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三石建材有限公司60万m3/年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吕梁市三石建材有限公司60万m3/年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项目名称 | 60万m3/年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 |
建设地点 | (略) 离石区西属巴街道高岭上村(茂塔沟村西1.1km处) |
建设单位 | (略) (略)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山西方天 (略) |
项目概况 | (略) 离石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备案,项目代码 :2301-*-89-05-*。主要建设内容为1座3200m2的封闭式骨料棚、2条HZS240E水泥混凝土搅拌生产线,并建设磅房及其他辅助设施等。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略) 大气污染防治相关要求,针对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建设单位需做到确保扬尘污染控制达到“6个100%”,即:施工工地周边100%围挡;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有效控制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略) 规定的文明工地要求。必须按照环境保护规定采取防扬尘措施,大风天气停止施工。施工时要定时喷水降尘,保持路面湿润清洁。 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废水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含有水泥沙浆成份的冲洗设备废水。本评价要求建设单位设置简易集水沉淀池将施工废水收集沉淀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因此,产生的施工废水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2)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期会产生少量的生活盥洗污水,水质简单,直接用于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3、固废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垃圾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将建筑材料进行整理,规范放置并苫盖。对建筑垃圾,能回收利用的要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要及时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地点,运输车辆应加盖篷布防止扬尘。对运输路线应保持路面平整,经常洒水,防止运输扬尘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2)生活垃圾本项目将产生少量的生活垃圾,平均每天每人0.5kg左右,建设单位要将此部分生活垃圾收集后运至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4、噪声环境影响防治措施:(1)降低施工设备噪声: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使其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减轻因设备运行状态不佳而造成的噪声污染;对动力机械、设备加强定期检修、养护;(2)按规定操作机械设备,模板、支架装卸过程中,尽量减少碰撞声音;(3)运输车辆在经过周围村庄时应限制车速,尽量减少鸣笛;(4)限制作业时间,禁止夜间(22:00-次日6:00)施工,中午(12:00~14:00)限制施工。确因施工需要及其它特殊原因短期内须在夜间施工,施工前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在周围张贴告示,表明施工时段,以取得谅解。 5、生态保护措施:施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主要是场地平整、地基开挖等施工活动对地表结构的改变。项目施工期间,因土地平整,将对现有土层进行翻挖、削高、填低,使土层结构更为疏松,若在此过程中遇有大风或暴雨天气,如没有围挡措施,将成为本项目水土流失的发生源,造成局部小面积泥水漫延,因此,本评价要求采取以下措施:①施工期间土石方开挖时,尽量避开下雨天,减少水土流失。②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四周设置移动围档,将施工活动控制在项目场地红线内,减少土地扰动范围,降低水土流失。对建筑材料设专门的堆棚,也要设置围档,尽量减轻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③在施工后,对破坏的地面要及时进行平整,及时将路面硬化,在厂区空闲位置可适当增加绿化面积,种植树木、花卉、草坪等。④对靠山侧的厂界护坡进行稳定化处理,做好护坡段及厂区的截排水措施,从而减少雨水的冲刷。 6、环境管理与监测措施:①做好事前控制工作,强化事中控制,积极采取事后控制措施(如工程质量缺陷的修整检查等),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②施工单位在施工期应有专人负责施工污染控制工作,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负责实施和落实施工期的各项环保措施。③ 对文明、安全施工进行检查、监督,协助施工方管理层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做到安全施工。 |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项目名称 | 60万m3/年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 |
建设地点 | (略) 离石区西属巴街道高岭上村(茂塔沟村西1.1km处) |
建设单位 | (略) (略)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山西方天 (略) |
项目概况 | (略) 离石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备案,项目代码 :2301-*-89-05-*。主要建设内容为1座3200m2的封闭式骨料棚、2条HZS240E水泥混凝土搅拌生产线,并建设磅房及其他辅助设施等。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略) 大气污染防治相关要求,针对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建设单位需做到确保扬尘污染控制达到“6个100%”,即:施工工地周边100%围挡;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有效控制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略) 规定的文明工地要求。必须按照环境保护规定采取防扬尘措施,大风天气停止施工。施工时要定时喷水降尘,保持路面湿润清洁。 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废水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含有水泥沙浆成份的冲洗设备废水。本评价要求建设单位设置简易集水沉淀池将施工废水收集沉淀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因此,产生的施工废水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2)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期会产生少量的生活盥洗污水,水质简单,直接用于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3、固废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垃圾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将建筑材料进行整理,规范放置并苫盖。对建筑垃圾,能回收利用的要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要及时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地点,运输车辆应加盖篷布防止扬尘。对运输路线应保持路面平整,经常洒水,防止运输扬尘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2)生活垃圾本项目将产生少量的生活垃圾,平均每天每人0.5kg左右,建设单位要将此部分生活垃圾收集后运至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4、噪声环境影响防治措施:(1)降低施工设备噪声: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使其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减轻因设备运行状态不佳而造成的噪声污染;对动力机械、设备加强定期检修、养护;(2)按规定操作机械设备,模板、支架装卸过程中,尽量减少碰撞声音;(3)运输车辆在经过周围村庄时应限制车速,尽量减少鸣笛;(4)限制作业时间,禁止夜间(22:00-次日6:00)施工,中午(12:00~14:00)限制施工。确因施工需要及其它特殊原因短期内须在夜间施工,施工前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在周围张贴告示,表明施工时段,以取得谅解。 5、生态保护措施:施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主要是场地平整、地基开挖等施工活动对地表结构的改变。项目施工期间,因土地平整,将对现有土层进行翻挖、削高、填低,使土层结构更为疏松,若在此过程中遇有大风或暴雨天气,如没有围挡措施,将成为本项目水土流失的发生源,造成局部小面积泥水漫延,因此,本评价要求采取以下措施:①施工期间土石方开挖时,尽量避开下雨天,减少水土流失。②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四周设置移动围档,将施工活动控制在项目场地红线内,减少土地扰动范围,降低水土流失。对建筑材料设专门的堆棚,也要设置围档,尽量减轻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③在施工后,对破坏的地面要及时进行平整,及时将路面硬化,在厂区空闲位置可适当增加绿化面积,种植树木、花卉、草坪等。④对靠山侧的厂界护坡进行稳定化处理,做好护坡段及厂区的截排水措施,从而减少雨水的冲刷。 6、环境管理与监测措施:①做好事前控制工作,强化事中控制,积极采取事后控制措施(如工程质量缺陷的修整检查等),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②施工单位在施工期应有专人负责施工污染控制工作,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负责实施和落实施工期的各项环保措施。③ 对文明、安全施工进行检查、监督,协助施工方管理层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做到安全施工。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