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水务局关于《乾溪、上大排水系统控污调蓄池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行业意见的通知

内容
 
发送至邮箱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乾溪、上大排水系统控污调蓄池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行业意见的通知

沪水务〔2023〕401号


宝山区水务局:

你局《关于报审<乾溪、上大排水系统控污调蓄池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宝水建管〔2023〕27号)已收悉。经研究,现将有关行业意见通知如下:

一、关于建设标准

(一)乾溪、上大排水系统控污调蓄池分别服务于乾溪排水系统沪太路以西、走马塘以北部分区域和上海大学排水系统走马塘北侧、桃浦河西侧区域。排水体制均为分流制,采用强排模式。

原则同意乾溪、上大排水系统控污调蓄池建设工程初期雨水截流标准采用5毫米,调蓄池规模为18000立方米,其中乾溪仓规模9000立方米,服务面积约2.03平方公里;上大仓规模9000立方米,服务面积约1.96平方公里。

(二)原则同意臭气排放满足《恶臭(异味)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1025-2016)的相关要求。

二、关于排水方案

(一)原则同意乾溪、上大排水系统控污调蓄池选址于盛家宅河北侧、现状乾溪新村雨水泵站西侧规划绿地,采用“一池两格”的形式,即两座调蓄池合建,分仓独立运行。乾溪排水系统初期雨水从现状乾溪雨水泵站集水井经本工程配套建设的雨水截流管进入乾溪调蓄池;上大排水系统初期雨水从现状进水交汇井经本工程配套建设的初雨截流箱涵接入上大调蓄池。

(二)原则同意调蓄池放空时间24小时,放空设施设备按照24小时放空时间设计,初期雨水提升后通过本工程新建DN300-DN600放空管,接入下游南陈路现状D (略) 政污水管道,经场中路污水干管,最终纳入泰和污水厂进行处理。

三、下阶段工作建议

(一)应进一步核实溢流污染负荷控制率。

(二)为确保本工程排水出路安全,请区尽快按规划扩建下游污水管道及污水泵站等设施。

(三)建议在设计阶段充分与泵站运行单位对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调蓄池建设方案及施工配合方案,并加强投资控制。

(四)建议调蓄池设计采用无人值守、远程控制运行模式,配置运行水位、工况、水质等相关监控、监测设备,满足运行调度控制需要。

特此通知。

(略) 水务局

2023年6月15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 (略)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略) 水务局办公室 2023年6月15日印发


沪水务〔2023〕401号


宝山区水务局:

你局《关于报审<乾溪、上大排水系统控污调蓄池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宝水建管〔2023〕27号)已收悉。经研究,现将有关行业意见通知如下:

一、关于建设标准

(一)乾溪、上大排水系统控污调蓄池分别服务于乾溪排水系统沪太路以西、走马塘以北部分区域和上海大学排水系统走马塘北侧、桃浦河西侧区域。排水体制均为分流制,采用强排模式。

原则同意乾溪、上大排水系统控污调蓄池建设工程初期雨水截流标准采用5毫米,调蓄池规模为18000立方米,其中乾溪仓规模9000立方米,服务面积约2.03平方公里;上大仓规模9000立方米,服务面积约1.96平方公里。

(二)原则同意臭气排放满足《恶臭(异味)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1025-2016)的相关要求。

二、关于排水方案

(一)原则同意乾溪、上大排水系统控污调蓄池选址于盛家宅河北侧、现状乾溪新村雨水泵站西侧规划绿地,采用“一池两格”的形式,即两座调蓄池合建,分仓独立运行。乾溪排水系统初期雨水从现状乾溪雨水泵站集水井经本工程配套建设的雨水截流管进入乾溪调蓄池;上大排水系统初期雨水从现状进水交汇井经本工程配套建设的初雨截流箱涵接入上大调蓄池。

(二)原则同意调蓄池放空时间24小时,放空设施设备按照24小时放空时间设计,初期雨水提升后通过本工程新建DN300-DN600放空管,接入下游南陈路现状D (略) 政污水管道,经场中路污水干管,最终纳入泰和污水厂进行处理。

三、下阶段工作建议

(一)应进一步核实溢流污染负荷控制率。

(二)为确保本工程排水出路安全,请区尽快按规划扩建下游污水管道及污水泵站等设施。

(三)建议在设计阶段充分与泵站运行单位对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调蓄池建设方案及施工配合方案,并加强投资控制。

(四)建议调蓄池设计采用无人值守、远程控制运行模式,配置运行水位、工况、水质等相关监控、监测设备,满足运行调度控制需要。

特此通知。

(略) 水务局

2023年6月15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 (略)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略) 水务局办公室 2023年6月15日印发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