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茂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寻乌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批准公示
赣州市茂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寻乌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批准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 (略) (略) 寻乌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摘自环评报告)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8月22日-2023年8月28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797-*
通讯地址: (略) 寻乌县行政审批局四楼综合窗口
邮编:*
项目名称: (略) (略) 寻乌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
建设地点:寻乌县吉潭镇兰贝村梧桐坳
建设单位: (略) (略)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赣州 (略)
建设项目概况: (略) (略) 寻乌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 (略) 寻乌县吉潭镇兰贝村梧桐坳,项目地理坐标为东经115°43"0.685",北纬24°56"48.901"。项目总投资800万元,项目占地面积约9.8亩(约6533.33m2)。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内容:新建一栋标准厂房,厂房内主要建设有机肥料生产加工线,并配套废气、废水和固废处理处置等环保设施工程等。
生产规模:建成后形成年产有机肥料5000吨的能力。
生产工艺:外购已腐熟好的农业废弃物,经掺混→破碎→筛分→包装→成品。?
能源供给:项目用电由农村电网变电站供给;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均来自附近农村给水管网供给。
项目投资:总投资800万元,环保投资53万元,约占工程总投资的6.63%。
劳动制度:项目劳动定员6人,年生产300天,每天工作8小时,生产班制为一班制。
二、环境现状
1、环境质量现状
数据有效性:大气特征污染物TSP现状监测数据引用《寻乌县盛发塑料制品厂年产40万个塑料果筐项目环评检测报告》( (略) (略) ,报告编号XY*-04)中2022年6月24日至6月30日“A1项目所在地”监测点位的TSP监测数据,寻乌县盛发塑料制品厂年产40万个塑料果筐项目“A1项目所在地”监测点位于本项目边界东南侧约475m处,且监测数据为近三年内,因此,数据有效。
环境空气: (略) 生态环境厅公布的“20 (略) 各县(市、区)六项污染物浓度年均值”及大气特征污染物监测数据,寻乌县六项污染物浓度年均值和TSP单因子指数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及其2018年修改单要求,项目区域环境空气现状质量良好,符合功能区划要求。
地表水: (略) 生态环境局2023年1月30日发布的《20 (略) 环境质量年报》,寻乌水在2022年水质情况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
声环境:本项目厂界外50m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
2、环境敏感点分布
项目厂界外500m范围内的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有东南侧128.6米居民房2户8人,西北侧444米居民点3户12人。
三、环境保护措施及主要的环境影响
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加强施工工地监督管理,采取围挡、遮挡、挡板、设置防护网,定期对工地及进出工地的路面、运输车辆洒水、冲洗,采用商品混凝土以及封闭式的运输车辆,控制施工扬尘影响。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施工废水应设有临时集水池、沉砂池等临时性污水简易处理后回用。
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作方式,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禁止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减缓施工噪声扰民。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应加强管理,严禁乱扔乱放,交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气防治措施
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为生产加工过程产生粉尘废气(颗粒物)、原料堆放区产生恶臭废气(氨、硫化氢、臭气浓度)、食堂油烟废气等。
有组织废气:生产加工过程粉尘废气(颗粒物)通过集气罩收集,引至一套袋式除尘器进行处理后,由1根15m高排气筒外排,粉尘外排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要求;食堂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器由专用烟囱外排,排放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要求。
无组织废气:原料堆放区无组织废气,经生物除臭剂除臭和原料棚密闭等措施,氨、硫化氢、臭气浓度等无组织废气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要求。,
(2)废水防治措施
项目运营期无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化粪池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表1旱作标准要求后作为肥料,用于周边山坡林地浇灌,不外排。
(3)噪声防治措施
项目噪声污染主要来自进料斗、破碎机、分筛机、包装机等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优先选择高效低噪设备,安装消声器、减震垫,采用隔声罩隔声,同时加强厂区绿化,根据声源方向性、构筑物的屏蔽作用及地下土壤的吸纳作用等因素进行布置,减弱噪声对岗位的危害作用。厂界噪声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
(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为废包装材料、布袋收集粉尘、废布袋、废机油及废含油抹布和手套等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措施:废包装材料、布袋收集粉尘、废布袋。废包装材料和废布袋收集后暂存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储存间,定期外售给物资回收部门;布袋收集粉尘收集后直接返回前端生产过程中的投料掺混工序,可回用于生产。
危险废物安全处置措施:废机油及废含油抹布和手套分类收集后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交由具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储存间有效容积为4.5m3,有效储存容量约为3t,能满足本项目半年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储存间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标准要求,做好防爆、防火、防泄漏、防风、防雨或其它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危险废物暂存:危险废物暂存间有效容积为3m3,有效储存容量约为1.5t,能满足本项目一年的危险废物产生量。危险废物暂存间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危险废物收集、贮运、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及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等要求,做好防爆、防火、防泄漏、防风、防雨或其它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生活垃圾:由厂内设置的垃圾桶定点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
(5)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危废暂存间等做好防渗防漏,地面采用水泥硬底化,砂浆抹面,压实、抹光,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必须为砼结构,各功能区均采取“源头控制、分区控制”的防渗防漏措施,可以有效阻止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土壤环境,防止污染地下水、土壤。
3、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本项目无重大危险源,主要环境风险为废机油泄露及火灾风险,企业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规划标准的要求对风险因素进行管理,制定并认真落实做好安全措施、风险防范措施,企业应编制风险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通过以上相关风险措施,本项目的事故风险可控,风险水平是可以接收的。
4、设置防护距离
本项目不需要设置大气防护距离。
在生产车间外设置50m卫生防护距离。根据现场探勘可知,最近的敏感点不在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且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无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食品及医疗等在生产企业,符合卫生防护距离要求。
5、总量控制
根据《“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略)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略) 对COD、NH3-N、VOCs及NOx四种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和计划管理。
本项目不涉及废气、废水总量控制指标。
相关文章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 (略) (略) 寻乌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摘自环评报告)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8月22日-2023年8月28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797-*
通讯地址: (略) 寻乌县行政审批局四楼综合窗口
邮编:*
项目名称: (略) (略) 寻乌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
建设地点:寻乌县吉潭镇兰贝村梧桐坳
建设单位: (略) (略)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赣州 (略)
建设项目概况: (略) (略) 寻乌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 (略) 寻乌县吉潭镇兰贝村梧桐坳,项目地理坐标为东经115°43"0.685",北纬24°56"48.901"。项目总投资800万元,项目占地面积约9.8亩(约6533.33m2)。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内容:新建一栋标准厂房,厂房内主要建设有机肥料生产加工线,并配套废气、废水和固废处理处置等环保设施工程等。
生产规模:建成后形成年产有机肥料5000吨的能力。
生产工艺:外购已腐熟好的农业废弃物,经掺混→破碎→筛分→包装→成品。?
能源供给:项目用电由农村电网变电站供给;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均来自附近农村给水管网供给。
项目投资:总投资800万元,环保投资53万元,约占工程总投资的6.63%。
劳动制度:项目劳动定员6人,年生产300天,每天工作8小时,生产班制为一班制。
二、环境现状
1、环境质量现状
数据有效性:大气特征污染物TSP现状监测数据引用《寻乌县盛发塑料制品厂年产40万个塑料果筐项目环评检测报告》( (略) (略) ,报告编号XY*-04)中2022年6月24日至6月30日“A1项目所在地”监测点位的TSP监测数据,寻乌县盛发塑料制品厂年产40万个塑料果筐项目“A1项目所在地”监测点位于本项目边界东南侧约475m处,且监测数据为近三年内,因此,数据有效。
环境空气: (略) 生态环境厅公布的“20 (略) 各县(市、区)六项污染物浓度年均值”及大气特征污染物监测数据,寻乌县六项污染物浓度年均值和TSP单因子指数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及其2018年修改单要求,项目区域环境空气现状质量良好,符合功能区划要求。
地表水: (略) 生态环境局2023年1月30日发布的《20 (略) 环境质量年报》,寻乌水在2022年水质情况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
声环境:本项目厂界外50m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
2、环境敏感点分布
项目厂界外500m范围内的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有东南侧128.6米居民房2户8人,西北侧444米居民点3户12人。
三、环境保护措施及主要的环境影响
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加强施工工地监督管理,采取围挡、遮挡、挡板、设置防护网,定期对工地及进出工地的路面、运输车辆洒水、冲洗,采用商品混凝土以及封闭式的运输车辆,控制施工扬尘影响。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施工废水应设有临时集水池、沉砂池等临时性污水简易处理后回用。
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作方式,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禁止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减缓施工噪声扰民。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应加强管理,严禁乱扔乱放,交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气防治措施
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为生产加工过程产生粉尘废气(颗粒物)、原料堆放区产生恶臭废气(氨、硫化氢、臭气浓度)、食堂油烟废气等。
有组织废气:生产加工过程粉尘废气(颗粒物)通过集气罩收集,引至一套袋式除尘器进行处理后,由1根15m高排气筒外排,粉尘外排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要求;食堂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器由专用烟囱外排,排放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要求。
无组织废气:原料堆放区无组织废气,经生物除臭剂除臭和原料棚密闭等措施,氨、硫化氢、臭气浓度等无组织废气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要求。,
(2)废水防治措施
项目运营期无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化粪池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表1旱作标准要求后作为肥料,用于周边山坡林地浇灌,不外排。
(3)噪声防治措施
项目噪声污染主要来自进料斗、破碎机、分筛机、包装机等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优先选择高效低噪设备,安装消声器、减震垫,采用隔声罩隔声,同时加强厂区绿化,根据声源方向性、构筑物的屏蔽作用及地下土壤的吸纳作用等因素进行布置,减弱噪声对岗位的危害作用。厂界噪声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
(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为废包装材料、布袋收集粉尘、废布袋、废机油及废含油抹布和手套等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措施:废包装材料、布袋收集粉尘、废布袋。废包装材料和废布袋收集后暂存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储存间,定期外售给物资回收部门;布袋收集粉尘收集后直接返回前端生产过程中的投料掺混工序,可回用于生产。
危险废物安全处置措施:废机油及废含油抹布和手套分类收集后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交由具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储存间有效容积为4.5m3,有效储存容量约为3t,能满足本项目半年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储存间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标准要求,做好防爆、防火、防泄漏、防风、防雨或其它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危险废物暂存:危险废物暂存间有效容积为3m3,有效储存容量约为1.5t,能满足本项目一年的危险废物产生量。危险废物暂存间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危险废物收集、贮运、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及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等要求,做好防爆、防火、防泄漏、防风、防雨或其它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生活垃圾:由厂内设置的垃圾桶定点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
(5)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危废暂存间等做好防渗防漏,地面采用水泥硬底化,砂浆抹面,压实、抹光,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必须为砼结构,各功能区均采取“源头控制、分区控制”的防渗防漏措施,可以有效阻止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土壤环境,防止污染地下水、土壤。
3、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本项目无重大危险源,主要环境风险为废机油泄露及火灾风险,企业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规划标准的要求对风险因素进行管理,制定并认真落实做好安全措施、风险防范措施,企业应编制风险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通过以上相关风险措施,本项目的事故风险可控,风险水平是可以接收的。
4、设置防护距离
本项目不需要设置大气防护距离。
在生产车间外设置50m卫生防护距离。根据现场探勘可知,最近的敏感点不在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且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无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食品及医疗等在生产企业,符合卫生防护距离要求。
5、总量控制
根据《“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略)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略) 对COD、NH3-N、VOCs及NOx四种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和计划管理。
本项目不涉及废气、废水总量控制指标。
相关文章
江西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