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宇鸿新能源有限公司年处理20万吨尾泥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拟批准公示
江西宇鸿新能源有限公司年处理20万吨尾泥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拟批准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江 (略) 年处理20万吨尾泥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6月27日-2023年7月3日(5个工作日)。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电话:0795-*(环评科)
通讯地址:宜阳大厦中座326室(*)
项目名称 | 江 (略) 年处理20万吨尾泥综合利用项目 |
建设地点 | (略) 奉新县赤岸镇浣溪村 |
建设单位 | 江 (略) |
环评机构 | 江西锦 (略) |
建设项目概况 | 江 (略) 年处理20万吨尾泥综合利用项目 (略) (略) 奉新县赤岸镇浣溪村(原奉新圣大磨具厂厂房),厂址中心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15°20′54.6″、北纬28°39′32.1″,总占地面积约10亩。厂址东面 (略) 道,南面、北面为林地,西面为空地。 本项目为新建工程。主要以选矿尾泥、浮选剂、水处理剂(聚合氯化铝、聚*烯酰胺)等为原辅材料,经搅拌、调浆、旋流、浮选、脱水及压滤等工序达到年处理20万吨选矿尾泥的生产规模。 本项目产品方案:锂云母精矿20000t/a。 本项目总投资12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32万元,占总投资的1.9%。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一)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按“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分质处理、一水多用”原则,合理制定废水收集、处理方案。项目废水主要为生产废水、车辆冲洗废水、生活污水及初期雨水。 生产废水通过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选矿工序,不外排;车辆冲洗废水经管道收集至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不外排;初期雨水经收集池收集沉淀后回用于生产,不外排;生活污水经厂区内“隔油池+化粪池”处理达《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中“旱作”标准后用于周边农肥。 (二)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废气主要为堆场扬尘、装卸扬尘及汽车道路运输扬尘等无组织废气。 采用封闭生产车间,屋顶加设洒水喷淋设施,定期进行雾炮降尘、洒水、车间地面勤清理的方法抑尘;通过输送带封闭,降低物料落差,对运输车辆加蓬盖,道路硬化,设置喷雾洒水、车辆冲洗平台等措施,加强物料湿度,减少输送、装卸和道路运输粉尘。通过上述措施控制无组织排放,厂界颗粒物无组织排放应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中无组织排放标准要求。 (三)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项目主要噪声源包括螺旋喂料机、提升搅拌桶、旋流器和各种泵类等设备及车辆运输噪声。通过选用低噪设备,合理平面布局,加强车间密闭性,采取隔声、减振等降噪措施,定期对隔声罩、减震装置等降噪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维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加强运输车辆管理,经过村庄等环境敏感点时减速与禁止鸣笛等,降低运输噪声对环境的影响,经厂房、围墙隔音及距离衰减等措施后,厂界噪声应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四)严格落实固体废物分类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应按“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原则,认真落实固废分类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应合法处置,生活垃圾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应在厂区内设置足够容积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库和危险废物暂存库。危险废物暂存库设计、建设和运行必须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及其修改单要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或合理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库设计、建设和运行必须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20)要求。 (五)严格落实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源头防控、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原则进行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严格按照《报告书》有关要求采取分区防渗措施,管线敷设尽量“可视化”。加强防渗设施的日常维护,对出现损害的防渗设施应及时修复和加固,确保防渗设施牢固安全。加强隐蔽工程泄漏检测,一旦发现泄漏,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建立完善的土壤和地下水监测制度。根据重点污染防治区平面布置、地下水流向,合理设置土壤和地下水监测井,严格落实土壤和地下水监测计划。一旦出现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不利影响。 (六)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严格落实报告书和评估意见提出的各项环境风险防控措施。按环评要求规范保障足够容积的事故应急设施,发生事故时,及时启动事故应急池收集泄漏废水、物料等,防止废水直排;危废暂存间设置围堰并采取防腐防渗措施,防止有害物质泄露至车间外。健全企业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体系,制定全厂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略) 、县生态环境部门备案)应与园区相邻企业、当地政府进行有效衔接,定期协同有关部门开展应急演练。 (七)排污口规范化和环境监测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规范的污染物排放口,并设立标志牌。项目废气和废水排放设施按要求设置永久监测采样口。 (八)项目周围规划控制要求。根据《报告书》和《评估意见》结论,确定本项目各车间及仓库设置50m的卫生防护距离,你公司应配合规划部门,严格控制好本项目周边规划,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得新建居民住宅、 (略) 等环境敏感建筑。 (九)环境信息公开要求。你公司应依法实施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项目投产后应定期公示企业环境报告,公布污染物排放和环境管理情况。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江 (略) 年处理20万吨尾泥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6月27日-2023年7月3日(5个工作日)。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电话:0795-*(环评科)
通讯地址:宜阳大厦中座326室(*)
项目名称 | 江 (略) 年处理20万吨尾泥综合利用项目 |
建设地点 | (略) 奉新县赤岸镇浣溪村 |
建设单位 | 江 (略) |
环评机构 | 江西锦 (略) |
建设项目概况 | 江 (略) 年处理20万吨尾泥综合利用项目 (略) (略) 奉新县赤岸镇浣溪村(原奉新圣大磨具厂厂房),厂址中心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15°20′54.6″、北纬28°39′32.1″,总占地面积约10亩。厂址东面 (略) 道,南面、北面为林地,西面为空地。 本项目为新建工程。主要以选矿尾泥、浮选剂、水处理剂(聚合氯化铝、聚*烯酰胺)等为原辅材料,经搅拌、调浆、旋流、浮选、脱水及压滤等工序达到年处理20万吨选矿尾泥的生产规模。 本项目产品方案:锂云母精矿20000t/a。 本项目总投资12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32万元,占总投资的1.9%。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一)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按“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分质处理、一水多用”原则,合理制定废水收集、处理方案。项目废水主要为生产废水、车辆冲洗废水、生活污水及初期雨水。 生产废水通过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选矿工序,不外排;车辆冲洗废水经管道收集至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不外排;初期雨水经收集池收集沉淀后回用于生产,不外排;生活污水经厂区内“隔油池+化粪池”处理达《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中“旱作”标准后用于周边农肥。 (二)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废气主要为堆场扬尘、装卸扬尘及汽车道路运输扬尘等无组织废气。 采用封闭生产车间,屋顶加设洒水喷淋设施,定期进行雾炮降尘、洒水、车间地面勤清理的方法抑尘;通过输送带封闭,降低物料落差,对运输车辆加蓬盖,道路硬化,设置喷雾洒水、车辆冲洗平台等措施,加强物料湿度,减少输送、装卸和道路运输粉尘。通过上述措施控制无组织排放,厂界颗粒物无组织排放应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中无组织排放标准要求。 (三)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项目主要噪声源包括螺旋喂料机、提升搅拌桶、旋流器和各种泵类等设备及车辆运输噪声。通过选用低噪设备,合理平面布局,加强车间密闭性,采取隔声、减振等降噪措施,定期对隔声罩、减震装置等降噪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维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加强运输车辆管理,经过村庄等环境敏感点时减速与禁止鸣笛等,降低运输噪声对环境的影响,经厂房、围墙隔音及距离衰减等措施后,厂界噪声应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四)严格落实固体废物分类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应按“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原则,认真落实固废分类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应合法处置,生活垃圾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应在厂区内设置足够容积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库和危险废物暂存库。危险废物暂存库设计、建设和运行必须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及其修改单要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或合理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库设计、建设和运行必须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20)要求。 (五)严格落实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源头防控、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原则进行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严格按照《报告书》有关要求采取分区防渗措施,管线敷设尽量“可视化”。加强防渗设施的日常维护,对出现损害的防渗设施应及时修复和加固,确保防渗设施牢固安全。加强隐蔽工程泄漏检测,一旦发现泄漏,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建立完善的土壤和地下水监测制度。根据重点污染防治区平面布置、地下水流向,合理设置土壤和地下水监测井,严格落实土壤和地下水监测计划。一旦出现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不利影响。 (六)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严格落实报告书和评估意见提出的各项环境风险防控措施。按环评要求规范保障足够容积的事故应急设施,发生事故时,及时启动事故应急池收集泄漏废水、物料等,防止废水直排;危废暂存间设置围堰并采取防腐防渗措施,防止有害物质泄露至车间外。健全企业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体系,制定全厂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略) 、县生态环境部门备案)应与园区相邻企业、当地政府进行有效衔接,定期协同有关部门开展应急演练。 (七)排污口规范化和环境监测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规范的污染物排放口,并设立标志牌。项目废气和废水排放设施按要求设置永久监测采样口。 (八)项目周围规划控制要求。根据《报告书》和《评估意见》结论,确定本项目各车间及仓库设置50m的卫生防护距离,你公司应配合规划部门,严格控制好本项目周边规划,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得新建居民住宅、 (略) 等环境敏感建筑。 (九)环境信息公开要求。你公司应依法实施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项目投产后应定期公示企业环境报告,公布污染物排放和环境管理情况。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