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青弋江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前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安徽省青弋江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前公示

《安徽省青弋江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前公示
信息来源:环评处发布日期:** 18:39点击次数:
索引号:*/*-00156组配分类:建设项目环评审批
发布机构:省生态环境厅主题分类:
名??称:《安徽省青弋江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前公示
关键词: 文??号:
信息来源:环评处发布日期:** 18:39:42
发文日期:** 18:39:42生效日期:有效
废止日期: 暂无
索引号:*/*-00156
组配分类:建设项目环评审批
发布机构:省生态环境厅
主题分类:
名??称:《安徽省青弋江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前公示
发布日期:** 18:39:42
关键词:
信息来源:环评处
文??号:
发文日期:** 18:39:42
生效日期:有效
废止日期: 暂无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厅拟对《 (略) 青弋江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本公示发布后五个工作日。若对本项目建设有不同意见,请于公示期内将书面 (略) 生态环境厅环评处。

联系电话:0551-*

监督电话:0551-*

地址: (略) 政务文化新区怀宁路1766号(*)


项目名称: (略) 青弋江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一期)

建设地点: (略) 宣州区、泾县, (略) 南陵县

建设单位: (略) 青弋江灌区管理处

环评单位:中水北方勘测 (略)

建设项目概况:青弋江灌区位于长江南岸, (略) 仅次于淠史杭、驷马山和茨淮新河的大型灌区,灌区南以泾县的桃花潭、溪口、黄村、晏公为界, (略) 芜湖县,东临水阳江,西至柏山、漳河,跨青弋江、水阳江和漳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灌区范 (略) 宣州区、 (略) 南陵县,共21个乡镇、街道,总控制面积940km2,现状有效灌溉面积72.37万亩。

建设内容:青弋江灌区改造一期工程在维持青弋江灌区总体布局,依托灌区已建工程的基础上,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总干渠、青左支渠、北分干渠、柏山干渠、柏山东分干渠、柏山西分干渠的渠道衬砌、防渗及渠系建筑物改造工程等,渠道防渗长9.67km,渠道衬砌44.801km,岸坡防护0.92km,边坡治理总长为2.732km,新建防汛道路硬化21.86km,水闸改造31座,渡槽拆除重建1座,渠下涵改造25座,倒虹吸拆除重建1座,放水涵改造49座,机耕桥拆除重建15座,支渠改造14条。增设干支渠放水口量测水设施,完善管理设施和灌区信息化工程。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水文情势:本次施工安排在非灌溉期,不影响青弋江和徽水通过原河道过流,不改变青弋江和徽水的流向、水位和流速,保证施工渠道内没有水,进行干地施工,工程施工对灌区渠道水文情势无影响。改造后,维持现有灌区范围不变和骨干工程体系布局不变,渠道走向、断面均与现状渠道保持一致,输水能力较工程实施前有所提升,总体上,本次渠道除险加固实施对灌区渠道、青弋江和徽水的水文情势无影响。

2.生态环境:本工程涉及生态保护红线6处,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的实验区11处、黄村镇紫阳村阳村桥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家桥官庄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2处,全部在原址、原建筑除险加固和改造。工程建设将导致区域地貌扰动、植被生物量损失和水土流失,渠道清淤影响原有底泥中的底栖生物,施工对鱼类和鸟类会有干扰,随工程施工结束,各种不利影响将随之终止或逐步得到改善和恢复。采取措施为,优化施工占地和布局,严格控制施工范围,严禁在生态保护红线和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内施工或布设施工场地;严格控制施工临时用地,及时进行生态恢复;加强野生扬子鳄的保护,施工中最大程度降低对野生扬子鳄的影响。加强施工管理,做好水土保持、植被保护和修复、动物保护等措施。

3.大气环境:施工大气污染源主要包括扬尘、燃油废气。通过对施工区洒水、设置边界围挡、裸露地面覆盖、易扬尘物料覆盖、运输车辆密闭等措施,减少施工扬尘污染;定期检修和保养车辆,鼓励优先使用新能源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减少车辆尾气排放。

4.地表水环境:施工期水污染源主要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机械冲洗含油废水经小型一体化隔油沉淀池成套设备处理达标后回用于机械车辆冲洗;基坑排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洒水降尘;每个施工区设置1个环保厕所、1座化粪池和1套小型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回用于场内道路的洒水。运营期采取清掏化粪池的以新带老措施。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施工环境管理与监督,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取水口上游、下游的水质监测,优化施工工艺,最大程度减轻对取水口的不利影响。

5.声环境:合理安排施工布置区位置,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和工艺。合理安排施工时段,禁止夜间施工。施工运输车辆在通过居民点时,应减缓车速,禁鸣高音喇叭。加强敏感点保护,对噪声敏感区点采取移动声屏障防护。

6.固体废物:施工期产生的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含油污泥等。拆除的混凝土用于本工程防汛路的水稳层填筑,拆除的砌石作为本工程抛石和制作格宾石笼;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清运;施工区机械停放场产生的废机油、隔油沉淀的含油污泥及其包装容器等危险废物,贮存在临时危废暂存间,施工结束后交由有资质的危废处置机构处置。


公众参与情况:建设单位采取网站、报纸、张贴公告等形式进行。

有关部门的意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同意青弋江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 改造工程在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修筑设施的行政许可决定》(林保许准(皖)〔2022〕84 号)、《 (略) 改革 (略) 青弋江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皖发改农经〔2022〕393号)、《 (略) 水利厅关于青弋江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工程(一期)初步设计的批复》(皖水规计函〔2022〕593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解读
文件下载
《安徽省青弋江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前公示
信息来源:环评处发布日期:** 18:39点击次数:
索引号:*/*-00156组配分类:建设项目环评审批
发布机构:省生态环境厅主题分类:
名??称:《安徽省青弋江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前公示
关键词: 文??号:
信息来源:环评处发布日期:** 18:39:42
发文日期:** 18:39:42生效日期:有效
废止日期: 暂无
索引号:*/*-00156
组配分类:建设项目环评审批
发布机构:省生态环境厅
主题分类:
名??称:《安徽省青弋江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前公示
发布日期:** 18:39:42
关键词:
信息来源:环评处
文??号:
发文日期:** 18:39:42
生效日期:有效
废止日期: 暂无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厅拟对《 (略) 青弋江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本公示发布后五个工作日。若对本项目建设有不同意见,请于公示期内将书面 (略) 生态环境厅环评处。

联系电话:0551-*

监督电话:0551-*

地址: (略) 政务文化新区怀宁路1766号(*)


项目名称: (略) 青弋江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一期)

建设地点: (略) 宣州区、泾县, (略) 南陵县

建设单位: (略) 青弋江灌区管理处

环评单位:中水北方勘测 (略)

建设项目概况:青弋江灌区位于长江南岸, (略) 仅次于淠史杭、驷马山和茨淮新河的大型灌区,灌区南以泾县的桃花潭、溪口、黄村、晏公为界, (略) 芜湖县,东临水阳江,西至柏山、漳河,跨青弋江、水阳江和漳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灌区范 (略) 宣州区、 (略) 南陵县,共21个乡镇、街道,总控制面积940km2,现状有效灌溉面积72.37万亩。

建设内容:青弋江灌区改造一期工程在维持青弋江灌区总体布局,依托灌区已建工程的基础上,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总干渠、青左支渠、北分干渠、柏山干渠、柏山东分干渠、柏山西分干渠的渠道衬砌、防渗及渠系建筑物改造工程等,渠道防渗长9.67km,渠道衬砌44.801km,岸坡防护0.92km,边坡治理总长为2.732km,新建防汛道路硬化21.86km,水闸改造31座,渡槽拆除重建1座,渠下涵改造25座,倒虹吸拆除重建1座,放水涵改造49座,机耕桥拆除重建15座,支渠改造14条。增设干支渠放水口量测水设施,完善管理设施和灌区信息化工程。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水文情势:本次施工安排在非灌溉期,不影响青弋江和徽水通过原河道过流,不改变青弋江和徽水的流向、水位和流速,保证施工渠道内没有水,进行干地施工,工程施工对灌区渠道水文情势无影响。改造后,维持现有灌区范围不变和骨干工程体系布局不变,渠道走向、断面均与现状渠道保持一致,输水能力较工程实施前有所提升,总体上,本次渠道除险加固实施对灌区渠道、青弋江和徽水的水文情势无影响。

2.生态环境:本工程涉及生态保护红线6处,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的实验区11处、黄村镇紫阳村阳村桥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家桥官庄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2处,全部在原址、原建筑除险加固和改造。工程建设将导致区域地貌扰动、植被生物量损失和水土流失,渠道清淤影响原有底泥中的底栖生物,施工对鱼类和鸟类会有干扰,随工程施工结束,各种不利影响将随之终止或逐步得到改善和恢复。采取措施为,优化施工占地和布局,严格控制施工范围,严禁在生态保护红线和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内施工或布设施工场地;严格控制施工临时用地,及时进行生态恢复;加强野生扬子鳄的保护,施工中最大程度降低对野生扬子鳄的影响。加强施工管理,做好水土保持、植被保护和修复、动物保护等措施。

3.大气环境:施工大气污染源主要包括扬尘、燃油废气。通过对施工区洒水、设置边界围挡、裸露地面覆盖、易扬尘物料覆盖、运输车辆密闭等措施,减少施工扬尘污染;定期检修和保养车辆,鼓励优先使用新能源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减少车辆尾气排放。

4.地表水环境:施工期水污染源主要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机械冲洗含油废水经小型一体化隔油沉淀池成套设备处理达标后回用于机械车辆冲洗;基坑排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洒水降尘;每个施工区设置1个环保厕所、1座化粪池和1套小型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回用于场内道路的洒水。运营期采取清掏化粪池的以新带老措施。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施工环境管理与监督,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取水口上游、下游的水质监测,优化施工工艺,最大程度减轻对取水口的不利影响。

5.声环境:合理安排施工布置区位置,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和工艺。合理安排施工时段,禁止夜间施工。施工运输车辆在通过居民点时,应减缓车速,禁鸣高音喇叭。加强敏感点保护,对噪声敏感区点采取移动声屏障防护。

6.固体废物:施工期产生的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含油污泥等。拆除的混凝土用于本工程防汛路的水稳层填筑,拆除的砌石作为本工程抛石和制作格宾石笼;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清运;施工区机械停放场产生的废机油、隔油沉淀的含油污泥及其包装容器等危险废物,贮存在临时危废暂存间,施工结束后交由有资质的危废处置机构处置。


公众参与情况:建设单位采取网站、报纸、张贴公告等形式进行。

有关部门的意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同意青弋江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 改造工程在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修筑设施的行政许可决定》(林保许准(皖)〔2022〕84 号)、《 (略) 改革 (略) 青弋江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皖发改农经〔2022〕393号)、《 (略) 水利厅关于青弋江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工程(一期)初步设计的批复》(皖水规计函〔2022〕593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解读
文件下载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