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管网集团东部原油储运有限公司宁波输油处宁波输油处甬宁线181#桩管道隐患整治改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国家管网集团东部原油储运有限公司宁波输油处宁波输油处甬宁线181#桩管道隐患整治改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
项目名称:宁波输油处甬宁线181#桩管道隐患整治改线工程
建设单位: 国家管网集团 (略) 宁波输油处
建设地点: (略) 南湖区大桥镇云东村
项目性质:改建
建设内容与规模:本项目 (略) 南湖区大桥镇云东村,投资达1217万元。迁改起点位于云东村东侧,管道从起点向南敷设,敷设约0.61km后,再向西绕行云东村及无名河,敷设长度约2.0km,此后管道向北敷设,与原管道进行连接。新建管道全长约3.31km,同沟敷设光缆一条,同时对原管道处置,长度约1.65km。本工程主要穿越为定向钻穿越河流1处,穿越长度约363m;定向钻穿越县道X203县道及河流1处,穿越长度约642m;顶管穿越余云公路1处,穿越长度约50m;定向钻穿越苗圃1处,穿越长度约408m;定向钻穿越大棚2处,穿越长度约729m/2处。工程选用Φ762×14.3 L415M 直缝埋弧焊钢管,设计压力 8.5MPa,设计温度 45°,常温型加强级 3PE 防腐,输送介质为进口原油,改造后输送能力保持不变, 维持原输量2800万t/a。本项目选用技术标准涉及《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2014)、《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23-2013)等。 (略)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略) 服务业发展局)已同意该项目通过审批(项目代码为2209-*-04-01-*,赋码日期:2022-09-16)。
二、项目周边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表1 项目沿线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乡镇/街道 | 敏感点 | 房屋情况 | 桩号 | 位置 | 距离中心线距离(m) | 声环境保护要求 | 大气环境保护要求 | |||
4a类 | 2类 | 1类 | 总户数 | |||||||
南湖区大桥镇云东村 | *庄 | 1~3F | K0+0起点 | NW、N、NE | 约15~200 | 0 | 0 | 18 | 18 | 二类 |
蒋家 | 1~2F | K0+675~K0+945 | S | 约25~200 | 0 | 0 | 15 | 15 | 二类 | |
东*家浜 | 1~3F | K1+228~K1+642 | N | 约15~175 | 0 | 0 | 44 | 44 | 二类 | |
梅庵桥 | 1~3F | K1+988~K2+041 | E | 约110~200 | 0 | 18 | 4 | 22 | 二类 | |
冯家浜 | 1~3F | K1+800~K2+197 | S | 约65~155 | 0 | 0 | 26 | 26 | 二类 | |
褚家浜 | 1~4F | K2+302~K2+440 | S、SW | 约55~200 | 0 | 5 | 15 | 20 | 二类 | |
董家浜 | 1~3F | K2+556~K2+862 | E | 约12~200 | 0 | 0 | 22 | 22 | 二类 | |
董家浜 | 1~3F | K2+710~K2+862 | W | 约29~172 | 0 | 0 | 25 | 25 | 二类 | |
东北塘 | 2~3F | K3+147 | N | 约62~80 | 0 | 0 | 15 | 15 | 二类 | |
规划居住区 | - | ~K2+00 | N | 约5~200 | - | - | - | - | 二类 | |
嘉善县大云镇 | 大云小区 | 3~4F | K3+147终点 | W | 约146~200 | 0 | 0 | 76 | 76 | 二类 |
表2 项目临时施工场地周边环境保护目标分布一览表
施工布置 | 功能 | 位置 | 占地面积hm2 | 周边敏感点分布情况 | 环境敏感区情况 | ||||
敏感点 名称 | 方位 | 与场地边界最近距离(m) | 与管线中心线最近距离(m) | 管线中心线200m内 户数 | |||||
临时施工作业带 | 起点封堵连头点 | K0+000~K0+80两侧,18(宽)*70m(长) | 0.126 | *庄 | N | ~15 | ~15 | 18 | 1~3F |
1#临时施工作业场 | 大棚1定向钻入土点 | K0+70~K0+130两侧,60(宽)*60m(长) | 0.36 | *庄 | N | ~95 | ~95 | 6 | 1~3F |
2#临时施工作业场 | 大棚1定向钻出土点 | K0+460~K0+500,40(宽)*40m(长) | 0.16 | / | / | / | / | / | / |
临时施工作业带 | 管线开挖 | K0+500~K0+625,18(宽)*125m(长) | 0.225 | 蒋家 | SW | ~82 | ~92 | 3 | 1~3F |
3#临时施工作业场 | 苗圃定向钻出土点 | K0+625~K0+665,40(宽)*40m(长) | 0.16 | 蒋家 | S | ~51 | ~71 | 3 | 1~3F |
4#临时施工作业场 | 苗圃定向钻入土点 | K1+030~K1+120,60(宽)*60m(长) | 0.36 | 东*家浜 | N | ~22 | ~39 | 15 | 1~3F |
临时施工作业带 | 管线开挖 | K10+120~K1+255,18(宽)*135m(长) | 0.243 | 东*家浜 | W | ~59 | ~68 | 15 | 1~3F |
5#临时施工作业场 | X203县道及河流定向钻出土点 | K1+255~K1+295,40(宽)*40m(长) | 0.16 | 东*家浜 | N | ~40 | ~60 | 20 | 1~3F |
6#临时施工作业场 | X203县道及河流定向钻入土点 | K1+900~K1+960,60(宽)*60m(长) | 0.36 | 冯家浜 | S | ~65 | ~65 | 26 | 1~3F |
临时施工作业带 | 管线开挖、余云公路顶管始发井 | K1+960~K1+980,18(宽)*20m(长) | 0.036 | 梅庵桥 | NE | ~108 | ~117 | 8 | 3F |
7#临时施工作业场 | 余云公路顶管接收井、大棚2定向钻入土点 | K2+030~K2+088,60(宽)*60m(长) | 0.36 | 梅庵桥 | E | ~106 | ~118 | 12 | 1~3F |
8#临时施工作业场 | 大棚2定向钻出土点 | K2+416~K2+462,40(宽)*40m(长) | 0.16 | 褚家浜 | E | ~73 | ~84 | 20 | 1~3F |
临时施工作业带 | 管线开挖 | K2+462~K2+542,18(宽)*80m(长) | 0.144 | 董家浜 | NE | ~94 | ~114 | 10 | 1~3F |
9#临时施工作业场 | 河流定向钻出土点 | K2+542~K2+582,40(宽)*40m(长) | 0.16 | 董家浜 | E | ~94 | ~114 | 10 | 1~3F |
10#临时施工作业场 | 河流定向钻入土点 | K2+912~K2+972,60(宽)*60m(长) | 0.36 | / | / | / | / | / | / |
临时施工作业带 | 管线开挖、终点封堵连头点 | K2+972~K3+147,18(宽)*80m(长) | 0.144 | 东北塘 | N | ~53 | ~62 | 15 | 2~3F |
合计 | 3.518 |
表3 项目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水体 | 管线位置 | 水环境 功能区 | 目标水质 | 埋深(m) | 施工方式 | 河宽(m) | 穿越长度(m) | 保护要求 |
季家桥 | 定向钻穿越 K1+646~ K1+658 | - | Ⅲ | 河床下 16.7 | 定向钻 | 12 | 12 | 水质不受本项目影响,水环境质量保持现状。 |
钟埭塘支流 | 定向钻穿越 K2+755~ K2+773 | - | Ⅲ | 河床下12.30 | 定向钻 | 18 | 18 | |
钟埭塘 | 北侧约96m | - | Ⅲ | - | - | ~32 | - |
表4 项目土壤环境保护目标
序号 | 敏感目标名称 | 相对方位 | 相对距离(m) | 环境特征 | 质量标准 |
1 | 云东村 | 沿线周边 | 约12~200 | 农居、住宅 |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
2 | 余云公路(C606) 两侧绿地 | 沿线周边 | 紧邻 | 绿地 | |
3 | 周边农田 | 沿线周边 | 紧邻~200m | 现状为耕地、农用地等 |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风险筛选值 |
地下水:评价范围内无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其他环境敏感区,无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原始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特殊生态敏感区及重要生态敏感区,也无规划生态保护目标。本项目沿线主要为农田、乡道、河道,故本评价确定生态环境保护对象为工程沿线*生植被及野生动物,以及沿线水土保持设施等。
三、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1、施工期
(1)废气:施工废气污染源主要来自堆场扬尘、车辆行驶扬尘、施工机械设备废气等,在大风天禁止施工作业,对施工场地洒水抑尘;途径村庄沿路设围栏围挡;散装物料、土方临时遮挡、苫盖,运输车辆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可以减轻施工期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
(2)废水:
1)定向钻施工对钟埭塘支流、季家桥等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定向钻两端施工场地均位于*域,且管道从河底穿越均有一定的埋深,定向钻穿越施工方式基本不会对地表水体产生不良影响。但在入土点周边一般会设置泥浆池、机械停放点等设施,会破坏准保护*域的地表形态,在施工结束后会恢复原状。
2)运输车辆清洗废水:本工程运输车辆清洗废水主要污染因子为SS、石油类,若直接排放,会造成局部水体污染;施工单位应对此类废水进行收集,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喷淋用水和降尘洒水,则运输车辆清洗废水对附近水环境影响不大。
3)管道试压废水:试压用水取自周边河道,试压废水含有少量泥砂、铁锈等,经沉淀处理后上清液排放周边河道,对周边水质环境影响不大。但是由于其一次性排水量较大,排放时间短,因此必须做好该废水收集和排放的管理与疏导工作。
4)施工期生活污水:施工场地不设食堂、宿舍等生活设施,均依托周边农户己有生活设施,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已有 (略) 污水处理系统。
(3)噪声:建筑施工期的噪声源主要为施工机械和车辆。根据预测,施工场界昼间距施工设备约 80m 外可达到标准限值,夜间约 300m外可基本达到标准限值。施工噪声因不同的施工设备影响的范围相差很大,昼夜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不同,夜间施工噪声的影响范围要比白天大得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多台机械同时在一处作业,则此时施工噪声影响的范围比理论预测还要大,施工噪声可能会出现超标的现象,尤其是距离管线近的*家、东*家浜、董家浜等村庄,管线施工噪声会对其声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采取的噪声治理措施如下:合理安排作业时间,运输车辆禁止鸣笛,采取限速行驶;合理安排施工车辆进出路线等,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有效降低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
(4)固废:施工废料中可再生利用的进行回收利用,无回收利用价值当施工垃圾处置,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不得随意丢弃。钻渣全部回填于管沟。现场设置专门的泥浆配制区,在专用的泥浆搅拌、配制槽内进行泥浆配制工作,配制好的泥浆储存在泥浆池内,不向环境中溢流。生活垃圾应收集到指定的垃圾箱内,由环卫部门定时清运处理。旧管道油品由槽罐车收集送油库贮存;旧管道清管废渣、清管清洗废液,属于危险废物,交由有危废处置资质单位进行处置。拆除旧管道,由建设单位负责报废管道及拆除废旧材料的处置。
(5)生态环境:施工期管道铺设临时占地,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工程量较小,施工期较短,施工结束后进行覆土回填并绿化,得到良好恢复,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6)地下水影响分析:定向穿越的顶管施工中的泥浆起护壁、润滑、冷却和冲洗钻头、清扫土屑、传递动力等作用,成分主要是膨润土、清水和少量的添加剂,均是无毒无害成分,其渗入地下水中不会造成污染影响施工中将导致地下水局部泥沙含量增多,但施工结束后,影响也很快消失,因此,上述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开挖采用围堰导流方式进行。穿越河道时会揭露地下水,扰动浅表水层,增加地下水浊度,但因施工时间短,且泥沙影响范围小,对地下水影响较小,且管道施工结束后就可恢复正常。
2、运营期
(1)废水、废气、噪声、固废:本项目运营期油品是在全封闭管道中输送,油品不挥发,管道无废气排放;不产生废水和噪声、固废,也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2)地下水影响分析:在正常情况下,本项目输油管线一般不会有渗漏至地下的情景发生。根据模拟预测分析,输油管道原油泄漏后,周边地下水中石油类会出现超标情况,随着地下水的迁移扩散等作用,石油类浓度呈现下降趋势。
本项目须对管道实施严格的防渗措施并建立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系统,加强管道的日常巡视及检查,定期对地下水水质进行跟踪监测,在强化地下水应急的基础上,避免管道泄漏的情况发生,一旦发生管道泄漏应立即启动地下水环境应急响应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阻止污染晕的扩散迁移,将地下水影响控制在局部范围,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及影响。
(3)土壤环境影响分析:严格落实防渗防腐措施后,污染物不会通过地面漫流、垂直入渗等途径进入项目周边的土壤环境,不会造成土壤环境质量降级。根据模拟预测分析,在石油类泄漏后污染物浓度均在垂向上呈现由浅至深不断减小的规律,并且随着泄漏时间的增加,污染的深度逐渐增加。因此,运营期应加强管道检漏监控巡查,最大程度地避免原油管道泄漏。
(4)环境事故风险分析:建设单位应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按规范配置风险防范设施,编制应急预案,做好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将项目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降低至最小程度,项目环境风险可控。
四、主要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表5 主要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项目 | 要素 | 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 | 处理方案及效果 |
施工期 | 废水 |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 依托工程周边农村生活设施,施工生活污水最终排入区域污水处理厂集中达标处理 |
运输车辆 冲洗废水 | 运输车辆冲洗废水需集中收集,设沉淀池隔油沉淀后达到《城市污水 (略) 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后回用于施工现场洒水抑尘、施工机械设备冲洗等,不外排。 | ||
试压废水 | 尽量重复利用,不能利用时,经沉淀池处理后排放入钟埭塘支流、季家桥 | ||
旧管清管废水 | 由槽罐车收集后,按危险废物送有资质单位处置,不得排放周边水体。 | ||
废气 | 开挖扬尘、堆场扬尘、车辆运输扬尘 | 1、全面落实充分洒水、喷淋降尘、净车出入、裸土覆盖、湿法作业、桶罐控尘、便道清洁、在线监测、上墙公示等防治措施,建立健全扬尘管理机制与台账制度,积极创建绿色工地,落实施工工地围蔽。 2、临时施工场地、便道应进行硬化,场地周围应采用实体围墙或隔声围挡,各类施工场地应及时清理掉落在场地内的废土或废混凝土等,在工地内设置车辆冲洗设施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浆沉淀设施,在运输车辆驶出工地前,做好冲洗、遮蔽、保洁工作,防止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渣土的散落。施工作业时,应当采用洒水、雾炮等措施,防止扬尘污染。 3、散料堆场采用篷布遮盖;严格渣土、砂石、水泥等运输车辆规范化管理;运输车辆按规定安装密闭式装置;沿线运输物料的道路、进出堆场的道路应及时进行清扫并进行洒水处理(每天清扫、洒水 4~5 次),保证路面无扬尘。落实专人负责设施的维护,定期巡查,并做好清洁保养工作,及时修复或调换破损、污损的维护设施。 | |
汽车尾气 | 选用环保、废气达标的施工设备及车辆 | ||
固废 | 生活垃圾 | 施工现场设立定点垃圾分类收集堆放点,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 | |
施工废料 | 施工废料部分进行回收利用,剩余废料依托当地环卫部门有偿清运。 | ||
旧管 | 大部分在原位注浆处理后废弃,少部分管道由建设单位自行回收处理。 | ||
旧管道油品 | 由槽罐车收集后送油库贮存。 | ||
旧管道清洗废液(水) | 委托由资质单位处置 | ||
工程弃土、弃渣 | 1、在现场设置专门的泥浆配制区,在专用的泥浆搅拌、配制槽内进行泥浆配制工作,配制好的泥浆储存在泥浆池内,不向环境中溢流。废浆须进行渣水分离,压滤出的液体重新返回调浆池继续参与泥浆循环系统作业。 2、管沟开挖所产生的土石方全部用于管沟回填,作业带扫线开挖土石方全部用于作业带回填,表土剥离土石方全部用于绿化覆土回填,定向钻穿越钻渣经泥浆中转池后全部就地回填,因此本项目在挖土、回填碾压后无弃土、弃渣产生。 | ||
噪声 | 施工噪声 | ①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在沿线敏感点附近施工尽量避免午间12:00~14:00和夜间22:00~6:00施工;需要在夜间施工时,必须向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提出申请,获准后方可在指定日期进行,并提前告知附近居民。②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尽量远离居民区等声环境敏感点,施工现场的运输车辆应安排专人指挥,场内禁止运输车辆鸣笛,采取限速行驶;合理安排施工车辆进出路线;③距离*家、东*家浜、董家浜较近的管段施工时,应做好噪声防护,加强隔声围挡,并做好与周围居民做好沟通工作,减少扰民问题;④要求施工方加强施工管理,尽量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加强施工设备、车辆的日常维修保养,使施工机械保持良好运行状态,避免超过正常噪声运转。对于必须使用的高噪声设备,应采取加装消声器、隔声罩等措施,确保施工期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相关要求;⑤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减少不必要的金属敲击声和人为噪声。 | |
生态 | 生态环境 | 1、临时占地如施临时堆土场、沉淀池等,在施工结束后要及时恢复原有功能;废料清理后,对压实的土地进行翻松、平整,适当布设土埂,恢复水土保持设施。 2、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应负责清理现场。凡受到施工车辆、机械破坏的地方都要及时修整,恢复原貌。在施工中破坏植被的地段,施工结束后,必须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工作。绿化恢复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当地树种、草种,最好是利用原自然植被的建群种进行恢复,且不能单一化,不得使用外来物种。 3、划定施工作业范围和路线,不得随意扩大,按规定进行操作。 4、强化施工阶段的环境管理,加强施工队*环境教育,规范施工人员行为。 | |
运营期 | 废气、废水、噪声、固废 | —— | |
地下水及土壤环境保护 | (1)建立健全的监控系统。输油管道全线应采用先进的监视、控制、动态模拟及智能检漏,实时监控、准确及时报警和定位、快速处理泄漏事故,将泄漏事故发生和持续的时间控制在最短范围内,避免对环境保护目标造成不良影响。 (2)在徐家堰村靠近管线处布设 1 处地下水监测井,监测特征因子石油类,并进行长期监测,及时准确地掌握管线段地下水环境污染状况。管道监控报警系统与地下水监测系统相结合,以及时发现污染、及时控制。 (3)管线加强防腐,敷设线路应设置永久性标志;跨越河流管网、穿越镇南路(平兴线)的管线均加装防护套管,在穿跨越点设置的标志;根据《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输油管线与居民区的距离不得少于 5m。 |
五、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结论
宁波输油处甬宁线181#桩管道隐患整治改线工程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工程 (略) 南湖区大桥镇云东村,选 (略)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 (略) 城市总体规划、 (略) 土地利用总体 (略) 南湖区大桥镇总体规划要求。
项目实施过程可能会对周边环境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在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后,能够确保各类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项目环境影响可接受,周边环境质量能够维持现状,符合“三线一单”要求。项目建设符合总量控制的要求,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要求;采取必要的风险防范对策和应急措施后,项目环境风险可控。在落实工程设计和报告书提出的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的情况下,从环保角度论证,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1、范围
主要针对项目建设地周边的居民、企事业单位等。
2、主要事项
(1)对区域现状环境质量的意见或看法
(2)对企业环保行为的看法
(3)对建设项目的意见、看法或要求
(4)对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环保工作的要求或看法
3、如需进一步了解项目相关信息,在公示期间内可到浙江 (略) 查阅相关环评文件。
七、公开的方式和时间
本次公示采取社区、行政村等单位宣传栏或信息公开栏现场张贴以及浙江政务服务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时间:2023年9月4日~2023年9月15日。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具体形式
公众(个人或团体)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至2023年9月15日止)以信函、电话、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与建设单位、环评单位联系,团体单位应加盖公章,个人应具名并说明联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将真实记录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宝贵意见、建议向工程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有关部门反映。
(1)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 国家管网集团 (略) 宁波输油处
联系人:郑工
联系电话: *
(2)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
环评单位:浙江 (略)
单位地址: (略) 西湖区智汇众创中心1号楼
联系人:熊工
联系电话:*
邮箱:*@*q.com
[注]:请公众在发表意见的同时尽量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
(3)审批部门:南湖区行政审批局
电话:0573-*
公告发布单位: 国家管网集团 (略) 宁波输油处
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
项目名称:宁波输油处甬宁线181#桩管道隐患整治改线工程
建设单位: 国家管网集团 (略) 宁波输油处
建设地点: (略) 南湖区大桥镇云东村
项目性质:改建
建设内容与规模:本项目 (略) 南湖区大桥镇云东村,投资达1217万元。迁改起点位于云东村东侧,管道从起点向南敷设,敷设约0.61km后,再向西绕行云东村及无名河,敷设长度约2.0km,此后管道向北敷设,与原管道进行连接。新建管道全长约3.31km,同沟敷设光缆一条,同时对原管道处置,长度约1.65km。本工程主要穿越为定向钻穿越河流1处,穿越长度约363m;定向钻穿越县道X203县道及河流1处,穿越长度约642m;顶管穿越余云公路1处,穿越长度约50m;定向钻穿越苗圃1处,穿越长度约408m;定向钻穿越大棚2处,穿越长度约729m/2处。工程选用Φ762×14.3 L415M 直缝埋弧焊钢管,设计压力 8.5MPa,设计温度 45°,常温型加强级 3PE 防腐,输送介质为进口原油,改造后输送能力保持不变, 维持原输量2800万t/a。本项目选用技术标准涉及《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2014)、《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23-2013)等。 (略)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略) 服务业发展局)已同意该项目通过审批(项目代码为2209-*-04-01-*,赋码日期:2022-09-16)。
二、项目周边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表1 项目沿线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乡镇/街道 | 敏感点 | 房屋情况 | 桩号 | 位置 | 距离中心线距离(m) | 声环境保护要求 | 大气环境保护要求 | |||
4a类 | 2类 | 1类 | 总户数 | |||||||
南湖区大桥镇云东村 | *庄 | 1~3F | K0+0起点 | NW、N、NE | 约15~200 | 0 | 0 | 18 | 18 | 二类 |
蒋家 | 1~2F | K0+675~K0+945 | S | 约25~200 | 0 | 0 | 15 | 15 | 二类 | |
东*家浜 | 1~3F | K1+228~K1+642 | N | 约15~175 | 0 | 0 | 44 | 44 | 二类 | |
梅庵桥 | 1~3F | K1+988~K2+041 | E | 约110~200 | 0 | 18 | 4 | 22 | 二类 | |
冯家浜 | 1~3F | K1+800~K2+197 | S | 约65~155 | 0 | 0 | 26 | 26 | 二类 | |
褚家浜 | 1~4F | K2+302~K2+440 | S、SW | 约55~200 | 0 | 5 | 15 | 20 | 二类 | |
董家浜 | 1~3F | K2+556~K2+862 | E | 约12~200 | 0 | 0 | 22 | 22 | 二类 | |
董家浜 | 1~3F | K2+710~K2+862 | W | 约29~172 | 0 | 0 | 25 | 25 | 二类 | |
东北塘 | 2~3F | K3+147 | N | 约62~80 | 0 | 0 | 15 | 15 | 二类 | |
规划居住区 | - | ~K2+00 | N | 约5~200 | - | - | - | - | 二类 | |
嘉善县大云镇 | 大云小区 | 3~4F | K3+147终点 | W | 约146~200 | 0 | 0 | 76 | 76 | 二类 |
表2 项目临时施工场地周边环境保护目标分布一览表
施工布置 | 功能 | 位置 | 占地面积hm2 | 周边敏感点分布情况 | 环境敏感区情况 | ||||
敏感点 名称 | 方位 | 与场地边界最近距离(m) | 与管线中心线最近距离(m) | 管线中心线200m内 户数 | |||||
临时施工作业带 | 起点封堵连头点 | K0+000~K0+80两侧,18(宽)*70m(长) | 0.126 | *庄 | N | ~15 | ~15 | 18 | 1~3F |
1#临时施工作业场 | 大棚1定向钻入土点 | K0+70~K0+130两侧,60(宽)*60m(长) | 0.36 | *庄 | N | ~95 | ~95 | 6 | 1~3F |
2#临时施工作业场 | 大棚1定向钻出土点 | K0+460~K0+500,40(宽)*40m(长) | 0.16 | / | / | / | / | / | / |
临时施工作业带 | 管线开挖 | K0+500~K0+625,18(宽)*125m(长) | 0.225 | 蒋家 | SW | ~82 | ~92 | 3 | 1~3F |
3#临时施工作业场 | 苗圃定向钻出土点 | K0+625~K0+665,40(宽)*40m(长) | 0.16 | 蒋家 | S | ~51 | ~71 | 3 | 1~3F |
4#临时施工作业场 | 苗圃定向钻入土点 | K1+030~K1+120,60(宽)*60m(长) | 0.36 | 东*家浜 | N | ~22 | ~39 | 15 | 1~3F |
临时施工作业带 | 管线开挖 | K10+120~K1+255,18(宽)*135m(长) | 0.243 | 东*家浜 | W | ~59 | ~68 | 15 | 1~3F |
5#临时施工作业场 | X203县道及河流定向钻出土点 | K1+255~K1+295,40(宽)*40m(长) | 0.16 | 东*家浜 | N | ~40 | ~60 | 20 | 1~3F |
6#临时施工作业场 | X203县道及河流定向钻入土点 | K1+900~K1+960,60(宽)*60m(长) | 0.36 | 冯家浜 | S | ~65 | ~65 | 26 | 1~3F |
临时施工作业带 | 管线开挖、余云公路顶管始发井 | K1+960~K1+980,18(宽)*20m(长) | 0.036 | 梅庵桥 | NE | ~108 | ~117 | 8 | 3F |
7#临时施工作业场 | 余云公路顶管接收井、大棚2定向钻入土点 | K2+030~K2+088,60(宽)*60m(长) | 0.36 | 梅庵桥 | E | ~106 | ~118 | 12 | 1~3F |
8#临时施工作业场 | 大棚2定向钻出土点 | K2+416~K2+462,40(宽)*40m(长) | 0.16 | 褚家浜 | E | ~73 | ~84 | 20 | 1~3F |
临时施工作业带 | 管线开挖 | K2+462~K2+542,18(宽)*80m(长) | 0.144 | 董家浜 | NE | ~94 | ~114 | 10 | 1~3F |
9#临时施工作业场 | 河流定向钻出土点 | K2+542~K2+582,40(宽)*40m(长) | 0.16 | 董家浜 | E | ~94 | ~114 | 10 | 1~3F |
10#临时施工作业场 | 河流定向钻入土点 | K2+912~K2+972,60(宽)*60m(长) | 0.36 | / | / | / | / | / | / |
临时施工作业带 | 管线开挖、终点封堵连头点 | K2+972~K3+147,18(宽)*80m(长) | 0.144 | 东北塘 | N | ~53 | ~62 | 15 | 2~3F |
合计 | 3.518 |
表3 项目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水体 | 管线位置 | 水环境 功能区 | 目标水质 | 埋深(m) | 施工方式 | 河宽(m) | 穿越长度(m) | 保护要求 |
季家桥 | 定向钻穿越 K1+646~ K1+658 | - | Ⅲ | 河床下 16.7 | 定向钻 | 12 | 12 | 水质不受本项目影响,水环境质量保持现状。 |
钟埭塘支流 | 定向钻穿越 K2+755~ K2+773 | - | Ⅲ | 河床下12.30 | 定向钻 | 18 | 18 | |
钟埭塘 | 北侧约96m | - | Ⅲ | - | - | ~32 | - |
表4 项目土壤环境保护目标
序号 | 敏感目标名称 | 相对方位 | 相对距离(m) | 环境特征 | 质量标准 |
1 | 云东村 | 沿线周边 | 约12~200 | 农居、住宅 |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
2 | 余云公路(C606) 两侧绿地 | 沿线周边 | 紧邻 | 绿地 | |
3 | 周边农田 | 沿线周边 | 紧邻~200m | 现状为耕地、农用地等 |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风险筛选值 |
地下水:评价范围内无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其他环境敏感区,无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原始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特殊生态敏感区及重要生态敏感区,也无规划生态保护目标。本项目沿线主要为农田、乡道、河道,故本评价确定生态环境保护对象为工程沿线*生植被及野生动物,以及沿线水土保持设施等。
三、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1、施工期
(1)废气:施工废气污染源主要来自堆场扬尘、车辆行驶扬尘、施工机械设备废气等,在大风天禁止施工作业,对施工场地洒水抑尘;途径村庄沿路设围栏围挡;散装物料、土方临时遮挡、苫盖,运输车辆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可以减轻施工期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
(2)废水:
1)定向钻施工对钟埭塘支流、季家桥等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定向钻两端施工场地均位于*域,且管道从河底穿越均有一定的埋深,定向钻穿越施工方式基本不会对地表水体产生不良影响。但在入土点周边一般会设置泥浆池、机械停放点等设施,会破坏准保护*域的地表形态,在施工结束后会恢复原状。
2)运输车辆清洗废水:本工程运输车辆清洗废水主要污染因子为SS、石油类,若直接排放,会造成局部水体污染;施工单位应对此类废水进行收集,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喷淋用水和降尘洒水,则运输车辆清洗废水对附近水环境影响不大。
3)管道试压废水:试压用水取自周边河道,试压废水含有少量泥砂、铁锈等,经沉淀处理后上清液排放周边河道,对周边水质环境影响不大。但是由于其一次性排水量较大,排放时间短,因此必须做好该废水收集和排放的管理与疏导工作。
4)施工期生活污水:施工场地不设食堂、宿舍等生活设施,均依托周边农户己有生活设施,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已有 (略) 污水处理系统。
(3)噪声:建筑施工期的噪声源主要为施工机械和车辆。根据预测,施工场界昼间距施工设备约 80m 外可达到标准限值,夜间约 300m外可基本达到标准限值。施工噪声因不同的施工设备影响的范围相差很大,昼夜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不同,夜间施工噪声的影响范围要比白天大得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多台机械同时在一处作业,则此时施工噪声影响的范围比理论预测还要大,施工噪声可能会出现超标的现象,尤其是距离管线近的*家、东*家浜、董家浜等村庄,管线施工噪声会对其声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采取的噪声治理措施如下:合理安排作业时间,运输车辆禁止鸣笛,采取限速行驶;合理安排施工车辆进出路线等,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有效降低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
(4)固废:施工废料中可再生利用的进行回收利用,无回收利用价值当施工垃圾处置,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不得随意丢弃。钻渣全部回填于管沟。现场设置专门的泥浆配制区,在专用的泥浆搅拌、配制槽内进行泥浆配制工作,配制好的泥浆储存在泥浆池内,不向环境中溢流。生活垃圾应收集到指定的垃圾箱内,由环卫部门定时清运处理。旧管道油品由槽罐车收集送油库贮存;旧管道清管废渣、清管清洗废液,属于危险废物,交由有危废处置资质单位进行处置。拆除旧管道,由建设单位负责报废管道及拆除废旧材料的处置。
(5)生态环境:施工期管道铺设临时占地,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工程量较小,施工期较短,施工结束后进行覆土回填并绿化,得到良好恢复,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6)地下水影响分析:定向穿越的顶管施工中的泥浆起护壁、润滑、冷却和冲洗钻头、清扫土屑、传递动力等作用,成分主要是膨润土、清水和少量的添加剂,均是无毒无害成分,其渗入地下水中不会造成污染影响施工中将导致地下水局部泥沙含量增多,但施工结束后,影响也很快消失,因此,上述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开挖采用围堰导流方式进行。穿越河道时会揭露地下水,扰动浅表水层,增加地下水浊度,但因施工时间短,且泥沙影响范围小,对地下水影响较小,且管道施工结束后就可恢复正常。
2、运营期
(1)废水、废气、噪声、固废:本项目运营期油品是在全封闭管道中输送,油品不挥发,管道无废气排放;不产生废水和噪声、固废,也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2)地下水影响分析:在正常情况下,本项目输油管线一般不会有渗漏至地下的情景发生。根据模拟预测分析,输油管道原油泄漏后,周边地下水中石油类会出现超标情况,随着地下水的迁移扩散等作用,石油类浓度呈现下降趋势。
本项目须对管道实施严格的防渗措施并建立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系统,加强管道的日常巡视及检查,定期对地下水水质进行跟踪监测,在强化地下水应急的基础上,避免管道泄漏的情况发生,一旦发生管道泄漏应立即启动地下水环境应急响应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阻止污染晕的扩散迁移,将地下水影响控制在局部范围,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及影响。
(3)土壤环境影响分析:严格落实防渗防腐措施后,污染物不会通过地面漫流、垂直入渗等途径进入项目周边的土壤环境,不会造成土壤环境质量降级。根据模拟预测分析,在石油类泄漏后污染物浓度均在垂向上呈现由浅至深不断减小的规律,并且随着泄漏时间的增加,污染的深度逐渐增加。因此,运营期应加强管道检漏监控巡查,最大程度地避免原油管道泄漏。
(4)环境事故风险分析:建设单位应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按规范配置风险防范设施,编制应急预案,做好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将项目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降低至最小程度,项目环境风险可控。
四、主要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表5 主要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项目 | 要素 | 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 | 处理方案及效果 |
施工期 | 废水 |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 依托工程周边农村生活设施,施工生活污水最终排入区域污水处理厂集中达标处理 |
运输车辆 冲洗废水 | 运输车辆冲洗废水需集中收集,设沉淀池隔油沉淀后达到《城市污水 (略) 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后回用于施工现场洒水抑尘、施工机械设备冲洗等,不外排。 | ||
试压废水 | 尽量重复利用,不能利用时,经沉淀池处理后排放入钟埭塘支流、季家桥 | ||
旧管清管废水 | 由槽罐车收集后,按危险废物送有资质单位处置,不得排放周边水体。 | ||
废气 | 开挖扬尘、堆场扬尘、车辆运输扬尘 | 1、全面落实充分洒水、喷淋降尘、净车出入、裸土覆盖、湿法作业、桶罐控尘、便道清洁、在线监测、上墙公示等防治措施,建立健全扬尘管理机制与台账制度,积极创建绿色工地,落实施工工地围蔽。 2、临时施工场地、便道应进行硬化,场地周围应采用实体围墙或隔声围挡,各类施工场地应及时清理掉落在场地内的废土或废混凝土等,在工地内设置车辆冲洗设施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浆沉淀设施,在运输车辆驶出工地前,做好冲洗、遮蔽、保洁工作,防止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渣土的散落。施工作业时,应当采用洒水、雾炮等措施,防止扬尘污染。 3、散料堆场采用篷布遮盖;严格渣土、砂石、水泥等运输车辆规范化管理;运输车辆按规定安装密闭式装置;沿线运输物料的道路、进出堆场的道路应及时进行清扫并进行洒水处理(每天清扫、洒水 4~5 次),保证路面无扬尘。落实专人负责设施的维护,定期巡查,并做好清洁保养工作,及时修复或调换破损、污损的维护设施。 | |
汽车尾气 | 选用环保、废气达标的施工设备及车辆 | ||
固废 | 生活垃圾 | 施工现场设立定点垃圾分类收集堆放点,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 | |
施工废料 | 施工废料部分进行回收利用,剩余废料依托当地环卫部门有偿清运。 | ||
旧管 | 大部分在原位注浆处理后废弃,少部分管道由建设单位自行回收处理。 | ||
旧管道油品 | 由槽罐车收集后送油库贮存。 | ||
旧管道清洗废液(水) | 委托由资质单位处置 | ||
工程弃土、弃渣 | 1、在现场设置专门的泥浆配制区,在专用的泥浆搅拌、配制槽内进行泥浆配制工作,配制好的泥浆储存在泥浆池内,不向环境中溢流。废浆须进行渣水分离,压滤出的液体重新返回调浆池继续参与泥浆循环系统作业。 2、管沟开挖所产生的土石方全部用于管沟回填,作业带扫线开挖土石方全部用于作业带回填,表土剥离土石方全部用于绿化覆土回填,定向钻穿越钻渣经泥浆中转池后全部就地回填,因此本项目在挖土、回填碾压后无弃土、弃渣产生。 | ||
噪声 | 施工噪声 | ①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在沿线敏感点附近施工尽量避免午间12:00~14:00和夜间22:00~6:00施工;需要在夜间施工时,必须向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提出申请,获准后方可在指定日期进行,并提前告知附近居民。②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尽量远离居民区等声环境敏感点,施工现场的运输车辆应安排专人指挥,场内禁止运输车辆鸣笛,采取限速行驶;合理安排施工车辆进出路线;③距离*家、东*家浜、董家浜较近的管段施工时,应做好噪声防护,加强隔声围挡,并做好与周围居民做好沟通工作,减少扰民问题;④要求施工方加强施工管理,尽量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加强施工设备、车辆的日常维修保养,使施工机械保持良好运行状态,避免超过正常噪声运转。对于必须使用的高噪声设备,应采取加装消声器、隔声罩等措施,确保施工期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相关要求;⑤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减少不必要的金属敲击声和人为噪声。 | |
生态 | 生态环境 | 1、临时占地如施临时堆土场、沉淀池等,在施工结束后要及时恢复原有功能;废料清理后,对压实的土地进行翻松、平整,适当布设土埂,恢复水土保持设施。 2、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应负责清理现场。凡受到施工车辆、机械破坏的地方都要及时修整,恢复原貌。在施工中破坏植被的地段,施工结束后,必须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工作。绿化恢复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当地树种、草种,最好是利用原自然植被的建群种进行恢复,且不能单一化,不得使用外来物种。 3、划定施工作业范围和路线,不得随意扩大,按规定进行操作。 4、强化施工阶段的环境管理,加强施工队*环境教育,规范施工人员行为。 | |
运营期 | 废气、废水、噪声、固废 | —— | |
地下水及土壤环境保护 | (1)建立健全的监控系统。输油管道全线应采用先进的监视、控制、动态模拟及智能检漏,实时监控、准确及时报警和定位、快速处理泄漏事故,将泄漏事故发生和持续的时间控制在最短范围内,避免对环境保护目标造成不良影响。 (2)在徐家堰村靠近管线处布设 1 处地下水监测井,监测特征因子石油类,并进行长期监测,及时准确地掌握管线段地下水环境污染状况。管道监控报警系统与地下水监测系统相结合,以及时发现污染、及时控制。 (3)管线加强防腐,敷设线路应设置永久性标志;跨越河流管网、穿越镇南路(平兴线)的管线均加装防护套管,在穿跨越点设置的标志;根据《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输油管线与居民区的距离不得少于 5m。 |
五、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结论
宁波输油处甬宁线181#桩管道隐患整治改线工程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工程 (略) 南湖区大桥镇云东村,选 (略)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 (略) 城市总体规划、 (略) 土地利用总体 (略) 南湖区大桥镇总体规划要求。
项目实施过程可能会对周边环境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在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后,能够确保各类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项目环境影响可接受,周边环境质量能够维持现状,符合“三线一单”要求。项目建设符合总量控制的要求,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要求;采取必要的风险防范对策和应急措施后,项目环境风险可控。在落实工程设计和报告书提出的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的情况下,从环保角度论证,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1、范围
主要针对项目建设地周边的居民、企事业单位等。
2、主要事项
(1)对区域现状环境质量的意见或看法
(2)对企业环保行为的看法
(3)对建设项目的意见、看法或要求
(4)对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环保工作的要求或看法
3、如需进一步了解项目相关信息,在公示期间内可到浙江 (略) 查阅相关环评文件。
七、公开的方式和时间
本次公示采取社区、行政村等单位宣传栏或信息公开栏现场张贴以及浙江政务服务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时间:2023年9月4日~2023年9月15日。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具体形式
公众(个人或团体)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至2023年9月15日止)以信函、电话、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与建设单位、环评单位联系,团体单位应加盖公章,个人应具名并说明联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将真实记录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宝贵意见、建议向工程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有关部门反映。
(1)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 国家管网集团 (略) 宁波输油处
联系人:郑工
联系电话: *
(2)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
环评单位:浙江 (略)
单位地址: (略) 西湖区智汇众创中心1号楼
联系人:熊工
联系电话:*
邮箱:*@*q.com
[注]:请公众在发表意见的同时尽量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
(3)审批部门:南湖区行政审批局
电话:0573-*
公告发布单位: 国家管网集团 (略) 宁波输油处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