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30线达板达板桥头至三甲集临园公路广河县段建设工程第一次公示
S230线达板达板桥头至三甲集临园公路广河县段建设工程第一次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文件规定,广河县交通运输局在编制《S230线达板(达板桥头)至三*集(临园)公路广河县段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期间,特向社会进行第一次公示,通过此次公告,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公众参与调查,力求做到广泛征求公众对该项目的意见。
一、项目名称及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S230线达板(达板桥头)至三*集(临园)公路广河县段建设工程。
2、工程概况:该项目起点位于广河与东乡交界处的沙沟门,顺接S230达板(达板桥头)至三*集(临园)公路工程二期工程设计终点,沿既有走廊布设,设隧道穿越山体至广河县三*集镇窝托村,与既有滨河路顺接,路线全长1.649公里。
本项目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60Km/h,K14+851-K14+900段采用双向四车道技术标准,路基宽度17m,断面组成为:2×0.5米土路肩+2×0.75米硬路肩+4×3.5米行车道+0.5米中分带;K15+000+16+500段采用双向两车道技术标准,路基宽度12米、隧道路基宽10.5米,断面组成为:2×0.75米土路肩+2×1.75米硬路肩+2×3.5米行车道+0.5米中分带;K14+900-K15+000段由双向四车道过渡至双向两车道,路基宽度由17米过渡至12米。一般路段路面结构采用4cm厚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6cm厚AC-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5%)基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4.5%)底基层;隧道路段路面结构采用4cm厚AC-13细粒式阻燃沥青混凝土+6cm厚AC-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24cm厚水泥混凝土下面层+18cm厚水泥混凝土基层;设计荷载等级采用公路-I级,设计洪水频率:涵洞、路基采用1/50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峰值0.15g,隧道进出口宽度12米主洞建筑限界采用10.5米,紧急停车带建筑限界采用13.5米,净高采用5米,隧道初衬、洞门等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采用100年。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
1、评价程序
项目评价工作程序分三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是评价委托、现场初步勘探、收集资料、环境影响要素和评价因子筛选、制定评价实施方案;第二阶段主要工作为现场调查、环境现状监测与分析、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第三阶段为编写报告书,环保主管单位审查。
2、主要工作内容
评价主要工作内容:工程分析、项目区环境质量现状调查、项目实施后对环境的影响预测、分析和评价、针对不利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措施可行性论证、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与监测、评价结论与建议等。
三、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特邀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活动,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意见或建议,主要征求意见的事项如下:⑴对该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是否满意?⑵本项目的建设将带来哪些方面的环境影响?⑶是否同意本项目的厂址选择?⑷对项目的建设所持的态度?⑸对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有何建议?
四、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广河县交通运输局
地址:广河县城关镇西街3号统办楼
联系人:马仲华
联系电话:*
五、评价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评价单位:甘肃 (略)
地址: (略) 七里河区西津西路194号兰州中天健广场8幢1101室
联系人:李工
联系电话:*
邮箱:*@*q.com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在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公众均可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将填写的公众意见表等提交给建设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见附件1。
广河县交通运输局
2023年5月13日
作者(追梦者-追梦,已修改1次), 最新修改于2023-08-21 14:4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文件规定,广河县交通运输局在编制《S230线达板(达板桥头)至三*集(临园)公路广河县段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期间,特向社会进行第一次公示,通过此次公告,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公众参与调查,力求做到广泛征求公众对该项目的意见。
一、项目名称及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S230线达板(达板桥头)至三*集(临园)公路广河县段建设工程。
2、工程概况:该项目起点位于广河与东乡交界处的沙沟门,顺接S230达板(达板桥头)至三*集(临园)公路工程二期工程设计终点,沿既有走廊布设,设隧道穿越山体至广河县三*集镇窝托村,与既有滨河路顺接,路线全长1.649公里。
本项目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60Km/h,K14+851-K14+900段采用双向四车道技术标准,路基宽度17m,断面组成为:2×0.5米土路肩+2×0.75米硬路肩+4×3.5米行车道+0.5米中分带;K15+000+16+500段采用双向两车道技术标准,路基宽度12米、隧道路基宽10.5米,断面组成为:2×0.75米土路肩+2×1.75米硬路肩+2×3.5米行车道+0.5米中分带;K14+900-K15+000段由双向四车道过渡至双向两车道,路基宽度由17米过渡至12米。一般路段路面结构采用4cm厚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6cm厚AC-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5%)基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4.5%)底基层;隧道路段路面结构采用4cm厚AC-13细粒式阻燃沥青混凝土+6cm厚AC-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24cm厚水泥混凝土下面层+18cm厚水泥混凝土基层;设计荷载等级采用公路-I级,设计洪水频率:涵洞、路基采用1/50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峰值0.15g,隧道进出口宽度12米主洞建筑限界采用10.5米,紧急停车带建筑限界采用13.5米,净高采用5米,隧道初衬、洞门等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采用100年。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
1、评价程序
项目评价工作程序分三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是评价委托、现场初步勘探、收集资料、环境影响要素和评价因子筛选、制定评价实施方案;第二阶段主要工作为现场调查、环境现状监测与分析、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第三阶段为编写报告书,环保主管单位审查。
2、主要工作内容
评价主要工作内容:工程分析、项目区环境质量现状调查、项目实施后对环境的影响预测、分析和评价、针对不利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措施可行性论证、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与监测、评价结论与建议等。
三、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特邀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活动,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意见或建议,主要征求意见的事项如下:⑴对该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是否满意?⑵本项目的建设将带来哪些方面的环境影响?⑶是否同意本项目的厂址选择?⑷对项目的建设所持的态度?⑸对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有何建议?
四、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广河县交通运输局
地址:广河县城关镇西街3号统办楼
联系人:马仲华
联系电话:*
五、评价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评价单位:甘肃 (略)
地址: (略) 七里河区西津西路194号兰州中天健广场8幢1101室
联系人:李工
联系电话:*
邮箱:*@*q.com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在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公众均可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将填写的公众意见表等提交给建设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见附件1。
广河县交通运输局
2023年5月13日
作者(追梦者-追梦,已修改1次), 最新修改于2023-08-21 14:41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