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南区“五个强区”发展纲要之生态文明强区发展纲要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孝南区“五个强区”发展纲要之生态文明强区发展纲要

孝南区生态文明强区发展纲要
(2013年?2016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省第十次党代会、市委召开的孝南区三级干部会议、区五次党代会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孝南,制定本纲要。
一、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
1、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效显著。坚持以创建 (略) 为契机,以新农村和三类新社区建设为抓手,扎实开展生态区、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创工作。新铺镇徐山村、祝站镇堰河村、陡岗镇袁湖村 (略) 级生态村,三块 (略) 级绿色学校。
2、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区截污管网基本建成, (略) 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达到14万吨,孝南碧泉污水处理厂、东山头污水处理厂等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 (略)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全区医疗废物得到安全处置;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到80%。
3、节能降耗及污染减排取得成效。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落实节能降耗重点项目,实施节能降耗工程,切实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通过实施节能减排,2012年全区万元产值能耗年下降4%;在污染物减排上,先后组织实施减排项目8个,削减主要污染排放化学需氧量1771吨、二氧化硫266吨、氨氮70吨、氮氧化物90吨,完成了减排任务。
4、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大。加强老污染源的治理,新、改、扩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和“项目验收”制度,使其达标排放。强化环境现场执法监察,“十二五”以来,对362家企业进行了现场执法检查,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64起,其中关闭了9家小造纸企业、1家化工企业,1家印染企业,整体搬迁了4家重点污染企业,49家企业进行了污染治理。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全区42家主要工业企业新增各类污染治理设施64台(套),9家废水排放大户按要求安装了自动在线监测装置。加快城区天燃气工程建设,全面开展城区建筑扬尘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
5、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改善。全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保持在310天以上;城区除少数声环境功能区夜间噪声有超标现象外,其它声环境功能区基本满足相应区划标准;放射线装置基本实现规范化管理。城市管网覆盖区域的饮用水水源达标率100%,矿产资源生态破坏恢复率大于90%,水土流失面积控制在85亩,全区林木绿化率达到18.6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9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
6、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多形式开展环境普法教育和警示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宣传进党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增强了全民环保意识;开通环保举报热线,公众参与渠道进一步拓宽,新闻媒体积极参与,舆论监督日益活跃。
(二)面临的挑战
1、产业体系亟待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传统产业所占比重大,新兴战略型产业占比重小。全区已形成的四个支柱产业中,纸及纸制品、家具森工、建筑材料都是传统产业,2012年的3个产业产值为60.55亿元,占到全区总量的58.3%,而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4.42亿元,仅占全区的13.9%。
2、生态环境面临重大压力
主要水域水体受到不同程度污染。2012年度地表水监测结果表明,区域内主要水域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具体情况如下:


水体

名称

水质保护目标

现状水质

类别

超标项

天紫湖

II类

III类

COD超标0.34倍,氨氮超标0.59倍

王母湖

III类

Ⅳ类

COD超标0.001倍,氨氮超标0.28倍

野潴湖

III类

Ⅳ类

COD超标0.037倍,氨氮超标0.147倍

老?河

Ⅳ类

劣Ⅴ类

COD超标0.17倍,氨氮超标0.89倍,总磷超标1.71倍

槐荫河

Ⅳ类

劣Ⅴ类

COD超标0.28倍,氨氮超标0.93倍,总磷超标2.25倍


老?河、槐荫河通过三河连通、河道清淤工程, (略) 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水质有所好转,但是由于污水管网没有完全覆盖,生产废水直接或间接排入,生活垃圾倾倒等,老?河、槐荫河水质质量仍未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优中有忧。辖区内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虽然达到310天以上,但城区空气局部污染情况时有发生,大部分为烟尘和建筑施工扬尘等污染;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呈加重趋势。
城区局部噪声污染时有发生。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城区五个声环境功能区的昼间、夜间噪声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由生活、交通、商业和加工噪声等产生扰民现象不断发生,交通、加工行业、建筑施工等产生的噪声超标比较严重。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规模化禽畜养殖、水产养殖、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使用等方面是生态破坏的主要因素;农村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塘堰、小型水库和地下水被污染,农村饮用水安全受到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外来生物物种入侵等,导致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压力大。孝南正从农业大区向工业强区发展迈进,主要污染减排基数小,减排空间不足,不仅要完成原有污染减排任务,还要通过减排腾出总量指标支撑重点项目建设, (略) 对孝南区的减排刚性指标难以调整,给落实减排任务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另外,减排技术受限于现有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其投入改造成本要大于排污成本,企业减排主动性不高;有利于污染减排的配套政策仍不完善,企业主动性投入不足。
城乡防洪减灾能力较差。由于抽排能力较差,导致孝感城区和乡村防洪排涝能力较差, (略) 积水和农田被淹,给城镇居民生活带来不便,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
3、生态文化建设有待加强
作为生态文明最高层次的生态文化建设,目前还处于低层次,生态文化建设应秉持的理念与意识还较为欠缺,全民参与度不够,生态文明理念还未成为全区上下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全社会深厚的生态文化氛围尚未真正形成。
4、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尚需健全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不够,总结实践经验提升不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有待完善,特别是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法制不够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还比较突出。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尚不健全,市场价格机制表现不出应有的作用。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保投资的积极性不高,财政性资金的引导作用有待加强。
二、总体要求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地位,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省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五个湖北”的宏伟蓝图,市委五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确定大力推进五个跨越,加快 (略) 的战略目标,就提高城乡资源环境承载力、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具体部署。贯彻党十八大、省十次党代会、市委五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在加快工业强区、文化强区、农业强区和服务业强区建设中,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孝南,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生态强区建设为重要支撑,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核心,以“推进第三次创业,打造重要增长级,奋力建设新孝南”为奋斗目标,以培育生态意识、发展生态经济、保障生态安全、建设生态社会、完善生态制度为主要任务,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建成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美丽孝南。
(二) 基本原则
尊重自然,和谐发展。遵循自然规律,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秉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观、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保护优先,预防为主。树立生态立区、环境优先理念,以生态环境承载力为基础,规范各类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活动,防止造成新的人为生态破坏和生物安全问题;坚持全过程预防,在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融入环境保护;坚持高效治理,不断提高治污设施建设和运行水平,消除环境安全重大隐患。
分类指导,分区推进。结合我区地域差异、区域产业布局、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和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开发。对各类自然保护区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列为禁止开发的区域,依法实行强制保护;对水土流失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及较集中的农村居民点和集镇等,列为限制开发的区域,实行控制性保护和适度性开发;对316国道沿线及孝南经济开发区等,列为重点开发的区域,在坚持环保优先的基础上实行重点开发。
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推动、引导作用,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 (略) 场机制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参与,形成政府引导、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
三、目标任务
在充分掌握我区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的基础上, (略) 圈孝南生态环境建设指标体系、 (略) 级 (略) 指标体系及生态县建设指标,参考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指标体系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到2014年, (略) 环境 (略) 创建工作。
到2016年,基本建立良好的自然生态、高效的经济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态体系,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完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基本确立,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安全得到保障,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普遍增强,把孝南基本建成高科技产业城、旅游与现代服务城、生态宜居城。
2017?2020年,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建成生活品质优越、生态环境健康、生态经济高效、生态文化繁荣的生态孝南,全面达到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的要求。


专栏1:孝南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指标

系统

指标

单位

2012年

十二五期末(2015年)

2016年

2020年

指标属性

生态经济

1

单位GDP能耗年下降率

%

4

4

≥5

≥6

约束性指标

2

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

立方米/万元

16.23

13.5

≤12

≤12

参考性指标

3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0.46

0.55

≥0.55

≥0.6

参考性指标

4

主要农产品中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

%

83

85

≥85

≥90

约束性指标

5

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化学需氧量COD

二氧化硫SO2

氨氮NH3-N

氮氧化物

吨/平方公里



14.0

3.98

1.68

4.29



10.0

3.8

1.4

4.0



≤10

≤3.8

≤1.4

≤4.0



≤4.5

≤3.5

≤0.5

≤4.0

约束性指标

6

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

100

100

100

100

约束性指标

7

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

??

??

100

100

约束性指标

8

全年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的天数

322

≥310

≥310

≥310

约束性指标

9

(略) 区域环境噪声小于55db的比例

%

100

100

100

100

约束性指标

10

林木覆盖率

%

18.6

21

≥22.6

≥25

约束性指标

11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35

45

≥45

≥45

引导性指标

12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率

%

72

75

≥80

≥98

约束性指标

13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

90

95

≥95

100

约束性指标

14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100

100

100

100

约束性指标

15

节能环保建筑比例

%

70

74

75

≥80

参考性指标

16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率

%

40

45

≥45

≥60

约束性指标

17

生态用地比例

%

35.5

40

≥40

≥45

约束性指标

18

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度

%

75

80

≥80

≥85

约束性指标

19

环保投资占财政收入比例

%

1.7

2

≥3.5

≥15

约束性指标

20

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所占比例

%

80

85

≥85

100

参考性指标

21

环境影响评价率及环保竣工验收通过率

%

95

98

100

100

约束性指标

22

主要企业环保信息公开率

%

90

95

100

100

约束性指标

23

党政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比例

%

80

85

90

100

参考性指标

24

生态文明知识普及率

%

80

85

90

≥95

参考性指标


25

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

%

80

80

≥80

≥90

参考性指标

26

公众节能、节水、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

节能电器普及率

节水器具普及率

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



60

65

50




65

70

55



≥70

≥75

≥60



≥95

≥95

≥70

参考性指标



四、战略重点
(一)发展生态经济,强化产业支撑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生态产业,提高优质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形成生态文明的经济运行体系。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生态工业
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优化工业结构合理空间布局,促进产业集聚,推行清洁生产和生态化工业管理,开展生态工业示范园建设,构建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格局,加快发展孝南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工业园区,积极开展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继续以“节能减排”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硬手段,围绕提高工业经济发展整体素质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工业行业优化升级。
一是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壮大生活用纸及包装、机械电子、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支柱行业、特长产业,大力发展大品牌、大企业、大财团,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环保型、循环型、集群型“三大、三新、三型”的新兴行业和高科技行业。
二是重点培育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聚乳酸、聚己内酯、乳酸酯、纤维素等生物可降解材料和以聚乳酸为原料的工程塑料、纤维制品、医用材料等产品以及稀土永磁材料。 (略) 扩 (略) 纤维素项目建设步伐。力争到2016年,全区新材料产业年产值达到15亿元以上。
三是重点发展太阳能采集产品、风能采集产品、生物能产品和电动三轮车等新能源产业。 (略) 的扶持力度,使企业尽快达到年产100万吨的生产能力; (略) 做大做强,不断扩大供气范围;加快剑桥新能源项目建设步伐,使其早日投产见效。力争到2016年,全区新能源产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
四是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油烟净化设备、污水处理设备、节能建筑材料和资源再生产品等节能环保产业。 (略) 为依托,引进上下游企业,规划建设占地1000亩以上的节能环保产业园,优先发展家用油烟净化机、商用油烟净化机、工业油烟净化机、空气净化设备。 (略) 为依托,大力发展污水处理设备,建设现代化的电镀产业园。以和天下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依托,大力发展废塑料回收加工、废钢铁回收加工、废铝回收加工、废铜回收加工等产品,形成5万吨废旧塑料综合利用能力、10万吨废钢加工配送能力。 (略) 为依托,大力发展节能建筑材料。力争到2016年,全区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


专栏2:生态工业重点工程项目

1、孝南易生科技产业园:占地500亩,投资10亿元,生产聚乳酸、聚己内酯等环保材料,建设期限为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

2、湖北天思科技纤维素生产建设项目:占地30亩,投资0.8亿元,建设纤维素生产厂房及综合楼,建设期限为2013年至2014年。

3、大型餐饮油烟净化设备研发生产项目:总投资0.6亿元,节能燃气灶、消毒柜、环保净化节能集成水槽,建设期限为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

4、祝站现代建筑产业园:投资30亿元,生产节能环保型住宅建筑材料,建设期限为2013年至2016年。

5、 (略) 资源矿产建设项目:占地面积200亩,投资3亿元, (略) (略) 场,建设期限为2013年至2016年。



2、绿色高效,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依靠科技进步,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形成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明显的系列农产品,推进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生产与示范基地建设,禁止污染型企业落户。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规模,积极推广科学的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大力发展效益突出、资源利用高效的现代农业, (略) 场体系,促进农产品流通增值。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实现废弃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污染蔓延,为污染物减排国控指标腾出发展空间。
一是通过构筑以优势农业、绿色安全农业、精细加工农业、休闲观光农 (略) 型农业框架,形成农、林、牧、渔等多业并举和综合发展的多元产业结构。大力推广绿色无公害名优水果和蔬菜种植产业,在陡岗、肖港、毛陈、卧龙、祝站和城区四街建设扩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做大做强肖港小香葱、毛陈莲藕等一批规模大、品质佳的优质农产品。到2016年,全区精细蔬菜面积达到19万亩,产量达到60万吨以上。
二是积极探索生态农业模式,推广应用生态农业技术。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利用丰富的平原、丘陵岗地资源、农田和河、湖、库、塘水面,因地制宜地探索和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提高农业生态系统能力,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广农业节能增效,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和配套技术。进一步推广稻田养鸭、果园养鸡等种养结合型生态农业模式,在生猪养殖区积极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将养殖粪便资源化与林果、茶园、蔬菜基地等配套建设。到2016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三是制定实施农产品生产标准和安全检测,推进无公害产品生产。大力推广农产品种、养、加工、销售过程标准化,加快实现农产品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卫生和安全转变,积极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 (略) 场准入制,大力开展农 (略) 场的农产品质量与相关环境检测,推动全区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到2016年,全区无公害农产品的比例达到85%以上,绿色有机农产品占主要农产品比例达到40%。


专栏3:生态农业重点工程项目

1、无公害蔬菜生产及加工基地:投资0.2亿元,种植小香葱2.5万亩,拟建脱水蔬菜加工厂占地20亩,建设期限为2013年至2014年。

2、林果经济板块生产及加工基地:投资1.7亿元,建设4500亩花卉苗木基地,建设期限为2013年至2014年。

3、亚森农林生态园:投资5亿元,建设10000亩的苗木花卉种植基地,建设期限为2013年至2016年。



3、发挥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
围绕生态、休闲旅游主题,加快全区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规划与建设,加大“二湖”滨水景观开发力度,彰显孝南区水资源环境优势。保护、恢复、开发“?川古八景”, (略) 品牌, (略) 形象。开发农家林果采摘休闲园,强化对农家乐、休闲农业示范园等农业休闲观光产业的扶持。 (略) 圈 (略) 场,构筑 (略) 圈的旅游网络,积极推进孝感剪纸、孝文化节、杨店桃花节等节事旅游,全力打造凤凰天仙城、天紫湖生态度假村、孝文化一条街、杨店文化产业园、丹阳古镇、杨店卓尔风情小镇、融兴度假村、朱湖湿地公园等精品旅游景点。


专栏4:生态旅游业重点工程项目

1、凤凰天仙城:总投资8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影视制作、动漫文化创意、民间文化展示、爱情婚恋体验、滨水休闲度假、健康养生养老、高端旅游接待、城市高端居住等多种功能,打造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综合性滨水文化休闲旅游区。

2、丹阳度假村:占地1000亩,投资2亿元,主要从事餐饮会务、旅游度假、休闲娱乐、农业观光体验、文化传播及文化产品交易等项目,建设期限为2012年至2015年。

3、丹阳古镇建设项目:占地2.1平方公里,投资10亿元,建设明清仿古一条街,农业休闲园、文化广场、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期限为2012年至2017年。

4、?川风景区建设项目:投资50亿元,全长8.6公里清淤绿化,

护坡及景点设施建设和开发等,建设期限为2011年至2016年。

5、孝感卓尔?桃花驿小镇:占地面积约3.2万亩,投资50亿元,打造集农业种植、旅游、农产品加工、展贸、商业服务、银色文化产业、居住、生活服务配套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农业观光小镇,建设期限为2013年至2018年。



(二)加强生态环境防治,构建环境安全体系
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城乡污水处理厂、垃圾卫生填埋场等。控制污染源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减少工业污染;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业面源;推进现代服务业,防止第三产业污染。美化环境,整治水系河道,治理城乡环境。
1、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加快碧泉污水处理厂、东山头、肖港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强化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营管理,加大截污管网建设力度,力争至2020年实现污水日处理量15万吨。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优化镇村布局,完善污水处理基础设施,逐步完成全区乡镇污水处理厂的工程建设,今年完成肖港镇污水处理厂的增规扩容前期工作,确保至2016年,陡岗、三汊、新铺、祝站、杨店等重点乡镇生活污水设施建成并运营。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拓展重点乡镇污水收集覆盖面,力争使邻近乡镇周边且具备接管条件村庄的生活污水纳入乡镇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
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在城区现有的垃圾收集体系中增设电子垃圾的收集装置。按照乡镇行政村全覆盖的要求,各乡镇生活垃圾建立完善收运系统及处置机制,科学规划建筑垃圾集中处置场所,逐步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专栏5:基础设施工程

1、孝南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项目:投资0.41亿元,新建、扩建水厂,管网延伸,解决6.14万人饮水安全,建设期限为2012年至2013年。

2、肖港镇污水处理项目:投资0.4亿元,设计污水处理1.2万吨/日,铺设污水管网18.8公里,建设期限为2013年至2016年。责任单位:区城乡建设局。

3、孝南区东山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投资0.93亿元,设计污水处理量5万吨/日,铺设污水管网46.68公里,建设期限为2013年至2016年。

4、孝南区碧泉10万吨/日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投资1.9亿元,设计污水处理量10万吨/日,铺设污水管网156公里,建设期限为2012年至2013年。

5、天燃气管网供气建设项目:占地100亩,投资4亿元,拟在5-10个乡镇场分别建设天燃气储备供气站及独立管网,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建设期限为2013年至2016年。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能源办。



2、改善水域环境质量
优 (略)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和新标准下的地表水环境功能保护目标,坚持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彰显我区水资源环境优势。有计划地让区域内河、湖、水库休养生息,恢复水体自身的修复能力;实行开源节流,充分合理利用现有水资源、现有水库,保留现有坑、塘、湿地,尽可能拦蓄汛期弃水;合理开采地下水,注意开采量不大于地下水的动储量,为可持续发展留存水源;促进企业建立中水回用工程,污水处理后回用于工业;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农业灌溉建设,提高储蓄水利用系数;通过“三河连通”、老?河综合治理工程,让?河、府河、老?河、槐荫河与王母湖、野潴湖有机地联结起来,形成“双湖辉映、双湖现景、四水环绕”、“一横五纵”的生态水网体系;禁止围湖造地,有计划地退田还湖,扩大湖泊和湿地的调蓄空间,增加水资源储量。


专栏6:生态修复工程

府?河除险加固工程、中小河流域综合治理、小农水建设工程、环东灌区建设工程、王母湖及野猪湖水生态修复工程。



3、推进区域大气污染防治
继续实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从注重重点排放行业总量削减向全面减排转变。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减少化石能源消耗量,重点发展天然气、太阳能、空气(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综合利用,加大农村清洁能源入户工程建设力度。加快实施燃煤锅炉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强制淘汰2吨以下的燃煤小锅炉,以孝南经济开发区为重点,加快开发区热电联产项目建设,逐步实现集中供气供热。加大城区及重点乡镇建筑工地扬尘和餐饮业油烟污染控制力度,强化粉尘、扬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
4、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
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综合处理和利用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实施清洁生产,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从源头控制固体废物排放。积极推进固体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建设。
加强危险废物在线申报登记工作,建立危险废物台账,实行危废转移联单制,对产生的危险废物种类、数量、利用、贮存、处置、流向等信息进行追踪管理,确保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得到安全处置。加强放射源安全监管,确保辐射环境安全。
在全区范围内禁止生产超薄一次性塑料袋,逐步在商城、酒店、车站、公园和旅游景点取消不可降解、不可循环使用的一次性产品使用。
5、土壤污染防治
开展工业废弃地、垃圾堆放场、科研实验场和农用地土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污染普查、风险评价、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工作;科学调整污染严重、难以修复的土地功能和用途。对种植业污染的土壤,实行分门别类管理和种植指导。严重污染的土地退耕还林,恢复自然植被;轻度污染的土地通过加深耕作层、增施有机肥、轮作换茬、定期土壤消毒、降低农药施用强度等方式修复、改善土壤质量,并推广科技农业、生态农业。
6、加强防洪体系建设
对槐荫河、小?河、复兴河采取河道清淤清障,堤防护岸加固、穿堤建筑物加固、新建堤防等措施,将槐荫河孝南城区段堤防标准提高至50年一遇,流域内农田达到10年一遇,一日暴雨三日排至作物耐淹深度。将小?河左岸堤防标准提高至50年一遇,右岸标准提高到10年一遇,域内农田达到10年一遇,一日暴雨三日排至作物耐淹深度。将复兴河堤防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域内农田达到10年一遇,一日暴雨三日排至作物耐淹深度。
(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优化人居环境
以生态文明 (略) 发展理念,以大力推进宜居城建设为重点,将孝南建设成为 (略) 。在城区积极推进公共绿地建设,完善道路、河道绿化带的建设,绿化我区生态景观;进一步增加乡镇绿化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形成良好的城乡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宜居区。促进森林植被恢复,增加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植被生态质量,强化生态防护功能。
1、建设自然保护区,积极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
加强现有的“孝南区野潴湖鸟类自然保护小区”的建设和管理,加快朱湖湿地公园的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建设更多的自然保护区。加强地表水域天紫湖、王母湖、野猪湖、老?河、槐荫河、?河、府河、沦河等天然湿地的保护,禁止非法填占河道、围滩造地和采砂破坏河道的行为。大力保护和恢复溪、河、渠、塘的自然体系,对已经围垦填占的河道、湖道、滩涂养殖等,根据生态环境需要和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有计划地退地还水。在自然湿地边缘建设人工湿地,重点做好天紫湖、王母湖、野潴湖、老?河、槐荫河的退渔还湖、退耕还湖工作,恢复水域面积。加强滩涂湿地的保护,科学开展滩涂开发和养殖,防治湿地污染,保障蓄洪引洪安全。


专栏7:自然保护区建设

朱湖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占地1.5万亩,投资8亿元,退田还湖、恢复生态、绿化及水利设施建设,建设期限为2012年至2017年。责任单位:区林业局、朱湖办事处。



2、城乡绿地系统建设
重视公共绿地建设,在城镇规划建设中预留一定比例的绿化空间,合理布局公共绿地,完善绿地类型,科学配置绿地植物群落,提高绿地养护水平。扩建增建大型生态绿地, (略) 的多点“绿心”,提高绿地总量, (略) 及工业区周边自然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 (略) 景观特质,建 (略) 生态系统,形成“一核(王母湖、野猪湖水体)、三横(铁路防护绿带、老?河-王母湖生态绿带、府河生态绿带)、四纵(?河、槐荫河、王母湖水系、野潴湖水系)”结构,构筑“三水环抱、双湖面城” (略) 人居环境。重点建设“两轴一环多辅”的人工景观轴线。“两轴”即316国道和107国道两侧的防护绿地建设。“一环”即沿干道所形成的环形廊道(沿?河、老?河、槐荫河、府河组成的主要环形地带)。“多辅”即由高压线防护带、高速公路防护带、生态林网等构成的绿色走廊。
结合各地自然环境与经济水平,因地制宜,开展村庄“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绿化,建设一批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 (略) 发展中的绿化建设,充分利用城区道路两旁、房屋前后等空地植树、种花种草,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至2016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
3、促进森林植被恢复,提高植被覆盖率
充分利用我区的山体和水体等自然资源,以各种林地、湿地、农田作为斑块,实施森林植被建设。以朱湖农场、西河红黄栀子、西河福良山生态有机茶叶、杨店?川茶叶、杨店早蜜桃等为重点,积极发展碳汇林业、生态公益林、珍贵乡土用材林、高效经济林、花卉苗木及珍贵树种。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发展现代林业,改造林分结构,拓展林业碳汇功能。开展湿地保护区建设,通过控制污染源,改善水质,引进湿生植物等手段,恢复湿地系统生物的多样性,增强湿地的固碳能力。2016年林木绿化率提升至22.6 %。


专栏8:生态人居

1、槐荫组团仙女湖公园:占地600亩,投资10亿元,建设期限为2013年至2015年。

2、城西森林公园:占地3000亩,投资6亿元,打造城西生态绿地走廊,建设期限为2013年至2017年。

3、毛陈组团生态休闲宜居项目:投资86.6亿元,围绕孝汉城铁毛陈站周边1.7平方公里,打造一流生态休闲居住区,建设期限为2013年至2020年。



4、广泛宣传教育,建立生态文明的道德文化体系
孝感是中华孝文化发祥地,不仅有深厚的人文景观,如叶家庙文化遗址、董永七仙女传说等,还有优美的自然资源,如?河、府河、沦河、王母湖、天紫湖等河流湖泊。通过传承复兴传统生态文化,创新培植现代生态文化,普及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行生态优先的决策管理、资源节约的生产方式、健康消费的生活模式,营造一个“人人讲生态道德、事事有生态理念,处处现生态文明”的创新型、学方米,床位2000个。


宣传教育,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健全生态文明的教育和体系建设,把生态文明纳入广大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学生、农村居民的宣传教育内容,广泛普及生态环境知识,推进生态环境教育常态化。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增强公众环境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倡导环境文明和环境道德,弘扬生态文明。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载体,开展主题宣传活动。规范公共场所文明行为,及时总结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重视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订立村规民约、生态公约。积极开展系列生态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生态乡镇”、“生态村”等系列创建活动,大力营造创建氛围,使之成为广泛动员全社会重视环保、节约资源、建设生态的有效载体。
培植现代生态文化,推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倡导低碳消费和生活,在全社会树立低碳消费理念,倡导低碳消费和适度消费,推动全社会兴起“低碳、生态、和谐”的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推进交通运输领域的能源节约和资源有效利用,大力推广使用绿色交通工具,倡导公众优先选择节能环保、有益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鼓励购买和使用环境友好型产品,推广普及节水、节能产品和器具。开展以节约、节能为主题的“低碳办公”活动,建设节约型机关。在进行正常采购操作过程中,公共建筑、政府投资或参与投资的项目,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优先采购和推广使用节能产品;加强办公电器设备待机管理,减少电能消耗;高效利用办公用品,提倡双面用纸,注重信封、复印纸再利用,减少一次性办公耗材用量。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制
实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考评,将相关生态文明指标纳入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各部门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任务落实到年度重点工作中,要依据生态文明建设纲要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分解落实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将项目完成情况作为实施单位主要领导提拔任用的考核指标。将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与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等资金安排挂钩,与各类评优创先挂钩。
(二) 严格环境准入,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
认真贯彻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推动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强化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管理。实行资源环境优先原则,对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限制开发建设。深入贯彻实施区域开发、工业园区建设等相关资源环境指标体系,提高准入门槛;根据国家规定,及时淘汰违反法律法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高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抵制低水平重复建设。鼓励新增和搬迁改造工业项目按照产业类别和技术层次向工业园区集中,鼓励同类产业及配套产业集中发展。
(三)完善环境监管体系,落实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加强环境监察网络体系的建设,按照环境监察标准化要求,配齐环境监察队*的车辆、办公设备、取证设施(摄录像)、通讯设施及应急现场办公设备,配备环境监察应急监测仪器。健全环境污染、核与辐射等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完善应急响应预案。逐步形成职责明确、程序健全、反应迅速、能力一流的环境监管体系和执法队*,确保环境监察能力满足日常污染源监管和突发事件处理的需要,对环境突发性事件做到及时妥善处理。
(四)强化全社会参与,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深入开展生态环境国情、国策教育,加强面向社会的宣传教育,广泛动员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支持各类环保志愿者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活动,鼓励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公益事业,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区政府网站和环保系统内网,及时公布环境质量信息,及时公布企业排污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情况,对涉及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重大决策和开发建设项目,实行公示或听证制度。
(五)拓展融资渠道,加大资金保障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公共财政体制。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充分利用财政资金,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推进有利于形成生态产业体系和生态环境 (略) 场化配置机制,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确定环境保护年度经费占财政支出的一定比例,以新增财政收入为突破口,逐步提高政府对环保投入比重。建立有效的资金使用和监管制度,严格落实专款专用、先审后拨和项目公开招投标制度。对资金的使用全过程加强监督,严格执行投资问效、追踪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绩效。对资金使用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实行责任追究。

孝南区生态文明强区发展纲要
(2013年?2016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省第十次党代会、市委召开的孝南区三级干部会议、区五次党代会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孝南,制定本纲要。
一、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
1、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效显著。坚持以创建 (略) 为契机,以新农村和三类新社区建设为抓手,扎实开展生态区、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创工作。新铺镇徐山村、祝站镇堰河村、陡岗镇袁湖村 (略) 级生态村,三块 (略) 级绿色学校。
2、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区截污管网基本建成, (略) 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达到14万吨,孝南碧泉污水处理厂、东山头污水处理厂等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 (略)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全区医疗废物得到安全处置;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到80%。
3、节能降耗及污染减排取得成效。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落实节能降耗重点项目,实施节能降耗工程,切实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通过实施节能减排,2012年全区万元产值能耗年下降4%;在污染物减排上,先后组织实施减排项目8个,削减主要污染排放化学需氧量1771吨、二氧化硫266吨、氨氮70吨、氮氧化物90吨,完成了减排任务。
4、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大。加强老污染源的治理,新、改、扩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和“项目验收”制度,使其达标排放。强化环境现场执法监察,“十二五”以来,对362家企业进行了现场执法检查,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64起,其中关闭了9家小造纸企业、1家化工企业,1家印染企业,整体搬迁了4家重点污染企业,49家企业进行了污染治理。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全区42家主要工业企业新增各类污染治理设施64台(套),9家废水排放大户按要求安装了自动在线监测装置。加快城区天燃气工程建设,全面开展城区建筑扬尘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
5、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改善。全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保持在310天以上;城区除少数声环境功能区夜间噪声有超标现象外,其它声环境功能区基本满足相应区划标准;放射线装置基本实现规范化管理。城市管网覆盖区域的饮用水水源达标率100%,矿产资源生态破坏恢复率大于90%,水土流失面积控制在85亩,全区林木绿化率达到18.6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9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
6、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多形式开展环境普法教育和警示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宣传进党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增强了全民环保意识;开通环保举报热线,公众参与渠道进一步拓宽,新闻媒体积极参与,舆论监督日益活跃。
(二)面临的挑战
1、产业体系亟待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传统产业所占比重大,新兴战略型产业占比重小。全区已形成的四个支柱产业中,纸及纸制品、家具森工、建筑材料都是传统产业,2012年的3个产业产值为60.55亿元,占到全区总量的58.3%,而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4.42亿元,仅占全区的13.9%。
2、生态环境面临重大压力
主要水域水体受到不同程度污染。2012年度地表水监测结果表明,区域内主要水域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具体情况如下:


水体

名称

水质保护目标

现状水质

类别

超标项

天紫湖

II类

III类

COD超标0.34倍,氨氮超标0.59倍

王母湖

III类

Ⅳ类

COD超标0.001倍,氨氮超标0.28倍

野潴湖

III类

Ⅳ类

COD超标0.037倍,氨氮超标0.147倍

老?河

Ⅳ类

劣Ⅴ类

COD超标0.17倍,氨氮超标0.89倍,总磷超标1.71倍

槐荫河

Ⅳ类

劣Ⅴ类

COD超标0.28倍,氨氮超标0.93倍,总磷超标2.25倍


老?河、槐荫河通过三河连通、河道清淤工程, (略) 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水质有所好转,但是由于污水管网没有完全覆盖,生产废水直接或间接排入,生活垃圾倾倒等,老?河、槐荫河水质质量仍未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优中有忧。辖区内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虽然达到310天以上,但城区空气局部污染情况时有发生,大部分为烟尘和建筑施工扬尘等污染;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呈加重趋势。
城区局部噪声污染时有发生。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城区五个声环境功能区的昼间、夜间噪声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由生活、交通、商业和加工噪声等产生扰民现象不断发生,交通、加工行业、建筑施工等产生的噪声超标比较严重。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规模化禽畜养殖、水产养殖、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使用等方面是生态破坏的主要因素;农村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塘堰、小型水库和地下水被污染,农村饮用水安全受到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外来生物物种入侵等,导致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压力大。孝南正从农业大区向工业强区发展迈进,主要污染减排基数小,减排空间不足,不仅要完成原有污染减排任务,还要通过减排腾出总量指标支撑重点项目建设, (略) 对孝南区的减排刚性指标难以调整,给落实减排任务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另外,减排技术受限于现有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其投入改造成本要大于排污成本,企业减排主动性不高;有利于污染减排的配套政策仍不完善,企业主动性投入不足。
城乡防洪减灾能力较差。由于抽排能力较差,导致孝感城区和乡村防洪排涝能力较差, (略) 积水和农田被淹,给城镇居民生活带来不便,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
3、生态文化建设有待加强
作为生态文明最高层次的生态文化建设,目前还处于低层次,生态文化建设应秉持的理念与意识还较为欠缺,全民参与度不够,生态文明理念还未成为全区上下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全社会深厚的生态文化氛围尚未真正形成。
4、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尚需健全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不够,总结实践经验提升不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有待完善,特别是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法制不够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还比较突出。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尚不健全,市场价格机制表现不出应有的作用。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保投资的积极性不高,财政性资金的引导作用有待加强。
二、总体要求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地位,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省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五个湖北”的宏伟蓝图,市委五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确定大力推进五个跨越,加快 (略) 的战略目标,就提高城乡资源环境承载力、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具体部署。贯彻党十八大、省十次党代会、市委五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在加快工业强区、文化强区、农业强区和服务业强区建设中,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孝南,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生态强区建设为重要支撑,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核心,以“推进第三次创业,打造重要增长级,奋力建设新孝南”为奋斗目标,以培育生态意识、发展生态经济、保障生态安全、建设生态社会、完善生态制度为主要任务,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建成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美丽孝南。
(二) 基本原则
尊重自然,和谐发展。遵循自然规律,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秉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观、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保护优先,预防为主。树立生态立区、环境优先理念,以生态环境承载力为基础,规范各类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活动,防止造成新的人为生态破坏和生物安全问题;坚持全过程预防,在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融入环境保护;坚持高效治理,不断提高治污设施建设和运行水平,消除环境安全重大隐患。
分类指导,分区推进。结合我区地域差异、区域产业布局、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和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开发。对各类自然保护区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列为禁止开发的区域,依法实行强制保护;对水土流失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及较集中的农村居民点和集镇等,列为限制开发的区域,实行控制性保护和适度性开发;对316国道沿线及孝南经济开发区等,列为重点开发的区域,在坚持环保优先的基础上实行重点开发。
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推动、引导作用,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 (略) 场机制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参与,形成政府引导、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
三、目标任务
在充分掌握我区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的基础上, (略) 圈孝南生态环境建设指标体系、 (略) 级 (略) 指标体系及生态县建设指标,参考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指标体系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到2014年, (略) 环境 (略) 创建工作。
到2016年,基本建立良好的自然生态、高效的经济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态体系,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完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基本确立,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安全得到保障,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普遍增强,把孝南基本建成高科技产业城、旅游与现代服务城、生态宜居城。
2017?2020年,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建成生活品质优越、生态环境健康、生态经济高效、生态文化繁荣的生态孝南,全面达到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的要求。


专栏1:孝南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指标

系统

指标

单位

2012年

十二五期末(2015年)

2016年

2020年

指标属性

生态经济

1

单位GDP能耗年下降率

%

4

4

≥5

≥6

约束性指标

2

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

立方米/万元

16.23

13.5

≤12

≤12

参考性指标

3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0.46

0.55

≥0.55

≥0.6

参考性指标

4

主要农产品中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

%

83

85

≥85

≥90

约束性指标

5

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化学需氧量COD

二氧化硫SO2

氨氮NH3-N

氮氧化物

吨/平方公里



14.0

3.98

1.68

4.29



10.0

3.8

1.4

4.0



≤10

≤3.8

≤1.4

≤4.0



≤4.5

≤3.5

≤0.5

≤4.0

约束性指标

6

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

100

100

100

100

约束性指标

7

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

??

??

100

100

约束性指标

8

全年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的天数

322

≥310

≥310

≥310

约束性指标

9

(略) 区域环境噪声小于55db的比例

%

100

100

100

100

约束性指标

10

林木覆盖率

%

18.6

21

≥22.6

≥25

约束性指标

11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35

45

≥45

≥45

引导性指标

12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率

%

72

75

≥80

≥98

约束性指标

13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

90

95

≥95

100

约束性指标

14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100

100

100

100

约束性指标

15

节能环保建筑比例

%

70

74

75

≥80

参考性指标

16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率

%

40

45

≥45

≥60

约束性指标

17

生态用地比例

%

35.5

40

≥40

≥45

约束性指标

18

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度

%

75

80

≥80

≥85

约束性指标

19

环保投资占财政收入比例

%

1.7

2

≥3.5

≥15

约束性指标

20

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所占比例

%

80

85

≥85

100

参考性指标

21

环境影响评价率及环保竣工验收通过率

%

95

98

100

100

约束性指标

22

主要企业环保信息公开率

%

90

95

100

100

约束性指标

23

党政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比例

%

80

85

90

100

参考性指标

24

生态文明知识普及率

%

80

85

90

≥95

参考性指标


25

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

%

80

80

≥80

≥90

参考性指标

26

公众节能、节水、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

节能电器普及率

节水器具普及率

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



60

65

50




65

70

55



≥70

≥75

≥60



≥95

≥95

≥70

参考性指标



四、战略重点
(一)发展生态经济,强化产业支撑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生态产业,提高优质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形成生态文明的经济运行体系。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生态工业
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优化工业结构合理空间布局,促进产业集聚,推行清洁生产和生态化工业管理,开展生态工业示范园建设,构建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格局,加快发展孝南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工业园区,积极开展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继续以“节能减排”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硬手段,围绕提高工业经济发展整体素质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工业行业优化升级。
一是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壮大生活用纸及包装、机械电子、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支柱行业、特长产业,大力发展大品牌、大企业、大财团,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环保型、循环型、集群型“三大、三新、三型”的新兴行业和高科技行业。
二是重点培育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聚乳酸、聚己内酯、乳酸酯、纤维素等生物可降解材料和以聚乳酸为原料的工程塑料、纤维制品、医用材料等产品以及稀土永磁材料。 (略) 扩 (略) 纤维素项目建设步伐。力争到2016年,全区新材料产业年产值达到15亿元以上。
三是重点发展太阳能采集产品、风能采集产品、生物能产品和电动三轮车等新能源产业。 (略) 的扶持力度,使企业尽快达到年产100万吨的生产能力; (略) 做大做强,不断扩大供气范围;加快剑桥新能源项目建设步伐,使其早日投产见效。力争到2016年,全区新能源产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
四是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油烟净化设备、污水处理设备、节能建筑材料和资源再生产品等节能环保产业。 (略) 为依托,引进上下游企业,规划建设占地1000亩以上的节能环保产业园,优先发展家用油烟净化机、商用油烟净化机、工业油烟净化机、空气净化设备。 (略) 为依托,大力发展污水处理设备,建设现代化的电镀产业园。以和天下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依托,大力发展废塑料回收加工、废钢铁回收加工、废铝回收加工、废铜回收加工等产品,形成5万吨废旧塑料综合利用能力、10万吨废钢加工配送能力。 (略) 为依托,大力发展节能建筑材料。力争到2016年,全区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


专栏2:生态工业重点工程项目

1、孝南易生科技产业园:占地500亩,投资10亿元,生产聚乳酸、聚己内酯等环保材料,建设期限为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

2、湖北天思科技纤维素生产建设项目:占地30亩,投资0.8亿元,建设纤维素生产厂房及综合楼,建设期限为2013年至2014年。

3、大型餐饮油烟净化设备研发生产项目:总投资0.6亿元,节能燃气灶、消毒柜、环保净化节能集成水槽,建设期限为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

4、祝站现代建筑产业园:投资30亿元,生产节能环保型住宅建筑材料,建设期限为2013年至2016年。

5、 (略) 资源矿产建设项目:占地面积200亩,投资3亿元, (略) (略) 场,建设期限为2013年至2016年。



2、绿色高效,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依靠科技进步,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形成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明显的系列农产品,推进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生产与示范基地建设,禁止污染型企业落户。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规模,积极推广科学的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大力发展效益突出、资源利用高效的现代农业, (略) 场体系,促进农产品流通增值。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实现废弃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污染蔓延,为污染物减排国控指标腾出发展空间。
一是通过构筑以优势农业、绿色安全农业、精细加工农业、休闲观光农 (略) 型农业框架,形成农、林、牧、渔等多业并举和综合发展的多元产业结构。大力推广绿色无公害名优水果和蔬菜种植产业,在陡岗、肖港、毛陈、卧龙、祝站和城区四街建设扩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做大做强肖港小香葱、毛陈莲藕等一批规模大、品质佳的优质农产品。到2016年,全区精细蔬菜面积达到19万亩,产量达到60万吨以上。
二是积极探索生态农业模式,推广应用生态农业技术。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利用丰富的平原、丘陵岗地资源、农田和河、湖、库、塘水面,因地制宜地探索和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提高农业生态系统能力,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广农业节能增效,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和配套技术。进一步推广稻田养鸭、果园养鸡等种养结合型生态农业模式,在生猪养殖区积极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将养殖粪便资源化与林果、茶园、蔬菜基地等配套建设。到2016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三是制定实施农产品生产标准和安全检测,推进无公害产品生产。大力推广农产品种、养、加工、销售过程标准化,加快实现农产品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卫生和安全转变,积极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 (略) 场准入制,大力开展农 (略) 场的农产品质量与相关环境检测,推动全区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到2016年,全区无公害农产品的比例达到85%以上,绿色有机农产品占主要农产品比例达到40%。


专栏3:生态农业重点工程项目

1、无公害蔬菜生产及加工基地:投资0.2亿元,种植小香葱2.5万亩,拟建脱水蔬菜加工厂占地20亩,建设期限为2013年至2014年。

2、林果经济板块生产及加工基地:投资1.7亿元,建设4500亩花卉苗木基地,建设期限为2013年至2014年。

3、亚森农林生态园:投资5亿元,建设10000亩的苗木花卉种植基地,建设期限为2013年至2016年。



3、发挥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
围绕生态、休闲旅游主题,加快全区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规划与建设,加大“二湖”滨水景观开发力度,彰显孝南区水资源环境优势。保护、恢复、开发“?川古八景”, (略) 品牌, (略) 形象。开发农家林果采摘休闲园,强化对农家乐、休闲农业示范园等农业休闲观光产业的扶持。 (略) 圈 (略) 场,构筑 (略) 圈的旅游网络,积极推进孝感剪纸、孝文化节、杨店桃花节等节事旅游,全力打造凤凰天仙城、天紫湖生态度假村、孝文化一条街、杨店文化产业园、丹阳古镇、杨店卓尔风情小镇、融兴度假村、朱湖湿地公园等精品旅游景点。


专栏4:生态旅游业重点工程项目

1、凤凰天仙城:总投资8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影视制作、动漫文化创意、民间文化展示、爱情婚恋体验、滨水休闲度假、健康养生养老、高端旅游接待、城市高端居住等多种功能,打造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综合性滨水文化休闲旅游区。

2、丹阳度假村:占地1000亩,投资2亿元,主要从事餐饮会务、旅游度假、休闲娱乐、农业观光体验、文化传播及文化产品交易等项目,建设期限为2012年至2015年。

3、丹阳古镇建设项目:占地2.1平方公里,投资10亿元,建设明清仿古一条街,农业休闲园、文化广场、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期限为2012年至2017年。

4、?川风景区建设项目:投资50亿元,全长8.6公里清淤绿化,

护坡及景点设施建设和开发等,建设期限为2011年至2016年。

5、孝感卓尔?桃花驿小镇:占地面积约3.2万亩,投资50亿元,打造集农业种植、旅游、农产品加工、展贸、商业服务、银色文化产业、居住、生活服务配套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农业观光小镇,建设期限为2013年至2018年。



(二)加强生态环境防治,构建环境安全体系
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城乡污水处理厂、垃圾卫生填埋场等。控制污染源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减少工业污染;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业面源;推进现代服务业,防止第三产业污染。美化环境,整治水系河道,治理城乡环境。
1、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加快碧泉污水处理厂、东山头、肖港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强化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营管理,加大截污管网建设力度,力争至2020年实现污水日处理量15万吨。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优化镇村布局,完善污水处理基础设施,逐步完成全区乡镇污水处理厂的工程建设,今年完成肖港镇污水处理厂的增规扩容前期工作,确保至2016年,陡岗、三汊、新铺、祝站、杨店等重点乡镇生活污水设施建成并运营。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拓展重点乡镇污水收集覆盖面,力争使邻近乡镇周边且具备接管条件村庄的生活污水纳入乡镇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
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在城区现有的垃圾收集体系中增设电子垃圾的收集装置。按照乡镇行政村全覆盖的要求,各乡镇生活垃圾建立完善收运系统及处置机制,科学规划建筑垃圾集中处置场所,逐步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专栏5:基础设施工程

1、孝南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项目:投资0.41亿元,新建、扩建水厂,管网延伸,解决6.14万人饮水安全,建设期限为2012年至2013年。

2、肖港镇污水处理项目:投资0.4亿元,设计污水处理1.2万吨/日,铺设污水管网18.8公里,建设期限为2013年至2016年。责任单位:区城乡建设局。

3、孝南区东山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投资0.93亿元,设计污水处理量5万吨/日,铺设污水管网46.68公里,建设期限为2013年至2016年。

4、孝南区碧泉10万吨/日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投资1.9亿元,设计污水处理量10万吨/日,铺设污水管网156公里,建设期限为2012年至2013年。

5、天燃气管网供气建设项目:占地100亩,投资4亿元,拟在5-10个乡镇场分别建设天燃气储备供气站及独立管网,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建设期限为2013年至2016年。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能源办。



2、改善水域环境质量
优 (略)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和新标准下的地表水环境功能保护目标,坚持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彰显我区水资源环境优势。有计划地让区域内河、湖、水库休养生息,恢复水体自身的修复能力;实行开源节流,充分合理利用现有水资源、现有水库,保留现有坑、塘、湿地,尽可能拦蓄汛期弃水;合理开采地下水,注意开采量不大于地下水的动储量,为可持续发展留存水源;促进企业建立中水回用工程,污水处理后回用于工业;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农业灌溉建设,提高储蓄水利用系数;通过“三河连通”、老?河综合治理工程,让?河、府河、老?河、槐荫河与王母湖、野潴湖有机地联结起来,形成“双湖辉映、双湖现景、四水环绕”、“一横五纵”的生态水网体系;禁止围湖造地,有计划地退田还湖,扩大湖泊和湿地的调蓄空间,增加水资源储量。


专栏6:生态修复工程

府?河除险加固工程、中小河流域综合治理、小农水建设工程、环东灌区建设工程、王母湖及野猪湖水生态修复工程。



3、推进区域大气污染防治
继续实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从注重重点排放行业总量削减向全面减排转变。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减少化石能源消耗量,重点发展天然气、太阳能、空气(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综合利用,加大农村清洁能源入户工程建设力度。加快实施燃煤锅炉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强制淘汰2吨以下的燃煤小锅炉,以孝南经济开发区为重点,加快开发区热电联产项目建设,逐步实现集中供气供热。加大城区及重点乡镇建筑工地扬尘和餐饮业油烟污染控制力度,强化粉尘、扬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
4、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
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综合处理和利用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实施清洁生产,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从源头控制固体废物排放。积极推进固体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建设。
加强危险废物在线申报登记工作,建立危险废物台账,实行危废转移联单制,对产生的危险废物种类、数量、利用、贮存、处置、流向等信息进行追踪管理,确保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得到安全处置。加强放射源安全监管,确保辐射环境安全。
在全区范围内禁止生产超薄一次性塑料袋,逐步在商城、酒店、车站、公园和旅游景点取消不可降解、不可循环使用的一次性产品使用。
5、土壤污染防治
开展工业废弃地、垃圾堆放场、科研实验场和农用地土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污染普查、风险评价、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工作;科学调整污染严重、难以修复的土地功能和用途。对种植业污染的土壤,实行分门别类管理和种植指导。严重污染的土地退耕还林,恢复自然植被;轻度污染的土地通过加深耕作层、增施有机肥、轮作换茬、定期土壤消毒、降低农药施用强度等方式修复、改善土壤质量,并推广科技农业、生态农业。
6、加强防洪体系建设
对槐荫河、小?河、复兴河采取河道清淤清障,堤防护岸加固、穿堤建筑物加固、新建堤防等措施,将槐荫河孝南城区段堤防标准提高至50年一遇,流域内农田达到10年一遇,一日暴雨三日排至作物耐淹深度。将小?河左岸堤防标准提高至50年一遇,右岸标准提高到10年一遇,域内农田达到10年一遇,一日暴雨三日排至作物耐淹深度。将复兴河堤防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域内农田达到10年一遇,一日暴雨三日排至作物耐淹深度。
(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优化人居环境
以生态文明 (略) 发展理念,以大力推进宜居城建设为重点,将孝南建设成为 (略) 。在城区积极推进公共绿地建设,完善道路、河道绿化带的建设,绿化我区生态景观;进一步增加乡镇绿化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形成良好的城乡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宜居区。促进森林植被恢复,增加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植被生态质量,强化生态防护功能。
1、建设自然保护区,积极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
加强现有的“孝南区野潴湖鸟类自然保护小区”的建设和管理,加快朱湖湿地公园的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建设更多的自然保护区。加强地表水域天紫湖、王母湖、野猪湖、老?河、槐荫河、?河、府河、沦河等天然湿地的保护,禁止非法填占河道、围滩造地和采砂破坏河道的行为。大力保护和恢复溪、河、渠、塘的自然体系,对已经围垦填占的河道、湖道、滩涂养殖等,根据生态环境需要和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有计划地退地还水。在自然湿地边缘建设人工湿地,重点做好天紫湖、王母湖、野潴湖、老?河、槐荫河的退渔还湖、退耕还湖工作,恢复水域面积。加强滩涂湿地的保护,科学开展滩涂开发和养殖,防治湿地污染,保障蓄洪引洪安全。


专栏7:自然保护区建设

朱湖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占地1.5万亩,投资8亿元,退田还湖、恢复生态、绿化及水利设施建设,建设期限为2012年至2017年。责任单位:区林业局、朱湖办事处。



2、城乡绿地系统建设
重视公共绿地建设,在城镇规划建设中预留一定比例的绿化空间,合理布局公共绿地,完善绿地类型,科学配置绿地植物群落,提高绿地养护水平。扩建增建大型生态绿地, (略) 的多点“绿心”,提高绿地总量, (略) 及工业区周边自然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 (略) 景观特质,建 (略) 生态系统,形成“一核(王母湖、野猪湖水体)、三横(铁路防护绿带、老?河-王母湖生态绿带、府河生态绿带)、四纵(?河、槐荫河、王母湖水系、野潴湖水系)”结构,构筑“三水环抱、双湖面城” (略) 人居环境。重点建设“两轴一环多辅”的人工景观轴线。“两轴”即316国道和107国道两侧的防护绿地建设。“一环”即沿干道所形成的环形廊道(沿?河、老?河、槐荫河、府河组成的主要环形地带)。“多辅”即由高压线防护带、高速公路防护带、生态林网等构成的绿色走廊。
结合各地自然环境与经济水平,因地制宜,开展村庄“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绿化,建设一批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 (略) 发展中的绿化建设,充分利用城区道路两旁、房屋前后等空地植树、种花种草,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至2016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
3、促进森林植被恢复,提高植被覆盖率
充分利用我区的山体和水体等自然资源,以各种林地、湿地、农田作为斑块,实施森林植被建设。以朱湖农场、西河红黄栀子、西河福良山生态有机茶叶、杨店?川茶叶、杨店早蜜桃等为重点,积极发展碳汇林业、生态公益林、珍贵乡土用材林、高效经济林、花卉苗木及珍贵树种。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发展现代林业,改造林分结构,拓展林业碳汇功能。开展湿地保护区建设,通过控制污染源,改善水质,引进湿生植物等手段,恢复湿地系统生物的多样性,增强湿地的固碳能力。2016年林木绿化率提升至22.6 %。


专栏8:生态人居

1、槐荫组团仙女湖公园:占地600亩,投资10亿元,建设期限为2013年至2015年。

2、城西森林公园:占地3000亩,投资6亿元,打造城西生态绿地走廊,建设期限为2013年至2017年。

3、毛陈组团生态休闲宜居项目:投资86.6亿元,围绕孝汉城铁毛陈站周边1.7平方公里,打造一流生态休闲居住区,建设期限为2013年至2020年。



4、广泛宣传教育,建立生态文明的道德文化体系
孝感是中华孝文化发祥地,不仅有深厚的人文景观,如叶家庙文化遗址、董永七仙女传说等,还有优美的自然资源,如?河、府河、沦河、王母湖、天紫湖等河流湖泊。通过传承复兴传统生态文化,创新培植现代生态文化,普及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行生态优先的决策管理、资源节约的生产方式、健康消费的生活模式,营造一个“人人讲生态道德、事事有生态理念,处处现生态文明”的创新型、学方米,床位2000个。


宣传教育,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健全生态文明的教育和体系建设,把生态文明纳入广大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学生、农村居民的宣传教育内容,广泛普及生态环境知识,推进生态环境教育常态化。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增强公众环境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倡导环境文明和环境道德,弘扬生态文明。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载体,开展主题宣传活动。规范公共场所文明行为,及时总结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重视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订立村规民约、生态公约。积极开展系列生态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生态乡镇”、“生态村”等系列创建活动,大力营造创建氛围,使之成为广泛动员全社会重视环保、节约资源、建设生态的有效载体。
培植现代生态文化,推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倡导低碳消费和生活,在全社会树立低碳消费理念,倡导低碳消费和适度消费,推动全社会兴起“低碳、生态、和谐”的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推进交通运输领域的能源节约和资源有效利用,大力推广使用绿色交通工具,倡导公众优先选择节能环保、有益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鼓励购买和使用环境友好型产品,推广普及节水、节能产品和器具。开展以节约、节能为主题的“低碳办公”活动,建设节约型机关。在进行正常采购操作过程中,公共建筑、政府投资或参与投资的项目,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优先采购和推广使用节能产品;加强办公电器设备待机管理,减少电能消耗;高效利用办公用品,提倡双面用纸,注重信封、复印纸再利用,减少一次性办公耗材用量。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制
实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考评,将相关生态文明指标纳入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各部门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任务落实到年度重点工作中,要依据生态文明建设纲要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分解落实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将项目完成情况作为实施单位主要领导提拔任用的考核指标。将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与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等资金安排挂钩,与各类评优创先挂钩。
(二) 严格环境准入,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
认真贯彻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推动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强化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管理。实行资源环境优先原则,对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限制开发建设。深入贯彻实施区域开发、工业园区建设等相关资源环境指标体系,提高准入门槛;根据国家规定,及时淘汰违反法律法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高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抵制低水平重复建设。鼓励新增和搬迁改造工业项目按照产业类别和技术层次向工业园区集中,鼓励同类产业及配套产业集中发展。
(三)完善环境监管体系,落实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加强环境监察网络体系的建设,按照环境监察标准化要求,配齐环境监察队*的车辆、办公设备、取证设施(摄录像)、通讯设施及应急现场办公设备,配备环境监察应急监测仪器。健全环境污染、核与辐射等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完善应急响应预案。逐步形成职责明确、程序健全、反应迅速、能力一流的环境监管体系和执法队*,确保环境监察能力满足日常污染源监管和突发事件处理的需要,对环境突发性事件做到及时妥善处理。
(四)强化全社会参与,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深入开展生态环境国情、国策教育,加强面向社会的宣传教育,广泛动员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支持各类环保志愿者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活动,鼓励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公益事业,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区政府网站和环保系统内网,及时公布环境质量信息,及时公布企业排污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情况,对涉及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重大决策和开发建设项目,实行公示或听证制度。
(五)拓展融资渠道,加大资金保障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公共财政体制。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充分利用财政资金,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推进有利于形成生态产业体系和生态环境 (略) 场化配置机制,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确定环境保护年度经费占财政支出的一定比例,以新增财政收入为突破口,逐步提高政府对环保投入比重。建立有效的资金使用和监管制度,严格落实专款专用、先审后拨和项目公开招投标制度。对资金的使用全过程加强监督,严格执行投资问效、追踪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绩效。对资金使用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实行责任追究。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