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1").css("display","block"); //视图时要用 包围 var flashvars = { f: "", s:"0", c:"0", e:"2", v:"80", p:"1", lv:"0", loaded:"loadedHandler", my_url:encodeURIComponent(" />

重庆创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电解铝槽大修渣无害化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征求意见稿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重庆创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电解铝槽大修渣无害化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征求意见稿公示

重庆 (略)

电解铝槽大修渣无害化综合利用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征求意见稿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相关规定,现对重庆 (略) 电解铝槽大修渣无害化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有关事宜征求意见稿进行公示。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电解铝槽大修渣无害化综合利用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重庆 (略)

建设地点:綦江工业园区北渡铝产业园B04-01/03地块(部分)

建设内容及规模:拟建项目位于綦江区綦江工业园区北渡铝产业园,征地100亩(66666.67m2),建筑面积约为35271.9m2,建设回收利用能力为10万吨/年电解铝废渣(大修渣:废阴极炭块,废耐火砖等)资源综合利用生产线,主要包括艾奇逊石墨化炉12台、破碎、筛分等设备。项目建成后年回收利用产品石墨化增碳剂7.043万吨。

项目总投资为9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900万元,占总投资的10%。

二、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

(1)环境空气

主要来源于装炉扒炉产生的粉尘、艾奇逊石墨化炉高温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及产品加工过程产生的粉尘。艾奇逊石墨化炉装炉、拔炉产生的粉尘在炉体周围安装4套移动式喷雾装置进行降尘及车间沉降;其余产生的粉尘经车间负压系统收集后进入废气治理系统,通过1#排气筒(30m高)排放。艾奇逊石墨化炉高温石墨化废气经排烟罩+车间负压排风系统+废气处理设施(臭氧系统+一级水膜除尘脱硫脱氟器(含管束式除尘器)+二级吸收烟道+三级吸收塔)+30m排气筒(1#排气筒)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及其化合物、铅等排放浓度达《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50/659-2016)、氯化氢、一氧化碳、铬及其化合物等达《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20)、氰化物达《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50/418-2016)标准后,通过1根高30m排气筒(1#)排放,废气氯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一氧化碳和烟气含氧量等设置在线监测装置;成品破碎及包装工序均在产尘点设置集气设施(集气罩或封闭收尘系统),经布袋除尘器处理颗粒物排放浓度达《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50/418-2016)后,通过15 m高排气筒(2#)排放;食堂餐饮废气通过设置油烟净化装置处理达到《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50/859-2018)表1标准后,通过专用烟道引至楼顶高空(3#)排放。无组织排放粉尘控制措施主要为:大修渣储存间密闭设置,在储存间出入口设置自动卷帘门或门帘;车间进行围闭,进口设置帘子,车间内粉料采用密闭运输。根据预测结果,对大气环境影响可接受。

(2) 地表水环境

拟建项目营运期废水为废气治理设施排放废水7.87m3/d,员工生活污水(含食堂废水)23.4m3/d,检验室废水0.09m3/d,共计31.36m3/d。食堂废水经隔油沉淀预处理、检验室废水经中和沉淀预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并排入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能力40m3/d),污水处理站设置高浓度废水缓冲池,单独对更换废气高浓度废水进行收集,分逐时逐量泵入调节池与其他污废水进行混合,采用“调节+隔油+絮凝沉淀+石灰石沉淀”处理,除氟化物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外、其余因子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 (略) 政污水管网,经北渡铝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的B标准綦江河,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小。厂区初期雨水经300m3收集池收集后,经“调节+絮凝沉淀+砂滤”处理后作为冷却水回用不外排,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为120m3/d。采取以上措施后,拟建项目废水排放对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可接受。

(3)地下水环境

拟建项目采取分区防渗措施。按要求设置地下水监控井,以监控项目运行对区域地下水的影响情况。采取以上措施后,地下水环境影响可接受。

(4) 声环境

拟建项目主要的噪声源有行车、装载机、筛分机、破碎机、空压机及配套风机等。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并采取减振、隔声等降噪措施后,各厂界噪声昼间、夜间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

(5)固体废物

拟建项目应严格核实拟接收的危险废物的相关信息,按照收集种类进行控制,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原料不予接收,并详细记录入场原料的检测台账,对台账和化验单归档。对加工好的增碳剂进行检验,不合格品转入系统重新进行高温石墨化。

循环水池沉渣、初期雨水收集池及事故池沉淀物及其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破损包装袋、含油抹布及废手套、废油桶及废机油、检验室废物、污水处理站污泥收集后分类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收运和处置;高温石墨化过程中生成碳化硅按照要求进行鉴别,不属于危险废物直接作为一般工业固废定点利用(作为钢厂脱氧剂加快炼钢速度),若为危险废物按要求暂存并交由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收运和处置。

生活垃圾在厂区采用生活垃圾桶收 (略) 政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置。餐厨垃圾(含食堂隔油池废油)采用专用桶收集后交有餐厨垃圾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

拟建项目对不同类型的固体废物进行了分类收集、储存、处理和处置,固体废物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影响。

(6)土壤环境

拟建项目实施后,厂区通过分区防渗、设置围堰、土壤环境跟踪监测等措施后,不会影响土壤使用功能,土壤环境可承受。

(7)环境风险:拟建项目一旦发生风险事故,在落实风险防范措施、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后,能够减小风险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三、总体结论

拟建项目选址符合规划,项目可以充分利用园区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条件,同时选址相关规范要求,且拟建项目采用了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可以实现达标排放;在加强管理,正常运行的条件下,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本评价认为,从环境保护角度,拟建项目在拟选厂址采用拟选工艺的建设是可行的。

四、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及主要事项

征求意见范围:受本项目直接、间接影响的公众,首先包括项目范围内及周边的居民等;其他为关心本项目实施和环境保护的有关专业专家、相关主管部门等。

五、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重庆 (略)

联系人:刘总

联系电话:18点击查看>>点击查看>>77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重庆 (略)

联系人:杨工

电话:023-点击查看>>点击查看>>*

传真:023-点击查看>>点击查看>>*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如想进一步了解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可通过以下链接或信函、传真、电子邮件(8点击查看>>点击查看>>*@*q.com)、电话等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索取或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和公众意见表。时间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

七、征求意见稿及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

链接:http://**/s/1Y3ibuqcbGd8bBmKfMNa3_Q

提取码:9d4q

重庆 (略)

二〇二三年七月七日

1


重庆 (略)

电解铝槽大修渣无害化综合利用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征求意见稿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相关规定,现对重庆 (略) 电解铝槽大修渣无害化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有关事宜征求意见稿进行公示。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电解铝槽大修渣无害化综合利用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重庆 (略)

建设地点:綦江工业园区北渡铝产业园B04-01/03地块(部分)

建设内容及规模:拟建项目位于綦江区綦江工业园区北渡铝产业园,征地100亩(66666.67m2),建筑面积约为35271.9m2,建设回收利用能力为10万吨/年电解铝废渣(大修渣:废阴极炭块,废耐火砖等)资源综合利用生产线,主要包括艾奇逊石墨化炉12台、破碎、筛分等设备。项目建成后年回收利用产品石墨化增碳剂7.043万吨。

项目总投资为9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900万元,占总投资的10%。

二、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

(1)环境空气

主要来源于装炉扒炉产生的粉尘、艾奇逊石墨化炉高温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及产品加工过程产生的粉尘。艾奇逊石墨化炉装炉、拔炉产生的粉尘在炉体周围安装4套移动式喷雾装置进行降尘及车间沉降;其余产生的粉尘经车间负压系统收集后进入废气治理系统,通过1#排气筒(30m高)排放。艾奇逊石墨化炉高温石墨化废气经排烟罩+车间负压排风系统+废气处理设施(臭氧系统+一级水膜除尘脱硫脱氟器(含管束式除尘器)+二级吸收烟道+三级吸收塔)+30m排气筒(1#排气筒)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及其化合物、铅等排放浓度达《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50/659-2016)、氯化氢、一氧化碳、铬及其化合物等达《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20)、氰化物达《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50/418-2016)标准后,通过1根高30m排气筒(1#)排放,废气氯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一氧化碳和烟气含氧量等设置在线监测装置;成品破碎及包装工序均在产尘点设置集气设施(集气罩或封闭收尘系统),经布袋除尘器处理颗粒物排放浓度达《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50/418-2016)后,通过15 m高排气筒(2#)排放;食堂餐饮废气通过设置油烟净化装置处理达到《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50/859-2018)表1标准后,通过专用烟道引至楼顶高空(3#)排放。无组织排放粉尘控制措施主要为:大修渣储存间密闭设置,在储存间出入口设置自动卷帘门或门帘;车间进行围闭,进口设置帘子,车间内粉料采用密闭运输。根据预测结果,对大气环境影响可接受。

(2) 地表水环境

拟建项目营运期废水为废气治理设施排放废水7.87m3/d,员工生活污水(含食堂废水)23.4m3/d,检验室废水0.09m3/d,共计31.36m3/d。食堂废水经隔油沉淀预处理、检验室废水经中和沉淀预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并排入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能力40m3/d),污水处理站设置高浓度废水缓冲池,单独对更换废气高浓度废水进行收集,分逐时逐量泵入调节池与其他污废水进行混合,采用“调节+隔油+絮凝沉淀+石灰石沉淀”处理,除氟化物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外、其余因子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 (略) 政污水管网,经北渡铝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的B标准綦江河,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小。厂区初期雨水经300m3收集池收集后,经“调节+絮凝沉淀+砂滤”处理后作为冷却水回用不外排,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为120m3/d。采取以上措施后,拟建项目废水排放对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可接受。

(3)地下水环境

拟建项目采取分区防渗措施。按要求设置地下水监控井,以监控项目运行对区域地下水的影响情况。采取以上措施后,地下水环境影响可接受。

(4) 声环境

拟建项目主要的噪声源有行车、装载机、筛分机、破碎机、空压机及配套风机等。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并采取减振、隔声等降噪措施后,各厂界噪声昼间、夜间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

(5)固体废物

拟建项目应严格核实拟接收的危险废物的相关信息,按照收集种类进行控制,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原料不予接收,并详细记录入场原料的检测台账,对台账和化验单归档。对加工好的增碳剂进行检验,不合格品转入系统重新进行高温石墨化。

循环水池沉渣、初期雨水收集池及事故池沉淀物及其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破损包装袋、含油抹布及废手套、废油桶及废机油、检验室废物、污水处理站污泥收集后分类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收运和处置;高温石墨化过程中生成碳化硅按照要求进行鉴别,不属于危险废物直接作为一般工业固废定点利用(作为钢厂脱氧剂加快炼钢速度),若为危险废物按要求暂存并交由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收运和处置。

生活垃圾在厂区采用生活垃圾桶收 (略) 政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置。餐厨垃圾(含食堂隔油池废油)采用专用桶收集后交有餐厨垃圾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

拟建项目对不同类型的固体废物进行了分类收集、储存、处理和处置,固体废物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影响。

(6)土壤环境

拟建项目实施后,厂区通过分区防渗、设置围堰、土壤环境跟踪监测等措施后,不会影响土壤使用功能,土壤环境可承受。

(7)环境风险:拟建项目一旦发生风险事故,在落实风险防范措施、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后,能够减小风险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三、总体结论

拟建项目选址符合规划,项目可以充分利用园区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条件,同时选址相关规范要求,且拟建项目采用了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可以实现达标排放;在加强管理,正常运行的条件下,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本评价认为,从环境保护角度,拟建项目在拟选厂址采用拟选工艺的建设是可行的。

四、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及主要事项

征求意见范围:受本项目直接、间接影响的公众,首先包括项目范围内及周边的居民等;其他为关心本项目实施和环境保护的有关专业专家、相关主管部门等。

五、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重庆 (略)

联系人:刘总

联系电话:18点击查看>>点击查看>>77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重庆 (略)

联系人:杨工

电话:023-点击查看>>点击查看>>*

传真:023-点击查看>>点击查看>>*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如想进一步了解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可通过以下链接或信函、传真、电子邮件(8点击查看>>点击查看>>*@*q.com)、电话等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索取或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和公众意见表。时间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

七、征求意见稿及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

链接:http://**/s/1Y3ibuqcbGd8bBmKfMNa3_Q

提取码:9d4q

重庆 (略)

二〇二三年七月七日

1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