防护:①严格控制受退水区的居民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的直接回灌;②提高灌区化肥、农药的使用效率;鼓励施用有机肥,改良施肥方法。③完善灌区的排水工程和灌溉渠道衬砌,减少灌溉和输水过程中出现的“跑冒滴漏”现象;改进灌溉技术,制定节水高效的灌溉制度;提高灌区管理水平,使地下水埋深保持在临界深度以下;④加强工程区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建设,制定环境监测计划,提高地下水位和水质监测能力。

噪声:运营期消能建筑(电站工程)机械设备选用低噪设备、车间隔声、基础减震、消声治理,厂区绿化等降噪措施

固废:

①运营期工程管理站及消能电站职工生活垃圾收集清运至当地生活垃圾填埋点处置;②取水枢纽库区清理的浮漂杂物,定期打捞清运至当地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③各消能电站设有危废暂存间,对检修类废油等进行集中收集,定期交由资质单位进行处置。

土壤:

①加强库周环境管理,确保水库库区良好的水质,避免土壤的酸化、碱化和盐化现象。②加强库区周边土壤含盐量和地下水水位的监测,针对库周浸没区,采取防护、排水等措施,降低地下水水位。③受水区制定合理灌溉制度;加强水盐运移动态监测,建立预警评价体系。

环境风险:

①划分水源地保护区,防止水污染事故发生;②消能电站设置检修油箱;③定期对各类闸门进行维护,保证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④加强监管,防止溃坝事故;④严禁引入外来物种

公众参与

项目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规定进行了公示和公众意见调查。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