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实录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宿松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实录


时间:**日上午10:30

地点:宿松县生态环境分局二楼会议室

新闻发布人:宿松县生态环境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虞文胜,宿松县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洪源。

主持人:宿松县委讲师组副组长、县政府新闻办主任

刘修远。

出席媒体: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日报、新安晚报、

安徽商报、安徽经济报、市场星报、

宿松融媒体中心。

?

2022年宿松县生态环境质量状况通报

发布人:宿松县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洪源

一、水环境质量状况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十四五”期间, (略) 在我县设置6个地表水国、省控考核断面。国控考核断面分别为龙感湖湖心(皖)、大官湖和黄湖,其中大官湖、黄湖水质考核目标为Ⅲ类,龙感湖水质考核目标为Ⅳ类;省控考核断面分别为二郎河入湖口、凉亭河入湖口和钓鱼台水库,水质考核目标均为Ⅲ类。

2022年,通过国家、省、市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我县地表水水质整体稳中向好,均达到目标考核要求,共获水生态补偿金118万元。龙感湖国考断面1、4-7月份为Ⅲ类水,2、3、8-12月份为Ⅳ类水,主要指标总磷均值为0.06毫克/升,较2021年(0.062毫克/升)下降3.2%;大官湖国考断面5月份为Ⅱ类水,3、4、6-8、10、11月份为Ⅲ类水,1、2、9、12月份为Ⅳ类水,主要指标总磷均值为0.032毫克/升,较2021年(0.034毫克/升)下降5.9%;黄湖国考断面4、5、10月份为Ⅱ类水,1、3、6-9、11月份为Ⅲ类水,2、12月份为Ⅳ类水,主要指标总磷均值为0.044毫克/升,好于考核目标(0.05毫克/升)。二郎河、凉亭河及 (略) 控考核断面每月均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

1.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2022年,通过二郎河和钓鱼台水库(备用)饮用水水源地每季度61项及全年一次109项指标的监测结果显示,水源地水质优良。二郎河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为Ⅱ类,钓鱼台水库(备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为Ⅲ类。

2.乡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2022年,通过我县25个乡村饮用水水源地每季度28项指标的监测结果显示,水质总体良好。仅个别以湖库为饮用水源地枯水期的总磷、高锰酸盐指标略超地表水Ⅲ类水标准,其他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水标准。

二、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2022年,通过我 (略) 控空气站点(气象局站点、第二中学站点)自动监测综合数据显示,我县城区空气质量总体稳定, (略) 下达的年度考核目标。其中PM10为58微克/立方米,较2021年(65微克/立方米)下降10.8%,好于考核目标(68微克/立方米);PM2.5为35微克/立方米,较2021年(35微克/立方米)持平,好于考核目标(36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为87.9%,好于考核目标(86.2%)。

宿松县2023年上半年生态环境保护

重点工作通报

发布人:宿松县生态环境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虞文胜

一、统筹开展“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专项行动,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主动战。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认真贯彻落实《 (略) 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改奖惩工作管理办法》和《 (略) 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实施办法》,落实县级领导干部包保机制,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多次主持召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专题调度会、重点问题现场督办会,坚持一线工作法,经常性开展暗访检查等包保督导活动,压实各级各单位责任,实行责任单位“一把手”负责制,促进全县上下以更严更实的作风和举措推进问题改到位、改彻底。二是坚持“动态清零”。充分运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调度系统,建立健全“线上+线下”和“排查、交办、督导、销号”闭环管理机制,扎实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和“回头看、全面查、彻底改”行动,发现问题全部纳入“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专项行动一体推进,细化任务举措,严格把握时序进度。截至5月底,列入清单任务44个,已完成17个,其中超前完成任务10个;2021年国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临江产业园皮革企业问 (略) 级验收,2022年国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砂石加工企业和矿山治理修复问题按照“一企一策”“一矿一策”狠抓落实,实现“动态清零”目标。三是坚持系统治理。统筹开展农业面源、露天矿山、机制砂石、砖瓦窑、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工业污水、入河排污口、医疗废水治理等9个整改专项行动,在解决大湖生态系统恢复、长江大保护、矿产和水产资源开发利用、城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注重标本兼治,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高的工作标杆,切实推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减存量、控增量”,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

二、聚焦污染防治攻坚,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一)强化“五控”措施,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五控”措施,以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精准、依法、科学治污为手段,压实责任、细化措施、严格督导、狠抓落实。一是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大气污染防治。完成2家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废气治理,推进全县7家重点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实施“一企一策”整治,帮助企业提升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管理水平;推进3家砖瓦窑行业企业和辖区内家具行 (略) 地标达标改造,其中2家砖瓦企业已完成改造;持续开展活性炭吸附处理设施专项执法检查,发现问题4个,正在督促指导企业整改。二是强化移动源监督管理。联合县公安部门开展柴油货车路检路查, (略) 监部门加强全县3家汽车尾气监测企业(I站)和2家机动车尾气治理维护站(M站)监管,严格落实汽车尾气排放检测与强制维护(I/M)闭环管理;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新增登记非道路移动机械800余台。同时,为切实提升我县加油站和机动车尾气检测机构监管能力,组织开展全县加油站油气回收和机动车尾气检测现场执法检查培训,助力提升我县移动污染防治监管能力水平。三是持续加强扬尘综合治理。强化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监管,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按照扬尘污染防治整治专项行动,检查项目工地24个,发现问题31个,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10份。增加环卫洒水降尘频次,保持路面湿润,确保降尘、清扫、保洁无缝隙全覆盖,对主要道路落实清扫3次/天,洒水降尘6-8次/天。 (略) 、施工工地源头监管和运输过程监管,城管、交警、治超等部门定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规运输行为。检查渣土运输车212台次、检查渣土运输工地144次、纠正违规运输行为8起,实施当场处罚6起,处罚金额5000元。四是常态化做好秸秆禁烧和烟花爆竹、香纸冥币禁放禁烧。一是压实秸秆禁烧包保督查。我县秸秆禁烧工作由1个县直单位包保1个乡镇,并实行保证金制度,严格责任追究,强化乡镇村主体责任,加大秸秆禁烧的密度、强度和力度。截至目前,印发秸秆禁烧工作通报3期,并将相关线索移交县纪委监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二是严格落实“禁放禁烧”工作要求,加大禁放禁烧政策宣传和违规行为打击力度。特别是针对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不间断巡查和现场制止工作。三是多措并举强化油烟管控,加大城区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力度,全面取缔城区露天烧烤, 督促餐饮企业安装使用油烟净化设备并按规定进行清洗保养。定期组织餐饮油烟专项检查,严厉打击违规排放行为,做到餐饮油烟达标排放,一季度累计检查餐饮企业491次。

今年1-5月,我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PM2.5为43.5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1.4% ,PM10为70.2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上升2.1%,空气优良率为89.9%,比去年同期上升5.4%,。

(二)坚持“水岸同治”,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一是严格涉水企业监管。严把准入关,禁止建设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加大“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力度,持续对污水处理厂、涉水重点企业等开展水污染防治执法检查,重点检查排污口、在线监测设施、水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等情况,累计投入7400万元整治皮革企业环境问题,依法清退整合不达标企业18家。二是实施控源截污和环湖污染源整治。接续推进城区雨污管网排查整治和乡镇政府驻地污水提质增效,谋划实施宿松路改造、宝塔组区域排水管道改造等一批道路管网改造项目,完成城区排水管道新改建4.2公里。城北污水处理厂一期二阶段扩建提标工程顺利投运,新增一级A处理能力10000吨。完成全县6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废水处理设施规范建设。常态化开展入河排污口监管,完成一季度75个长江干流入河排污口现场检查和取样监测,推进入河排污口年度整治,减少入湖污染负荷。三是持续开展湖泊水生态修复。大湖生产方式改革向纵深推进,《宿松县大湖过渡期保护和生态利用方案》出台并实施,高效运作“管委会+国有公司”模式,科学发展生态渔业和增殖渔业。积极开展华阳河湖群生态修复试点研究,推进实施龙感湖湖区水生植被恢复工程、华阳河湖群生态修复试点研究水面草籽撒播和种苗移栽项目,全程跟踪记录、研究试点项目数据成果,努力探索大型浅水湖泊生态修复路径。四是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常态化开展21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实施,水源保护和饮水安全进一步加强;积极推动2022 年第二季度长江(安徽)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并验收销号,全面提升县二水厂一级保护区隔离设施和监控水平;制定《宿松县长江流域规范垂钓管理暂行办法》,将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纳入禁钓区范围,加大水源保护区垂钓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出台《宿松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巡查制度》,建立重点巡查、一般巡查和日常巡查机制。五是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动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开展种养结合,农牧循环,进一步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巩固养殖污染治理取得的成效。推动主要农作物农药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构建我县农膜及农药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切实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根据生态环境部采测分离监测显示,今年1-4月份,黄湖、大官湖、龙感湖国控断面均值为Ⅳ类水,其中总磷均值分别为0.052、0.057、0.093mg/L,龙感湖、大官湖总磷数值较去年上升。 (略) 生态监测中心公 (略) 控断面数据显示,我县钓鱼台、二郎河入湖口、凉亭河入湖口断面水质总体稳定且良好,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水标准。

(三)加强风险防范,稳步推进净土保卫战。

印发2023年度宿松县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加强部门联动,强化“一住两公”地块监管,完成2宗“一住两公”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进一步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法宣传普及,开展土壤重点单位隐患排查回头看,消除重点场所、设施土壤污染风险隐患。全面加强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完成81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申报登记,1-5月安全转移危险废物904次,转移处置危险废物1476.05吨,危废处置转运电子联单执行率100%,降低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开展宿松县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持续推进全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

三、深化环境要素保障,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强化政策精准预判,开出项目“定心丸”。强化“三线一单”和规划环评的引领作用,研究预判宏观政策,建立以环保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环境准入、总量控制为核心的生态环境管控体系,为相关项目落地、企业发展提供精准的政策服务,为项目落地开出“定心丸”,避免盲目投入造成损失。今年以来为招商、资规等部门及企业出具政策性复函50余份,助力十余个项目落户;二是深化行政审批服务,装上项目“加速器”。依托政务平台,联通招商、发改等部门,对接企业和项目,实行主动办、提前办,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推行经开区“区域评估”成果应用和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探索环评“打捆”审批。今年共审批项目14个,其中指导6个项目直接引用“区域评估”成果,5个项目实施承诺制审批、2个项目通过“打捆”审批。共 (略) 编制时间40天以上,压缩审批时间25个工作日;三是实施总量要素保障,打造项目“发射架”。以项目为抓手,着力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切实提升辖区环境承载力,为经济发展腾出空间,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从“项目等要素”转变为“要素等项目”,实现项目入驻无缝对接。保障安徽紫荆花新新型面料、 (略) 趣哈哈休闲食品等项目顺利落地。

记者提问

安徽日报:刚才,新闻发言人通报2021年国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临江产业园皮革企业问 (略) 级验收,皮革 (略) 市高度关注,取得当前成绩非常不易,请问宿松县在这个问题的整改中主要有哪些做法?具体取得哪些成效?

周加丽:非常感谢记者朋友对我县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的关心,临江产业园皮革企业问题是2021年国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交办层级高,涉及产业规模大,问题交办以来,省、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宿松县委、县政府主动认领,将该问题作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一把手”工程,以鲜明的态度、果断的措施、严格的标准,认真举一反三,全力落实整改。目前已开展整改效果 (略) 级验收。

一、依法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针对存在的主要环境违法行为,市、县生态环境部门依法立案调查。对相关企业设涉及危险废物露天堆放、部分生产线未批先建、部分车间未验先投等违法问题立案查处,共处罚款124.98万元,全部履行到位。

二、着力完善一类污染物收集预处理措施。为科学制定整改方案,宿松县先后组织到河北 (略) 、无极县 (略) 考察,学习国内皮革产业管理治理先进经验,委托专业机构,高度聚焦一类污染物收集预处理措施如何进一步完善,科学、精准制定整改方案,邀请国内皮革行业领域知名专家对整改方案进行技术评审,与会专家认可废水“分类收集、专管专送、分质处理”的“绿岛”模式,认为整改方案可作为宿松县临江产业园皮革企业环境问题整改工作的指导依据。实施过程中:

一是实施车间科学分区,实现废水分类闭环收集。通过物理隔离或标识,优化调整车间布局,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和生产工段作业区。新设围堰4653米,新建或整合化料库10885㎡、成品库11973㎡,新划地标17761米,新增标识标牌3868个。整改后车间管理更加有序,废水分类收集形成区域闭环。

二是实施废水收集系统改造,实行“一水一路”。实现明管、明沟或明管套明沟设计,累计新建导流槽6544米,新接污水收集管道4343米,新改造明沟2374米,更换漏水栅板5760㎡,更新改造格栅机30台,各生产区域改造后,废水导流更加顺畅,收集路由更加清晰,整改后含铬废水收集量占总废水量比例明显上升,综合废水收集量占比逐步下降,源头解决了混流问题。

三是实施一类污染物集中预处理工艺改造。优化含铬废水集中预处理主体工艺,增加中间段混凝沉淀,含铬废水收集处理量较整改前增加1倍,处理设施排放口仍然稳定达标,同步结合生产实际建设高铬废水回用设施,实现一类污染物总量减排。

三是系统开展环境综合整治。集中开展包括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臭气管控水平提升、厂容厂貌整治、绿化隔离带建设等整治工作,新改建危废库、生皮库等1.1万多平方,并采取密闭措施,新增安装除臭装置8套;新增2套综合污泥、灰皮渣生物发酵干化和1套含铬污泥低温干化减量设施;构建生态屏障,在皮革加工园区周围建设12.2万㎡绿化隔离带。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臭气管控能力大幅提升,效果明显,危险废物暂存场所、管理更加规范,厂容厂貌焕然一新。

四是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园区+企业+车间”三级管理制度落实长效管理,引进环保管家,专人专班负责;加装3台综合废水内控自动监测设施和146个车间视频监控,加强各车间生产过程中排水、转运物料、收集贮存废物等非现场监管;将全部皮革企业纳入“双随机”,加强日常执法监管。

整改后,一类污染物实现规范收集与处置,实现了废水分流分治,集中预处理效率进一步提高,车间排口及总排口一类污染物稳定达标;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及处置管理全链条更加规范,各有组织排放口、无组织点位全面达标,臭气污染防治措施整改有效,园区环境大幅改善,园区和企业环境管理责任体系更加完善,执法监督得到强化。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压紧压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严格执行长效管理制度,持续加强专班日常巡查监督;进一步压实属地和主管部门责任,常态化开展联合巡查,保持执法监管高压态势,不断巩固整改成效,确保改得好,经得起检验。

安徽商报:十四五以来,国家十分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这方面,上级对我县有哪些要求,具体我县是如何落实的?

张彪:农村环境整治 (略) 市“十四五”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规划和部署的重点,“十四五”期间我县需完成41个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48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1个乡镇政府驻地提质增效、5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目前我县已顺利完成16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20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14个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1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为顺利完成“十四五”农村环境整治四项工作任务,抓好农村环境整治等四项重点工作成效,宿松县充分发挥机制纵横贯通作用,强化工作衔接,解决农村环境整治难点。

一是立足职能职责,明确工作机制。发挥环委会统筹作用,按职责分解农村环境整治四项工作任务,明确任务要求、完成时限,统一部署、统一调度。建立县领导调度机制,通过环委会形式,分管县领导调度,相关县直部门和所有乡镇参加,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明晰工作职责,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农村污水治理,住建部门、治水办统筹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生态环境部门抓好农村环境整治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相关乡镇具体落实,为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坚持纵横贯通,实现同向发力。立足全局和整体,坚持贯通协同,着力发挥县、乡镇、村上下联动,打通农村环境整治四项工作与乡村生态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河湖长制等工作的横向联系,构建纵横贯通的工作机制,实现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通过环委会、生态振兴调度会等形式,提高乡镇业务水平,把好项目建设关,发挥部门指导作用,加强方案图纸审核,实地指导工程建设。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等工作,针对黑臭水体整治、畜禽粪污治理等重点内容,城管、水利、农业等多部门联动,持续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建立三级验收制度,高质量推进工作开展。

三是强化资金整合,推动项目建设。积极整合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自然村庄整治等有关渠道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对整治村适当奖补,实现资金有效整合,“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农村污水治理约2696万元,支持约55个行政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结合第三方运维开展,保障年度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维资金400万元,以水质、管网运维等指标为导向进行绩效考核。加强黑臭水体衔接河长制监管范畴,补助黑臭水体治理资金59.8万元,持续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

四是积极申报项目,解决专项问题。在整合资金的基础上,积极申报上级资金支持农村环境整治等四项工作,结合我县沿湖乡镇村庄分布,积极申报农村环境整治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更好的保障大湖生态。项目申报安排专人负责,多次开展现场调研,积极与第三方进行技术对接,提高申报文本可行性和数据真实性,宿松县2022年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成功申报入库。

下一步,我县将继续提升农村环境整治水平,加强同农业农村、住建、水利等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持续推进农村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确 (略) 市下达的“十四五”农村环境整治四项工作任务。

新安晚报:刚才的新闻稿件中提到,今年1-4月份龙感湖、大官湖总磷数值较去年上升,请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下一步宿松县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大湖水质?

李坤:我县自2018年大湖围拦网拆除后,湖泊水质、生境呈好转趋势,但总体来说水生植物群落结构单一、季节分布差异较大,大湖水生态系统仍然脆弱,受内源污源因子影响,枯水季节水质不稳定,季节性超标现象仍然存在,主要污染因子为总磷。主要原因为:一是2017年以前,湖区长期大面积人工围网养殖及其投饵投肥,造成底泥中磷等营养盐含量富积,破坏了原有水生态环境系统,降低了水质自净能力;二是枯水期水生植物较少甚至没有,大湖水位低,在大风等恶劣气象条件下,湖泊底泥被搅动,水体浊度迅速升高,底泥再悬浮释放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严重影响水质。

下一步,我县将继续遵循“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改善华阳河湖群水质。一是持续推进大湖生产经营方式改革,强化湿地保护与水资源管控,让大湖充分休养生息。二是继续坚持“水岸共治”,持续实施老旧城区雨污管网改造和城区管网排查整治,加快推进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管网延伸和提标改造。三是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持续减少入湖污染负荷。四是积极开展华阳河湖群生态修复,推深做实龙感湖联防联控,做好华阳河湖群生态修复试点研究。


时间:**日上午10:30

地点:宿松县生态环境分局二楼会议室

新闻发布人:宿松县生态环境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虞文胜,宿松县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洪源。

主持人:宿松县委讲师组副组长、县政府新闻办主任

刘修远。

出席媒体: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日报、新安晚报、

安徽商报、安徽经济报、市场星报、

宿松融媒体中心。

?

2022年宿松县生态环境质量状况通报

发布人:宿松县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洪源

一、水环境质量状况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十四五”期间, (略) 在我县设置6个地表水国、省控考核断面。国控考核断面分别为龙感湖湖心(皖)、大官湖和黄湖,其中大官湖、黄湖水质考核目标为Ⅲ类,龙感湖水质考核目标为Ⅳ类;省控考核断面分别为二郎河入湖口、凉亭河入湖口和钓鱼台水库,水质考核目标均为Ⅲ类。

2022年,通过国家、省、市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我县地表水水质整体稳中向好,均达到目标考核要求,共获水生态补偿金118万元。龙感湖国考断面1、4-7月份为Ⅲ类水,2、3、8-12月份为Ⅳ类水,主要指标总磷均值为0.06毫克/升,较2021年(0.062毫克/升)下降3.2%;大官湖国考断面5月份为Ⅱ类水,3、4、6-8、10、11月份为Ⅲ类水,1、2、9、12月份为Ⅳ类水,主要指标总磷均值为0.032毫克/升,较2021年(0.034毫克/升)下降5.9%;黄湖国考断面4、5、10月份为Ⅱ类水,1、3、6-9、11月份为Ⅲ类水,2、12月份为Ⅳ类水,主要指标总磷均值为0.044毫克/升,好于考核目标(0.05毫克/升)。二郎河、凉亭河及 (略) 控考核断面每月均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

1.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2022年,通过二郎河和钓鱼台水库(备用)饮用水水源地每季度61项及全年一次109项指标的监测结果显示,水源地水质优良。二郎河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为Ⅱ类,钓鱼台水库(备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为Ⅲ类。

2.乡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2022年,通过我县25个乡村饮用水水源地每季度28项指标的监测结果显示,水质总体良好。仅个别以湖库为饮用水源地枯水期的总磷、高锰酸盐指标略超地表水Ⅲ类水标准,其他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水标准。

二、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2022年,通过我 (略) 控空气站点(气象局站点、第二中学站点)自动监测综合数据显示,我县城区空气质量总体稳定, (略) 下达的年度考核目标。其中PM10为58微克/立方米,较2021年(65微克/立方米)下降10.8%,好于考核目标(68微克/立方米);PM2.5为35微克/立方米,较2021年(35微克/立方米)持平,好于考核目标(36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为87.9%,好于考核目标(86.2%)。

宿松县2023年上半年生态环境保护

重点工作通报

发布人:宿松县生态环境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虞文胜

一、统筹开展“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专项行动,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主动战。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认真贯彻落实《 (略) 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改奖惩工作管理办法》和《 (略) 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实施办法》,落实县级领导干部包保机制,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多次主持召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专题调度会、重点问题现场督办会,坚持一线工作法,经常性开展暗访检查等包保督导活动,压实各级各单位责任,实行责任单位“一把手”负责制,促进全县上下以更严更实的作风和举措推进问题改到位、改彻底。二是坚持“动态清零”。充分运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调度系统,建立健全“线上+线下”和“排查、交办、督导、销号”闭环管理机制,扎实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和“回头看、全面查、彻底改”行动,发现问题全部纳入“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专项行动一体推进,细化任务举措,严格把握时序进度。截至5月底,列入清单任务44个,已完成17个,其中超前完成任务10个;2021年国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临江产业园皮革企业问 (略) 级验收,2022年国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砂石加工企业和矿山治理修复问题按照“一企一策”“一矿一策”狠抓落实,实现“动态清零”目标。三是坚持系统治理。统筹开展农业面源、露天矿山、机制砂石、砖瓦窑、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工业污水、入河排污口、医疗废水治理等9个整改专项行动,在解决大湖生态系统恢复、长江大保护、矿产和水产资源开发利用、城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注重标本兼治,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高的工作标杆,切实推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减存量、控增量”,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

二、聚焦污染防治攻坚,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一)强化“五控”措施,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五控”措施,以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精准、依法、科学治污为手段,压实责任、细化措施、严格督导、狠抓落实。一是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大气污染防治。完成2家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废气治理,推进全县7家重点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实施“一企一策”整治,帮助企业提升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管理水平;推进3家砖瓦窑行业企业和辖区内家具行 (略) 地标达标改造,其中2家砖瓦企业已完成改造;持续开展活性炭吸附处理设施专项执法检查,发现问题4个,正在督促指导企业整改。二是强化移动源监督管理。联合县公安部门开展柴油货车路检路查, (略) 监部门加强全县3家汽车尾气监测企业(I站)和2家机动车尾气治理维护站(M站)监管,严格落实汽车尾气排放检测与强制维护(I/M)闭环管理;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新增登记非道路移动机械800余台。同时,为切实提升我县加油站和机动车尾气检测机构监管能力,组织开展全县加油站油气回收和机动车尾气检测现场执法检查培训,助力提升我县移动污染防治监管能力水平。三是持续加强扬尘综合治理。强化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监管,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按照扬尘污染防治整治专项行动,检查项目工地24个,发现问题31个,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10份。增加环卫洒水降尘频次,保持路面湿润,确保降尘、清扫、保洁无缝隙全覆盖,对主要道路落实清扫3次/天,洒水降尘6-8次/天。 (略) 、施工工地源头监管和运输过程监管,城管、交警、治超等部门定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规运输行为。检查渣土运输车212台次、检查渣土运输工地144次、纠正违规运输行为8起,实施当场处罚6起,处罚金额5000元。四是常态化做好秸秆禁烧和烟花爆竹、香纸冥币禁放禁烧。一是压实秸秆禁烧包保督查。我县秸秆禁烧工作由1个县直单位包保1个乡镇,并实行保证金制度,严格责任追究,强化乡镇村主体责任,加大秸秆禁烧的密度、强度和力度。截至目前,印发秸秆禁烧工作通报3期,并将相关线索移交县纪委监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二是严格落实“禁放禁烧”工作要求,加大禁放禁烧政策宣传和违规行为打击力度。特别是针对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不间断巡查和现场制止工作。三是多措并举强化油烟管控,加大城区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力度,全面取缔城区露天烧烤, 督促餐饮企业安装使用油烟净化设备并按规定进行清洗保养。定期组织餐饮油烟专项检查,严厉打击违规排放行为,做到餐饮油烟达标排放,一季度累计检查餐饮企业491次。

今年1-5月,我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PM2.5为43.5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1.4% ,PM10为70.2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上升2.1%,空气优良率为89.9%,比去年同期上升5.4%,。

(二)坚持“水岸同治”,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一是严格涉水企业监管。严把准入关,禁止建设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加大“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力度,持续对污水处理厂、涉水重点企业等开展水污染防治执法检查,重点检查排污口、在线监测设施、水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等情况,累计投入7400万元整治皮革企业环境问题,依法清退整合不达标企业18家。二是实施控源截污和环湖污染源整治。接续推进城区雨污管网排查整治和乡镇政府驻地污水提质增效,谋划实施宿松路改造、宝塔组区域排水管道改造等一批道路管网改造项目,完成城区排水管道新改建4.2公里。城北污水处理厂一期二阶段扩建提标工程顺利投运,新增一级A处理能力10000吨。完成全县6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废水处理设施规范建设。常态化开展入河排污口监管,完成一季度75个长江干流入河排污口现场检查和取样监测,推进入河排污口年度整治,减少入湖污染负荷。三是持续开展湖泊水生态修复。大湖生产方式改革向纵深推进,《宿松县大湖过渡期保护和生态利用方案》出台并实施,高效运作“管委会+国有公司”模式,科学发展生态渔业和增殖渔业。积极开展华阳河湖群生态修复试点研究,推进实施龙感湖湖区水生植被恢复工程、华阳河湖群生态修复试点研究水面草籽撒播和种苗移栽项目,全程跟踪记录、研究试点项目数据成果,努力探索大型浅水湖泊生态修复路径。四是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常态化开展21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实施,水源保护和饮水安全进一步加强;积极推动2022 年第二季度长江(安徽)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并验收销号,全面提升县二水厂一级保护区隔离设施和监控水平;制定《宿松县长江流域规范垂钓管理暂行办法》,将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纳入禁钓区范围,加大水源保护区垂钓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出台《宿松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巡查制度》,建立重点巡查、一般巡查和日常巡查机制。五是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动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开展种养结合,农牧循环,进一步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巩固养殖污染治理取得的成效。推动主要农作物农药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构建我县农膜及农药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切实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根据生态环境部采测分离监测显示,今年1-4月份,黄湖、大官湖、龙感湖国控断面均值为Ⅳ类水,其中总磷均值分别为0.052、0.057、0.093mg/L,龙感湖、大官湖总磷数值较去年上升。 (略) 生态监测中心公 (略) 控断面数据显示,我县钓鱼台、二郎河入湖口、凉亭河入湖口断面水质总体稳定且良好,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水标准。

(三)加强风险防范,稳步推进净土保卫战。

印发2023年度宿松县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加强部门联动,强化“一住两公”地块监管,完成2宗“一住两公”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进一步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法宣传普及,开展土壤重点单位隐患排查回头看,消除重点场所、设施土壤污染风险隐患。全面加强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完成81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申报登记,1-5月安全转移危险废物904次,转移处置危险废物1476.05吨,危废处置转运电子联单执行率100%,降低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开展宿松县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持续推进全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

三、深化环境要素保障,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强化政策精准预判,开出项目“定心丸”。强化“三线一单”和规划环评的引领作用,研究预判宏观政策,建立以环保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环境准入、总量控制为核心的生态环境管控体系,为相关项目落地、企业发展提供精准的政策服务,为项目落地开出“定心丸”,避免盲目投入造成损失。今年以来为招商、资规等部门及企业出具政策性复函50余份,助力十余个项目落户;二是深化行政审批服务,装上项目“加速器”。依托政务平台,联通招商、发改等部门,对接企业和项目,实行主动办、提前办,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推行经开区“区域评估”成果应用和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探索环评“打捆”审批。今年共审批项目14个,其中指导6个项目直接引用“区域评估”成果,5个项目实施承诺制审批、2个项目通过“打捆”审批。共 (略) 编制时间40天以上,压缩审批时间25个工作日;三是实施总量要素保障,打造项目“发射架”。以项目为抓手,着力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切实提升辖区环境承载力,为经济发展腾出空间,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从“项目等要素”转变为“要素等项目”,实现项目入驻无缝对接。保障安徽紫荆花新新型面料、 (略) 趣哈哈休闲食品等项目顺利落地。

记者提问

安徽日报:刚才,新闻发言人通报2021年国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临江产业园皮革企业问 (略) 级验收,皮革 (略) 市高度关注,取得当前成绩非常不易,请问宿松县在这个问题的整改中主要有哪些做法?具体取得哪些成效?

周加丽:非常感谢记者朋友对我县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的关心,临江产业园皮革企业问题是2021年国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交办层级高,涉及产业规模大,问题交办以来,省、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宿松县委、县政府主动认领,将该问题作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一把手”工程,以鲜明的态度、果断的措施、严格的标准,认真举一反三,全力落实整改。目前已开展整改效果 (略) 级验收。

一、依法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针对存在的主要环境违法行为,市、县生态环境部门依法立案调查。对相关企业设涉及危险废物露天堆放、部分生产线未批先建、部分车间未验先投等违法问题立案查处,共处罚款124.98万元,全部履行到位。

二、着力完善一类污染物收集预处理措施。为科学制定整改方案,宿松县先后组织到河北 (略) 、无极县 (略) 考察,学习国内皮革产业管理治理先进经验,委托专业机构,高度聚焦一类污染物收集预处理措施如何进一步完善,科学、精准制定整改方案,邀请国内皮革行业领域知名专家对整改方案进行技术评审,与会专家认可废水“分类收集、专管专送、分质处理”的“绿岛”模式,认为整改方案可作为宿松县临江产业园皮革企业环境问题整改工作的指导依据。实施过程中:

一是实施车间科学分区,实现废水分类闭环收集。通过物理隔离或标识,优化调整车间布局,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和生产工段作业区。新设围堰4653米,新建或整合化料库10885㎡、成品库11973㎡,新划地标17761米,新增标识标牌3868个。整改后车间管理更加有序,废水分类收集形成区域闭环。

二是实施废水收集系统改造,实行“一水一路”。实现明管、明沟或明管套明沟设计,累计新建导流槽6544米,新接污水收集管道4343米,新改造明沟2374米,更换漏水栅板5760㎡,更新改造格栅机30台,各生产区域改造后,废水导流更加顺畅,收集路由更加清晰,整改后含铬废水收集量占总废水量比例明显上升,综合废水收集量占比逐步下降,源头解决了混流问题。

三是实施一类污染物集中预处理工艺改造。优化含铬废水集中预处理主体工艺,增加中间段混凝沉淀,含铬废水收集处理量较整改前增加1倍,处理设施排放口仍然稳定达标,同步结合生产实际建设高铬废水回用设施,实现一类污染物总量减排。

三是系统开展环境综合整治。集中开展包括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臭气管控水平提升、厂容厂貌整治、绿化隔离带建设等整治工作,新改建危废库、生皮库等1.1万多平方,并采取密闭措施,新增安装除臭装置8套;新增2套综合污泥、灰皮渣生物发酵干化和1套含铬污泥低温干化减量设施;构建生态屏障,在皮革加工园区周围建设12.2万㎡绿化隔离带。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臭气管控能力大幅提升,效果明显,危险废物暂存场所、管理更加规范,厂容厂貌焕然一新。

四是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园区+企业+车间”三级管理制度落实长效管理,引进环保管家,专人专班负责;加装3台综合废水内控自动监测设施和146个车间视频监控,加强各车间生产过程中排水、转运物料、收集贮存废物等非现场监管;将全部皮革企业纳入“双随机”,加强日常执法监管。

整改后,一类污染物实现规范收集与处置,实现了废水分流分治,集中预处理效率进一步提高,车间排口及总排口一类污染物稳定达标;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及处置管理全链条更加规范,各有组织排放口、无组织点位全面达标,臭气污染防治措施整改有效,园区环境大幅改善,园区和企业环境管理责任体系更加完善,执法监督得到强化。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压紧压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严格执行长效管理制度,持续加强专班日常巡查监督;进一步压实属地和主管部门责任,常态化开展联合巡查,保持执法监管高压态势,不断巩固整改成效,确保改得好,经得起检验。

安徽商报:十四五以来,国家十分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这方面,上级对我县有哪些要求,具体我县是如何落实的?

张彪:农村环境整治 (略) 市“十四五”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规划和部署的重点,“十四五”期间我县需完成41个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48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1个乡镇政府驻地提质增效、5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目前我县已顺利完成16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20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14个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1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为顺利完成“十四五”农村环境整治四项工作任务,抓好农村环境整治等四项重点工作成效,宿松县充分发挥机制纵横贯通作用,强化工作衔接,解决农村环境整治难点。

一是立足职能职责,明确工作机制。发挥环委会统筹作用,按职责分解农村环境整治四项工作任务,明确任务要求、完成时限,统一部署、统一调度。建立县领导调度机制,通过环委会形式,分管县领导调度,相关县直部门和所有乡镇参加,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明晰工作职责,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农村污水治理,住建部门、治水办统筹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生态环境部门抓好农村环境整治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相关乡镇具体落实,为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坚持纵横贯通,实现同向发力。立足全局和整体,坚持贯通协同,着力发挥县、乡镇、村上下联动,打通农村环境整治四项工作与乡村生态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河湖长制等工作的横向联系,构建纵横贯通的工作机制,实现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通过环委会、生态振兴调度会等形式,提高乡镇业务水平,把好项目建设关,发挥部门指导作用,加强方案图纸审核,实地指导工程建设。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等工作,针对黑臭水体整治、畜禽粪污治理等重点内容,城管、水利、农业等多部门联动,持续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建立三级验收制度,高质量推进工作开展。

三是强化资金整合,推动项目建设。积极整合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自然村庄整治等有关渠道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对整治村适当奖补,实现资金有效整合,“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农村污水治理约2696万元,支持约55个行政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结合第三方运维开展,保障年度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维资金400万元,以水质、管网运维等指标为导向进行绩效考核。加强黑臭水体衔接河长制监管范畴,补助黑臭水体治理资金59.8万元,持续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

四是积极申报项目,解决专项问题。在整合资金的基础上,积极申报上级资金支持农村环境整治等四项工作,结合我县沿湖乡镇村庄分布,积极申报农村环境整治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更好的保障大湖生态。项目申报安排专人负责,多次开展现场调研,积极与第三方进行技术对接,提高申报文本可行性和数据真实性,宿松县2022年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成功申报入库。

下一步,我县将继续提升农村环境整治水平,加强同农业农村、住建、水利等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持续推进农村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确 (略) 市下达的“十四五”农村环境整治四项工作任务。

新安晚报:刚才的新闻稿件中提到,今年1-4月份龙感湖、大官湖总磷数值较去年上升,请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下一步宿松县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大湖水质?

李坤:我县自2018年大湖围拦网拆除后,湖泊水质、生境呈好转趋势,但总体来说水生植物群落结构单一、季节分布差异较大,大湖水生态系统仍然脆弱,受内源污源因子影响,枯水季节水质不稳定,季节性超标现象仍然存在,主要污染因子为总磷。主要原因为:一是2017年以前,湖区长期大面积人工围网养殖及其投饵投肥,造成底泥中磷等营养盐含量富积,破坏了原有水生态环境系统,降低了水质自净能力;二是枯水期水生植物较少甚至没有,大湖水位低,在大风等恶劣气象条件下,湖泊底泥被搅动,水体浊度迅速升高,底泥再悬浮释放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严重影响水质。

下一步,我县将继续遵循“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改善华阳河湖群水质。一是持续推进大湖生产经营方式改革,强化湿地保护与水资源管控,让大湖充分休养生息。二是继续坚持“水岸共治”,持续实施老旧城区雨污管网改造和城区管网排查整治,加快推进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管网延伸和提标改造。三是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持续减少入湖污染负荷。四是积极开展华阳河湖群生态修复,推深做实龙感湖联防联控,做好华阳河湖群生态修复试点研究。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