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省序号55、市序号23整改情况公示
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省序号55、市序号23整改情况公示
(略) 委、省政府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 (略) 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的具体措施(试行)》和省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专班《关于认真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验收销号工作的通知》(鄂环督专〔2022〕26号)要求,现将第二轮中央环保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省序号55、市序号23)整改情况公示如下。
一、反馈问题
(略) 在遗爱湖整治过程中,由于原治理方案设计不合理等原因,难以满足控源截污要求,又重新制定治理方案,任务完成时间推迟3年至2023年底。督察发现,目前仍有部分生活污水经地表沟渠在东坡外滩北侧直排入湖。
二、整改目标
推进遗爱湖水环境综合整治,改善遗爱湖水质,到2023年底,遗爱湖水质由现状的劣V类整体提升至Ⅳ类,并在此基础上持续改善。
三、整改措施
(一)加快推进以沿湖截污、智能分流、湖内清淤、生态修复、智慧管理为主要内容的遗爱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确保各子项目按照工程方案以及合同约定的时间节点落实到位。
(二)开展入湖排污口排查整治,全面彻底地排查入湖排污口(含雨水排放口),对排查出的新增排污口加强整改,对雨水排放口严格监管,确保污水不入湖。
(三)排查整治城区污水管网及提升泵站,全面排查城区内排污管网,及时修补破损部位,对管道淤堵部分进行清淤、疏浚,对错接的管道责令整改,对部分不合理的管网进行分流、改道,确保城区管网畅通有序、平稳运行。
(四)加强湖区管控。每半月对环湖*域进行巡查一次,防止污水通过非正常途径入湖,以及乱堆乱放的垃圾、废物对湖泊造成污染。每天对湖内漂浮的垃圾、死鱼等杂物进行清理、打捞,防止污染水质,影响感观。
(五)加强水质监测,在湖内增设监测点位,加密监测频次,及时摸清水质现状和变化趋势。
(六)落实湖长制,定期组织开展巡湖,发现问题责令整改。加强遗爱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和管理工作,确保湖泊面积不萎缩、功能不退化,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
四、整改完成情况
(略) 提级调整遗爱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由市委书记李军杰担任指挥长,市委常委、副市长荣先国任副指挥长,市政府办公室、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水利和湖泊局、市城管执法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林业局、市政府国资委、黄州区政府、黄冈高新区管委会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制定遗爱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在前期完成环湖生态隔离、入湖排污口封堵、退垸还湖、商业养殖退出等基础上,多措并举,进一步推进遗爱湖水环境综合整治。
(一)完成遗爱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投资7.78亿元,实施以管线调蓄和智能分流、湖内清淤、生态修复、智慧管理为主要内容的遗爱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确保各子项目按照工程方案以及合同约定的时间节点落实到位。管线调蓄及智能分流工程已于2022年6月完工通水运行,建成15座沉井、8.1公里顶管、4处智能分流井和1座末端泵站;生态清淤工程已于2023年3月完成,累计清淤43.45万方,解决湖内底泥污染问题;生态修复工程已于2023年5月完工,种植挺水植物、沉水植物137.3万平方米,已进入维护管养阶段;智能化控制工程已于2023年4月建成投入运行。2023年6月29日,遗爱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二)开展入湖排污口整治。全面彻底排查环湖入湖排污口(含雨水排放口),对排查出的新增排污口加强整改,对雨水排放口严格监管,确保对各排口有效管控到位。常态化对工行、红梅傲雪景区等14处排口开展“回头看”,防止已整改的排污口出现反弹。
(三)排查整治城区污水管网及提升泵站。完成城区地下管网普查及检测工作(含曹家畈箱涵清淤项目),已探测270.3公里,完成254.8公里排查;完成淤积超过30%的管网清淤59.06公里、箱涵560米。完成环遗爱湖九条道路管网功能性和结构性缺陷修复851处。完成南湖泵站改造,完成翠堤路污水提升泵站破损管道修复改造和连心桥附近穿湖主管网破损修复。将遗爱湖污水处理厂扩容2.5万吨/天,目前日处理能力达到10万吨。
(四)加强湖区管控。将公园划分为 5 大网格,由各个网格负责人带领网格员全面负责各自网格内的绿化、保洁、安保等巡查工作,并坚持每半个月开展一次全面*域巡查工作,建立巡查台账,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早上报。及时解决驳岸修复、岸线垃圾、湖面死鱼等环境卫生问题,实现环湖岸线干净整洁。每天对湖面进行巡回保洁,并建立清捞台账。
(五)加强水质监测。在湖内设置17个监测点位,基本覆盖各区域、各湖汊。每月采样监测1次,及时掌握湖内水质状况,为湖泊治理提供决策依据。从监测结果看,通过开展系统治理,遗爱湖水质大幅改善。2022年9月16日湖内首次消除劣Ⅴ类,同年12月湖水总磷浓度平均值达到IV类标准;2023年1-7月水质稳定在IV类,部分区域水质甚至达到Ⅲ类、Ⅱ类。
(六)落实湖长制。定期组织开展巡湖,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完成遗爱湖公园生物多样性普查,编制了霜叶松风保育区池杉修复方案,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保护宣传。
五、验收情况
2023年8月24日,省住建厅组织验收组对该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了验收,认为该问题已完成整改, (略) 级验收。
六、今后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遗爱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做好已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调度和管护。充分利用管道调蓄功能,科学调度应对强降雨。加强水生植物管护,出现问题及时补种,构建良好的食物网。通过“以草治水”,显著提高沿湖岸带景观,还原遗爱湖灵秀之美,让市民、游人在休闲游玩中尽赏水草萋萋、鱼翔浅底的美景。二是推进沿湖雨污分流制改造,进一步提升遗爱湖水质。三是持续做好日常巡查管控,及时打捞湖面垃圾、死鱼,保持湖面清洁。同时,加强湖区雨洪排口监管,发现有新的污水入湖,及时处置。
如果对该问题整改公示情况有异议,请在公示开始日期的10个工作 (略) 生态环境局反映。
联系人:王胜,电话:0713-*。
(略) 人民政府?????
2023年8月29日?????
(略) 委、省政府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 (略) 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的具体措施(试行)》和省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专班《关于认真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验收销号工作的通知》(鄂环督专〔2022〕26号)要求,现将第二轮中央环保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省序号55、市序号23)整改情况公示如下。
一、反馈问题
(略) 在遗爱湖整治过程中,由于原治理方案设计不合理等原因,难以满足控源截污要求,又重新制定治理方案,任务完成时间推迟3年至2023年底。督察发现,目前仍有部分生活污水经地表沟渠在东坡外滩北侧直排入湖。
二、整改目标
推进遗爱湖水环境综合整治,改善遗爱湖水质,到2023年底,遗爱湖水质由现状的劣V类整体提升至Ⅳ类,并在此基础上持续改善。
三、整改措施
(一)加快推进以沿湖截污、智能分流、湖内清淤、生态修复、智慧管理为主要内容的遗爱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确保各子项目按照工程方案以及合同约定的时间节点落实到位。
(二)开展入湖排污口排查整治,全面彻底地排查入湖排污口(含雨水排放口),对排查出的新增排污口加强整改,对雨水排放口严格监管,确保污水不入湖。
(三)排查整治城区污水管网及提升泵站,全面排查城区内排污管网,及时修补破损部位,对管道淤堵部分进行清淤、疏浚,对错接的管道责令整改,对部分不合理的管网进行分流、改道,确保城区管网畅通有序、平稳运行。
(四)加强湖区管控。每半月对环湖*域进行巡查一次,防止污水通过非正常途径入湖,以及乱堆乱放的垃圾、废物对湖泊造成污染。每天对湖内漂浮的垃圾、死鱼等杂物进行清理、打捞,防止污染水质,影响感观。
(五)加强水质监测,在湖内增设监测点位,加密监测频次,及时摸清水质现状和变化趋势。
(六)落实湖长制,定期组织开展巡湖,发现问题责令整改。加强遗爱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和管理工作,确保湖泊面积不萎缩、功能不退化,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
四、整改完成情况
(略) 提级调整遗爱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由市委书记李军杰担任指挥长,市委常委、副市长荣先国任副指挥长,市政府办公室、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水利和湖泊局、市城管执法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林业局、市政府国资委、黄州区政府、黄冈高新区管委会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制定遗爱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在前期完成环湖生态隔离、入湖排污口封堵、退垸还湖、商业养殖退出等基础上,多措并举,进一步推进遗爱湖水环境综合整治。
(一)完成遗爱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投资7.78亿元,实施以管线调蓄和智能分流、湖内清淤、生态修复、智慧管理为主要内容的遗爱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确保各子项目按照工程方案以及合同约定的时间节点落实到位。管线调蓄及智能分流工程已于2022年6月完工通水运行,建成15座沉井、8.1公里顶管、4处智能分流井和1座末端泵站;生态清淤工程已于2023年3月完成,累计清淤43.45万方,解决湖内底泥污染问题;生态修复工程已于2023年5月完工,种植挺水植物、沉水植物137.3万平方米,已进入维护管养阶段;智能化控制工程已于2023年4月建成投入运行。2023年6月29日,遗爱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二)开展入湖排污口整治。全面彻底排查环湖入湖排污口(含雨水排放口),对排查出的新增排污口加强整改,对雨水排放口严格监管,确保对各排口有效管控到位。常态化对工行、红梅傲雪景区等14处排口开展“回头看”,防止已整改的排污口出现反弹。
(三)排查整治城区污水管网及提升泵站。完成城区地下管网普查及检测工作(含曹家畈箱涵清淤项目),已探测270.3公里,完成254.8公里排查;完成淤积超过30%的管网清淤59.06公里、箱涵560米。完成环遗爱湖九条道路管网功能性和结构性缺陷修复851处。完成南湖泵站改造,完成翠堤路污水提升泵站破损管道修复改造和连心桥附近穿湖主管网破损修复。将遗爱湖污水处理厂扩容2.5万吨/天,目前日处理能力达到10万吨。
(四)加强湖区管控。将公园划分为 5 大网格,由各个网格负责人带领网格员全面负责各自网格内的绿化、保洁、安保等巡查工作,并坚持每半个月开展一次全面*域巡查工作,建立巡查台账,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早上报。及时解决驳岸修复、岸线垃圾、湖面死鱼等环境卫生问题,实现环湖岸线干净整洁。每天对湖面进行巡回保洁,并建立清捞台账。
(五)加强水质监测。在湖内设置17个监测点位,基本覆盖各区域、各湖汊。每月采样监测1次,及时掌握湖内水质状况,为湖泊治理提供决策依据。从监测结果看,通过开展系统治理,遗爱湖水质大幅改善。2022年9月16日湖内首次消除劣Ⅴ类,同年12月湖水总磷浓度平均值达到IV类标准;2023年1-7月水质稳定在IV类,部分区域水质甚至达到Ⅲ类、Ⅱ类。
(六)落实湖长制。定期组织开展巡湖,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完成遗爱湖公园生物多样性普查,编制了霜叶松风保育区池杉修复方案,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保护宣传。
五、验收情况
2023年8月24日,省住建厅组织验收组对该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了验收,认为该问题已完成整改, (略) 级验收。
六、今后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遗爱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做好已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调度和管护。充分利用管道调蓄功能,科学调度应对强降雨。加强水生植物管护,出现问题及时补种,构建良好的食物网。通过“以草治水”,显著提高沿湖岸带景观,还原遗爱湖灵秀之美,让市民、游人在休闲游玩中尽赏水草萋萋、鱼翔浅底的美景。二是推进沿湖雨污分流制改造,进一步提升遗爱湖水质。三是持续做好日常巡查管控,及时打捞湖面垃圾、死鱼,保持湖面清洁。同时,加强湖区雨洪排口监管,发现有新的污水入湖,及时处置。
如果对该问题整改公示情况有异议,请在公示开始日期的10个工作 (略) 生态环境局反映。
联系人:王胜,电话:0713-*。
(略) 人民政府?????
2023年8月29日?????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