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3年6月16日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昭通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3年6月16日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受理的3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接受社会监督,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有关要求,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6月16日-2023年6月25日(五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如您认为公示项目涉及您的重大环境利益关系,可自公示起五日内向我局提出申请听证。

电话(传真):0870-*

通 讯 地 址: (略) 昭阳区环城东路419号生态环境局辐射科

邮 编:*

2023年6月16日拟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序号

项目

名称

建设

地点

建设

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110kV林口输变电工程

(略) 镇雄县

(略) 昭通供电局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 (略)

项目性质为新建,工程内容及规模:

(1)110kV林口变电站新建工程:主变压器:本期新建2×50MVA,终期3×50MVA。110kV出线:本期2回,终期4回。35kV出线:本期2回、电气备用1回,终期9回。10kV出线:本期4回、电气备用8回,终期24回。

(2)220kV安东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本期扩建2个110kV出线间隔。

(3)新建110kV镇亨线π接林口变110kV线路(镇雄侧)工程 :线路起于110kV镇亨线π接点(在110kV镇亨线#22塔附近),止于110kV林口变,新建110kV线路路径全长约18.4km,全线采用单回路架设。镇雄变至Π接点段线路沿用。

(4)新建110kV镇亨线π接林口变110kV线路(安东侧)工程:线路起于110kV镇亨线π接点(在110kV镇亨线#24塔附近),止于110kV林口变,线路路径全长约17.9km,全线采用单回路架设。

(5)新建110kV镇亨线π接安东变110kV线路(林口侧)工程:线路起于110kV镇亨线N68塔附近π接点(本π接点位于220kV安东变附近,为110kV镇亨线在建段设 计编号BN52塔),止于220kV安东变110kV进线构架;新建单回架空线路全长约1.2km, 全线采用单回路架设。

(6)新建110kV镇亨线π接安东变110kV线路(亨地侧)工程:线路起于110kV镇亨线N70塔附近π接点(本π接点位于220kV安东变附近,为110kV镇亨线在建段设计编号BN50塔),止于220kV安东变;新建架空线路路径全长约1.2km,全线采用单回路架设。

项目总投资1595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18.49万元,占总投资的1.37%。

一、施工期主要污染因子及措施

(一)废水:施工期废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

措施:(1)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期修建化粪池,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定期清掏,不外排。(2)变电站扩建工程施工期生活污水尽量利用站内已有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处置体系处理,减小建设期废水对环境的影响。(3)输电线路施工人员临时租用附近村庄村民民房,不单独设置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利用当地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4)施工废水、施工车辆清洗废水经收集、沉砂、澄清处理后回用,不外排。(5)文明施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施工废水进入赤水河。

(二)固体废弃物: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基础开挖产生的临时土方、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措施:(1)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分别收集存放,及时清运。(2)本工程变电站四通一平工作产生的表层耕植土集中收集堆放,结合附近区域的绿化工程或土地改造工程综合利用。新建变电站工程主变及对侧工程间隔等建构筑物基础开挖余土结合场地平整综合利用,严禁边挖边弃。(3)新建输电线路塔基开挖多余土方在塔基征地范围内进行平整,同时在表面进行绿化恢复。(4)废旧导线、废旧塔材、绝缘子等材料回收利用,对不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和建筑垃圾运送至指定的垃圾处理厂处置。(5)赤水河附近塔基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严禁向赤水河中倾倒固体废物。(6)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区域再次进行清理,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三)扬尘:基础开挖、回填、土石方和粉状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储存和使用过程易产生扬尘。

措施:(1)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工作。(2)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等要合理堆放,应定期清运。(3)车辆运输变电站及输电线路施工产生的多余土方或散体材料时,必须密闭、包扎、覆盖,避免沿途漏撒,控制扬尘污染。

(4)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5)变电站及输电线路附近的道路在车辆进出时洒水,保持湿润,减少或避免产生扬尘。(6)临时堆土及时苫盖,干燥天气下易起尘的裸露土地及时洒水抑尘。

(四)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交通噪声。

措施:(1)要求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工作。(2)施工单位采用噪声水平满足国家相应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在施工场周围设置围挡设施以减小施工噪声影响。(3)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期,施工应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4)加强施工车辆管理,车辆途经附近居民点时,减速行驶、减少鸣号,以减少施工车辆行驶对沿途居民点的噪声影响。

(五)生态环境:本工程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为工程永久占地、施工场地、牵张场、临时施工道路等临时占地对原地表植被破坏。

措施:(1)优化项目设计,尽量减少塔基数量,尽量选择占地相对较小的塔基基础和杆塔形式。(2)杆塔定位时,尽量选择荒地,减少对林地的占用,减少对植被的破坏。(3)施工期间施工用料场和牵张场尽量选择周边已有空地,施工用料运输尽量利用已有的道路,减少施工占地。(4)线路经过林区时,采用高跨设计,减少或避免树木的砍伐。(5)线路塔基开挖的土石方及时覆土回填并进行植被恢复。(6)施工完毕后及时恢复临时占地原有土地利用性质,有效控制项目施工期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7)本项目线路工程不在生态红线内立塔,采取无害化方式跨越生态保护红线。禁止在生态红线内立塔、设置取土场、弃渣场、牵张场、建设施工营地和施工道路等,优先采用环境友好型的飞艇、动力伞或无人机等放线施工工艺,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8)本项目输电线路跨越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线路采取高塔跨越赤水河,不在赤水河中立塔;合理规划施工范围,限制人为活动及工程占地,施工区不进入保护区两岸;禁止扩大施工红线范围,施工废水、生活污水禁止排入赤水河,施工废料、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禁止倾倒在赤水河两岸或直接倾倒进入赤水河,严禁在赤水河中冲洗施工含油器械及车辆,防止油类物质进入水体;施工期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若出现机械倾覆漏油等风险事故,须及时对油污进行处置,防止对保护区内水体造成污染。(9)本工程穿越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乌蒙山湿润常绿阔叶林区域。优化线路路径、塔基设置和施工工艺,严控施工范围,应尽量避让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如确实无法避让,尽量选择植被稀疏的地带,采取加大档距和高塔跨越方式,合理利用现有道路,减小林木砍伐和植被破坏,施工结束后及时做好植被恢复。

二、运营期主要污染因子及措施

(一)电磁环境:项目运营期会产生电磁辐射。

措施:加强项目日常管理和维护,使线路和变电站保持良好运行状态,确保线路和变电站产生的工频电磁场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的标准限值要求。

(二)噪声:项目运行期间会产生噪声。

措施:加强项目日常管理和维护,使线路和变电站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确保排放噪声符合评价标准要求。

2

110kV 罗上(罗坎)输变电工程

(略) 镇雄县

(略) 昭通供电局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 (略)

项目性质为新建,工程内容及规模:

(1)110kV罗坎变电站新建工程:主变压器:本期2×50MVA,终3×50MVA。110kV出线:本期出线2回,终期4回。35kV出线:本期出线5回(其中电气备用2回),终期8回。10kV出线:本期出线8回(其中电气备用3回),终期24回。

(2)110kV镇电徐线π接至罗坎变(徐家坝侧)线路工程:线路起于110kV镇电徐线67#大号侧,止于 110kV罗坎变电站。新建线路15.5km,单回路架设(除

出线采用双回路终端塔外)。

(3)110kV镇电徐线π接至罗坎变(镇雄侧)线路工程:线路起于110kV镇电徐线66#塔小号侧,止于110kV罗坎变电站。新建线路15km,(除出线采用双回路终端塔外)。

项目总投资14651万元,其中环保投资77.97万元,占总投资的0.53%。

一、施工期主要污染因子及措施

(一)废水:施工期废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

措施:(1)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期修建临时生活污水处理措施,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2)输电线路施工人员临时租用附近村庄村民民房,不单独设置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利用当地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3)施工废水、施工车辆清洗废水经收集、沉砂、澄清处理后回用,不外排。(4)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场地周边的拦挡措施,尽量避开雨季土石方作业。

(二)固体废弃物: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基础开挖产生的弃土弃渣、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措施:(1)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应分别收集存放,及时清运。(2)本工程变电站四通一平工作产生的表层耕植土集中收集堆放,结合附近区域的绿化工程或土地改造工程综合利用。新建变电站工程主变等建构筑物基础开挖余土应结合场地平整综合利用,严禁边挖边弃。(3)新建输电线路塔基开挖多余土方在塔基征地范围内进行平整,同时在表面进行绿化恢复。(4)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区域再次进行清理,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5)工程弃土堆放至弃土场,弃土前原地面应清除表土,且按要求将表土堆置在弃土场旁边,并做好拦挡及覆盖等防治措施,以防止水士流失和滑坡。弃土场边坡进行绿化,弃土完成后采用原有表土进行植被复绿。

(三)扬尘:基础开挖、回填、土石方和粉状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储存和使用过程易产生扬尘。

措施:(1)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工作。(2)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等要合理堆放,应定期清运。(3)车辆运输变电站及输电线路施工产生的多余土方或散体材料时,必须密闭、包扎、覆盖,避免沿途漏撒,减小扬尘污染。(4)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的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5)变电站及输电线路附近的道路在车辆进出时洒水,保持湿润,减少或避免产生扬尘。(6)临时堆土应及时苫盖,干燥天气下易起尘的裸露土地及时洒水抑尘。

(四)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交通噪声。

措施:(1)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工作, 并接受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2)施工单位采用噪声水平满足国家相应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并在施工场周围设置围挡设施以减小施工噪声影响。(3)优化施工方案,产生高噪声影响的施工作业安排在白天进行,合理安排工期,施工应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4)加强施工车辆管理,当车辆途经附近居民点时,限速行驶、不高音鸣号,以减少施工车辆行驶对沿途居民点的噪声影响。

(五)生态环境:本工程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为工程永久占地、施工场地、牵张场、临时施工道路等临时占地对原地表植被破坏。

措施:(1)优化项目设计,尽量减少塔基数量,尽量选择占地相对较小的塔基基础和杆塔形式。(2)杆塔定位时,尽量选择荒地,减少对林地的占用,减少对植被的破坏。(3)施工期间施工用料场和牵张场尽量选择周边已有空地,施工用料运输尽量利用已有的道路,减少施工占地。(4)线路经过林区时,采用高跨设计,减少或避免树木的砍伐。(5)线路塔基开挖的土石方及时覆土回填并进行植被恢复。(6)施工完毕后及时恢复临时占地原有土地利用性质,有效控制项目施工期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7)本工程输变电线路穿越金沙江下游—小江流域水土流失控制生态保护红线。施工时采用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小的施工工艺,优化红线内线路塔基设置减少塔基临时占地和基础土石方开挖量;尽量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内的集中林区,减少植被砍伐,优先采用环境友好型的飞艇、无人机等架线施工方式,减少生态红线内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禁止在生态保护红线内设置取土场、弃渣场、施工营地,减少设置牵张场。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迹地恢复,减小对生态红线影响。(8)本项目输电线路跨越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线路采取高塔跨越赤水河,不在赤水河中立塔;合理规划施工范围,限制人为活动及工程占地,施工区不进入保护区两岸;禁止扩大施工红线范围,施工废水、生活污水禁止排入赤水河,施工废料、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禁止倾倒在赤水河两岸或直接倾倒进入赤水河,严禁在赤水河中冲洗施工含油器械及车辆,防止油类物质进入水体;施工期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若出现机械倾覆漏油等风险事故,须及时对油污进行处置,防止对保护区内水体造成污染。

二、运营期主要污染因子及措施

(一)电磁环境:项目运营期会产生电磁辐射。

措施:加强项目日常管理和维护,使线路和变电站保持良好运行状态,确保线路和变电站产生的工频电磁场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的标准限值要求。

(二)噪声:项目运行期间的噪声源主要为电晕噪声。

措施:加强项目日常管理和维护,使线路和变电站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确保排放噪声符合评价标准要求。

3

盐津县 X波段天气雷达建设项目

(略) 盐津县落雁乡肖家坪瞭望台旁

(略) 盐津县气象局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 (略)

项目性质为新建,工程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占地面积16m2,建设一部X波段天气雷达系统及配套基础设施。新建1部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工作频率为9300~9500MHz,雷达发射机脉冲峰值新建11功率为200W,天线最大增益44.5dBi,发生馈线损耗1.6dB,脉冲宽度0.5~200μs,脉冲重复频率500Hz~2000Hz。项目总投资6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0万元,占总投资的1.67%。

一、施工期主要污染因子及措施

(一)废水:施工期废水包括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

措施:(1)项目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食宿依托周边农户解决,洗手等清洁废水经收集进入沉淀池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2)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沉淀池,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淀池收集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

(二)固体废弃物: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场地开挖产生的土石方、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措施:(1)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定期清运至较近的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2)项目施工作业建筑垃圾产生量少,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运送到当地建筑垃圾指定堆场进行处置,禁止随意丢弃。(3)施工开挖产生的土石方用于项目区内回填和平整,不产生弃土。(4)施工期开挖的表土临时堆存在项目区内,后期全部用于回填。

(三)扬尘:基础开挖、回填、土石方和粉状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储存和使用过程易产生扬尘。

措施:(1)开挖土石方集中堆放,及时回填,对临时堆土场定期洒水降尘和采用土工布遮盖,减少扬尘的产生。(2)粉细散装材料,堆放、卸运时采取防尘措施。(3)集中施工,有条件的地方采取洒水降尘等措施,减少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4)加强监督管理,运输车辆采取封闭措施,以避免运输途中土石撒漏。(5)合理组织施工,避免在大风天气时进行作业。

(四)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交通噪声。

措施:(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施工方式,减短噪声持续排放的时间。(2)优选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并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使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从源强上控制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3)施工车辆经过居民区时减缓行驶速度,减少鸣笛。(4)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夜间施工。

(五)生态环境:本工程施工期对生态的影响主要为土地占用、地表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等方面。

措施:(1)合理布置施工场地,选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尽量减少占地面积,减少植被破坏。(2)施工活动集中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防止*意扩大施工范围,禁止非法超越红线施工。(3)对施工表土进行集中堆存,施工完毕后再用于生态恢复。(4)时施工场地周边设置截排水沟,减少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5)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对临时占地进行土地平整,实施生态恢复措施。

二、运营期主要污染因子及措施

(一)噪声:项目运行期间的噪声源主要是雷达发射机。

措施:(1)采取基础减震、隔声等治理措施。(2)加强项目运营期管理,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确保噪声排放符合相应评价标准。

(二)固体废弃物: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维修产生的少量废铅酸蓄电池和柴油发电机的废机油。

措施:(1)维修更换下来的废铅酸蓄电池由厂家当场回收处理,不在项目区内储存。(2)柴油发电机维修产生的废机油由维修单位回收处置,不在项目区内储存。

(三)电磁环境:项目运营期会产生电磁辐射。

措施:(1)正确设置发射机设备各项参数,严格限制天线扫描仰角,电磁环境影响控制范围内严格控制建筑限高,确保项目运营期产生的电磁辐射满足相应评价标准要求。(2)加强项目运营期管理,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受理的3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接受社会监督,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有关要求,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6月16日-2023年6月25日(五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如您认为公示项目涉及您的重大环境利益关系,可自公示起五日内向我局提出申请听证。

电话(传真):0870-*

通 讯 地 址: (略) 昭阳区环城东路419号生态环境局辐射科

邮 编:*

2023年6月16日拟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序号

项目

名称

建设

地点

建设

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110kV林口输变电工程

(略) 镇雄县

(略) 昭通供电局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 (略)

项目性质为新建,工程内容及规模:

(1)110kV林口变电站新建工程:主变压器:本期新建2×50MVA,终期3×50MVA。110kV出线:本期2回,终期4回。35kV出线:本期2回、电气备用1回,终期9回。10kV出线:本期4回、电气备用8回,终期24回。

(2)220kV安东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本期扩建2个110kV出线间隔。

(3)新建110kV镇亨线π接林口变110kV线路(镇雄侧)工程 :线路起于110kV镇亨线π接点(在110kV镇亨线#22塔附近),止于110kV林口变,新建110kV线路路径全长约18.4km,全线采用单回路架设。镇雄变至Π接点段线路沿用。

(4)新建110kV镇亨线π接林口变110kV线路(安东侧)工程:线路起于110kV镇亨线π接点(在110kV镇亨线#24塔附近),止于110kV林口变,线路路径全长约17.9km,全线采用单回路架设。

(5)新建110kV镇亨线π接安东变110kV线路(林口侧)工程:线路起于110kV镇亨线N68塔附近π接点(本π接点位于220kV安东变附近,为110kV镇亨线在建段设 计编号BN52塔),止于220kV安东变110kV进线构架;新建单回架空线路全长约1.2km, 全线采用单回路架设。

(6)新建110kV镇亨线π接安东变110kV线路(亨地侧)工程:线路起于110kV镇亨线N70塔附近π接点(本π接点位于220kV安东变附近,为110kV镇亨线在建段设计编号BN50塔),止于220kV安东变;新建架空线路路径全长约1.2km,全线采用单回路架设。

项目总投资1595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18.49万元,占总投资的1.37%。

一、施工期主要污染因子及措施

(一)废水:施工期废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

措施:(1)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期修建化粪池,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定期清掏,不外排。(2)变电站扩建工程施工期生活污水尽量利用站内已有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处置体系处理,减小建设期废水对环境的影响。(3)输电线路施工人员临时租用附近村庄村民民房,不单独设置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利用当地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4)施工废水、施工车辆清洗废水经收集、沉砂、澄清处理后回用,不外排。(5)文明施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施工废水进入赤水河。

(二)固体废弃物: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基础开挖产生的临时土方、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措施:(1)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分别收集存放,及时清运。(2)本工程变电站四通一平工作产生的表层耕植土集中收集堆放,结合附近区域的绿化工程或土地改造工程综合利用。新建变电站工程主变及对侧工程间隔等建构筑物基础开挖余土结合场地平整综合利用,严禁边挖边弃。(3)新建输电线路塔基开挖多余土方在塔基征地范围内进行平整,同时在表面进行绿化恢复。(4)废旧导线、废旧塔材、绝缘子等材料回收利用,对不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和建筑垃圾运送至指定的垃圾处理厂处置。(5)赤水河附近塔基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严禁向赤水河中倾倒固体废物。(6)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区域再次进行清理,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三)扬尘:基础开挖、回填、土石方和粉状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储存和使用过程易产生扬尘。

措施:(1)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工作。(2)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等要合理堆放,应定期清运。(3)车辆运输变电站及输电线路施工产生的多余土方或散体材料时,必须密闭、包扎、覆盖,避免沿途漏撒,控制扬尘污染。

(4)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5)变电站及输电线路附近的道路在车辆进出时洒水,保持湿润,减少或避免产生扬尘。(6)临时堆土及时苫盖,干燥天气下易起尘的裸露土地及时洒水抑尘。

(四)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交通噪声。

措施:(1)要求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工作。(2)施工单位采用噪声水平满足国家相应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在施工场周围设置围挡设施以减小施工噪声影响。(3)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期,施工应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4)加强施工车辆管理,车辆途经附近居民点时,减速行驶、减少鸣号,以减少施工车辆行驶对沿途居民点的噪声影响。

(五)生态环境:本工程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为工程永久占地、施工场地、牵张场、临时施工道路等临时占地对原地表植被破坏。

措施:(1)优化项目设计,尽量减少塔基数量,尽量选择占地相对较小的塔基基础和杆塔形式。(2)杆塔定位时,尽量选择荒地,减少对林地的占用,减少对植被的破坏。(3)施工期间施工用料场和牵张场尽量选择周边已有空地,施工用料运输尽量利用已有的道路,减少施工占地。(4)线路经过林区时,采用高跨设计,减少或避免树木的砍伐。(5)线路塔基开挖的土石方及时覆土回填并进行植被恢复。(6)施工完毕后及时恢复临时占地原有土地利用性质,有效控制项目施工期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7)本项目线路工程不在生态红线内立塔,采取无害化方式跨越生态保护红线。禁止在生态红线内立塔、设置取土场、弃渣场、牵张场、建设施工营地和施工道路等,优先采用环境友好型的飞艇、动力伞或无人机等放线施工工艺,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8)本项目输电线路跨越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线路采取高塔跨越赤水河,不在赤水河中立塔;合理规划施工范围,限制人为活动及工程占地,施工区不进入保护区两岸;禁止扩大施工红线范围,施工废水、生活污水禁止排入赤水河,施工废料、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禁止倾倒在赤水河两岸或直接倾倒进入赤水河,严禁在赤水河中冲洗施工含油器械及车辆,防止油类物质进入水体;施工期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若出现机械倾覆漏油等风险事故,须及时对油污进行处置,防止对保护区内水体造成污染。(9)本工程穿越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乌蒙山湿润常绿阔叶林区域。优化线路路径、塔基设置和施工工艺,严控施工范围,应尽量避让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如确实无法避让,尽量选择植被稀疏的地带,采取加大档距和高塔跨越方式,合理利用现有道路,减小林木砍伐和植被破坏,施工结束后及时做好植被恢复。

二、运营期主要污染因子及措施

(一)电磁环境:项目运营期会产生电磁辐射。

措施:加强项目日常管理和维护,使线路和变电站保持良好运行状态,确保线路和变电站产生的工频电磁场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的标准限值要求。

(二)噪声:项目运行期间会产生噪声。

措施:加强项目日常管理和维护,使线路和变电站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确保排放噪声符合评价标准要求。

2

110kV 罗上(罗坎)输变电工程

(略) 镇雄县

(略) 昭通供电局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 (略)

项目性质为新建,工程内容及规模:

(1)110kV罗坎变电站新建工程:主变压器:本期2×50MVA,终3×50MVA。110kV出线:本期出线2回,终期4回。35kV出线:本期出线5回(其中电气备用2回),终期8回。10kV出线:本期出线8回(其中电气备用3回),终期24回。

(2)110kV镇电徐线π接至罗坎变(徐家坝侧)线路工程:线路起于110kV镇电徐线67#大号侧,止于 110kV罗坎变电站。新建线路15.5km,单回路架设(除

出线采用双回路终端塔外)。

(3)110kV镇电徐线π接至罗坎变(镇雄侧)线路工程:线路起于110kV镇电徐线66#塔小号侧,止于110kV罗坎变电站。新建线路15km,(除出线采用双回路终端塔外)。

项目总投资14651万元,其中环保投资77.97万元,占总投资的0.53%。

一、施工期主要污染因子及措施

(一)废水:施工期废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

措施:(1)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期修建临时生活污水处理措施,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2)输电线路施工人员临时租用附近村庄村民民房,不单独设置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利用当地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3)施工废水、施工车辆清洗废水经收集、沉砂、澄清处理后回用,不外排。(4)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场地周边的拦挡措施,尽量避开雨季土石方作业。

(二)固体废弃物: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基础开挖产生的弃土弃渣、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措施:(1)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应分别收集存放,及时清运。(2)本工程变电站四通一平工作产生的表层耕植土集中收集堆放,结合附近区域的绿化工程或土地改造工程综合利用。新建变电站工程主变等建构筑物基础开挖余土应结合场地平整综合利用,严禁边挖边弃。(3)新建输电线路塔基开挖多余土方在塔基征地范围内进行平整,同时在表面进行绿化恢复。(4)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区域再次进行清理,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5)工程弃土堆放至弃土场,弃土前原地面应清除表土,且按要求将表土堆置在弃土场旁边,并做好拦挡及覆盖等防治措施,以防止水士流失和滑坡。弃土场边坡进行绿化,弃土完成后采用原有表土进行植被复绿。

(三)扬尘:基础开挖、回填、土石方和粉状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储存和使用过程易产生扬尘。

措施:(1)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工作。(2)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等要合理堆放,应定期清运。(3)车辆运输变电站及输电线路施工产生的多余土方或散体材料时,必须密闭、包扎、覆盖,避免沿途漏撒,减小扬尘污染。(4)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的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5)变电站及输电线路附近的道路在车辆进出时洒水,保持湿润,减少或避免产生扬尘。(6)临时堆土应及时苫盖,干燥天气下易起尘的裸露土地及时洒水抑尘。

(四)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交通噪声。

措施:(1)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工作, 并接受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2)施工单位采用噪声水平满足国家相应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并在施工场周围设置围挡设施以减小施工噪声影响。(3)优化施工方案,产生高噪声影响的施工作业安排在白天进行,合理安排工期,施工应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4)加强施工车辆管理,当车辆途经附近居民点时,限速行驶、不高音鸣号,以减少施工车辆行驶对沿途居民点的噪声影响。

(五)生态环境:本工程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为工程永久占地、施工场地、牵张场、临时施工道路等临时占地对原地表植被破坏。

措施:(1)优化项目设计,尽量减少塔基数量,尽量选择占地相对较小的塔基基础和杆塔形式。(2)杆塔定位时,尽量选择荒地,减少对林地的占用,减少对植被的破坏。(3)施工期间施工用料场和牵张场尽量选择周边已有空地,施工用料运输尽量利用已有的道路,减少施工占地。(4)线路经过林区时,采用高跨设计,减少或避免树木的砍伐。(5)线路塔基开挖的土石方及时覆土回填并进行植被恢复。(6)施工完毕后及时恢复临时占地原有土地利用性质,有效控制项目施工期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7)本工程输变电线路穿越金沙江下游—小江流域水土流失控制生态保护红线。施工时采用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小的施工工艺,优化红线内线路塔基设置减少塔基临时占地和基础土石方开挖量;尽量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内的集中林区,减少植被砍伐,优先采用环境友好型的飞艇、无人机等架线施工方式,减少生态红线内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禁止在生态保护红线内设置取土场、弃渣场、施工营地,减少设置牵张场。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迹地恢复,减小对生态红线影响。(8)本项目输电线路跨越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线路采取高塔跨越赤水河,不在赤水河中立塔;合理规划施工范围,限制人为活动及工程占地,施工区不进入保护区两岸;禁止扩大施工红线范围,施工废水、生活污水禁止排入赤水河,施工废料、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禁止倾倒在赤水河两岸或直接倾倒进入赤水河,严禁在赤水河中冲洗施工含油器械及车辆,防止油类物质进入水体;施工期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若出现机械倾覆漏油等风险事故,须及时对油污进行处置,防止对保护区内水体造成污染。

二、运营期主要污染因子及措施

(一)电磁环境:项目运营期会产生电磁辐射。

措施:加强项目日常管理和维护,使线路和变电站保持良好运行状态,确保线路和变电站产生的工频电磁场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的标准限值要求。

(二)噪声:项目运行期间的噪声源主要为电晕噪声。

措施:加强项目日常管理和维护,使线路和变电站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确保排放噪声符合评价标准要求。

3

盐津县 X波段天气雷达建设项目

(略) 盐津县落雁乡肖家坪瞭望台旁

(略) 盐津县气象局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 (略)

项目性质为新建,工程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占地面积16m2,建设一部X波段天气雷达系统及配套基础设施。新建1部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工作频率为9300~9500MHz,雷达发射机脉冲峰值新建11功率为200W,天线最大增益44.5dBi,发生馈线损耗1.6dB,脉冲宽度0.5~200μs,脉冲重复频率500Hz~2000Hz。项目总投资6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0万元,占总投资的1.67%。

一、施工期主要污染因子及措施

(一)废水:施工期废水包括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

措施:(1)项目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食宿依托周边农户解决,洗手等清洁废水经收集进入沉淀池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2)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沉淀池,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淀池收集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

(二)固体废弃物: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场地开挖产生的土石方、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措施:(1)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定期清运至较近的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2)项目施工作业建筑垃圾产生量少,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运送到当地建筑垃圾指定堆场进行处置,禁止随意丢弃。(3)施工开挖产生的土石方用于项目区内回填和平整,不产生弃土。(4)施工期开挖的表土临时堆存在项目区内,后期全部用于回填。

(三)扬尘:基础开挖、回填、土石方和粉状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储存和使用过程易产生扬尘。

措施:(1)开挖土石方集中堆放,及时回填,对临时堆土场定期洒水降尘和采用土工布遮盖,减少扬尘的产生。(2)粉细散装材料,堆放、卸运时采取防尘措施。(3)集中施工,有条件的地方采取洒水降尘等措施,减少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4)加强监督管理,运输车辆采取封闭措施,以避免运输途中土石撒漏。(5)合理组织施工,避免在大风天气时进行作业。

(四)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交通噪声。

措施:(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施工方式,减短噪声持续排放的时间。(2)优选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并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使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从源强上控制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3)施工车辆经过居民区时减缓行驶速度,减少鸣笛。(4)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夜间施工。

(五)生态环境:本工程施工期对生态的影响主要为土地占用、地表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等方面。

措施:(1)合理布置施工场地,选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尽量减少占地面积,减少植被破坏。(2)施工活动集中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防止*意扩大施工范围,禁止非法超越红线施工。(3)对施工表土进行集中堆存,施工完毕后再用于生态恢复。(4)时施工场地周边设置截排水沟,减少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5)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对临时占地进行土地平整,实施生态恢复措施。

二、运营期主要污染因子及措施

(一)噪声:项目运行期间的噪声源主要是雷达发射机。

措施:(1)采取基础减震、隔声等治理措施。(2)加强项目运营期管理,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确保噪声排放符合相应评价标准。

(二)固体废弃物: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维修产生的少量废铅酸蓄电池和柴油发电机的废机油。

措施:(1)维修更换下来的废铅酸蓄电池由厂家当场回收处理,不在项目区内储存。(2)柴油发电机维修产生的废机油由维修单位回收处置,不在项目区内储存。

(三)电磁环境:项目运营期会产生电磁辐射。

措施:(1)正确设置发射机设备各项参数,严格限制天线扫描仰角,电磁环境影响控制范围内严格控制建筑限高,确保项目运营期产生的电磁辐射满足相应评价标准要求。(2)加强项目运营期管理,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