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思帝达耐时上海驱动系统有限公司
爱思帝达耐时上海驱动系统有限公司
上海赛源 (略)
评价报告网上公开信息表
建设单位 | 爱思帝达耐时(上海)驱动系统有限公司 | 联系人 | 田佳毅 | |||
项目名称 | 爱思帝达耐时(上海)驱动系统有限公司 | |||||
评价类型 |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 | |||||
项目地理位置: (略) 奉贤区陈桥路1399号 | ||||||
项目概况及评价范围: 主要从事液力变矩器和摩擦片的生产。评价范围为Fa工场、CM工场、TC-A工场、TC-B工场、TC-C工场、总变电所、危险品处置库、物流仓库、废水处理站等辅助用房及办公楼、综合楼 | ||||||
评价项目组长 | 王磊 | 技术负责人 | 陈荣 | |||
过程控制负责人 | 陈荣 | 报告编制人 | 曾秋霞 | |||
审核人 | 陈荣 | 项目组成员 | 胡基业、高一鸣 | |||
现场调查 | 调查时间:**日 调查人员:曾秋霞、王磊 企业陪同人员:田佳毅 | |||||
现场检测 | 现场检测时间:**日~**日 检测人员:罗嘉铭、胡基业、曾秋霞、王达清、戴永光、张靖、王磊、唐江荣、蒋爱玲、陈荣、张澄、史志倩、屠雯佳、沈嵩峰、陈建平、金小鹏 企业陪同人员:田佳毅 | |||||
职业病危害因素 | *苯、*醇、**酮(2-*酮)、苯酚、*酸*酯、液化石油气、氯化氢及盐酸、氢氧化钠、硫化氢、氨、铜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臭氧、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电焊烟尘、玻璃棉粉尘、酚醛树脂粉尘、滑石粉尘、氧化铝粉尘、其他粉尘、电焊弧光、高温、噪声、工频电场、高频电场 | |||||
检测结果 | 化学因素: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19) 物理因素:部分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 | |||||
评价结论及建议 | 根据GB/T 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的分类标准,用人单位行业分类属于“C3670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按《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的通知》(国卫办职健发[2021]5号)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属于“三、制造业--(二十四)汽车制造业-7.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 通过现场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用人单位在总体布局、建筑卫生学、应急救援措施、个人防护用品等方面符合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的相关要求,设备布局、辅助用室、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部分符合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的相关要求;工作场所化学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符合职业卫生接触限值要求,物理因素强度部分符合要求。对于存在问题均已提出相应建议。 综上所述,用人单位须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一步健全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并根据本次评价的建议进行整改和改进,则该用人单位生产运行过程将满足国家职业病防护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 |||||
专家组评审意见 | 专家组同意该用人单位为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严重”,原则同意《评价报告》的相关内容,并按专家意见修改后,形成正式稿。 | |||||
报告完成时间 | **日 | |||||
上海赛源 (略)
评价报告网上公开信息表
建设单位 | 爱思帝达耐时(上海)驱动系统有限公司 | 联系人 | 田佳毅 | |||
项目名称 | 爱思帝达耐时(上海)驱动系统有限公司 | |||||
评价类型 |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 | |||||
项目地理位置: (略) 奉贤区陈桥路1399号 | ||||||
项目概况及评价范围: 主要从事液力变矩器和摩擦片的生产。评价范围为Fa工场、CM工场、TC-A工场、TC-B工场、TC-C工场、总变电所、危险品处置库、物流仓库、废水处理站等辅助用房及办公楼、综合楼 | ||||||
评价项目组长 | 王磊 | 技术负责人 | 陈荣 | |||
过程控制负责人 | 陈荣 | 报告编制人 | 曾秋霞 | |||
审核人 | 陈荣 | 项目组成员 | 胡基业、高一鸣 | |||
现场调查 | 调查时间:**日 调查人员:曾秋霞、王磊 企业陪同人员:田佳毅 | |||||
现场检测 | 现场检测时间:**日~**日 检测人员:罗嘉铭、胡基业、曾秋霞、王达清、戴永光、张靖、王磊、唐江荣、蒋爱玲、陈荣、张澄、史志倩、屠雯佳、沈嵩峰、陈建平、金小鹏 企业陪同人员:田佳毅 | |||||
职业病危害因素 | *苯、*醇、**酮(2-*酮)、苯酚、*酸*酯、液化石油气、氯化氢及盐酸、氢氧化钠、硫化氢、氨、铜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臭氧、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电焊烟尘、玻璃棉粉尘、酚醛树脂粉尘、滑石粉尘、氧化铝粉尘、其他粉尘、电焊弧光、高温、噪声、工频电场、高频电场 | |||||
检测结果 | 化学因素: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19) 物理因素:部分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 | |||||
评价结论及建议 | 根据GB/T 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的分类标准,用人单位行业分类属于“C3670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按《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的通知》(国卫办职健发[2021]5号)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属于“三、制造业--(二十四)汽车制造业-7.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 通过现场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用人单位在总体布局、建筑卫生学、应急救援措施、个人防护用品等方面符合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的相关要求,设备布局、辅助用室、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部分符合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的相关要求;工作场所化学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符合职业卫生接触限值要求,物理因素强度部分符合要求。对于存在问题均已提出相应建议。 综上所述,用人单位须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一步健全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并根据本次评价的建议进行整改和改进,则该用人单位生产运行过程将满足国家职业病防护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 |||||
专家组评审意见 | 专家组同意该用人单位为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严重”,原则同意《评价报告》的相关内容,并按专家意见修改后,形成正式稿。 | |||||
报告完成时间 | **日 |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