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镶黄旗那仁乌拉三面井矿区铌钽铷稀有金属矿勘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拟审批公示
内蒙古自治区镶黄旗那仁乌拉三面井矿区铌钽铷稀有金属矿勘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拟审批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以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公示日期: 2023年5月12日
联系电话:(传真):0479-*
通讯地址: 镶黄旗政务服务中心
邮编: *
项目名称:内蒙古自治区镶黄旗那仁乌拉三面井矿区铌钽铷稀有金属矿勘探项目
建设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镶黄旗那仁乌拉三面井
建设单位:镶 (略)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内 (略)
项目概况:内蒙古自治区镶黄旗那仁乌拉三面井矿区铌钽铷稀有金属矿勘探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镶黄旗那仁乌拉三面井内,项目总投资562.81万元,环保投资44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7.82%,探矿区面积面积5.3km2,包括勘探区、办公区、生活区和道路等。勘查矿种铌钽铷稀有金属,勘查阶段为普查。勘探主要有1:2000地形测量,测量面积1.64km2;1:2000地质测量,测量面积1.64km2;1:1000地质剖面测量,测量长度10km;1:5000水工环地质调查,调查面积1.64km2;1:2000伽玛能谱剖面测量,测量长度为3km,全区取样3105份;设置钻孔10个,水文孔1个,钻探工作量为8000m。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大气环境影响措施
(1)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在大风天气禁止开挖作业。
(2)对开挖表土及时进行苫盖处理并压实,防止风力起尘。
2.水环境影响措施
加强施工期人员生活污水收集,严禁随意排放。
3.声环境影响措施
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定期维护保养,使其处于优良的运行状态下。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1)生活区集中收集的生活垃圾定期由当地环卫部门清理。
(2)场地平整产生的弃土集中堆存,待钻探采样结束后用于场地平整恢复。
5.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利用场地,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尽可能减少临时占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宣传教育。
运营期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探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措施
本项目探矿活动造成的主要生态破坏为钻探弃土临时堆放场地,工程破坏原有地表面积约440m2,工程结束后应对该部分临时用地进行生态恢复,恢复面积见表5-1。
表5-1 生态恢复范围及恢复措施一览表
组成部分 | 占地类型 | 破坏程度 | 恢复措施及预期效果 |
钻探工程临时占地 | 草地 | 中度 | 单个工程结束后,立即对废土石方进行回填,并对临时堆放场地采取防止水土流失等措施,对堆场进行生态恢复。 |
(2)生态保护总体方案
①合理进行勘查布置,精心组织勘查管理,严格控制探矿范围活动。
②合理安排勘查计划和作业时间,优化勘查方案,在工程开挖过程中,尽量减少和有效控制对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尽量避免在雨天进行动土施工,以减小场区周围的水土流失。施工开挖或临时堆土遇雨时,采取必要的防雨布覆盖等措施。
③探矿期间,应对探查工程遗留的施工迹地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应尽早使地表恢复原貌。
④尽量减少对探矿区域内现有植被的破坏。尽量做到不动土,如动土不可避免,应剥离并妥善保护好地表表层毡层和土壤,待探矿活动完成后,进行场地恢复时重新覆盖在表层,尽量使地表恢复原貌。
⑤加强思想教育,积极宣传环境保护法规,提高人员环保意识,禁止一切滥砍滥伐、捕猎活动,对于工作人员在进行矿山踏勘时,应尽量避免因踩踏而对现有植被带来的破坏,确保探矿活动区生态环境不受到显著人为干扰。
(2)预期生态保护及恢复效果
对于表土剥离物的临时堆放、对土地的占压以及废石场等用地的生态恢复工作,应在探矿活动结束后恢复与周围景观基本相协调,与原生地形、地貌基本一致,无明显斑块状、条带状视觉印象。
探矿作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影响主要表现在植被破坏、废石堆放引发水土流失和土壤损失,人群开发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探矿工作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根据《绿色勘察指南》(T/CMAS0001-2018),本项目详查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表土剥离物的临时堆放对土地的占压;探矿活动对动植物的影响等。现提出生态破坏环境保护措施如下:
1)钻探工程对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钻探过程中产生的地表剥离物和废石暂时在平台放置,以备最终封闭时用于表层土壤覆盖。对单个工程结束后,立即对表剥离物和废石进行回填,并对临时堆放场地采取防止水土流失等措施,对堆场进行生态恢复。
钻探现场应严格按照地质设计要求认真做好封孔工作,保证封孔质量,孔口用水泥砂浆树立规范的标志桩。
2)土壤保护及水土保护措施
探矿作业区应对剥离的土壤最好进行异地选址移存,移存的土壤层平整、防止雨水冲刷。探矿完毕后用于表层土壤覆盖。探矿取完样品后立即将表层剥离土回填平整压实,严禁裸露堆放。
3)野生动物、植物资源保护措施
①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措施
(a)对矿区栖息的动物应予以保护,严禁在矿区围捕、猎杀。
(b)矿山探矿区人群活动应集中在探矿区周围,必须限制人群在矿区大面积无组织频繁活动,以免影响动物的栖息生存。
(c)高噪声源特别是突发性高噪声源对动物的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对突发性噪声的时间段予以限制,夜间(晚10:00~凌晨6:00)不允许施工,以免对动物栖息、繁殖造成影响。
(d)晚间矿山探矿中,对矿区灯火应有遮挡防护,以防灯光四射,强光对矿区夜间活动的动物有影响,因此要予以防护。
采取以上措施后,可降低矿山探矿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②植物保护措施
(a)探矿过程中开挖取样过程中,尽量避开有植被的区域。
(b)探矿结束后必须清除占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对临时占地进行植物恢复,尽量按原植被类型、群系予以恢复。
(c)林地复绿,林木品种适合当地生长,应结合当地居民及社会经济发展及环境的协调要求,林木的种植施工应符合相关行业规程及规范标准。
综上所述,恢复治理工作应达到现场无污染破坏痕迹,生态恢复良好,环境协调。
表5-2工程植被恢复计划表
植被恢 复地点 | 植被恢复措施 | 恢复时间(年) |
钻井平台 | 施工过程中分层开挖,表层堆存于平台内。施工结束后,对泥浆池进行覆土填埋,钻井平台土地平整,对占绿化物种以大针茅、羊草、糙隐子草等为主用的440m2的临时占地进行绿化,植被覆盖度达到60%。绿化以大针茅、羊草、糙隐子草等为主。 | 2024年10月进行土地平整,2025年5月进行植被绿化。 |
施工营地 | 本项目施工营地为租用民房,不涉及植被恢复工作。 | / |
施工道路 | 依托矿区遗留道路,施工结束后,不进行生态恢复。待探矿项目转采后,转为采矿项目工程内容。 | / |
2.大气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1)加强勘探活动产生的扬尘治理。开挖产生的剥离表土堆存于钻探平台旁并及时进行苫盖,合理规划勘探活动时间,严禁大风天气开展钻探作业。有条件的情况下,对产尘作业点采用喷淋降尘,以减少扬尘影响。
(2)食堂烹饪油烟采用高效油烟净化器,净化效率80%,油烟经净化后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38-2001)中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0mg/m3标准后排放。
3.水环境影响治理措施
生活污水收集后暂存至简易化粪池中,定期拉运至当地污水处理厂。
每个钻孔旁设一个防渗泥浆池,共计11个,容积约4m3,收集钻机护壁、冷却产生的泥浆废水,经自然沉淀后,上清液循环使用,不外排。
4.噪声影响及治理措施
(1)从源头加强对勘探钻具设备的维护、养护。
(2)合理安排勘探工作时段,应尽可能避免大量噪声设备同时使用。
(3)合理布局勘探场地内机械设备,以免局部声级过高。
(4)降低人为噪声影响,按操作规范操作机械设备等,过程中减少碰撞噪声,禁止野蛮作业,减少作业噪声。
(5)建设单位应加强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勘探方案和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
5.固体废物影响及治理措施
生活营地设置垃圾收集箱,勘探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期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严禁随意抛弃。
钻探过程中产生的地表剥离物就近平整压实,并及时遮盖篷布,以防止水土流失。
钻机泥浆废水经沉淀后产生的岩屑、底渣等,待钻探结束后用于回填平整,综合利用。
6.环境风险
针对本项目特点,提出以下几点环境风险管理要求:
(1)醒目位置设立“严禁烟火”、“禁火区”等警戒标语、标牌和防火安全制度。
(2)对操作和维修人员进行岗前培训,避免因严重操作失误而造成人为事故。
(3)加强员工的事故安全知识教育,要求全体人员了解事故处理的程序,一旦出现事故可以立即停产,控制事故的危害范围和程度。
(4)管理方面有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有效的安全管理组织,确保各种有关的管理规定能在各个环节上得到充分落实。
(5)对柴油存放的铁桶定期检查,防止泄露。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以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公示日期: 2023年5月12日
联系电话:(传真):0479-*
通讯地址: 镶黄旗政务服务中心
邮编: *
项目名称:内蒙古自治区镶黄旗那仁乌拉三面井矿区铌钽铷稀有金属矿勘探项目
建设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镶黄旗那仁乌拉三面井
建设单位:镶 (略)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内 (略)
项目概况:内蒙古自治区镶黄旗那仁乌拉三面井矿区铌钽铷稀有金属矿勘探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镶黄旗那仁乌拉三面井内,项目总投资562.81万元,环保投资44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7.82%,探矿区面积面积5.3km2,包括勘探区、办公区、生活区和道路等。勘查矿种铌钽铷稀有金属,勘查阶段为普查。勘探主要有1:2000地形测量,测量面积1.64km2;1:2000地质测量,测量面积1.64km2;1:1000地质剖面测量,测量长度10km;1:5000水工环地质调查,调查面积1.64km2;1:2000伽玛能谱剖面测量,测量长度为3km,全区取样3105份;设置钻孔10个,水文孔1个,钻探工作量为8000m。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大气环境影响措施
(1)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在大风天气禁止开挖作业。
(2)对开挖表土及时进行苫盖处理并压实,防止风力起尘。
2.水环境影响措施
加强施工期人员生活污水收集,严禁随意排放。
3.声环境影响措施
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定期维护保养,使其处于优良的运行状态下。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1)生活区集中收集的生活垃圾定期由当地环卫部门清理。
(2)场地平整产生的弃土集中堆存,待钻探采样结束后用于场地平整恢复。
5.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利用场地,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尽可能减少临时占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宣传教育。
运营期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探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措施
本项目探矿活动造成的主要生态破坏为钻探弃土临时堆放场地,工程破坏原有地表面积约440m2,工程结束后应对该部分临时用地进行生态恢复,恢复面积见表5-1。
表5-1 生态恢复范围及恢复措施一览表
组成部分 | 占地类型 | 破坏程度 | 恢复措施及预期效果 |
钻探工程临时占地 | 草地 | 中度 | 单个工程结束后,立即对废土石方进行回填,并对临时堆放场地采取防止水土流失等措施,对堆场进行生态恢复。 |
(2)生态保护总体方案
①合理进行勘查布置,精心组织勘查管理,严格控制探矿范围活动。
②合理安排勘查计划和作业时间,优化勘查方案,在工程开挖过程中,尽量减少和有效控制对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尽量避免在雨天进行动土施工,以减小场区周围的水土流失。施工开挖或临时堆土遇雨时,采取必要的防雨布覆盖等措施。
③探矿期间,应对探查工程遗留的施工迹地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应尽早使地表恢复原貌。
④尽量减少对探矿区域内现有植被的破坏。尽量做到不动土,如动土不可避免,应剥离并妥善保护好地表表层毡层和土壤,待探矿活动完成后,进行场地恢复时重新覆盖在表层,尽量使地表恢复原貌。
⑤加强思想教育,积极宣传环境保护法规,提高人员环保意识,禁止一切滥砍滥伐、捕猎活动,对于工作人员在进行矿山踏勘时,应尽量避免因踩踏而对现有植被带来的破坏,确保探矿活动区生态环境不受到显著人为干扰。
(2)预期生态保护及恢复效果
对于表土剥离物的临时堆放、对土地的占压以及废石场等用地的生态恢复工作,应在探矿活动结束后恢复与周围景观基本相协调,与原生地形、地貌基本一致,无明显斑块状、条带状视觉印象。
探矿作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影响主要表现在植被破坏、废石堆放引发水土流失和土壤损失,人群开发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探矿工作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根据《绿色勘察指南》(T/CMAS0001-2018),本项目详查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表土剥离物的临时堆放对土地的占压;探矿活动对动植物的影响等。现提出生态破坏环境保护措施如下:
1)钻探工程对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钻探过程中产生的地表剥离物和废石暂时在平台放置,以备最终封闭时用于表层土壤覆盖。对单个工程结束后,立即对表剥离物和废石进行回填,并对临时堆放场地采取防止水土流失等措施,对堆场进行生态恢复。
钻探现场应严格按照地质设计要求认真做好封孔工作,保证封孔质量,孔口用水泥砂浆树立规范的标志桩。
2)土壤保护及水土保护措施
探矿作业区应对剥离的土壤最好进行异地选址移存,移存的土壤层平整、防止雨水冲刷。探矿完毕后用于表层土壤覆盖。探矿取完样品后立即将表层剥离土回填平整压实,严禁裸露堆放。
3)野生动物、植物资源保护措施
①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措施
(a)对矿区栖息的动物应予以保护,严禁在矿区围捕、猎杀。
(b)矿山探矿区人群活动应集中在探矿区周围,必须限制人群在矿区大面积无组织频繁活动,以免影响动物的栖息生存。
(c)高噪声源特别是突发性高噪声源对动物的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对突发性噪声的时间段予以限制,夜间(晚10:00~凌晨6:00)不允许施工,以免对动物栖息、繁殖造成影响。
(d)晚间矿山探矿中,对矿区灯火应有遮挡防护,以防灯光四射,强光对矿区夜间活动的动物有影响,因此要予以防护。
采取以上措施后,可降低矿山探矿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②植物保护措施
(a)探矿过程中开挖取样过程中,尽量避开有植被的区域。
(b)探矿结束后必须清除占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对临时占地进行植物恢复,尽量按原植被类型、群系予以恢复。
(c)林地复绿,林木品种适合当地生长,应结合当地居民及社会经济发展及环境的协调要求,林木的种植施工应符合相关行业规程及规范标准。
综上所述,恢复治理工作应达到现场无污染破坏痕迹,生态恢复良好,环境协调。
表5-2工程植被恢复计划表
植被恢 复地点 | 植被恢复措施 | 恢复时间(年) |
钻井平台 | 施工过程中分层开挖,表层堆存于平台内。施工结束后,对泥浆池进行覆土填埋,钻井平台土地平整,对占绿化物种以大针茅、羊草、糙隐子草等为主用的440m2的临时占地进行绿化,植被覆盖度达到60%。绿化以大针茅、羊草、糙隐子草等为主。 | 2024年10月进行土地平整,2025年5月进行植被绿化。 |
施工营地 | 本项目施工营地为租用民房,不涉及植被恢复工作。 | / |
施工道路 | 依托矿区遗留道路,施工结束后,不进行生态恢复。待探矿项目转采后,转为采矿项目工程内容。 | / |
2.大气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1)加强勘探活动产生的扬尘治理。开挖产生的剥离表土堆存于钻探平台旁并及时进行苫盖,合理规划勘探活动时间,严禁大风天气开展钻探作业。有条件的情况下,对产尘作业点采用喷淋降尘,以减少扬尘影响。
(2)食堂烹饪油烟采用高效油烟净化器,净化效率80%,油烟经净化后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38-2001)中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0mg/m3标准后排放。
3.水环境影响治理措施
生活污水收集后暂存至简易化粪池中,定期拉运至当地污水处理厂。
每个钻孔旁设一个防渗泥浆池,共计11个,容积约4m3,收集钻机护壁、冷却产生的泥浆废水,经自然沉淀后,上清液循环使用,不外排。
4.噪声影响及治理措施
(1)从源头加强对勘探钻具设备的维护、养护。
(2)合理安排勘探工作时段,应尽可能避免大量噪声设备同时使用。
(3)合理布局勘探场地内机械设备,以免局部声级过高。
(4)降低人为噪声影响,按操作规范操作机械设备等,过程中减少碰撞噪声,禁止野蛮作业,减少作业噪声。
(5)建设单位应加强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勘探方案和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
5.固体废物影响及治理措施
生活营地设置垃圾收集箱,勘探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期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严禁随意抛弃。
钻探过程中产生的地表剥离物就近平整压实,并及时遮盖篷布,以防止水土流失。
钻机泥浆废水经沉淀后产生的岩屑、底渣等,待钻探结束后用于回填平整,综合利用。
6.环境风险
针对本项目特点,提出以下几点环境风险管理要求:
(1)醒目位置设立“严禁烟火”、“禁火区”等警戒标语、标牌和防火安全制度。
(2)对操作和维修人员进行岗前培训,避免因严重操作失误而造成人为事故。
(3)加强员工的事故安全知识教育,要求全体人员了解事故处理的程序,一旦出现事故可以立即停产,控制事故的危害范围和程度。
(4)管理方面有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有效的安全管理组织,确保各种有关的管理规定能在各个环节上得到充分落实。
(5)对柴油存放的铁桶定期检查,防止泄露。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