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审批信息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建设项目审批信息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有关规定,我局拟对惠州太平岭冷源优化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3年9月4日至2023年9月11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局反映。

联系地址: (略) 惠城区三新北路 (略) 市民服务中心7号楼414室,邮编:*

联系电话:0752-*

邮 箱:*@*ttp://**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惠州太平岭冷源优化工程

建设单位:

中 (略)

建设地点:

惠东县黄埠镇沙埔龙仔村附近海域

环评机构:

广 (略)

项目概况:

惠州太平岭冷源优化工程拟在太平岭核电厂取水港池内新建1座中隔堤、4道永久拦截装置及5道临时拦污网,并在取水明渠西防波堤上新建1条运维通道,以及新建一套监视监测系统和1座冷源综合办公楼。中隔堤总长约561.13 m,采用抛石斜坡式结构,按单车道通车设计,堤上设置两处错车平台,斜坡堤上设置1座回车平台、1座固定平台和3座操作平台。第一道拦截装置为拦油拦船网,位于港池口门处,采用浮式结构的橡胶围油栏;第二道拦截装置为机械网兜平台,位于取水明渠西防波堤与中隔堤之间,由“收放平台”和“抽吸浮排”组成;第三道拦截装置为桩基式网兜,位于取水明渠西防波堤与中隔堤之间;第四道拦截装置为“安全网”,位于第三道拦截装置以西、取水明渠第二个转角处;5道临时拦污网拟布置在取水口门流道内,采用锚碇结构。运维通道长1426m,位于取水明渠西防波堤内侧坡脚正上方,采用灌注桩基础。海生物监测一体化浮标布设在口门外两侧各一个,基于浮标搭载多型声学、光学探测器,对海洋生物实时监测、数量估算和预警提供技术支持。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本工程施工期主要产污环节为中隔堤、拦截装置桩基施工产生的废气、噪声、船舶油污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施工期26个月;营运期产污环节为运维车辆和巡检船舶产生的废气、噪声、船舶油污水、综合办公楼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及拦截装置拦截的固废及海生物。

(1)海洋环境影响

施工期,项目主要于东西防波堤内建设,对海洋水文动力及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的影响较小。施工期悬浮物增量预测结果显示,项目中隔堤、拦截装置桩基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超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最大包络线面积为0.71km2,超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范围等值线距污染源代表点的最远距离约为1.15km。此范围内的海水水质、海洋生态及海洋沉积物造成一定的影响。施工期产生的悬浮物影响主要在施工阶段,施工结束后,其影响逐渐消失;施工期扰动产生的悬浮物沉降对该海域表层沉积物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其影响整体较小,施工结束后,沉积物质量仍将基本保持现有水平;中隔堤及桩基永久占用海域,该区域底栖生物受到破坏,悬浮物对海洋生态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一定的海洋生物资源损失。

本项目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切实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应急措施、生态保护措施和生态补偿措施的前提下,其对区域海洋环境影响较小,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是可以接受的。

(2)大气环境影响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主要为施工过程中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产生源有:车、船燃油排放的废气污染物;施工建筑材料(水泥、石灰、砂石料)的装卸、运输、堆砌过程以及运输过程中造成扬尘等,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惠州太平岭核电站厂区范围内,项目所在海况现状空旷,尾气扩散条件好,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环境影响可接受。

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主要为运维车辆和巡检船舶的燃油废气、扬尘等,此类废气为间断无组织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区域有限,环境影响可接受。

(3)声环境影响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主要为自卸汽车主机、施工船舶等大型施工机械,主要施工机械噪声,施工期结束,这种影响随即消失。项目位于惠州太平岭核电站厂区范围内,200m范围内无声环境敏感点,项目施工期对区域声环境影响较小。

营运期声环境影响主要为运维车辆和巡检船舶产生噪声,其影响较小,声环境影响可接受。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

施工期固体废物产生主要为施工营地产生的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其中,建筑垃圾可回收部分回收使用,不能回收的可作为回填物料。生活垃圾经统一回收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施工期固体废物均妥善收集处理,基本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运营期固体废物产生主要为综合办公楼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处置,基本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营运期拦截装置拦污网会定期更换,会产生一定的固体废弃物,另外拦截装置会拦截一定的固废及海生物,废旧拦污网及拦截装置拦截的固废及海生物交由环卫部门处置,基本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5)环境风险评价

本工程不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生产、使用、储存,不涉及码头建设,本工程施工期船舶周期短,主要用于运输施工材料,营运期会有小型渔船巡检,项目风险较小,判定本项目风险评价等级为简要分析。

二、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水

施工期船舶油污水收集上岸后交由有处理能力的单位接收处理,禁止直接排放海域;船舶生活污水收集上岸后由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禁止直接排放海域;*域施工营地产生的生活污水由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禁止直接排放海域;施工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作为项目区域洒水抑尘。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前提下,施工期对水环境影响较小。

营运期废水主要为巡检船舶产生的船舶油污水、船舶生活污水及*域生活污水。船舶油污水收集上岸后交由有处理能力的单位接收处理,禁止直接排放海域;船舶生活污水收集上岸后同*域生活污水由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禁止直接排放海域。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前提下,营运期对水环境影响较小。

2、废气

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车辆、机械、船舶燃油废气及产生的扬尘。船舶采用硫含量不大于0.5%m/m的船用燃油;施工车辆、机械采用低耗油机械。扬尘采用定期洒水抑尘。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前提下,项目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较小,可接受。

营运期废气主要为运维车辆和巡检船舶的燃油废气。船舶采用硫含量不大于0.5%m/m的船用燃油。车辆采用低油耗车辆。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前提下,项目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较小,可接受。

3、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为施工机械、船舶等产生的噪声,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避免不必要的船舶汽笛鸣放。营运期噪声主要为运维车辆和船舶主机产生的噪声,对声环境影响较小。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前提下,项目噪声对声环境影响较小,可接受。

4、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体废物中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接收处置,建筑垃圾和钻渣作为厂道路铺设物料。营运期固体废物中生活垃圾、破解拦污网、拦截的海洋垃圾及海生物等由环卫部门接收处置。采取本次评价提出的各项固体废物处理措施后,项目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5、环境风险

项目制定了冷源事故应急预案,船舶溢油应急处理沿用惠州太平岭核电主体工程应急预案,建设单位在认真、切实落实环境风险评价提出的各项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基础上,本项目的环境风险水平可接受。

6、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建设不可避免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项目拟通过增殖放流形式,恢复区域生态资源,同时进行周边环境质量的跟踪监测。

建设单位在认真、切实落实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基础上,对周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公众参与

采取网站公示、报纸公示、张贴公告等方式开展了公众参与工作。

(信息来源:海洋生态环境科)


相关附件: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有关规定,我局拟对惠州太平岭冷源优化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3年9月4日至2023年9月11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局反映。

联系地址: (略) 惠城区三新北路 (略) 市民服务中心7号楼414室,邮编:*

联系电话:0752-*

邮 箱:*@*ttp://**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惠州太平岭冷源优化工程

建设单位:

中 (略)

建设地点:

惠东县黄埠镇沙埔龙仔村附近海域

环评机构:

广 (略)

项目概况:

惠州太平岭冷源优化工程拟在太平岭核电厂取水港池内新建1座中隔堤、4道永久拦截装置及5道临时拦污网,并在取水明渠西防波堤上新建1条运维通道,以及新建一套监视监测系统和1座冷源综合办公楼。中隔堤总长约561.13 m,采用抛石斜坡式结构,按单车道通车设计,堤上设置两处错车平台,斜坡堤上设置1座回车平台、1座固定平台和3座操作平台。第一道拦截装置为拦油拦船网,位于港池口门处,采用浮式结构的橡胶围油栏;第二道拦截装置为机械网兜平台,位于取水明渠西防波堤与中隔堤之间,由“收放平台”和“抽吸浮排”组成;第三道拦截装置为桩基式网兜,位于取水明渠西防波堤与中隔堤之间;第四道拦截装置为“安全网”,位于第三道拦截装置以西、取水明渠第二个转角处;5道临时拦污网拟布置在取水口门流道内,采用锚碇结构。运维通道长1426m,位于取水明渠西防波堤内侧坡脚正上方,采用灌注桩基础。海生物监测一体化浮标布设在口门外两侧各一个,基于浮标搭载多型声学、光学探测器,对海洋生物实时监测、数量估算和预警提供技术支持。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本工程施工期主要产污环节为中隔堤、拦截装置桩基施工产生的废气、噪声、船舶油污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施工期26个月;营运期产污环节为运维车辆和巡检船舶产生的废气、噪声、船舶油污水、综合办公楼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及拦截装置拦截的固废及海生物。

(1)海洋环境影响

施工期,项目主要于东西防波堤内建设,对海洋水文动力及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的影响较小。施工期悬浮物增量预测结果显示,项目中隔堤、拦截装置桩基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超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最大包络线面积为0.71km2,超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范围等值线距污染源代表点的最远距离约为1.15km。此范围内的海水水质、海洋生态及海洋沉积物造成一定的影响。施工期产生的悬浮物影响主要在施工阶段,施工结束后,其影响逐渐消失;施工期扰动产生的悬浮物沉降对该海域表层沉积物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其影响整体较小,施工结束后,沉积物质量仍将基本保持现有水平;中隔堤及桩基永久占用海域,该区域底栖生物受到破坏,悬浮物对海洋生态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一定的海洋生物资源损失。

本项目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切实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应急措施、生态保护措施和生态补偿措施的前提下,其对区域海洋环境影响较小,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是可以接受的。

(2)大气环境影响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主要为施工过程中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产生源有:车、船燃油排放的废气污染物;施工建筑材料(水泥、石灰、砂石料)的装卸、运输、堆砌过程以及运输过程中造成扬尘等,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惠州太平岭核电站厂区范围内,项目所在海况现状空旷,尾气扩散条件好,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环境影响可接受。

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主要为运维车辆和巡检船舶的燃油废气、扬尘等,此类废气为间断无组织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区域有限,环境影响可接受。

(3)声环境影响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主要为自卸汽车主机、施工船舶等大型施工机械,主要施工机械噪声,施工期结束,这种影响随即消失。项目位于惠州太平岭核电站厂区范围内,200m范围内无声环境敏感点,项目施工期对区域声环境影响较小。

营运期声环境影响主要为运维车辆和巡检船舶产生噪声,其影响较小,声环境影响可接受。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

施工期固体废物产生主要为施工营地产生的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其中,建筑垃圾可回收部分回收使用,不能回收的可作为回填物料。生活垃圾经统一回收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施工期固体废物均妥善收集处理,基本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运营期固体废物产生主要为综合办公楼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处置,基本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营运期拦截装置拦污网会定期更换,会产生一定的固体废弃物,另外拦截装置会拦截一定的固废及海生物,废旧拦污网及拦截装置拦截的固废及海生物交由环卫部门处置,基本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5)环境风险评价

本工程不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生产、使用、储存,不涉及码头建设,本工程施工期船舶周期短,主要用于运输施工材料,营运期会有小型渔船巡检,项目风险较小,判定本项目风险评价等级为简要分析。

二、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水

施工期船舶油污水收集上岸后交由有处理能力的单位接收处理,禁止直接排放海域;船舶生活污水收集上岸后由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禁止直接排放海域;*域施工营地产生的生活污水由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禁止直接排放海域;施工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作为项目区域洒水抑尘。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前提下,施工期对水环境影响较小。

营运期废水主要为巡检船舶产生的船舶油污水、船舶生活污水及*域生活污水。船舶油污水收集上岸后交由有处理能力的单位接收处理,禁止直接排放海域;船舶生活污水收集上岸后同*域生活污水由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禁止直接排放海域。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前提下,营运期对水环境影响较小。

2、废气

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车辆、机械、船舶燃油废气及产生的扬尘。船舶采用硫含量不大于0.5%m/m的船用燃油;施工车辆、机械采用低耗油机械。扬尘采用定期洒水抑尘。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前提下,项目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较小,可接受。

营运期废气主要为运维车辆和巡检船舶的燃油废气。船舶采用硫含量不大于0.5%m/m的船用燃油。车辆采用低油耗车辆。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前提下,项目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较小,可接受。

3、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为施工机械、船舶等产生的噪声,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避免不必要的船舶汽笛鸣放。营运期噪声主要为运维车辆和船舶主机产生的噪声,对声环境影响较小。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前提下,项目噪声对声环境影响较小,可接受。

4、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体废物中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接收处置,建筑垃圾和钻渣作为厂道路铺设物料。营运期固体废物中生活垃圾、破解拦污网、拦截的海洋垃圾及海生物等由环卫部门接收处置。采取本次评价提出的各项固体废物处理措施后,项目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5、环境风险

项目制定了冷源事故应急预案,船舶溢油应急处理沿用惠州太平岭核电主体工程应急预案,建设单位在认真、切实落实环境风险评价提出的各项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基础上,本项目的环境风险水平可接受。

6、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建设不可避免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项目拟通过增殖放流形式,恢复区域生态资源,同时进行周边环境质量的跟踪监测。

建设单位在认真、切实落实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基础上,对周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公众参与

采取网站公示、报纸公示、张贴公告等方式开展了公众参与工作。

(信息来源:海洋生态环境科)


相关附件: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