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关于2023年9月5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关于2023年9月5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的公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关于2023年9月5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厅拟对下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9月5日-2023年9月11日(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991-*(兼传真)

通讯地址: (略) 南湖西路215号,邮编*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

地点

建设

单位

环评

单位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公众参与情况

1

艾湖油田玛中4井区白碱滩组油藏开发试验地面工程

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中 (略) 玛湖勘探开发项目部

中勘冶金勘 (略) (略)

本项目建设性质为新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主体工程:(1)部署17口井,其中新井10口,勘探井转产2口,评价井转产5口;(2)新建17座井场;(3)新建2座计量站;(4)新建1座集中拉油站;(5)新建单井管线共计12.7km,新建1条集输干线长约2.7km;新建井区巡检道路共计4.8km。2.公用辅助工程:配套建设土建、通信、电气、自控等。3.环保工程:主要包括废气、废水、噪声治理、固体废物处置、土壤、地下水保护、环境风险防范、生态环境恢复、水土流失防治等工程。4.依托工程:主要包括玛18转油站、百口泉注输联合站等。

1.生态环境影响及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主要生态环境影响为井场、计量站、集中拉油站和道路等永久占地,集输管道等临时占地对地表植被破坏、土壤扰动、钻井作业对周围土壤影响和生态景观影响等。生态保护措施主要为:(1)施工期,工程设计选线尽量避开植被较丰富的区域,最大限度避免破坏野生动物的活动场所和生存环境;采取分段施工,随挖、随运、随铺、随压,不留疏松地面;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施工期划定施工活动范围,施工作业带两侧拉彩条旗以示明车辆行驶的边界,严格控制和管理运输车辆及重型机械的运行线路和范围,充分利用区域现有道路,施工机械和车辆严格按照规定路线行驶,禁止随意开辟道路;施工过程中严格规定各类工作人员的活动范围,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工作,杜绝破坏植被、加剧土壤风蚀的行为;管道施工严格限定作业范围,减少挖填作业;施工结束后对场地进行清理、平整,防止土壤沙漠化,对临时堆土区采取防尘网苫盖的方式进行防护。(2)运营期,在管线上方设置标志,以防附近的各类施工活动对管线的破坏;定期检查管线,如发生管线老化,接口断裂,及时更换管线;事故情况下造成的原油外泄事故采取防火、及时控制扩散面积并回收外泄油等措施;管线更换或修复作业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回填措施。(3)退役期,集中清理收集地面设施拆除、井场清理等工作中产生的废弃建筑残渣;对废弃井封堵内井眼,拆除井口装置,地下截去一定深度的表层套管;清理场地,清除填埋各种固体废物,恢复原有地貌;保证对废弃井采取的固井、封井措施有效可行,防止其发生油水层窜层,产生二次污染。

2.大气环境影响及项目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废气主要包括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及车辆尾气等;施工扬尘采取进出车辆减速慢行、物料苫盖的措施;施工机械及车辆采用质量合格油品,加强保养维护等措施。运营期废气主要包括井场、计量站和集中拉油站无组织挥发废气,主要污染物为VOCs和H2S。《报告书》估算,本项目运营期废气排放量VOCs约为9.136t/a,H2S约为0.0203kg/a。油气集输井场至计量站采用管道集输,加强对拉油罐的保养维护,对各站场内的设备、阀门等进行定期检查、检修,污染物排放量较少。

3.水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保护措施

施工期废(污)水主要为管线试压废水及生活污水。管线试压废水属于清净废水,试压完成后就地泼洒抑尘;生活污水进生活污水防渗收集池,定期清运至乌尔禾区污水处理厂。施工期分区防渗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相关要求。重点防渗区为钻井井口、钻井液不落地设备区、油基岩屑储罐区、柴油储罐区,防渗性能不低于6.0m厚渗透系数为1.0×10-7cm/s的黏土层防渗性能;地面进行防腐硬化处理,保证表面无裂痕。一般防渗区为水基岩屑罐区及材料堆场,防渗层的防渗性能不低于1.5m厚渗透系数为1.0×10-7cm/s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本项目运营期废水为井下作业废水,采用罐车拉运至百口泉注输联合站处理达到《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SY/T5329-2022)标准后回注地层。

4.固体废物影响及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土方作为区域土地平整土方来源或井场垫方加以利用,并实施压实平整水土保持措施。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钻井岩屑、废润滑油、废防渗材料、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本项目施工土方全部用于管沟和井场回填,无弃方产生;岩屑随泥浆一同进入不落地系统,水基 (略) 处置,满足《油气田钻井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污染物控制要求》(DB65/T3997-2017)相关要求后进行综合利用;油基钻井岩屑属于HW08类危险废物,且具有毒性,进入岩屑专用方罐在临时岩屑堆放场地暂存,由具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负责接收、转运和处置;废润滑油、废防渗材料均属于HW08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至百口泉采油厂危险废物暂存点后交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生活垃圾在垃圾收集箱暂存,定期清运至乌尔禾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井场产生的清罐底泥、落地油、废防渗材料等。运营期产生的清罐底泥约540t/a,废防渗材料约1.4t/a,废润滑油约1t/a,均属于HW08类危险废物,经收集至百口泉采油厂危险废物暂存点后交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危险废物转移及处置严格按照《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部令 第23号)和《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指南 *上石油天然气开采》要求进行管理。

5.声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噪声主要为工程机械噪声、车辆交通噪声以及钻井工程设备噪声等,采取的降噪措施主要为:使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并加强保养维护;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合理安排施工作业,避免高噪设备集中施工造成局部噪声过高;运输车辆进出工地、路过村庄时应低速行驶,少鸣笛或不鸣笛。施工噪声影响是短期的、暂时的,运输车辆噪声具有局部路段特性,噪声影响将随施工结束而消除,采取降噪措施后,不会对周围声环境造成明显影响。运营期主要噪声源为采油树、集中拉油站装车机泵、运输车辆等,其噪声源强为80~105 dB(A),经采取选用低噪设备、基础减振等降噪措施后,项目区边界昼、夜间噪声预测值均低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功能区标准限值。

6.环境风险评估

本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主要包括柴油、原油、伴生气,主要事故类型为储罐和集输管线泄漏,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主要包括:储罐、集输管线泄漏发生火灾爆炸等引发的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泄漏的油类物质污染地下水、土壤。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主要为:修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将本项目环境风险及防范措施纳入现有《中 (略) 注输联合站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对现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必要的完善和补充;严格执行井控工作管理制度,严格遵守井下作业的安全规定,在井口安装防喷器和控制装置,杜绝井喷的发生;采用多层套管保护,表层套管完全封闭各含水层,在各含水层与井筒间形成多层套管、单层水泥环的保护措施;井场设置严禁烟火标识,设备选用防爆设备;井下作业带罐操作,最大限度避免落地原油产生,原油落地侵染的土壤交由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回收、处置;加强对井口装置、集油管线、储罐等易发生泄漏的部位进行巡回检查,杜绝油井跑、冒、滴、漏,以及油气泄漏事件的发生;集输管线敷设、储罐安装前,加强对设备质量的检查,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在管线的敷设线路上设置永久性标志;定期对管线进行超声波检查,对壁厚低于规定要求的管段及时更换,消除爆管隐患;定期对管线进行巡视,加强管线和警戒标志的管理工作。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规定,通过三次网上公示、两次刊登报纸公示和张贴告示等方式收集当地公众意见,公示期间未收到与本项目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有关的建议和意见。

2

新疆阿克 (略) 乌恰水库工程

新疆维吾尔 (略) 伊西哈拉镇

库车 (略)

新疆兵 (略) (略)

本工程是平原注入式水库,主要是作为应急抗旱水源、沉砂池、事故备用池的工程任务。总库容为830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为1192.41米,死水1178.0米。工程由引水工程、水库大坝、库盘、放水涵洞及放水渠等组成,坝型为土工膜斜墙砂砾石坝,其中坝体防渗采用复合土工膜的防渗结构,最大坝高18.5米。

工程建成后在特枯年份保障乌恰镇1.81万亩基本口粮田作物生长关键期的应急抗旱水源,同时作为城北水厂地表水源的沉砂池,在城北水厂存在供水能力不足时,作为 (略) 供水的事故备用池, (略) 用水7天的水量。

1.地表水环境影响

通过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及实施节水灌溉等措施,设计水平年灌区总灌溉面积保持49.32万亩不变,同时要求灌区必须新增19.31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使灌区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工程实施后,在优先保证渠首控制断面下游生态流量的同时,满足灌区需水,同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现状渠首断面河道季节性断流的情况相比,工程实施后严格按流域规划环评下泄生态基流的要求执行,保证渠首断面下游河道不断流。

2.地下水环境影响

项目实施后,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是水质和水位,拟建乌恰水库工程坝体、坝面采用防渗体结构,因此渗漏量小,区内地下水类型为深层岩石裂隙水和第四系孔隙水,区域地下水埋藏较深,水库蓄水后,由于水库防渗措施,库水向地下入渗小,不会造成库区周围地下水位上升,另外水库水质较为清洁,不会对地下水产生大的影响,也不会造成地下水水质的恶化,对地下水的影响是可控的。

3.生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对*生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工程占地对其造成的一次性破坏以及由此产生的生物量损失,不涉及*生保护动物的栖息地,工程建设不会对其种群及数量产生大的影响。工程建设过程中做好施工期防护,施工结束后及时对临时施工区扰动地表进行恢复、绿化,尽可能减缓工程建设对项目区植被的影响。运营期严格执行水库运行方案,加强闸口管理、不得超引水;保证库车河渠首断面河道生态流量,保护水生生境。

4.大气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①施工废气:项目施工场地为防止施工扬尘污染,拟采取围挡作业、安排专人定期对施工场地清扫、洒水、合理选择运输路线、合理选择运输路线;施工作业拟采取大风天禁止施工作业、定期洒水降尘、对施工临时堆放的土方,采取防护措施、严格执行规范施工、分层开挖、分层回填的操作制度等措施。项目采取上述措施后,可有效减少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限值要求。②运营期废气:运营期无生产废气产生。

5.水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①施工期废水:本工程施工期生产废水主要来源于施工废水、生活污水等;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用水。施工废水:主要包括混凝土废水、混凝土保养时排放的废水以及机械和车辆冲洗废水,采用混凝沉淀法对砂石料加工废水进行处理后回用;采用沉淀+中和工艺对混凝土拌和废水进行处理后回用;采用隔油+沉淀工艺对机械设备保养废水进行处理。对临时生活区和水库管理区生活污水定期收集后 (略) 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场进行处置,严防污水以任何形式进入周围地表水体。②运营期废水:运营期无生产废水产生。

6.声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①施工期噪声:混凝土系统、砂石料系统等施工机械的固定连续声源噪声、交通噪声等。项目通过采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时间以及距离防护和隔声等措施减少施工噪声对区域声环境的影响,施工期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相关标准。②运营期噪声:运营期不产生噪声。

7.固体废物影响及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①施工期固废: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弃土、设备维修保养的废油等。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 (略) 生活垃圾焚烧场处置。工程设置1#弃渣场、2#弃渣场、坝后弃渣场各1处,供3处;坝后弃渣场在大坝沿线布设,可以作为大坝边坡防护用料,1#弃渣场与C2料场位于一处,主要通过采取料场和渣场在取料和弃土的平衡,以此减少对周围土壤的扰动,2#弃渣场位于项目区西侧2.5km处荒地,在减少施工弃土占地的同时对弃渣进行合理利用;设备维修保养的废油属于危险固废,全部集中收集后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②运营期固废:运营期管理站生活垃圾统一收集 (略) 生活垃圾焚烧场处置。

8.环境风险分析

施工期环境风险主要来自施工期生产废水与生活污水对周围地表水体水质污染的风险;运行期风险主要为超引水的风险导致挤占生态用水的风险。定期和定点对施工区周围地表水体进行监测。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在库车河引水渠首做好相关水量计量工作,严格控制渠首断面引水在“三条红线”总量控制指标范围之内;加强工程引水闸口的取水管理,严禁超引水。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规定,通过三次网上公示、两次刊登报纸公示和张贴告示等方式收集当地公众意见,公示期间未收到与本项目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有关的建议和意见。

3

新疆 (略) 13万t/a锌冶炼扩产提能技改

乌恰县乌恰工业园

新疆 (略)

新疆恒升 (略)

本项目为技术改造,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改造焙烧炉焙烧方式由空气焙烧为微富氧焙烧;2.湿法浸出车间增加酸浸渣过滤设施;3.提高电解车间生产电流密度,改造新液溜槽;4.综合回收车间铜渣送脱氟氯回转窑工段焙烧处理,处理后的铜渣送氧化锌浸出车间除氯;5.锌粉制造车间改造;6.新建一套无芯炉+铸锭装置,取消铜渣浮选工序,扩建铅渣浮选车间;7.尾气脱硫工艺升级改造;8.化学水处理站改造;9.新建生产辅助综合楼、职工浴室等。本项目污染物治理均依托现有工程已建设施。本项目不新增劳动定员,年运行时间330天,7920小时。本项目总投资9602.5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1352.4万元,约占总投资的14.08%。

1.大气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有组织废气共设49个排放口,其中颗粒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均采用布袋除尘器处理,经各自排气筒排放。制酸尾气、回转窑烟气经收尘等措施后进入一套烟气脱硫系统。有组织废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铅、汞、硫酸雾排放浓度均满足《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及其2020年修改单;氮氧化物、镉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燃气锅炉废气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2燃气锅炉标准;氨、硫化氢排放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标准限值的要求。

对于无组织废气,主要采取的措施有:粉状物料运输采取密闭措施,厂内大宗物料转移、输送应采取封闭式皮带通廊、封闭式皮带输送机或流态化输送等输送方式。厂内运输道路硬化,及时清扫、并采取洒水、喷雾或抑尘措施。在采取控制措施后,厂界颗粒物、硫酸雾、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排放可以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要求。厂界镉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厂界氨、硫化氢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二级标准限值。

2.水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为废酸、酸性废水、一般废水和含氯、高盐废水。废酸产生量250立方米/天,经二级硫化处理去除重金属,产生废酸处理后液为252立方米/天(含2立方米/天药剂制备水),全部进入酸性废水处理站。酸性废水产生量588立方米/天,进入酸性废水处理站处理,处理规模为700立方米/天,出水满足《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及其2020年修改单车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重金属排放限值要求后,部分回用石灰石浆及药剂制备、车间地面冲洗水,其余酸性废水(300立方米/天)与一般生产废水(1374立方米/天)、含氯废水(48立方米/天)、高盐废水(22立方米/天)一同进入废水调节池,经均质脱钙处理后,部分回用于锅炉排污降温水,其余废水进入废水深度处理站处理。废水深度处理站采用“生物制剂配合-协同脱钙-膜处理”的联合处理工艺,深度处理后废水部分回用浸出、浮选工艺补水,其余(994立方米/天)进入膜处理工序,膜处理后产生的净水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相应标准后,回用化学水处理站工序以及回转窑冲渣等。

3.声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运营期主要噪声源为离心机、破碎机、振动筛、风机等。经预测,项目区场界昼、夜间噪声预测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功能区标准限值。

主要采取的措施有:风机等强噪声设备置于风机房内。高噪声设备基础减振。强化生产管理确保降噪设施的有效运行,并加强对生产设备的保养、检修与润滑,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等。

4.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一般固废主要为水淬渣(约66060吨/年),石膏渣(约1124吨/年),运至项目配套的渣场处理。危险废物主要有收尘灰(HW48)产生量约3673吨/年,硫化渣(HW48)产生量约52.5吨/年,酸泥(HW48)产生量约17吨/年,废触媒(HW50)产生量约20吨/年,实验室废酸、废碱(HW49)产生量约2.4吨/年,废铅蓄电池(HW31)产生量约0.5吨/年,废油漆、涂料(HW48)产生量约3吨/年,废液压油(HW08)产生量约5吨/年,废润滑油(HW08)产生量约5吨/年,废机油(HW08)产生量约2吨/年,废矿物油桶(HW49)产生量约2吨/年,废离子交换树脂(HW13)产生量约5吨/年,废水深度处理滤膜(HW13)产生量约3.5吨/年,废活性炭吸附剂(HW49)产生量约0.2吨/年,经现有危废暂存间暂存,交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产生量294吨/年,集中收集后由园区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5.环境风险分析

本工程环境风险及措施主要包括:本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主要为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酸、钒、砷等,最大可信事故为危险物质泄漏及衍生事故。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主要为:按照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等有关要求设计总图布置及建设;操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持证上岗;严格按要求做好分区防渗;安装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和安全报警、火灾报警系统;采取可靠的防火防爆措施,合理选择和配备消防设施;依托现有工程事故水池;按照本次建设内容对应急预案进行修编工作并纳入现有工程已编制完成突发环境应急事件应急预案中,在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并定期演练。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规定,通过三次网上公示、两次刊登报纸公示和张贴告示等方式收集当地公众意见,公示期间未收到与本项目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有关的建议和意见。

4

新疆塔什库尔干河巴格泽子水电站工程

坝址位于塔什库尔干河所处的塔什库尔干县科克西鲁克乡喀玛如孜村上游约0.5km处,厂址位于阿克陶县塔尔乡巴格泽子村东侧约1km处。

新疆昆仑 (略)

新疆博衍水利 (略)

本工程开发任务为满足减水河段灌溉和河道生态用水的前提下发电,每年向当地电网提供4.2048亿kW·h的电量。

本工程为低坝长隧洞引水发电枢纽,等别为Ⅲ等,工程规模为中型,拦河坝最大坝高15.6m,引水隧洞长16.18km,岸边式地面厂房,电站总装机容量120MW;主要建筑物有拦河坝、泄洪建筑物、鱼道、发电引水建筑物、电站厂房及GIS楼等。工程共布置1处砂石料加工系统、6座混凝土拌和站、2座机械保养站、3座综合加工厂、5处生产生活区。布置临时道路6条,道路长3.19km,布置贝雷桥1座,长60m。

工程占地总面积50.62hm2,工程区厂房位于克州阿克陶县塔尔乡,大 (略) 塔什库尔干县科克西鲁克乡。其中永久占地共计5.94hm2,包括耕地1.06hm2,草地2.93hm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95hm2;临时用地共计29.66hm2,包括园地4.60hm2,草地3.80hm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1.26hm2。

1.地表水环境影响

工程建成运行后,对减水河段水质影响主要体现在水量减少可能造成河段水质变化,该河段水质变化主要受制于上游来水水质变化和本河段污染负荷。设计水平年,工程区上游不会进行大规模水土开发,污染源不发生较大变化,来流水质不会有较大改变。经预测,90%频率下巴格泽子减水河段各预测断面COD和NH3-N指标各月均浓度较现状变化量均很小,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Ⅰ类标准。工程运行期设置1处管理区,生活污水须采用SEJ一元化污水处理设备对管理区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经处理后综合利用,不得排河。

2.地下水环境影响

塔什库尔干河沿河坝址以下两岸低阶地区基本都开发为耕地、林地及园地,无集中河谷林草分布区域,仅在局部河滩地、心滩区零星生长有少量低地草甸和柽柳灌丛等天然植被,下泄水量变化可能对低阶地区地下水水位产生影响,由于河谷低阶区域地下水的最低水位为河流水面,河谷区局部区域地下水位的变化对河谷低阶区植被的生长基本无影响。

3.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对*生生态的影响:工程建设对*生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工程占地对其造成的一次性破坏以及由此产生的生物量损失,工程建成后,永久淹没、占用造成的生物量损失为19.78t。工程占地区植被稀疏,主要为一些山地荒漠常见物种,无珍稀保护植物分布,因此工程淹没、占地对区域*生植物影响较小。工程施工区域不涉及*生保护动物的栖息地,工程占地、人员进驻、施工活动可能会使小型兽类、爬行类和一些荒漠鸟类向淹没区及工程施工区以外迁移,但工程建设不会对其种群及数量产生大的影响。对工程区域分布的野生保护动物而言,工程建设主要占用部分觅食区域,周边类似生境分布广泛,工程不会对其觅食活动产生明显影响。工程施工期对施工影响区内野生动物会产生一定的干扰、惊吓等影响,但影响程度及范围均较小,不会对野生动物的种群及数量产生较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会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失。对河岸林草的影响:受水电站发电引水的影响,分布于减水河段区局部河滩地、心滩区的零星低地草甸和柽柳灌丛等天然植被区地下水位不会出现明显降低的状况,地下水水位的小幅变化不会对该区域的天然植被生境条件产生明显不利影响。对水生生态的影响:工程拦河引水枢纽的兴建,将在塔什库尔干河新增一道阻隔,不利于引水枢纽上下游鱼类的种质交流,种群内遗传多样性下降。壅水区形成后,利于壅水区以上河段土著鱼类的索饵、越冬,对其繁殖影响较小;引水枢纽~电站厂房尾水入河断面之间河段各月水量减少,水位降低,使得该段散布的鱼类产卵场、索饵场以及育幼场、越冬场萎缩,将造成该段鱼类资源量下降;对引水枢纽以上及大小支流分布的鱼类产卵场无影响。

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①*生生态:施工期应明确施工范围,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建立生态破坏惩罚制度;避开野生动物觅食和休息时间爆破、严禁猎捕保护动物。工程建设过程中做好施工期防护,施工结束后及时对管理区和临时施工区扰动地表进行恢复、绿化,尽可能减缓工程建设对项目区植被的影响。

电站运行期间,保证生态流量下泄,严禁超额引水发电,避免出现河道断流现象的发生,维持减水河段两岸河漫滩、心滩区地下水位,避免该区域零星分布的沙棘灌丛等天然植被生境恶化。电站管理单位应设置专人进行工程的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人,与环境保护管理部门一起做好各项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督管理工作。②水生生态:保护鱼类生境。确保坝址断面下泄生态流量,保证减水河段常年有水;将支流-阿勒玛勒克沟作为主要鱼类就地保护水域,尽量不再布设单项工程特别是拦河工程,并常年禁止一切渔业活动。

与两河口共建鱼类增殖放流站,开展鱼类增殖放流,主要放流于巴格泽子水电站坝址上游、厂房下游和常年有水的支流—阿勒玛勒克沟;补充鱼类资源。落实主体鱼道设计与施工。加强施工人员管理;加强渔政管理。

4.大气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本工程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存在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扬尘、粉尘和燃油废气,通过对施工区、施工道路定期洒水降尘,布设彩钢板拦挡;加强施工期间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及时了解周边居民环保诉求;对施工人员进行劳动保护。

5.声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各类施工机械,交通噪声等,主要对施工人员和少量附近居民产生影响,施工结束后影响消失。通过加强道路养护,施工车辆限速并设置标识,夜间禁止运输并控制夜间施工作业时段和强度等措施,可减缓施工期噪声影响。

6.固体废物影响及采取的保护措施

施工期、运营期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利用塔尔乡已建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本工程产生弃渣量为101.67万m3,规划弃渣场5处,先拦后弃、稳定堆放,施工过程中,洒水降尘,施工结束后进行场地平整。运行期危险废物主要产生于电站厂房检修环节,主要危废类型为废油,废物类别为HW08(废矿物油与含废矿物油废物),废物代码为900-214-08。按照危废相关管理规定,应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的暂存场所,按规定配置危废标识,委托有资质单位转运处置。

7.环境风险分析

本工程爆破采用外委,不设置油库和炸药库,故不存在相应的炸药和油库漏油风险,本次工程存在的主要风险是河流水质污染环境风险和运行期生态用水被挤占环境风险。

拟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加强储油设施和消防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管理;落实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处理措施,并加强定期对废(污)处理系统进行详细的检修,使系统处于良好状态运行,保证各类废水的处理设施都能正常运转发挥作用。工程运行期间,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工程设计的生态流量下泄调度制度,运行期间不定期开展环境保护监督检查,以保证工程生态流量制度落到实处;建立生态流量在线监测系统,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规定,通过三次网上公示、两次刊登报纸公示和张贴告示等方式收集当地公众意见,公示期间未收到与本项目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有关的建议和意见。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做出批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决定要求听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关于2023年9月5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厅拟对下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9月5日-2023年9月11日(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991-*(兼传真)

通讯地址: (略) 南湖西路215号,邮编*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

地点

建设

单位

环评

单位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公众参与情况

1

艾湖油田玛中4井区白碱滩组油藏开发试验地面工程

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中 (略) 玛湖勘探开发项目部

中勘冶金勘 (略) (略)

本项目建设性质为新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主体工程:(1)部署17口井,其中新井10口,勘探井转产2口,评价井转产5口;(2)新建17座井场;(3)新建2座计量站;(4)新建1座集中拉油站;(5)新建单井管线共计12.7km,新建1条集输干线长约2.7km;新建井区巡检道路共计4.8km。2.公用辅助工程:配套建设土建、通信、电气、自控等。3.环保工程:主要包括废气、废水、噪声治理、固体废物处置、土壤、地下水保护、环境风险防范、生态环境恢复、水土流失防治等工程。4.依托工程:主要包括玛18转油站、百口泉注输联合站等。

1.生态环境影响及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主要生态环境影响为井场、计量站、集中拉油站和道路等永久占地,集输管道等临时占地对地表植被破坏、土壤扰动、钻井作业对周围土壤影响和生态景观影响等。生态保护措施主要为:(1)施工期,工程设计选线尽量避开植被较丰富的区域,最大限度避免破坏野生动物的活动场所和生存环境;采取分段施工,随挖、随运、随铺、随压,不留疏松地面;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施工期划定施工活动范围,施工作业带两侧拉彩条旗以示明车辆行驶的边界,严格控制和管理运输车辆及重型机械的运行线路和范围,充分利用区域现有道路,施工机械和车辆严格按照规定路线行驶,禁止随意开辟道路;施工过程中严格规定各类工作人员的活动范围,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工作,杜绝破坏植被、加剧土壤风蚀的行为;管道施工严格限定作业范围,减少挖填作业;施工结束后对场地进行清理、平整,防止土壤沙漠化,对临时堆土区采取防尘网苫盖的方式进行防护。(2)运营期,在管线上方设置标志,以防附近的各类施工活动对管线的破坏;定期检查管线,如发生管线老化,接口断裂,及时更换管线;事故情况下造成的原油外泄事故采取防火、及时控制扩散面积并回收外泄油等措施;管线更换或修复作业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回填措施。(3)退役期,集中清理收集地面设施拆除、井场清理等工作中产生的废弃建筑残渣;对废弃井封堵内井眼,拆除井口装置,地下截去一定深度的表层套管;清理场地,清除填埋各种固体废物,恢复原有地貌;保证对废弃井采取的固井、封井措施有效可行,防止其发生油水层窜层,产生二次污染。

2.大气环境影响及项目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废气主要包括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及车辆尾气等;施工扬尘采取进出车辆减速慢行、物料苫盖的措施;施工机械及车辆采用质量合格油品,加强保养维护等措施。运营期废气主要包括井场、计量站和集中拉油站无组织挥发废气,主要污染物为VOCs和H2S。《报告书》估算,本项目运营期废气排放量VOCs约为9.136t/a,H2S约为0.0203kg/a。油气集输井场至计量站采用管道集输,加强对拉油罐的保养维护,对各站场内的设备、阀门等进行定期检查、检修,污染物排放量较少。

3.水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保护措施

施工期废(污)水主要为管线试压废水及生活污水。管线试压废水属于清净废水,试压完成后就地泼洒抑尘;生活污水进生活污水防渗收集池,定期清运至乌尔禾区污水处理厂。施工期分区防渗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相关要求。重点防渗区为钻井井口、钻井液不落地设备区、油基岩屑储罐区、柴油储罐区,防渗性能不低于6.0m厚渗透系数为1.0×10-7cm/s的黏土层防渗性能;地面进行防腐硬化处理,保证表面无裂痕。一般防渗区为水基岩屑罐区及材料堆场,防渗层的防渗性能不低于1.5m厚渗透系数为1.0×10-7cm/s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本项目运营期废水为井下作业废水,采用罐车拉运至百口泉注输联合站处理达到《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SY/T5329-2022)标准后回注地层。

4.固体废物影响及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土方作为区域土地平整土方来源或井场垫方加以利用,并实施压实平整水土保持措施。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钻井岩屑、废润滑油、废防渗材料、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本项目施工土方全部用于管沟和井场回填,无弃方产生;岩屑随泥浆一同进入不落地系统,水基 (略) 处置,满足《油气田钻井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污染物控制要求》(DB65/T3997-2017)相关要求后进行综合利用;油基钻井岩屑属于HW08类危险废物,且具有毒性,进入岩屑专用方罐在临时岩屑堆放场地暂存,由具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负责接收、转运和处置;废润滑油、废防渗材料均属于HW08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至百口泉采油厂危险废物暂存点后交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生活垃圾在垃圾收集箱暂存,定期清运至乌尔禾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井场产生的清罐底泥、落地油、废防渗材料等。运营期产生的清罐底泥约540t/a,废防渗材料约1.4t/a,废润滑油约1t/a,均属于HW08类危险废物,经收集至百口泉采油厂危险废物暂存点后交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危险废物转移及处置严格按照《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部令 第23号)和《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指南 *上石油天然气开采》要求进行管理。

5.声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噪声主要为工程机械噪声、车辆交通噪声以及钻井工程设备噪声等,采取的降噪措施主要为:使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并加强保养维护;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合理安排施工作业,避免高噪设备集中施工造成局部噪声过高;运输车辆进出工地、路过村庄时应低速行驶,少鸣笛或不鸣笛。施工噪声影响是短期的、暂时的,运输车辆噪声具有局部路段特性,噪声影响将随施工结束而消除,采取降噪措施后,不会对周围声环境造成明显影响。运营期主要噪声源为采油树、集中拉油站装车机泵、运输车辆等,其噪声源强为80~105 dB(A),经采取选用低噪设备、基础减振等降噪措施后,项目区边界昼、夜间噪声预测值均低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功能区标准限值。

6.环境风险评估

本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主要包括柴油、原油、伴生气,主要事故类型为储罐和集输管线泄漏,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主要包括:储罐、集输管线泄漏发生火灾爆炸等引发的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泄漏的油类物质污染地下水、土壤。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主要为:修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将本项目环境风险及防范措施纳入现有《中 (略) 注输联合站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对现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必要的完善和补充;严格执行井控工作管理制度,严格遵守井下作业的安全规定,在井口安装防喷器和控制装置,杜绝井喷的发生;采用多层套管保护,表层套管完全封闭各含水层,在各含水层与井筒间形成多层套管、单层水泥环的保护措施;井场设置严禁烟火标识,设备选用防爆设备;井下作业带罐操作,最大限度避免落地原油产生,原油落地侵染的土壤交由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回收、处置;加强对井口装置、集油管线、储罐等易发生泄漏的部位进行巡回检查,杜绝油井跑、冒、滴、漏,以及油气泄漏事件的发生;集输管线敷设、储罐安装前,加强对设备质量的检查,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在管线的敷设线路上设置永久性标志;定期对管线进行超声波检查,对壁厚低于规定要求的管段及时更换,消除爆管隐患;定期对管线进行巡视,加强管线和警戒标志的管理工作。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规定,通过三次网上公示、两次刊登报纸公示和张贴告示等方式收集当地公众意见,公示期间未收到与本项目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有关的建议和意见。

2

新疆阿克 (略) 乌恰水库工程

新疆维吾尔 (略) 伊西哈拉镇

库车 (略)

新疆兵 (略) (略)

本工程是平原注入式水库,主要是作为应急抗旱水源、沉砂池、事故备用池的工程任务。总库容为830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为1192.41米,死水1178.0米。工程由引水工程、水库大坝、库盘、放水涵洞及放水渠等组成,坝型为土工膜斜墙砂砾石坝,其中坝体防渗采用复合土工膜的防渗结构,最大坝高18.5米。

工程建成后在特枯年份保障乌恰镇1.81万亩基本口粮田作物生长关键期的应急抗旱水源,同时作为城北水厂地表水源的沉砂池,在城北水厂存在供水能力不足时,作为 (略) 供水的事故备用池, (略) 用水7天的水量。

1.地表水环境影响

通过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及实施节水灌溉等措施,设计水平年灌区总灌溉面积保持49.32万亩不变,同时要求灌区必须新增19.31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使灌区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工程实施后,在优先保证渠首控制断面下游生态流量的同时,满足灌区需水,同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现状渠首断面河道季节性断流的情况相比,工程实施后严格按流域规划环评下泄生态基流的要求执行,保证渠首断面下游河道不断流。

2.地下水环境影响

项目实施后,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是水质和水位,拟建乌恰水库工程坝体、坝面采用防渗体结构,因此渗漏量小,区内地下水类型为深层岩石裂隙水和第四系孔隙水,区域地下水埋藏较深,水库蓄水后,由于水库防渗措施,库水向地下入渗小,不会造成库区周围地下水位上升,另外水库水质较为清洁,不会对地下水产生大的影响,也不会造成地下水水质的恶化,对地下水的影响是可控的。

3.生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对*生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工程占地对其造成的一次性破坏以及由此产生的生物量损失,不涉及*生保护动物的栖息地,工程建设不会对其种群及数量产生大的影响。工程建设过程中做好施工期防护,施工结束后及时对临时施工区扰动地表进行恢复、绿化,尽可能减缓工程建设对项目区植被的影响。运营期严格执行水库运行方案,加强闸口管理、不得超引水;保证库车河渠首断面河道生态流量,保护水生生境。

4.大气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①施工废气:项目施工场地为防止施工扬尘污染,拟采取围挡作业、安排专人定期对施工场地清扫、洒水、合理选择运输路线、合理选择运输路线;施工作业拟采取大风天禁止施工作业、定期洒水降尘、对施工临时堆放的土方,采取防护措施、严格执行规范施工、分层开挖、分层回填的操作制度等措施。项目采取上述措施后,可有效减少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限值要求。②运营期废气:运营期无生产废气产生。

5.水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①施工期废水:本工程施工期生产废水主要来源于施工废水、生活污水等;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用水。施工废水:主要包括混凝土废水、混凝土保养时排放的废水以及机械和车辆冲洗废水,采用混凝沉淀法对砂石料加工废水进行处理后回用;采用沉淀+中和工艺对混凝土拌和废水进行处理后回用;采用隔油+沉淀工艺对机械设备保养废水进行处理。对临时生活区和水库管理区生活污水定期收集后 (略) 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场进行处置,严防污水以任何形式进入周围地表水体。②运营期废水:运营期无生产废水产生。

6.声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①施工期噪声:混凝土系统、砂石料系统等施工机械的固定连续声源噪声、交通噪声等。项目通过采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时间以及距离防护和隔声等措施减少施工噪声对区域声环境的影响,施工期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相关标准。②运营期噪声:运营期不产生噪声。

7.固体废物影响及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①施工期固废: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弃土、设备维修保养的废油等。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 (略) 生活垃圾焚烧场处置。工程设置1#弃渣场、2#弃渣场、坝后弃渣场各1处,供3处;坝后弃渣场在大坝沿线布设,可以作为大坝边坡防护用料,1#弃渣场与C2料场位于一处,主要通过采取料场和渣场在取料和弃土的平衡,以此减少对周围土壤的扰动,2#弃渣场位于项目区西侧2.5km处荒地,在减少施工弃土占地的同时对弃渣进行合理利用;设备维修保养的废油属于危险固废,全部集中收集后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②运营期固废:运营期管理站生活垃圾统一收集 (略) 生活垃圾焚烧场处置。

8.环境风险分析

施工期环境风险主要来自施工期生产废水与生活污水对周围地表水体水质污染的风险;运行期风险主要为超引水的风险导致挤占生态用水的风险。定期和定点对施工区周围地表水体进行监测。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在库车河引水渠首做好相关水量计量工作,严格控制渠首断面引水在“三条红线”总量控制指标范围之内;加强工程引水闸口的取水管理,严禁超引水。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规定,通过三次网上公示、两次刊登报纸公示和张贴告示等方式收集当地公众意见,公示期间未收到与本项目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有关的建议和意见。

3

新疆 (略) 13万t/a锌冶炼扩产提能技改

乌恰县乌恰工业园

新疆 (略)

新疆恒升 (略)

本项目为技术改造,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改造焙烧炉焙烧方式由空气焙烧为微富氧焙烧;2.湿法浸出车间增加酸浸渣过滤设施;3.提高电解车间生产电流密度,改造新液溜槽;4.综合回收车间铜渣送脱氟氯回转窑工段焙烧处理,处理后的铜渣送氧化锌浸出车间除氯;5.锌粉制造车间改造;6.新建一套无芯炉+铸锭装置,取消铜渣浮选工序,扩建铅渣浮选车间;7.尾气脱硫工艺升级改造;8.化学水处理站改造;9.新建生产辅助综合楼、职工浴室等。本项目污染物治理均依托现有工程已建设施。本项目不新增劳动定员,年运行时间330天,7920小时。本项目总投资9602.5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1352.4万元,约占总投资的14.08%。

1.大气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有组织废气共设49个排放口,其中颗粒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均采用布袋除尘器处理,经各自排气筒排放。制酸尾气、回转窑烟气经收尘等措施后进入一套烟气脱硫系统。有组织废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铅、汞、硫酸雾排放浓度均满足《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及其2020年修改单;氮氧化物、镉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燃气锅炉废气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2燃气锅炉标准;氨、硫化氢排放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标准限值的要求。

对于无组织废气,主要采取的措施有:粉状物料运输采取密闭措施,厂内大宗物料转移、输送应采取封闭式皮带通廊、封闭式皮带输送机或流态化输送等输送方式。厂内运输道路硬化,及时清扫、并采取洒水、喷雾或抑尘措施。在采取控制措施后,厂界颗粒物、硫酸雾、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排放可以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要求。厂界镉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厂界氨、硫化氢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二级标准限值。

2.水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为废酸、酸性废水、一般废水和含氯、高盐废水。废酸产生量250立方米/天,经二级硫化处理去除重金属,产生废酸处理后液为252立方米/天(含2立方米/天药剂制备水),全部进入酸性废水处理站。酸性废水产生量588立方米/天,进入酸性废水处理站处理,处理规模为700立方米/天,出水满足《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及其2020年修改单车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重金属排放限值要求后,部分回用石灰石浆及药剂制备、车间地面冲洗水,其余酸性废水(300立方米/天)与一般生产废水(1374立方米/天)、含氯废水(48立方米/天)、高盐废水(22立方米/天)一同进入废水调节池,经均质脱钙处理后,部分回用于锅炉排污降温水,其余废水进入废水深度处理站处理。废水深度处理站采用“生物制剂配合-协同脱钙-膜处理”的联合处理工艺,深度处理后废水部分回用浸出、浮选工艺补水,其余(994立方米/天)进入膜处理工序,膜处理后产生的净水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相应标准后,回用化学水处理站工序以及回转窑冲渣等。

3.声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运营期主要噪声源为离心机、破碎机、振动筛、风机等。经预测,项目区场界昼、夜间噪声预测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功能区标准限值。

主要采取的措施有:风机等强噪声设备置于风机房内。高噪声设备基础减振。强化生产管理确保降噪设施的有效运行,并加强对生产设备的保养、检修与润滑,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等。

4.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一般固废主要为水淬渣(约66060吨/年),石膏渣(约1124吨/年),运至项目配套的渣场处理。危险废物主要有收尘灰(HW48)产生量约3673吨/年,硫化渣(HW48)产生量约52.5吨/年,酸泥(HW48)产生量约17吨/年,废触媒(HW50)产生量约20吨/年,实验室废酸、废碱(HW49)产生量约2.4吨/年,废铅蓄电池(HW31)产生量约0.5吨/年,废油漆、涂料(HW48)产生量约3吨/年,废液压油(HW08)产生量约5吨/年,废润滑油(HW08)产生量约5吨/年,废机油(HW08)产生量约2吨/年,废矿物油桶(HW49)产生量约2吨/年,废离子交换树脂(HW13)产生量约5吨/年,废水深度处理滤膜(HW13)产生量约3.5吨/年,废活性炭吸附剂(HW49)产生量约0.2吨/年,经现有危废暂存间暂存,交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产生量294吨/年,集中收集后由园区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5.环境风险分析

本工程环境风险及措施主要包括:本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主要为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酸、钒、砷等,最大可信事故为危险物质泄漏及衍生事故。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主要为:按照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等有关要求设计总图布置及建设;操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持证上岗;严格按要求做好分区防渗;安装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和安全报警、火灾报警系统;采取可靠的防火防爆措施,合理选择和配备消防设施;依托现有工程事故水池;按照本次建设内容对应急预案进行修编工作并纳入现有工程已编制完成突发环境应急事件应急预案中,在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并定期演练。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规定,通过三次网上公示、两次刊登报纸公示和张贴告示等方式收集当地公众意见,公示期间未收到与本项目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有关的建议和意见。

4

新疆塔什库尔干河巴格泽子水电站工程

坝址位于塔什库尔干河所处的塔什库尔干县科克西鲁克乡喀玛如孜村上游约0.5km处,厂址位于阿克陶县塔尔乡巴格泽子村东侧约1km处。

新疆昆仑 (略)

新疆博衍水利 (略)

本工程开发任务为满足减水河段灌溉和河道生态用水的前提下发电,每年向当地电网提供4.2048亿kW·h的电量。

本工程为低坝长隧洞引水发电枢纽,等别为Ⅲ等,工程规模为中型,拦河坝最大坝高15.6m,引水隧洞长16.18km,岸边式地面厂房,电站总装机容量120MW;主要建筑物有拦河坝、泄洪建筑物、鱼道、发电引水建筑物、电站厂房及GIS楼等。工程共布置1处砂石料加工系统、6座混凝土拌和站、2座机械保养站、3座综合加工厂、5处生产生活区。布置临时道路6条,道路长3.19km,布置贝雷桥1座,长60m。

工程占地总面积50.62hm2,工程区厂房位于克州阿克陶县塔尔乡,大 (略) 塔什库尔干县科克西鲁克乡。其中永久占地共计5.94hm2,包括耕地1.06hm2,草地2.93hm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95hm2;临时用地共计29.66hm2,包括园地4.60hm2,草地3.80hm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1.26hm2。

1.地表水环境影响

工程建成运行后,对减水河段水质影响主要体现在水量减少可能造成河段水质变化,该河段水质变化主要受制于上游来水水质变化和本河段污染负荷。设计水平年,工程区上游不会进行大规模水土开发,污染源不发生较大变化,来流水质不会有较大改变。经预测,90%频率下巴格泽子减水河段各预测断面COD和NH3-N指标各月均浓度较现状变化量均很小,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Ⅰ类标准。工程运行期设置1处管理区,生活污水须采用SEJ一元化污水处理设备对管理区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经处理后综合利用,不得排河。

2.地下水环境影响

塔什库尔干河沿河坝址以下两岸低阶地区基本都开发为耕地、林地及园地,无集中河谷林草分布区域,仅在局部河滩地、心滩区零星生长有少量低地草甸和柽柳灌丛等天然植被,下泄水量变化可能对低阶地区地下水水位产生影响,由于河谷低阶区域地下水的最低水位为河流水面,河谷区局部区域地下水位的变化对河谷低阶区植被的生长基本无影响。

3.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对*生生态的影响:工程建设对*生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工程占地对其造成的一次性破坏以及由此产生的生物量损失,工程建成后,永久淹没、占用造成的生物量损失为19.78t。工程占地区植被稀疏,主要为一些山地荒漠常见物种,无珍稀保护植物分布,因此工程淹没、占地对区域*生植物影响较小。工程施工区域不涉及*生保护动物的栖息地,工程占地、人员进驻、施工活动可能会使小型兽类、爬行类和一些荒漠鸟类向淹没区及工程施工区以外迁移,但工程建设不会对其种群及数量产生大的影响。对工程区域分布的野生保护动物而言,工程建设主要占用部分觅食区域,周边类似生境分布广泛,工程不会对其觅食活动产生明显影响。工程施工期对施工影响区内野生动物会产生一定的干扰、惊吓等影响,但影响程度及范围均较小,不会对野生动物的种群及数量产生较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会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失。对河岸林草的影响:受水电站发电引水的影响,分布于减水河段区局部河滩地、心滩区的零星低地草甸和柽柳灌丛等天然植被区地下水位不会出现明显降低的状况,地下水水位的小幅变化不会对该区域的天然植被生境条件产生明显不利影响。对水生生态的影响:工程拦河引水枢纽的兴建,将在塔什库尔干河新增一道阻隔,不利于引水枢纽上下游鱼类的种质交流,种群内遗传多样性下降。壅水区形成后,利于壅水区以上河段土著鱼类的索饵、越冬,对其繁殖影响较小;引水枢纽~电站厂房尾水入河断面之间河段各月水量减少,水位降低,使得该段散布的鱼类产卵场、索饵场以及育幼场、越冬场萎缩,将造成该段鱼类资源量下降;对引水枢纽以上及大小支流分布的鱼类产卵场无影响。

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①*生生态:施工期应明确施工范围,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建立生态破坏惩罚制度;避开野生动物觅食和休息时间爆破、严禁猎捕保护动物。工程建设过程中做好施工期防护,施工结束后及时对管理区和临时施工区扰动地表进行恢复、绿化,尽可能减缓工程建设对项目区植被的影响。

电站运行期间,保证生态流量下泄,严禁超额引水发电,避免出现河道断流现象的发生,维持减水河段两岸河漫滩、心滩区地下水位,避免该区域零星分布的沙棘灌丛等天然植被生境恶化。电站管理单位应设置专人进行工程的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人,与环境保护管理部门一起做好各项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督管理工作。②水生生态:保护鱼类生境。确保坝址断面下泄生态流量,保证减水河段常年有水;将支流-阿勒玛勒克沟作为主要鱼类就地保护水域,尽量不再布设单项工程特别是拦河工程,并常年禁止一切渔业活动。

与两河口共建鱼类增殖放流站,开展鱼类增殖放流,主要放流于巴格泽子水电站坝址上游、厂房下游和常年有水的支流—阿勒玛勒克沟;补充鱼类资源。落实主体鱼道设计与施工。加强施工人员管理;加强渔政管理。

4.大气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本工程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存在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扬尘、粉尘和燃油废气,通过对施工区、施工道路定期洒水降尘,布设彩钢板拦挡;加强施工期间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及时了解周边居民环保诉求;对施工人员进行劳动保护。

5.声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各类施工机械,交通噪声等,主要对施工人员和少量附近居民产生影响,施工结束后影响消失。通过加强道路养护,施工车辆限速并设置标识,夜间禁止运输并控制夜间施工作业时段和强度等措施,可减缓施工期噪声影响。

6.固体废物影响及采取的保护措施

施工期、运营期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利用塔尔乡已建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本工程产生弃渣量为101.67万m3,规划弃渣场5处,先拦后弃、稳定堆放,施工过程中,洒水降尘,施工结束后进行场地平整。运行期危险废物主要产生于电站厂房检修环节,主要危废类型为废油,废物类别为HW08(废矿物油与含废矿物油废物),废物代码为900-214-08。按照危废相关管理规定,应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的暂存场所,按规定配置危废标识,委托有资质单位转运处置。

7.环境风险分析

本工程爆破采用外委,不设置油库和炸药库,故不存在相应的炸药和油库漏油风险,本次工程存在的主要风险是河流水质污染环境风险和运行期生态用水被挤占环境风险。

拟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加强储油设施和消防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管理;落实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处理措施,并加强定期对废(污)处理系统进行详细的检修,使系统处于良好状态运行,保证各类废水的处理设施都能正常运转发挥作用。工程运行期间,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工程设计的生态流量下泄调度制度,运行期间不定期开展环境保护监督检查,以保证工程生态流量制度落到实处;建立生态流量在线监测系统,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规定,通过三次网上公示、两次刊登报纸公示和张贴告示等方式收集当地公众意见,公示期间未收到与本项目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有关的建议和意见。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做出批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决定要求听证。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