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法基收储项目巴南区范围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内容
 
发送至邮箱

拉法基收储项目巴南区范围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拉法基收储项目(巴南区范围)地块(地块编号A)位于巴南区南泉街道红旗村,地块中心坐标为:东经106.*°,北纬29.*°,地块东临红旗村东村,西临清水溪,北临老龙洞风景区正门,南临红旗村红旗小学校,地块面积为*平方米(约1069.37亩)。

根据巴南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的规划图,调查地块位于控制性详细规划未覆盖区。

1989年前,调查地块为巴南区红旗村集体用地及林地。1989年地块内南侧区域建成老重庆水泥厂并开始生产,同时进行石灰石原料开采(七孔坝矿山,本次调查编号为1号石灰石矿坑),2003年老重庆水泥厂关停,2003~2011年老重庆水泥厂闲置,2011年老重庆水泥厂拆除,2016年1号石灰石矿坑停止开采,2020年8月~2021年12月1号石灰石矿坑回填并完成生态修复;1989年2号石灰石矿坑区域开始开采石灰石,2002年停止,2011~2013年2号石灰石矿坑回填,2013年信阳 (略) 建成并开始生产, (略) 停产。1989~2010年地块内北侧区域用作重庆水泥厂员工宿舍、水泥厂子弟学校、烟道预制品及成品堆放区和机修车间;2011年水泥厂子弟学校停用并新建峰华驾校南山训练场地;2016年员工宿舍、烟道堆场和机修车间均停用;2018~2019年机修车间对外租赁用于汽车维修;2020年至今,机修车间用作违章车辆临时停放点。2015年至今地块内东南侧区域军茂建筑设备租赁站、吉祥瑞家具加工部等多家小微企业开展生产活动。1989年地块内中部区域建成重庆水泥厂石灰石破碎房以及配套变电站,2003年后均停用。目前地块内主要为闲置厂区、临时停车场、林地、未利用地。

调查组通过采取资料收集、现场踏勘、环保部门走访以及公众调查等手段,了解了地块内及其周边企业历史和现状。调查地块历史上存在老重庆水泥厂以及数家小型生产企业,同时存在有开挖石灰石矿坑区域的回填土,另外地块周边分布有大量小型生产企业。通过对以上企业的生产工艺进行分析,项目组认为调查地块需要进行土壤采样、监测和分析。

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9)要求,本次调查对调查地块采用专业判断布点法结合系统布点法布点,共布设238个土壤样品采集点位,其中剖面样点位185个,表层样点位53个,采集送检1257个土壤样品,另有136个平行样品,监测因子包括《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表1中所有45项,表2中钒、石油烃(C10-C40),根据《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DB50/T725-2016)推导锰、锌、水溶性氟化物因子的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作为本次的评价标准。

调查地块为详细规划未覆盖区,本次调查按《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一类用地进行调查和结果评价。

土壤检测结果表明:调查地块内砷(47个监测点位)、六价铬(1个监测点位)、镍(1个监测点位)、铅(1个监测点位,该点位为异常点排查时的监测点位)、石油烃(1个监测点位)超过了GB 36600-2018中的第一类用地筛选值。其他污染物的含量未超过相应的筛选值及推导值。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9)和《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DB50/T 725-2016)等规范性引用文件相关规定,调查地块当前土壤环境质量不满足第一类用地要求,需进入下一阶段详细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

,巴南区

拉法基收储项目(巴南区范围)地块(地块编号A)位于巴南区南泉街道红旗村,地块中心坐标为:东经106.*°,北纬29.*°,地块东临红旗村东村,西临清水溪,北临老龙洞风景区正门,南临红旗村红旗小学校,地块面积为*平方米(约1069.37亩)。

根据巴南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的规划图,调查地块位于控制性详细规划未覆盖区。

1989年前,调查地块为巴南区红旗村集体用地及林地。1989年地块内南侧区域建成老重庆水泥厂并开始生产,同时进行石灰石原料开采(七孔坝矿山,本次调查编号为1号石灰石矿坑),2003年老重庆水泥厂关停,2003~2011年老重庆水泥厂闲置,2011年老重庆水泥厂拆除,2016年1号石灰石矿坑停止开采,2020年8月~2021年12月1号石灰石矿坑回填并完成生态修复;1989年2号石灰石矿坑区域开始开采石灰石,2002年停止,2011~2013年2号石灰石矿坑回填,2013年信阳 (略) 建成并开始生产, (略) 停产。1989~2010年地块内北侧区域用作重庆水泥厂员工宿舍、水泥厂子弟学校、烟道预制品及成品堆放区和机修车间;2011年水泥厂子弟学校停用并新建峰华驾校南山训练场地;2016年员工宿舍、烟道堆场和机修车间均停用;2018~2019年机修车间对外租赁用于汽车维修;2020年至今,机修车间用作违章车辆临时停放点。2015年至今地块内东南侧区域军茂建筑设备租赁站、吉祥瑞家具加工部等多家小微企业开展生产活动。1989年地块内中部区域建成重庆水泥厂石灰石破碎房以及配套变电站,2003年后均停用。目前地块内主要为闲置厂区、临时停车场、林地、未利用地。

调查组通过采取资料收集、现场踏勘、环保部门走访以及公众调查等手段,了解了地块内及其周边企业历史和现状。调查地块历史上存在老重庆水泥厂以及数家小型生产企业,同时存在有开挖石灰石矿坑区域的回填土,另外地块周边分布有大量小型生产企业。通过对以上企业的生产工艺进行分析,项目组认为调查地块需要进行土壤采样、监测和分析。

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9)要求,本次调查对调查地块采用专业判断布点法结合系统布点法布点,共布设238个土壤样品采集点位,其中剖面样点位185个,表层样点位53个,采集送检1257个土壤样品,另有136个平行样品,监测因子包括《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表1中所有45项,表2中钒、石油烃(C10-C40),根据《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DB50/T725-2016)推导锰、锌、水溶性氟化物因子的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作为本次的评价标准。

调查地块为详细规划未覆盖区,本次调查按《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一类用地进行调查和结果评价。

土壤检测结果表明:调查地块内砷(47个监测点位)、六价铬(1个监测点位)、镍(1个监测点位)、铅(1个监测点位,该点位为异常点排查时的监测点位)、石油烃(1个监测点位)超过了GB 36600-2018中的第一类用地筛选值。其他污染物的含量未超过相应的筛选值及推导值。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9)和《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DB50/T 725-2016)等规范性引用文件相关规定,调查地块当前土壤环境质量不满足第一类用地要求,需进入下一阶段详细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

,巴南区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