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省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检查企业整改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2022年全省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检查企业整改公示

为提升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省厅在邗江区抽查了2家产废单位和2家经营单位发现如下问题,我局立即督促企业进行整改,现将整改结果公示。

序号

单位名称

发现问题

整改情况

1

扬州伟 (略)

1、危废包装袋密封不严。2、废树脂粉超一年贮存。3、再生产物定性不符合标准要求。未对产品铜中的有害成分含量做检测;废树脂粉综合利用时未对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

1、已更换密封包装袋。2、已委托处置超期废树脂粉。3、产品铜粉出售时,有按照环评要求对其中的含铜量及有害物质进行检测;现废树脂粉综合利用生产线一直处于停产状态,但现有的化验设备能满足《废线路板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DB32/T3942-2021中规定的关于综合利用废树脂粉中重金属的含量检测要求。

2

江苏 (略)

1、由于分析化验室部分仪器待校准,导致重金属检测、闪点等仪器目前不具备使用条件,暂缺检测能力。2、实验室仪器暂无校准记录。3、经营许可条件中危废的pH、COD等指标的接收限值要求与实际入场检测报告单中限值要求存在出入。4、仓库内部分油渣900-210-08外包装标识二维码扫描显示产生入库9.2吨,3.21日利用处置4.27吨,5月25日利用处置4.93吨,但6月10日现场检查仍在仓库内。5、贮存场所标志牌缺少二维码标识,贮存危废清单未明确危废名称,部分名称填写错误。6、标志牌中部分危废危险特性如感染性描述错误。7、自建焚烧炉缺少异常工况记录。8、2022年检测报告仅有1月烟气指标检测,缺其他检测报告。9、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再生产品一、二、三线润滑油参照中石油基础油企业标准,目前暂无环境风险定性定量评价。

1、已校准或更换仪器。2、已按要求校准并保存记录。3、更新重制入场检测报告单,明确HW09类危废接收的PH、COD的限值。4、已整改,规范此类自行处置的次生危废的出库申报,已完成转移并处理仓库中已出库的油渣。5、已整改,完成标识张贴,完善次废库暂存危废种类和名称。6、已整改,依据环评6.2.4固废污染源分析,飞灰和灰渣的危险特性描述为T(有毒)。无感染性。7、原焚烧车间异常工况记录与交接班记录记录在一起,现已整改将异常工况单独列出成册。

8、已整改,补齐自行监测报告。9、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再生产品:一、二、三线润滑油参照执行《中 (略) 润滑油基础油行业标准》(Q-SY44-2009);再生润滑油产品环境风险评价已编制完成。10、我局于2022年10月19日、20日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已停产多日,仍在接收危废,存在涨库风险;现场贮存量很大,与台账记录数量不符。对照 “严管 30 条”, (略) 采取临时性管控措施, (略) 系统接收危险废物服务功能。严惩违规行为,防控环境风险。

3

江苏 (略)

1、环评报告混乱,危废种类庞杂,企业未汇总梳理出各条生产线对应产生的危废;排污许可、管理计划、环评三者危废难以对应。2、废机油未申报。3、危废识别标志危险特性标注不全。4、出入库台账填写错误,两空填写内容与表头错开。5、员工培训太简单等。

1、已重新申领排污许可证,管理计划申报危废种类与之一致。2、已补报。3、已补全识别标志危险特性。4、重新填写台账。5、原先员工培训档案有:培训讲稿、签到表、培训评估表,考核方式为现场问答,为提升培训的实际效果,增加了书面测试内容。

4

(略) (略)

1、部分危废如沾染废物管理计划未申报。2、管理计划无减少危废产生量和危害性措施内容。3、仓库地面无环氧。4、仓库黄牌面积写错,管理计划15平,黄牌20平。5、仓库15平扩大至约六十平,未申报。6、活性炭台账不规范。7、信息公开未放厂区大门外,且公示牌危废种类不全。

1、已补报。2、已补充相关措施。3、已刷环氧地坪。4、已整改,仓库黄牌已经和管理计划一致,面积都是60平方米。5、已在管理计划修改。6、已使用新版台账。7、信息公示牌已经放置在厂区东门外的橱窗内,且危废种类和最新管理计划一致,为7种。

为提升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省厅在邗江区抽查了2家产废单位和2家经营单位发现如下问题,我局立即督促企业进行整改,现将整改结果公示。

序号

单位名称

发现问题

整改情况

1

扬州伟 (略)

1、危废包装袋密封不严。2、废树脂粉超一年贮存。3、再生产物定性不符合标准要求。未对产品铜中的有害成分含量做检测;废树脂粉综合利用时未对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

1、已更换密封包装袋。2、已委托处置超期废树脂粉。3、产品铜粉出售时,有按照环评要求对其中的含铜量及有害物质进行检测;现废树脂粉综合利用生产线一直处于停产状态,但现有的化验设备能满足《废线路板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DB32/T3942-2021中规定的关于综合利用废树脂粉中重金属的含量检测要求。

2

江苏 (略)

1、由于分析化验室部分仪器待校准,导致重金属检测、闪点等仪器目前不具备使用条件,暂缺检测能力。2、实验室仪器暂无校准记录。3、经营许可条件中危废的pH、COD等指标的接收限值要求与实际入场检测报告单中限值要求存在出入。4、仓库内部分油渣900-210-08外包装标识二维码扫描显示产生入库9.2吨,3.21日利用处置4.27吨,5月25日利用处置4.93吨,但6月10日现场检查仍在仓库内。5、贮存场所标志牌缺少二维码标识,贮存危废清单未明确危废名称,部分名称填写错误。6、标志牌中部分危废危险特性如感染性描述错误。7、自建焚烧炉缺少异常工况记录。8、2022年检测报告仅有1月烟气指标检测,缺其他检测报告。9、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再生产品一、二、三线润滑油参照中石油基础油企业标准,目前暂无环境风险定性定量评价。

1、已校准或更换仪器。2、已按要求校准并保存记录。3、更新重制入场检测报告单,明确HW09类危废接收的PH、COD的限值。4、已整改,规范此类自行处置的次生危废的出库申报,已完成转移并处理仓库中已出库的油渣。5、已整改,完成标识张贴,完善次废库暂存危废种类和名称。6、已整改,依据环评6.2.4固废污染源分析,飞灰和灰渣的危险特性描述为T(有毒)。无感染性。7、原焚烧车间异常工况记录与交接班记录记录在一起,现已整改将异常工况单独列出成册。

8、已整改,补齐自行监测报告。9、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再生产品:一、二、三线润滑油参照执行《中 (略) 润滑油基础油行业标准》(Q-SY44-2009);再生润滑油产品环境风险评价已编制完成。10、我局于2022年10月19日、20日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已停产多日,仍在接收危废,存在涨库风险;现场贮存量很大,与台账记录数量不符。对照 “严管 30 条”, (略) 采取临时性管控措施, (略) 系统接收危险废物服务功能。严惩违规行为,防控环境风险。

3

江苏 (略)

1、环评报告混乱,危废种类庞杂,企业未汇总梳理出各条生产线对应产生的危废;排污许可、管理计划、环评三者危废难以对应。2、废机油未申报。3、危废识别标志危险特性标注不全。4、出入库台账填写错误,两空填写内容与表头错开。5、员工培训太简单等。

1、已重新申领排污许可证,管理计划申报危废种类与之一致。2、已补报。3、已补全识别标志危险特性。4、重新填写台账。5、原先员工培训档案有:培训讲稿、签到表、培训评估表,考核方式为现场问答,为提升培训的实际效果,增加了书面测试内容。

4

(略) (略)

1、部分危废如沾染废物管理计划未申报。2、管理计划无减少危废产生量和危害性措施内容。3、仓库地面无环氧。4、仓库黄牌面积写错,管理计划15平,黄牌20平。5、仓库15平扩大至约六十平,未申报。6、活性炭台账不规范。7、信息公开未放厂区大门外,且公示牌危废种类不全。

1、已补报。2、已补充相关措施。3、已刷环氧地坪。4、已整改,仓库黄牌已经和管理计划一致,面积都是60平方米。5、已在管理计划修改。6、已使用新版台账。7、信息公示牌已经放置在厂区东门外的橱窗内,且危废种类和最新管理计划一致,为7种。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