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科研平台基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
内蒙古大学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科研平台基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
内蒙古草原家畜与草地遗传资源极为丰富,拥有最丰富的动植物基因库,是我国重要的草牧业生产基地。依据《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自治区牛存栏671.1万头,增长7.2%;羊存栏6074.2万只,增长1.6%。牛肉产量66.3万吨,增长3.9%;羊肉产量113.0万吨,增长 2.9%;牛奶产量611.5万吨,增长5.9%。立足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家畜资源优势,《2021 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种业发展三年行动,建设内蒙古大学草原家畜种质创新科研大楼和3个国家级马铃薯良种科研大楼。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种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 年)》(内政办发〔2020〕40 号)提出,推进内蒙古大学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科研大楼项目建设,提升草原家畜种质资源原始创新能力。为贯彻落实党中央、 (略) 、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发展现代种业的决策部署,打好种业“翻身仗”,内蒙古大学依托“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力量,重点围绕种质资源保存与表型和基因型解析、生长代谢与营养调控、高效繁育技术、智能繁育管理、重大疫病防控等 5 项课题展开研究,充分发挥内蒙古地区家畜遗传资源优势,全力填补我国草原家畜遗传资源库和表型数据库方面的空白,为自治区乃至全国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我国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基础保障。在此背景基础上,内蒙古大学提出《内蒙古大学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科研平台基础建设项目》。
内蒙古草原家畜与草地遗传资源极为丰富,拥有最丰富的动植物基因库,是我国重要的草牧业生产基地。依据《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自治区牛存栏671.1万头,增长7.2%;羊存栏6074.2万只,增长1.6%。牛肉产量66.3万吨,增长3.9%;羊肉产量113.0万吨,增长 2.9%;牛奶产量611.5万吨,增长5.9%。立足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家畜资源优势,《2021 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种业发展三年行动,建设内蒙古大学草原家畜种质创新科研大楼和3个国家级马铃薯良种科研大楼。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种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 年)》(内政办发〔2020〕40 号)提出,推进内蒙古大学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科研大楼项目建设,提升草原家畜种质资源原始创新能力。为贯彻落实党中央、 (略) 、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发展现代种业的决策部署,打好种业“翻身仗”,内蒙古大学依托“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力量,重点围绕种质资源保存与表型和基因型解析、生长代谢与营养调控、高效繁育技术、智能繁育管理、重大疫病防控等 5 项课题展开研究,充分发挥内蒙古地区家畜遗传资源优势,全力填补我国草原家畜遗传资源库和表型数据库方面的空白,为自治区乃至全国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我国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基础保障。在此背景基础上,内蒙古大学提出《内蒙古大学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科研平台基础建设项目》。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