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然生态环境

内容
 
发送至邮箱

2019年自然生态环境

详情见附件
(注:以下内容为附件图片识别,个别文字可能不准确,请以附件为准)
2019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38
自然生态
44.7%,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东秦岭一准河
生态质量
以南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地区和长白山地区一
般的县域面积占22.7%,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
2019年,全国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值
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中西部和内蒙古中部较
为51.3,生态质量一般,与2018年相比无明显变
差和差的县域面积占32.6%,主要分布在内蒙古
化。生态质量优和良的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西部甘肃中西部西藏西部和新疆大部。
图例:

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改区
(略) 数据
2019年全国县域生态质量分布示意图
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W192一2015)评价。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大于或等于75为优,植被覆盖度高,
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稳定:5575为良,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适合人类生活:3555为一般,
植被覆盖度中等,生物多样性一般水平,较适合人类生活,但有不适合人类生活的制约性因子出现2035为较差,植
被覆盖较差,严重干旱少雨,物种较少,存在明显限制人类生活的因素小于20为差,条件较恶劣,人类生活受到限制。
39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2019
817个开展生态环境动态变化评价的国家
受威胁物种
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中,与2017年相比,2019
年生态环境变好的县域占12.5%,基本稳定的占
78.0%,变差的占9.5%。
全国34450种已知高等植物的评估结果显
示,需要重点关注和保护的高等植物10102种,
占评估物种总数的29.3%,其中受威胁的3767
生物多样性
种近危等级(NT)的2723种数据缺乏等
级(DD)的3612种。4357种已知脊椎动物除
生态系统多样性中国具有地球*地生态
海洋鱼类)的评估结果显示,需要重点关注
系统的各种类型,其中森林212类竹林36类
和保护的脊椎动物2471种,占评估物种总数的
灌丛113类草甸77类草原55类荒漠52类
56.7%,其中受威胁的932种近危等级的598
自然湿地30类有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
种数据缺乏等级的941种。9302种已知大型真
海岛海湾河口和上升流等多种类型的海洋
菌的评估结果显示,需要重点关注和保护的大
生态系统有农田人工林人工湿地人工
型真菌6538种,占评估物种总数的70.3%,其中
(略) 等人工生态系统。
受威胁的97种近危等级的101种数据缺乏等
物种多样性中国已知物种及种下单元
级的6340种。
数*种。其中,动物界49044种,植物界
44510种,细菌界469种,色素界2375种,真菌
外来人侵物种
界7386种,原生动物界1920种,病毒805种。列
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珍稀濒危*生
野生动物406种,大熊猫金丝猴藏羚羊褐
全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
马鸡扬子鳄等数百种动物为中国所特有。列
中,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
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珍贵濒危植物8
胁并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67个
类246种,已查明大型真菌种类9302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物种调查结果表
遗传资源多样性中国有栽培作物528类
明,215种外来入侵物种已入侵国家级自然保护
1339个栽培种,经济树种达1000种以上,原产
区,其中48种外来入侵物种被列入中国外来
观赏植物种类达7000种,家养动物576个品种。
入侵物种名单。
2019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40
自然保护地
森林
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建立以国家公园
根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14一2018
为主体的各级各类保护地逾1.18万个,保
年)结果,全国森林面积为2.2亿公顷,森林覆
护面积占全国*域国土面积的18.0%管辖海
盖率为22.96%,森林蓄积量为175.6亿立方米。
域面积的4.1%。其中,建立东北虎豹祁连
山大熊猫等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10处,涉
草原
及吉林黑龙江四 (略) ,总面积超
过22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域国土面积的
2.3%。
全国草原面积近4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
2019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国家级自然保护
41.7%,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地生态系统和生态
区分别新增或规模扩大人类活动1019处和2785
屏障。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和新疆
处,总面积分别为8.98平方千米和6.42平方千
六大牧区草原面积2.93亿公顷,约占全国草原面
米。
积的3/4。南方地区草原以草山草坡为主,大多
分布在山地和丘陵,面积约0.67亿公顷。
2019年开始,自然保护区统计改为自然保护地。
截至本公报发布时,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14一2018年)结果为最新数据。
详情见附件
(注:以下内容为附件图片识别,个别文字可能不准确,请以附件为准)
2019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38
自然生态
44.7%,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东秦岭一准河
生态质量
以南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地区和长白山地区一
般的县域面积占22.7%,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
2019年,全国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值
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中西部和内蒙古中部较
为51.3,生态质量一般,与2018年相比无明显变
差和差的县域面积占32.6%,主要分布在内蒙古
化。生态质量优和良的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西部甘肃中西部西藏西部和新疆大部。
图例:

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改区
(略) 数据
2019年全国县域生态质量分布示意图
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W192一2015)评价。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大于或等于75为优,植被覆盖度高,
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稳定:5575为良,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适合人类生活:3555为一般,
植被覆盖度中等,生物多样性一般水平,较适合人类生活,但有不适合人类生活的制约性因子出现2035为较差,植
被覆盖较差,严重干旱少雨,物种较少,存在明显限制人类生活的因素小于20为差,条件较恶劣,人类生活受到限制。
39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2019
817个开展生态环境动态变化评价的国家
受威胁物种
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中,与2017年相比,2019
年生态环境变好的县域占12.5%,基本稳定的占
78.0%,变差的占9.5%。
全国34450种已知高等植物的评估结果显
示,需要重点关注和保护的高等植物10102种,
占评估物种总数的29.3%,其中受威胁的3767
生物多样性
种近危等级(NT)的2723种数据缺乏等
级(DD)的3612种。4357种已知脊椎动物除
生态系统多样性中国具有地球*地生态
海洋鱼类)的评估结果显示,需要重点关注
系统的各种类型,其中森林212类竹林36类
和保护的脊椎动物2471种,占评估物种总数的
灌丛113类草甸77类草原55类荒漠52类
56.7%,其中受威胁的932种近危等级的598
自然湿地30类有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
种数据缺乏等级的941种。9302种已知大型真
海岛海湾河口和上升流等多种类型的海洋
菌的评估结果显示,需要重点关注和保护的大
生态系统有农田人工林人工湿地人工
型真菌6538种,占评估物种总数的70.3%,其中
(略) 等人工生态系统。
受威胁的97种近危等级的101种数据缺乏等
物种多样性中国已知物种及种下单元
级的6340种。
数*种。其中,动物界49044种,植物界
44510种,细菌界469种,色素界2375种,真菌
外来人侵物种
界7386种,原生动物界1920种,病毒805种。列
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珍稀濒危*生
野生动物406种,大熊猫金丝猴藏羚羊褐
全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
马鸡扬子鳄等数百种动物为中国所特有。列
中,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
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珍贵濒危植物8
胁并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67个
类246种,已查明大型真菌种类9302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物种调查结果表
遗传资源多样性中国有栽培作物528类
明,215种外来入侵物种已入侵国家级自然保护
1339个栽培种,经济树种达1000种以上,原产
区,其中48种外来入侵物种被列入中国外来
观赏植物种类达7000种,家养动物576个品种。
入侵物种名单。
2019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40
自然保护地
森林
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建立以国家公园
根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14一2018
为主体的各级各类保护地逾1.18万个,保
年)结果,全国森林面积为2.2亿公顷,森林覆
护面积占全国*域国土面积的18.0%管辖海
盖率为22.96%,森林蓄积量为175.6亿立方米。
域面积的4.1%。其中,建立东北虎豹祁连
山大熊猫等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10处,涉
草原
及吉林黑龙江四 (略) ,总面积超
过22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域国土面积的
2.3%。
全国草原面积近4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
2019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国家级自然保护
41.7%,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地生态系统和生态
区分别新增或规模扩大人类活动1019处和2785
屏障。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和新疆
处,总面积分别为8.98平方千米和6.42平方千
六大牧区草原面积2.93亿公顷,约占全国草原面
米。
积的3/4。南方地区草原以草山草坡为主,大多
分布在山地和丘陵,面积约0.67亿公顷。
2019年开始,自然保护区统计改为自然保护地。
截至本公报发布时,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14一2018年)结果为最新数据。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附件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