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漳浦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内容
 
发送至邮箱

漳浦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漳浦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 文件下载:pdf下载 无word文件
  • 浦政文〔2023〕75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漳浦盐场,各工业区(园)和台创园管委会,县直各单位:

    现将《漳浦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漳浦县人民政府

    2023年5月30日


    漳浦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21—2025年)

    为贯 (略)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和中共中央办公厅、 (略) 办公厅《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依据《 (略) 全民健身条例》和《 (略) “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 (略) 人民政府关 (略) 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漳政综〔2022〕62号),结合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总书记关于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补齐健身场地设施短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大力支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让体育发展成果普惠于民。充分发挥全民健身的多元化功能综合价值,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有效供给扩大,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参与体育健身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全县总人口的42%以上,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群众参与健身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提升;行政村体 (略) 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全县人均体育场面积达到2.6平方米以上,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2.5名。

    二、主要任务

    (一)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更完善便利

    以补齐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短板为重点,加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社会足球场、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条件。在新建公园、 (略) (略) 规划布局中,发改、自然资源、住建、交通等部门要充分考虑体育健身元素,规划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推动在公园、绿地、城市边角地、郊野公园、县中心小幅地块、街边体育小公园等区域建设五人制足球场、半场制篮球场、健身路径等嵌入式体育设施。支持在安全、合法利用的前提下,在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建筑屋顶、地下空间等闲置资源改建一批全民健身设施。推动体育中心、各类商业设施、 (略) 空间,以新建或改扩建等 (略) 体育综合体。加强社区运动角建设,在社区适宜空间内配建乒乓球桌、羽毛球场、健身路径、篮球场、室内健身器材、棋牌桌、儿童攀爬架等小型多样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开展健身运动。

    积极争取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同步开展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评估督导,优化开放绩效管理方式,加大向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开放的绩效考核力度,鼓励社会力量承接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造完善体育场馆硬件设施,做好应急避难(险)功能转换预案。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运营和维护管理,完善“建管并重”的长效机制,提高公共体育场馆使用效益。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要带头开放可用于健身的空间,做到能开尽开。鼓励私营企业向社会开放自有健身设施。

    (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开展更广泛丰富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强化赛事活动安全管理,持续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会、运动健身进万家等系列品牌赛事活动。支持创建“一地一品、一地多品”品牌赛事,扶持和举办社区运动会等基层赛事活动,打造全社会参与、多项目覆盖、多层级联动、贯穿全年、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扩大群众参与、积极培养群众健身意识,充分发挥“全民健身日”活动的示范作用。鼓励支持各单项体育协会、体育社会组织,充分利用好健身设施载体、组织举办小型多样、形式灵活的全民健身竞赛活动。大力发展农耕健身、健身走(跑)、自行车、户外球类、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并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支持承办全国性、全省性、区域性特色体育赛事活动,打造集红色文化、绿色理念为一体的特色品牌赛事。

    大力发展“三大球”运动,探索建立足球、篮球、排球业余竞赛体系,普及运动项目文化,发展运动项目人口。积极推广“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推动冰雪运动发展。要结合全运会、省运会群体项目比赛,组织开展“我要上全运”“ (略) 运”系列活动;结合纪念毛泽东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全民健身周”“农民丰收节”以及重大节庆等时间节点,举办形式多样的健身活动,丰富群众体育生活。支持企业、社会组织等自主设计、创建、发起线上赛事活动。

    (三)全民健身社会组织发展更具有活力

    充分发挥体育总会在全民健身组织中的枢纽作用,完善覆盖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积极发挥全县性体育社会组织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专业指导服务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提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活力,推动各单项体育协会向乡镇(场、管委会)、行政村(社区)延伸,推进农村全民健身站点建设,夯实基层体育健身组织基础。

    强化党建引领,鼓励和支持全民健身社会组织构建有支部、有场地、有活动、有经费、有服务的发展新格局。加大政府购买全民健身社会组织服务力度,支持全民健身社会组织为农村、社区、企业、学校、机关等提供体育服务。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参与体育行业标准制定、运动项目普及推广、体育赛事活动组织、体育文化传承传播、体育交流合作、体育人才培养等,发挥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促进体育社会组织规范化、社会化、实体化、专业化发展。

    (四)全民健身指导服务推广更加科学

    高度重视全民健身指导,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大赛、交流展示大赛,评选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结构,提升科学健身指导能力和质量。将社会体育指导员录入国家、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驿站,引导全民健身指导服务向基层、社区和农村倾斜。要主动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营造“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良好社会氛围,打造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品牌。要充分发挥体育、医疗领域专家的权威效应以及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健身达人的引领效应,积极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加强科学健身指导。

    积极推广“群众身边的健身课堂”,积极开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保健养生知识和科学健身大讲堂。积极探索与线上运动平台合作开发居家健身课程,推动居家健身常态化。建立完善县级国民体质监测站点,推动国民体质监测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定期组织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

    (五)重点人群参与健身更为均衡

    认真践行贯穿全生命周期参与健身活动的理念,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体协等社会团体在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引领作用,推动职工、青少年、妇女、残疾人、老年人、少数民族等重点人群参与健身、乐于健身、受益健身。大力推广青少年体育“健康包”工程,开展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侧弯等突出问题的体育干预。建立和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活动机制,规范一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有序发展。推进老年体育加快发展,组织实施健康老龄化行动计划,加快新周期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建设,提高健身设施适老化程度,丰富养老健身服务,推进健身养老、健康养老、绿色养老, (略) 十二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在全县全面推行工间健身制度,推广健身气功八段锦、广播体操,定期举办职工运动会。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和健身体育开展,完善公共健身设施无障碍环境。挖掘和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支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建设和发展,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活动。

    (六)体育产业发展更高质量

    加快构建以高端体育用品制造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培育一批科技型、创新型的体育装备制造企业,支持现有具有知识产权的体育企业壮大规模。鼓励体育企业实施创新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战略,提升数字化和大数据运用能力,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球类运动、户外运动、海洋运动、极限运动等体育器材及配件、训练健身器材、运动防护用具、可穿戴智能产品等体育用品制造。加快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体育旅游、场馆运营、体育培训、体育中介等体育服务业全产业链发展,重点布局山地户外、水上、马拉松、自行车、电竞等引领性强、附加值高的时尚运动项目产业,推动一批体育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积极引进国家级、国际级品牌赛事,鼓励支持各体育社会组织、社会资本投资举办品牌赛事,合力引进、培育、打造1— (略) 级以上品牌赛事,发展赛事经济。高度重视体育产业招商引资,力争在“十四五”时期落地一批较大较好体育项目。 (略) 、市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作用,支持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培育体育消费新热点、新业态,推动体育消费提质升级。

    (七)全民健身融合发展更为多元

    加强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推进体教、体卫、体旅融合。

    深化体教融合。高度重视青少年素质养成教育,开足开齐体育课,落实课外体育活动制度,培养终身运动者,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教练员、优秀退役运动员入职通道,鼓励体育俱乐部进校园,支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以扩大场地供给为目的,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已建成且有条件的学校场馆要进行“一场两门、早晚两开”体育设施安全隔离改造;新建学校规划设计的体育设施要符合开放条件;鼓励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实行免费和低收费政策;支持第三方对区域内学校体育设施开放进行统一运营;建立健全社会公共体育场馆与学校体育场馆共建共享机制,推动双向融合开放。

    深化体卫融合。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倡导“健康活力100岁”“运动是良医”理念,推广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支持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开设科学健康门诊,为社区慢性疾病、脊柱健康、肥胖症和老年人群制定运动处方。鼓励社会力量建设运动康复中心、老年体养中心、运动健康传播中心和运动健康实验室。加强运动处方师和运动防护师等人才培养,提升体卫融合服务水平。探索建立体卫融合健康大数据管理平台,促进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体卫融合智慧化发展。

    深化体旅融合。充分发挥山水资源、文化资源、海丝资源优势,推动山地、水上、航空、沙滩、马拉松、自行车等户外运动项目与旅游深度融合,不断丰富体育康养、户外探险、民俗体育、体育研学等精品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建设一批体育特色小镇、一批体育产业基地、一批体育训练基地、一批体育赛事基地。着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精品赛事、精品景区。鼓励乡村统筹规划建设健身休闲绿道、登山步道、山地户外营地、自驾车房车营地等特色体育设施,植入乡野特色体育赛事活动和乡村体育旅游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八)全民健身氛围更为浓厚

    大力弘扬新时代体育精神,普及全民健身文化,创建区域特色全民健身榜样,讲述全民健身故事,弘扬全民健身正能量,全方位提升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掀起全民健身热潮,营造人人参与健身浓厚氛围。在智慧体育公园、公共体育场馆设立冠军画廊,激励年轻一代奋力拼搏。在电视、网络等媒体上邀请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专家开展健身气功八段锦、太极拳、广播体操等健身项目教学,倡导每个人至少学会1项体育运动。以漳浦体育群英谱为群体,讲好漳浦体育故事,传播漳浦体育好声音,宣传好漳浦体育文化。加大漳浦传统特色体育推广工作,推动武术、八段锦、龙舟、舞龙舞狮等民俗民间体育项目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加强全民健身赛事、体育旅游、体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探索浦台体育融合发展新路径,推动台湾“首来族”和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及研学、棒垒球等运动项目,宋江阵、少华堂罗汉拳等民间民俗非遗传统体育交流合作。加强与其他兄弟县(区)合作,推动全民健身重点领域交流合作。

    三、重点工程

    (一)实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创建工程

    依据《 (略) 第二届全民健身模范县(市、区)创建活动方案》,完善全民健身组织保障和政策保障体系、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等评选指标, (略) 级全民健身模范县。 (略) 级创建标准,县政府对在创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褒扬奖励。

    (二)实施“运动健身进万家”品牌活动提升工程

    结合全民健身日、农民丰收节、文化节、旅游节、党日活动等,以“创新、多元、融合”为主线,挖掘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推动“运动健身进万家”系列活动进农村、社区、机关、企业、学校、网络,促进全民健身百村行、社区体育嘉年华、职工体育文化节、网上运动会等系列赛事活动常态化、亲民化、普及化,积极组织乒乓球、羽毛球、八段锦、太极拳等社区(乡村)体育业余联赛,提高群众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积极性。借助融媒体平台,全方位推进“运动健身进万家”品牌宣传推广活动,提升品牌活动影响力。

    (三)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

    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明确各年度目标任务,以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社会足球场、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游泳健身场地、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社区运动角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等为重点,推广智能化健身设施,新建体育公园不少于1个、游泳健身场地不少于2个、健身步道不少于50公里,每万人拥有足球场超过0.9块,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升级,实现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打造全民健身民生工程“幸福高地”。

    (四)实施“健康活力100岁”健康工程

    坚持大健康理念,推进从少年到老年全生命周期、从硬件到软件、 (略) 到农村的健康活力工程建设,实现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在现有大型公园增设体育设施和儿童娱乐园, (略) 或鼓励社会力量建设老年人体养中心,方便儿童和老年人娱乐养生。重 (略) 到农村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积极参与举办以“健康活力100岁”为主题的徒步走、健身气功、广播体操、健身操、广场舞等系列赛事活动,实现全区域全人群全覆盖。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指导覆盖面,加强体育健身指导。通过开设健康讲堂,大力普及中医药养生等健康养生知识,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

    (五)实施全民健身数字化工程

    (略)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为全县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建立“身份证”信息库,实现公共体育场馆人脸识别、体温检测、场地使用、赛事培训、客流监测、安全预警等智慧化线上远程管理和运营“一键通”,提升服务质量和消费者体验感,推动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逐步实现智慧化管理。

    四、实施保障

    (一)加强全民健身组织领导

    加强党对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全民健身工作组织领导协调机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全民健身工作,督促成员单位工作落实,协调各有关部门共同推进全民健身工作发展,确保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列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考核评价体系,将重点工作纳入政府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加以推进和考核。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乡镇(场、管委会)、村(社区)综合性基层公共服务载体工作职责中,形成上下互动、左右联动的工作格局。

    县全民健身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组织领导,各成员单位要将全民健身工作与现有政策、目标、任务相对接,落实工作任务。各乡镇、机关单位等要切实加强全民健身的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协调机制,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加强全民健身政策保障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经费投入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全民健身事业的投入力度。落实和优化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全民健身事业。将公共体育设施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 (略) 闲置土地,用好公益性建设用地、支持租赁供地、倡导复合用地,建设举步可就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强化新建小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配套建设政策的落地,优化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管护,确保建好、用好、管好。

    (三)加强全民健身队*建设

    加强全民健身人才队*建设,将全民健身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结构优化作为推进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基础性工作。优化全民健身人才培养机制,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加强全民健身人才队*与其他行业人才队*的互联互通。积极引导退役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其他领域人才为全民健身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四)加强全民健身安全监管

    压实压紧安全监管责任,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开放运行的日常监管和维护修缮,规范公共体育场馆急救设备配置,确保公共体育设施开放服务符合防疫和应急、消防安全等要求。加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规范化管理,落实赛事举办方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研判机制、评估机制、防控协同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等,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五)健全全民健身法制和监督机制

    加强全民健身法制建设,落实全民健身相关产业与消费发展纳入体育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全民健身执法机制和执法体系,做好全民健身中的纠纷预防与化解工作,利用社会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全民健身法律服务。鼓励保险机构创新开发与全民健身相关的保险产品,为举办和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全面风险保障。

    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绩效评估考核机制。县政府将定期对各乡镇贯彻落实《漳浦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情况进行督查,开展以公众满意度、探索第三方机构独立评估为主的绩效评估,对重点目标、重大项目的实施进度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推进情况进行专项评估。县全民健身领导小组、县文体旅局不定期对本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成效进行检查指导,到2025年,对本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将评估结果向县人民政府和上级体育行政部门报告,并依据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布,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文件下载:pdf下载 无word文件
  • 浦政文〔2023〕75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漳浦盐场,各工业区(园)和台创园管委会,县直各单位:

    现将《漳浦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漳浦县人民政府

    2023年5月30日


    漳浦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21—2025年)

    为贯 (略)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和中共中央办公厅、 (略) 办公厅《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依据《 (略) 全民健身条例》和《 (略) “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 (略) 人民政府关 (略) 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漳政综〔2022〕62号),结合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总书记关于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补齐健身场地设施短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大力支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让体育发展成果普惠于民。充分发挥全民健身的多元化功能综合价值,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有效供给扩大,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参与体育健身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全县总人口的42%以上,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群众参与健身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提升;行政村体 (略) 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全县人均体育场面积达到2.6平方米以上,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2.5名。

    二、主要任务

    (一)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更完善便利

    以补齐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短板为重点,加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社会足球场、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条件。在新建公园、 (略) (略) 规划布局中,发改、自然资源、住建、交通等部门要充分考虑体育健身元素,规划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推动在公园、绿地、城市边角地、郊野公园、县中心小幅地块、街边体育小公园等区域建设五人制足球场、半场制篮球场、健身路径等嵌入式体育设施。支持在安全、合法利用的前提下,在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建筑屋顶、地下空间等闲置资源改建一批全民健身设施。推动体育中心、各类商业设施、 (略) 空间,以新建或改扩建等 (略) 体育综合体。加强社区运动角建设,在社区适宜空间内配建乒乓球桌、羽毛球场、健身路径、篮球场、室内健身器材、棋牌桌、儿童攀爬架等小型多样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开展健身运动。

    积极争取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同步开展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评估督导,优化开放绩效管理方式,加大向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开放的绩效考核力度,鼓励社会力量承接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造完善体育场馆硬件设施,做好应急避难(险)功能转换预案。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运营和维护管理,完善“建管并重”的长效机制,提高公共体育场馆使用效益。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要带头开放可用于健身的空间,做到能开尽开。鼓励私营企业向社会开放自有健身设施。

    (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开展更广泛丰富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强化赛事活动安全管理,持续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会、运动健身进万家等系列品牌赛事活动。支持创建“一地一品、一地多品”品牌赛事,扶持和举办社区运动会等基层赛事活动,打造全社会参与、多项目覆盖、多层级联动、贯穿全年、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扩大群众参与、积极培养群众健身意识,充分发挥“全民健身日”活动的示范作用。鼓励支持各单项体育协会、体育社会组织,充分利用好健身设施载体、组织举办小型多样、形式灵活的全民健身竞赛活动。大力发展农耕健身、健身走(跑)、自行车、户外球类、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并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支持承办全国性、全省性、区域性特色体育赛事活动,打造集红色文化、绿色理念为一体的特色品牌赛事。

    大力发展“三大球”运动,探索建立足球、篮球、排球业余竞赛体系,普及运动项目文化,发展运动项目人口。积极推广“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推动冰雪运动发展。要结合全运会、省运会群体项目比赛,组织开展“我要上全运”“ (略) 运”系列活动;结合纪念毛泽东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全民健身周”“农民丰收节”以及重大节庆等时间节点,举办形式多样的健身活动,丰富群众体育生活。支持企业、社会组织等自主设计、创建、发起线上赛事活动。

    (三)全民健身社会组织发展更具有活力

    充分发挥体育总会在全民健身组织中的枢纽作用,完善覆盖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积极发挥全县性体育社会组织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专业指导服务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提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活力,推动各单项体育协会向乡镇(场、管委会)、行政村(社区)延伸,推进农村全民健身站点建设,夯实基层体育健身组织基础。

    强化党建引领,鼓励和支持全民健身社会组织构建有支部、有场地、有活动、有经费、有服务的发展新格局。加大政府购买全民健身社会组织服务力度,支持全民健身社会组织为农村、社区、企业、学校、机关等提供体育服务。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参与体育行业标准制定、运动项目普及推广、体育赛事活动组织、体育文化传承传播、体育交流合作、体育人才培养等,发挥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促进体育社会组织规范化、社会化、实体化、专业化发展。

    (四)全民健身指导服务推广更加科学

    高度重视全民健身指导,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大赛、交流展示大赛,评选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结构,提升科学健身指导能力和质量。将社会体育指导员录入国家、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驿站,引导全民健身指导服务向基层、社区和农村倾斜。要主动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营造“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良好社会氛围,打造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品牌。要充分发挥体育、医疗领域专家的权威效应以及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健身达人的引领效应,积极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加强科学健身指导。

    积极推广“群众身边的健身课堂”,积极开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保健养生知识和科学健身大讲堂。积极探索与线上运动平台合作开发居家健身课程,推动居家健身常态化。建立完善县级国民体质监测站点,推动国民体质监测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定期组织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

    (五)重点人群参与健身更为均衡

    认真践行贯穿全生命周期参与健身活动的理念,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体协等社会团体在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引领作用,推动职工、青少年、妇女、残疾人、老年人、少数民族等重点人群参与健身、乐于健身、受益健身。大力推广青少年体育“健康包”工程,开展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侧弯等突出问题的体育干预。建立和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活动机制,规范一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有序发展。推进老年体育加快发展,组织实施健康老龄化行动计划,加快新周期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建设,提高健身设施适老化程度,丰富养老健身服务,推进健身养老、健康养老、绿色养老, (略) 十二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在全县全面推行工间健身制度,推广健身气功八段锦、广播体操,定期举办职工运动会。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和健身体育开展,完善公共健身设施无障碍环境。挖掘和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支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建设和发展,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活动。

    (六)体育产业发展更高质量

    加快构建以高端体育用品制造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培育一批科技型、创新型的体育装备制造企业,支持现有具有知识产权的体育企业壮大规模。鼓励体育企业实施创新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战略,提升数字化和大数据运用能力,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球类运动、户外运动、海洋运动、极限运动等体育器材及配件、训练健身器材、运动防护用具、可穿戴智能产品等体育用品制造。加快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体育旅游、场馆运营、体育培训、体育中介等体育服务业全产业链发展,重点布局山地户外、水上、马拉松、自行车、电竞等引领性强、附加值高的时尚运动项目产业,推动一批体育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积极引进国家级、国际级品牌赛事,鼓励支持各体育社会组织、社会资本投资举办品牌赛事,合力引进、培育、打造1— (略) 级以上品牌赛事,发展赛事经济。高度重视体育产业招商引资,力争在“十四五”时期落地一批较大较好体育项目。 (略) 、市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作用,支持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培育体育消费新热点、新业态,推动体育消费提质升级。

    (七)全民健身融合发展更为多元

    加强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推进体教、体卫、体旅融合。

    深化体教融合。高度重视青少年素质养成教育,开足开齐体育课,落实课外体育活动制度,培养终身运动者,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教练员、优秀退役运动员入职通道,鼓励体育俱乐部进校园,支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以扩大场地供给为目的,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已建成且有条件的学校场馆要进行“一场两门、早晚两开”体育设施安全隔离改造;新建学校规划设计的体育设施要符合开放条件;鼓励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实行免费和低收费政策;支持第三方对区域内学校体育设施开放进行统一运营;建立健全社会公共体育场馆与学校体育场馆共建共享机制,推动双向融合开放。

    深化体卫融合。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倡导“健康活力100岁”“运动是良医”理念,推广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支持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开设科学健康门诊,为社区慢性疾病、脊柱健康、肥胖症和老年人群制定运动处方。鼓励社会力量建设运动康复中心、老年体养中心、运动健康传播中心和运动健康实验室。加强运动处方师和运动防护师等人才培养,提升体卫融合服务水平。探索建立体卫融合健康大数据管理平台,促进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体卫融合智慧化发展。

    深化体旅融合。充分发挥山水资源、文化资源、海丝资源优势,推动山地、水上、航空、沙滩、马拉松、自行车等户外运动项目与旅游深度融合,不断丰富体育康养、户外探险、民俗体育、体育研学等精品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建设一批体育特色小镇、一批体育产业基地、一批体育训练基地、一批体育赛事基地。着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精品赛事、精品景区。鼓励乡村统筹规划建设健身休闲绿道、登山步道、山地户外营地、自驾车房车营地等特色体育设施,植入乡野特色体育赛事活动和乡村体育旅游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八)全民健身氛围更为浓厚

    大力弘扬新时代体育精神,普及全民健身文化,创建区域特色全民健身榜样,讲述全民健身故事,弘扬全民健身正能量,全方位提升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掀起全民健身热潮,营造人人参与健身浓厚氛围。在智慧体育公园、公共体育场馆设立冠军画廊,激励年轻一代奋力拼搏。在电视、网络等媒体上邀请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专家开展健身气功八段锦、太极拳、广播体操等健身项目教学,倡导每个人至少学会1项体育运动。以漳浦体育群英谱为群体,讲好漳浦体育故事,传播漳浦体育好声音,宣传好漳浦体育文化。加大漳浦传统特色体育推广工作,推动武术、八段锦、龙舟、舞龙舞狮等民俗民间体育项目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加强全民健身赛事、体育旅游、体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探索浦台体育融合发展新路径,推动台湾“首来族”和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及研学、棒垒球等运动项目,宋江阵、少华堂罗汉拳等民间民俗非遗传统体育交流合作。加强与其他兄弟县(区)合作,推动全民健身重点领域交流合作。

    三、重点工程

    (一)实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创建工程

    依据《 (略) 第二届全民健身模范县(市、区)创建活动方案》,完善全民健身组织保障和政策保障体系、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等评选指标, (略) 级全民健身模范县。 (略) 级创建标准,县政府对在创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褒扬奖励。

    (二)实施“运动健身进万家”品牌活动提升工程

    结合全民健身日、农民丰收节、文化节、旅游节、党日活动等,以“创新、多元、融合”为主线,挖掘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推动“运动健身进万家”系列活动进农村、社区、机关、企业、学校、网络,促进全民健身百村行、社区体育嘉年华、职工体育文化节、网上运动会等系列赛事活动常态化、亲民化、普及化,积极组织乒乓球、羽毛球、八段锦、太极拳等社区(乡村)体育业余联赛,提高群众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积极性。借助融媒体平台,全方位推进“运动健身进万家”品牌宣传推广活动,提升品牌活动影响力。

    (三)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

    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明确各年度目标任务,以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社会足球场、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游泳健身场地、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社区运动角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等为重点,推广智能化健身设施,新建体育公园不少于1个、游泳健身场地不少于2个、健身步道不少于50公里,每万人拥有足球场超过0.9块,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升级,实现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打造全民健身民生工程“幸福高地”。

    (四)实施“健康活力100岁”健康工程

    坚持大健康理念,推进从少年到老年全生命周期、从硬件到软件、 (略) 到农村的健康活力工程建设,实现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在现有大型公园增设体育设施和儿童娱乐园, (略) 或鼓励社会力量建设老年人体养中心,方便儿童和老年人娱乐养生。重 (略) 到农村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积极参与举办以“健康活力100岁”为主题的徒步走、健身气功、广播体操、健身操、广场舞等系列赛事活动,实现全区域全人群全覆盖。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指导覆盖面,加强体育健身指导。通过开设健康讲堂,大力普及中医药养生等健康养生知识,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

    (五)实施全民健身数字化工程

    (略)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为全县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建立“身份证”信息库,实现公共体育场馆人脸识别、体温检测、场地使用、赛事培训、客流监测、安全预警等智慧化线上远程管理和运营“一键通”,提升服务质量和消费者体验感,推动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逐步实现智慧化管理。

    四、实施保障

    (一)加强全民健身组织领导

    加强党对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全民健身工作组织领导协调机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全民健身工作,督促成员单位工作落实,协调各有关部门共同推进全民健身工作发展,确保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列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考核评价体系,将重点工作纳入政府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加以推进和考核。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乡镇(场、管委会)、村(社区)综合性基层公共服务载体工作职责中,形成上下互动、左右联动的工作格局。

    县全民健身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组织领导,各成员单位要将全民健身工作与现有政策、目标、任务相对接,落实工作任务。各乡镇、机关单位等要切实加强全民健身的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协调机制,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加强全民健身政策保障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经费投入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全民健身事业的投入力度。落实和优化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全民健身事业。将公共体育设施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 (略) 闲置土地,用好公益性建设用地、支持租赁供地、倡导复合用地,建设举步可就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强化新建小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配套建设政策的落地,优化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管护,确保建好、用好、管好。

    (三)加强全民健身队*建设

    加强全民健身人才队*建设,将全民健身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结构优化作为推进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基础性工作。优化全民健身人才培养机制,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加强全民健身人才队*与其他行业人才队*的互联互通。积极引导退役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其他领域人才为全民健身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四)加强全民健身安全监管

    压实压紧安全监管责任,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开放运行的日常监管和维护修缮,规范公共体育场馆急救设备配置,确保公共体育设施开放服务符合防疫和应急、消防安全等要求。加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规范化管理,落实赛事举办方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研判机制、评估机制、防控协同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等,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五)健全全民健身法制和监督机制

    加强全民健身法制建设,落实全民健身相关产业与消费发展纳入体育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全民健身执法机制和执法体系,做好全民健身中的纠纷预防与化解工作,利用社会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全民健身法律服务。鼓励保险机构创新开发与全民健身相关的保险产品,为举办和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全面风险保障。

    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绩效评估考核机制。县政府将定期对各乡镇贯彻落实《漳浦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情况进行督查,开展以公众满意度、探索第三方机构独立评估为主的绩效评估,对重点目标、重大项目的实施进度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推进情况进行专项评估。县全民健身领导小组、县文体旅局不定期对本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成效进行检查指导,到2025年,对本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将评估结果向县人民政府和上级体育行政部门报告,并依据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布,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附件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