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业铅锌金属有限公司锌电积节能减碳用电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拟批准公示
江西铜业铅锌金属有限公司锌电积节能减碳用电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拟批准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单位拟对本项目作出审批意见。
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2023年5月23日 - 2023年5月29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传真):*
通讯地址: (略) 洪都北大道1131号
邮编:*
项目名称: | 江西 (略) 锌电积节能减碳用电技术改造项目 |
建设地点: | 江西湖口高新技术产业园金砂湾园区(原金砂湾工业园) |
建设单位: | 江西 (略) |
环评机构: | 江西 (略) |
建设项目概况: | 江西 (略) 锌电积节能减碳用电技术改造项目于江西湖口高新技术产业园金砂湾园区(原金砂湾工业园)、公司现有厂区范围内,全厂总占地面积为133.69公顷,其中技改工程占地面积1020平方米(约1.59亩)。江西 (略) 是于2009年9 (略) 和湖口县国有 (略) 共同设立,公司目前主要运行生产线包括锌冶炼、铅冶炼、贵金属(金、银、镉、铟)回收等。(1)10万吨/年锌冶炼工程和10万吨/年铅冶炼工程于2009年2月分别 (略) 环境保护局环评批复(赣环督字〔2009〕108号、109号),于2011年12月建成,并于2012年4月 (略) 环境保护局同意其投入试生产;10万吨/年锌冶炼工程和10万吨/年铅冶炼工程变更申请于2015年1月 (略) 环境保护厅复函同意变更(赣环评字〔2015〕15号);10万吨/年锌冶炼、10万吨/年铅冶炼变更后工程于2015年10月分别 (略) 环境保护局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赣环评函〔2015〕165号、166号)。(2)年产20万吨铅锌冶炼综合回收项目于2013年12月 (略) 环境保护厅环评批复(赣环督字〔2013〕316号),于2014年9月建成并投产,并于2016年4月 (略) 环境保护厅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赣环环评函〔2016〕27号)。(3)公司原料变更改造项目于2020年4 (略) 生态环境厅环评批复(赣环环评〔2020〕29号),于2022年5月建成并投产,并于2022年8月通过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4)新建稀贵分厂辅库房项目于2022年4 (略) 湖口生态环境局环评批复(九湖环评〔2022〕14号),主要建设110平方米库房,目前正在建设;新建稀贵分厂银锭全自动精密浇铸线项目于2022年4 (略) 湖口生态环境局环评批复(九湖环评〔2022〕15号),主要建设全自动银锭浇筑线,目前已建成,正在验收中。厂区范围内现有生产产品方案:电铅10万吨/年、锌锭10万吨/年、冰铜6800吨/年、硫酸31.7万吨/年、粗镉690吨/年、粗铟7吨/年、银锭300吨/年、金锭1吨/年。该公司于2020年12 (略) 生态环境局颁发的排污许可证,编号为*83U001P。 本项目属技改工程,技改工程仅针对锌冶炼系统中的锌电积工序,全厂所有工程的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原辅材料、产品产能等均不发生变化。本次锌电积工序技改工程主要内容为新增厂房和设备,调整电积工序工艺参数,不新增产能;在现有电积主厂房东面延伸34×30m,新增一座整流所;新增24个电积槽、3座冷却塔、2个中转槽、1个高位槽等设备;工艺参数中降低平均运行的电流密度(200~520A/m2)、提高电流效率(0.9)等,年用电量减少831.31万kW·h,降低生产成本2262.11万元。对现有工程进行回顾性评价,提出现有工程主要环境问题及“以新带老”措施,根据卫生防护距离推导技术导则,计算技改后全厂卫生防护距离。 项目产品方案:电积锌10.3万t/a。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废气防治措施 技改项目废气主要为锌电积过程中产生的硫酸雾,车间内废气经收集处理后均以无组织形式排放。 (1)无组织废气 锌电积车间硫酸雾采用电积槽区域上方的屋顶设通风口,利用通风管内风机强制通风及时抽走,带入冷却塔,经冷却塔捕液装置吸收、捕集、净化后经冷却塔排放,收集处理后的酸雾于电积车间顶部冷却塔口呈无组织排放。 锌电积车间未被完全收集的硫酸雾,通过采取车间密闭处理,车间外墙窗户不允许随意开启,人员进出通道只在人员通过时开启门禁,平时处于关闭状态等措施,有效控制废气经车间无组织排放。 采取相应措施后,厂界硫酸雾浓度可满足《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排放浓度限值要求。 (2)碳减排措施 项目从锌电积工序提高电流效率等方面均采取一系列减污降碳措施。按《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的要求,实施全厂能源及碳排放管理的基本任务,统筹、综合、协调、管理企业的各项节能工作,从管理上做到对各类能源高效使用,对碳排放情况进行有效管理。 项目建成达产后,锌电积车间硫酸雾无组织排放量5.98t/a(其中技改项目新增1.33t/a)。 根据项目能源消耗估算,技改后锌电积工序预计折标准煤量为48092.86t/a,其中技改项目减少1017.44t/a,锌电积工序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量折合*.64t/a,其中技改项目减少5269.67t/a,单位主产品碳排放量为2.96t/t产品,其中技改项目减少0.05t/t产品。 2、废水防治措施 技改项目废水主要包括阴极板、阳极板、导电铜排等清洗废水(72m3/d),其中技改项目不新增。不新增劳动定员。清洗废水汇入阳极泥槽,混合搅拌均匀后送至浸出工序回用,不外排。 3、噪声防治措施 技改项目噪声主要来自风机、泵、起重机等设备噪声,其等效连续A声级值80~100dB(A)。选用低噪声设备,做好基础减震,高噪声设备安置于室内或设置隔声罩,风机进、出气口安装消声器并设置隔声罩,加强厂区内绿化,控制项目生产设备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厂界噪声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 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技改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有:废阴极板(321-001-59,18.24t/a)、阳极泥(321-002-59,1650t/a)均属一般固废。阳极泥直接泵入阳极泥槽送至浸出工序回用,废阴极板经收集后统一外售;其中胡瓜细啊办法不新增。 依托现有锌电积车间内100m2一般固废暂存库,运转周期90天,暂存库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要求设计、建造和管理。 5、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为防止建设项目废水、物料下渗对地下水和厂区土壤造成污染,原料、一般固废和危险废物分类存放,不设置露天堆场;选用优质设备和管件并加强管理和维护;按照分区防治的原则,对车间地面(含管道)及废水收集、输送、处理、排放系统进行相应的防腐防渗处理,采取以上措施后,可防止物料及污水渗漏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同时,加强日常环境管理和周边区域地下水监控,确保防护及防渗设施完好,在厂区上游(GW1背景监测井)、污染区下游(GW2硫酸储罐区、GW3原料区、GW4铅冶炼区、GW5锌冶炼区、GW6固废仓库、污水处理站区)共设置6个地下水监控井,监控因子为pH值、高锰酸盐指数、氯化物、氟化物、氰化物、总铅、总砷、总汞、总镉、六价铬、总镍、总钴、硫酸盐、总锌、总铜、总铊、总锑等,一旦出现地下水污染问题,应立刻查找渗漏源,并采取有效补漏措施,避免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技改项目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风险主要为原料新液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引发的风险,以及设备损坏和污染治理措施失效时导致的污染物事故性排放。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综合等级为Ⅰ级,综合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为防止泄漏,加强设备、管道的密封性和车间通风,防止有害物质“跑冒滴漏”;同时加强对化学危险品物料在储运及使用过程中的严格管理生产车间内各类设备的输送管道设置安全阀门及泄漏自动报警装置,一旦发生泄漏事故立即报警,经常检查易造成腐蚀的部位。设备间保持足够的安全间距,制订企业的环境风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演练。 建设单位建设明确三级防控体系,生产区设置围堰,依托现有厂区北面设置的1座7000m3初期雨水池兼事故应急池,生产区发生事故时,及时收集事故性排放废水等,杜绝事故废水直接排放;应急事故池设为地下式,便于废水自流入,并保持事故池日常处于空置状态。设置备用电源、风机,设备损坏和污染治理措施失效时立即停产,及时抢修。一旦发生事故,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通过切断火源和物料来源、启动应急设施,防止事故灾害扩大和产生次生灾害;园区污水处理厂设置事故缓冲池,防止重大事故泄露物料和污染废水造成的河流污染。 7、设置防护距离 据报告书内容,企业原相关批复项目无需设置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根据《大气有害物质无组织排放卫生防护距离推导技术导则》(GB/T39499—2020)及报告书测算,企业卫生防护距离设置为精矿仓及配料车间、贵金属回收工序外延400米,铅系统熔炼工序外延700米,铅电解工序、锌浸出及净化、锌电积车间外延100米。目前企业卫生防护距离内无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点,可满足环境防护距离的要求。 |
公众参与情况: | 项目公众参与活动主要采取了网上公示、报纸公示等形式。根据调查结果,无单位或个人反对本项目建设。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单位拟对本项目作出审批意见。
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2023年5月23日 - 2023年5月29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传真):*
通讯地址: (略) 洪都北大道1131号
邮编:*
项目名称: | 江西 (略) 锌电积节能减碳用电技术改造项目 |
建设地点: | 江西湖口高新技术产业园金砂湾园区(原金砂湾工业园) |
建设单位: | 江西 (略) |
环评机构: | 江西 (略) |
建设项目概况: | 江西 (略) 锌电积节能减碳用电技术改造项目于江西湖口高新技术产业园金砂湾园区(原金砂湾工业园)、公司现有厂区范围内,全厂总占地面积为133.69公顷,其中技改工程占地面积1020平方米(约1.59亩)。江西 (略) 是于2009年9 (略) 和湖口县国有 (略) 共同设立,公司目前主要运行生产线包括锌冶炼、铅冶炼、贵金属(金、银、镉、铟)回收等。(1)10万吨/年锌冶炼工程和10万吨/年铅冶炼工程于2009年2月分别 (略) 环境保护局环评批复(赣环督字〔2009〕108号、109号),于2011年12月建成,并于2012年4月 (略) 环境保护局同意其投入试生产;10万吨/年锌冶炼工程和10万吨/年铅冶炼工程变更申请于2015年1月 (略) 环境保护厅复函同意变更(赣环评字〔2015〕15号);10万吨/年锌冶炼、10万吨/年铅冶炼变更后工程于2015年10月分别 (略) 环境保护局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赣环评函〔2015〕165号、166号)。(2)年产20万吨铅锌冶炼综合回收项目于2013年12月 (略) 环境保护厅环评批复(赣环督字〔2013〕316号),于2014年9月建成并投产,并于2016年4月 (略) 环境保护厅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赣环环评函〔2016〕27号)。(3)公司原料变更改造项目于2020年4 (略) 生态环境厅环评批复(赣环环评〔2020〕29号),于2022年5月建成并投产,并于2022年8月通过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4)新建稀贵分厂辅库房项目于2022年4 (略) 湖口生态环境局环评批复(九湖环评〔2022〕14号),主要建设110平方米库房,目前正在建设;新建稀贵分厂银锭全自动精密浇铸线项目于2022年4 (略) 湖口生态环境局环评批复(九湖环评〔2022〕15号),主要建设全自动银锭浇筑线,目前已建成,正在验收中。厂区范围内现有生产产品方案:电铅10万吨/年、锌锭10万吨/年、冰铜6800吨/年、硫酸31.7万吨/年、粗镉690吨/年、粗铟7吨/年、银锭300吨/年、金锭1吨/年。该公司于2020年12 (略) 生态环境局颁发的排污许可证,编号为*83U001P。 本项目属技改工程,技改工程仅针对锌冶炼系统中的锌电积工序,全厂所有工程的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原辅材料、产品产能等均不发生变化。本次锌电积工序技改工程主要内容为新增厂房和设备,调整电积工序工艺参数,不新增产能;在现有电积主厂房东面延伸34×30m,新增一座整流所;新增24个电积槽、3座冷却塔、2个中转槽、1个高位槽等设备;工艺参数中降低平均运行的电流密度(200~520A/m2)、提高电流效率(0.9)等,年用电量减少831.31万kW·h,降低生产成本2262.11万元。对现有工程进行回顾性评价,提出现有工程主要环境问题及“以新带老”措施,根据卫生防护距离推导技术导则,计算技改后全厂卫生防护距离。 项目产品方案:电积锌10.3万t/a。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废气防治措施 技改项目废气主要为锌电积过程中产生的硫酸雾,车间内废气经收集处理后均以无组织形式排放。 (1)无组织废气 锌电积车间硫酸雾采用电积槽区域上方的屋顶设通风口,利用通风管内风机强制通风及时抽走,带入冷却塔,经冷却塔捕液装置吸收、捕集、净化后经冷却塔排放,收集处理后的酸雾于电积车间顶部冷却塔口呈无组织排放。 锌电积车间未被完全收集的硫酸雾,通过采取车间密闭处理,车间外墙窗户不允许随意开启,人员进出通道只在人员通过时开启门禁,平时处于关闭状态等措施,有效控制废气经车间无组织排放。 采取相应措施后,厂界硫酸雾浓度可满足《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排放浓度限值要求。 (2)碳减排措施 项目从锌电积工序提高电流效率等方面均采取一系列减污降碳措施。按《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的要求,实施全厂能源及碳排放管理的基本任务,统筹、综合、协调、管理企业的各项节能工作,从管理上做到对各类能源高效使用,对碳排放情况进行有效管理。 项目建成达产后,锌电积车间硫酸雾无组织排放量5.98t/a(其中技改项目新增1.33t/a)。 根据项目能源消耗估算,技改后锌电积工序预计折标准煤量为48092.86t/a,其中技改项目减少1017.44t/a,锌电积工序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量折合*.64t/a,其中技改项目减少5269.67t/a,单位主产品碳排放量为2.96t/t产品,其中技改项目减少0.05t/t产品。 2、废水防治措施 技改项目废水主要包括阴极板、阳极板、导电铜排等清洗废水(72m3/d),其中技改项目不新增。不新增劳动定员。清洗废水汇入阳极泥槽,混合搅拌均匀后送至浸出工序回用,不外排。 3、噪声防治措施 技改项目噪声主要来自风机、泵、起重机等设备噪声,其等效连续A声级值80~100dB(A)。选用低噪声设备,做好基础减震,高噪声设备安置于室内或设置隔声罩,风机进、出气口安装消声器并设置隔声罩,加强厂区内绿化,控制项目生产设备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厂界噪声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 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技改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有:废阴极板(321-001-59,18.24t/a)、阳极泥(321-002-59,1650t/a)均属一般固废。阳极泥直接泵入阳极泥槽送至浸出工序回用,废阴极板经收集后统一外售;其中胡瓜细啊办法不新增。 依托现有锌电积车间内100m2一般固废暂存库,运转周期90天,暂存库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要求设计、建造和管理。 5、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为防止建设项目废水、物料下渗对地下水和厂区土壤造成污染,原料、一般固废和危险废物分类存放,不设置露天堆场;选用优质设备和管件并加强管理和维护;按照分区防治的原则,对车间地面(含管道)及废水收集、输送、处理、排放系统进行相应的防腐防渗处理,采取以上措施后,可防止物料及污水渗漏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同时,加强日常环境管理和周边区域地下水监控,确保防护及防渗设施完好,在厂区上游(GW1背景监测井)、污染区下游(GW2硫酸储罐区、GW3原料区、GW4铅冶炼区、GW5锌冶炼区、GW6固废仓库、污水处理站区)共设置6个地下水监控井,监控因子为pH值、高锰酸盐指数、氯化物、氟化物、氰化物、总铅、总砷、总汞、总镉、六价铬、总镍、总钴、硫酸盐、总锌、总铜、总铊、总锑等,一旦出现地下水污染问题,应立刻查找渗漏源,并采取有效补漏措施,避免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技改项目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风险主要为原料新液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引发的风险,以及设备损坏和污染治理措施失效时导致的污染物事故性排放。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综合等级为Ⅰ级,综合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为防止泄漏,加强设备、管道的密封性和车间通风,防止有害物质“跑冒滴漏”;同时加强对化学危险品物料在储运及使用过程中的严格管理生产车间内各类设备的输送管道设置安全阀门及泄漏自动报警装置,一旦发生泄漏事故立即报警,经常检查易造成腐蚀的部位。设备间保持足够的安全间距,制订企业的环境风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演练。 建设单位建设明确三级防控体系,生产区设置围堰,依托现有厂区北面设置的1座7000m3初期雨水池兼事故应急池,生产区发生事故时,及时收集事故性排放废水等,杜绝事故废水直接排放;应急事故池设为地下式,便于废水自流入,并保持事故池日常处于空置状态。设置备用电源、风机,设备损坏和污染治理措施失效时立即停产,及时抢修。一旦发生事故,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通过切断火源和物料来源、启动应急设施,防止事故灾害扩大和产生次生灾害;园区污水处理厂设置事故缓冲池,防止重大事故泄露物料和污染废水造成的河流污染。 7、设置防护距离 据报告书内容,企业原相关批复项目无需设置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根据《大气有害物质无组织排放卫生防护距离推导技术导则》(GB/T39499—2020)及报告书测算,企业卫生防护距离设置为精矿仓及配料车间、贵金属回收工序外延400米,铅系统熔炼工序外延700米,铅电解工序、锌浸出及净化、锌电积车间外延100米。目前企业卫生防护距离内无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点,可满足环境防护距离的要求。 |
公众参与情况: | 项目公众参与活动主要采取了网上公示、报纸公示等形式。根据调查结果,无单位或个人反对本项目建设。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