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滨海新区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应知应会

内容
 
发送至邮箱

茂名滨海新区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应知应会

一、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是什么?

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二、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是什么?

分层是指 (略) 、县、乡、村分为四层;分级是指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按照《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表(2017)》,结合本地实际,划分为 A、B、C、D级。层 (略) 级领导干部包保A级主体,县级领导干部包保B级主体,乡级领导干部包保C级主体,村级领导干部包保D级主体。

精 (略) 、县、乡、村四层包保干部一一对应A、B、C、D级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包保对应关系,各级包保干部照单履职、挂图作战,每季度对 包保主体至少开展1次督导。

末端发力是指包保干部同本级党委或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村支部(村委会)主要负责人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与任务承诺书》,明确包保主体,履职尽责,完成任务。省、市、县、乡建立督查组,对各地包保干部落实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的情况,尤其是对是否履职尽责、是否完成任务进行督查。

终端见效是指“两个责任”得到全面落实,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不断健全,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上升。

三、如何推动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

1.重点落实“三清单一承诺”制度:责任清单制、任务清单制、督查清单制和制定责任与任务承诺书;

2.重点抓住“三类人”: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

3.管好“三件事”:包保干部开展现场督导,督促企业落实“两员配备”及“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

四、包保干部工作职责是什么?

“包”:就是包属地责任;“保”:就是保食品安全。

包保干部对照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对包保主体开展督导。

1.督导频次:每季度对包保主体至少开展1次督导;春节、国庆节等重要节假日、重点时段应增加督导频次。

2.督导事项:对照任务清单内容开展督导。发现问题的,督促包保主体及时纠正,并通过拍照、录制视频等方式留存证据, (略) 场监管部门。

3.问题整改:发现问题并督促现场整改;发现问题 (略) 场监管部门。

五、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知道的包保情况有哪些?

1.本单位的包保级别(A级、B级、C级、D级)。

2.本单位是配“两员”(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还是配“一员”(食品安全员)。

3.来督导的包保干部姓名。

4.包保干部每季度至少上门督导一次。

六、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如何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严格按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 (略) 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0号)执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抓好常态化防控、强化应急处置、加强宣传培训。制定《食品安全总监职责》《食品安全员守则》明确具体工作和职责,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清单,建立日管控、周排查和月调度制度(C、D级主体建立日管控、月总结制度),确保企业食品安全可控。

七、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包括哪些?

包括食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负责,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按照岗位职责协助企业主要负责人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八、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是什么?

日管控:食品安全员每日根据风险管控清单进行检查,形成《每日食品安全检查记录》,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应当立即采取防范措施,按照程序及时上报食品安全总监或者企业主要负责人。未发现问题的,也应当予以记录,实行零风险报告。

周排查:食品安全总监或者食品安全员每周至少组织1次风险隐患排查,分析研判食品安全管理情况,研究解决日管控中发现的问题,形成《每周食品安全排查治理报告》。

月调度:企业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听取1次食品安全总监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对当月食品安全日常管理、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等情况进行工作总结,对下个月重点工作作出调度安排,形成《每月食品安全调度会议纪要》。

九、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应当具备哪些食品安全管理能力?

1.掌握相应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

2.熟悉本单位食品安全相关设施设备、工艺流程、操作规程等生产经营过程控制要求;

3.参加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并通过考核;

4.其他应当具备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

十、哪些企业应当配置食品安全总监?

在依法配备食品安全员的基础上,下列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集中用餐单位的食堂应当配备食品安全总监:

1.特殊食品生产企业;

2.大中型食品生产企业;

3.大中型餐饮服务企业、连锁餐饮企业总部;

4.大中型食品销售企业、连锁销售企业总部;

5.用餐人数300人以上的托幼机构食堂、用餐人数500人以上的学校食堂,以及用餐人数或者供餐人数超过1000人的单位。

十一、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的岗位职责是什么?

食品安全总监承担下列职责:

1.组织拟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督促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明确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供货者管理、进货查验、生产经营过程控制、出厂检验、追溯体系建设、投诉举报处理等食品安全方面的责任要求;

2.组织拟定并督促落实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定期组织食品安全自查,评估食品安全状况,及时向企业主要负责人报告食品安全工作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阻止、纠正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按照规定组织实施食品召回;

3.组织拟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落实食品安全事故报告义务,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4.负责管理、督促、指导食品安全员按照职责做好相关工作,组织开展职工食品安全教育、培训、考核;

5.接受和配合监督管理部门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等工作,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6.其他食品安全管理责任。

食品安全员承担下列职责:

1.督促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控制要求;

2.检查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管理维护食品安全生产经营过程记录材料,按照要求保存相关资料;

3.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以及发现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并报告;

4.记录和管理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卫生状况;

5.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处理食品安全事故;

6.其他食品安全管理责任。

十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未落实主体责任的后果有哪些?

1.未建立、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2.拒不改正的,处5千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3.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一、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是什么?

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二、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是什么?

分层是指 (略) 、县、乡、村分为四层;分级是指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按照《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表(2017)》,结合本地实际,划分为 A、B、C、D级。层 (略) 级领导干部包保A级主体,县级领导干部包保B级主体,乡级领导干部包保C级主体,村级领导干部包保D级主体。

精 (略) 、县、乡、村四层包保干部一一对应A、B、C、D级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包保对应关系,各级包保干部照单履职、挂图作战,每季度对 包保主体至少开展1次督导。

末端发力是指包保干部同本级党委或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村支部(村委会)主要负责人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与任务承诺书》,明确包保主体,履职尽责,完成任务。省、市、县、乡建立督查组,对各地包保干部落实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的情况,尤其是对是否履职尽责、是否完成任务进行督查。

终端见效是指“两个责任”得到全面落实,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不断健全,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上升。

三、如何推动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

1.重点落实“三清单一承诺”制度:责任清单制、任务清单制、督查清单制和制定责任与任务承诺书;

2.重点抓住“三类人”: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

3.管好“三件事”:包保干部开展现场督导,督促企业落实“两员配备”及“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

四、包保干部工作职责是什么?

“包”:就是包属地责任;“保”:就是保食品安全。

包保干部对照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对包保主体开展督导。

1.督导频次:每季度对包保主体至少开展1次督导;春节、国庆节等重要节假日、重点时段应增加督导频次。

2.督导事项:对照任务清单内容开展督导。发现问题的,督促包保主体及时纠正,并通过拍照、录制视频等方式留存证据, (略) 场监管部门。

3.问题整改:发现问题并督促现场整改;发现问题 (略) 场监管部门。

五、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知道的包保情况有哪些?

1.本单位的包保级别(A级、B级、C级、D级)。

2.本单位是配“两员”(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还是配“一员”(食品安全员)。

3.来督导的包保干部姓名。

4.包保干部每季度至少上门督导一次。

六、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如何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严格按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 (略) 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0号)执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抓好常态化防控、强化应急处置、加强宣传培训。制定《食品安全总监职责》《食品安全员守则》明确具体工作和职责,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清单,建立日管控、周排查和月调度制度(C、D级主体建立日管控、月总结制度),确保企业食品安全可控。

七、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包括哪些?

包括食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负责,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按照岗位职责协助企业主要负责人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八、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是什么?

日管控:食品安全员每日根据风险管控清单进行检查,形成《每日食品安全检查记录》,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应当立即采取防范措施,按照程序及时上报食品安全总监或者企业主要负责人。未发现问题的,也应当予以记录,实行零风险报告。

周排查:食品安全总监或者食品安全员每周至少组织1次风险隐患排查,分析研判食品安全管理情况,研究解决日管控中发现的问题,形成《每周食品安全排查治理报告》。

月调度:企业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听取1次食品安全总监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对当月食品安全日常管理、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等情况进行工作总结,对下个月重点工作作出调度安排,形成《每月食品安全调度会议纪要》。

九、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应当具备哪些食品安全管理能力?

1.掌握相应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

2.熟悉本单位食品安全相关设施设备、工艺流程、操作规程等生产经营过程控制要求;

3.参加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并通过考核;

4.其他应当具备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

十、哪些企业应当配置食品安全总监?

在依法配备食品安全员的基础上,下列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集中用餐单位的食堂应当配备食品安全总监:

1.特殊食品生产企业;

2.大中型食品生产企业;

3.大中型餐饮服务企业、连锁餐饮企业总部;

4.大中型食品销售企业、连锁销售企业总部;

5.用餐人数300人以上的托幼机构食堂、用餐人数500人以上的学校食堂,以及用餐人数或者供餐人数超过1000人的单位。

十一、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的岗位职责是什么?

食品安全总监承担下列职责:

1.组织拟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督促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明确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供货者管理、进货查验、生产经营过程控制、出厂检验、追溯体系建设、投诉举报处理等食品安全方面的责任要求;

2.组织拟定并督促落实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定期组织食品安全自查,评估食品安全状况,及时向企业主要负责人报告食品安全工作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阻止、纠正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按照规定组织实施食品召回;

3.组织拟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落实食品安全事故报告义务,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4.负责管理、督促、指导食品安全员按照职责做好相关工作,组织开展职工食品安全教育、培训、考核;

5.接受和配合监督管理部门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等工作,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6.其他食品安全管理责任。

食品安全员承担下列职责:

1.督促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控制要求;

2.检查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管理维护食品安全生产经营过程记录材料,按照要求保存相关资料;

3.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以及发现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并报告;

4.记录和管理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卫生状况;

5.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处理食品安全事故;

6.其他食品安全管理责任。

十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未落实主体责任的后果有哪些?

1.未建立、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2.拒不改正的,处5千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3.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