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丨监管不力,敷衍整改!江西省级督察再次曝光4起典型案例

内容
 
发送至邮箱

中国环境丨监管不力,敷衍整改!江西省级督察再次曝光4起典型案例

中国环境丨监管不力,敷衍整改!江西省级督察再次曝光4起典型案例

4月上旬,江西成立4个督察组进驻景德镇、新余、 (略) ,开展第 (略)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4月21日,公开曝光了4起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典型案例,4月27日,再次公开曝光了4起典型案例,涉及矿产资源开采、废旧金属回收利用、建筑垃圾污染、区域生态环境监管缺位等问题。


(略) 矿产资源开采加工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略) 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 (略) 发现, (略) 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存在违法违规现象,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略) 位于乐安江中下游,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水泥用灰岩、砂石黏土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略) 的重要产业之一,机制砂等采矿延伸建材产业发展迅速。


督察发现, (略) 矿产非法开采问题突出,历史遗留的非法开采点86处,遍及14个乡(镇、街道)和农科园,涉及土地面积1200余亩,目前仍有650余亩未完成生态修复治理。


(略) 部分持证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同样突出。2020年以来,有14座矿山因越界开采、生态修复不到位等问题受到行政处罚。前期暗访发现,岩口、张家坞采石场边开采边治理要求落实不到位,罗家砒采石场呈“一面墙”式开采,洎阳采石场废石沿边坡随意倾倒,毁坏周边林木。


近年来, (略) 对砂石加工领域先后多次开展整治行动,但成效不明显。未批先建问题突出,2022年,全市机制砂企业共113家,均未办理合法用地手续。


据了解, (略) 历次生态环保督察信访件中,涉及矿产开采加工的,占比居高不下。2021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期间,涉及矿产开采加工的信访件,占比达54%。此次督察组抽查2件当地已办结信访件,发现信访反映问题均未整改到位。


(略) 高新区废旧金属回收利用行业监管不力


(略) 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略) 发现, (略) 高新区废旧机动车回收拆解、废钢回收利用企业行业监管不到位,违法违规问题突出。


(略) 高新区南源路一带聚集多家废旧机动车拆解企业和废钢回收加工企业,形成废旧金属回收利用产业集群,其中废旧机动车拆解产能2.5万辆/年、废钢加工产能约200万吨/年。


督察发现, (略) 高新区3处未取得报废机动车回收资质的无名机动车拆解站点,非法收购报废机动车并私自拆解,切割、破碎工序烟气未收集,油污遍地,拆解废物随意露天堆放,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周边群众反映强烈。


已取得报废机动车回收 (略) (略) 、 (略) (略) 等企业规避监管,长期未按要求记录报废机动车“五大总成”有关信息,“五大总成”去向不明。


督察还发现, (略) 违规建设使用简易储油罐及加油设施, (略) (略) 非法回收处置废机油桶、废油漆桶,废钢回收处置企业存在环境风险隐患。


存在问题反映出有关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不力问题。督察发现,高新区商务主管部门一直未按要求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非法拆解问题长期存在,行业监管处于“真空状态”。高新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日常监管不到位,对部分发现问题督促整改不力。


宁都县建筑垃圾污染群众反映强烈


(略) 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略) 发现,宁都县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缺失,敷衍整改,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堆,垃圾围城现象长期存在。


宁都县常住人口约70万,中心城区人口约23万,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建筑垃圾年产生量约55万吨。


督察发现,宁都县未依法制定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截至督察进驻,宁都县政府仅在2021年5月26日县长办公会研究了城区建筑垃圾余土填埋场用地征收问题,《 (略) 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目前还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建筑垃圾污染防治长期无规可依。


(略) “十四五”时期“ (略) ”建设实施方案提出,2 (略) 建筑垃圾消纳处置水平目标为“基本消纳”。督察发现,2023年1月,宁都县才对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及资源化利用处置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批复,目前建筑垃圾消纳场仍未取得用地手续和环评批复。


据了解,2020年以来, (略) 民不断投诉建筑垃圾随意倾倒、堆放问题。2022年5月, (略) 生态环境厅日常监察指出宁都县建筑垃圾处置不规范,乱堆乱倒现象严重, (略) 委领导、 (略) 委主要领导关注,批示要求整改落实,有关部门均回复已整改到位。


督察还发现,宁都县通过修建“遮羞墙”的方式敷衍整改,县城范围内大量建筑垃圾未收集处置,金悦府小区、中山南路至宁都大道段两边建筑垃圾依然随处可见,宁都县党校对面、宝塔路旁、外环路和永宁路交会处等仍有大量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群众反映强烈。


东乡监管缺位导致区域违法排污严重


(略) 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 (略) 督察发现,东乡经济开发区部分企业生态环境违法违规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


东乡经济开发区 (略) 级经济开发区,目前已形成“一园三区”格局,现有化工、轻工纺织、金属制品、医药、塑料、肥料等企业260余家。园区配套建设了一座日处理能力为2万吨的工业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尾水经北港河汇入抚河。


20 (略)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指出,东乡经济开发区污水管网建设、运维不到位,园区雨污合流,污水处理厂雨季进水浓度偏低。督察整改方案明确提出2022年底完成渊山岗工业园地下雨污水管网新建工程,截至督察进驻仍未完成,整改进展滞后。


督察发现,渊山岗园区南京路10号的一处污水管网大量污水直排周边水库。污水长期直排对北港河水质造成不利影响,2022年东乡区地表水水质 (略) 排名86位。


督察人员还在东乡区洪家水库周边发现有4家企业,通过雨水沟渠向水库直排污水。部分企业被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处罚后,园区管委会后续监管措施未及时跟上,仍然在非法排污。


2021年以来,群众多次通过12345举报平台反映,位于东山工业园西侧的洪家水库周边企业存在违法排污行为,但园区管委会、属地乡镇和有关职能部门均未引起高度重视,未及时妥善处理群众诉求。

中国环境丨监管不力,敷衍整改!江西省级督察再次曝光4起典型案例


中国环境丨监管不力,敷衍整改!江西省级督察再次曝光4起典型案例

4月上旬,江西成立4个督察组进驻景德镇、新余、 (略) ,开展第 (略)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4月21日,公开曝光了4起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典型案例,4月27日,再次公开曝光了4起典型案例,涉及矿产资源开采、废旧金属回收利用、建筑垃圾污染、区域生态环境监管缺位等问题。


(略) 矿产资源开采加工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略) 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 (略) 发现, (略) 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存在违法违规现象,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略) 位于乐安江中下游,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水泥用灰岩、砂石黏土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略) 的重要产业之一,机制砂等采矿延伸建材产业发展迅速。


督察发现, (略) 矿产非法开采问题突出,历史遗留的非法开采点86处,遍及14个乡(镇、街道)和农科园,涉及土地面积1200余亩,目前仍有650余亩未完成生态修复治理。


(略) 部分持证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同样突出。2020年以来,有14座矿山因越界开采、生态修复不到位等问题受到行政处罚。前期暗访发现,岩口、张家坞采石场边开采边治理要求落实不到位,罗家砒采石场呈“一面墙”式开采,洎阳采石场废石沿边坡随意倾倒,毁坏周边林木。


近年来, (略) 对砂石加工领域先后多次开展整治行动,但成效不明显。未批先建问题突出,2022年,全市机制砂企业共113家,均未办理合法用地手续。


据了解, (略) 历次生态环保督察信访件中,涉及矿产开采加工的,占比居高不下。2021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期间,涉及矿产开采加工的信访件,占比达54%。此次督察组抽查2件当地已办结信访件,发现信访反映问题均未整改到位。


(略) 高新区废旧金属回收利用行业监管不力


(略) 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略) 发现, (略) 高新区废旧机动车回收拆解、废钢回收利用企业行业监管不到位,违法违规问题突出。


(略) 高新区南源路一带聚集多家废旧机动车拆解企业和废钢回收加工企业,形成废旧金属回收利用产业集群,其中废旧机动车拆解产能2.5万辆/年、废钢加工产能约200万吨/年。


督察发现, (略) 高新区3处未取得报废机动车回收资质的无名机动车拆解站点,非法收购报废机动车并私自拆解,切割、破碎工序烟气未收集,油污遍地,拆解废物随意露天堆放,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周边群众反映强烈。


已取得报废机动车回收 (略) (略) 、 (略) (略) 等企业规避监管,长期未按要求记录报废机动车“五大总成”有关信息,“五大总成”去向不明。


督察还发现, (略) 违规建设使用简易储油罐及加油设施, (略) (略) 非法回收处置废机油桶、废油漆桶,废钢回收处置企业存在环境风险隐患。


存在问题反映出有关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不力问题。督察发现,高新区商务主管部门一直未按要求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非法拆解问题长期存在,行业监管处于“真空状态”。高新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日常监管不到位,对部分发现问题督促整改不力。


宁都县建筑垃圾污染群众反映强烈


(略) 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略) 发现,宁都县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缺失,敷衍整改,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堆,垃圾围城现象长期存在。


宁都县常住人口约70万,中心城区人口约23万,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建筑垃圾年产生量约55万吨。


督察发现,宁都县未依法制定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截至督察进驻,宁都县政府仅在2021年5月26日县长办公会研究了城区建筑垃圾余土填埋场用地征收问题,《 (略) 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目前还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建筑垃圾污染防治长期无规可依。


(略) “十四五”时期“ (略) ”建设实施方案提出,2 (略) 建筑垃圾消纳处置水平目标为“基本消纳”。督察发现,2023年1月,宁都县才对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及资源化利用处置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批复,目前建筑垃圾消纳场仍未取得用地手续和环评批复。


据了解,2020年以来, (略) 民不断投诉建筑垃圾随意倾倒、堆放问题。2022年5月, (略) 生态环境厅日常监察指出宁都县建筑垃圾处置不规范,乱堆乱倒现象严重, (略) 委领导、 (略) 委主要领导关注,批示要求整改落实,有关部门均回复已整改到位。


督察还发现,宁都县通过修建“遮羞墙”的方式敷衍整改,县城范围内大量建筑垃圾未收集处置,金悦府小区、中山南路至宁都大道段两边建筑垃圾依然随处可见,宁都县党校对面、宝塔路旁、外环路和永宁路交会处等仍有大量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群众反映强烈。


东乡监管缺位导致区域违法排污严重


(略) 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 (略) 督察发现,东乡经济开发区部分企业生态环境违法违规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


东乡经济开发区 (略) 级经济开发区,目前已形成“一园三区”格局,现有化工、轻工纺织、金属制品、医药、塑料、肥料等企业260余家。园区配套建设了一座日处理能力为2万吨的工业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尾水经北港河汇入抚河。


20 (略)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指出,东乡经济开发区污水管网建设、运维不到位,园区雨污合流,污水处理厂雨季进水浓度偏低。督察整改方案明确提出2022年底完成渊山岗工业园地下雨污水管网新建工程,截至督察进驻仍未完成,整改进展滞后。


督察发现,渊山岗园区南京路10号的一处污水管网大量污水直排周边水库。污水长期直排对北港河水质造成不利影响,2022年东乡区地表水水质 (略) 排名86位。


督察人员还在东乡区洪家水库周边发现有4家企业,通过雨水沟渠向水库直排污水。部分企业被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处罚后,园区管委会后续监管措施未及时跟上,仍然在非法排污。


2021年以来,群众多次通过12345举报平台反映,位于东山工业园西侧的洪家水库周边企业存在违法排污行为,但园区管委会、属地乡镇和有关职能部门均未引起高度重视,未及时妥善处理群众诉求。

中国环境丨监管不力,敷衍整改!江西省级督察再次曝光4起典型案例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