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县居民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报告
南乐县居民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报告
为了解我县现阶段居民慢性病流行特征、影响居民健康的危险因素,以及社区支持性环境、卫生资源和服务的提供和利用情况,评价近年来辖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的开展效果,为政府明确重点卫生健康问题、制定疾病防制策略、合理利用和配置卫生服务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南乐县卫健委组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22年开展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工作,现将调查报告发布如下:
一、调查结果
(一)死亡监测情况
2022年全县报告死亡3633例,报告粗死亡率为623.01/10万,其中男性2047例,报告粗死亡率为688.51/10万,女性1586例,报告粗死亡率为555.85/10万,1岁以下的婴儿有9人,婴儿粗死亡率为271/10万。全县前五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含脑和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
(二)恶性肿瘤发病情况
2022年全县累计报告新发恶性肿瘤1277例,患病率218.98/10万,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19.63/10万,女性患病率为218.69/10万;报告恶性肿瘤死亡319例,总死亡率为54.7/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64.24/10万,女性死亡率为44.86/10万。全人群肿瘤发病前五位的癌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食管癌。
(三)心脑血管发病情况
2022年全县累计报告心脑血管患病5095例,总发病率873.71/10万,其中男性发病率为900.07/10万,女性发病率为847.8/10万;报告心脑血管死亡75例,总死亡率为12.86/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11.77/10万,女性死亡率为14.01/10万。心脑血管发病前五位的癌种依次为脑梗死、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未分类脑卒中、心绞痛。
(四)重点慢性病患病情况
通过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显示2023年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5.93%,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7.31%,女性患病率为24.6%;糖尿病患病率13.26%,其中男性患病率12.61%,女性患病率13.86%;超重率35.18,其中男性超重率36.93%,女性超重率33.4%;肥胖率14.03%,其中男性肥胖率15.4%,女性肥胖率12.64%;中心型肥胖率37.34%,其中男性中心型肥胖率38.59%,女性中心型肥胖率36.06%。调查显示男性肥胖率高,肥胖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异常、激素分泌异常等疾病。
(五)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情况
15岁以上人群中:(1)超重与肥胖率:18岁及以上人群超重率35.18%,肥胖率14.03%;(2)吸烟:吸烟率为20.56%,其中男性为39.56%,女性为1.18%;(3)饮酒:饮酒率为31.74%,其中男性为31.77%,女性为31.35%;(4)身体活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有7.24%;(5)饮食:居民每日食盐摄入量平均值为10.07g,每日食用油摄入量平均值为31.02g。
(六)慢性病知识知晓情况
居民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仅为87.65%,高血压知晓率为67.71%,糖尿病知晓率为95.65%。
二、现存健康问题及主要提示
(一)慢性病为当前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2022年辖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占全部死亡的85%以上,居民前十位死因中,有八项是慢性病。近年来全县冠心病、脑卒中、慢阻肺的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目前慢性病已经成为威胁辖区居民健康的重要问题。
(二)健康危险因素广泛存在
主要慢性病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增加、文化程度低、慢性病家族史、高BMI值、不良饮食低于女性
男性的粗死亡率、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等慢性病的患病率均高于女性,期望寿命低于女性;调查人群中,在身体测量方面,男性超重、肥胖检查结果的异常率高于女性,在健康意识方面,对于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知晓率低于女性,在危险因素暴露情况方面,男性的吸烟率、饮酒率均显著高于女性,提示在制定卫生健康政策时,应针对男性群体做出更有效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三、下一步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责任
将慢性病防治纳入重点卫生健康工作目标,确定工作目标和考核指标,强化组织实施,建立健全慢性病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解决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推动教育、民政、环境保护、体育、安全监管、食品药品监管、中医药等部门履行职责,形成慢性病防治工作强大合力。
(二)加强健康教育,提升全民健康素质
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科学知识,教育引导辖区居民树立正确健康观。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工间健身和职工运动会、健步走、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依托村(居)委会组织志愿者、社会体育指导员、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等,科学指导大众开展自我健康管理。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大力推广传统养生健身法。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三减三健”等专项行动,开发推广健康适宜技术和支持工具,增强群众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三)促进医防协同,实现全流程健康管理
进一步强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积极开展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综合防控干预策略与措施实施指导和防控效果考核评价;医院做好慢性病病例登记报告、危重急症病人诊疗工作并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体实施人群健康促进、高危人群发现和指导、患者干预和随访管理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医防合作,推进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
(四)统筹社会资源,创新驱动健康服务业发展
健全死因监测和肿瘤登记报告制度,逐步实现重点慢性病发病、患病、死亡和危险因素信息实时更新,定期发布慢性病相关监测信息。以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示范区建设质量,在强化政府主体责任、落实各部门工作职责、提供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慢性病防治管理服务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区域慢性病防治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为了解我县现阶段居民慢性病流行特征、影响居民健康的危险因素,以及社区支持性环境、卫生资源和服务的提供和利用情况,评价近年来辖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的开展效果,为政府明确重点卫生健康问题、制定疾病防制策略、合理利用和配置卫生服务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南乐县卫健委组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22年开展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工作,现将调查报告发布如下:
一、调查结果
(一)死亡监测情况
2022年全县报告死亡3633例,报告粗死亡率为623.01/10万,其中男性2047例,报告粗死亡率为688.51/10万,女性1586例,报告粗死亡率为555.85/10万,1岁以下的婴儿有9人,婴儿粗死亡率为271/10万。全县前五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含脑和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
(二)恶性肿瘤发病情况
2022年全县累计报告新发恶性肿瘤1277例,患病率218.98/10万,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19.63/10万,女性患病率为218.69/10万;报告恶性肿瘤死亡319例,总死亡率为54.7/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64.24/10万,女性死亡率为44.86/10万。全人群肿瘤发病前五位的癌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食管癌。
(三)心脑血管发病情况
2022年全县累计报告心脑血管患病5095例,总发病率873.71/10万,其中男性发病率为900.07/10万,女性发病率为847.8/10万;报告心脑血管死亡75例,总死亡率为12.86/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11.77/10万,女性死亡率为14.01/10万。心脑血管发病前五位的癌种依次为脑梗死、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未分类脑卒中、心绞痛。
(四)重点慢性病患病情况
通过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显示2023年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5.93%,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7.31%,女性患病率为24.6%;糖尿病患病率13.26%,其中男性患病率12.61%,女性患病率13.86%;超重率35.18,其中男性超重率36.93%,女性超重率33.4%;肥胖率14.03%,其中男性肥胖率15.4%,女性肥胖率12.64%;中心型肥胖率37.34%,其中男性中心型肥胖率38.59%,女性中心型肥胖率36.06%。调查显示男性肥胖率高,肥胖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异常、激素分泌异常等疾病。
(五)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情况
15岁以上人群中:(1)超重与肥胖率:18岁及以上人群超重率35.18%,肥胖率14.03%;(2)吸烟:吸烟率为20.56%,其中男性为39.56%,女性为1.18%;(3)饮酒:饮酒率为31.74%,其中男性为31.77%,女性为31.35%;(4)身体活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有7.24%;(5)饮食:居民每日食盐摄入量平均值为10.07g,每日食用油摄入量平均值为31.02g。
(六)慢性病知识知晓情况
居民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仅为87.65%,高血压知晓率为67.71%,糖尿病知晓率为95.65%。
二、现存健康问题及主要提示
(一)慢性病为当前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2022年辖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占全部死亡的85%以上,居民前十位死因中,有八项是慢性病。近年来全县冠心病、脑卒中、慢阻肺的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目前慢性病已经成为威胁辖区居民健康的重要问题。
(二)健康危险因素广泛存在
主要慢性病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增加、文化程度低、慢性病家族史、高BMI值、不良饮食低于女性
男性的粗死亡率、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等慢性病的患病率均高于女性,期望寿命低于女性;调查人群中,在身体测量方面,男性超重、肥胖检查结果的异常率高于女性,在健康意识方面,对于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知晓率低于女性,在危险因素暴露情况方面,男性的吸烟率、饮酒率均显著高于女性,提示在制定卫生健康政策时,应针对男性群体做出更有效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三、下一步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责任
将慢性病防治纳入重点卫生健康工作目标,确定工作目标和考核指标,强化组织实施,建立健全慢性病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解决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推动教育、民政、环境保护、体育、安全监管、食品药品监管、中医药等部门履行职责,形成慢性病防治工作强大合力。
(二)加强健康教育,提升全民健康素质
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科学知识,教育引导辖区居民树立正确健康观。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工间健身和职工运动会、健步走、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依托村(居)委会组织志愿者、社会体育指导员、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等,科学指导大众开展自我健康管理。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大力推广传统养生健身法。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三减三健”等专项行动,开发推广健康适宜技术和支持工具,增强群众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三)促进医防协同,实现全流程健康管理
进一步强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积极开展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综合防控干预策略与措施实施指导和防控效果考核评价;医院做好慢性病病例登记报告、危重急症病人诊疗工作并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体实施人群健康促进、高危人群发现和指导、患者干预和随访管理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医防合作,推进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
(四)统筹社会资源,创新驱动健康服务业发展
健全死因监测和肿瘤登记报告制度,逐步实现重点慢性病发病、患病、死亡和危险因素信息实时更新,定期发布慢性病相关监测信息。以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示范区建设质量,在强化政府主体责任、落实各部门工作职责、提供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慢性病防治管理服务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区域慢性病防治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