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生态局冷水江分局2022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娄底市生态局冷水江分局2022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概述
(一)2022年度重点工作
2022年以来,在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指示精神指导下, (略) 生态环境局冷水江分局履职尽责、各部门齐抓共管,扎实推进环保各项工作,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环境质量保持稳中向好。
1.抓综合治理,年度攻坚目标任务全面落实
(1)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战。
持续推进工业企业源头治理,完成企业窑炉煤改气3家、升级改造2家,完成冷钢升级改造项目9个,完成氮氧化物深度治理2家,完成VOCS治理4家,关停生物质锅炉1台,完善除尘设施改造4家,完成生物质锅炉改为电锅炉1家。加强尾气排放监管,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上牌877台,尾气排放抽检非道路移动机械16台、混凝土搅拌车和渣土车58台、柴油货车648台,查处并处理了尾气排放不合格非道路移动机械6台、柴油货车76台。推进砖瓦行业专项整治,关闭淘汰砖瓦企业5家,要求
其余5家在产企业全部安装了自动监控并联网。加强企业监管措施,督促7家重点企业安装空气小微站和感应自动高杆喷淋装置,建设空气监测小微站12个,面源点巡查中发现问题60多个,发布督察简报18期。
(2)扎实推进碧水保卫战。
强化水环境管理基础能力建设,完成了渣渡镇污水处理厂扩容提质改造工程建设,完成经开区园区污水管网破损、污水处理厂运行等问题整改。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整治,完成球溪饮用水源保护区、周头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状况评估,完成5个农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并销号, (略) 周头湖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30%。加强久旱期间的日常监管,持续干旱极端天气期间,强化金富源碱业、城市污水处理厂等重点涉水排放单位和重点排污口监管,加大球溪、周头水库等饮用水源保护区及河湖日常巡查力度,按要求开展常规水质监测和加密监测预警,辖区内重要水体未出现蓝藻水华现象。
(3)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加强对耕地严格管控区周边和粮食超标周边涉镉污染源企业的排查整治,累计排查涉镉企业31家,未发现相关安全隐患。加强土壤风险管控,完成了6处重点污染地块的场地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并通过专家评审。 (略) 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标(95%),督促完成21块“一住两公”建设用地土地责任权人完成场地调查报告。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15个农村生活污水和8条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并符合验收标准。全面覆盖对危险废物重点单位的日常监管,督促3家涉危险废物企业完成整改销号,累计排查涉危险废物企业22次,排查环境安全隐患1起,并整改到位。
2.抓督察整改,突出问题整改工作成效显著
2017年以来五轮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的159件信访件已全部办结,反馈的85个问题已整改销号50个,剩余35个问题整改达到序时进度。全力整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曾家冲生活垃圾填埋场问题,黑泥岭存量垃圾封场治理已完工,2个子项目正在推进。上级下达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68项年度任务,已完成67项,年底前将全部完成。通过整改,推动解决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3.抓项目建设,城区生态建设步伐稳步推进
全力推进锡矿山区域综合治理项目,谋划10个锑污染防治项目,总投资7.8亿元,其中4 (略) 厅专家预审,已推荐到生态环境部争取中央生态环境治理专项资金。 (略) 地下水污染防治示范项目,组织对井湾煤矿、涟溪煤矿、石船石墨矿等关闭煤矿片区开展项目申报,并已通过入库评审,推荐进入中央储备库,成功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4042万元。全面推进锡矿山区域锑污染防治工作,在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和工作体系的基础上,制定了《资江流域冷水江段锑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等7个制度,始终坚持溯源控源,严格管控废渣填埋场防止渗漏液的外溢,提高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建设,资江冷水江段交出断面锑浓度全面达标。
4.抓优质服务,环保项目审批效率明显提高
持续做好环评审批服务,截至目前,共审批报告表项目28个,登记表备案33个,否决不符合产业政策项目6个;报送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及批复6套; (略) 3个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建设项目,5个登记表备案类建设项目开展了批复后检查。持续推进排污许可全覆盖,办结排污许可手续46家(次);排污许可证质量核查中发现56家企业的问题,13家企业已办结。严格落实“一件事一次办”。
(二)部门整体支出规模、使用方向、主要内容和涉及范围。2022年支出7535.09万元,包括基本支出,“三公”经费支出,具体支出明细如下:
基本支出:2022年支出决算数为1660.41万元,主要用于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
项目支出:2022年支出数为5874.68万元,主要用于环境污染治理、能力建设和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护治理。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一)基本支出情况。
人员经费支出1105.66万元、公用经费支出554.75万元。“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计48.6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运行费26.89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为0万元,公务接待费21.71万元。
(二)项目支出情况。
项目支出5874.68万元,全部用于污染防治及能力建设、生态修护治理等项目。
1.排污权有偿使用专项资金160万元,主要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及机构日常运行,无挤占和挪用现象。
2.能力建设和污染防治资金226.97万元,项目资金用于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及环境执法及污染防治等方面,无挤占和挪用现象。
3.环境治理资金14.56万元,项目资金 (略) 锡矿山地区光大湾片区土壤修复工程园林绿化,无挤占和挪用现象。
4.农村环保专项资金65.89万元,项目资金 (略)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无挤占和挪用现象。
5.应急资金14.16万元,项目资金用于应急物资、设备采购等方面,无挤占和挪用现象。
6.生态保护修护治理专项资金5393.1万元, (略) 财政拨款,项目资金全部用于生态保护治理工程,无挤占和挪用现象。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一)预算支出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实现产出和取得效益的情况
严格落实《预算法》及省、市绩效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的管理,强化财政支出绩效理念,提升部门责任意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基本支出实现产出和取得效益情况
(1)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完成情况
(略) 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1.0%,同比提升4.7个百分点,优良率 (略) 排第1位。
(2)PM2.5、PM10控制目标完成情况
PM2.5平均浓度为40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1.1%,近几年来首次达到上级下达的年度考核目标任务。PM10平均浓度为57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2.3%。
(3)资江球溪断面、晓云渡口断面水质情况
资江球溪断面、晓云渡口断面水质均达到Ⅱ类标准,达标率100%。
(4)省级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
2022年污染防治“夏季攻势”共68项任务, (略) 级任务45项, (略) 级任务23项,各部门对照“夏季攻势”清单,细化分解任务,压实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明确项目建设标准、问题整改标准、任务验收标准,一项一项抓落实。68项年度 (略) 局夏季攻势任务清单时限要求前完成。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5)按“放管服”改革要求做政务服务工作
推进政务“五公开”,全面强化环保行政审批服务.制订《 (略) 环境保护局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梳理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事项,编制完成“一目录二指南三清单”,按条目逐项细化公开内容,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政务公开标准体系。落实“六保”“六稳”政策,简化小微企业项目环评管理,对环境影响较小的项目,企业无须办理环评手续。建立小微企业帮扶指导机制。针对小微企业反馈需协调解决的环评、排污许可等行政审批事项以及其他环境管理事项,采取现场帮扶、网上解答、窗口服务、热线电话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指导服务。
2.项目支出实现产出和取得效益情况
(1)环境执法能力建设项目
建立健全执法队*管理制度。制定了“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全过程记录办法、语言规范”等3项制度,按照“条条要整改、件件有落实”总要求,落实环境问题闭环管理,做到管理有序、执法有力、整改有效;二是参考《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装备配备标准化建设指导标准(2020年版)》要求,采购了执法检查装备及辅助装备;三是加强队*能力培养,全年执法大练兵比赛4人次,交叉执法及帮扶人数6人次,人均培训次数不少于2次。
(2)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
积极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逐步实现监测自动化。建成了涟溪河入河口锑浓度自动监测站,数据实时上传监控平台;采购到位了带自动进样器的离子色谱仪、红外测油仪、双光束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等一批先进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监测能力现代化迈出了坚实一步。
(3)污染防治项目
环境质量逐步好转,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战、扎实推进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做好污染防治,充分发挥其环境效益、社会效益。
(4)配合环保督察项目
全力推进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及信访件的整改,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扎实推进信访件办理,坚决避免敷衍整改、表面整改、虚假整改等问题,确保整改到位、问题不反弹。
(5)生态环境保护支出项目
较好地完成了各类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着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确保环境质量稳步上升。
(二)未实现既定绩效目标或未完成指标任务的分析说明
无
(三)部门整体绩效情况
1.预决算编制情况
严格按照部门预算编制通知和有关要求,按时完成2022年预算编制工作,并提交部门预算草案。
2.部门支出绩效
(1)行政运转保障
财政拨款安排支出主要用于保障单位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及相关工作;基本支出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以及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用于保障单位正常运转的日常开支,包括基本工资、对个人和家庭补助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邮电费、加班餐费、劳务费、培训费、咨询费等其他部门正常运转所需开支。项目支出用于保障单位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
(2)机关厉行节约
我局认 (略) 、市财政相关规定,厉行节约,严格控制因公出国(境)费用、会议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和公务接待经费。
(3)财务管理情况
我局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执行制度严格合规,会计核算符合相关规定,资金专款专用,资金支付依据和开支标准合法合规,严格执行政府采购。
(四)加强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管理的举措
通过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全面了解、分析部门预算,执行并公开“三公”经费管理、资产管理及部门工作绩效等情况,规范资金管理,围绕绩效目标开展工作,加强财务管理,强化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四、总体评价和自评得分情况
根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自评打分表》,对202 (略) 生态环境局冷水江分局自评得分主要从环境治理、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政务服务、开展环境监察执法等方面的 (略) 市各部门考核奖励情况进行打分。
全年资金执行率为100%,得分10分
产出指标合计50分,得分48分。其中数量指标30分,得分30分。质量指标7分,得分6分。时效指标7分,得分7分。成本指标6分,得分5分。
效益指标合计30分,得分29分。其中经济效益指标5分,得分4分。社会效益指标10分,得分10分。环境效益指标10分,得分10分。
满意度指标合计10分,得分9分。
本单位2022年度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得分96分。
五、存在的问题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有待加强。虽然开展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绩效目标设立不够细化、量化;二是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不够全面,绩效自评报告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六、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是规范绩效目标编制,科学选定绩效指标,合理确定指标标准;二是切实开展绩效评价自评工作,通过对资金项目的跟踪与论证,客观地发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进行提升和优化,进一步地发挥绩效的作用。
(略) 生态环境局冷水江分局???
2023年5月19日 ???????
一、部门概述
(一)2022年度重点工作
2022年以来,在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指示精神指导下, (略) 生态环境局冷水江分局履职尽责、各部门齐抓共管,扎实推进环保各项工作,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环境质量保持稳中向好。
1.抓综合治理,年度攻坚目标任务全面落实
(1)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战。
持续推进工业企业源头治理,完成企业窑炉煤改气3家、升级改造2家,完成冷钢升级改造项目9个,完成氮氧化物深度治理2家,完成VOCS治理4家,关停生物质锅炉1台,完善除尘设施改造4家,完成生物质锅炉改为电锅炉1家。加强尾气排放监管,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上牌877台,尾气排放抽检非道路移动机械16台、混凝土搅拌车和渣土车58台、柴油货车648台,查处并处理了尾气排放不合格非道路移动机械6台、柴油货车76台。推进砖瓦行业专项整治,关闭淘汰砖瓦企业5家,要求
其余5家在产企业全部安装了自动监控并联网。加强企业监管措施,督促7家重点企业安装空气小微站和感应自动高杆喷淋装置,建设空气监测小微站12个,面源点巡查中发现问题60多个,发布督察简报18期。
(2)扎实推进碧水保卫战。
强化水环境管理基础能力建设,完成了渣渡镇污水处理厂扩容提质改造工程建设,完成经开区园区污水管网破损、污水处理厂运行等问题整改。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整治,完成球溪饮用水源保护区、周头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状况评估,完成5个农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并销号, (略) 周头湖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30%。加强久旱期间的日常监管,持续干旱极端天气期间,强化金富源碱业、城市污水处理厂等重点涉水排放单位和重点排污口监管,加大球溪、周头水库等饮用水源保护区及河湖日常巡查力度,按要求开展常规水质监测和加密监测预警,辖区内重要水体未出现蓝藻水华现象。
(3)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加强对耕地严格管控区周边和粮食超标周边涉镉污染源企业的排查整治,累计排查涉镉企业31家,未发现相关安全隐患。加强土壤风险管控,完成了6处重点污染地块的场地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并通过专家评审。 (略) 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标(95%),督促完成21块“一住两公”建设用地土地责任权人完成场地调查报告。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15个农村生活污水和8条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并符合验收标准。全面覆盖对危险废物重点单位的日常监管,督促3家涉危险废物企业完成整改销号,累计排查涉危险废物企业22次,排查环境安全隐患1起,并整改到位。
2.抓督察整改,突出问题整改工作成效显著
2017年以来五轮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的159件信访件已全部办结,反馈的85个问题已整改销号50个,剩余35个问题整改达到序时进度。全力整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曾家冲生活垃圾填埋场问题,黑泥岭存量垃圾封场治理已完工,2个子项目正在推进。上级下达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68项年度任务,已完成67项,年底前将全部完成。通过整改,推动解决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3.抓项目建设,城区生态建设步伐稳步推进
全力推进锡矿山区域综合治理项目,谋划10个锑污染防治项目,总投资7.8亿元,其中4 (略) 厅专家预审,已推荐到生态环境部争取中央生态环境治理专项资金。 (略) 地下水污染防治示范项目,组织对井湾煤矿、涟溪煤矿、石船石墨矿等关闭煤矿片区开展项目申报,并已通过入库评审,推荐进入中央储备库,成功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4042万元。全面推进锡矿山区域锑污染防治工作,在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和工作体系的基础上,制定了《资江流域冷水江段锑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等7个制度,始终坚持溯源控源,严格管控废渣填埋场防止渗漏液的外溢,提高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建设,资江冷水江段交出断面锑浓度全面达标。
4.抓优质服务,环保项目审批效率明显提高
持续做好环评审批服务,截至目前,共审批报告表项目28个,登记表备案33个,否决不符合产业政策项目6个;报送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及批复6套; (略) 3个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建设项目,5个登记表备案类建设项目开展了批复后检查。持续推进排污许可全覆盖,办结排污许可手续46家(次);排污许可证质量核查中发现56家企业的问题,13家企业已办结。严格落实“一件事一次办”。
(二)部门整体支出规模、使用方向、主要内容和涉及范围。2022年支出7535.09万元,包括基本支出,“三公”经费支出,具体支出明细如下:
基本支出:2022年支出决算数为1660.41万元,主要用于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
项目支出:2022年支出数为5874.68万元,主要用于环境污染治理、能力建设和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护治理。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一)基本支出情况。
人员经费支出1105.66万元、公用经费支出554.75万元。“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计48.6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运行费26.89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为0万元,公务接待费21.71万元。
(二)项目支出情况。
项目支出5874.68万元,全部用于污染防治及能力建设、生态修护治理等项目。
1.排污权有偿使用专项资金160万元,主要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及机构日常运行,无挤占和挪用现象。
2.能力建设和污染防治资金226.97万元,项目资金用于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及环境执法及污染防治等方面,无挤占和挪用现象。
3.环境治理资金14.56万元,项目资金 (略) 锡矿山地区光大湾片区土壤修复工程园林绿化,无挤占和挪用现象。
4.农村环保专项资金65.89万元,项目资金 (略)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无挤占和挪用现象。
5.应急资金14.16万元,项目资金用于应急物资、设备采购等方面,无挤占和挪用现象。
6.生态保护修护治理专项资金5393.1万元, (略) 财政拨款,项目资金全部用于生态保护治理工程,无挤占和挪用现象。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一)预算支出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实现产出和取得效益的情况
严格落实《预算法》及省、市绩效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的管理,强化财政支出绩效理念,提升部门责任意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基本支出实现产出和取得效益情况
(1)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完成情况
(略) 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1.0%,同比提升4.7个百分点,优良率 (略) 排第1位。
(2)PM2.5、PM10控制目标完成情况
PM2.5平均浓度为40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1.1%,近几年来首次达到上级下达的年度考核目标任务。PM10平均浓度为57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2.3%。
(3)资江球溪断面、晓云渡口断面水质情况
资江球溪断面、晓云渡口断面水质均达到Ⅱ类标准,达标率100%。
(4)省级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
2022年污染防治“夏季攻势”共68项任务, (略) 级任务45项, (略) 级任务23项,各部门对照“夏季攻势”清单,细化分解任务,压实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明确项目建设标准、问题整改标准、任务验收标准,一项一项抓落实。68项年度 (略) 局夏季攻势任务清单时限要求前完成。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5)按“放管服”改革要求做政务服务工作
推进政务“五公开”,全面强化环保行政审批服务.制订《 (略) 环境保护局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梳理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事项,编制完成“一目录二指南三清单”,按条目逐项细化公开内容,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政务公开标准体系。落实“六保”“六稳”政策,简化小微企业项目环评管理,对环境影响较小的项目,企业无须办理环评手续。建立小微企业帮扶指导机制。针对小微企业反馈需协调解决的环评、排污许可等行政审批事项以及其他环境管理事项,采取现场帮扶、网上解答、窗口服务、热线电话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指导服务。
2.项目支出实现产出和取得效益情况
(1)环境执法能力建设项目
建立健全执法队*管理制度。制定了“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全过程记录办法、语言规范”等3项制度,按照“条条要整改、件件有落实”总要求,落实环境问题闭环管理,做到管理有序、执法有力、整改有效;二是参考《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装备配备标准化建设指导标准(2020年版)》要求,采购了执法检查装备及辅助装备;三是加强队*能力培养,全年执法大练兵比赛4人次,交叉执法及帮扶人数6人次,人均培训次数不少于2次。
(2)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
积极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逐步实现监测自动化。建成了涟溪河入河口锑浓度自动监测站,数据实时上传监控平台;采购到位了带自动进样器的离子色谱仪、红外测油仪、双光束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等一批先进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监测能力现代化迈出了坚实一步。
(3)污染防治项目
环境质量逐步好转,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战、扎实推进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做好污染防治,充分发挥其环境效益、社会效益。
(4)配合环保督察项目
全力推进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及信访件的整改,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扎实推进信访件办理,坚决避免敷衍整改、表面整改、虚假整改等问题,确保整改到位、问题不反弹。
(5)生态环境保护支出项目
较好地完成了各类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着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确保环境质量稳步上升。
(二)未实现既定绩效目标或未完成指标任务的分析说明
无
(三)部门整体绩效情况
1.预决算编制情况
严格按照部门预算编制通知和有关要求,按时完成2022年预算编制工作,并提交部门预算草案。
2.部门支出绩效
(1)行政运转保障
财政拨款安排支出主要用于保障单位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及相关工作;基本支出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以及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用于保障单位正常运转的日常开支,包括基本工资、对个人和家庭补助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邮电费、加班餐费、劳务费、培训费、咨询费等其他部门正常运转所需开支。项目支出用于保障单位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
(2)机关厉行节约
我局认 (略) 、市财政相关规定,厉行节约,严格控制因公出国(境)费用、会议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和公务接待经费。
(3)财务管理情况
我局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执行制度严格合规,会计核算符合相关规定,资金专款专用,资金支付依据和开支标准合法合规,严格执行政府采购。
(四)加强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管理的举措
通过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全面了解、分析部门预算,执行并公开“三公”经费管理、资产管理及部门工作绩效等情况,规范资金管理,围绕绩效目标开展工作,加强财务管理,强化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四、总体评价和自评得分情况
根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自评打分表》,对202 (略) 生态环境局冷水江分局自评得分主要从环境治理、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政务服务、开展环境监察执法等方面的 (略) 市各部门考核奖励情况进行打分。
全年资金执行率为100%,得分10分
产出指标合计50分,得分48分。其中数量指标30分,得分30分。质量指标7分,得分6分。时效指标7分,得分7分。成本指标6分,得分5分。
效益指标合计30分,得分29分。其中经济效益指标5分,得分4分。社会效益指标10分,得分10分。环境效益指标10分,得分10分。
满意度指标合计10分,得分9分。
本单位2022年度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得分96分。
五、存在的问题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有待加强。虽然开展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绩效目标设立不够细化、量化;二是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不够全面,绩效自评报告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六、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是规范绩效目标编制,科学选定绩效指标,合理确定指标标准;二是切实开展绩效评价自评工作,通过对资金项目的跟踪与论证,客观地发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进行提升和优化,进一步地发挥绩效的作用。
(略) 生态环境局冷水江分局???
2023年5月19日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