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3年6月21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
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3年6月21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2023年6月21日我局拟对2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6月21日-2023年6月28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行政服务中心)
传 真:*
电子邮箱:*@*ttp://**
通信地址: (略) 思明区小学路1 (略) 生态环境局环评处
邮政编码:*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宜境环保深加工项目 | (略) 海沧区05-08新阳东片区阳光路与新盛路交叉口东南侧 | 厦门 (略) | (略) 华厦能 (略) | 厦门 (略) 成立于2012年,主要从事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研发处置,现有电镀污泥回收利用项 (略) 海沧区新阳工业区后祥路188号。厦门 (略) 拟进行搬迁并扩建,搬迁后新厂 (略) 海沧区新阳东片区阳光路与新盛路交叉口东南侧,项目名称为宜境环保深加工项目,新厂区占地面积14259.17m2。搬迁后项目建设规模为年回收利用表面处理废物、电子废物原料(镍、铜、铬)(HW17、HW21、HW22、HW46、HW49)52500t,废酸 (HW34) 18000t、废碱(HW35)8000t,收集转运表面处理废物、电子废物(HW17、HW23、HW46)3500t。主要产品有硫酸镍(NiSO4·6H2O)2230t/a、金属铜1000t/a、铬绿(Cr2O3)2160t/a。 | 1.大气环境 本项目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各污染物短期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均<100%;年均浓度贡献值最大浓度占标率均<30%。 本项目叠加现状环境质量浓度及其他在建污染源后,所在区域98%保证率SO?、NO?日平均质量浓度,95%保证率PM??、PM?.?日平均质量浓度以及其年平均质量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表1、表2中二级标准限值;氯化氢日平均质量浓度,氨、硫化氢小时平均浓度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表D.1其它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铜日平均质量浓度符合日、美等国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允许浓度中日平均标准限值要求。 项目环境防护距离为厂房外扩100m,防护距离内无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对大气污染敏感的区域,项目建设符合环境防护距离的要求。 综上,本项目实施后对区域环境空气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2.地表水环境 项目建成后电积贫液、纯水制备尾水、循环冷却系统浓水、离子交换树脂反冲洗水、硫酸镍多效蒸发结晶冷凝水、高盐废水多效蒸发冷凝水等废水收集后直接回用于生产;高盐废水(沉镍滤液、铬单元滤液、有机相洗水和皂化废水、喷淋塔废水)经厂区高盐废水处理系统“预处理+多效蒸发结晶”处理后,结晶盐作为固废处置,冷凝水全部回用生产;含重金属综合废水(尾渣冲洗水、滤饼洗涤废水、金属铜清洗废水、地面和车辆冲洗废水、实验室废水、初期雨水)经生产单元废水处理系统预处理,去除重金属后进入厂区综合污水处理站。铜镍单元、铬单元废水处理系统出水一类污染物需达《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3中车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生产废水厂区综合污水处理站出水特征污染物排放达《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3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一般污染物排放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其中氨氮、氯化物、硫酸盐指标参照《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31962-2015)执行,生产废水经处理 (略) 政污水管网至海沧水质净化厂处理。因此本项目无直接排水,对周边水环境影响较小。 3.地下水环境 项目运营后,厂区 (略) 政供水管网,不进行地下水的开采,故不会造成取用地下水而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项目生产废水主要有危险废物经重金属分离回收后的滤液(尾水)、滤渣反冲洗水、地面冲洗水、喷淋塔废水等,上述生产废水通过管道、沟槽收集至厂区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项目生产车间、废水收集管沟地面、污水处理站、初期雨水池、事故水池进行防渗漏处理,原料仓库、化学品仓库、危废暂存间地面均按规范进行防腐、防渗处理。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不会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对周边地下水环境影响小。 非正常情况下,污水处理站池底泄漏情景下,污染物会对地下水下游浅层地下水水质造成持续的影响,但污染范围较小,影响距离较近。企业应加强日常管理和风险防范,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泄漏事件的发生,切实做好渗漏的源头控制及收集和处理工作,做好排水系统、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和防渗漏工作。 4.声环境 根据预测,厂界噪声贡献值在43.5~54.4dB(A)之间,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表1中3类区排放限值要求。因此在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以及隔声、减振、消声等降噪措施的情况下,项目投产后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 5.固体废物 本项目运营后转运类危废、二次危险废物分类收集后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待鉴别固废经鉴别后,若属于危险废物则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若为一般固废则外售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委托区域环卫部门统一处理。综上,本项目运营期固废均可妥善处置,对周边卫生环境影响较小。 6.土壤环境 根据大气沉降预测结果表明,企业生产30年后的土壤表层环境质量均能达到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 建设单位现有工程已建设完善的防渗措施、事故应急管道及应急池、地下水监控井等,能有效防控污染物进入土壤环境。根据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通过类比分析可知,厂区内土壤中45项基本项目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未对园区及周边环境造成明显影响。在全面落实防渗措施的情况下,工程建设对土壤的影响较小。 7.环境风险 ⑴经判定,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综合等级为Ⅳ级,评价等级为一级。 ⑵经预测,最常见气象条件时,下风向氯化氢最大浓度为57.305mg/m3,距污染物质泄漏点10m处;下风向各点计算浓度均小于毒性终点浓度-1(150mg/m3);毒性终点浓度-2(33mg/m3)最大半宽对应X(m)为10m,距污染物质泄漏点10m处。最不利气象条件时,下风向氯化氢最大浓度为206.2mg/m3,距污染物质泄漏点10m处;毒性终点浓度-1(150mg/m3)最大半宽对应X(m)为10m,距污染物质泄漏点10m处;毒性终点浓度-2(33mg/m3)最大半宽对应X(m)为30m,距污染物质泄漏点60m处。 ⑶厂区建设围堰、截流沟、事故应急池(1296m3)等有效防控措施,风险可控。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 (略) 环保厅转发环保部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规定,在建成生产前应组织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评估,按要求备案。 8.公众参与结论:已按照要求开展公众参与。 |
2 | Micro LED中试线建设 | (略) 火炬高新区(翔安)产业区翔天路 259-269 号1#厂房3F | 厦门未来显 (略) | (略) (略) | 厦门未来显 (略) ,是厦门 (略) (股票代码:*) (略) ,成立于2020年4月15日,注册资金1000万元,注册地址为厦门火炬高新区(翔安) 产业区翔岳路19号201单元,主要从事研究方向为Mini/Micro LED 芯片等高端显示产品的关键核心技术及产业化应用。公司在第二、三代半导体方兴未艾时,走在行业发展前沿,引领技术发展及应用潮流,全力布局Mini/Micro LED领域技术与产业工艺研究,凭借母公司先进的设备、高可靠度的自主创新工艺技术及完整的外延、芯片生产制造丰富产业化经验,以及由国内外行业高级技术专家、相关专业的博士、硕士等高端专业人才及总部支持组成的技术和管理团队,使公司有机会与国际领先企业在同一平台竞争。建设单位所用厂房系租赁厦门 (略) 现有1#厂房3F厂房,建设Micro LED中试线建设,通过研发、改进提升 MicroLED 外延片、芯片性能,改进优化巨量转移技术,并建设 4 吋 Micro LED芯片及巨量转移等年产 10.8万片的中试线。 | 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为:运营期废气、废水、设备噪声、固体废物。 (1)废气 项目废气主要来自生产过程产生的氟化物、硫酸雾、NOx、Cl2、HCl、氨及非*烷总烃,废气采用的治理措施包括酸碱喷淋塔及活性炭吸附装置。项目废气经对应的废气处理设施处理后,各污染物均可以满足《 (略)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5/323-2018)标准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标准的排放要求。因此,项目所采取的废气治理措施是可行的。 根据大气专项预测结果可知,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二级,不进行进一步预测与评价,同时本项目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排气筒污染物短期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分别为:硫酸雾0.14%、氟化物0.23%、氨0.02%,氯气0.04%、氯化氢0.5%、硝酸雾0.01%,非*烷总烃0.46%,均小于10%。因此,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此外,项目正常生产情况下,大气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均小于10%,均未超过环境质量标准,厂界能达标,项目不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综上所述,项目产生的废气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对周边大气环境及敏感点影响小。 (2)废水 拟建项目生产废水主要有酸碱废水、有机废水、含砷废水及含铜废水,酸碱及有机废水依托乾照光电现有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含砷及含铜废水经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放。生活污水依托乾照光电现有化粪池。 各类废水分 (略) 政污水管网进入翔安水质净化厂进行深度处理后排放,建项目位于翔安水质净化厂服务范围内,水质符合污水厂进水水质要求,且废水排放不会对翔安水质净化厂的工艺和处理负荷造成影响, (略) 污水管道产生腐蚀影响。因此建项目的污水纳入翔安水质净化厂处理是可行的;项目运营期废水排放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3)噪声 本项目拟采取如下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①合理布置噪声源,根据平面图布局,生产设备均位于车间室内,且墙体为实体墙,通过墙体阻挡噪声传播。 ②加强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噪声的影响。 ③加强管理,避免在非工作时间进行生产,夜间不进行生产,其噪声基本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④做好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 本项目在采取上述减振、降噪措施,再经厂房墙体隔声和距离衰减后,厂界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对区域声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危险废物,经分类收集后,密封转运及保存,分类暂存于拟建的危险废物暂存间内,各危险废物暂存间均单独密闭设置,并设置防雨、防火、防雷、防尘、防腐、防渗设施,不同类型的危险废物进行分区暂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经分类收集后依托乾照光电现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间 (略) 回收利用;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分类清运处理。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全部得到综合利用或妥善处置,不排入外环境。因此,只要加强管理,做好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及处理处置工作,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5)环境风险 项目主要危险物质为生产过程使用的硫酸、盐酸、硝酸、*酮、异*醇、特气等有毒有害化学品,主要储存在生产车间的各类危化品仓库,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可知,项目不存在重大风险源。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包括物质泄漏和火灾引发的次生/伴生污染。 根据氯气泄漏预测可知,由上表预测结果可知,氯气发生泄漏事故时,氯气达到毒性终点浓度-2的最大影响范围为泄漏点外1020m内,超过厂区外范围;达到大气毒性终点-1级浓度的最大影响范围为泄漏点外220m。 氯气发生泄漏事故时,下风向敏感目标最大浓度值出现在上庄,最大浓度值为133mg/m3,对下风向敏感点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故应该加强风险管理,杜绝事故发生。 项目发生物质泄漏或火灾事故废水排放时,可通过重力流接入建设单位自建的事故应急池,且事故应急池容积较大,足以接纳事故废水,故项目对于地表水环境产生的风险是可控的。 项目车间、危废间及污水站等采取防腐防渗措施,有毒有害物质泄漏一般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 项目应建立环境风险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环境风险防控章节提出的措施要求开展环境风险防控工作,后续需编制应急预案并向生态环境局进行备案。 综上所述,项目在做好风险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是可以防控的。 (6)土壤 项目污水处理站、污水管道均采取严格的防渗、防溢流等措施,正常工况下污水不会对地下水产生污染。建设单位按照规范和要求对化学品仓库、危废暂存间等采取有效的防风、防雨、防晒、防渗等措施后,正常情况下不会产生泄漏风险。可见,项目运营期非正常工况下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是可控的。 (7)地下水 拟建项目按照地下水重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进行地下水分区防渗措施设计,将有效截流重金属离子和其它污染物,避免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环境,缓解项目对地下水水质环境的污染,并注意加强生产管理和日常监控巡查,一旦发现防渗层破损,应立即组织防渗层的修补工作。综上所述,拟建项目在做好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2023年6月21日我局拟对2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6月21日-2023年6月28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行政服务中心)
传 真:*
电子邮箱:*@*ttp://**
通信地址: (略) 思明区小学路1 (略) 生态环境局环评处
邮政编码:*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宜境环保深加工项目 | (略) 海沧区05-08新阳东片区阳光路与新盛路交叉口东南侧 | 厦门 (略) | (略) 华厦能 (略) | 厦门 (略) 成立于2012年,主要从事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研发处置,现有电镀污泥回收利用项 (略) 海沧区新阳工业区后祥路188号。厦门 (略) 拟进行搬迁并扩建,搬迁后新厂 (略) 海沧区新阳东片区阳光路与新盛路交叉口东南侧,项目名称为宜境环保深加工项目,新厂区占地面积14259.17m2。搬迁后项目建设规模为年回收利用表面处理废物、电子废物原料(镍、铜、铬)(HW17、HW21、HW22、HW46、HW49)52500t,废酸 (HW34) 18000t、废碱(HW35)8000t,收集转运表面处理废物、电子废物(HW17、HW23、HW46)3500t。主要产品有硫酸镍(NiSO4·6H2O)2230t/a、金属铜1000t/a、铬绿(Cr2O3)2160t/a。 | 1.大气环境 本项目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各污染物短期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均<100%;年均浓度贡献值最大浓度占标率均<30%。 本项目叠加现状环境质量浓度及其他在建污染源后,所在区域98%保证率SO?、NO?日平均质量浓度,95%保证率PM??、PM?.?日平均质量浓度以及其年平均质量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表1、表2中二级标准限值;氯化氢日平均质量浓度,氨、硫化氢小时平均浓度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表D.1其它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铜日平均质量浓度符合日、美等国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允许浓度中日平均标准限值要求。 项目环境防护距离为厂房外扩100m,防护距离内无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对大气污染敏感的区域,项目建设符合环境防护距离的要求。 综上,本项目实施后对区域环境空气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2.地表水环境 项目建成后电积贫液、纯水制备尾水、循环冷却系统浓水、离子交换树脂反冲洗水、硫酸镍多效蒸发结晶冷凝水、高盐废水多效蒸发冷凝水等废水收集后直接回用于生产;高盐废水(沉镍滤液、铬单元滤液、有机相洗水和皂化废水、喷淋塔废水)经厂区高盐废水处理系统“预处理+多效蒸发结晶”处理后,结晶盐作为固废处置,冷凝水全部回用生产;含重金属综合废水(尾渣冲洗水、滤饼洗涤废水、金属铜清洗废水、地面和车辆冲洗废水、实验室废水、初期雨水)经生产单元废水处理系统预处理,去除重金属后进入厂区综合污水处理站。铜镍单元、铬单元废水处理系统出水一类污染物需达《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3中车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生产废水厂区综合污水处理站出水特征污染物排放达《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3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一般污染物排放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其中氨氮、氯化物、硫酸盐指标参照《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31962-2015)执行,生产废水经处理 (略) 政污水管网至海沧水质净化厂处理。因此本项目无直接排水,对周边水环境影响较小。 3.地下水环境 项目运营后,厂区 (略) 政供水管网,不进行地下水的开采,故不会造成取用地下水而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项目生产废水主要有危险废物经重金属分离回收后的滤液(尾水)、滤渣反冲洗水、地面冲洗水、喷淋塔废水等,上述生产废水通过管道、沟槽收集至厂区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项目生产车间、废水收集管沟地面、污水处理站、初期雨水池、事故水池进行防渗漏处理,原料仓库、化学品仓库、危废暂存间地面均按规范进行防腐、防渗处理。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不会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对周边地下水环境影响小。 非正常情况下,污水处理站池底泄漏情景下,污染物会对地下水下游浅层地下水水质造成持续的影响,但污染范围较小,影响距离较近。企业应加强日常管理和风险防范,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泄漏事件的发生,切实做好渗漏的源头控制及收集和处理工作,做好排水系统、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和防渗漏工作。 4.声环境 根据预测,厂界噪声贡献值在43.5~54.4dB(A)之间,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表1中3类区排放限值要求。因此在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以及隔声、减振、消声等降噪措施的情况下,项目投产后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 5.固体废物 本项目运营后转运类危废、二次危险废物分类收集后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待鉴别固废经鉴别后,若属于危险废物则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若为一般固废则外售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委托区域环卫部门统一处理。综上,本项目运营期固废均可妥善处置,对周边卫生环境影响较小。 6.土壤环境 根据大气沉降预测结果表明,企业生产30年后的土壤表层环境质量均能达到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 建设单位现有工程已建设完善的防渗措施、事故应急管道及应急池、地下水监控井等,能有效防控污染物进入土壤环境。根据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通过类比分析可知,厂区内土壤中45项基本项目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未对园区及周边环境造成明显影响。在全面落实防渗措施的情况下,工程建设对土壤的影响较小。 7.环境风险 ⑴经判定,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综合等级为Ⅳ级,评价等级为一级。 ⑵经预测,最常见气象条件时,下风向氯化氢最大浓度为57.305mg/m3,距污染物质泄漏点10m处;下风向各点计算浓度均小于毒性终点浓度-1(150mg/m3);毒性终点浓度-2(33mg/m3)最大半宽对应X(m)为10m,距污染物质泄漏点10m处。最不利气象条件时,下风向氯化氢最大浓度为206.2mg/m3,距污染物质泄漏点10m处;毒性终点浓度-1(150mg/m3)最大半宽对应X(m)为10m,距污染物质泄漏点10m处;毒性终点浓度-2(33mg/m3)最大半宽对应X(m)为30m,距污染物质泄漏点60m处。 ⑶厂区建设围堰、截流沟、事故应急池(1296m3)等有效防控措施,风险可控。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 (略) 环保厅转发环保部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规定,在建成生产前应组织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评估,按要求备案。 8.公众参与结论:已按照要求开展公众参与。 |
2 | Micro LED中试线建设 | (略) 火炬高新区(翔安)产业区翔天路 259-269 号1#厂房3F | 厦门未来显 (略) | (略) (略) | 厦门未来显 (略) ,是厦门 (略) (股票代码:*) (略) ,成立于2020年4月15日,注册资金1000万元,注册地址为厦门火炬高新区(翔安) 产业区翔岳路19号201单元,主要从事研究方向为Mini/Micro LED 芯片等高端显示产品的关键核心技术及产业化应用。公司在第二、三代半导体方兴未艾时,走在行业发展前沿,引领技术发展及应用潮流,全力布局Mini/Micro LED领域技术与产业工艺研究,凭借母公司先进的设备、高可靠度的自主创新工艺技术及完整的外延、芯片生产制造丰富产业化经验,以及由国内外行业高级技术专家、相关专业的博士、硕士等高端专业人才及总部支持组成的技术和管理团队,使公司有机会与国际领先企业在同一平台竞争。建设单位所用厂房系租赁厦门 (略) 现有1#厂房3F厂房,建设Micro LED中试线建设,通过研发、改进提升 MicroLED 外延片、芯片性能,改进优化巨量转移技术,并建设 4 吋 Micro LED芯片及巨量转移等年产 10.8万片的中试线。 | 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为:运营期废气、废水、设备噪声、固体废物。 (1)废气 项目废气主要来自生产过程产生的氟化物、硫酸雾、NOx、Cl2、HCl、氨及非*烷总烃,废气采用的治理措施包括酸碱喷淋塔及活性炭吸附装置。项目废气经对应的废气处理设施处理后,各污染物均可以满足《 (略)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5/323-2018)标准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标准的排放要求。因此,项目所采取的废气治理措施是可行的。 根据大气专项预测结果可知,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二级,不进行进一步预测与评价,同时本项目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排气筒污染物短期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分别为:硫酸雾0.14%、氟化物0.23%、氨0.02%,氯气0.04%、氯化氢0.5%、硝酸雾0.01%,非*烷总烃0.46%,均小于10%。因此,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此外,项目正常生产情况下,大气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均小于10%,均未超过环境质量标准,厂界能达标,项目不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综上所述,项目产生的废气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对周边大气环境及敏感点影响小。 (2)废水 拟建项目生产废水主要有酸碱废水、有机废水、含砷废水及含铜废水,酸碱及有机废水依托乾照光电现有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含砷及含铜废水经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放。生活污水依托乾照光电现有化粪池。 各类废水分 (略) 政污水管网进入翔安水质净化厂进行深度处理后排放,建项目位于翔安水质净化厂服务范围内,水质符合污水厂进水水质要求,且废水排放不会对翔安水质净化厂的工艺和处理负荷造成影响, (略) 污水管道产生腐蚀影响。因此建项目的污水纳入翔安水质净化厂处理是可行的;项目运营期废水排放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3)噪声 本项目拟采取如下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①合理布置噪声源,根据平面图布局,生产设备均位于车间室内,且墙体为实体墙,通过墙体阻挡噪声传播。 ②加强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噪声的影响。 ③加强管理,避免在非工作时间进行生产,夜间不进行生产,其噪声基本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④做好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 本项目在采取上述减振、降噪措施,再经厂房墙体隔声和距离衰减后,厂界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对区域声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危险废物,经分类收集后,密封转运及保存,分类暂存于拟建的危险废物暂存间内,各危险废物暂存间均单独密闭设置,并设置防雨、防火、防雷、防尘、防腐、防渗设施,不同类型的危险废物进行分区暂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经分类收集后依托乾照光电现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间 (略) 回收利用;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分类清运处理。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全部得到综合利用或妥善处置,不排入外环境。因此,只要加强管理,做好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及处理处置工作,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5)环境风险 项目主要危险物质为生产过程使用的硫酸、盐酸、硝酸、*酮、异*醇、特气等有毒有害化学品,主要储存在生产车间的各类危化品仓库,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可知,项目不存在重大风险源。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包括物质泄漏和火灾引发的次生/伴生污染。 根据氯气泄漏预测可知,由上表预测结果可知,氯气发生泄漏事故时,氯气达到毒性终点浓度-2的最大影响范围为泄漏点外1020m内,超过厂区外范围;达到大气毒性终点-1级浓度的最大影响范围为泄漏点外220m。 氯气发生泄漏事故时,下风向敏感目标最大浓度值出现在上庄,最大浓度值为133mg/m3,对下风向敏感点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故应该加强风险管理,杜绝事故发生。 项目发生物质泄漏或火灾事故废水排放时,可通过重力流接入建设单位自建的事故应急池,且事故应急池容积较大,足以接纳事故废水,故项目对于地表水环境产生的风险是可控的。 项目车间、危废间及污水站等采取防腐防渗措施,有毒有害物质泄漏一般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 项目应建立环境风险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环境风险防控章节提出的措施要求开展环境风险防控工作,后续需编制应急预案并向生态环境局进行备案。 综上所述,项目在做好风险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是可以防控的。 (6)土壤 项目污水处理站、污水管道均采取严格的防渗、防溢流等措施,正常工况下污水不会对地下水产生污染。建设单位按照规范和要求对化学品仓库、危废暂存间等采取有效的防风、防雨、防晒、防渗等措施后,正常情况下不会产生泄漏风险。可见,项目运营期非正常工况下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是可控的。 (7)地下水 拟建项目按照地下水重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进行地下水分区防渗措施设计,将有效截流重金属离子和其它污染物,避免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环境,缓解项目对地下水水质环境的污染,并注意加强生产管理和日常监控巡查,一旦发现防渗层破损,应立即组织防渗层的修补工作。综上所述,拟建项目在做好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2023年6月21日我局拟对2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6月21日-2023年6月28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行政服务中心)
传 真:*
电子邮箱:*@*ttp://**
通信地址: (略) 思明区小学路1 (略) 生态环境局环评处
邮政编码:*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宜境环保深加工项目 | (略) 海沧区05-08新阳东片区阳光路与新盛路交叉口东南侧 | 厦门 (略) | (略) 华厦能 (略) | 厦门 (略) 成立于2012年,主要从事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研发处置,现有电镀污泥回收利用项 (略) 海沧区新阳工业区后祥路188号。厦门 (略) 拟进行搬迁并扩建,搬迁后新厂 (略) 海沧区新阳东片区阳光路与新盛路交叉口东南侧,项目名称为宜境环保深加工项目,新厂区占地面积14259.17m2。搬迁后项目建设规模为年回收利用表面处理废物、电子废物原料(镍、铜、铬)(HW17、HW21、HW22、HW46、HW49)52500t,废酸 (HW34) 18000t、废碱(HW35)8000t,收集转运表面处理废物、电子废物(HW17、HW23、HW46)3500t。主要产品有硫酸镍(NiSO4·6H2O)2230t/a、金属铜1000t/a、铬绿(Cr2O3)2160t/a。 | 1.大气环境 本项目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各污染物短期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均<100%;年均浓度贡献值最大浓度占标率均<30%。 本项目叠加现状环境质量浓度及其他在建污染源后,所在区域98%保证率SO?、NO?日平均质量浓度,95%保证率PM??、PM?.?日平均质量浓度以及其年平均质量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表1、表2中二级标准限值;氯化氢日平均质量浓度,氨、硫化氢小时平均浓度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表D.1其它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铜日平均质量浓度符合日、美等国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允许浓度中日平均标准限值要求。 项目环境防护距离为厂房外扩100m,防护距离内无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对大气污染敏感的区域,项目建设符合环境防护距离的要求。 综上,本项目实施后对区域环境空气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2.地表水环境 项目建成后电积贫液、纯水制备尾水、循环冷却系统浓水、离子交换树脂反冲洗水、硫酸镍多效蒸发结晶冷凝水、高盐废水多效蒸发冷凝水等废水收集后直接回用于生产;高盐废水(沉镍滤液、铬单元滤液、有机相洗水和皂化废水、喷淋塔废水)经厂区高盐废水处理系统“预处理+多效蒸发结晶”处理后,结晶盐作为固废处置,冷凝水全部回用生产;含重金属综合废水(尾渣冲洗水、滤饼洗涤废水、金属铜清洗废水、地面和车辆冲洗废水、实验室废水、初期雨水)经生产单元废水处理系统预处理,去除重金属后进入厂区综合污水处理站。铜镍单元、铬单元废水处理系统出水一类污染物需达《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3中车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生产废水厂区综合污水处理站出水特征污染物排放达《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3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一般污染物排放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其中氨氮、氯化物、硫酸盐指标参照《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31962-2015)执行,生产废水经处理 (略) 政污水管网至海沧水质净化厂处理。因此本项目无直接排水,对周边水环境影响较小。 3.地下水环境 项目运营后,厂区 (略) 政供水管网,不进行地下水的开采,故不会造成取用地下水而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项目生产废水主要有危险废物经重金属分离回收后的滤液(尾水)、滤渣反冲洗水、地面冲洗水、喷淋塔废水等,上述生产废水通过管道、沟槽收集至厂区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项目生产车间、废水收集管沟地面、污水处理站、初期雨水池、事故水池进行防渗漏处理,原料仓库、化学品仓库、危废暂存间地面均按规范进行防腐、防渗处理。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不会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对周边地下水环境影响小。 非正常情况下,污水处理站池底泄漏情景下,污染物会对地下水下游浅层地下水水质造成持续的影响,但污染范围较小,影响距离较近。企业应加强日常管理和风险防范,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泄漏事件的发生,切实做好渗漏的源头控制及收集和处理工作,做好排水系统、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和防渗漏工作。 4.声环境 根据预测,厂界噪声贡献值在43.5~54.4dB(A)之间,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表1中3类区排放限值要求。因此在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以及隔声、减振、消声等降噪措施的情况下,项目投产后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 5.固体废物 本项目运营后转运类危废、二次危险废物分类收集后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待鉴别固废经鉴别后,若属于危险废物则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若为一般固废则外售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委托区域环卫部门统一处理。综上,本项目运营期固废均可妥善处置,对周边卫生环境影响较小。 6.土壤环境 根据大气沉降预测结果表明,企业生产30年后的土壤表层环境质量均能达到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 建设单位现有工程已建设完善的防渗措施、事故应急管道及应急池、地下水监控井等,能有效防控污染物进入土壤环境。根据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通过类比分析可知,厂区内土壤中45项基本项目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未对园区及周边环境造成明显影响。在全面落实防渗措施的情况下,工程建设对土壤的影响较小。 7.环境风险 ⑴经判定,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综合等级为Ⅳ级,评价等级为一级。 ⑵经预测,最常见气象条件时,下风向氯化氢最大浓度为57.305mg/m3,距污染物质泄漏点10m处;下风向各点计算浓度均小于毒性终点浓度-1(150mg/m3);毒性终点浓度-2(33mg/m3)最大半宽对应X(m)为10m,距污染物质泄漏点10m处。最不利气象条件时,下风向氯化氢最大浓度为206.2mg/m3,距污染物质泄漏点10m处;毒性终点浓度-1(150mg/m3)最大半宽对应X(m)为10m,距污染物质泄漏点10m处;毒性终点浓度-2(33mg/m3)最大半宽对应X(m)为30m,距污染物质泄漏点60m处。 ⑶厂区建设围堰、截流沟、事故应急池(1296m3)等有效防控措施,风险可控。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 (略) 环保厅转发环保部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规定,在建成生产前应组织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评估,按要求备案。 8.公众参与结论:已按照要求开展公众参与。 |
2 | Micro LED中试线建设 | (略) 火炬高新区(翔安)产业区翔天路 259-269 号1#厂房3F | 厦门未来显 (略) | (略) (略) | 厦门未来显 (略) ,是厦门 (略) (股票代码:*) (略) ,成立于2020年4月15日,注册资金1000万元,注册地址为厦门火炬高新区(翔安) 产业区翔岳路19号201单元,主要从事研究方向为Mini/Micro LED 芯片等高端显示产品的关键核心技术及产业化应用。公司在第二、三代半导体方兴未艾时,走在行业发展前沿,引领技术发展及应用潮流,全力布局Mini/Micro LED领域技术与产业工艺研究,凭借母公司先进的设备、高可靠度的自主创新工艺技术及完整的外延、芯片生产制造丰富产业化经验,以及由国内外行业高级技术专家、相关专业的博士、硕士等高端专业人才及总部支持组成的技术和管理团队,使公司有机会与国际领先企业在同一平台竞争。建设单位所用厂房系租赁厦门 (略) 现有1#厂房3F厂房,建设Micro LED中试线建设,通过研发、改进提升 MicroLED 外延片、芯片性能,改进优化巨量转移技术,并建设 4 吋 Micro LED芯片及巨量转移等年产 10.8万片的中试线。 | 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为:运营期废气、废水、设备噪声、固体废物。 (1)废气 项目废气主要来自生产过程产生的氟化物、硫酸雾、NOx、Cl2、HCl、氨及非*烷总烃,废气采用的治理措施包括酸碱喷淋塔及活性炭吸附装置。项目废气经对应的废气处理设施处理后,各污染物均可以满足《 (略)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5/323-2018)标准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标准的排放要求。因此,项目所采取的废气治理措施是可行的。 根据大气专项预测结果可知,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二级,不进行进一步预测与评价,同时本项目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排气筒污染物短期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分别为:硫酸雾0.14%、氟化物0.23%、氨0.02%,氯气0.04%、氯化氢0.5%、硝酸雾0.01%,非*烷总烃0.46%,均小于10%。因此,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此外,项目正常生产情况下,大气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均小于10%,均未超过环境质量标准,厂界能达标,项目不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综上所述,项目产生的废气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对周边大气环境及敏感点影响小。 (2)废水 拟建项目生产废水主要有酸碱废水、有机废水、含砷废水及含铜废水,酸碱及有机废水依托乾照光电现有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含砷及含铜废水经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放。生活污水依托乾照光电现有化粪池。 各类废水分 (略) 政污水管网进入翔安水质净化厂进行深度处理后排放,建项目位于翔安水质净化厂服务范围内,水质符合污水厂进水水质要求,且废水排放不会对翔安水质净化厂的工艺和处理负荷造成影响, (略) 污水管道产生腐蚀影响。因此建项目的污水纳入翔安水质净化厂处理是可行的;项目运营期废水排放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3)噪声 本项目拟采取如下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①合理布置噪声源,根据平面图布局,生产设备均位于车间室内,且墙体为实体墙,通过墙体阻挡噪声传播。 ②加强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噪声的影响。 ③加强管理,避免在非工作时间进行生产,夜间不进行生产,其噪声基本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④做好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 本项目在采取上述减振、降噪措施,再经厂房墙体隔声和距离衰减后,厂界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对区域声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危险废物,经分类收集后,密封转运及保存,分类暂存于拟建的危险废物暂存间内,各危险废物暂存间均单独密闭设置,并设置防雨、防火、防雷、防尘、防腐、防渗设施,不同类型的危险废物进行分区暂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经分类收集后依托乾照光电现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间 (略) 回收利用;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分类清运处理。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全部得到综合利用或妥善处置,不排入外环境。因此,只要加强管理,做好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及处理处置工作,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5)环境风险 项目主要危险物质为生产过程使用的硫酸、盐酸、硝酸、*酮、异*醇、特气等有毒有害化学品,主要储存在生产车间的各类危化品仓库,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可知,项目不存在重大风险源。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包括物质泄漏和火灾引发的次生/伴生污染。 根据氯气泄漏预测可知,由上表预测结果可知,氯气发生泄漏事故时,氯气达到毒性终点浓度-2的最大影响范围为泄漏点外1020m内,超过厂区外范围;达到大气毒性终点-1级浓度的最大影响范围为泄漏点外220m。 氯气发生泄漏事故时,下风向敏感目标最大浓度值出现在上庄,最大浓度值为133mg/m3,对下风向敏感点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故应该加强风险管理,杜绝事故发生。 项目发生物质泄漏或火灾事故废水排放时,可通过重力流接入建设单位自建的事故应急池,且事故应急池容积较大,足以接纳事故废水,故项目对于地表水环境产生的风险是可控的。 项目车间、危废间及污水站等采取防腐防渗措施,有毒有害物质泄漏一般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 项目应建立环境风险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环境风险防控章节提出的措施要求开展环境风险防控工作,后续需编制应急预案并向生态环境局进行备案。 综上所述,项目在做好风险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是可以防控的。 (6)土壤 项目污水处理站、污水管道均采取严格的防渗、防溢流等措施,正常工况下污水不会对地下水产生污染。建设单位按照规范和要求对化学品仓库、危废暂存间等采取有效的防风、防雨、防晒、防渗等措施后,正常情况下不会产生泄漏风险。可见,项目运营期非正常工况下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是可控的。 (7)地下水 拟建项目按照地下水重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进行地下水分区防渗措施设计,将有效截流重金属离子和其它污染物,避免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环境,缓解项目对地下水水质环境的污染,并注意加强生产管理和日常监控巡查,一旦发现防渗层破损,应立即组织防渗层的修补工作。综上所述,拟建项目在做好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2023年6月21日我局拟对2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6月21日-2023年6月28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行政服务中心)
传 真:*
电子邮箱:*@*ttp://**
通信地址: (略) 思明区小学路1 (略) 生态环境局环评处
邮政编码:*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宜境环保深加工项目 | (略) 海沧区05-08新阳东片区阳光路与新盛路交叉口东南侧 | 厦门 (略) | (略) 华厦能 (略) | 厦门 (略) 成立于2012年,主要从事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研发处置,现有电镀污泥回收利用项 (略) 海沧区新阳工业区后祥路188号。厦门 (略) 拟进行搬迁并扩建,搬迁后新厂 (略) 海沧区新阳东片区阳光路与新盛路交叉口东南侧,项目名称为宜境环保深加工项目,新厂区占地面积14259.17m2。搬迁后项目建设规模为年回收利用表面处理废物、电子废物原料(镍、铜、铬)(HW17、HW21、HW22、HW46、HW49)52500t,废酸 (HW34) 18000t、废碱(HW35)8000t,收集转运表面处理废物、电子废物(HW17、HW23、HW46)3500t。主要产品有硫酸镍(NiSO4·6H2O)2230t/a、金属铜1000t/a、铬绿(Cr2O3)2160t/a。 | 1.大气环境 本项目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各污染物短期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均<100%;年均浓度贡献值最大浓度占标率均<30%。 本项目叠加现状环境质量浓度及其他在建污染源后,所在区域98%保证率SO?、NO?日平均质量浓度,95%保证率PM??、PM?.?日平均质量浓度以及其年平均质量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表1、表2中二级标准限值;氯化氢日平均质量浓度,氨、硫化氢小时平均浓度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表D.1其它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铜日平均质量浓度符合日、美等国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允许浓度中日平均标准限值要求。 项目环境防护距离为厂房外扩100m,防护距离内无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对大气污染敏感的区域,项目建设符合环境防护距离的要求。 综上,本项目实施后对区域环境空气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2.地表水环境 项目建成后电积贫液、纯水制备尾水、循环冷却系统浓水、离子交换树脂反冲洗水、硫酸镍多效蒸发结晶冷凝水、高盐废水多效蒸发冷凝水等废水收集后直接回用于生产;高盐废水(沉镍滤液、铬单元滤液、有机相洗水和皂化废水、喷淋塔废水)经厂区高盐废水处理系统“预处理+多效蒸发结晶”处理后,结晶盐作为固废处置,冷凝水全部回用生产;含重金属综合废水(尾渣冲洗水、滤饼洗涤废水、金属铜清洗废水、地面和车辆冲洗废水、实验室废水、初期雨水)经生产单元废水处理系统预处理,去除重金属后进入厂区综合污水处理站。铜镍单元、铬单元废水处理系统出水一类污染物需达《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3中车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生产废水厂区综合污水处理站出水特征污染物排放达《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3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一般污染物排放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其中氨氮、氯化物、硫酸盐指标参照《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31962-2015)执行,生产废水经处理 (略) 政污水管网至海沧水质净化厂处理。因此本项目无直接排水,对周边水环境影响较小。 3.地下水环境 项目运营后,厂区 (略) 政供水管网,不进行地下水的开采,故不会造成取用地下水而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项目生产废水主要有危险废物经重金属分离回收后的滤液(尾水)、滤渣反冲洗水、地面冲洗水、喷淋塔废水等,上述生产废水通过管道、沟槽收集至厂区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项目生产车间、废水收集管沟地面、污水处理站、初期雨水池、事故水池进行防渗漏处理,原料仓库、化学品仓库、危废暂存间地面均按规范进行防腐、防渗处理。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不会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对周边地下水环境影响小。 非正常情况下,污水处理站池底泄漏情景下,污染物会对地下水下游浅层地下水水质造成持续的影响,但污染范围较小,影响距离较近。企业应加强日常管理和风险防范,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泄漏事件的发生,切实做好渗漏的源头控制及收集和处理工作,做好排水系统、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和防渗漏工作。 4.声环境 根据预测,厂界噪声贡献值在43.5~54.4dB(A)之间,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表1中3类区排放限值要求。因此在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以及隔声、减振、消声等降噪措施的情况下,项目投产后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 5.固体废物 本项目运营后转运类危废、二次危险废物分类收集后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待鉴别固废经鉴别后,若属于危险废物则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若为一般固废则外售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委托区域环卫部门统一处理。综上,本项目运营期固废均可妥善处置,对周边卫生环境影响较小。 6.土壤环境 根据大气沉降预测结果表明,企业生产30年后的土壤表层环境质量均能达到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 建设单位现有工程已建设完善的防渗措施、事故应急管道及应急池、地下水监控井等,能有效防控污染物进入土壤环境。根据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通过类比分析可知,厂区内土壤中45项基本项目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未对园区及周边环境造成明显影响。在全面落实防渗措施的情况下,工程建设对土壤的影响较小。 7.环境风险 ⑴经判定,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综合等级为Ⅳ级,评价等级为一级。 ⑵经预测,最常见气象条件时,下风向氯化氢最大浓度为57.305mg/m3,距污染物质泄漏点10m处;下风向各点计算浓度均小于毒性终点浓度-1(150mg/m3);毒性终点浓度-2(33mg/m3)最大半宽对应X(m)为10m,距污染物质泄漏点10m处。最不利气象条件时,下风向氯化氢最大浓度为206.2mg/m3,距污染物质泄漏点10m处;毒性终点浓度-1(150mg/m3)最大半宽对应X(m)为10m,距污染物质泄漏点10m处;毒性终点浓度-2(33mg/m3)最大半宽对应X(m)为30m,距污染物质泄漏点60m处。 ⑶厂区建设围堰、截流沟、事故应急池(1296m3)等有效防控措施,风险可控。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 (略) 环保厅转发环保部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规定,在建成生产前应组织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评估,按要求备案。 8.公众参与结论:已按照要求开展公众参与。 |
2 | Micro LED中试线建设 | (略) 火炬高新区(翔安)产业区翔天路 259-269 号1#厂房3F | 厦门未来显 (略) | (略) (略) | 厦门未来显 (略) ,是厦门 (略) (股票代码:*) (略) ,成立于2020年4月15日,注册资金1000万元,注册地址为厦门火炬高新区(翔安) 产业区翔岳路19号201单元,主要从事研究方向为Mini/Micro LED 芯片等高端显示产品的关键核心技术及产业化应用。公司在第二、三代半导体方兴未艾时,走在行业发展前沿,引领技术发展及应用潮流,全力布局Mini/Micro LED领域技术与产业工艺研究,凭借母公司先进的设备、高可靠度的自主创新工艺技术及完整的外延、芯片生产制造丰富产业化经验,以及由国内外行业高级技术专家、相关专业的博士、硕士等高端专业人才及总部支持组成的技术和管理团队,使公司有机会与国际领先企业在同一平台竞争。建设单位所用厂房系租赁厦门 (略) 现有1#厂房3F厂房,建设Micro LED中试线建设,通过研发、改进提升 MicroLED 外延片、芯片性能,改进优化巨量转移技术,并建设 4 吋 Micro LED芯片及巨量转移等年产 10.8万片的中试线。 | 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为:运营期废气、废水、设备噪声、固体废物。 (1)废气 项目废气主要来自生产过程产生的氟化物、硫酸雾、NOx、Cl2、HCl、氨及非*烷总烃,废气采用的治理措施包括酸碱喷淋塔及活性炭吸附装置。项目废气经对应的废气处理设施处理后,各污染物均可以满足《 (略)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5/323-2018)标准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标准的排放要求。因此,项目所采取的废气治理措施是可行的。 根据大气专项预测结果可知,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二级,不进行进一步预测与评价,同时本项目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排气筒污染物短期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分别为:硫酸雾0.14%、氟化物0.23%、氨0.02%,氯气0.04%、氯化氢0.5%、硝酸雾0.01%,非*烷总烃0.46%,均小于10%。因此,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此外,项目正常生产情况下,大气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均小于10%,均未超过环境质量标准,厂界能达标,项目不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综上所述,项目产生的废气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对周边大气环境及敏感点影响小。 (2)废水 拟建项目生产废水主要有酸碱废水、有机废水、含砷废水及含铜废水,酸碱及有机废水依托乾照光电现有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含砷及含铜废水经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放。生活污水依托乾照光电现有化粪池。 各类废水分 (略) 政污水管网进入翔安水质净化厂进行深度处理后排放,建项目位于翔安水质净化厂服务范围内,水质符合污水厂进水水质要求,且废水排放不会对翔安水质净化厂的工艺和处理负荷造成影响, (略) 污水管道产生腐蚀影响。因此建项目的污水纳入翔安水质净化厂处理是可行的;项目运营期废水排放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3)噪声 本项目拟采取如下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①合理布置噪声源,根据平面图布局,生产设备均位于车间室内,且墙体为实体墙,通过墙体阻挡噪声传播。 ②加强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噪声的影响。 ③加强管理,避免在非工作时间进行生产,夜间不进行生产,其噪声基本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④做好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 本项目在采取上述减振、降噪措施,再经厂房墙体隔声和距离衰减后,厂界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对区域声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危险废物,经分类收集后,密封转运及保存,分类暂存于拟建的危险废物暂存间内,各危险废物暂存间均单独密闭设置,并设置防雨、防火、防雷、防尘、防腐、防渗设施,不同类型的危险废物进行分区暂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经分类收集后依托乾照光电现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间 (略) 回收利用;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分类清运处理。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全部得到综合利用或妥善处置,不排入外环境。因此,只要加强管理,做好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及处理处置工作,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5)环境风险 项目主要危险物质为生产过程使用的硫酸、盐酸、硝酸、*酮、异*醇、特气等有毒有害化学品,主要储存在生产车间的各类危化品仓库,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可知,项目不存在重大风险源。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包括物质泄漏和火灾引发的次生/伴生污染。 根据氯气泄漏预测可知,由上表预测结果可知,氯气发生泄漏事故时,氯气达到毒性终点浓度-2的最大影响范围为泄漏点外1020m内,超过厂区外范围;达到大气毒性终点-1级浓度的最大影响范围为泄漏点外220m。 氯气发生泄漏事故时,下风向敏感目标最大浓度值出现在上庄,最大浓度值为133mg/m3,对下风向敏感点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故应该加强风险管理,杜绝事故发生。 项目发生物质泄漏或火灾事故废水排放时,可通过重力流接入建设单位自建的事故应急池,且事故应急池容积较大,足以接纳事故废水,故项目对于地表水环境产生的风险是可控的。 项目车间、危废间及污水站等采取防腐防渗措施,有毒有害物质泄漏一般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 项目应建立环境风险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环境风险防控章节提出的措施要求开展环境风险防控工作,后续需编制应急预案并向生态环境局进行备案。 综上所述,项目在做好风险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是可以防控的。 (6)土壤 项目污水处理站、污水管道均采取严格的防渗、防溢流等措施,正常工况下污水不会对地下水产生污染。建设单位按照规范和要求对化学品仓库、危废暂存间等采取有效的防风、防雨、防晒、防渗等措施后,正常情况下不会产生泄漏风险。可见,项目运营期非正常工况下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是可控的。 (7)地下水 拟建项目按照地下水重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进行地下水分区防渗措施设计,将有效截流重金属离子和其它污染物,避免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环境,缓解项目对地下水水质环境的污染,并注意加强生产管理和日常监控巡查,一旦发现防渗层破损,应立即组织防渗层的修补工作。综上所述,拟建项目在做好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