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3年5月19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拟批准项目)

内容
 
发送至邮箱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3年5月19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拟批准项目)

信息索引号*/2023-*文件编号
责任部门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责任科室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公开范围面向社会
发布时间2023-05-19 09:35公开时限长期公开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3年5月19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拟批准项目)

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维护公众环境权益,2023年5月 (略) 生态环境局拟对以下3个项目(余政工出【2022】12号年产200万台/套智能电表智能制造及生产研发中心项目、杭徽高速余杭互通接线改建工程涉及220kV杭创23F4线19#-24#、州海2R51线22#-30#迁改工程、杭州余杭区中泰街道涉及220kV杭窑2413线4#-12#、州海2R51线4#-11#、杭创23F4线4#-9#迁改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5月22日-2023年5月26日(5个工作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上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联系电话:*(生态环境);邮箱:*@*63.com;通讯地址: (略) 余杭区余杭街道余杭街道凤新路366号(瑞鸿大厦)301室生态环境。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机构

项目概况

公众参与情况

相关承诺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余政工出【2022】12号年产200万台/套智能电表智能制造及生产研发中心项目

余政工出[2022]12号地块 (东至相邻地块,南至相邻地块,西至相邻地块,北至闲兴路)

(略)

(略) 工业环 (略)

企业拟投资35000万元,利用余政工出【2022】12号地块新建厂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编号:*A21011),采用印刷锡膏、贴片、回流焊、波峰焊、清洗等工艺,购置贴片机、回流焊机、波峰焊机等设备,实施“余政工出【2022】12号年产200万台/套智能电表智能制造及生产研发中心项目”,项目实施后全厂新增年产200万台/套智能电表。

施工期: 废气:工地四周设置硬质围挡,场地洒水抑尘,堆场加盖蓬布或实行库内堆放;地面硬化处理,控制车速,进场处设置洗车设施等。 废水:生产废水经沉淀池和隔油池处理后回用作施工用水,不外排;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后纳管(氨氮达到《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DB33/887-2013)中要求),最终余杭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噪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建设施工围墙,选用低噪声设备,对于位置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能于棚内操作的尽量放入操作间。 固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分别收集后委托环卫清运,废油漆桶委托相关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营运期: 废气:①焊接废气:设备密闭收集或吸风管收集+滤筒除尘+活性炭吸附处理后排放;②超声波清洗废气:集气罩收集+活性炭吸附处理后排放;③汽车尾气:机械排风后通过竖井达标排放;④食堂油烟废气:油烟净化设施处理后专用烟道排放。 废水:超声波清洗废水作为废液处理,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要求(氨氮达到《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DB33/887-2013)中要求)后纳管,最终余杭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其中CODCr、NH3-N、总氮、总磷排放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2169-2018)中表1标准)后排放。 噪声:设备选择低噪声设备,各动力设备底部布置砼基础,设备和砼基础之间安装减震器;风机单独设置隔间,进出口管道采取适当消音措施;合理布置厂区建筑布局,设备均放置在厂房内;加强日常的设备维护,生产时关闭门窗,夜间不生产。 固体废物:废过滤材料、次品、废包装材料、焊渣委托相关物资回收单位回收处理;废活性炭、清洗废液、废抹布、废原料桶委托相关有资质单位处理;生活垃圾委托环卫清运。

2

杭徽高速余杭互通接线改建工程涉及220kV杭创23F4线19#-24#、州海2R51线22#-30#迁改工程

(略) 余杭区余杭街道

杭州余杭区 (略)

杭州 (略)

新建220kV架空线路路径总长3.6km,其中新建220kV双回架空线路路径长3.40km,新建220kV单回路架空线路路径长0.20km。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土地利用保护措施 合理组织施工,减少临时占地面积;严格按设计占地面积、样式要求开挖,避免大规模开挖;缩小施工作业范围;施工材料有序堆放,减少对周围环境生态破坏。 (2)植物保护措施 对于塔基区开挖前应进行表土剥离;工程开挖土方采用土工布覆盖防护以减少风、水蚀;施工结束后表土作为植被恢复用土。对于拆除塔基及新建塔基的临时占地,施工完成后,应尽快实施植被恢复,并加强抚育管理,重点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建设,实施生态恢复。排管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撤出施工设备,拆除临时设施,恢复绿化,彩道板按原样修复,尽量保持生态原貌。 2、施工噪声防治措施 (1)制定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高噪声设备施工时间尽量安排在昼间,严格控制夜间施工和夜间运输行车;如果条件允许,避开夜间及昼间休息时间段施工。 (2)优先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设备;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正确操作,保证在良好的条件下使用,减小运行噪声值; (3)优化施工车辆的运行线路和时间,应尽量避开噪声敏感区域和噪声敏感时段,禁止鸣笛,降低交通噪声; (4)闲置不用的设备应立即关闭,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应减速,并减少鸣笛。在夜晚进出工地的车辆,安排专人负责指挥,严禁车辆鸣号。 (5)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即符合昼间70dB(A)、夜间55dB(A)要求。

1、施工废水防治措施 本工程施工期间应严格落实如下施工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1)本输电线路施工采用商品混凝土,无生产废水产生,灌注桩柱基础施工产生的泥浆废水经临时沉淀池沉淀后上层清水回用于施工路段路面洒水、机械和车辆清洗等,多余的泥浆渣回填于塔基征地范围内,施工结束后泥浆池、沉淀池应回填平整,并进行迹地恢复。 (2)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纳入当地污水处理系统。 (3)为防止工区临时堆放的散料被雨水冲刷造成流失,引起地表水的二次污染,散料堆场四周需用沙袋等围挡,作为临时性挡护措施。 (4)注意场地清洁,及时维护和修理施工机械,避免施工机械机油的跑冒漏滴,若出现滴漏,应及时采取措施,用专用装置收集并妥善处置。 (5)加强对施工废水收集处理系统的清理维护,及时清理排水沟及处理设施的沉泥沉渣,保证系统的处理效果。 (6)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贯彻文明施工的原则,严格按施工操作规范执行,避免和减少污染事故发生。 在采取各项水环境保护措施后,可有效控制施工期废水影响。 2、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开挖土方应集中堆放,缩小粉尘影响范围,及时回填或清运,减少粉尘影响时间。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在48小时内不能完成清运的,应当在施工工地内设置临时堆放场,临时堆放场应当采取围挡、遮盖等防尘措施。 (2)施工现场应设专人负责保洁工作,定期洒水清扫运输车进出的主干道,保持车辆出入口路面清洁、湿润。加强运输管理,坚持文明装卸。运输车辆卸完货后应清洗车厢,工作车辆及运输车辆在离开施工区时应冲洗轮胎,检查装车质量。 (3)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车辆行驶路线,尽量避开居民点,控制施工车辆行驶速度;运输垃圾、渣土、砂石的车辆必须取得“渣土、砂石运输车辆准运证”,实行密闭式运输,不得沿途撒、漏;加强运输管理,坚持文明装卸。 3、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本工程施工期固体废物包括废弃土方、建筑渣土、泥浆、建材废弃物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等。 工程施工过程中现有架空线路的拆除、原有铁塔的拆除产生一定的金属构件、线材等建筑材料由电力部门统一回收处理,混凝土碎料由有资质单位清运回收或者运至固定地点填埋。 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应分别堆放,生活垃圾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垃圾分类后,由环卫部门或施工单位送入环卫系统处理。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现有架空线路的拆除、原有铁塔的拆除产生一定的金属构件、线材等建筑材料由电力部门统一回收处理,混凝土碎料由有资质单位清运回收或者运至固定地点填埋。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泥浆、弃土等不得在施工场地内和场地外随意堆放,应严格执行以下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1)在进行产生大量泥浆的施工作业时,应当配备相应的泥浆池、泥浆沟,做到泥浆不外流,废浆应当采用密封式罐车外运。 (2)在办理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监督手续前,向工程所在 (略) 容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核发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证。 (3)施工单位配备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排放管理人员,监督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的规范装运,确保运输车辆冲洗干净后驶离。 (4)运输单位安排专人对施工现场运输车辆作业进行监督管理,按照施工现场管理要求做好运输车辆密闭启运和清洗工作,保证运输车辆安装的电子信息装置等设备正常、规范使用。 (5)运输车辆实行密闭运输,运输途中的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不得泄漏、撒落或者飞扬。 (6)运输单位启运前,建设单位应当委托施工单位将具体启运时间告知工程所 (略) 容行政管理部门,并将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排放量、排放时间、承运车号牌、运输线路、消纳场所等事项,分别告知消纳场所所在 (略) 容行政管理部门和消纳场所管理单位。 (7)运输单位按照要求将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运输至规定的消纳场所后,消纳场所管理单位应当立即向运输单位出具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运输消纳结算凭证。 (8)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在一个月内将工地的剩余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处理干净。

3

杭州余杭区中泰街道涉及220kV杭窑2413线4#-12#、州海2R51线4#-11#、杭创23F4线4#-9#迁改工程

(略) 余杭区中泰街道

(略) 余杭区人民政府中泰街道办事处

杭州 (略)

新建220kV架空输电线路路径长约4.32km,其中新建220kV单回架空输电线路路径长约0.57km,新建220kV双回架空输电线路路径长约3.75km。

(1)制定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高噪声设备施工时间尽量安排在昼间,避开夜间及昼间休息时间段施工。优先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设备;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正确操作,保证在良好的条件下使用,减小运行噪声值;优化施工车辆的运行线路和时间,应尽量避开噪声敏感区域和噪声敏感时段,禁止鸣笛,降低交通噪声;闲置不用的设备应立即关闭,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应减速,并减少鸣笛。在夜晚进出工地的车辆,安排专人负责指挥,严禁车辆鸣号。 (2)修筑临时简易沉淀池,施工废水经简易沉淀池沉淀后回用生产不外排。沉淀污泥应交由有资质单位妥善处置。输电线路施工属移动式施工方式,施工人员一般租用当地农居,居住时间较短,产生的生活污水量很少,纳入当地污水处理设施。 (3)加强施工管理,同时配置工地滞尘防护网,运输车辆必须采用封闭式运输车,防止运输过程中物料洒落。 (4)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应分别堆放,生活垃圾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垃圾分类后,由环卫部门或施工单位送入环卫系统处理。施工营地设置应尽量远离水体,禁止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弃入水体。


信息索引号*/2023-*文件编号
责任部门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责任科室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公开范围面向社会
发布时间2023-05-19 09:35公开时限长期公开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3年5月19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拟批准项目)

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维护公众环境权益,2023年5月 (略) 生态环境局拟对以下3个项目(余政工出【2022】12号年产200万台/套智能电表智能制造及生产研发中心项目、杭徽高速余杭互通接线改建工程涉及220kV杭创23F4线19#-24#、州海2R51线22#-30#迁改工程、杭州余杭区中泰街道涉及220kV杭窑2413线4#-12#、州海2R51线4#-11#、杭创23F4线4#-9#迁改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5月22日-2023年5月26日(5个工作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上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联系电话:*(生态环境);邮箱:*@*63.com;通讯地址: (略) 余杭区余杭街道余杭街道凤新路366号(瑞鸿大厦)301室生态环境。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机构

项目概况

公众参与情况

相关承诺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余政工出【2022】12号年产200万台/套智能电表智能制造及生产研发中心项目

余政工出[2022]12号地块 (东至相邻地块,南至相邻地块,西至相邻地块,北至闲兴路)

(略)

(略) 工业环 (略)

企业拟投资35000万元,利用余政工出【2022】12号地块新建厂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编号:*A21011),采用印刷锡膏、贴片、回流焊、波峰焊、清洗等工艺,购置贴片机、回流焊机、波峰焊机等设备,实施“余政工出【2022】12号年产200万台/套智能电表智能制造及生产研发中心项目”,项目实施后全厂新增年产200万台/套智能电表。

施工期: 废气:工地四周设置硬质围挡,场地洒水抑尘,堆场加盖蓬布或实行库内堆放;地面硬化处理,控制车速,进场处设置洗车设施等。 废水:生产废水经沉淀池和隔油池处理后回用作施工用水,不外排;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后纳管(氨氮达到《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DB33/887-2013)中要求),最终余杭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噪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建设施工围墙,选用低噪声设备,对于位置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能于棚内操作的尽量放入操作间。 固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分别收集后委托环卫清运,废油漆桶委托相关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营运期: 废气:①焊接废气:设备密闭收集或吸风管收集+滤筒除尘+活性炭吸附处理后排放;②超声波清洗废气:集气罩收集+活性炭吸附处理后排放;③汽车尾气:机械排风后通过竖井达标排放;④食堂油烟废气:油烟净化设施处理后专用烟道排放。 废水:超声波清洗废水作为废液处理,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要求(氨氮达到《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DB33/887-2013)中要求)后纳管,最终余杭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其中CODCr、NH3-N、总氮、总磷排放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2169-2018)中表1标准)后排放。 噪声:设备选择低噪声设备,各动力设备底部布置砼基础,设备和砼基础之间安装减震器;风机单独设置隔间,进出口管道采取适当消音措施;合理布置厂区建筑布局,设备均放置在厂房内;加强日常的设备维护,生产时关闭门窗,夜间不生产。 固体废物:废过滤材料、次品、废包装材料、焊渣委托相关物资回收单位回收处理;废活性炭、清洗废液、废抹布、废原料桶委托相关有资质单位处理;生活垃圾委托环卫清运。

2

杭徽高速余杭互通接线改建工程涉及220kV杭创23F4线19#-24#、州海2R51线22#-30#迁改工程

(略) 余杭区余杭街道

杭州余杭区 (略)

杭州 (略)

新建220kV架空线路路径总长3.6km,其中新建220kV双回架空线路路径长3.40km,新建220kV单回路架空线路路径长0.20km。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土地利用保护措施 合理组织施工,减少临时占地面积;严格按设计占地面积、样式要求开挖,避免大规模开挖;缩小施工作业范围;施工材料有序堆放,减少对周围环境生态破坏。 (2)植物保护措施 对于塔基区开挖前应进行表土剥离;工程开挖土方采用土工布覆盖防护以减少风、水蚀;施工结束后表土作为植被恢复用土。对于拆除塔基及新建塔基的临时占地,施工完成后,应尽快实施植被恢复,并加强抚育管理,重点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建设,实施生态恢复。排管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撤出施工设备,拆除临时设施,恢复绿化,彩道板按原样修复,尽量保持生态原貌。 2、施工噪声防治措施 (1)制定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高噪声设备施工时间尽量安排在昼间,严格控制夜间施工和夜间运输行车;如果条件允许,避开夜间及昼间休息时间段施工。 (2)优先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设备;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正确操作,保证在良好的条件下使用,减小运行噪声值; (3)优化施工车辆的运行线路和时间,应尽量避开噪声敏感区域和噪声敏感时段,禁止鸣笛,降低交通噪声; (4)闲置不用的设备应立即关闭,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应减速,并减少鸣笛。在夜晚进出工地的车辆,安排专人负责指挥,严禁车辆鸣号。 (5)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即符合昼间70dB(A)、夜间55dB(A)要求。

1、施工废水防治措施 本工程施工期间应严格落实如下施工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1)本输电线路施工采用商品混凝土,无生产废水产生,灌注桩柱基础施工产生的泥浆废水经临时沉淀池沉淀后上层清水回用于施工路段路面洒水、机械和车辆清洗等,多余的泥浆渣回填于塔基征地范围内,施工结束后泥浆池、沉淀池应回填平整,并进行迹地恢复。 (2)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纳入当地污水处理系统。 (3)为防止工区临时堆放的散料被雨水冲刷造成流失,引起地表水的二次污染,散料堆场四周需用沙袋等围挡,作为临时性挡护措施。 (4)注意场地清洁,及时维护和修理施工机械,避免施工机械机油的跑冒漏滴,若出现滴漏,应及时采取措施,用专用装置收集并妥善处置。 (5)加强对施工废水收集处理系统的清理维护,及时清理排水沟及处理设施的沉泥沉渣,保证系统的处理效果。 (6)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贯彻文明施工的原则,严格按施工操作规范执行,避免和减少污染事故发生。 在采取各项水环境保护措施后,可有效控制施工期废水影响。 2、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开挖土方应集中堆放,缩小粉尘影响范围,及时回填或清运,减少粉尘影响时间。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在48小时内不能完成清运的,应当在施工工地内设置临时堆放场,临时堆放场应当采取围挡、遮盖等防尘措施。 (2)施工现场应设专人负责保洁工作,定期洒水清扫运输车进出的主干道,保持车辆出入口路面清洁、湿润。加强运输管理,坚持文明装卸。运输车辆卸完货后应清洗车厢,工作车辆及运输车辆在离开施工区时应冲洗轮胎,检查装车质量。 (3)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车辆行驶路线,尽量避开居民点,控制施工车辆行驶速度;运输垃圾、渣土、砂石的车辆必须取得“渣土、砂石运输车辆准运证”,实行密闭式运输,不得沿途撒、漏;加强运输管理,坚持文明装卸。 3、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本工程施工期固体废物包括废弃土方、建筑渣土、泥浆、建材废弃物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等。 工程施工过程中现有架空线路的拆除、原有铁塔的拆除产生一定的金属构件、线材等建筑材料由电力部门统一回收处理,混凝土碎料由有资质单位清运回收或者运至固定地点填埋。 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应分别堆放,生活垃圾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垃圾分类后,由环卫部门或施工单位送入环卫系统处理。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现有架空线路的拆除、原有铁塔的拆除产生一定的金属构件、线材等建筑材料由电力部门统一回收处理,混凝土碎料由有资质单位清运回收或者运至固定地点填埋。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泥浆、弃土等不得在施工场地内和场地外随意堆放,应严格执行以下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1)在进行产生大量泥浆的施工作业时,应当配备相应的泥浆池、泥浆沟,做到泥浆不外流,废浆应当采用密封式罐车外运。 (2)在办理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监督手续前,向工程所在 (略) 容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核发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证。 (3)施工单位配备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排放管理人员,监督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的规范装运,确保运输车辆冲洗干净后驶离。 (4)运输单位安排专人对施工现场运输车辆作业进行监督管理,按照施工现场管理要求做好运输车辆密闭启运和清洗工作,保证运输车辆安装的电子信息装置等设备正常、规范使用。 (5)运输车辆实行密闭运输,运输途中的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不得泄漏、撒落或者飞扬。 (6)运输单位启运前,建设单位应当委托施工单位将具体启运时间告知工程所 (略) 容行政管理部门,并将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排放量、排放时间、承运车号牌、运输线路、消纳场所等事项,分别告知消纳场所所在 (略) 容行政管理部门和消纳场所管理单位。 (7)运输单位按照要求将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运输至规定的消纳场所后,消纳场所管理单位应当立即向运输单位出具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运输消纳结算凭证。 (8)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在一个月内将工地的剩余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处理干净。

3

杭州余杭区中泰街道涉及220kV杭窑2413线4#-12#、州海2R51线4#-11#、杭创23F4线4#-9#迁改工程

(略) 余杭区中泰街道

(略) 余杭区人民政府中泰街道办事处

杭州 (略)

新建220kV架空输电线路路径长约4.32km,其中新建220kV单回架空输电线路路径长约0.57km,新建220kV双回架空输电线路路径长约3.75km。

(1)制定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高噪声设备施工时间尽量安排在昼间,避开夜间及昼间休息时间段施工。优先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设备;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正确操作,保证在良好的条件下使用,减小运行噪声值;优化施工车辆的运行线路和时间,应尽量避开噪声敏感区域和噪声敏感时段,禁止鸣笛,降低交通噪声;闲置不用的设备应立即关闭,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应减速,并减少鸣笛。在夜晚进出工地的车辆,安排专人负责指挥,严禁车辆鸣号。 (2)修筑临时简易沉淀池,施工废水经简易沉淀池沉淀后回用生产不外排。沉淀污泥应交由有资质单位妥善处置。输电线路施工属移动式施工方式,施工人员一般租用当地农居,居住时间较短,产生的生活污水量很少,纳入当地污水处理设施。 (3)加强施工管理,同时配置工地滞尘防护网,运输车辆必须采用封闭式运输车,防止运输过程中物料洒落。 (4)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应分别堆放,生活垃圾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垃圾分类后,由环卫部门或施工单位送入环卫系统处理。施工营地设置应尽量远离水体,禁止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弃入水体。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