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生态环境局拟作出审批意见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公示-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2023年产能建设工程超前实施井场环境影响报告书
庆阳市生态环境局拟作出审批意见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公示-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2023年产能建设工程超前实施井场环境影响报告书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有关规定,经审议,我 (略) 第二采油厂2023年产能建设工程超前实施井场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6月25日—2023年6月29日。
联系电话:0934-*
传 真:0934-*
邮 编:*
通讯地址: (略) 西峰区弘化西路1号
序号 | 环评文件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评 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略) 第二采油厂2023年产能建设工程超前实施井场环境影响报告书 | 庆城县、华池县、环县、西峰区 | (略) 第二采油厂 | (略) 现代建 (略) | 项目共涉及19个滚动开发井区,产能规模36×104t/a,项目新增工程总占地231.816hm2,其中永久占地55.638hm2,临时占地1176.178hm2。主要内容为新扩建井场124座(采油井565口,注水井67口)、拉油点9座,配套建设采油管线180.3km,注水管线77.5km。 | 1.废气:施工期洒水抑尘,大风天气停止土方作业、散装物料集中堆置,并采取遮盖或围栏等措施;钻井过程选用低硫柴油和燃烧效率高的柴油机。新建井场全部采用管线密闭集输,井场安装定压阀回收套管气,依托站场进口处设置紧急截断阀,减少烃类的无组织排放。本项目新、扩建井场以厂界为边界设置50m的环境防护距离。 2.废水:水基泥浆全部入罐暂存,委托专业单位处置。钻井废水、试油废水、压裂液返排液、试压废水、水基泥浆压滤液、措施返排液等优先考虑循环利用,无法利用的依托现有措施返排液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回注油层;采出水依托现有采出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回注;所有废水不得外排。施工现场设旱厕,定期清理用于农田施肥,不外排。 3.噪声:合理选址,优化平面布置,高噪设备远离人群,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严禁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优先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或自带隔声、消声的设备,降低设备声级。施工期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运营期昼、夜间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4.固废:钻井泥浆岩屑进行不落地收集,在现场进行固液分离后在井场内设有三防措施的设施内暂存,最终交由专业单位处理后资源化利用。含油污泥等危险废物依托危废暂存点暂存后,定期委托有危废资质单位安全处置。建筑垃圾优先考虑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运至建筑垃圾填埋场填埋。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 5.生态: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尽可能减少临时占地。合理组织土方调配、及时填平压实。施工过程中要尽量保护土地资源,不要混乱土层,要先挖表层土壤单独堆放,然后挖心、底土层另外堆放。复原时要先填心、底土,然后平复表土,尽快恢复土地原貌。 6.风险:严格落实井喷防范措施等,完善事故监控预警设施。修订完善现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合理配置应急物资,定期开展环境隐患排查整改和环境应急演练。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有关规定,经审议,我 (略) 第二采油厂2023年产能建设工程超前实施井场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6月25日—2023年6月29日。
联系电话:0934-*
传 真:0934-*
邮 编:*
通讯地址: (略) 西峰区弘化西路1号
序号 | 环评文件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评 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略) 第二采油厂2023年产能建设工程超前实施井场环境影响报告书 | 庆城县、华池县、环县、西峰区 | (略) 第二采油厂 | (略) 现代建 (略) | 项目共涉及19个滚动开发井区,产能规模36×104t/a,项目新增工程总占地231.816hm2,其中永久占地55.638hm2,临时占地1176.178hm2。主要内容为新扩建井场124座(采油井565口,注水井67口)、拉油点9座,配套建设采油管线180.3km,注水管线77.5km。 | 1.废气:施工期洒水抑尘,大风天气停止土方作业、散装物料集中堆置,并采取遮盖或围栏等措施;钻井过程选用低硫柴油和燃烧效率高的柴油机。新建井场全部采用管线密闭集输,井场安装定压阀回收套管气,依托站场进口处设置紧急截断阀,减少烃类的无组织排放。本项目新、扩建井场以厂界为边界设置50m的环境防护距离。 2.废水:水基泥浆全部入罐暂存,委托专业单位处置。钻井废水、试油废水、压裂液返排液、试压废水、水基泥浆压滤液、措施返排液等优先考虑循环利用,无法利用的依托现有措施返排液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回注油层;采出水依托现有采出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回注;所有废水不得外排。施工现场设旱厕,定期清理用于农田施肥,不外排。 3.噪声:合理选址,优化平面布置,高噪设备远离人群,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严禁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优先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或自带隔声、消声的设备,降低设备声级。施工期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运营期昼、夜间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4.固废:钻井泥浆岩屑进行不落地收集,在现场进行固液分离后在井场内设有三防措施的设施内暂存,最终交由专业单位处理后资源化利用。含油污泥等危险废物依托危废暂存点暂存后,定期委托有危废资质单位安全处置。建筑垃圾优先考虑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运至建筑垃圾填埋场填埋。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 5.生态: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尽可能减少临时占地。合理组织土方调配、及时填平压实。施工过程中要尽量保护土地资源,不要混乱土层,要先挖表层土壤单独堆放,然后挖心、底土层另外堆放。复原时要先填心、底土,然后平复表土,尽快恢复土地原貌。 6.风险:严格落实井喷防范措施等,完善事故监控预警设施。修订完善现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合理配置应急物资,定期开展环境隐患排查整改和环境应急演练。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