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生物入侵防控,我国给出了怎样的方案?

内容
 
发送至邮箱

针对生物入侵防控,我国给出了怎样的方案?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遭受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外来物种入侵不仅威胁我国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更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月26日,在复旦大学举办的2023年研究生国际暑期学校暨第十九届生态学暑期高级讲。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

2023年2月13日,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略) 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也明确指出严厉打击非法引入外来物种行为,实施重大危害入侵物种防控攻坚行动。

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生物多样性高的区域入侵物种较多

生物入侵是造成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二大因素,仅次于土地利用造成的环境变化。

哪些因素会导致生物入侵呢?万方浩认为,首先,全球化与生物入侵联系密切。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是物种在大*间传播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不同国家间的进出口贸易,是外来物种入侵的重要渠道。“进出口量越大,生物多样性风险也越大。”

其次,气候变化与生物入侵也有关。“气候变化会改变物种的分布和丰度,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外来入侵物种的数量也会有所增加。”万方浩解释道。

再次,全球宠物贸易也会导致生物入侵。万方浩介绍,目前,全球有7522种*生和水生脊椎动物作为宠物交易,入侵物种占所有交易物种的12.6%,平均而言,贸易中入侵物种的频率是全球物种库的7.4倍。

此外,产业发展、饮食文化与生物入侵也有关系。比如引入的红沼泽小龙虾、太平洋牡蛎、美洲牛蛙,等等。

那未来生物入侵的全球趋势会减缓吗?“未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飞速发展以及全球变化将带来更多的生物入侵。”万方浩表示,根据相关研究,目前全球生物入侵远未达到饱和,只要有人类活动和国际贸易,就会有生物入侵,这已成为全球科学家不争的共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面临生物入侵的挑战。

目前,我国已确认669种入侵物种,入侵着农业、林业、草原和湿地等生态环境,其中入侵植物有379种、入侵动物有184种、入侵微生物有106种。入侵物种的空间分布约42%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西南生物多样性高的地区。

在入侵物种中,50%以上来源于美洲。据了解,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与美洲有着较为相似的气候环境,绝大多数来自美洲的物种传入我国后,能很快适应国内的气候条件,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定殖。

生物入侵是一个有序的生态学过程,我国已形成有效应对方案

外来入侵物种一直是我国关注的重难点问题,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曾推荐的如何实现农业重大入侵生物的前瞻性风险预警和即时控制,一度被列为2020年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名单。近年来,我国也在不断地研究防控机制,筑牢生物入侵防控的高墙。d7ef4cd50a4555c4d0df63092adc880.jpg

“生物入侵是一个有序的生态学过程,历经个体传入、种群定殖、潜伏时滞、群落扩散和系统暴发共多个环节,因此针对每个环节所采取的行动计划也有所不同。”万方浩表示,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能够有效应对生物入侵的中国方案,即4E行动。从早期的预防预警(E1, Early Warning &Prevention)和检测监测(E2, Early Monitoring &Rapid Detection),到中期的扑灭拦截(E3, Early Eradication &Blocking),再到后期联控减灾(E4, Entire Mitigation),涉及多个环节。

其中,E1行动指预防预警,包括数据智能预测、定量风险预警、定殖区域评判和早期扩张预判四个环节。万方浩介绍说,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1000余种数据库与200余种风险评估。记录了物种的数据信息、影像信息和图片信息等内容,结合农产品国际贸易数据等信息进行数据智能预测,判断外来入侵物种的分布概率,已完成了200种外来入侵物种的适生性分布区分析。

E2行动指检测监测,包括分子识别检测、图像甄别诊断、远程智能监控和区域追踪检测四个环节。目前我国已完成了700余种(含本地种)分子检测与智能识别技术的研发。

E3行动即扑灭拦截,包括早期根除灭绝、廊道节点拦截、生态屏障阻隔和疫区源头管控四个环节。目前我国已完成了对50余种入侵生物的灭除与拦截。

E4行动即联控减灾,包括传统生物防治、生态替代修复、区域联防联控和跨境协同治理四个环节。

“此外,在4E行动基础之上,我国还结合了基于组学的颠覆性防控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组建国际实验室群,解决跨境传播的入侵生物难题,即‘4E+行动’。”万方浩补充道。

“虽然我国已形成生物入侵的解决方案,但实施过程中仍会出现各种问题,解决外来生物入侵问题任重而道远。”万方浩表示,期待各方能提高认知、强化责任、做到全民防范,筑起我国生物入侵防控的高墙。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遭受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外来物种入侵不仅威胁我国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更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月26日,在复旦大学举办的2023年研究生国际暑期学校暨第十九届生态学暑期高级讲。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

2023年2月13日,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略) 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也明确指出严厉打击非法引入外来物种行为,实施重大危害入侵物种防控攻坚行动。

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生物多样性高的区域入侵物种较多

生物入侵是造成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二大因素,仅次于土地利用造成的环境变化。

哪些因素会导致生物入侵呢?万方浩认为,首先,全球化与生物入侵联系密切。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是物种在大*间传播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不同国家间的进出口贸易,是外来物种入侵的重要渠道。“进出口量越大,生物多样性风险也越大。”

其次,气候变化与生物入侵也有关。“气候变化会改变物种的分布和丰度,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外来入侵物种的数量也会有所增加。”万方浩解释道。

再次,全球宠物贸易也会导致生物入侵。万方浩介绍,目前,全球有7522种*生和水生脊椎动物作为宠物交易,入侵物种占所有交易物种的12.6%,平均而言,贸易中入侵物种的频率是全球物种库的7.4倍。

此外,产业发展、饮食文化与生物入侵也有关系。比如引入的红沼泽小龙虾、太平洋牡蛎、美洲牛蛙,等等。

那未来生物入侵的全球趋势会减缓吗?“未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飞速发展以及全球变化将带来更多的生物入侵。”万方浩表示,根据相关研究,目前全球生物入侵远未达到饱和,只要有人类活动和国际贸易,就会有生物入侵,这已成为全球科学家不争的共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面临生物入侵的挑战。

目前,我国已确认669种入侵物种,入侵着农业、林业、草原和湿地等生态环境,其中入侵植物有379种、入侵动物有184种、入侵微生物有106种。入侵物种的空间分布约42%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西南生物多样性高的地区。

在入侵物种中,50%以上来源于美洲。据了解,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与美洲有着较为相似的气候环境,绝大多数来自美洲的物种传入我国后,能很快适应国内的气候条件,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定殖。

生物入侵是一个有序的生态学过程,我国已形成有效应对方案

外来入侵物种一直是我国关注的重难点问题,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曾推荐的如何实现农业重大入侵生物的前瞻性风险预警和即时控制,一度被列为2020年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名单。近年来,我国也在不断地研究防控机制,筑牢生物入侵防控的高墙。d7ef4cd50a4555c4d0df63092adc880.jpg

“生物入侵是一个有序的生态学过程,历经个体传入、种群定殖、潜伏时滞、群落扩散和系统暴发共多个环节,因此针对每个环节所采取的行动计划也有所不同。”万方浩表示,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能够有效应对生物入侵的中国方案,即4E行动。从早期的预防预警(E1, Early Warning &Prevention)和检测监测(E2, Early Monitoring &Rapid Detection),到中期的扑灭拦截(E3, Early Eradication &Blocking),再到后期联控减灾(E4, Entire Mitigation),涉及多个环节。

其中,E1行动指预防预警,包括数据智能预测、定量风险预警、定殖区域评判和早期扩张预判四个环节。万方浩介绍说,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1000余种数据库与200余种风险评估。记录了物种的数据信息、影像信息和图片信息等内容,结合农产品国际贸易数据等信息进行数据智能预测,判断外来入侵物种的分布概率,已完成了200种外来入侵物种的适生性分布区分析。

E2行动指检测监测,包括分子识别检测、图像甄别诊断、远程智能监控和区域追踪检测四个环节。目前我国已完成了700余种(含本地种)分子检测与智能识别技术的研发。

E3行动即扑灭拦截,包括早期根除灭绝、廊道节点拦截、生态屏障阻隔和疫区源头管控四个环节。目前我国已完成了对50余种入侵生物的灭除与拦截。

E4行动即联控减灾,包括传统生物防治、生态替代修复、区域联防联控和跨境协同治理四个环节。

“此外,在4E行动基础之上,我国还结合了基于组学的颠覆性防控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组建国际实验室群,解决跨境传播的入侵生物难题,即‘4E+行动’。”万方浩补充道。

“虽然我国已形成生物入侵的解决方案,但实施过程中仍会出现各种问题,解决外来生物入侵问题任重而道远。”万方浩表示,期待各方能提高认知、强化责任、做到全民防范,筑起我国生物入侵防控的高墙。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