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G246盘州市刘官至赵官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拟审批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G246盘州市刘官至赵官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拟审批公示

日期:2023-07-12

项目名称:G (略) 刘官至赵官公路改扩建工程

建设单位: (略) 交通运输局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 响的对策和措施:(一)施工期1.水环境施工期废水主要有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车辆冲洗废水、基坑废水、桥梁施工桩基废水以及弃土场淋溶水、混凝土拌合站搅拌废水和初期雨水等。施工期不设置生活营地,施工人员依托沿线居民现有设施进行食宿等,产生的生活污水、固废污染物均可依托周边现有生活设施处置。项目工程施工场地进出口须对运输和施工车辆进行冲洗,在各弃土场、拌合站的进出口设置隔油沉砂池各1座(共7座,容积为5m3),施工车辆冲洗废水经收集沉淀后回用于施工及防尘洒水;施工过程混凝土养护、道路养护、机械设备清洗产生的清洗废水,经沉淀池(共14个,容积均为30m3)沉淀后回用于施工用水洒水抑尘等;对采用钻孔桩基础施工的跨河桥梁,严禁将桩基钻孔出渣及施工废弃物排入地表水体,跨河桥梁两端各设置1个沉淀池(共设置10个,容积均为 50m3),桥梁施工桩基废水经过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弃土场四周修建环场截排水沟,在1号弃土场修建淋溶水收集池1座(容积为30m3),2号弃土场修建淋溶水收集池1座(容积为20m3),3号弃土场修建淋溶水收集池1座(容积为50m3),4号弃土场修建淋溶水收集池1座(容积为20m3),弃土场淋溶水经收集沉淀后全部回用施工用水及防尘洒水;项目已建3座混凝土拌合站,搅拌废水采用已建1座三级沉淀池收集沉淀后全部回用,1号、2号拌合站新建三级沉淀池各1座(容积为20m3),3号拌合站利用原有三级沉淀池(容积约40m3),用于收集沉淀场地区溢流的搅拌废水,废水收集后回用拌合站用水;3座拌合站均利用原有初期雨水收集池,初期雨水经沉淀后回用施工,对周边地表水环境影响不大。2.大气环境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包括施工场地(弃土场等)扬尘(TSP)、路面沥青摊铺时的沥青烟气、施工机械和车辆排放的废气,混凝土拌合站扬尘。施工场区物料及弃土石方运输车辆应实行密闭运输(采用篷布覆盖),防止运输过程中撒落,施工车辆在进入施工场地后,需减速行驶;采用洒水车进行防尘洒水,使开挖面保持湿润,减少扬尘,土地平整开挖弃土、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开挖干燥土面时,应适当喷水,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沥青摊铺的操作人员进行沥青摊铺作业时,应尽量站在上风向,每个施工人员工作时间不宜过长,经常轮换。施工单位应为施工人员配备口罩、风镜等,加强劳动保护,使其身体伤害减至最小程度;混凝土拌合均采用站拌工艺,采取防风遮挡措施或降尘措施,拌合站配备洒水车,拌和设备进行较好的密封,并加装二级除尘装置;施工期选择优质环保的工程设备和燃油,加强对施工机械、车辆的维修保养,禁止以柴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燃油废气排放。采取上述措施,确保施工期沥青烟气无组织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标准,施工期场地扬尘中的颗粒物(PM10)满足《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52/1700-2022)排放限值。3.声环境施工期噪声主要为运输车辆、爆破及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对动力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维护,暂不使用的设备及时关闭;运输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应减速并减少鸣笛;爆破作业通过采用分段延迟起爆技术及光面爆破技术,减少一次起爆药包的个数和装药量,或开挖减震沟或是铺垫缓冲材料减震;施工合理布置高噪机械设备,高噪施工设备尽量远离项目沿线环境敏感点集中区,防止扰民;加强施工管理,禁止在敏感点夜间(22:00~次日6:00)进行施工作业,在午休时间也应停止施工;确保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后续施工由于下风口、风洞河、十字庙、车田、李家沟、马过河、赵官屯村、郭家湾子、*家庄居民点距离公路施工沿线距离很近,施工期均会造成公路两侧居民点噪声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应加强噪声防治,减小施工扰民,严格制定合理的施工时间及做好防治措施,尤其避免夜间对居民区的影响。4.固体废物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路基开挖的废弃土石方、施工生活营地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废包装材料等、施工机械设备维修废机油和施工产生的含油手套、棉纱等劳保用品。项目施工期加强管理,弃土和建筑垃圾不得随意倾倒,做到土石方相互平衡和调运,及时覆土绿化或妥善堆存,废弃土石方运至指定建设的弃土场地推存,严禁随意堆放,废弃土石方等一般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拆迁建筑垃圾优先用于路基填筑,不能回用的与废弃土方运至弃土场处理;施工过程设备检修产生的废机油属危险废物,采用专用的防渗桶装容器收集后及时交有资质单位处置。沾染油污的棉纱、手套等劳保用品与生活垃圾一起严格按照《 (略) 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要求进行分类收集,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5.生态环境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主体工程、临时工程对土地的占用损毁原有植被及机械进场对公路沿线动物的惊扰等。施工主要对沿线路基边坡进行土石方开挖作业,生态影响主要为新增土地植被损失及占地影响、对周边动物惊扰造成动物局部迁移,以及开挖占地破坏区域水土流失影响。施工前应对工程占用区域可利用的表土进行剥离,单独堆存,加强表土堆存防护及管理,确保有效回用,采取绿色施工工艺,减少地表开挖,合理设计高陡边坡支挡、加固措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松土或选择当地适宜植物及时进行恢复绿化;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最大限度保持项目公路沿线地貌、植被和生态系统;打击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妥善安排施工时段和方式,合理制定施工组织计划,尽量避免在夜间及鸟类繁殖季节施工。6.跨河及英武水库敏感区路段工程桥梁施工中机械设备漏油,以及运输、暂存的物料、油料可能会泄漏造成地表水体的油污染,造成严重水质污染,对跨河桥段影响较大,拟建路段 (略) 英武水库,工程推荐线路已避让了英武水库及水库工程水源区,目前水库为规划在建水库,未正式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在项目涉及的5座桥梁:东冲大桥、马过河大桥、车田大桥、十字庙大桥、风洞河大桥两断施工区各设置1座沉淀池(共10座,容积为50m3),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回用,禁止外排,施工垃圾及桥梁桥墩钻渣需及时清运,施工材料及油料禁止堆放在水库库区内,施工期加强机械检查保养,防止事故漏油发生。禁止在水库库区和水源保护区内设置弃土场、施工拌合站等临时工程,按相关防洪要求进行建设施工,严格限制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物质、油类的运输,严格按照预案建设环保应急设施。(二)营运期1.水环境本项目道路建设路段自身不设置收费站、服务区等,道路运营期不产生污水。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的车辆上路运行,以防止散失货物造成沿线水体的污染,沿线跨河桥梁两侧均需设防护栏。2.大气环境营运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机动车尾气、道路上行驶汽车的轮胎接触地面的积尘产生的二次扬尘。加强交通管理,限制汽车荷载和通行速度,降低汽车扬尘和尾气排放量,定期维护和保持路面清洁,洒水降低路面扬尘,减少环境空气污染;结合道路绿化,在道路两侧选择栽种对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道路粉尘吸收、转化能力较强的树种。3.声环境加强交通管理,严格执行限速和禁止超载等交通规则,在敏感点路段设置限速、禁鸣标志等,要求定期养护路面,保证道路路面的良好路况;加强绿化工程设计和建设,尽量恢复因公路建设受到影响的绿化林带,加强对交通噪声的阻隔、吸收作用。根据《噪声专项评价》,在工程沿线道路两侧靠近学校( (略) 城关三小、 (略) 第三中学的路段设置密集绿化隔声带以降低项目交通噪声影响,并设置禁止鸣笛和减速慢行、 (略) 路段的相关标识,并应在靠近道路一侧修建隔声屏障,确保公路红线外35m以内的区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 类标准,以外的区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沿线噪声评价范围内学校、医院现状满足1 类标准。4.固体废物项目不设收费站、服务区等附属服务设施,道路本身不产生固体废物。5.生态环境及时实施公路两侧的绿化工程,并加强对绿化植物的管理与养护,保证成活,以达到恢复植被、景观协调、保护路基等目的。本项目基本上不经过密集林地,周边林地多以灌丛为主,桥梁和涵洞的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动物活动或迁徙的阻碍,公路建设设置足够数量的桥涵,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自然生存基本上不会受到影响,根据《生态环境专项评价》,运营后落实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以及采取适当的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后,能够有效控制对项目生态环境的影响,总体来说运营期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小。

"XMGK":"本项目属改扩建项目, (略) (略) (略) 境内,道路工程起点K0+000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04度40分0.059秒,北纬25度49分12.085秒,起点始于G60刘官互通出口,经红石岩丫口、杨柳沟、白家坑、瓦窑田、太阳庙、妖精洞、粑粑铺、风洞河、十字庙、车田、李家沟、马过河,终点在赵官顺接G246,道路工程终点K17+214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04度38分2.508秒,北纬25度41分45.053秒,建设 (略) 交通运输局。本项目拟用地面积81.4924hm2,路线长度17.214km,双向四车道,60km/h的设计速度,路基宽23.0m/20.0m的一级公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全线共涵洞1442m/37道,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平均1.74道/km,全线共设置5处分离式立体交叉、平面交叉25处,设计工程拆迁建筑物面积28900m2。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50万元,环保投资占比为0.29%。

公示内容: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及有关规定,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我局于2023年07月05日将G (略) 刘官至赵官公路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拟审批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07月05日-2023年07月10日(3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58-*  传 真:0858-* 通讯地址: (略) (略) 钟山 (略) 综合体9号楼9楼   邮 编:*

建设地点: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贵州 (略)

项目名称:G (略) 刘官至赵官公路改扩建工程

日期:2023-07-12

项目名称:G (略) 刘官至赵官公路改扩建工程

建设单位: (略) 交通运输局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 响的对策和措施:(一)施工期1.水环境施工期废水主要有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车辆冲洗废水、基坑废水、桥梁施工桩基废水以及弃土场淋溶水、混凝土拌合站搅拌废水和初期雨水等。施工期不设置生活营地,施工人员依托沿线居民现有设施进行食宿等,产生的生活污水、固废污染物均可依托周边现有生活设施处置。项目工程施工场地进出口须对运输和施工车辆进行冲洗,在各弃土场、拌合站的进出口设置隔油沉砂池各1座(共7座,容积为5m3),施工车辆冲洗废水经收集沉淀后回用于施工及防尘洒水;施工过程混凝土养护、道路养护、机械设备清洗产生的清洗废水,经沉淀池(共14个,容积均为30m3)沉淀后回用于施工用水洒水抑尘等;对采用钻孔桩基础施工的跨河桥梁,严禁将桩基钻孔出渣及施工废弃物排入地表水体,跨河桥梁两端各设置1个沉淀池(共设置10个,容积均为 50m3),桥梁施工桩基废水经过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弃土场四周修建环场截排水沟,在1号弃土场修建淋溶水收集池1座(容积为30m3),2号弃土场修建淋溶水收集池1座(容积为20m3),3号弃土场修建淋溶水收集池1座(容积为50m3),4号弃土场修建淋溶水收集池1座(容积为20m3),弃土场淋溶水经收集沉淀后全部回用施工用水及防尘洒水;项目已建3座混凝土拌合站,搅拌废水采用已建1座三级沉淀池收集沉淀后全部回用,1号、2号拌合站新建三级沉淀池各1座(容积为20m3),3号拌合站利用原有三级沉淀池(容积约40m3),用于收集沉淀场地区溢流的搅拌废水,废水收集后回用拌合站用水;3座拌合站均利用原有初期雨水收集池,初期雨水经沉淀后回用施工,对周边地表水环境影响不大。2.大气环境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包括施工场地(弃土场等)扬尘(TSP)、路面沥青摊铺时的沥青烟气、施工机械和车辆排放的废气,混凝土拌合站扬尘。施工场区物料及弃土石方运输车辆应实行密闭运输(采用篷布覆盖),防止运输过程中撒落,施工车辆在进入施工场地后,需减速行驶;采用洒水车进行防尘洒水,使开挖面保持湿润,减少扬尘,土地平整开挖弃土、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开挖干燥土面时,应适当喷水,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沥青摊铺的操作人员进行沥青摊铺作业时,应尽量站在上风向,每个施工人员工作时间不宜过长,经常轮换。施工单位应为施工人员配备口罩、风镜等,加强劳动保护,使其身体伤害减至最小程度;混凝土拌合均采用站拌工艺,采取防风遮挡措施或降尘措施,拌合站配备洒水车,拌和设备进行较好的密封,并加装二级除尘装置;施工期选择优质环保的工程设备和燃油,加强对施工机械、车辆的维修保养,禁止以柴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燃油废气排放。采取上述措施,确保施工期沥青烟气无组织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标准,施工期场地扬尘中的颗粒物(PM10)满足《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52/1700-2022)排放限值。3.声环境施工期噪声主要为运输车辆、爆破及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对动力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维护,暂不使用的设备及时关闭;运输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应减速并减少鸣笛;爆破作业通过采用分段延迟起爆技术及光面爆破技术,减少一次起爆药包的个数和装药量,或开挖减震沟或是铺垫缓冲材料减震;施工合理布置高噪机械设备,高噪施工设备尽量远离项目沿线环境敏感点集中区,防止扰民;加强施工管理,禁止在敏感点夜间(22:00~次日6:00)进行施工作业,在午休时间也应停止施工;确保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后续施工由于下风口、风洞河、十字庙、车田、李家沟、马过河、赵官屯村、郭家湾子、*家庄居民点距离公路施工沿线距离很近,施工期均会造成公路两侧居民点噪声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应加强噪声防治,减小施工扰民,严格制定合理的施工时间及做好防治措施,尤其避免夜间对居民区的影响。4.固体废物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路基开挖的废弃土石方、施工生活营地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废包装材料等、施工机械设备维修废机油和施工产生的含油手套、棉纱等劳保用品。项目施工期加强管理,弃土和建筑垃圾不得随意倾倒,做到土石方相互平衡和调运,及时覆土绿化或妥善堆存,废弃土石方运至指定建设的弃土场地推存,严禁随意堆放,废弃土石方等一般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拆迁建筑垃圾优先用于路基填筑,不能回用的与废弃土方运至弃土场处理;施工过程设备检修产生的废机油属危险废物,采用专用的防渗桶装容器收集后及时交有资质单位处置。沾染油污的棉纱、手套等劳保用品与生活垃圾一起严格按照《 (略) 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要求进行分类收集,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5.生态环境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主体工程、临时工程对土地的占用损毁原有植被及机械进场对公路沿线动物的惊扰等。施工主要对沿线路基边坡进行土石方开挖作业,生态影响主要为新增土地植被损失及占地影响、对周边动物惊扰造成动物局部迁移,以及开挖占地破坏区域水土流失影响。施工前应对工程占用区域可利用的表土进行剥离,单独堆存,加强表土堆存防护及管理,确保有效回用,采取绿色施工工艺,减少地表开挖,合理设计高陡边坡支挡、加固措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松土或选择当地适宜植物及时进行恢复绿化;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最大限度保持项目公路沿线地貌、植被和生态系统;打击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妥善安排施工时段和方式,合理制定施工组织计划,尽量避免在夜间及鸟类繁殖季节施工。6.跨河及英武水库敏感区路段工程桥梁施工中机械设备漏油,以及运输、暂存的物料、油料可能会泄漏造成地表水体的油污染,造成严重水质污染,对跨河桥段影响较大,拟建路段 (略) 英武水库,工程推荐线路已避让了英武水库及水库工程水源区,目前水库为规划在建水库,未正式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在项目涉及的5座桥梁:东冲大桥、马过河大桥、车田大桥、十字庙大桥、风洞河大桥两断施工区各设置1座沉淀池(共10座,容积为50m3),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回用,禁止外排,施工垃圾及桥梁桥墩钻渣需及时清运,施工材料及油料禁止堆放在水库库区内,施工期加强机械检查保养,防止事故漏油发生。禁止在水库库区和水源保护区内设置弃土场、施工拌合站等临时工程,按相关防洪要求进行建设施工,严格限制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物质、油类的运输,严格按照预案建设环保应急设施。(二)营运期1.水环境本项目道路建设路段自身不设置收费站、服务区等,道路运营期不产生污水。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的车辆上路运行,以防止散失货物造成沿线水体的污染,沿线跨河桥梁两侧均需设防护栏。2.大气环境营运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机动车尾气、道路上行驶汽车的轮胎接触地面的积尘产生的二次扬尘。加强交通管理,限制汽车荷载和通行速度,降低汽车扬尘和尾气排放量,定期维护和保持路面清洁,洒水降低路面扬尘,减少环境空气污染;结合道路绿化,在道路两侧选择栽种对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道路粉尘吸收、转化能力较强的树种。3.声环境加强交通管理,严格执行限速和禁止超载等交通规则,在敏感点路段设置限速、禁鸣标志等,要求定期养护路面,保证道路路面的良好路况;加强绿化工程设计和建设,尽量恢复因公路建设受到影响的绿化林带,加强对交通噪声的阻隔、吸收作用。根据《噪声专项评价》,在工程沿线道路两侧靠近学校( (略) 城关三小、 (略) 第三中学的路段设置密集绿化隔声带以降低项目交通噪声影响,并设置禁止鸣笛和减速慢行、 (略) 路段的相关标识,并应在靠近道路一侧修建隔声屏障,确保公路红线外35m以内的区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 类标准,以外的区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沿线噪声评价范围内学校、医院现状满足1 类标准。4.固体废物项目不设收费站、服务区等附属服务设施,道路本身不产生固体废物。5.生态环境及时实施公路两侧的绿化工程,并加强对绿化植物的管理与养护,保证成活,以达到恢复植被、景观协调、保护路基等目的。本项目基本上不经过密集林地,周边林地多以灌丛为主,桥梁和涵洞的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动物活动或迁徙的阻碍,公路建设设置足够数量的桥涵,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自然生存基本上不会受到影响,根据《生态环境专项评价》,运营后落实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以及采取适当的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后,能够有效控制对项目生态环境的影响,总体来说运营期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小。

"XMGK":"本项目属改扩建项目, (略) (略) (略) 境内,道路工程起点K0+000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04度40分0.059秒,北纬25度49分12.085秒,起点始于G60刘官互通出口,经红石岩丫口、杨柳沟、白家坑、瓦窑田、太阳庙、妖精洞、粑粑铺、风洞河、十字庙、车田、李家沟、马过河,终点在赵官顺接G246,道路工程终点K17+214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04度38分2.508秒,北纬25度41分45.053秒,建设 (略) 交通运输局。本项目拟用地面积81.4924hm2,路线长度17.214km,双向四车道,60km/h的设计速度,路基宽23.0m/20.0m的一级公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全线共涵洞1442m/37道,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平均1.74道/km,全线共设置5处分离式立体交叉、平面交叉25处,设计工程拆迁建筑物面积28900m2。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50万元,环保投资占比为0.29%。

公示内容: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及有关规定,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我局于2023年07月05日将G (略) 刘官至赵官公路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拟审批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07月05日-2023年07月10日(3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58-*  传 真:0858-* 通讯地址: (略) (略) 钟山 (略) 综合体9号楼9楼   邮 编:*

建设地点: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贵州 (略)

项目名称:G (略) 刘官至赵官公路改扩建工程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