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关于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等2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进行审查公示
生态环境部关于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等2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进行审查公示
序号 | 项目 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 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联系电话 |
1 | 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 | 广西壮族 (略) 、 (略) 、 (略) 、 (略) 、 (略) | 广西 (略) | 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 工程开发任务为 (略) (略) 南宁、钦州、北海、玉林等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提高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并为改善农业灌溉和水生态环境创造条件。工程从郁江干流以及右岸支流明江、八尺江引水向南宁、钦州、玉林、北 (略) 21个县级行政区供水。规划水平年2035年,工程多年平均供水量8.05亿立方米,其中生活4.23亿立方米、工业3.82亿立方米。工程包括输水干线、分干线和支线及配套输水建筑物。输水线路总长度491.94公里(含隧洞167.36公里),泵站9座,隧洞44座,管道26座,箱涵10座,明渠2座,倒虹吸11座,渡槽5座。 工程总投资约282亿元,其中环境保护投资约9.1亿元。 | 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1)水文情势:工程调水后明江、八尺江及郁江干流水资源量有所减小,取水口下游河道水文情势发生一定变化。主要措施:采取停止引水、优化调度等措施,保证引水后郁江贵港断面流量不小于400立方米/秒,尽量减少明江那板水库、八尺江大王滩水库引水量;对部分水源水库及调蓄水库采取“以新带老”措施,下泄足够生态流量。(2)水环境:受水区新增退水将对受纳水体水质造成影响。主要措施:落实受水区水污染防治规划,划定取水河段、调蓄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3)水生生态:取水断面下游水位及流速变化对下游鱼类产卵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引水时卷吸效应将对鱼类资源产生一定影响。主要措施:划定鱼类栖息地保护范围,实施生态修复;建设鱼类增殖放流站,开展增殖放流;“以新带老”补建西津水库鱼道,恢复河段连通性;优化取水口设计,设置拦鱼电栅。(4)*生生态:工程占地、扰动等将对评价区内植被及动物生境造成影响。保护措施:优化施工方案,限定施工范围,对工程占地范围的重点保护植物及古树采取迁地保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实施生态修复等措施。 公众参与:按照要求开展了公众参与。 相关部门意见:水利部以水规计〔2023〕76号文出具可研报告行业审查意见;受水区地方人民政府(或委托相关部门)批复了各地受水区水污染防治规划。 | 010-* |
2 | 黄桶至百色铁路 | (略) 、 (略) 、黔西南州,广西壮族 (略) | 国铁集团(沪昆铁路 (略) 、中国铁 (略) 南宁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 | (略) (略) | 项目包括正线和相关工程。正线全长约312.62公里,按国铁I级标准建设,为单线电气化客货共线铁路,设计速度160公里/小时;相关工程包括黄桶站和百色地区相关工程。正线共设车站27座,包括改建3座(黄桶站、永乐镇站、百色站),新建中间站7座,新建无人值守会让站17座(10座为远期预留)。 工程总投资约338.54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2.82亿元。 | 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1)生态:项目将占用部分耕地和林地等,穿越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可能对部分植被和相关区域野生动物及其生境等造成一定不利影响。主要措施:进一步深化工程比选方案,取消自然保护区内车站,尽量减少敏感区内的地表工程,切实减少敏感区内占地和对动植物的扰动。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活动高峰期及繁育期。对涉及石漠化片区路段,尽量采用桥隧通过以减少扰动。对穿越生态敏感区的隧道,严格落实工程堵水及生态监控措施。对生态敏感区内桥梁、隧道洞口等开展景观设计。尽量减少占用湿地,严格湿地保护措施。优化渣场、施工便道等临时工程布置,加强工程土石方调配和综合利用,从源头上减少弃渣量和弃渣场,尽可能减少占地和植被破坏。施工前剥离表土保存,施工结束后开展复耕或生态修复。(2)噪声及振动:项目建设、运营将对沿线声环境和环境振动产生不利影响。主要措施:项目外轨中心线30米以内声环境敏感目标纳入工程拆迁或功能置换,对预测超标的敏感目标路段优先采取声屏障措施,必要时辅以隔声窗措施。运营期加强线路两侧敏感点的跟踪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进一步完善必要的防治措施。运营期加强轮轨的维护、保养,定期进行轨道打磨和车轮的清洁与旋轮工作,减少附加振动。(3)水环境:涉水施工、施工期及运营期污(废)水排放等可能对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主要措施:涉水施工在枯水期进行,采用钢围堰施工。施工期污(废)水经收集处理后回用或达标排放。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敏感路段的水环境保护措施,加强监测和管控。敏感隧道施工采取清污分流措施,严格落实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注浆堵水等措施,强化隧道附近受影响居民供水保障。运营期各站(所)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回用,各污水处理设施、危险废物暂存设施等做好防渗措施,避免对区域地下水造成污染,制定并落实地下水跟踪监测方案。(4)其他:针对堆场严格落实密闭储存、设置防风抑尘网、苫盖及喷淋等抑尘措施以减缓扬尘影响。依法、分类处置固体废物,危险废物交有资质单位处置。新建牵引变电所、基站最终选址尽量远离居民区等敏感目标。强化环境管理,开展环境监理。 公众参与:按照要求开展了公众参与。 相关部门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基础〔2023〕222号文件批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010-* |
序号 | 项目 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 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联系电话 |
1 | 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 | 广西壮族 (略) 、 (略) 、 (略) 、 (略) 、 (略) | 广西 (略) | 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 工程开发任务为 (略) (略) 南宁、钦州、北海、玉林等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提高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并为改善农业灌溉和水生态环境创造条件。工程从郁江干流以及右岸支流明江、八尺江引水向南宁、钦州、玉林、北 (略) 21个县级行政区供水。规划水平年2035年,工程多年平均供水量8.05亿立方米,其中生活4.23亿立方米、工业3.82亿立方米。工程包括输水干线、分干线和支线及配套输水建筑物。输水线路总长度491.94公里(含隧洞167.36公里),泵站9座,隧洞44座,管道26座,箱涵10座,明渠2座,倒虹吸11座,渡槽5座。 工程总投资约282亿元,其中环境保护投资约9.1亿元。 | 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1)水文情势:工程调水后明江、八尺江及郁江干流水资源量有所减小,取水口下游河道水文情势发生一定变化。主要措施:采取停止引水、优化调度等措施,保证引水后郁江贵港断面流量不小于400立方米/秒,尽量减少明江那板水库、八尺江大王滩水库引水量;对部分水源水库及调蓄水库采取“以新带老”措施,下泄足够生态流量。(2)水环境:受水区新增退水将对受纳水体水质造成影响。主要措施:落实受水区水污染防治规划,划定取水河段、调蓄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3)水生生态:取水断面下游水位及流速变化对下游鱼类产卵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引水时卷吸效应将对鱼类资源产生一定影响。主要措施:划定鱼类栖息地保护范围,实施生态修复;建设鱼类增殖放流站,开展增殖放流;“以新带老”补建西津水库鱼道,恢复河段连通性;优化取水口设计,设置拦鱼电栅。(4)*生生态:工程占地、扰动等将对评价区内植被及动物生境造成影响。保护措施:优化施工方案,限定施工范围,对工程占地范围的重点保护植物及古树采取迁地保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实施生态修复等措施。 公众参与:按照要求开展了公众参与。 相关部门意见:水利部以水规计〔2023〕76号文出具可研报告行业审查意见;受水区地方人民政府(或委托相关部门)批复了各地受水区水污染防治规划。 | 010-* |
2 | 黄桶至百色铁路 | (略) 、 (略) 、黔西南州,广西壮族 (略) | 国铁集团(沪昆铁路 (略) 、中国铁 (略) 南宁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 | (略) (略) | 项目包括正线和相关工程。正线全长约312.62公里,按国铁I级标准建设,为单线电气化客货共线铁路,设计速度160公里/小时;相关工程包括黄桶站和百色地区相关工程。正线共设车站27座,包括改建3座(黄桶站、永乐镇站、百色站),新建中间站7座,新建无人值守会让站17座(10座为远期预留)。 工程总投资约338.54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2.82亿元。 | 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1)生态:项目将占用部分耕地和林地等,穿越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可能对部分植被和相关区域野生动物及其生境等造成一定不利影响。主要措施:进一步深化工程比选方案,取消自然保护区内车站,尽量减少敏感区内的地表工程,切实减少敏感区内占地和对动植物的扰动。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活动高峰期及繁育期。对涉及石漠化片区路段,尽量采用桥隧通过以减少扰动。对穿越生态敏感区的隧道,严格落实工程堵水及生态监控措施。对生态敏感区内桥梁、隧道洞口等开展景观设计。尽量减少占用湿地,严格湿地保护措施。优化渣场、施工便道等临时工程布置,加强工程土石方调配和综合利用,从源头上减少弃渣量和弃渣场,尽可能减少占地和植被破坏。施工前剥离表土保存,施工结束后开展复耕或生态修复。(2)噪声及振动:项目建设、运营将对沿线声环境和环境振动产生不利影响。主要措施:项目外轨中心线30米以内声环境敏感目标纳入工程拆迁或功能置换,对预测超标的敏感目标路段优先采取声屏障措施,必要时辅以隔声窗措施。运营期加强线路两侧敏感点的跟踪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进一步完善必要的防治措施。运营期加强轮轨的维护、保养,定期进行轨道打磨和车轮的清洁与旋轮工作,减少附加振动。(3)水环境:涉水施工、施工期及运营期污(废)水排放等可能对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主要措施:涉水施工在枯水期进行,采用钢围堰施工。施工期污(废)水经收集处理后回用或达标排放。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敏感路段的水环境保护措施,加强监测和管控。敏感隧道施工采取清污分流措施,严格落实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注浆堵水等措施,强化隧道附近受影响居民供水保障。运营期各站(所)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回用,各污水处理设施、危险废物暂存设施等做好防渗措施,避免对区域地下水造成污染,制定并落实地下水跟踪监测方案。(4)其他:针对堆场严格落实密闭储存、设置防风抑尘网、苫盖及喷淋等抑尘措施以减缓扬尘影响。依法、分类处置固体废物,危险废物交有资质单位处置。新建牵引变电所、基站最终选址尽量远离居民区等敏感目标。强化环境管理,开展环境监理。 公众参与:按照要求开展了公众参与。 相关部门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基础〔2023〕222号文件批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010-* |
广西
广西
广西
广西
广西
广西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