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县2023年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新造林抚育项目)实施方案-11440523MB2D2565X3/2023-00024
南澳县2023年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新造林抚育项目)实施方案-11440523MB2D2565X3/2023-00024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生态文明思想,落实《 (略) 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的 (略) 委的贯彻落实意见,深入推进绿美南澳生态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美花园海岛,根据《 (略)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方案(2023-2035年)》《 (略)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技术指南》,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南澳县是广东唯一的海岛县,也是目前全国(包括台湾)14个海岛县(区)中唯一的全岛域国家4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约114.74平方公里, 由南澳岛及周边35个岛屿组成,其中主岛111.73平方公里,海域4600平方公里。处于闽、粤、台三地交界海面,距西太平洋国际主航线仅7海里,素有“粤东屏障 闽粤咽喉”之称,全县设后宅、云澳、深澳三个镇和青澳管委会、南澳海岛国家森林公园两个管委。全县林业用地12.12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72%,全县森林覆盖率为72%,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均达到72%,其中有松林面积2.9万多亩, 森林资源改善我县生态环境条件,保护生态平衡,涵养水土,水土保持对促进我县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南澳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部署要求,坚持“工业不上岛”,稳步推进林业生态建设。以碳汇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为重点,林相改造、乡村绿化美化为亮点,不断提升海岛森林碳汇、防灾减灾等生态功能,实现森林质与量双提升,促进全岛域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海岛森林资源质量更高、生态产品更丰富、城乡环境更宜居、人与自然更和谐。
二、指导思想
(1)坚持因地制宜、科学经营。
结合南澳独特的自然山水格局,科学开展森林经营,调整和优化树种林种结构,提升森林生态效益。因地制宜,结合区域生态区位、主导功能及林分林地现状,采取人为适度干预和自然恢复相结合的综合技术措施,宜造则造、宜改则改、宜封则封、宜抚则抚,分类精准施策。
(2)坚持综合治理、分类施策。
实施区域一体化保护和综合治理,通过点(景观节点)、线(道路)、面(山坡片林)组合营造多类型、多层次的植物景观,集中连片打造功能多样的高质量林分和优美林相,在确保绿色底蕴的基础上打造多彩林地,推动森林资源增量、生态增效、景观增色。
(3)坚持质量优先、务求实效
坚持质量优先,在现有绿化成果基础上进行林分优化林相提升,多做“加法”少做“减法”,防止乱砍滥伐,建设性破坏;高质量开展开展国土绿化建设,重点推进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碳汇森林等工程建设,着力提高森林质量,培育稳定健康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
三、实施时间和内容
(一)实施时间
2023年2月至12月。
(二)实施内容
1、新造林抚育
2023年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新造林抚育)面积4220亩。针对2021、2022年度高质量水源林、沿海防护林造林地块,通过采取修枝、割灌除草、施肥、补植、抚育伐等措施,调整林分生长空间,促进林分生长发育。
四、项目管理
(一)组织管理
南澳县自然资源局作为项目建设单位,负责项目的监督、管理,保证造林任务顺利完成,用好专项造林资金,解决好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施工管理
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有关规定,组织进行采购。严格依据批准的作业设计组织施工,强化作业质量管理,实行工程质量监理制,依事定责,进行事前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的全过程质量管理。
(三)资金管理
资金下达后应及时拨付资金,加强资金监管,坚持公开、透明原则,严格按资金管理办法使用资金。
(四)档案管理
为了完善项目的后续管理,应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类文件归档,建立项目管理的文件档案。
五、营林技术
(一)抚育频次
抚育一次,项目实施当年完成。
(二)抚育伐
根据林分发育、林木竞争、自然稀疏规律及森林培育目标,适时适量伐除部分林木,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优化林分结构,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条件,促进保留木生长,缩短培育周期的营林措施。
(三)修枝
枝桩尽量修平,剪口不能伤害树干的韧皮部和木质部。
(四)割灌除草
割除影响目的树种幼苗幼树生长的杂灌杂草和藤本植物全部。割灌除草时应注重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树种、林窗处的幼树幼苗以及林下有生长潜力的幼树幼苗。
(五)补植
补植应选择能与现有树种互利生长或相容生长的树种,尽量不破坏原有的林下植被,尽可能减少对土壤的扰动。
(六)施肥
对目的树种、目标树,将肥料施于林木根系集中分布区,不超出树冠覆盖范围,并用土盖实,避免流失。
南澳县自然资源局
2023年2月16日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生态文明思想,落实《 (略) 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的 (略) 委的贯彻落实意见,深入推进绿美南澳生态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美花园海岛,根据《 (略)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方案(2023-2035年)》《 (略)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技术指南》,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南澳县是广东唯一的海岛县,也是目前全国(包括台湾)14个海岛县(区)中唯一的全岛域国家4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约114.74平方公里, 由南澳岛及周边35个岛屿组成,其中主岛111.73平方公里,海域4600平方公里。处于闽、粤、台三地交界海面,距西太平洋国际主航线仅7海里,素有“粤东屏障 闽粤咽喉”之称,全县设后宅、云澳、深澳三个镇和青澳管委会、南澳海岛国家森林公园两个管委。全县林业用地12.12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72%,全县森林覆盖率为72%,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均达到72%,其中有松林面积2.9万多亩, 森林资源改善我县生态环境条件,保护生态平衡,涵养水土,水土保持对促进我县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南澳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部署要求,坚持“工业不上岛”,稳步推进林业生态建设。以碳汇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为重点,林相改造、乡村绿化美化为亮点,不断提升海岛森林碳汇、防灾减灾等生态功能,实现森林质与量双提升,促进全岛域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海岛森林资源质量更高、生态产品更丰富、城乡环境更宜居、人与自然更和谐。
二、指导思想
(1)坚持因地制宜、科学经营。
结合南澳独特的自然山水格局,科学开展森林经营,调整和优化树种林种结构,提升森林生态效益。因地制宜,结合区域生态区位、主导功能及林分林地现状,采取人为适度干预和自然恢复相结合的综合技术措施,宜造则造、宜改则改、宜封则封、宜抚则抚,分类精准施策。
(2)坚持综合治理、分类施策。
实施区域一体化保护和综合治理,通过点(景观节点)、线(道路)、面(山坡片林)组合营造多类型、多层次的植物景观,集中连片打造功能多样的高质量林分和优美林相,在确保绿色底蕴的基础上打造多彩林地,推动森林资源增量、生态增效、景观增色。
(3)坚持质量优先、务求实效
坚持质量优先,在现有绿化成果基础上进行林分优化林相提升,多做“加法”少做“减法”,防止乱砍滥伐,建设性破坏;高质量开展开展国土绿化建设,重点推进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碳汇森林等工程建设,着力提高森林质量,培育稳定健康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
三、实施时间和内容
(一)实施时间
2023年2月至12月。
(二)实施内容
1、新造林抚育
2023年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新造林抚育)面积4220亩。针对2021、2022年度高质量水源林、沿海防护林造林地块,通过采取修枝、割灌除草、施肥、补植、抚育伐等措施,调整林分生长空间,促进林分生长发育。
四、项目管理
(一)组织管理
南澳县自然资源局作为项目建设单位,负责项目的监督、管理,保证造林任务顺利完成,用好专项造林资金,解决好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施工管理
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有关规定,组织进行采购。严格依据批准的作业设计组织施工,强化作业质量管理,实行工程质量监理制,依事定责,进行事前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的全过程质量管理。
(三)资金管理
资金下达后应及时拨付资金,加强资金监管,坚持公开、透明原则,严格按资金管理办法使用资金。
(四)档案管理
为了完善项目的后续管理,应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类文件归档,建立项目管理的文件档案。
五、营林技术
(一)抚育频次
抚育一次,项目实施当年完成。
(二)抚育伐
根据林分发育、林木竞争、自然稀疏规律及森林培育目标,适时适量伐除部分林木,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优化林分结构,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条件,促进保留木生长,缩短培育周期的营林措施。
(三)修枝
枝桩尽量修平,剪口不能伤害树干的韧皮部和木质部。
(四)割灌除草
割除影响目的树种幼苗幼树生长的杂灌杂草和藤本植物全部。割灌除草时应注重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树种、林窗处的幼树幼苗以及林下有生长潜力的幼树幼苗。
(五)补植
补植应选择能与现有树种互利生长或相容生长的树种,尽量不破坏原有的林下植被,尽可能减少对土壤的扰动。
(六)施肥
对目的树种、目标树,将肥料施于林木根系集中分布区,不超出树冠覆盖范围,并用土盖实,避免流失。
南澳县自然资源局
2023年2月16日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