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开江生态环境局关于2023年8月2日拟作出的一般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的公示
达州市开江生态环境局关于2023年8月2日拟作出的一般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2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8月3日~2023年8月9日(共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818-* *
投诉地址:开江县新宁镇橄榄路369号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2023年8月2日拟批准的一般类建设项目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评价单位 | 基本情况及措施 |
1 | 开江田城印象(高铁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区高铁大道建设项目 | (略) 开江县高铁新区(现开江县淙城街道红庙村、黄泥沟村) | 开江田城 (略) | 四川汇方铭 (略) | 建设内容:项目总投资4148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09万元。道路全长为2300m。设计车速40km/h,一般道路红线宽36m、45m,跨线桥道路红线宽27m,设置双向6车道。包括道路工程、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交通工程、给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电力工程、通信工程、燃气工程等。项目共设置桥梁2座,高铁大道跨线桥1座,全长357米;成达万铁路下穿桥,全长36m,全线设置涵洞4处,改移现有沟渠1处,约135m。本项目不设置混凝土拌合站、沥青拌合站、预制钢箱梁等临时施工场地。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严格按照国家、 (略) (略) 大气污染防治的有关要求执行,按报告表提出的要求控制施工场地扬尘和废气,临时施工场地四周设置围栏或屏障,设置车辆冲洗平台;临时堆土场加盖防风抑尘网进行遮盖;运输车辆合理选择运输路线并采取密闭措施,沿途禁止抛洒,项目不设混凝土拌合站及沥青拌合站,在当地外购商品混凝土及商品沥青后采用专用车辆运输至施工现场。施工期废气须满足《 (略) 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51/2682-2020)排放限值要求。 (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须向当地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备案,并在施工场地及施工运输道路附近发布安民告示;优先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机械设备进行施工,施工中加强设备维护,杜绝非正常运行;应对施工机械或施工场地设置隔声围挡屏障等措施,以减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高噪声、强振动等机械作业时间应避开在夜间(夜间22:00-次日6:00)。 (3)水污染防治措施:生活污水依托现有民房的已有的预处理池进行处理后用于附近农肥,不外排。冲洗废水、泥浆废水等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用于洒水降尘。管道试压废水经沉淀 (略) 政管网。初期雨水经雨水沟收集至初期雨水池沉淀后,回用于洒水降尘。 (4)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合理放置表土,做好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护;项目不设置弃土场,采用边挖边回填的施工方式,多余弃土外运至开江县普安镇界牌沟弃土场进行填埋处置。废弃建筑垃圾尽量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运至指定建筑垃圾堆放场;废弃泥浆利用泥浆沉淀池沉淀后自然干化处理,由专用车辆运送至弃土场处理;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袋装收集后定期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5)地下水与土壤:加强施工机械管理,沉淀池进行防渗处理,防止施工机械漏油,进入基坑,避免污染地下水及土壤。 (6)水土保持与生态保护措施:加强对生态的管理工作,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环境意识;尽量减少施工临时占地;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施工对植被破坏;采取符合要求的水土保持措施,施工前收集表土妥善保存,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植被恢复,植被恢复优先选用本地物种。禁止向河流直接排放施工废水,禁止弃渣下河,防止扰动水体。 (7)环境风险:油品现用现购;施工废水处理设施日常巡检和保养;弃土场严格执行“先拦后弃”的原则,弃土堆放前必须在弃土场坡脚修建挡墙,并在弃土场的周边修建截、排水沟,严格控制弃土场的堆土高度和坡面坡率,施工结束后,对土体顶面进行土地整治,并对土体坡面和顶部进行复耕或乔灌草绿化。 二、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气:主要为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及排放的汽车尾气,主要采取禁止超标机动车通行,在道路两侧种植绿化,加强路面维护和路面清扫,定期洒水降尘等措施后,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2)噪声:交通噪声的干扰,通过采取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加强路面清扫,禁止鸣笛,设置警示标志,减缓或控制交通噪声影响。另根据敏感点预测结果,近期预测达标暂时不采取声环境保护措施。道路运行中、远期根据实际的拆迁情况及现场跟踪监测值进行措施的实施。 (3)废水:无废水产生。路面雨水通过公路两侧排水沟收集后排放至周边河沟。 (4)固废:项目运行期固体废物主要采取加强道路行驶车辆的管理,提倡文明行车,保持路面清洁,在人行道两侧设置分类垃圾箱,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 (5)环境风险:设置桥梁桥面径流收集系统;桥梁两侧设置防撞墩、连续防撞护栏等;设置禁鸣、限速和其他相应提示标志、设立环境风险标识标牌等。 三、相关部门意见 1、开江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开江县田城印象(高铁片区)城市田园综合体配套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开江发改行审〔2023〕23号)及(开江发改行审〔2023〕29号) 2、开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开江田城印象(高铁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区高铁大道和站前大道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审查的批复》,(开江住建〔2023〕154号) 3、开江县行政审批局《开江县田城印象(高铁片区)城市田园综合体配套道路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用字第开*号) |
2 | 开江田城印象(高铁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区站前大道建设项目 | (略) 开江县高铁新区(现开江县淙城街道红庙村、黄泥沟村) | 开江田城 (略) | 四川汇方铭 (略) | 建设内容:项目总投资58626万元,环保投资123万元。道路全长为1949.246m。设计车速40km/h,一般道路红线宽36m、45m,跨线桥道路红线宽27m,设置双向6车道。站前横路为东西走向,起点接高铁新区规划建设道路的纵二路(10749′28.834″,314′0.685″),设计终点至高铁新区规划建设道路的高铁大道(10749′56.760″,313′48.261″),道路全长833.381m。设计车速40km/h,道路红线宽36m,设置双向6车道。包括道路工程、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交通工程、给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电力工程、通信工程、燃气工程等。本项目在站前大桥设跨线桥1座,全长508m,全线设置涵洞7处。本项目不设置混凝土拌合站、沥青拌合站、预制钢箱梁等临时施工场地。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严格按照国家、 (略) (略) 大气污染防治的有关要求执行,按报告表提出的要求控制施工场地扬尘和废气,临时施工场地四周设置围栏或屏障,设置车辆冲洗平台;临时堆土场加盖防风抑尘网进行遮盖;运输车辆合理选择运输路线并采取密闭措施,沿途禁止抛洒,项目不设混凝土拌合站及沥青拌合站,在当地外购商品混凝土及商品沥青后采用专用车辆运输至施工现场。施工期废气须满足《 (略) 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51/2682-2020)排放限值要求。 (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须向当地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备案,并在施工场地及施工运输道路附近发布安民告示;优先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机械设备进行施工,施工中加强设备维护,杜绝非正常运行;应对施工机械或施工场地设置隔声围挡屏障等措施,以减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高噪声、强振动等机械作业时间应避开在夜间(夜间22:00-次日6:00)。 (3)水污染防治措施:生活污水依托现有民房的已有的预处理池进行处理后用于附近农肥,不外排。冲洗废水、泥浆废水等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用于洒水降尘。管道试压废水经沉淀 (略) 政管网。初期雨水经雨水沟收集至初期雨水池沉淀后,回用于洒水降尘。 (4)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合理放置表土,做好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护;项目不设置弃土场,采用边挖边回填的施工方式,多余弃土外运至开江县普安镇界牌沟弃土场进行填埋处置。废弃建筑垃圾尽量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运至指定建筑垃圾堆放场;废弃泥浆利用泥浆沉淀池沉淀后自然干化处理,由专用车辆运送至弃土场处理;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袋装收集后定期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5)地下水与土壤:加强施工机械管理,沉淀池进行防渗处理,防止施工机械漏油,进入基坑,避免污染地下水及土壤。 (6)水土保持与生态保护措施:加强对生态的管理工作,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环境意识;尽量减少施工临时占地;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施工对植被破坏;采取符合要求的水土保持措施,施工前收集表土妥善保存,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植被恢复,植被恢复优先选用本地物种。禁止向河流直接排放施工废水,禁止弃渣下河,防止扰动水体。 (7)环境风险:油品现用现购;施工废水处理设施日常巡检和保养;弃土场严格执行“先拦后弃”的原则,弃土堆放前必须在弃土场坡脚修建挡墙,并在弃土场的周边修建截、排水沟,严格控制弃土场的堆土高度和坡面坡率,施工结束后,对土体顶面进行土地整治,并对土体坡面和顶部进行复耕或乔灌草绿化。 二、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气:主要为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及排放的汽车尾气,主要采取禁止超标机动车通行,在道路两侧种植绿化,加强路面维护和路面清扫,定期洒水降尘等措施后,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2)噪声:交通噪声的干扰,通过采取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加强路面清扫,禁止鸣笛,设置警示标志,减缓或控制交通噪声影响。另根据敏感点预测结果,近期预测达标暂时不采取声环境保护措施。道路运行中、远期根据实际的拆迁情况及现场跟踪监测值进行措施的实施。 (3)废水:无废水产生。路面雨水通过公路两侧排水沟收集后排放至周边河沟。 (4)固废:项目运行期固体废物主要采取加强道路行驶车辆的管理,提倡文明行车,保持路面清洁,在人行道两侧设置分类垃圾箱,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 (5)环境风险:设置桥梁桥面径流收集系统;桥梁两侧设置防撞墩、连续防撞护栏等;设置禁鸣、限速和其他相应提示标志、设立环境风险标识标牌等。 三、相关部门意见 1、开江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开江县田城印象(高铁片区)城市田园综合体配套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开江发改行审〔2023〕22号)及(开江发改行审〔2023〕30号) 2、开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开江田城印象(高铁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区高铁大道和站前大道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审查的批复》,(开江住建〔2023〕154号) 3、开江县行政审批局《开江县田城印象(高铁片区)城市田园综合体配套道路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用字第开*号)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2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8月3日~2023年8月9日(共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818-* *
投诉地址:开江县新宁镇橄榄路369号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2023年8月2日拟批准的一般类建设项目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评价单位 | 基本情况及措施 |
1 | 开江田城印象(高铁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区高铁大道建设项目 | (略) 开江县高铁新区(现开江县淙城街道红庙村、黄泥沟村) | 开江田城 (略) | 四川汇方铭 (略) | 建设内容:项目总投资4148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09万元。道路全长为2300m。设计车速40km/h,一般道路红线宽36m、45m,跨线桥道路红线宽27m,设置双向6车道。包括道路工程、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交通工程、给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电力工程、通信工程、燃气工程等。项目共设置桥梁2座,高铁大道跨线桥1座,全长357米;成达万铁路下穿桥,全长36m,全线设置涵洞4处,改移现有沟渠1处,约135m。本项目不设置混凝土拌合站、沥青拌合站、预制钢箱梁等临时施工场地。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严格按照国家、 (略) (略) 大气污染防治的有关要求执行,按报告表提出的要求控制施工场地扬尘和废气,临时施工场地四周设置围栏或屏障,设置车辆冲洗平台;临时堆土场加盖防风抑尘网进行遮盖;运输车辆合理选择运输路线并采取密闭措施,沿途禁止抛洒,项目不设混凝土拌合站及沥青拌合站,在当地外购商品混凝土及商品沥青后采用专用车辆运输至施工现场。施工期废气须满足《 (略) 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51/2682-2020)排放限值要求。 (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须向当地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备案,并在施工场地及施工运输道路附近发布安民告示;优先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机械设备进行施工,施工中加强设备维护,杜绝非正常运行;应对施工机械或施工场地设置隔声围挡屏障等措施,以减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高噪声、强振动等机械作业时间应避开在夜间(夜间22:00-次日6:00)。 (3)水污染防治措施:生活污水依托现有民房的已有的预处理池进行处理后用于附近农肥,不外排。冲洗废水、泥浆废水等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用于洒水降尘。管道试压废水经沉淀 (略) 政管网。初期雨水经雨水沟收集至初期雨水池沉淀后,回用于洒水降尘。 (4)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合理放置表土,做好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护;项目不设置弃土场,采用边挖边回填的施工方式,多余弃土外运至开江县普安镇界牌沟弃土场进行填埋处置。废弃建筑垃圾尽量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运至指定建筑垃圾堆放场;废弃泥浆利用泥浆沉淀池沉淀后自然干化处理,由专用车辆运送至弃土场处理;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袋装收集后定期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5)地下水与土壤:加强施工机械管理,沉淀池进行防渗处理,防止施工机械漏油,进入基坑,避免污染地下水及土壤。 (6)水土保持与生态保护措施:加强对生态的管理工作,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环境意识;尽量减少施工临时占地;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施工对植被破坏;采取符合要求的水土保持措施,施工前收集表土妥善保存,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植被恢复,植被恢复优先选用本地物种。禁止向河流直接排放施工废水,禁止弃渣下河,防止扰动水体。 (7)环境风险:油品现用现购;施工废水处理设施日常巡检和保养;弃土场严格执行“先拦后弃”的原则,弃土堆放前必须在弃土场坡脚修建挡墙,并在弃土场的周边修建截、排水沟,严格控制弃土场的堆土高度和坡面坡率,施工结束后,对土体顶面进行土地整治,并对土体坡面和顶部进行复耕或乔灌草绿化。 二、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气:主要为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及排放的汽车尾气,主要采取禁止超标机动车通行,在道路两侧种植绿化,加强路面维护和路面清扫,定期洒水降尘等措施后,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2)噪声:交通噪声的干扰,通过采取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加强路面清扫,禁止鸣笛,设置警示标志,减缓或控制交通噪声影响。另根据敏感点预测结果,近期预测达标暂时不采取声环境保护措施。道路运行中、远期根据实际的拆迁情况及现场跟踪监测值进行措施的实施。 (3)废水:无废水产生。路面雨水通过公路两侧排水沟收集后排放至周边河沟。 (4)固废:项目运行期固体废物主要采取加强道路行驶车辆的管理,提倡文明行车,保持路面清洁,在人行道两侧设置分类垃圾箱,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 (5)环境风险:设置桥梁桥面径流收集系统;桥梁两侧设置防撞墩、连续防撞护栏等;设置禁鸣、限速和其他相应提示标志、设立环境风险标识标牌等。 三、相关部门意见 1、开江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开江县田城印象(高铁片区)城市田园综合体配套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开江发改行审〔2023〕23号)及(开江发改行审〔2023〕29号) 2、开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开江田城印象(高铁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区高铁大道和站前大道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审查的批复》,(开江住建〔2023〕154号) 3、开江县行政审批局《开江县田城印象(高铁片区)城市田园综合体配套道路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用字第开*号) |
2 | 开江田城印象(高铁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区站前大道建设项目 | (略) 开江县高铁新区(现开江县淙城街道红庙村、黄泥沟村) | 开江田城 (略) | 四川汇方铭 (略) | 建设内容:项目总投资58626万元,环保投资123万元。道路全长为1949.246m。设计车速40km/h,一般道路红线宽36m、45m,跨线桥道路红线宽27m,设置双向6车道。站前横路为东西走向,起点接高铁新区规划建设道路的纵二路(10749′28.834″,314′0.685″),设计终点至高铁新区规划建设道路的高铁大道(10749′56.760″,313′48.261″),道路全长833.381m。设计车速40km/h,道路红线宽36m,设置双向6车道。包括道路工程、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交通工程、给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电力工程、通信工程、燃气工程等。本项目在站前大桥设跨线桥1座,全长508m,全线设置涵洞7处。本项目不设置混凝土拌合站、沥青拌合站、预制钢箱梁等临时施工场地。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严格按照国家、 (略) (略) 大气污染防治的有关要求执行,按报告表提出的要求控制施工场地扬尘和废气,临时施工场地四周设置围栏或屏障,设置车辆冲洗平台;临时堆土场加盖防风抑尘网进行遮盖;运输车辆合理选择运输路线并采取密闭措施,沿途禁止抛洒,项目不设混凝土拌合站及沥青拌合站,在当地外购商品混凝土及商品沥青后采用专用车辆运输至施工现场。施工期废气须满足《 (略) 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51/2682-2020)排放限值要求。 (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须向当地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备案,并在施工场地及施工运输道路附近发布安民告示;优先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机械设备进行施工,施工中加强设备维护,杜绝非正常运行;应对施工机械或施工场地设置隔声围挡屏障等措施,以减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高噪声、强振动等机械作业时间应避开在夜间(夜间22:00-次日6:00)。 (3)水污染防治措施:生活污水依托现有民房的已有的预处理池进行处理后用于附近农肥,不外排。冲洗废水、泥浆废水等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用于洒水降尘。管道试压废水经沉淀 (略) 政管网。初期雨水经雨水沟收集至初期雨水池沉淀后,回用于洒水降尘。 (4)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合理放置表土,做好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护;项目不设置弃土场,采用边挖边回填的施工方式,多余弃土外运至开江县普安镇界牌沟弃土场进行填埋处置。废弃建筑垃圾尽量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运至指定建筑垃圾堆放场;废弃泥浆利用泥浆沉淀池沉淀后自然干化处理,由专用车辆运送至弃土场处理;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袋装收集后定期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5)地下水与土壤:加强施工机械管理,沉淀池进行防渗处理,防止施工机械漏油,进入基坑,避免污染地下水及土壤。 (6)水土保持与生态保护措施:加强对生态的管理工作,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环境意识;尽量减少施工临时占地;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施工对植被破坏;采取符合要求的水土保持措施,施工前收集表土妥善保存,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植被恢复,植被恢复优先选用本地物种。禁止向河流直接排放施工废水,禁止弃渣下河,防止扰动水体。 (7)环境风险:油品现用现购;施工废水处理设施日常巡检和保养;弃土场严格执行“先拦后弃”的原则,弃土堆放前必须在弃土场坡脚修建挡墙,并在弃土场的周边修建截、排水沟,严格控制弃土场的堆土高度和坡面坡率,施工结束后,对土体顶面进行土地整治,并对土体坡面和顶部进行复耕或乔灌草绿化。 二、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气:主要为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及排放的汽车尾气,主要采取禁止超标机动车通行,在道路两侧种植绿化,加强路面维护和路面清扫,定期洒水降尘等措施后,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2)噪声:交通噪声的干扰,通过采取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加强路面清扫,禁止鸣笛,设置警示标志,减缓或控制交通噪声影响。另根据敏感点预测结果,近期预测达标暂时不采取声环境保护措施。道路运行中、远期根据实际的拆迁情况及现场跟踪监测值进行措施的实施。 (3)废水:无废水产生。路面雨水通过公路两侧排水沟收集后排放至周边河沟。 (4)固废:项目运行期固体废物主要采取加强道路行驶车辆的管理,提倡文明行车,保持路面清洁,在人行道两侧设置分类垃圾箱,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 (5)环境风险:设置桥梁桥面径流收集系统;桥梁两侧设置防撞墩、连续防撞护栏等;设置禁鸣、限速和其他相应提示标志、设立环境风险标识标牌等。 三、相关部门意见 1、开江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开江县田城印象(高铁片区)城市田园综合体配套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开江发改行审〔2023〕22号)及(开江发改行审〔2023〕30号) 2、开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开江田城印象(高铁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区高铁大道和站前大道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审查的批复》,(开江住建〔2023〕154号) 3、开江县行政审批局《开江县田城印象(高铁片区)城市田园综合体配套道路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用字第开*号)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