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2023年6月27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对2023年6月27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对以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551-*
通讯地址: (略) 兴淮西路99号新站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A区工程建设类综合窗口
邮 编:*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1 第六代柔性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件(AMOLED)生产线废液回收系统工程 (略) 新站高新区 合 (略) 安徽 (略) 项目拟建于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蚌埠路5555号合 (略) 现有厂区内,主要进行NMP(N-*基吡咯烷酮)废液的回收利用,预计NMP废液处理量为876m3/年。项目回收的NMP废液来源于合 (略) 第六代柔性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件(AMOLED)生产线项目OLED工序,回收后的NMP满足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后回用于生产线,不对外出售。项目总投资141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0万元。项目代码:2301-*-04-02-* (一)落实水环境保护措施。项目产生的有机废水依托现有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处理, (略) 政污水管网;锅炉废 (略) 政污水管网。
(二)落实大气环境保护措施。有机废气依托现有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燃气锅炉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效率应满足需要,排气筒高度须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三)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高噪声源,并采取隔声、减振等措施实施噪声治理,确保厂界噪声达标。
(四)落实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置。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其收集、贮存和转移应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管理有关规定。固废堆存场所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建设、运行和管理。
(五)落实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对重点污染防治区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并加强防渗设施的日常维护,加强生产管理,避免发生泄漏事故,防治地下水污染。
(六)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加强运营期日常管理和各环节环境风险防范,按要求修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生态环境部门备案,并在运行中全面落实。
(七)做好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控。规范各类施工设施废气污染防治措施,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做到工地围挡、易扬尘物料堆放覆盖、出入车辆冲洗、路面硬化、渣土车辆密闭运输。
(八)有关本项目的其他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按《报告表》相关要求进行落实。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对以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551-*
通讯地址: (略) 兴淮西路99号新站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A区工程建设类综合窗口
邮 编:*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1 第六代柔性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件(AMOLED)生产线废液回收系统工程 (略) 新站高新区 合 (略) 安徽 (略) 项目拟建于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蚌埠路5555号合 (略) 现有厂区内,主要进行NMP(N-*基吡咯烷酮)废液的回收利用,预计NMP废液处理量为876m3/年。项目回收的NMP废液来源于合 (略) 第六代柔性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件(AMOLED)生产线项目OLED工序,回收后的NMP满足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后回用于生产线,不对外出售。项目总投资141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0万元。项目代码:2301-*-04-02-* (一)落实水环境保护措施。项目产生的有机废水依托现有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处理, (略) 政污水管网;锅炉废 (略) 政污水管网。
(二)落实大气环境保护措施。有机废气依托现有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燃气锅炉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效率应满足需要,排气筒高度须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三)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高噪声源,并采取隔声、减振等措施实施噪声治理,确保厂界噪声达标。
(四)落实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置。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其收集、贮存和转移应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管理有关规定。固废堆存场所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建设、运行和管理。
(五)落实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对重点污染防治区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并加强防渗设施的日常维护,加强生产管理,避免发生泄漏事故,防治地下水污染。
(六)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加强运营期日常管理和各环节环境风险防范,按要求修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生态环境部门备案,并在运行中全面落实。
(七)做好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控。规范各类施工设施废气污染防治措施,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做到工地围挡、易扬尘物料堆放覆盖、出入车辆冲洗、路面硬化、渣土车辆密闭运输。
(八)有关本项目的其他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按《报告表》相关要求进行落实。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