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新增I-125粒籽植入项目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中山大道26号

内容
 
发送至邮箱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新增I-125粒籽植入项目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中山大道26号

备案系统登记表管理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填表日期:2023-04-25

(略) (略) 新增I-125粒籽植入项目
(略) 硚口区中山大道26号 200
(略) (略) 魏伟
300 50
2023-05-30
新建
一、 (略) 新增I-125粒籽植入项目,其日最大用量7.9E 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7.9E 06Bq,年最大用量1.11E 12Bq二、建设规模本项目I-125粒籽的储存和分装场所位于仁和楼12层储源室,粒籽源消毒场所位于诚信楼6A层消毒供应中心,植入场所位于仁和楼12层内镜治疗室和诚信楼1层2号CT机房(设备已许可),粒籽源植入病房位于仁和楼12层粒籽植入专用病房(2个床位),本项目主要负责科室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①购买的粒子源(厂商已将粒籽源装入密封弹夹)由运送 (略) 后,从经仁和楼电梯运输至12层储源室,进行暂存②医生抽取少量粒籽源进行活度测量,并核对手术用量,装载好的I-125粒籽源弹夹及植入针等,通过诚信楼2号电梯,运输至诚信楼6A层消毒供应中心,消毒完后运输至仁和楼12层内镜治疗室或诚信楼1层2号CT机房进行粒籽植入。③术后病人由专人运输至仁和楼12层粒籽植入专用病房, (略) 2~ (略) 。本项目辐射工作的种类和范围为使用Ⅲ射线装置,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储源室位于仁和楼12层东部,其东侧为楼外区域,南侧为谈话间,西侧和北侧为走廊,楼上和楼下为晾晒间;内镜治疗室位于仁和楼12层东南角区域,其东侧和南侧为楼外区域,西侧为清洗消毒室,北侧为走廊,楼上和楼下为普通病房;植入病房位于仁和楼12层西北角,其北侧和西侧为楼外区域,南侧为走廊,东侧为普通病房楼上和楼下为普通病房;2号CT机房位于诚信楼1层,其东侧为CT控制室,南侧为楼外区域,西侧为DR室,北侧为走廊,楼上为办公室,楼下为放疗科。本项目周边的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医生、患者及其家属、其他工作人员等,在屏蔽有效下的情况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
环保措施:
一、污染防治措施1、储源室、植入胸腔内镜室、植入后病房:四周墙体采用200mm厚加气砖墙,顶棚和底板为120mm混凝土,,1mmPb铅防护门,同时配置0.5mmPb铅屏风;植入CT机房:墙体为240mm厚红砖 40mm厚硫酸钡水泥,顶棚和底板为120mm混凝土 40mm厚硫酸钡水泥;4mmPb防护门和防护窗。2、警示标识:储源室、CT机房、胸腔内镜室、病房均张贴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并附中文说明,同时CT控制室设置了紧急停机按钮。3、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配备了个人剂量计,1台辐射防护监测仪,1台活度计(含井型电离室),1台个人剂量报警仪并设置报警阈值,当辐射吸收剂量率高于阈值时进行报警提示,并配备转运铅屏蔽箱、保险柜、废源暂存罐,医生及患者配备0.5mmPb的铅防护用品,。4、产生废弃的粒籽源暂存于铅罐中。二、辐射安全管理措施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设置:医院成立了以朱文成、魏伟为组长,张建军、邓小容等为副组长,皮勇、汪文奎等为成员的放射防护管理委员会, (略) 放射防护与辐射安全日常管理工作。2、辐射工作人员的培训:医院原有辐射工作人员已参加了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并已在全国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申报系统上填报,后期新增辐射工作人员拟参加辐射安全考核后,持证上岗。3、辐射检测:①辐射工作场所检测:医院每年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工作场所周边进行常规检测一次,检测项目主要为X射线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在检测过程中,若发现检测数据超标,应对超标原因进行核查,找出超标原因,并实施针对性的整改。②工作人员接受剂量检测:辐射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必须正确佩带个人剂量计(一般在左胸前),并每季度送检一次,每年安排辐射工作人员参加职业健康体检,并建立人员剂量检测及体检档案。4、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医院为加强辐射防护管理工作,医院已制定了一套辐射安全管理制度,规定了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使用过程中的相关要求,并严格实施。5、辐射应急措施:医院制定了《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发生辐射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在辐射工作场所将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张贴上墙。
,湖北, (略) ,硚口区,武汉,中山

备案系统登记表管理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填表日期:2023-04-25

(略) (略) 新增I-125粒籽植入项目
(略) 硚口区中山大道26号 200
(略) (略) 魏伟
300 50
2023-05-30
新建
一、 (略) 新增I-125粒籽植入项目,其日最大用量7.9E 9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7.9E 06Bq,年最大用量1.11E 12Bq二、建设规模本项目I-125粒籽的储存和分装场所位于仁和楼12层储源室,粒籽源消毒场所位于诚信楼6A层消毒供应中心,植入场所位于仁和楼12层内镜治疗室和诚信楼1层2号CT机房(设备已许可),粒籽源植入病房位于仁和楼12层粒籽植入专用病房(2个床位),本项目主要负责科室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①购买的粒子源(厂商已将粒籽源装入密封弹夹)由运送 (略) 后,从经仁和楼电梯运输至12层储源室,进行暂存②医生抽取少量粒籽源进行活度测量,并核对手术用量,装载好的I-125粒籽源弹夹及植入针等,通过诚信楼2号电梯,运输至诚信楼6A层消毒供应中心,消毒完后运输至仁和楼12层内镜治疗室或诚信楼1层2号CT机房进行粒籽植入。③术后病人由专人运输至仁和楼12层粒籽植入专用病房, (略) 2~ (略) 。本项目辐射工作的种类和范围为使用Ⅲ射线装置,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储源室位于仁和楼12层东部,其东侧为楼外区域,南侧为谈话间,西侧和北侧为走廊,楼上和楼下为晾晒间;内镜治疗室位于仁和楼12层东南角区域,其东侧和南侧为楼外区域,西侧为清洗消毒室,北侧为走廊,楼上和楼下为普通病房;植入病房位于仁和楼12层西北角,其北侧和西侧为楼外区域,南侧为走廊,东侧为普通病房楼上和楼下为普通病房;2号CT机房位于诚信楼1层,其东侧为CT控制室,南侧为楼外区域,西侧为DR室,北侧为走廊,楼上为办公室,楼下为放疗科。本项目周边的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医生、患者及其家属、其他工作人员等,在屏蔽有效下的情况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
环保措施:
一、污染防治措施1、储源室、植入胸腔内镜室、植入后病房:四周墙体采用200mm厚加气砖墙,顶棚和底板为120mm混凝土,,1mmPb铅防护门,同时配置0.5mmPb铅屏风;植入CT机房:墙体为240mm厚红砖 40mm厚硫酸钡水泥,顶棚和底板为120mm混凝土 40mm厚硫酸钡水泥;4mmPb防护门和防护窗。2、警示标识:储源室、CT机房、胸腔内镜室、病房均张贴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并附中文说明,同时CT控制室设置了紧急停机按钮。3、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配备了个人剂量计,1台辐射防护监测仪,1台活度计(含井型电离室),1台个人剂量报警仪并设置报警阈值,当辐射吸收剂量率高于阈值时进行报警提示,并配备转运铅屏蔽箱、保险柜、废源暂存罐,医生及患者配备0.5mmPb的铅防护用品,。4、产生废弃的粒籽源暂存于铅罐中。二、辐射安全管理措施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设置:医院成立了以朱文成、魏伟为组长,张建军、邓小容等为副组长,皮勇、汪文奎等为成员的放射防护管理委员会, (略) 放射防护与辐射安全日常管理工作。2、辐射工作人员的培训:医院原有辐射工作人员已参加了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并已在全国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申报系统上填报,后期新增辐射工作人员拟参加辐射安全考核后,持证上岗。3、辐射检测:①辐射工作场所检测:医院每年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工作场所周边进行常规检测一次,检测项目主要为X射线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在检测过程中,若发现检测数据超标,应对超标原因进行核查,找出超标原因,并实施针对性的整改。②工作人员接受剂量检测:辐射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必须正确佩带个人剂量计(一般在左胸前),并每季度送检一次,每年安排辐射工作人员参加职业健康体检,并建立人员剂量检测及体检档案。4、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医院为加强辐射防护管理工作,医院已制定了一套辐射安全管理制度,规定了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使用过程中的相关要求,并严格实施。5、辐射应急措施:医院制定了《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发生辐射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在辐射工作场所将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张贴上墙。
,湖北, (略) ,硚口区,武汉,中山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