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尖山镇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报告

内容
 
发送至邮箱

中共尖山镇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报告

保持定力 加足马力 精准发力

全面加快县域副中心、 (略) 建设步伐

——在中共尖山镇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6年10月12日

徐妙芳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本届代表履职的第一年。今天召开的是全镇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更是在全镇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大会。

本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实现小康”的目标定位,总结回顾镇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工作,研究确定镇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中共尖山镇第十五届委员会和镇纪律检查委员会,团结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开拓创新,以翻篇归零的心态、以上下同欲的齐心、以背水一战的气概,为加快打造县域副中心,建 (略) 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代表中共尖山镇第十四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回顾过去五年,我们众志成城,克难攻坚,硕果累累,为加快建设“两美”尖山再添新彩。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识。”镇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镇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围绕党建强基础、突出重点抓落实、解决难题破瓶颈、统筹推进谋发展;五年来,我们解放思想、摘帽快跑、抢抓机遇、创业创新,各项工作全力突破,取得显著成效。

五年从严治党,党风政风与日俱新。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全面从严治党,从铁腕执纪反腐到强化制度约束,再到激励担当作为,步步紧逼、环环相扣,政治生态得到净化。五年来先后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三全主题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从严管理落实年”和“两学一做”学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实行“党员干部轮值讲堂”制度,五年来共开展轮值讲堂授课207次。在组织学稳步提升。完成管头、陈界、 (略) 级示范点创建,陈界、藤潭岗两个村还将党建示范点建设融入到百花村建设中,整个村庄面貌取得了显著的提升。规范办公场所建设,培育星级党支部;开展党员五星管理评定,成功整转教育党员7名。在工作片的基础上,成立片党总支,并研究出台专项工作制度,以“村村联建、村企联建、强强联合、以强带弱”为原则,以“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活动共办、工作共做、发展共促”为抓手,因势利导开展组织建设工作,组建村企联合党总支,在推进工作开展、缓和村企矛盾、缓解企业用工荒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党风政风改进持续发力。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个严禁”、县委作风建设“十个不准”要求;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贯彻落实主体责任、“一岗双责”,严格执行“四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和党政领导班子议事规则,认真执行村级公务“零招待”制度,规范村级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五年来开展廉政约谈100余人,诫勉谈话10余人,调处信访件18件,处理违纪13人,其中开除党籍6人。利用廉政党课、组织学稳。2015年全镇实现工业产值32.9亿元,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11.9亿元,是2010年的2.4倍和1.8倍;完成国地税收入1.08亿元,是2011年的2.4倍。截至2015年底,累计固定资产总投资24.4亿元,引进工业企业13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5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2家,税收超千万企业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二是平台框架不断扩大。按照“ (略) 建设”目标定位,积极拓展集镇建设空间,重新修编《尖山镇总体规划(2015—2030年)》,镇区规划面积由原来的1.13平方公里拓展到13.14平方公里,形成“七横八纵”的城镇道路框架。充分考虑产业集聚融合,“一期”区块提质增效、“二期”区块筑巢引凤、“三期”区块(新宅)加快规划设计,主导产业活力增强,“我国最大的家用电器配套软管生产基地”和“ (略) 重要汽摩配生产基地”两个重要产业基地建设不断巩固发展。三是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入推进“四换三名”,盘活闲置低效用地,永乐矿山、安达碳基2家企业荣获国家高新技术奖。加快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延伸汽摩配产业链条,引进启磐纯电动汽车电控系统和赛尔马电机等项目;鼓励企 (略) 场,拓展融资渠道,名仕科技等多家企业 (略) (略) 。四是生态农业效益凸显。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综合发展”三大工作重点,出台扶持农业产业化若干政策,鼓励农民发展经济作物的积极性,建成各类农业示范基地10个,发展良种茶基地1300多亩,组建各类蔬菜茶叶专业合作社,积极培育茶叶购销大户。提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平,完成水库的维修建造、农业生产路建设、土地复垦等30多个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四是乡村旅游势头强劲。确立“工旅并重,一号工程抓旅游”的发展理念,成立旅委会,编制全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出台扶持政策,设立每年400万的扶持资金,全面推进全域景区化建设,步步皆景、移步换景,人在景中游,景在心中留,“一带、两翼、六区(环皇城湖、环夹溪和环鞍顶山旅游产业开发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产业带,以乡村慢生活休闲体验游和台地自然生态景观养生游为引擎的两翼,六区:农情体验区、休闲运动区、文化创意区、禅定修心区、药膳保健区、民俗商贸区)”的旅游发展格局初具雏形。全面推进景区提升,加大景区开发力度,完善提升配套设施,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截止目前,十八涡景区创4A、舞龙峡景区创4A、管头村创3A景区工作基本完成,农家乐特色村“两提两优两化”(提高档次、提高收入、优化环境、优化服务、规范化、基地化)工作全面推开,农家乐提档升级效果显著。强化项目带动战略,以休闲度假和生态旅游为发展方向,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积极开展旅游项目招商引资。浙中大峡谷旅游综合体、逸园文化生态聚落、颐景康体养老中心等多个亿元以上项目已完成签约。全力推进落地项目建设,加快政策处理,把各项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加强品牌建设,探索出一条“党建强、环境优、百花美、特色明、旅游旺”的“百花村”建设模式,并在全县推广。 (略) 级旅游特色村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各2个,省级农家乐特色村4个。职工疗休养基地、“沪上人家”建设正在加快推进。注重旅游宣传与推介,设立“尖山发布”微信公众号,与浙江日报、金华日报等多家媒体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开展旅游节庆活动,形成了以节促旅、文旅共荣的良好局面。5年来累计接待游客480万人次,保持年均20%递增速度。五是新兴产业亮点纷呈。以金磐建设、昊晟建设等建筑企业为龙头,整合电子商务、软件信息、影视文化资源,总部经济蓬勃发展,五年来实现产值20多亿元,完成税收收入3000多万元。其中对接 (略) 场有新突破, (略) 1家;建成工业园区电子商务集聚区,年线上累计交易额超2000万元,创建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8个;落户尖山影视文化企业70多家,完成电影、电视剧和网络剧拍摄50多部,尖山已经成为全县发展影视文化产业的“主战场”之一。

五年革弊鼎新,社会面貌明显改善。一是三改一拆强势推进。在地毯式排摸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三改一拆”、“无违建村”创建工作,明确任务、攻坚克难,自拆、助拆、强拆的方式相结合,重拳出击、拆改结合,累计拆除处置违法建筑15.5万㎡,完成三旧改造17.9万㎡;同时强化实施“两网化”长效管理,扎实推进“两路两侧”、“四边三化”专项整治。二是五水共治全面覆盖。大力推进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小农水项目建设和饮用水提升改造工程建设,启动21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全镇累计受益农户达1800多户;完成大门溪截污纳管工程,全面落实河长制,评出最美河段1条,夹溪交界断面水质常年达到I类。三是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加大环境整治投入力度,制定村规民约,落实门前三包。全镇22个行政村实行环境卫生责任考核制、垃圾分类;完成黄标车整治,开展工业废气、涉粉尘加工企业巡查整治,全面开展砂场、畜禽养殖整治,治理成效显著。四是农村风貌焕然一新。加快发展大众文化,从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建设入手,建设文化礼堂、组织农民文艺汇演、推进村规民约、家风家训建设,引导群众开展读书、舞蹈等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提高农民风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五年稳扎稳打,民生福祉大幅提升。认真实施民生工程,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民生条件不断改善,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一是秀美乡村如火如荼。扎实推进危旧房转移安置,楼下宅、陈村、里岙等村累计拆除旧房3.06万㎡,推进新宅、楼下宅、陈界、藤潭岗等19个村的新农村建设;实施道路硬化3.26万㎡、村庄绿化3.37万㎡。完成镇村两级创业承诺项目566个,新建秀美村7个。 (略) “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新宅村农民公寓、楼下宅村老年公寓建设基本完成。二是公共事业全面改善。加快公共事业发展,采取平面式安置、地基安置等多种形式完成下山移民安置153户480人;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有序,尖山实验幼儿园、尖山图书分馆投入使用,第四中学建设基本结顶; (略) 整体搬迁已完成选址和前期规划设计;全面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全面完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收缴任务,基本实现全覆盖;深入实施脱贫攻坚行动,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全面消除;人武、统战、民政、老龄、残联、工会、共青团、妇幼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三是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五年来,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专项活动,努力化解群众反映强烈,制约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纠纷,确保“矛盾不上交、问题不上行”,累计完成新宅地基安置诉求等纠纷调处453起,有效维护社会稳定;积极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企业生产常态化巡查,矿业公司专项检查等各级各类检查510余次,有效防范和减少各类事故发生;开展了村规民约制定(修订)工作,开展信息平台建设,通过“省、市级无邪教乡镇”验收;积极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群众的法制意识有了明显提高,顺利通过县“六五”普法验收。

各位代表,同志们!

五年的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最鲜明的特点是探索出一条顺应时代要求的发展之路,最深刻的变化是凝聚起干部敢打硬仗善打胜仗的精气神,最有力的保障是营造出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我们在实践中创出符合上级要求、符合尖山实际的工作特色,也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着力打造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勤于落实的干部队*,建设成为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才能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二是必须坚持发展要务。镇党委从尖山实际出发,科学研判形势,敢于打破常规,突破制约,发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时代精神, (略) 级中心镇建设基础,充分发挥工业园区主战场作用,积极拓展县域副中心建设框架。三是必须坚持民生为本。只有加大民生投入,全面落实惠民政策,善于针对广大群众普遍关切的“增收难、住房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等现实问题,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才能取得群众支持,推进有力。四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始终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独辟“新”径、善出“新”招,走出尖山发展“新”路。

各位代表,同志们!

创业充满艰辛,奋斗铸就辉煌。所有关心尖山改革发展的人们,所有贡献自己力量的人们,都有理由为尖山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光荣和自豪。过去五年成就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党员和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历届班子打下良好基础和各界人士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尖山镇第十四届委员会,向所有为尖山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没有任何资本骄傲自满,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主要是:一是经济总量较小,区位优势不明显,省级中心镇建设步伐较慢;二是城建资金薄弱,集镇建设步伐较慢,特色和集聚效应不明显;三是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现阶段还不能满足群众需求,社会维稳任务繁重;四是旅游产业发展层次较低,仅停留在山水观光,留不住客拉不动消费;五是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与群众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村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持续增收增速不快、低收入农户扶持力度不够;六是管党治党还需进一步从严从实,部分干部的发展理念、担当意识、专业水准、执行能力有待强化。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下大力气解决好这些问题。

二、展望十三五,我们干群一心,豪情满怀,蓄势待发,为全面谱写“两美”尖山新篇章再绘蓝图。

今后五年,是我们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加快建设“两美”尖山,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五年。纵观发展形势,把握阶段特征,我们已站在一个新的更高起点,置身于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阶段。

分析形势,发展机遇增多、优势凸显。一是发展定位明晰。从省级中心镇到县域副中心,尖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空间不断拓宽,品味不断提升,人口集聚能力不断提高。“经济领跑、交通助力、产业带动、城乡统筹”,做牢基础、做强产业、做大城镇潜力巨大。二是发展潜力巨大。我县把旅游作为“一号产业”,要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发展路子为尖山下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尖山良好的生态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特色突出,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三是先发优势明显。工业平台建设效果显著,产业转型不断深化,旅游培育初步见效,尖山旅游品牌影响扩大。磐新线、怀万线相继通车,杭绍台高速公路排上日程,交通瓶颈有效破解,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尖山发展已经步入较快发展的轨道。

审视现状,发展竞争激烈、压力增大。一是经济形势下行。从经济环境看,产业基础仍然薄弱,资金链、担保链“两链”风险依旧存在,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持续显现的情况下,保持平稳增长,做大经济总量的挑战和压力巨大。二是经济结构欠优。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工业结构相对单一,规模较小,二、三产业比例失衡,易受外部因素制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风险性,容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结构调整力度仍需加大。三是社会矛盾增多。各种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涌现,农村“热点”、“难点”问题日益增多,因企业转型、征地拆迁等各类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大幅度上升,影响社会发展。

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把握好现有基础,抓住机遇,争创优势,通过团结实干、开拓创新,把潜力变实力,把优势和机遇变成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加快尖山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镇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镇、工业强镇、旅商兴镇”战略,围绕“加快打造县域副中心、创建浙中旅游胜地、建 (略) ”的工作目标,保持定力,加足马力,精准发力,强党建、惠民生、促发展,努力构建“绿色尖山、魅力尖山、和谐尖山、幸福尖山”。

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0亿元,国地税收入达到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均增长15%,城市化率达到70%,计划生育率达到95%以上。

围绕以上目标要求,“十三五”重点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坚持保护为重,强化综合施策,全力构建绿色尖山。实施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绿色发展战略,走绿色发展之路,才能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实施生态保护工程,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良好的生态是立镇之本、发展之基。加快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清晰明确、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空间布局,建立起生态保护区、限制开发区域,继续实施封育林、生态林工程,充分发挥林业生态建设主力军作用。开展生态村创建, (略) 级生态村8个,省级生态村2个。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保住青山。

实施水域治理工程,夯实发展生态基础。进一步深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持续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优化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垃圾分类处置扩面,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强化科学保护,设立水质监测监管体系,实行常态化水质送样抽检工作。巩固“清三河”成果,建立健全河道保洁长效机制。推进环保能源项目建设。夯实发展生态基础,护住绿水。

实施环境提升工程,凝聚生态原生力量。推进“腾笼换鸟”,充分利用废旧、闲置厂房,为电子商务、高端装备制造、总部经济、工业旅游观光等高端工业、新兴服务业腾出空间。推进“两网化”管理,巩固拆违整治成果,继续推进三改一拆工作。以污水治理工程整治、验收为突破口,深入实施五水共治长效机制。用持续的保护、有力的提升,凝聚起更加磅礴的“绿色力量”。

坚持特色创新,深化产业融合,着力打造魅力尖山。加速推进工业、旅游业和农业经济的优化升级,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综合实力上新台阶。

发挥工业经济拉动作用。按照“园在景中,景园相依”建设理念,加快向生态型工业园区转变,在做精上下功夫,整合现有产业,稳定现有企业,打响“中国塑料软管城、汽摩配生产基地、轻工业领聚区”的牌子。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坚持集群化发展,打造塑料制品、汽摩配、轻工类产业、养生休闲旅游、影视文化产业五大产业集群。以“虎口夺食”的勇气狠抓招商引资,在着力深化五大集群产业链招商的基础上,引进和培育新能源、旅游配套、“零占地”的新兴产业(建筑业、总部经济、影视文化)企业等项目。充分利用现有产业政策和园区优势,注重资本对接,推进内引外联,把握好防风险和稳增长的平衡点,推动企业强强联合, (略) 企业2家。重点发展好“工业+”模式,有力促进二三产业融合。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真正树立“亲商、敬商、安商、富商”服务理念,服务再提高,办事再提速,营造企业负担轻、经营环境好、行政审批快、公共服务优的良好氛围。

注重旅游经济带动作用。按照“全镇皆景、移步换景”总要求,以“一号产业”的政策支持,充分挖掘尖山的生态优势、自然禀赋、特色文化、乡土气息,推进全域景区化,力争到“十三五”末我镇接待游客突破2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3亿元,旅游收入占GDP的30%左右,提供5000个以上直接就业岗位,努力把尖山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狠抓项目建设。整合优质旅游资源,完成浙中大峡谷旅游综合体、逸园文化聚落、颐景康体养老、职工疗休养基地、沪上人家基地项目的建设工作,用项目辐射带动旅游发展。强化旅游招商意识,充分挖掘尖山的生态优势、自然禀赋、特色文化、乡土气息,加强招商。加快景区提升,推进舞龙峡、浙中大峡谷扩容提升,增强景区互动性和人文性。提升“四统一”模式,推进以管头村为核心的农家乐集聚区提档升级。完善基础设施。形成慢行道、驿站、营地、标识和景观绿化组成的环镇主要景区景点的绿道体系,完善自驾车、自行车、公共巴士等“三位一体”的旅游交通体系,提高道路交通的通达性。加快完善汽车站和景区停车场建设,完善各景区、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交通指示标识系统,推进智慧旅游体系和旅游安全设施建设。培育特色品牌。利用台地田园风光,开发定向越野、户外活动、绿道骑行等运动项目,引进“环镇自行车公开赛、生态步行、彩虹跑”等一批影响力大、参与面广的体育赛事,打响“运动尖山”品牌。大力发展“乡土气息+优质服务”的乡村旅游,建成一批百花村、精品村、农家乐特色村、精品农家乐、药膳经营点,打响“休闲尖山”品牌。利用良好生态开发田地劳作、农场田园种植等农事体验项目,加快培育社会化文化演艺团队,开展常态化民俗演出,打造“乐玩尖山”品牌。深入开展节庆营销,以活动拉人气,以人气响品牌,以品牌塑格局,打响“风情台地、魅力尖山”大品牌。

加强农业经济推动作用。以创新发展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以协调发展补上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以绿色发展引领农业农村发展方向,,以共享发展增进农民福祉,着力推动农村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小康化。推进农村现代化。强化经营农村理念,将农村自然、旅游、人文等资源加速转化为发展资本,开发物业经济楼,促进村集体经济壮大。加速推进第三期下山移民小区建设,建立新型农村面貌。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开发采摘观光、农事体验、传统劳作等体验项目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助推现代农业快速、健康发展。鼓励农业产业化。鼓励和扶持体现尖山资源优势的茶园、菜园、竹园组成的“三园经济”,引领发展壮大茶叶、茭白、毛竹等农业主导产业。重点加强特色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加快土地流转,发展农业合作社,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高效集约型转变,释放土地的规模效益。继续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全面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农民小康化。支持农民创办小微企业、家庭农场、生态农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加快发展农村电商,促进农产品上线销售,建成线上线下融合、覆盖全程、综合配套、安全高效、便捷实惠的“村村通”商品流通和服务网络,扩展收入渠道。

坚持共建共享,重视改善民生,全面巩固幸福尖山。坚持富民惠民为本,深入实施民生保障工程,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事业发展,高水平建成“幸福尖山”。

加快秀美乡村建设。把着力建设秀美乡村作 (略) 建设的有力支撑。深入推进秀美乡村与生态保护、民生保障、乡风革命等的有机融合。以青山白化、两路两侧、五治五化等专项整治行动为突破口,加快农村面貌革新。按照“乡土气息、田园风光、台地文化”要求,打造“特色民居”,加强特色历史建筑保护和人居环境改善。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和移风易俗活动,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新农村建设向深层次发展,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彻底改变歪风陋。注重城乡融合发展,中心村、百花村、特色村、旅游村、精品村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开展集镇环境综合整治,加强规划设计引领,整治环境卫生、城镇秩序、乡容镇貌,建设综合执法队*,打造“洁净小镇”。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低收入农户的精准扶贫工作,巩固帮扶成果。大力推进全民参保计划,依法加强和规范社会保险费征缴,完善社会低保、失地农民保障、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长效关爱机制。全面落实残疾人补贴制度,促进残疾人分类就业,不断提高残疾人生活保障水平。完善临时救助政策,健全灾害救助机制,加大对特别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切实提高社会救助水平。逐步推行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常态化。加强人武、统战、民政、老龄、残联、工会、共青团、妇幼等各项工作,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和谐繁荣。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和完善文体卫等公共设施,有效解决农村社会事业资源短缺等问题。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成第四中学建设,并投入使用。积极发展卫生事业,完成尖 (略) 搬迁。加强人口计生工作,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推动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繁荣文化体育事业,继续完善文化礼堂等文化设施建设。加快群众体育公园、现代化体育场馆建设,加大扶持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力度,丰富群众业余生活。

坚持防控一体,维护社会稳定,切实营造和谐尖山。创新社会管理,提升社会精神文明水平,加快推进法治尖山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安全。

着力强化源头治理。健全完善诉求表达、矛盾排查、纠纷调处等机制,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注重矛盾防范,以调处、稳控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既发社会矛盾纠纷为重点,施行“三不目标”包案制度:一般纠纷,明确职责,责任到人,不留下隐患;群体纠纷,全员参与,联动调解,不发生群访;突发性纠纷,沉着应对,集中调解,不扩大事态;疑难纠纷,整合资源,稳妥调解,不发生激化。扎实抓好涉法涉诉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一线,坚决防止群体性事件和群访非访。

切实保障公共安全。不断深化“平安尖山”建设,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完善全镇“一张网”的社会治理网络体系,推进集镇管理网、社会服务管理网、社会治安网“三网”融合发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重点场所与重点领域的安全防范。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突出抓好道路交通、消防、建筑、矿山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各类事故发生。

加快民主法治建设。深化法治建设,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和程序,改革和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强化行政权力监督和制约。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全民普法,全面启动“七·五”普法工作。提高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和法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举办专题学和实际工作能力。要以建设开拓型的支部班子、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保持定力 加足马力 精准发力

全面加快县域副中心、 (略) 建设步伐

——在中共尖山镇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6年10月12日

徐妙芳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本届代表履职的第一年。今天召开的是全镇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更是在全镇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大会。

本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实现小康”的目标定位,总结回顾镇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工作,研究确定镇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中共尖山镇第十五届委员会和镇纪律检查委员会,团结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开拓创新,以翻篇归零的心态、以上下同欲的齐心、以背水一战的气概,为加快打造县域副中心,建 (略) 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代表中共尖山镇第十四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回顾过去五年,我们众志成城,克难攻坚,硕果累累,为加快建设“两美”尖山再添新彩。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识。”镇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镇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围绕党建强基础、突出重点抓落实、解决难题破瓶颈、统筹推进谋发展;五年来,我们解放思想、摘帽快跑、抢抓机遇、创业创新,各项工作全力突破,取得显著成效。

五年从严治党,党风政风与日俱新。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全面从严治党,从铁腕执纪反腐到强化制度约束,再到激励担当作为,步步紧逼、环环相扣,政治生态得到净化。五年来先后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三全主题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从严管理落实年”和“两学一做”学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实行“党员干部轮值讲堂”制度,五年来共开展轮值讲堂授课207次。在组织学稳步提升。完成管头、陈界、 (略) 级示范点创建,陈界、藤潭岗两个村还将党建示范点建设融入到百花村建设中,整个村庄面貌取得了显著的提升。规范办公场所建设,培育星级党支部;开展党员五星管理评定,成功整转教育党员7名。在工作片的基础上,成立片党总支,并研究出台专项工作制度,以“村村联建、村企联建、强强联合、以强带弱”为原则,以“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活动共办、工作共做、发展共促”为抓手,因势利导开展组织建设工作,组建村企联合党总支,在推进工作开展、缓和村企矛盾、缓解企业用工荒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党风政风改进持续发力。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个严禁”、县委作风建设“十个不准”要求;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贯彻落实主体责任、“一岗双责”,严格执行“四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和党政领导班子议事规则,认真执行村级公务“零招待”制度,规范村级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五年来开展廉政约谈100余人,诫勉谈话10余人,调处信访件18件,处理违纪13人,其中开除党籍6人。利用廉政党课、组织学稳。2015年全镇实现工业产值32.9亿元,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11.9亿元,是2010年的2.4倍和1.8倍;完成国地税收入1.08亿元,是2011年的2.4倍。截至2015年底,累计固定资产总投资24.4亿元,引进工业企业13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5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2家,税收超千万企业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二是平台框架不断扩大。按照“ (略) 建设”目标定位,积极拓展集镇建设空间,重新修编《尖山镇总体规划(2015—2030年)》,镇区规划面积由原来的1.13平方公里拓展到13.14平方公里,形成“七横八纵”的城镇道路框架。充分考虑产业集聚融合,“一期”区块提质增效、“二期”区块筑巢引凤、“三期”区块(新宅)加快规划设计,主导产业活力增强,“我国最大的家用电器配套软管生产基地”和“ (略) 重要汽摩配生产基地”两个重要产业基地建设不断巩固发展。三是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入推进“四换三名”,盘活闲置低效用地,永乐矿山、安达碳基2家企业荣获国家高新技术奖。加快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延伸汽摩配产业链条,引进启磐纯电动汽车电控系统和赛尔马电机等项目;鼓励企 (略) 场,拓展融资渠道,名仕科技等多家企业 (略) (略) 。四是生态农业效益凸显。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综合发展”三大工作重点,出台扶持农业产业化若干政策,鼓励农民发展经济作物的积极性,建成各类农业示范基地10个,发展良种茶基地1300多亩,组建各类蔬菜茶叶专业合作社,积极培育茶叶购销大户。提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平,完成水库的维修建造、农业生产路建设、土地复垦等30多个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四是乡村旅游势头强劲。确立“工旅并重,一号工程抓旅游”的发展理念,成立旅委会,编制全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出台扶持政策,设立每年400万的扶持资金,全面推进全域景区化建设,步步皆景、移步换景,人在景中游,景在心中留,“一带、两翼、六区(环皇城湖、环夹溪和环鞍顶山旅游产业开发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产业带,以乡村慢生活休闲体验游和台地自然生态景观养生游为引擎的两翼,六区:农情体验区、休闲运动区、文化创意区、禅定修心区、药膳保健区、民俗商贸区)”的旅游发展格局初具雏形。全面推进景区提升,加大景区开发力度,完善提升配套设施,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截止目前,十八涡景区创4A、舞龙峡景区创4A、管头村创3A景区工作基本完成,农家乐特色村“两提两优两化”(提高档次、提高收入、优化环境、优化服务、规范化、基地化)工作全面推开,农家乐提档升级效果显著。强化项目带动战略,以休闲度假和生态旅游为发展方向,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积极开展旅游项目招商引资。浙中大峡谷旅游综合体、逸园文化生态聚落、颐景康体养老中心等多个亿元以上项目已完成签约。全力推进落地项目建设,加快政策处理,把各项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加强品牌建设,探索出一条“党建强、环境优、百花美、特色明、旅游旺”的“百花村”建设模式,并在全县推广。 (略) 级旅游特色村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各2个,省级农家乐特色村4个。职工疗休养基地、“沪上人家”建设正在加快推进。注重旅游宣传与推介,设立“尖山发布”微信公众号,与浙江日报、金华日报等多家媒体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开展旅游节庆活动,形成了以节促旅、文旅共荣的良好局面。5年来累计接待游客480万人次,保持年均20%递增速度。五是新兴产业亮点纷呈。以金磐建设、昊晟建设等建筑企业为龙头,整合电子商务、软件信息、影视文化资源,总部经济蓬勃发展,五年来实现产值20多亿元,完成税收收入3000多万元。其中对接 (略) 场有新突破, (略) 1家;建成工业园区电子商务集聚区,年线上累计交易额超2000万元,创建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8个;落户尖山影视文化企业70多家,完成电影、电视剧和网络剧拍摄50多部,尖山已经成为全县发展影视文化产业的“主战场”之一。

五年革弊鼎新,社会面貌明显改善。一是三改一拆强势推进。在地毯式排摸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三改一拆”、“无违建村”创建工作,明确任务、攻坚克难,自拆、助拆、强拆的方式相结合,重拳出击、拆改结合,累计拆除处置违法建筑15.5万㎡,完成三旧改造17.9万㎡;同时强化实施“两网化”长效管理,扎实推进“两路两侧”、“四边三化”专项整治。二是五水共治全面覆盖。大力推进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小农水项目建设和饮用水提升改造工程建设,启动21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全镇累计受益农户达1800多户;完成大门溪截污纳管工程,全面落实河长制,评出最美河段1条,夹溪交界断面水质常年达到I类。三是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加大环境整治投入力度,制定村规民约,落实门前三包。全镇22个行政村实行环境卫生责任考核制、垃圾分类;完成黄标车整治,开展工业废气、涉粉尘加工企业巡查整治,全面开展砂场、畜禽养殖整治,治理成效显著。四是农村风貌焕然一新。加快发展大众文化,从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建设入手,建设文化礼堂、组织农民文艺汇演、推进村规民约、家风家训建设,引导群众开展读书、舞蹈等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提高农民风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五年稳扎稳打,民生福祉大幅提升。认真实施民生工程,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民生条件不断改善,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一是秀美乡村如火如荼。扎实推进危旧房转移安置,楼下宅、陈村、里岙等村累计拆除旧房3.06万㎡,推进新宅、楼下宅、陈界、藤潭岗等19个村的新农村建设;实施道路硬化3.26万㎡、村庄绿化3.37万㎡。完成镇村两级创业承诺项目566个,新建秀美村7个。 (略) “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新宅村农民公寓、楼下宅村老年公寓建设基本完成。二是公共事业全面改善。加快公共事业发展,采取平面式安置、地基安置等多种形式完成下山移民安置153户480人;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有序,尖山实验幼儿园、尖山图书分馆投入使用,第四中学建设基本结顶; (略) 整体搬迁已完成选址和前期规划设计;全面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全面完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收缴任务,基本实现全覆盖;深入实施脱贫攻坚行动,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全面消除;人武、统战、民政、老龄、残联、工会、共青团、妇幼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三是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五年来,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专项活动,努力化解群众反映强烈,制约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纠纷,确保“矛盾不上交、问题不上行”,累计完成新宅地基安置诉求等纠纷调处453起,有效维护社会稳定;积极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企业生产常态化巡查,矿业公司专项检查等各级各类检查510余次,有效防范和减少各类事故发生;开展了村规民约制定(修订)工作,开展信息平台建设,通过“省、市级无邪教乡镇”验收;积极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群众的法制意识有了明显提高,顺利通过县“六五”普法验收。

各位代表,同志们!

五年的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最鲜明的特点是探索出一条顺应时代要求的发展之路,最深刻的变化是凝聚起干部敢打硬仗善打胜仗的精气神,最有力的保障是营造出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我们在实践中创出符合上级要求、符合尖山实际的工作特色,也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着力打造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勤于落实的干部队*,建设成为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才能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二是必须坚持发展要务。镇党委从尖山实际出发,科学研判形势,敢于打破常规,突破制约,发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时代精神, (略) 级中心镇建设基础,充分发挥工业园区主战场作用,积极拓展县域副中心建设框架。三是必须坚持民生为本。只有加大民生投入,全面落实惠民政策,善于针对广大群众普遍关切的“增收难、住房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等现实问题,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才能取得群众支持,推进有力。四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始终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独辟“新”径、善出“新”招,走出尖山发展“新”路。

各位代表,同志们!

创业充满艰辛,奋斗铸就辉煌。所有关心尖山改革发展的人们,所有贡献自己力量的人们,都有理由为尖山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光荣和自豪。过去五年成就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党员和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历届班子打下良好基础和各界人士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尖山镇第十四届委员会,向所有为尖山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没有任何资本骄傲自满,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主要是:一是经济总量较小,区位优势不明显,省级中心镇建设步伐较慢;二是城建资金薄弱,集镇建设步伐较慢,特色和集聚效应不明显;三是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现阶段还不能满足群众需求,社会维稳任务繁重;四是旅游产业发展层次较低,仅停留在山水观光,留不住客拉不动消费;五是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与群众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村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持续增收增速不快、低收入农户扶持力度不够;六是管党治党还需进一步从严从实,部分干部的发展理念、担当意识、专业水准、执行能力有待强化。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下大力气解决好这些问题。

二、展望十三五,我们干群一心,豪情满怀,蓄势待发,为全面谱写“两美”尖山新篇章再绘蓝图。

今后五年,是我们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加快建设“两美”尖山,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五年。纵观发展形势,把握阶段特征,我们已站在一个新的更高起点,置身于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阶段。

分析形势,发展机遇增多、优势凸显。一是发展定位明晰。从省级中心镇到县域副中心,尖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空间不断拓宽,品味不断提升,人口集聚能力不断提高。“经济领跑、交通助力、产业带动、城乡统筹”,做牢基础、做强产业、做大城镇潜力巨大。二是发展潜力巨大。我县把旅游作为“一号产业”,要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发展路子为尖山下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尖山良好的生态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特色突出,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三是先发优势明显。工业平台建设效果显著,产业转型不断深化,旅游培育初步见效,尖山旅游品牌影响扩大。磐新线、怀万线相继通车,杭绍台高速公路排上日程,交通瓶颈有效破解,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尖山发展已经步入较快发展的轨道。

审视现状,发展竞争激烈、压力增大。一是经济形势下行。从经济环境看,产业基础仍然薄弱,资金链、担保链“两链”风险依旧存在,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持续显现的情况下,保持平稳增长,做大经济总量的挑战和压力巨大。二是经济结构欠优。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工业结构相对单一,规模较小,二、三产业比例失衡,易受外部因素制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风险性,容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结构调整力度仍需加大。三是社会矛盾增多。各种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涌现,农村“热点”、“难点”问题日益增多,因企业转型、征地拆迁等各类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大幅度上升,影响社会发展。

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把握好现有基础,抓住机遇,争创优势,通过团结实干、开拓创新,把潜力变实力,把优势和机遇变成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加快尖山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镇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镇、工业强镇、旅商兴镇”战略,围绕“加快打造县域副中心、创建浙中旅游胜地、建 (略) ”的工作目标,保持定力,加足马力,精准发力,强党建、惠民生、促发展,努力构建“绿色尖山、魅力尖山、和谐尖山、幸福尖山”。

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0亿元,国地税收入达到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均增长15%,城市化率达到70%,计划生育率达到95%以上。

围绕以上目标要求,“十三五”重点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坚持保护为重,强化综合施策,全力构建绿色尖山。实施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绿色发展战略,走绿色发展之路,才能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实施生态保护工程,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良好的生态是立镇之本、发展之基。加快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清晰明确、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空间布局,建立起生态保护区、限制开发区域,继续实施封育林、生态林工程,充分发挥林业生态建设主力军作用。开展生态村创建, (略) 级生态村8个,省级生态村2个。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保住青山。

实施水域治理工程,夯实发展生态基础。进一步深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持续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优化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垃圾分类处置扩面,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强化科学保护,设立水质监测监管体系,实行常态化水质送样抽检工作。巩固“清三河”成果,建立健全河道保洁长效机制。推进环保能源项目建设。夯实发展生态基础,护住绿水。

实施环境提升工程,凝聚生态原生力量。推进“腾笼换鸟”,充分利用废旧、闲置厂房,为电子商务、高端装备制造、总部经济、工业旅游观光等高端工业、新兴服务业腾出空间。推进“两网化”管理,巩固拆违整治成果,继续推进三改一拆工作。以污水治理工程整治、验收为突破口,深入实施五水共治长效机制。用持续的保护、有力的提升,凝聚起更加磅礴的“绿色力量”。

坚持特色创新,深化产业融合,着力打造魅力尖山。加速推进工业、旅游业和农业经济的优化升级,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综合实力上新台阶。

发挥工业经济拉动作用。按照“园在景中,景园相依”建设理念,加快向生态型工业园区转变,在做精上下功夫,整合现有产业,稳定现有企业,打响“中国塑料软管城、汽摩配生产基地、轻工业领聚区”的牌子。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坚持集群化发展,打造塑料制品、汽摩配、轻工类产业、养生休闲旅游、影视文化产业五大产业集群。以“虎口夺食”的勇气狠抓招商引资,在着力深化五大集群产业链招商的基础上,引进和培育新能源、旅游配套、“零占地”的新兴产业(建筑业、总部经济、影视文化)企业等项目。充分利用现有产业政策和园区优势,注重资本对接,推进内引外联,把握好防风险和稳增长的平衡点,推动企业强强联合, (略) 企业2家。重点发展好“工业+”模式,有力促进二三产业融合。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真正树立“亲商、敬商、安商、富商”服务理念,服务再提高,办事再提速,营造企业负担轻、经营环境好、行政审批快、公共服务优的良好氛围。

注重旅游经济带动作用。按照“全镇皆景、移步换景”总要求,以“一号产业”的政策支持,充分挖掘尖山的生态优势、自然禀赋、特色文化、乡土气息,推进全域景区化,力争到“十三五”末我镇接待游客突破2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3亿元,旅游收入占GDP的30%左右,提供5000个以上直接就业岗位,努力把尖山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狠抓项目建设。整合优质旅游资源,完成浙中大峡谷旅游综合体、逸园文化聚落、颐景康体养老、职工疗休养基地、沪上人家基地项目的建设工作,用项目辐射带动旅游发展。强化旅游招商意识,充分挖掘尖山的生态优势、自然禀赋、特色文化、乡土气息,加强招商。加快景区提升,推进舞龙峡、浙中大峡谷扩容提升,增强景区互动性和人文性。提升“四统一”模式,推进以管头村为核心的农家乐集聚区提档升级。完善基础设施。形成慢行道、驿站、营地、标识和景观绿化组成的环镇主要景区景点的绿道体系,完善自驾车、自行车、公共巴士等“三位一体”的旅游交通体系,提高道路交通的通达性。加快完善汽车站和景区停车场建设,完善各景区、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交通指示标识系统,推进智慧旅游体系和旅游安全设施建设。培育特色品牌。利用台地田园风光,开发定向越野、户外活动、绿道骑行等运动项目,引进“环镇自行车公开赛、生态步行、彩虹跑”等一批影响力大、参与面广的体育赛事,打响“运动尖山”品牌。大力发展“乡土气息+优质服务”的乡村旅游,建成一批百花村、精品村、农家乐特色村、精品农家乐、药膳经营点,打响“休闲尖山”品牌。利用良好生态开发田地劳作、农场田园种植等农事体验项目,加快培育社会化文化演艺团队,开展常态化民俗演出,打造“乐玩尖山”品牌。深入开展节庆营销,以活动拉人气,以人气响品牌,以品牌塑格局,打响“风情台地、魅力尖山”大品牌。

加强农业经济推动作用。以创新发展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以协调发展补上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以绿色发展引领农业农村发展方向,,以共享发展增进农民福祉,着力推动农村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小康化。推进农村现代化。强化经营农村理念,将农村自然、旅游、人文等资源加速转化为发展资本,开发物业经济楼,促进村集体经济壮大。加速推进第三期下山移民小区建设,建立新型农村面貌。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开发采摘观光、农事体验、传统劳作等体验项目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助推现代农业快速、健康发展。鼓励农业产业化。鼓励和扶持体现尖山资源优势的茶园、菜园、竹园组成的“三园经济”,引领发展壮大茶叶、茭白、毛竹等农业主导产业。重点加强特色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加快土地流转,发展农业合作社,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高效集约型转变,释放土地的规模效益。继续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全面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农民小康化。支持农民创办小微企业、家庭农场、生态农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加快发展农村电商,促进农产品上线销售,建成线上线下融合、覆盖全程、综合配套、安全高效、便捷实惠的“村村通”商品流通和服务网络,扩展收入渠道。

坚持共建共享,重视改善民生,全面巩固幸福尖山。坚持富民惠民为本,深入实施民生保障工程,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事业发展,高水平建成“幸福尖山”。

加快秀美乡村建设。把着力建设秀美乡村作 (略) 建设的有力支撑。深入推进秀美乡村与生态保护、民生保障、乡风革命等的有机融合。以青山白化、两路两侧、五治五化等专项整治行动为突破口,加快农村面貌革新。按照“乡土气息、田园风光、台地文化”要求,打造“特色民居”,加强特色历史建筑保护和人居环境改善。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和移风易俗活动,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新农村建设向深层次发展,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彻底改变歪风陋。注重城乡融合发展,中心村、百花村、特色村、旅游村、精品村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开展集镇环境综合整治,加强规划设计引领,整治环境卫生、城镇秩序、乡容镇貌,建设综合执法队*,打造“洁净小镇”。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低收入农户的精准扶贫工作,巩固帮扶成果。大力推进全民参保计划,依法加强和规范社会保险费征缴,完善社会低保、失地农民保障、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长效关爱机制。全面落实残疾人补贴制度,促进残疾人分类就业,不断提高残疾人生活保障水平。完善临时救助政策,健全灾害救助机制,加大对特别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切实提高社会救助水平。逐步推行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常态化。加强人武、统战、民政、老龄、残联、工会、共青团、妇幼等各项工作,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和谐繁荣。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和完善文体卫等公共设施,有效解决农村社会事业资源短缺等问题。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成第四中学建设,并投入使用。积极发展卫生事业,完成尖 (略) 搬迁。加强人口计生工作,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推动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繁荣文化体育事业,继续完善文化礼堂等文化设施建设。加快群众体育公园、现代化体育场馆建设,加大扶持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力度,丰富群众业余生活。

坚持防控一体,维护社会稳定,切实营造和谐尖山。创新社会管理,提升社会精神文明水平,加快推进法治尖山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安全。

着力强化源头治理。健全完善诉求表达、矛盾排查、纠纷调处等机制,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注重矛盾防范,以调处、稳控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既发社会矛盾纠纷为重点,施行“三不目标”包案制度:一般纠纷,明确职责,责任到人,不留下隐患;群体纠纷,全员参与,联动调解,不发生群访;突发性纠纷,沉着应对,集中调解,不扩大事态;疑难纠纷,整合资源,稳妥调解,不发生激化。扎实抓好涉法涉诉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一线,坚决防止群体性事件和群访非访。

切实保障公共安全。不断深化“平安尖山”建设,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完善全镇“一张网”的社会治理网络体系,推进集镇管理网、社会服务管理网、社会治安网“三网”融合发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重点场所与重点领域的安全防范。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突出抓好道路交通、消防、建筑、矿山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各类事故发生。

加快民主法治建设。深化法治建设,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和程序,改革和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强化行政权力监督和制约。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全民普法,全面启动“七·五”普法工作。提高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和法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举办专题学和实际工作能力。要以建设开拓型的支部班子、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