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生态环境局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的公示-位于鸡西市滴道区东北部,暖泉河西岸,滴道产业园区内

内容
 
发送至邮箱

鸡西市生态环境局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的公示-位于鸡西市滴道区东北部,暖泉河西岸,滴道产业园区内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6月21日-2023年6月30日(5个工作日)。联系电话:0467-*传真:0467-*通讯地址: (略) 迎宾 (略) 生态环境局(*)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

建设

地点

建设单位

建设

内容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略) 滴道产业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

(略) 滴道区东北部,暖泉河西岸,滴道产业园区内

(略) 滴道区宝源国有资产 (略)

该项目属新建工程, (略) 滴道区东北部,暖泉河西岸,滴道产业园区内。项目工程占地23325.78m2,总建筑面积15712m2。处理工艺流程采用“软化沉淀+多介质过滤+超滤+离子交换+脱碳器+1级RO+纳滤+2级RO+纳滤+MVR两级浓缩+多效蒸发结晶+闪蒸+母液干化”,处理规模为6000m3/d。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储运工程、依托工程、管网工程及环保工程等。

(一)地表水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施工期施生活污水经防渗旱厕处理,用于附近农田施肥;施工废水、地表径流雨水、屋面雨水和基坑降水均通过水泵抽送至沉淀池内,沉淀后用于冲洗场地和道路防扬尘喷淋用水。运营期接收的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全部作为中水回用于园区企业,不得外排,水质应符合《城市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表1中“工艺与产品用水”的水质标准;生活污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要求,进入滴道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地表水体。

(二)地下水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运营期做好污水处理设施防渗的维护和定期检测,保证各防渗设施的正常运行,厂区应采取分区防渗防治措施,重点防渗区主要包括污泥暂存间、危废暂存间、事故池、废水调节池、软化车间、膜处理车间、蒸发结晶车间等区域。危废暂存间防渗层渗透系数≤10-10cm/s,其他重点污染防治区防渗层的厚度相当于等效粘土层厚度≥6.0m的防渗性能,渗透系数≤1.0×10-7cm/s;一般防渗区包括干燥包装车间、锅炉房、冷却塔和变配电间防渗层的厚度相当于等效粘土层厚度≥1.5m的粘土层的防渗性能,渗透系数≤1.0×10-7cm/s,简单防渗区包括办公楼、厂区道路和门卫只做简单硬化防渗。

(三)大气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严格落实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采用商品混凝土,对施工场地及路面经常洒水清扫,进出施工现场的运输车辆应低速、限速行驶,减少扬尘产生量。运营期锅炉采用低氮燃烧器,确保锅炉烟气排放浓度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2中燃气锅炉大气污染物浓度排放限值要求,经27m烟囱排放;干燥包装工序含尘废气收集后经过旋风除尘+布袋除尘净化处理(去除效率99%),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排放标准限值,通过1根30m高排气筒于包装车间楼顶排放;本项目调节池、污泥脱水间等产生的恶臭气体采用“密闭收集+活性炭吸附除臭工艺”处理,通过15m高排气筒达标排放,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标准限值要求,以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标准限值要求;食堂设置油烟净化装置,净化率达60%以上,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的小型标准要求。

(四)声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施工期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选用低噪声设备,对施工范围内的村庄、居住区等敏感点,施工机械必须采取一定的减振降噪措施。运营期采用基础减振、风机加装消声器、厂房隔声、合理布置、绿化降噪等措施后,东、南、西侧厂界噪声应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 2008)3类标准,北侧厂界应满足2类标准要求。

(五)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施工期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分开堆放,生活垃圾收集后,及时由环卫部门分类进行处理。施工建筑垃圾及时回填,多余的运往指定地点进行存放或填埋。运营期污泥和杂盐需按照《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要求进行属性鉴别,鉴别出属性之前按危险废物要求管理,一般固体废物处置应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要求。危险废物暂存在危险废物储存间,存放及转运过程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中的有关规定,待新的标准施行后,按照新标准要求进行管理。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6月21日-2023年6月30日(5个工作日)。联系电话:0467-*传真:0467-*通讯地址: (略) 迎宾 (略) 生态环境局(*)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

建设

地点

建设单位

建设

内容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略) 滴道产业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

(略) 滴道区东北部,暖泉河西岸,滴道产业园区内

(略) 滴道区宝源国有资产 (略)

该项目属新建工程, (略) 滴道区东北部,暖泉河西岸,滴道产业园区内。项目工程占地23325.78m2,总建筑面积15712m2。处理工艺流程采用“软化沉淀+多介质过滤+超滤+离子交换+脱碳器+1级RO+纳滤+2级RO+纳滤+MVR两级浓缩+多效蒸发结晶+闪蒸+母液干化”,处理规模为6000m3/d。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储运工程、依托工程、管网工程及环保工程等。

(一)地表水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施工期施生活污水经防渗旱厕处理,用于附近农田施肥;施工废水、地表径流雨水、屋面雨水和基坑降水均通过水泵抽送至沉淀池内,沉淀后用于冲洗场地和道路防扬尘喷淋用水。运营期接收的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全部作为中水回用于园区企业,不得外排,水质应符合《城市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表1中“工艺与产品用水”的水质标准;生活污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要求,进入滴道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地表水体。

(二)地下水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运营期做好污水处理设施防渗的维护和定期检测,保证各防渗设施的正常运行,厂区应采取分区防渗防治措施,重点防渗区主要包括污泥暂存间、危废暂存间、事故池、废水调节池、软化车间、膜处理车间、蒸发结晶车间等区域。危废暂存间防渗层渗透系数≤10-10cm/s,其他重点污染防治区防渗层的厚度相当于等效粘土层厚度≥6.0m的防渗性能,渗透系数≤1.0×10-7cm/s;一般防渗区包括干燥包装车间、锅炉房、冷却塔和变配电间防渗层的厚度相当于等效粘土层厚度≥1.5m的粘土层的防渗性能,渗透系数≤1.0×10-7cm/s,简单防渗区包括办公楼、厂区道路和门卫只做简单硬化防渗。

(三)大气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严格落实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采用商品混凝土,对施工场地及路面经常洒水清扫,进出施工现场的运输车辆应低速、限速行驶,减少扬尘产生量。运营期锅炉采用低氮燃烧器,确保锅炉烟气排放浓度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2中燃气锅炉大气污染物浓度排放限值要求,经27m烟囱排放;干燥包装工序含尘废气收集后经过旋风除尘+布袋除尘净化处理(去除效率99%),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排放标准限值,通过1根30m高排气筒于包装车间楼顶排放;本项目调节池、污泥脱水间等产生的恶臭气体采用“密闭收集+活性炭吸附除臭工艺”处理,通过15m高排气筒达标排放,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标准限值要求,以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标准限值要求;食堂设置油烟净化装置,净化率达60%以上,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的小型标准要求。

(四)声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施工期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选用低噪声设备,对施工范围内的村庄、居住区等敏感点,施工机械必须采取一定的减振降噪措施。运营期采用基础减振、风机加装消声器、厂房隔声、合理布置、绿化降噪等措施后,东、南、西侧厂界噪声应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 2008)3类标准,北侧厂界应满足2类标准要求。

(五)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施工期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分开堆放,生活垃圾收集后,及时由环卫部门分类进行处理。施工建筑垃圾及时回填,多余的运往指定地点进行存放或填埋。运营期污泥和杂盐需按照《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要求进行属性鉴别,鉴别出属性之前按危险废物要求管理,一般固体废物处置应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要求。危险废物暂存在危险废物储存间,存放及转运过程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中的有关规定,待新的标准施行后,按照新标准要求进行管理。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