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公常路改造工程
东莞市公常路改造工程
受理号(号) | * |
项目名称 | 东莞市公常路改造工程 |
建设地点 | 起点接深圳段公常路,终点为常黄路与常平大道交叉口 |
建设单位 | (略) (略)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广东苏辰 (略) |
项目概况 | 东莞市公常路改造工程道路总长19.149km,按一级公路标准,道路红线宽度为35~51米,设双向6~8车道,设计速度60km/h。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桥涵设计荷载为公路-I 级。 本工程主要设计任务为对公常路全线慢行系统、路面、景观、排水、照明、交通工程等附属工程进行改造。全线新建17座人行天桥;平面信控交叉口16处。接长涵洞1道。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施工期的主要污染源为征地拆迁、土地平整、土石方的挖掘、回填以及建筑材料装卸、搬运等产生的扬尘,运输车辆、施工机械排放的尾气,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雨水冲刷施工场地和清洗施工机械产生的施工废水,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弃土方、建筑垃圾、废弃的包装材料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等。营运期主要污染源为:机动车行驶排放的尾气、机动车行驶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地面水径流所携带的污染物对水环境的影响等。根据本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为减少粉尘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建设时应严格按照《城市扬尘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393-2007)等相关文件要求做好防尘措施。拟采取以下防尘措施: ①精细化管控施工扬尘: (略) 统一要求建立施工工地扬尘防治管理清单,每半年进行动态更新。将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纳入文明施工管理范畴,建立扬尘控制责任制度,扬尘治理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将扬尘管理工作不到位的不良信 (略) 场信用管理体系,情节严重 (略) 场主体“黑名单”。出入工地的建筑垃圾和粉状物料运输车辆实行“一不准进,三不准出”(无证车辆不准进,未冲洗干净车辆不准出、不封闭车辆不准出、超装车辆不准出)管理。 ②推广应用全封闭建筑垃圾和粉状物料运输车辆,鼓励老旧运输车辆淘汰更新。 ③采用商品混凝土,不在现场进行搅拌工序。商品沥青在运输时应采用全封闭式装置,在进行铺装时也采用密封式加热铺装装置。 ④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在施工区域两边设置 2.5m 挡板;且必须在固定围挡上设置安装自动喷雾降尘设备。采取湿法作业。施工期间根据天气情况做好洒水工作,干燥大风天气应增加洒水次数; ⑤建筑垃圾和材料应采取规范堆放、遮盖、洒水等防尘措施,建筑垃圾及时清运。 ⑥土石方工程防尘产生。土石方工程包括土的开挖、运输和填筑等施工过程,遇到干燥、易起尘的土方工程作业时,应辅以洒水扬尘,尽量缩短起尘操作时间。 ⑦施工场地内的土堆、砂石、土方、工程材料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应使用密目安全网等材料进行覆盖或封闭保存,定期采取喷洒抑制等措施。对于施工工地内部裸地应采取覆盖防尘布、洒水等有效防尘措施、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行驶。 ⑧选用符合国家卫生防护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工具,确保其废气排放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保证上路行驶的机动车尾气完全达标;运输建筑垃圾及渣土时,要执行车辆密闭化运输(用帆布遮盖)。 ⑨配置保洁人员,定时清扫施工现场,雨天如有土方流入现有道路,需及时清扫不准运渣车辆置顶装载、不准高空抛撒建渣。 施工现场出入口要做到混凝土硬化、配备高压水枪清洗轮胎及车身的洗车平台,不准车辆带泥出门,解决建筑渣土运输车辆轮胎及车身带泥上路造成污染。冲洗废水进入施工区污水系统,经沉淀后尽量回用;施工阶段应对施工作业区以及运输的道路及时清扫和浇水,长期使地面保持湿度20%以上,做到施工现场100%围挡、工地裸露砂土场地不用时 100%覆盖或绿化、工地出入口100%硬化、物料等堆放 100%遮盖,并加强施工管理,安装扬尘污染在线监控系统,最大程度减少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 拟改造道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本项目沥青通过购买商品沥青,因此不存在沥青熬化和运输阶段的污染。但在沥青和小石头搅拌,并进行摊铺的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沥青烟,对空气环境有一定影响。 沥青碎石混合料采用拌合机拌合,混合料的拌合保证沥青与集料拌合均匀,机械拌合时间一般不超过30s,搅拌时间较短。而且拌制的混合料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摊铺后,用压路机碾压,使混合料初步稳定,再补充复压至密实为止,减少了沥青烟的产生。为了尽量减少沥青烟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施工方应加快施工进度,尽快完成沥青碎石层的摊铺,以减少沥青层与大气接触的时间及面积;施工人员应配戴口罩,以减少吸入沥青烟气,从而减轻对身体的危害。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后,沥青烟对周边的影响不大。道路施工机械主要有载重车、压路机、打桩机、柴油动力机械等燃油机械,它们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CO、NO2、THC。由于施工机械多为大型机械,单车排放系数较大,但施工机械数量少且较分散,其污染程度相对较轻。选用耗油低的施工机械施工,使用清洁燃料,合理控制行驶速度。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施工营地,其中主要是施工人员就餐和洗涤产生的污水及粪便水,主要含动植物油脂、食物残渣、洗涤剂等各种有机物。在施工营地配置临时化粪池收集处理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采用临时化粪池处理,由排 (略) 政污水在施工临建区适当位置设置临时的隔油沉淀池和集水池,在出入口设置洗车槽,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排入集水池内,回用于施工场地的机械设备、运输车辆清洗和洒水降尘,达到《城市污水 (略) 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 (略) 杂用水标准。不对外排放。 另外,施工机械如漏油对当地土壤、水环境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尽量避免机械漏油现象的发生,每隔一个星期对施工机械进行检修,不能使用破旧、漏油情况比较严重的施工机械。 各类筑路材料应有防雨遮雨设施,沥青材料不得倾倒于地上,工程废料要及时运走。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清洗水,应经沉砂隔油池处理,循环使用。对沉砂隔油池做好防渗处理。为减少施工噪声影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略) 环保部门对噪声污染防治的规定执行。项目在施工期间注意填挖平衡,减少由于取土、弃土而引起的占用和水土流失,降低对周边地面的影响。建筑物拆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材料如废弃钢筋、砖头、电缆及木料等。对于废弃钢筋、电缆由取得建筑垃圾处置许可的相关单位及个人进行分拣把有用的钢筋、木料、电缆等东西进行回收再利用。施工垃圾应集中堆放,定期运送至当地的垃圾场。避免在长期堆存过程中,某些废弃物会因表面干燥风化而引起扬尘,造成危害,污染周围环境空气。施工单位在施工营地内设置垃圾收集桶,集中收集生活垃圾并及时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项目营运期主要为汽车排放的尾气和由于汽车曲轴箱漏气、燃油系统挥发产生的废气,机动车辆所排放的尾气达到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交通管理,逐步要求车辆装配汽车尾气净化器。禁止尾气污染物超标排放机动车通行。为了减轻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大力推荐使用清洁燃料,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实行路检和年检,并且本路段经营管理部门有权禁止超标机动车通行。为进一步保护项目附近水体,建设单位须落实以下保护措施: (1)应禁止漏油、不安装防护帆布的货车和超载车上路,以防治公路上车辆漏油和货物洒落在道路上,造成附近地表水体污染和安全事故隐患;装载散装易起尘物料时,必须加蓬覆盖才能上路,防治物料散落随径流污水影响水质。 (2)加强路面日常维护管理,定时进行路面卫生清洁工作; (3)定期检查水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营情况,保证雨水收集及污水处理系统等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1)通过加强公路交通管理,可有效控制交通噪声污染;加强路面维护,维持公路路面的平整度。 (2)工程设计措施 纵坡设计中,尽可能减少上坡的坡度,降低车辆爬坡时的声级增加值;选用低噪声的路面材料结构,降低轮胎与地面磨擦声;中央隔离带和防护栏材料(尤其是条形板材)的材质选择和形状、尺寸设计时,应选择自重大的材质并尽可能加大厚度(大于3mm),以免高速气流引发薄板共振而产生噪声。 (3)管理和规划措施 完善沿线路警示标志;保持路面平整,尽量减少软土地基处理遗留的路面高程差,以减少汽车刹车、起动和颠簸产生的声级增加值。 (4)声学技术措施 根据噪声预测结果,本道路建成后,道路沿线的夜间噪声贡献值超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69-2008)4a类标准值,需采用一定的降噪措施,如道路车速管制;同时,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应通过乔灌木搭配及种植阔叶植物降低噪声对道路沿线影响。通过同类型项目经验,结合交通管理部门制定有效的限速措施,使本道路的道路沿线区域可达到相应的《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应标准要求。应通过交通管制,实现降噪。 1)逐步完善和提高机动车噪声的排放标准。实行定期检测机动车噪声的制度,对车辆实行强行维修,直到噪声达标才能上路行驶。淘汰噪声较大的车辆。制定机动车单车噪声的控制规划和目标,逐步降低其单车噪声值,是降低道路交通噪声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2)安装高效能消声器,以降低引擎和排气噪声; 3)在敏感路段严格限制行车速度,特别是夜间的超速行驶; 4)作好路面维修保养,对受损路面及时修复; 5)道路设置汽车禁鸣标志,有效降低对道路沿线的噪声影响; 6)夜间禁止大型车和中型货车在项目路段行驶。 针对采取交通管制措施仍不能室外达标的敏感点,环评建议采用设置隔音屏或安装自然通风隔声窗的措施.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影响主要为运输车辆行进过程中撒落的运载物、发生交通事故车辆散落的货物、沿途人为丢弃的物品以及积聚在路面的降尘等。由于道 (略) 政管理部门、环卫部门和绿化部门对道路全线进行维护、清洁, (略) 环卫部门和绿化部门对道路全线进行养护,在对道路进行养护的同时,也对沿线的垃圾进行收集,清扫、集中处理.本项目建成后,将对道路加强绿化比重、合理配置,可起到保护路面、减少水土流失、降低交通尘埃与交通噪声,进而改善沿路的景观环境,起到美化路容的作用。植 (略) 优美空间的要素之一,利用植物所特有的线条、形态色彩和季相变化等多种美学因素,以不同的树种、观赏期及配置方式形成浓郁的特色街道景观。运营期的风险主要是指投入运营后道路上行驶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造成的危险化学品泄漏可能引起爆炸,泄漏的化学品对当地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造成污染。根据项目的特性,本项目运营期宜采取以下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①建设高强度的防撞栏 桥梁两侧需要设置防撞护栏设施带。 ②加强运营期交通管理 设置警示牌,提醒运输车辆驾驶人员注意通行条件,减速行驶,安全通过。 ③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监控设备 全路段安装先进监控系统、调度指挥和安全监控系统,在隧道暗埋段安装防灾报警系统,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监控设备对机电设备、车辆运行状况进行全方位监控,一是可以科学分析交通状况,及时发现问题,不放掉细小的隐患;二是依靠电子网络,根据天气、路面状况,及时在可变情报板发布交通信息,温情提醒过往司机;三是以提像系统、通讯系统、报警系统为平台,不断完善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发布机制,建成信息处理、事故预警、指挥调度的综合防预警防范指挥系统。 ④配备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 需配备的其他交通安全设施包括:设置交通标志、标线、护栏、隔离栅、反光突起路标及视线诱导设施等。并在适当位置竖立醒目的标志牌,提醒车辆尤其是装在有危险品的车辆注意安全形式,防止事故发生。 ⑤相关部门应做好道路的管理、维护与维修,路面有缺损、颠簸不平、大坑凹和设施损坏时,应及时维修,否则应设立警示标志。 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必须按规定进行车辆和容器检测,严禁使用检测不合格的车辆和容器、使用报废车辆拼装或自行改装车辆、自行改造容器从事危险货物运输。同时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装置,如排气管火花熄灭器、泄压阀、防波板、遮阳物、压力表、液位计、导除静电设备和必要的灭火设备。 ⑦水源地风险防护措施主要针对防范车辆交通事故、泄油事故,一旦运输石油类、危险化工品等物品的车辆发生了交通事故,这些危险品泄漏将对事故发生路段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当事故发生后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危险品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这里主要对危险品泄漏进入地表水造成污染提出一些防护措施。 A、当危险品泄漏时,要在第一时间内封闭现场,针对泄漏品的特性利用有效的吸附剂或吸收器阻止危险品外泄; B、对于油类或类油性化工品,及时利用简易围油栏进行围捞,同时马上联系交通部门,通知及时进行交通管制,防止污染物扩散; C、针对不同的危险品泄漏,对可以调用罐车,利用水泵尽量把污染物浓度较高的水抽走的泄漏危险品,及时用水泵抽水,尽量不在事故发生地淤积污染物,减少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的时间,减轻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3)跨越地表水桥梁发生化学品泄漏的风险防范措施 本工程存在的环境风险主要为桥上危化品泄漏对桥下地表水体的影响。 本工程需要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如下: A、加强营运期交通管理,严禁违章驾驶 根据我国近年来对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统计结果和本评价对危害事件的概率估算结果,致使车辆发生泄漏、翻车、着火或爆炸事故的主要因素是司机驾驶失误,亦即发生这些事故的概率基本取决于司机操作失误的概率。显然,减少恶性交通事故发生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减小司机的驾驶失误。特建议:交通管理部门必须加强道路营运期的交通管理,严禁违章驾驶,并有切实的管理措施。 B、本线路桥梁段原则上不允许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通行,将在桥梁两端放置禁止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通行警示牌,并且在桥梁段两侧设置防撞护栏。如果道路正式运营期间不能做到禁止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通行,需要在正式通车运行前另行设计建造隔油沉淀池+事故应急池,用以截流突发事故时泄漏的有害物质。 C、当有毒有害物质发生泄漏,因地制宜采取应急措施,以尽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应及时截流液体,必须尽量在地 (略) 政雨水管前收集并送到附近的污水处理厂或交有资质单位处理。及时对吸液棉布等按危险废物管理要求进行收集,不能任意丢弃。 D、监管部门或相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通知就近交通巡警前往事故地点控制现场,同时通知就近的消防部门安排前往处理事故。 E、建立完善的联动机制 本项目 (略) 政雨水管分段就近排入就近河涌。各河涌与引河之间设有水闸,平时水闸关闭,仅排洪或需要引水时打开,避免事故废水或废液未来得及收集导致进入雨水管网。 F、建设安全设施 严格按照相关设计规范进行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和建设。 |
公众参与情况 | |
相关环保措施承诺 | 我单位郑重承诺将严格按照审批通过的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认真落实各项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
公示时间 | 2023-06-07 |
联系人 | (略) 生态环境局 |
联系电话 | * |
通讯地址 | (略) 南城街道宏伟二路南城段九号胜安大厦 |
初步审查意见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技术导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等有关规定,我局对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等材料进行审查,存在环境保护措施可行性分析不充分等问题,拟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拟不予批准的决定。 |
初步审查意见附件 | |
备注 | 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维护公众环境权益,现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五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五个工作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上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提出书面听证申请。 |
受理号(号) | * |
项目名称 | 东莞市公常路改造工程 |
建设地点 | 起点接深圳段公常路,终点为常黄路与常平大道交叉口 |
建设单位 | (略) (略)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广东苏辰 (略) |
项目概况 | 东莞市公常路改造工程道路总长19.149km,按一级公路标准,道路红线宽度为35~51米,设双向6~8车道,设计速度60km/h。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桥涵设计荷载为公路-I 级。 本工程主要设计任务为对公常路全线慢行系统、路面、景观、排水、照明、交通工程等附属工程进行改造。全线新建17座人行天桥;平面信控交叉口16处。接长涵洞1道。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施工期的主要污染源为征地拆迁、土地平整、土石方的挖掘、回填以及建筑材料装卸、搬运等产生的扬尘,运输车辆、施工机械排放的尾气,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雨水冲刷施工场地和清洗施工机械产生的施工废水,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弃土方、建筑垃圾、废弃的包装材料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等。营运期主要污染源为:机动车行驶排放的尾气、机动车行驶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地面水径流所携带的污染物对水环境的影响等。根据本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为减少粉尘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建设时应严格按照《城市扬尘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393-2007)等相关文件要求做好防尘措施。拟采取以下防尘措施: ①精细化管控施工扬尘: (略) 统一要求建立施工工地扬尘防治管理清单,每半年进行动态更新。将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纳入文明施工管理范畴,建立扬尘控制责任制度,扬尘治理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将扬尘管理工作不到位的不良信 (略) 场信用管理体系,情节严重 (略) 场主体“黑名单”。出入工地的建筑垃圾和粉状物料运输车辆实行“一不准进,三不准出”(无证车辆不准进,未冲洗干净车辆不准出、不封闭车辆不准出、超装车辆不准出)管理。 ②推广应用全封闭建筑垃圾和粉状物料运输车辆,鼓励老旧运输车辆淘汰更新。 ③采用商品混凝土,不在现场进行搅拌工序。商品沥青在运输时应采用全封闭式装置,在进行铺装时也采用密封式加热铺装装置。 ④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在施工区域两边设置 2.5m 挡板;且必须在固定围挡上设置安装自动喷雾降尘设备。采取湿法作业。施工期间根据天气情况做好洒水工作,干燥大风天气应增加洒水次数; ⑤建筑垃圾和材料应采取规范堆放、遮盖、洒水等防尘措施,建筑垃圾及时清运。 ⑥土石方工程防尘产生。土石方工程包括土的开挖、运输和填筑等施工过程,遇到干燥、易起尘的土方工程作业时,应辅以洒水扬尘,尽量缩短起尘操作时间。 ⑦施工场地内的土堆、砂石、土方、工程材料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应使用密目安全网等材料进行覆盖或封闭保存,定期采取喷洒抑制等措施。对于施工工地内部裸地应采取覆盖防尘布、洒水等有效防尘措施、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行驶。 ⑧选用符合国家卫生防护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工具,确保其废气排放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保证上路行驶的机动车尾气完全达标;运输建筑垃圾及渣土时,要执行车辆密闭化运输(用帆布遮盖)。 ⑨配置保洁人员,定时清扫施工现场,雨天如有土方流入现有道路,需及时清扫不准运渣车辆置顶装载、不准高空抛撒建渣。 施工现场出入口要做到混凝土硬化、配备高压水枪清洗轮胎及车身的洗车平台,不准车辆带泥出门,解决建筑渣土运输车辆轮胎及车身带泥上路造成污染。冲洗废水进入施工区污水系统,经沉淀后尽量回用;施工阶段应对施工作业区以及运输的道路及时清扫和浇水,长期使地面保持湿度20%以上,做到施工现场100%围挡、工地裸露砂土场地不用时 100%覆盖或绿化、工地出入口100%硬化、物料等堆放 100%遮盖,并加强施工管理,安装扬尘污染在线监控系统,最大程度减少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 拟改造道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本项目沥青通过购买商品沥青,因此不存在沥青熬化和运输阶段的污染。但在沥青和小石头搅拌,并进行摊铺的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沥青烟,对空气环境有一定影响。 沥青碎石混合料采用拌合机拌合,混合料的拌合保证沥青与集料拌合均匀,机械拌合时间一般不超过30s,搅拌时间较短。而且拌制的混合料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摊铺后,用压路机碾压,使混合料初步稳定,再补充复压至密实为止,减少了沥青烟的产生。为了尽量减少沥青烟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施工方应加快施工进度,尽快完成沥青碎石层的摊铺,以减少沥青层与大气接触的时间及面积;施工人员应配戴口罩,以减少吸入沥青烟气,从而减轻对身体的危害。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后,沥青烟对周边的影响不大。道路施工机械主要有载重车、压路机、打桩机、柴油动力机械等燃油机械,它们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CO、NO2、THC。由于施工机械多为大型机械,单车排放系数较大,但施工机械数量少且较分散,其污染程度相对较轻。选用耗油低的施工机械施工,使用清洁燃料,合理控制行驶速度。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施工营地,其中主要是施工人员就餐和洗涤产生的污水及粪便水,主要含动植物油脂、食物残渣、洗涤剂等各种有机物。在施工营地配置临时化粪池收集处理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采用临时化粪池处理,由排 (略) 政污水在施工临建区适当位置设置临时的隔油沉淀池和集水池,在出入口设置洗车槽,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排入集水池内,回用于施工场地的机械设备、运输车辆清洗和洒水降尘,达到《城市污水 (略) 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 (略) 杂用水标准。不对外排放。 另外,施工机械如漏油对当地土壤、水环境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尽量避免机械漏油现象的发生,每隔一个星期对施工机械进行检修,不能使用破旧、漏油情况比较严重的施工机械。 各类筑路材料应有防雨遮雨设施,沥青材料不得倾倒于地上,工程废料要及时运走。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清洗水,应经沉砂隔油池处理,循环使用。对沉砂隔油池做好防渗处理。为减少施工噪声影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略) 环保部门对噪声污染防治的规定执行。项目在施工期间注意填挖平衡,减少由于取土、弃土而引起的占用和水土流失,降低对周边地面的影响。建筑物拆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材料如废弃钢筋、砖头、电缆及木料等。对于废弃钢筋、电缆由取得建筑垃圾处置许可的相关单位及个人进行分拣把有用的钢筋、木料、电缆等东西进行回收再利用。施工垃圾应集中堆放,定期运送至当地的垃圾场。避免在长期堆存过程中,某些废弃物会因表面干燥风化而引起扬尘,造成危害,污染周围环境空气。施工单位在施工营地内设置垃圾收集桶,集中收集生活垃圾并及时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项目营运期主要为汽车排放的尾气和由于汽车曲轴箱漏气、燃油系统挥发产生的废气,机动车辆所排放的尾气达到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交通管理,逐步要求车辆装配汽车尾气净化器。禁止尾气污染物超标排放机动车通行。为了减轻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大力推荐使用清洁燃料,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实行路检和年检,并且本路段经营管理部门有权禁止超标机动车通行。为进一步保护项目附近水体,建设单位须落实以下保护措施: (1)应禁止漏油、不安装防护帆布的货车和超载车上路,以防治公路上车辆漏油和货物洒落在道路上,造成附近地表水体污染和安全事故隐患;装载散装易起尘物料时,必须加蓬覆盖才能上路,防治物料散落随径流污水影响水质。 (2)加强路面日常维护管理,定时进行路面卫生清洁工作; (3)定期检查水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营情况,保证雨水收集及污水处理系统等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1)通过加强公路交通管理,可有效控制交通噪声污染;加强路面维护,维持公路路面的平整度。 (2)工程设计措施 纵坡设计中,尽可能减少上坡的坡度,降低车辆爬坡时的声级增加值;选用低噪声的路面材料结构,降低轮胎与地面磨擦声;中央隔离带和防护栏材料(尤其是条形板材)的材质选择和形状、尺寸设计时,应选择自重大的材质并尽可能加大厚度(大于3mm),以免高速气流引发薄板共振而产生噪声。 (3)管理和规划措施 完善沿线路警示标志;保持路面平整,尽量减少软土地基处理遗留的路面高程差,以减少汽车刹车、起动和颠簸产生的声级增加值。 (4)声学技术措施 根据噪声预测结果,本道路建成后,道路沿线的夜间噪声贡献值超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69-2008)4a类标准值,需采用一定的降噪措施,如道路车速管制;同时,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应通过乔灌木搭配及种植阔叶植物降低噪声对道路沿线影响。通过同类型项目经验,结合交通管理部门制定有效的限速措施,使本道路的道路沿线区域可达到相应的《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应标准要求。应通过交通管制,实现降噪。 1)逐步完善和提高机动车噪声的排放标准。实行定期检测机动车噪声的制度,对车辆实行强行维修,直到噪声达标才能上路行驶。淘汰噪声较大的车辆。制定机动车单车噪声的控制规划和目标,逐步降低其单车噪声值,是降低道路交通噪声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2)安装高效能消声器,以降低引擎和排气噪声; 3)在敏感路段严格限制行车速度,特别是夜间的超速行驶; 4)作好路面维修保养,对受损路面及时修复; 5)道路设置汽车禁鸣标志,有效降低对道路沿线的噪声影响; 6)夜间禁止大型车和中型货车在项目路段行驶。 针对采取交通管制措施仍不能室外达标的敏感点,环评建议采用设置隔音屏或安装自然通风隔声窗的措施.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影响主要为运输车辆行进过程中撒落的运载物、发生交通事故车辆散落的货物、沿途人为丢弃的物品以及积聚在路面的降尘等。由于道 (略) 政管理部门、环卫部门和绿化部门对道路全线进行维护、清洁, (略) 环卫部门和绿化部门对道路全线进行养护,在对道路进行养护的同时,也对沿线的垃圾进行收集,清扫、集中处理.本项目建成后,将对道路加强绿化比重、合理配置,可起到保护路面、减少水土流失、降低交通尘埃与交通噪声,进而改善沿路的景观环境,起到美化路容的作用。植 (略) 优美空间的要素之一,利用植物所特有的线条、形态色彩和季相变化等多种美学因素,以不同的树种、观赏期及配置方式形成浓郁的特色街道景观。运营期的风险主要是指投入运营后道路上行驶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造成的危险化学品泄漏可能引起爆炸,泄漏的化学品对当地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造成污染。根据项目的特性,本项目运营期宜采取以下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①建设高强度的防撞栏 桥梁两侧需要设置防撞护栏设施带。 ②加强运营期交通管理 设置警示牌,提醒运输车辆驾驶人员注意通行条件,减速行驶,安全通过。 ③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监控设备 全路段安装先进监控系统、调度指挥和安全监控系统,在隧道暗埋段安装防灾报警系统,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监控设备对机电设备、车辆运行状况进行全方位监控,一是可以科学分析交通状况,及时发现问题,不放掉细小的隐患;二是依靠电子网络,根据天气、路面状况,及时在可变情报板发布交通信息,温情提醒过往司机;三是以提像系统、通讯系统、报警系统为平台,不断完善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发布机制,建成信息处理、事故预警、指挥调度的综合防预警防范指挥系统。 ④配备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 需配备的其他交通安全设施包括:设置交通标志、标线、护栏、隔离栅、反光突起路标及视线诱导设施等。并在适当位置竖立醒目的标志牌,提醒车辆尤其是装在有危险品的车辆注意安全形式,防止事故发生。 ⑤相关部门应做好道路的管理、维护与维修,路面有缺损、颠簸不平、大坑凹和设施损坏时,应及时维修,否则应设立警示标志。 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必须按规定进行车辆和容器检测,严禁使用检测不合格的车辆和容器、使用报废车辆拼装或自行改装车辆、自行改造容器从事危险货物运输。同时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装置,如排气管火花熄灭器、泄压阀、防波板、遮阳物、压力表、液位计、导除静电设备和必要的灭火设备。 ⑦水源地风险防护措施主要针对防范车辆交通事故、泄油事故,一旦运输石油类、危险化工品等物品的车辆发生了交通事故,这些危险品泄漏将对事故发生路段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当事故发生后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危险品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这里主要对危险品泄漏进入地表水造成污染提出一些防护措施。 A、当危险品泄漏时,要在第一时间内封闭现场,针对泄漏品的特性利用有效的吸附剂或吸收器阻止危险品外泄; B、对于油类或类油性化工品,及时利用简易围油栏进行围捞,同时马上联系交通部门,通知及时进行交通管制,防止污染物扩散; C、针对不同的危险品泄漏,对可以调用罐车,利用水泵尽量把污染物浓度较高的水抽走的泄漏危险品,及时用水泵抽水,尽量不在事故发生地淤积污染物,减少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的时间,减轻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3)跨越地表水桥梁发生化学品泄漏的风险防范措施 本工程存在的环境风险主要为桥上危化品泄漏对桥下地表水体的影响。 本工程需要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如下: A、加强营运期交通管理,严禁违章驾驶 根据我国近年来对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统计结果和本评价对危害事件的概率估算结果,致使车辆发生泄漏、翻车、着火或爆炸事故的主要因素是司机驾驶失误,亦即发生这些事故的概率基本取决于司机操作失误的概率。显然,减少恶性交通事故发生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减小司机的驾驶失误。特建议:交通管理部门必须加强道路营运期的交通管理,严禁违章驾驶,并有切实的管理措施。 B、本线路桥梁段原则上不允许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通行,将在桥梁两端放置禁止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通行警示牌,并且在桥梁段两侧设置防撞护栏。如果道路正式运营期间不能做到禁止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通行,需要在正式通车运行前另行设计建造隔油沉淀池+事故应急池,用以截流突发事故时泄漏的有害物质。 C、当有毒有害物质发生泄漏,因地制宜采取应急措施,以尽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应及时截流液体,必须尽量在地 (略) 政雨水管前收集并送到附近的污水处理厂或交有资质单位处理。及时对吸液棉布等按危险废物管理要求进行收集,不能任意丢弃。 D、监管部门或相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通知就近交通巡警前往事故地点控制现场,同时通知就近的消防部门安排前往处理事故。 E、建立完善的联动机制 本项目 (略) 政雨水管分段就近排入就近河涌。各河涌与引河之间设有水闸,平时水闸关闭,仅排洪或需要引水时打开,避免事故废水或废液未来得及收集导致进入雨水管网。 F、建设安全设施 严格按照相关设计规范进行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和建设。 |
公众参与情况 | |
相关环保措施承诺 | 我单位郑重承诺将严格按照审批通过的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认真落实各项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
公示时间 | 2023-06-07 |
联系人 | (略) 生态环境局 |
联系电话 | * |
通讯地址 | (略) 南城街道宏伟二路南城段九号胜安大厦 |
初步审查意见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技术导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等有关规定,我局对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等材料进行审查,存在环境保护措施可行性分析不充分等问题,拟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拟不予批准的决定。 |
初步审查意见附件 | |
备注 | 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维护公众环境权益,现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五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五个工作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上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提出书面听证申请。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