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湘通物流铁路货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行政审批前公示
《资兴湘通物流铁路货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行政审批前公示
经审议,我局拟于近日内批准《 资兴湘通物流铁路货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现就项目环评相关情况予以公示2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向我局来信来电进行反映。
联系地址: (略) 生态环境局资兴分局污染防治管理股?
邮编:*;联系电话:0735-*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 资兴湘通物流铁路货场改扩建项目 |
建设地点 | (略) 资许铁路线木根桥火车站K23+60公里处 |
建设单位 | (略) |
项目概况 | 资兴湘通物流铁路货场改扩建项目属于技改项目, (略) 资许铁路线木根桥火车站K23+60公里处,利用 (略) 现有厂区基础上建设,总占地面积14356.3m2(其中新增占地约3000m2),拟投资9800万元(其中含环保投资140.5万元)项目投产后将货场年到发能力由50万吨扩大至100万吨,煤炭(集装箱)40万吨/年,矿产品25万吨/年,煤炭(散装)5万吨/年,粮食30万吨/年,并在未来一年内均改为集装箱式。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含主体工程(铁路专用线、设计物流吞吐能力、地磅、集装箱堆放处、装卸作业房、散装堆放区、沉淀池)、辅助工程(油库)、公用工程(供电、供水、排水系统)、环保工程等;主要生产设备包括吊车、货运车、喷淋系统等。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施工期污染防治主要措施:施工场地基本建设内容主要是基地开挖、主体工程、公建工程等建设,施工期主要污染为扬尘、废水、噪声、固废及生态环境影响。 1、废气:本项目施工期废气污染物TSP、NOX无组织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建设单位拟采取以下废气治理措施:①施工边界采取配置工地滞尘防护网、设置围档,应设置1.8米以上围挡,将施工工区与外环境隔离,围挡底端应设置防溢座,围挡之间以及围挡与防溢座之间无缝隙,对于特殊地点无法设置围挡、围栏及防溢座的,设置警示牌。②在围挡上设置喷淋装置,并配定时器及加压泵,减少扬尘对周边的影响。施工现场配备移动式风送式喷雾机,施工过程辅以洒水压尘,尽量缩短起尘操作时间。③临时弃渣场内土石方及时清运,避免长时间的暴露、堆放,并定期洒水抑尘,采取围栏、加盖篷布遮盖、定期喷水压尘等措施。 2、废水:施工场地建设简易沉淀池,施工废水收集沉淀后废水循环利用,沉淀泥沙由人工定期清运至弃渣场填埋处理。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收集进入化粪池,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处理后排入鲤鱼江污水处理厂。 3、噪声:施工期噪声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各类交通运输车辆;二是施工区各类生产机械设备、器具等。交通运输噪声呈带状间歇影响;建设单位在布置临时施工区时,需选择周边居民较少的区域,同时选用低噪声设备,避开夜间施工,同时昼间施工过程中在学校上课等敏感时间段进行噪声较低的施工工程,采用隔挡等措施降低施工过程中噪声对周边居民点及学校环境影响,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排放标准。由于施工期属于阶段性噪声非永久性,本项目施工期对区域声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土石方弃渣、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沉淀池沉渣和废机油等。施工期一般固体废物排放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20)中相应的标准。①废弃土石方回填利用,不外排;②施工及拆除建筑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剩余部分清运至当地部门指定地点进行合理处置;③生活垃圾运至乡镇垃圾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属于危险废物,厂内要求设置危废暂存间,并做好防风防雨防渗工作,作为废机油的暂存间,废机油需采用托盘防止废机油外泄,废机油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建设单位通过加强管理,禁止随意堆弃垃圾,禁止向河道、沟道倾倒固废。在运输过程中严格管理,杜绝沿途抛洒,造成二次污染。项目施工固废分类收集并尽可能地回收再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及时清理出施工现场。 运营期污染防治主要措施: 建设单位在项目运营过程中,严格落实本报告对废气、废水及噪声提出的防治措施,其运营期对周边环境及周边各环境保护目标影响较小。 1、废气:项目营运期废气的产生主要为货物装卸、临时堆存、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建设单位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采取喷雾抑尘、墙体阻隔等措施,拟在原料输送、装卸过程中选用密闭性良好的移动式输送机,在设备、管道的连接处加密封垫,防止粉尘外溢,严格控制粉尘无组织排放,确保粉尘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浓度限值要求;食堂油烟通过油烟净化装置处理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的排放要求后经高出屋顶1米的专用排烟通道排放。 2、废水:项目用水主要为喷雾抑尘废水、地面冲洗废水、生活废水。厂内生活污水经收集后进入化粪池处理,处理后排入鲤鱼江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尾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排入东江。喷雾抑尘废水及地面冲洗废水均会集中制中间沟渠进行收集,经收集后的喷雾抑尘废水及地面冲洗废水均进入沉淀池(102m3) (略) 政管网最 (略) 鲤鱼江污水处理厂。 3、噪声: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建设单位通过采取隔声、消音、减震等降噪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机械及车辆维护,合理进行厂区总平面布置,控制噪声设备源强,确保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2类、4b类标准。 4、固废:生活垃圾通过设置垃圾收集桶、收集箱进行统一收集后,运至乡镇垃圾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沉淀池污泥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收运;废矿物油属危险废物,不得随意排放,暂存于危废间定期委托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参照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36号)的规定、《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生活垃圾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5、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本项目涉及的环境风险物质为废机油,厂区废机油遇火发生火灾事故,并引发伴生次生性环境污染事故。厂区的生活废水发生泄漏事故及生产废水、初期雨水事故排放,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为防止废机油遇火引发火灾事故,项目运行后建设单位需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工作区不得带入火种;严格按照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生产区配备灭火器、消防沙等消防设施。本项目生产废水、初期雨水主要污染物为SS,当出现沉淀池异常时,应及时切断外排口阀门,及时找出原因并进行维修,同时排放口下 (略) 鲤鱼江污水处理厂统一进行处理,因此对地表水环境造成影响较小。 建设单位在本项目验收之前按规范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环保主管部门进行备案。针对工程的特点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建设单位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避免环境风险事故发生。建立各种预防措施必须建立工作责任制,落实到部门(单位)和个人。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按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污染源,使污染程度和范围减至最小。 |
经审议,我局拟于近日内批准《 资兴湘通物流铁路货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现就项目环评相关情况予以公示2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向我局来信来电进行反映。
联系地址: (略) 生态环境局资兴分局污染防治管理股?
邮编:*;联系电话:0735-*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 资兴湘通物流铁路货场改扩建项目 |
建设地点 | (略) 资许铁路线木根桥火车站K23+60公里处 |
建设单位 | (略) |
项目概况 | 资兴湘通物流铁路货场改扩建项目属于技改项目, (略) 资许铁路线木根桥火车站K23+60公里处,利用 (略) 现有厂区基础上建设,总占地面积14356.3m2(其中新增占地约3000m2),拟投资9800万元(其中含环保投资140.5万元)项目投产后将货场年到发能力由50万吨扩大至100万吨,煤炭(集装箱)40万吨/年,矿产品25万吨/年,煤炭(散装)5万吨/年,粮食30万吨/年,并在未来一年内均改为集装箱式。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含主体工程(铁路专用线、设计物流吞吐能力、地磅、集装箱堆放处、装卸作业房、散装堆放区、沉淀池)、辅助工程(油库)、公用工程(供电、供水、排水系统)、环保工程等;主要生产设备包括吊车、货运车、喷淋系统等。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施工期污染防治主要措施:施工场地基本建设内容主要是基地开挖、主体工程、公建工程等建设,施工期主要污染为扬尘、废水、噪声、固废及生态环境影响。 1、废气:本项目施工期废气污染物TSP、NOX无组织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建设单位拟采取以下废气治理措施:①施工边界采取配置工地滞尘防护网、设置围档,应设置1.8米以上围挡,将施工工区与外环境隔离,围挡底端应设置防溢座,围挡之间以及围挡与防溢座之间无缝隙,对于特殊地点无法设置围挡、围栏及防溢座的,设置警示牌。②在围挡上设置喷淋装置,并配定时器及加压泵,减少扬尘对周边的影响。施工现场配备移动式风送式喷雾机,施工过程辅以洒水压尘,尽量缩短起尘操作时间。③临时弃渣场内土石方及时清运,避免长时间的暴露、堆放,并定期洒水抑尘,采取围栏、加盖篷布遮盖、定期喷水压尘等措施。 2、废水:施工场地建设简易沉淀池,施工废水收集沉淀后废水循环利用,沉淀泥沙由人工定期清运至弃渣场填埋处理。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收集进入化粪池,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处理后排入鲤鱼江污水处理厂。 3、噪声:施工期噪声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各类交通运输车辆;二是施工区各类生产机械设备、器具等。交通运输噪声呈带状间歇影响;建设单位在布置临时施工区时,需选择周边居民较少的区域,同时选用低噪声设备,避开夜间施工,同时昼间施工过程中在学校上课等敏感时间段进行噪声较低的施工工程,采用隔挡等措施降低施工过程中噪声对周边居民点及学校环境影响,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排放标准。由于施工期属于阶段性噪声非永久性,本项目施工期对区域声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土石方弃渣、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沉淀池沉渣和废机油等。施工期一般固体废物排放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20)中相应的标准。①废弃土石方回填利用,不外排;②施工及拆除建筑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剩余部分清运至当地部门指定地点进行合理处置;③生活垃圾运至乡镇垃圾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属于危险废物,厂内要求设置危废暂存间,并做好防风防雨防渗工作,作为废机油的暂存间,废机油需采用托盘防止废机油外泄,废机油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建设单位通过加强管理,禁止随意堆弃垃圾,禁止向河道、沟道倾倒固废。在运输过程中严格管理,杜绝沿途抛洒,造成二次污染。项目施工固废分类收集并尽可能地回收再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及时清理出施工现场。 运营期污染防治主要措施: 建设单位在项目运营过程中,严格落实本报告对废气、废水及噪声提出的防治措施,其运营期对周边环境及周边各环境保护目标影响较小。 1、废气:项目营运期废气的产生主要为货物装卸、临时堆存、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建设单位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采取喷雾抑尘、墙体阻隔等措施,拟在原料输送、装卸过程中选用密闭性良好的移动式输送机,在设备、管道的连接处加密封垫,防止粉尘外溢,严格控制粉尘无组织排放,确保粉尘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浓度限值要求;食堂油烟通过油烟净化装置处理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的排放要求后经高出屋顶1米的专用排烟通道排放。 2、废水:项目用水主要为喷雾抑尘废水、地面冲洗废水、生活废水。厂内生活污水经收集后进入化粪池处理,处理后排入鲤鱼江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尾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排入东江。喷雾抑尘废水及地面冲洗废水均会集中制中间沟渠进行收集,经收集后的喷雾抑尘废水及地面冲洗废水均进入沉淀池(102m3) (略) 政管网最 (略) 鲤鱼江污水处理厂。 3、噪声: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建设单位通过采取隔声、消音、减震等降噪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机械及车辆维护,合理进行厂区总平面布置,控制噪声设备源强,确保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2类、4b类标准。 4、固废:生活垃圾通过设置垃圾收集桶、收集箱进行统一收集后,运至乡镇垃圾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沉淀池污泥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收运;废矿物油属危险废物,不得随意排放,暂存于危废间定期委托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参照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36号)的规定、《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生活垃圾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5、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本项目涉及的环境风险物质为废机油,厂区废机油遇火发生火灾事故,并引发伴生次生性环境污染事故。厂区的生活废水发生泄漏事故及生产废水、初期雨水事故排放,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为防止废机油遇火引发火灾事故,项目运行后建设单位需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工作区不得带入火种;严格按照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生产区配备灭火器、消防沙等消防设施。本项目生产废水、初期雨水主要污染物为SS,当出现沉淀池异常时,应及时切断外排口阀门,及时找出原因并进行维修,同时排放口下 (略) 鲤鱼江污水处理厂统一进行处理,因此对地表水环境造成影响较小。 建设单位在本项目验收之前按规范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环保主管部门进行备案。针对工程的特点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建设单位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避免环境风险事故发生。建立各种预防措施必须建立工作责任制,落实到部门(单位)和个人。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按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污染源,使污染程度和范围减至最小。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