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生态环境局关于拟对文山中泰锰业有限公司老乌锰矿东部矿段矿山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查情况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文山州生态环境局关于拟对文山中泰锰业有限公司老乌锰矿东部矿段矿山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查情况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9月7日-2023年9月13日。

联系电话:0876-* 0876-*(州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受理窗口)公示期: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 (略) 河西路38号文山州生态环境局

邮 编:*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略) 老乌锰矿东部矿段矿山开发项目

项目名称: (略) 老乌锰矿东部矿段矿山开发项目

建设单位: (略)

建设地点: (略) 区313°方向平距50km处,行政区划隶属德厚镇明湖村委会。矿区地理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极值为:东经103°51′49″~103°52′31″,北纬23°38′00″~23°38′17″。划定矿区范围由7个拐点圈定,划定矿区面积0.2583km2,开采标高1620m~1200m。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规模和开采矿种:项目开采矿种为锰矿,生产规模为6万t/a,矿山正常生产服务年限为19.87年,基建期为1.0年(12个月),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开采标高为1620m~1200m。本次开采范围及对象为矿权范围内经储量核实评审、备案保有的Va、Va-1两个矿体的矿石资源。

产品方案:本矿山产品方案为锰矿原生矿石开采,采出矿石锰平均品位11.51%,开采后矿石运至工业场地原矿临时堆场堆存,最终由汽车运至冶炼厂出售。

工程占地:本项目永久工程占地为0.177hm2,包括1#明斜井工业场地、1#、2#回风竖井场地、矿山道路组成。工业场地区占地0.126hm2,1#回风竖井场地占地0.0111hm2,矿山道路区占地0.04hm2。项目区占地类型及面积为:乔木林地0.1371hm2,交通运输道路0.04hm2

建设内容:本项目为 (略) 老乌锰矿东部矿段矿山开发项目,本矿山共设计开Va、Va-1两个矿体,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等,其中主体工程包括井下开拓、井下运输系统及通风系统;辅助工程包括工业场地、矿区道路、辅助设施区等;公用工程包括供电、供气、供水及排水等;环保工程包括生产废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降噪设备、生态保护及恢复措施等。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采矿劳动定员共46人,其中生产工人38人,管理及技术人员8人,年工作300天,每天2班,每班8小时。

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1996.4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35.7万元,占总投资6.797%。

一、(一)施工期

1、大气环境

施工开挖土石方易产生扬尘,挖方及建筑材料堆放也会有部分扬尘产生。燃油机械设备作业时产生的尾气,污染物主要为CO2、NOX、碳氧化合物等,呈无组织排放。

工程开挖土石方主要为巷道掘进、工业场地的建设,土石方量小,产生的扬尘小,通过合理施工方式可有效避免扬尘影响;燃油施工机具尾气产生量小,间断排放,对环境空气影响有限;通过采取洒水降尘,运输物料的车辆覆盖篷布,洒落的物料及时清除,废土石存放于废石转运场,由汽 (略) 万 (略) 制环保烧结砖。等措施,减少施工粉尘的影响。建设单位采用电能供热,属清洁能源,对环境空气影响小。施工期间必须加强洒水防尘工作,减少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水环境

项目施工期水污染源主要为掘进过程的矿井涌水,以及少量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1)生活污水:施工期的生活污水主要是食堂污水及洗漱水,主要污染物是COD、BOD5等。本次矿山建设预计施工人员20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为0.8m3/d。目前矿山北侧 (略) 老乌锰矿采矿办公区已建厕所,施工人员如厕废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派专人定期清掏,用于矿区周边的农田施肥,不外排,生活废水进入沉砂池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洒水降尘。(2)施工废水:施工期间新掘巷道时,井下会产生矿井水,雨季最大水量约为13.318m3/d。建设期应先行建设生产废水处理站(20m3/d),建设期矿井水经矿生产废水处理站后处理后回用于井下、地面洒水防尘。施工中混凝土的养护、场地冲洗等过程产生,施工废水产生共计720m3/d。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意排放会影响周围水体水质。施工废水均排入沉砂池(容积为20m3)进行预处理,处理后的生产废水可用于砼搅拌,砂浆用水等,以及晴天对周围环境的洒水降尘,减少施工场地的粉尘量,不能将生产废水随意抛洒。施工期废水不外排,对周边地表水环境较小。

3、声环境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主要为工业场地设备产生噪声影响。工程建设过程中,主要噪声源是地面工程施工中的施工机械和为井筒及井下施工服务的通风机和压风机。地面工程施工主要噪声源有:推土机、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机、电锯、运输车辆等。由于施工阶段一般为露天作业,无隔声与削减措施,故传播较远,将对工业场地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通过噪声预测,施工设备昼间在20m,夜间在150m可以达《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距离项目矿山1#明斜井工业场地最近的村庄为小明湖村(1543m),因此项目施工对村民的影响较小,物料进场要安排在白天进行,避免夜间影响村民休息;采取这些措施后,项目施工对周围村民的影响可以得到控制,且施工过程是暂时的,施工噪声的不利影响会随施工结束而停止。

4、固体废物影响

(1)建设期固废主要为掘进废石和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项目基建期产生掘进废石2.31万m3(5.775万吨),由汽 (略) 万 (略) 制环保烧结砖,建设期弃方能得到妥善处置,对外环境影响小。施工期生活垃圾是由施工人员产生的,施工人员约20人,人均产生量0.5kg/d,垃圾产生量为10kg/d。施工过程中,应集中收集后定期清运至小明湖村垃圾堆放点堆放,严禁乱堆乱扔,防止产生二次污染。废弃建筑材料包括废弃砖、石、混凝土、木制(铁制)材料、装修材料等,项目应进行分类集中堆存,能回收利用的部分,例如木制(铁制)材料等,由回收商进行收购,重复利用,余下部分按要求处理,禁止与生活垃圾混合处置,禁止随意丢弃。

(2)放顶对采空区影响分析:开采区放顶,回采后巷道侧向顶板在矿山压力作用下沿切缝结构面垮落,形成短臂梁结构,减弱了采空区岩层向沿空巷道顶板的载荷传递,且使顶板断裂线整体转移至采空区侧,更有利于沿空巷道的维护;切缝范围内的岩层垮落后,碎胀的矸石能较好地充填回采空间,及时支撑上覆顶板并限制其回转下沉,大大减小了围岩变形量,放顶后会对落顶区进行封闭,并禁止人员入内,因此放顶对采空区影响较小。

5、生态环境影响

该项目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改变土地利用性质:采矿工业场地等的建设占用土地,使局部土地的利用性质发生改变,同时由于地表裸露使得水蚀和风蚀加强。

(2)生物损失:项目的建设清除了占地范围内的植被,造成生物损失,降低区域植被覆盖度和生物多样指数。(3)造成水土流失:采矿工业场地等工程的建设清除植被、翻动土壤,平整场地,易产生风蚀水蚀,易产生新的水土流失。(4)扬尘影响植物生长:该项目施工产生的扬尘和粉尘,使悬浮颗粒自然沉降在周围植物的叶片上,阻塞气孔,影响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有碍作物生长。(5)破坏景观协调性:采区等与原有景观的不协调,增加了景观的破碎度,降低了原景观的审美价值。(5)新增占地对植被的影响:新增占地主要为灌木草丛、耕地植被,季风常绿阔叶林,且占用的季风常叶阔叶林次生性质较为明显。植物种类均为常见种和广布种,项目对植被和植物的影响较小。

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区内的植被在短时间内即会自然恢复,水土流失随之恢复到破坏前的水平,部分地段需要采取人工植物措施恢复植被。永久占地区的植被将永远消失,如果不采取措施,水土流失随之扩大和加剧。项目的施工建设不会对区域植被、物种产生影响,也不会改变区域的生态系统结构。因此项目建设虽然会对评价区植物造成短时期影响,但是随着项目竣工绿化覆土后,评价区内的绿化面积、植被将得到改善,对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项目绿化时应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结合工程区立地条件和当地实际情况,种植当地适宜的植被物种,这样绿化不会引入外来有害物种,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

5、水土流失影响

根据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项目区内自然环境状况及地形坡度等因素,项目区侵蚀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按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标准,项目区属以水力侵蚀为主的西南岩溶区,土壤侵蚀模数允许值为500t/(km2?a)。根据本工程工期短、原地形地貌简单、原生水土流失微弱等特点,经分析,工程建设造成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施工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场地平整,道路基础开挖等建设活动,破坏了原地貌形态和周边植被,使原来相对稳定的地表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和破坏,降低抗蚀能力,在降雨及径流的作用下,造成了水土流失。

本项目建筑垃圾应由施工方及时清理,能回用综合利用,不能利用的按规定处理,不随意堆放。项目内植草、种树等绿化工作应按主体工程施工进度分阶段同步进行,对不能同步进行的部分,应对裸露的地表或覆土地段用土工布覆盖,避免产生水土流失。

(二)运营期

1、大气环境影响

(1)运输道路扬尘影响:矿山开采期间采出矿石及废土石采用汽车运输,运输过程中将产生道路扬尘和汽车尾气。一般情况,在自然风作用下,运输道路扬尘的影响范围一般在道路两侧30m区域内,且只有车辆经过时才产生粉尘,属于间断性影响。

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在运营期对运矿道路路面进行定期维护,保持路面平整;对运输车辆箱体加盖帆布,保证车载原料不洒落;严格控制车辆超载和车速;在干旱季节或扬尘较大天气下,定时对运输道路进行洒水降尘,有效减轻运输道路扬尘的影响。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运输扬尘对沿线环境空气影响可控,不会导致区内环境空气功能下降,对沿线居民生活影响有限。

(2)食堂油烟对环境的影响:矿山办公生活区设置食堂,采用电等清洁燃料,每天约供46人用餐。食堂在备餐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油烟废气。油烟经集气罩和净化效率高于60%的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通过烟囱外排。油烟排放量可削减至3.558kg/a,排放浓度小于1.32mg/m3;食堂产生的油烟可达《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小型设施标准。因此,项目食堂油烟对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影响不大。

(3)其他废气影响:本项目开采需要进行爆破。开采爆破具有瞬时性、间歇性的特点,项目属于地下开采,坑下开采爆破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气污染物。其随着风井排风将排出地表。根据类比同类矿山井下爆破资料,爆破后排出井下的废气中CO≤ 15mg/m3、NOx≤5mg/m3。风井口距离关心点距离较远,并且爆破为间断作业,故其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不大。

矿山机械设备及汽车尾气主要成分是总烃,总烃是多种碳氧化合物的混合物,车用燃油来源不同、燃油发动机工况不同、汽车载重不同等都会造成排放尾气中总烃成分的比例不同。项目区内废土石及矿石需要少量机械作业和短距离运输,矿山机械设备排放的汽车尾气可通过大气扩散,因此项目机械设备尾气排放对区域内环境空气影响不大。

2、地表水环境影响

运营期废水主要为矿坑涌水、工业场地初期雨水及生活污水。根据工程分析,工业场地初期雨水经雨水收集池收集、沉淀后,全部回用于洒水降尘用水,不外排。项目锰矿地下开采时,矿坑涌水经生产废水处理站处理后主要回用于洒水降尘用水、绿化,不外排。矿部办公生活区员工洗漱废水经化粪池收集、预处理后,定期清掏用于周边农田施肥,不外排,对感古河、老乌海等周边地表水环境影响小。

3、地下水环境影响

矿山的开采将引起自采场外一定范围的含水层地下水发生漏失,采区边界疏干半径影响范围内含水层的地下水均会以矿坑涌水的形式进行漏失,该区域内的地下水水量将会减少,以地表水的形式进行排放。在项目防渗层出现破损或破裂,废水发生渗漏的非正常状况下,随着时间的增加,废水通过池底发生渗漏的量会逐渐增加,项目区采取防渗措施的情况下,项目正常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污废水、固废等污染物发生渗漏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在建设期做好污染防渗措施,运行期加强维护和管理情况下,污废水发生渗漏或泄漏的可能性较小,项目建设运营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是可控的。

矿体主要赋存于矿体主要赋存三叠系中统法郎组第五段二亚段(T2f52)弱裂隙含水层,该地层岩石完整性好,节理裂隙稀疏,富水性相对弱。本次采矿活动会对其产生影响,该地层为弱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弱,矿体所在地层没有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因此矿山地下开采对区域地下水水量影响较小。项目周边村庄饮用水为坝心乡小河尾水库,取水点与项目生产废水处理站不在同一个水文地质单元内,项目开采对周边村庄饮用水影响较小。项目对可能产生地下水影响的各项途径均进行有效预防,在确保各项防渗措施得以落实,并加强维护和厂区环境管理的前提下,可有效控制项目区内的废水污染物下渗现象,避免污染地下水,因此项目对区域地下水的影响较小,项目运营对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产生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3、声环境影响

本项目采用地下开采方式,井下开采设备噪声经井壁、岩层阻隔后对地面声环境基本无影响。根据预测结果,项目运营期工业场地东、西、南、北各场界昼间和夜间的噪声贡献值均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标准。由于周围自然村与矿区的距离均较远,受机械设备噪声、爆破噪声、爆破振动、运输的影响轻微。因此,本项目噪声对声环境和关心点的影响较小。

6、固体废物影响

(1)废石:本项目矿山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属于第Ⅰ类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的废石临时存放在废石转运场,由汽 (略) (略) 厂区进行制砖。(2)生活垃圾:本项目采矿劳动定员共46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3kg/d,6.9t/a。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经统一收集后,运至小明湖村垃圾收集点,再由环卫部门处置。(3)化粪池污泥:项目生活废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由周边村民定期清掏用于周边农田施肥。(4)生产废水处理站污泥:运营期对生产废水处理站污泥进行属性鉴定,若鉴定为危废应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后委托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要求暂存场所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23年7月1日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危废贮存要求; 若鉴定为Ⅰ类工业固体废物,存放于废石转运场,由汽 (略) 万 (略) 制环保烧结砖;若鉴定为Ⅱ类工业固体废物按照其相关规定进行处置。(5)废锰砂:项目生产废水处理站采用锰砂进行处理,锰砂每五年进行一次更换,在除铁锰滤池中运行时,水中低价铁锰离子先被覆合锰砂滤膜吸附,然后被氧化和水解,使用一年的覆合锰砂,运行期锰砂要进行4次更换,废锰砂的产生量约为0.05t/a,锰砂表面有絮凝体Fe(OH)3、MnO2等,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不属于危险废物,运营期对生产废水处理站产生的废锰砂定期委托供应厂家定期更换。(6)废机油:矿山工业场地开矿设备检修及保养将产生废机油,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废机油属于HW08,900-214-08,建设单位在1#明斜井工业场地设置一个专门的危废暂存间,将废机油收集于塑料油桶中后,定期委托具备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规范处置,妥善处置,禁止乱丢乱放。废机油的暂存及管理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中危废贮存要求进行,2023年7月1日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危废贮存要求。

7、土壤环境影响

对土壤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事故工况下污染物泄漏,主要表现在污染物垂直入渗对周边土壤的影响。建设单位在管理方面严加管理,并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可有效防治因废水泄露造成对区域土壤环境的影响,出现污染土壤环境的可能性不大,通过以上土壤污染防控措施,土壤环境污染风险可接受。

8、生态环境影响

(1)土地利用、基本农田、公益林影响

本项目永久工程占地为0.177hm2,包括1#明斜井工业场地、1#、2#回风竖井场地、矿山道路组成。工业场地区占地0.126hm2,1#回风竖井场地占地0.0111hm2,矿山道路区占地0.04hm2。

项目区占地类型及面积为:乔木林地0.1371hm2,交通运输道路0.04hm2。

项目永久占地以有林地为主,改变了原有土地的类型,本项目实施后通过工程措施及植物防护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占地不涉及基本农田及基本农田保护区,项目 (略) 基本农田的影响较小。本项目拟使用 (略) 德厚镇明湖村民委员会、湖海村民委员会及感古村民委员会集体所有,项目使用林地在其矿权许可证范围内,项目区所在地不属于退耕还林(草)地块,项目工程区 (略) 级重点保护珍稀植物,无特有珍稀、濒危植物种类分布,使用林地的树种为云南松等一些常见树种。项目不占用公益林,本项目 (略) 公益林的影响较小。

(2)植被、植物资源影响

项目永久占地所造成的植被损失是不可逆的,但总的来说,减少的面积占评价区同类植被面积的比例不大,不会造成植被类型在评价区内的消失,影响有限。工程永久占地将损毁原有的植被类型,导致该区域生长的植物死亡,对植物种质资源和数量造成一定损失。受项目影响的植物种类均为当地常见种和广布种,项目建设虽会造成占地区植物个体数量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的减少,但对该地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和植物资源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也不会导致当地植物区系的组成、性质以及特点发生根本的改变。工程占地均属于矿区范围用地,无新增矿区外的用地;且本项目属于地下开采矿体,上述工程内容在矿区范围内,矿区矿界已划定。工程建设占用的植被类型仅是使植被类型面积在评价区内出现面积减少,不会导致任何一种植被类型的毁灭和消失。且此种影响仅局限于矿区范围,在矿区范围外无工程内容,不会对矿区外的植被造成影响。

本矿山工程占地会根部性改变占地的植被类型,但是人工植被类型属于常见的类型,矿山的开采不会导致任何植被类型的根本功能改变。且矿山开采结束后通过对矿区工业场地周围进行复垦,复垦后,不会改变区域植被的类型,不会改变区域植被作为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的功能。随着项目运营,进入评价区的人员逐渐增多,可能会对项目周边的植被造成一定程度威胁,如践踏植被、砍伐树木、攀折花木、森林用火等,因此,必须加强运营期人员的环保宣传教育,加强森林用火管理。

(3)动物影响

工程建设将造成一定的植被破坏,缩小了野生动物的栖息空间,阻隔了部分野生动物的活动区域、迁移途径、觅食范围等,从而对野生动物的生存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评价区植被类型间断,多为人工植被,造成的变化不大,在大尺度上具有相同的生境,因此评价区有许多动物的替代生境,动物比较容易找到栖息场所。另外,工程施工范围相对不大,工程建设影响的范围不大,且影响时间短,因此对野生动物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当植被恢复后,它们仍可回到原来的领域。工程建设施工和运营对*栖脊椎动物的影响是有限的,对*栖野生动物的多样性和种群数量均不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在工业场地和开采区等预计受建设扰动和开采影响较严重的地区主要为人工林,且影响面积很小,所以不会对以上保护动物栖息地造成影响。再加上评价区受到人为活动的长期影响,主要是农业生产及生活的影响,评价区目前的植被类型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原生植被已大量遭受破坏,导致以上保护动物的生境已经遭到很大的破坏、破碎化严重、连通性很差,故其种群数量已经很少。所以工程建设不会对保护动物的生境质量造成更大的影响,也不会使以上保护动物的生境进一步破碎化,由于影响面积很小,故也不会对以上保护动物生境的连通性造成影响。另外,本项目不涉及重要生境。因此,工程建设对评价区保护动物的影响不大。

(3)水土流失影响

由于矿山开采造成的土壤侵蚀影响因素改变主要包括:①由于工程建设造成大量的松散表土发生运移并重新堆积,使土壤水分和养分散失,土体结构被破坏,堆积后的表土松散,降低了地表土壤的抗蚀力,增加了土壤侵蚀的可能性。②由于开采过程中排土量增多,逐渐形成了占地面积较大和高度较高的人工堆垫地貌,雨季改变了汇流条件,增加了发生水蚀侵蚀的可能。

运营期土壤侵蚀影响区域主要为采矿区,以风力侵蚀为主,兼有水力侵蚀,边坡以水力侵蚀为主,风力侵蚀次之。根据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项目运行期主要水土流失矿山关闭时产生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预测面积为0.25hm2,运行期预测水土流失量为21.81t。虽然项目运营会产生水土流失影响,但这种影响程度不是短时间的剧烈影响,而是整个运营期缓慢地改变,在开采过程中按照边采边恢复的原则,对有条件恢复的区域及时进行生态恢复或复垦整治措施,产生的水土流失影响程度还将进一步减缓。水土保持报告中针对不同区域设计了修建截水沟、排水沟和沉淀池,增加临时覆盖等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并设置了相应的水土保持管理措施,均能不同程度地减轻水土流失影响,在采取上述措施后,运营期的水土流失量不大,产生的水土流失在可承受范围内。

(三)地表沉陷影响

1、采空区地面沉陷变形

根据预测地表移动范围各矿体地表变形量计算结果显示,结合周边生产矿井的生产经验进行工程类比分析,矿山Va、Va-1矿体矿产资源采动后均存在造成地表移动变形甚至是产生地面塌陷的可能。从矿层的采深比来看,Va、Va-1矿体开采过程中尤其是开采中后期及浅部矿体因采空区地表移动产生的地裂缝、地表塌陷及在移动变形盆地及周边内诱发产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总体矿井地表最终变形整体较明显,采矿影响较强烈,矿体顶底板围岩为含锰泥质粉砂岩、粉砂岩、泥岩,为相对隔水层,属软弱—半坚硬岩组,岩层稳固性一般。预测开采中后期,随着矿体大面积的回采,采空区不断增大,支撑采空区上部的岩层、土体在应力环境改变及内力作用条件下,将形成以采区为中心的移动盆地,在开采顶层时产生较明显地表变形,可能性大,变形破坏强烈区主要分布于开采矿坑边界部位。矿层开采后,其上覆岩层将首先发生移动与破坏,而后再传递至地表,采空区地表将出现地表裂缝,局部地段可能产生采空区塌陷,并伴随产生或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措施:(1)填塞地裂缝工程:主要针对矿体岩石移动范围,在开采过程中,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可能产生暂时性地面裂缝,又称闭合裂缝,随着下一个工作面的开采,裂缝又自行闭合,这类暂时性地面裂缝先期可以不采取措施,待闭合后稍加充填平整即可恢复土地耕种。而在工作面和采区边界地表将产生永久性裂缝,又称张开裂缝,此类裂缝随着开采强度的不断扩大而增大,地表移动稳定后裂缝并不完全闭合,对此类永久性裂缝,在开采时裂缝一出现就应采取回填措施。(2)覆土平整塌陷坑工程:主要针对矿体岩石移动范围,通过土地平整,削高填低,达到田间灌溉和满足基本农田耕作的要求,并按照田间土地平整,通过改善农田灌溉条件,达到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建设高产稳产的根本目的。(3)林地生态恢复:山体滑坡,裂缝导致的树木倾斜等,可能使局部地区植被发生逆行演替,景观发生改变。沉陷林地的复垦采取两种方案:一是对受损的树木,及时扶正树体,出现的裂缝等,应及时填补裂缝,覆盖营养土层,厚度不得小于0.7m,并种植当地易于成活的树种。二是对沉陷严重的地块或是滑坡区域,根据海拔、地貌类型、坡向、坡度、土壤质地、土层厚度等,并结合当地林地规划、退耕还林规划等,采取适宜的整地措施,选择适宜的品种,适地适树,增加植被覆盖度,在林地区域主要补种当地的乔木,灌木林地区域种植灌木林等。对位于陡坡处受中度破坏影响的林地,无法采取扶正、补种等措施,以及极少数受重度破坏无法复垦的林地应进行补偿。受中度影响的林地树木发生倒伏,进行人工扶正、补种,恢复原有生产力。

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分析结果,现状条件下,评估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划分为较严重区(ii)和较轻区(iii)两个区。(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区(ii):分布于评估区中部,占地面积约为19.6311hm2,占整个评估区的11.32%。其包括的主要区域为探矿坑道、坑口场地、现状地质灾害影响区等。该区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矿山开采对含水层结构破坏较严重。现状下矿业活动对区内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总体较严重。现状矿业活动对土地植被资源破坏程度为较严重;现状下对区内水土环境污染程度较轻。(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轻区(iii):评估区范围内除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以外的区域。占地面积约153.8420hm2,占整个评估区的88.68%。

根据《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的要求,结合评估区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及拟建工程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程度,对本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将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为危险性大区(Ⅰ)、危险性小区(Ⅲ)两个区。(1)危险性大区(Ⅰ):分布于评估区中部,占地面积约46.2246hm2,主要包括预测地表移动范围、1#主斜井坑口场地、钻探工程、拟建1#明斜井坑口工业场地、矿山道路等。(2)危险性小区(Ⅲ):

危险性小即为地质环境影响危险性预测评估为危险性小,危害小,面积约为126.7183hm2,占整个评估区的73.05%,地质环境危险性预测评估为危险性小。

3、对平文高速公路的影响

根据项目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方案中圈定出移动变形盆地范围的面积为33.8847hm2。Va矿体最大下沉值为995.6mm,最大水平移动值为298.68 mm,最大水平变形值为2.29mm/m,Va-1矿体最大下沉值为561.94mm,最大水平移动值为168.58mm,最大水平变形值为2.62mm/m。

矿区西南侧有平文高速公路经过,高速公路边坡距离划定矿区范围约190—250m,井下开采岩石移动范围距离边坡最小距离约100m,有可能造成地表塌陷而引起滑坡、泥石流、滚石等安全隐患,后期采空区主要分布在含锰泥质粉砂岩、粉砂岩、泥岩中,其富水性弱,属层状碎屑岩软弱—坚硬岩组,矿山后期工业场地均布置与矿区北部,与高速公路有山脊相隔,高速公路边坡区已建有防护网,预测采矿活动引发地质灾害对平文高速危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及危险性小。

(四)闭矿环境影响

矿山闭矿时,若不进行有效的管理后治理,将会加剧和形成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1、地下锰矿开采使岩层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使地表原有形态发生一些变化,随着开采深度加大,矿井开挖可能产生地表塌陷。地表沉降给井下范围内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2、工业场地表土裸露,地表疏松,在地表径流和降雨影响下,易形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会产生溃坝而造成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矿山闭矿后,按照有关规定必须进行矿山闭坑评价报告,包括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三废排放及处置情况、矿山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等,在矿山闭坑评价报告确认能闭坑的前提下,方能进行闭坑设计和复垦。生态恢复按水土保持方案和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中相应生态恢复工程实施。

(五)环境风险

本项目为锰矿开采项目,本项目开采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为机油、柴油等物质泄漏造成的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发生火灾衍生的次生大气污染。

1、大气环境风险:项目大气环境风险主要来源于废机油遇到明火引起的火灾事故造成的大气环境污染;项目区若发生火灾事故,会影响到周边设施正常生产,火灾事故中热辐射、冲击波等直接危害属于安全事故范畴,其对环境的影响范围一般不超出工业场地;而未燃烧的危险物质在高温下迅速挥发释放至大气及燃烧物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伴生/次生物质属于环境风险分析对象,其污染属于环境事故范畴,往往会对厂界外的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2、水环境风险:项目对地表水环境的风险影响主要是废机油遇到明火引起的火灾事故产生的消防废水对地表水的影响。

防范措施:(1)预防:在工业场地及周围设置灭火器;在工业场地内设置禁止烟火标识,加强管理,禁止携带明火进入厂区;定期检查危废暂存间内废机油桶和仓库内柴油储存桶,发现泄漏及时更换;对员工加强培训,告知危险区域及应急通道,标识应急疏散图;加强员工培训及安全管理,减小事故隐患。(2)事故状态:当发生火灾时,迅速转移周围人群,并同时拨打119,寻求消防部门的帮助,启动应急预案,寻求政府部门及周边势力的帮助。项目区废机油、柴油等油类物质发生泄漏时,应立即进行堵截,在危废暂存间、柴油储存桶周围设置围堰拦截后,转移至事故桶收集后交由有危废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环评提出防范、减缓及应急措施和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后,风险事故率可降低到最小,而企业在出现突发事故时,有一定计划进行抢险、救险,使事故产生的影响范围得以减小,财产损失率及人员伤亡率降到最低,对周边及企业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二、评估结论

《报告书》编制基本规范,主要环境问题论述基本清楚,评价结论总体可信,可作为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依据。

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符合《“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略) 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审查意见、《 (略) 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 (略)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略) 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钨行业规范条件》《 (略) 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5〕38号)、《 (略) 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工作方案》《文山州“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 (略) 主体功能区规划》《 (略) 生态功能区划》《文山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略) 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等相关要求。

根据《 (略) 自然资源局关于 (略) 老乌锰矿采矿权新立联勘联审、矿山生态环境综合评估是否涉及各类保护区及相关规划的审查意见》和《 (略) 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数据查询审批表》, (略) 老乌锰矿采矿权新立不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保护区、国家公园、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水资源保护区、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项目压覆区、矿产资源规划禁止区和限制区等重要地区范围内。

项目的建设和营运将对当地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只要建设单位严格落实《报告书》及本评估报告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建议,项目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可以得到控制,其影响程度在区域环境容量可以承受的范围。从区域环境保护角度分析, (略) 老乌锰矿东部矿段矿山开发项目建设可行。

文山州生态环境局

2023年9月7日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9月7日-2023年9月13日。

联系电话:0876-* 0876-*(州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受理窗口)公示期: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 (略) 河西路38号文山州生态环境局

邮 编:*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略) 老乌锰矿东部矿段矿山开发项目

项目名称: (略) 老乌锰矿东部矿段矿山开发项目

建设单位: (略)

建设地点: (略) 区313°方向平距50km处,行政区划隶属德厚镇明湖村委会。矿区地理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极值为:东经103°51′49″~103°52′31″,北纬23°38′00″~23°38′17″。划定矿区范围由7个拐点圈定,划定矿区面积0.2583km2,开采标高1620m~1200m。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规模和开采矿种:项目开采矿种为锰矿,生产规模为6万t/a,矿山正常生产服务年限为19.87年,基建期为1.0年(12个月),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开采标高为1620m~1200m。本次开采范围及对象为矿权范围内经储量核实评审、备案保有的Va、Va-1两个矿体的矿石资源。

产品方案:本矿山产品方案为锰矿原生矿石开采,采出矿石锰平均品位11.51%,开采后矿石运至工业场地原矿临时堆场堆存,最终由汽车运至冶炼厂出售。

工程占地:本项目永久工程占地为0.177hm2,包括1#明斜井工业场地、1#、2#回风竖井场地、矿山道路组成。工业场地区占地0.126hm2,1#回风竖井场地占地0.0111hm2,矿山道路区占地0.04hm2。项目区占地类型及面积为:乔木林地0.1371hm2,交通运输道路0.04hm2

建设内容:本项目为 (略) 老乌锰矿东部矿段矿山开发项目,本矿山共设计开Va、Va-1两个矿体,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等,其中主体工程包括井下开拓、井下运输系统及通风系统;辅助工程包括工业场地、矿区道路、辅助设施区等;公用工程包括供电、供气、供水及排水等;环保工程包括生产废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降噪设备、生态保护及恢复措施等。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采矿劳动定员共46人,其中生产工人38人,管理及技术人员8人,年工作300天,每天2班,每班8小时。

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1996.4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35.7万元,占总投资6.797%。

一、(一)施工期

1、大气环境

施工开挖土石方易产生扬尘,挖方及建筑材料堆放也会有部分扬尘产生。燃油机械设备作业时产生的尾气,污染物主要为CO2、NOX、碳氧化合物等,呈无组织排放。

工程开挖土石方主要为巷道掘进、工业场地的建设,土石方量小,产生的扬尘小,通过合理施工方式可有效避免扬尘影响;燃油施工机具尾气产生量小,间断排放,对环境空气影响有限;通过采取洒水降尘,运输物料的车辆覆盖篷布,洒落的物料及时清除,废土石存放于废石转运场,由汽 (略) 万 (略) 制环保烧结砖。等措施,减少施工粉尘的影响。建设单位采用电能供热,属清洁能源,对环境空气影响小。施工期间必须加强洒水防尘工作,减少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水环境

项目施工期水污染源主要为掘进过程的矿井涌水,以及少量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1)生活污水:施工期的生活污水主要是食堂污水及洗漱水,主要污染物是COD、BOD5等。本次矿山建设预计施工人员20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为0.8m3/d。目前矿山北侧 (略) 老乌锰矿采矿办公区已建厕所,施工人员如厕废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派专人定期清掏,用于矿区周边的农田施肥,不外排,生活废水进入沉砂池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洒水降尘。(2)施工废水:施工期间新掘巷道时,井下会产生矿井水,雨季最大水量约为13.318m3/d。建设期应先行建设生产废水处理站(20m3/d),建设期矿井水经矿生产废水处理站后处理后回用于井下、地面洒水防尘。施工中混凝土的养护、场地冲洗等过程产生,施工废水产生共计720m3/d。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意排放会影响周围水体水质。施工废水均排入沉砂池(容积为20m3)进行预处理,处理后的生产废水可用于砼搅拌,砂浆用水等,以及晴天对周围环境的洒水降尘,减少施工场地的粉尘量,不能将生产废水随意抛洒。施工期废水不外排,对周边地表水环境较小。

3、声环境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主要为工业场地设备产生噪声影响。工程建设过程中,主要噪声源是地面工程施工中的施工机械和为井筒及井下施工服务的通风机和压风机。地面工程施工主要噪声源有:推土机、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机、电锯、运输车辆等。由于施工阶段一般为露天作业,无隔声与削减措施,故传播较远,将对工业场地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通过噪声预测,施工设备昼间在20m,夜间在150m可以达《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距离项目矿山1#明斜井工业场地最近的村庄为小明湖村(1543m),因此项目施工对村民的影响较小,物料进场要安排在白天进行,避免夜间影响村民休息;采取这些措施后,项目施工对周围村民的影响可以得到控制,且施工过程是暂时的,施工噪声的不利影响会随施工结束而停止。

4、固体废物影响

(1)建设期固废主要为掘进废石和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项目基建期产生掘进废石2.31万m3(5.775万吨),由汽 (略) 万 (略) 制环保烧结砖,建设期弃方能得到妥善处置,对外环境影响小。施工期生活垃圾是由施工人员产生的,施工人员约20人,人均产生量0.5kg/d,垃圾产生量为10kg/d。施工过程中,应集中收集后定期清运至小明湖村垃圾堆放点堆放,严禁乱堆乱扔,防止产生二次污染。废弃建筑材料包括废弃砖、石、混凝土、木制(铁制)材料、装修材料等,项目应进行分类集中堆存,能回收利用的部分,例如木制(铁制)材料等,由回收商进行收购,重复利用,余下部分按要求处理,禁止与生活垃圾混合处置,禁止随意丢弃。

(2)放顶对采空区影响分析:开采区放顶,回采后巷道侧向顶板在矿山压力作用下沿切缝结构面垮落,形成短臂梁结构,减弱了采空区岩层向沿空巷道顶板的载荷传递,且使顶板断裂线整体转移至采空区侧,更有利于沿空巷道的维护;切缝范围内的岩层垮落后,碎胀的矸石能较好地充填回采空间,及时支撑上覆顶板并限制其回转下沉,大大减小了围岩变形量,放顶后会对落顶区进行封闭,并禁止人员入内,因此放顶对采空区影响较小。

5、生态环境影响

该项目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改变土地利用性质:采矿工业场地等的建设占用土地,使局部土地的利用性质发生改变,同时由于地表裸露使得水蚀和风蚀加强。

(2)生物损失:项目的建设清除了占地范围内的植被,造成生物损失,降低区域植被覆盖度和生物多样指数。(3)造成水土流失:采矿工业场地等工程的建设清除植被、翻动土壤,平整场地,易产生风蚀水蚀,易产生新的水土流失。(4)扬尘影响植物生长:该项目施工产生的扬尘和粉尘,使悬浮颗粒自然沉降在周围植物的叶片上,阻塞气孔,影响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有碍作物生长。(5)破坏景观协调性:采区等与原有景观的不协调,增加了景观的破碎度,降低了原景观的审美价值。(5)新增占地对植被的影响:新增占地主要为灌木草丛、耕地植被,季风常绿阔叶林,且占用的季风常叶阔叶林次生性质较为明显。植物种类均为常见种和广布种,项目对植被和植物的影响较小。

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区内的植被在短时间内即会自然恢复,水土流失随之恢复到破坏前的水平,部分地段需要采取人工植物措施恢复植被。永久占地区的植被将永远消失,如果不采取措施,水土流失随之扩大和加剧。项目的施工建设不会对区域植被、物种产生影响,也不会改变区域的生态系统结构。因此项目建设虽然会对评价区植物造成短时期影响,但是随着项目竣工绿化覆土后,评价区内的绿化面积、植被将得到改善,对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项目绿化时应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结合工程区立地条件和当地实际情况,种植当地适宜的植被物种,这样绿化不会引入外来有害物种,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

5、水土流失影响

根据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项目区内自然环境状况及地形坡度等因素,项目区侵蚀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按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标准,项目区属以水力侵蚀为主的西南岩溶区,土壤侵蚀模数允许值为500t/(km2?a)。根据本工程工期短、原地形地貌简单、原生水土流失微弱等特点,经分析,工程建设造成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施工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场地平整,道路基础开挖等建设活动,破坏了原地貌形态和周边植被,使原来相对稳定的地表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和破坏,降低抗蚀能力,在降雨及径流的作用下,造成了水土流失。

本项目建筑垃圾应由施工方及时清理,能回用综合利用,不能利用的按规定处理,不随意堆放。项目内植草、种树等绿化工作应按主体工程施工进度分阶段同步进行,对不能同步进行的部分,应对裸露的地表或覆土地段用土工布覆盖,避免产生水土流失。

(二)运营期

1、大气环境影响

(1)运输道路扬尘影响:矿山开采期间采出矿石及废土石采用汽车运输,运输过程中将产生道路扬尘和汽车尾气。一般情况,在自然风作用下,运输道路扬尘的影响范围一般在道路两侧30m区域内,且只有车辆经过时才产生粉尘,属于间断性影响。

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在运营期对运矿道路路面进行定期维护,保持路面平整;对运输车辆箱体加盖帆布,保证车载原料不洒落;严格控制车辆超载和车速;在干旱季节或扬尘较大天气下,定时对运输道路进行洒水降尘,有效减轻运输道路扬尘的影响。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运输扬尘对沿线环境空气影响可控,不会导致区内环境空气功能下降,对沿线居民生活影响有限。

(2)食堂油烟对环境的影响:矿山办公生活区设置食堂,采用电等清洁燃料,每天约供46人用餐。食堂在备餐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油烟废气。油烟经集气罩和净化效率高于60%的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通过烟囱外排。油烟排放量可削减至3.558kg/a,排放浓度小于1.32mg/m3;食堂产生的油烟可达《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小型设施标准。因此,项目食堂油烟对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影响不大。

(3)其他废气影响:本项目开采需要进行爆破。开采爆破具有瞬时性、间歇性的特点,项目属于地下开采,坑下开采爆破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气污染物。其随着风井排风将排出地表。根据类比同类矿山井下爆破资料,爆破后排出井下的废气中CO≤ 15mg/m3、NOx≤5mg/m3。风井口距离关心点距离较远,并且爆破为间断作业,故其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不大。

矿山机械设备及汽车尾气主要成分是总烃,总烃是多种碳氧化合物的混合物,车用燃油来源不同、燃油发动机工况不同、汽车载重不同等都会造成排放尾气中总烃成分的比例不同。项目区内废土石及矿石需要少量机械作业和短距离运输,矿山机械设备排放的汽车尾气可通过大气扩散,因此项目机械设备尾气排放对区域内环境空气影响不大。

2、地表水环境影响

运营期废水主要为矿坑涌水、工业场地初期雨水及生活污水。根据工程分析,工业场地初期雨水经雨水收集池收集、沉淀后,全部回用于洒水降尘用水,不外排。项目锰矿地下开采时,矿坑涌水经生产废水处理站处理后主要回用于洒水降尘用水、绿化,不外排。矿部办公生活区员工洗漱废水经化粪池收集、预处理后,定期清掏用于周边农田施肥,不外排,对感古河、老乌海等周边地表水环境影响小。

3、地下水环境影响

矿山的开采将引起自采场外一定范围的含水层地下水发生漏失,采区边界疏干半径影响范围内含水层的地下水均会以矿坑涌水的形式进行漏失,该区域内的地下水水量将会减少,以地表水的形式进行排放。在项目防渗层出现破损或破裂,废水发生渗漏的非正常状况下,随着时间的增加,废水通过池底发生渗漏的量会逐渐增加,项目区采取防渗措施的情况下,项目正常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污废水、固废等污染物发生渗漏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在建设期做好污染防渗措施,运行期加强维护和管理情况下,污废水发生渗漏或泄漏的可能性较小,项目建设运营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是可控的。

矿体主要赋存于矿体主要赋存三叠系中统法郎组第五段二亚段(T2f52)弱裂隙含水层,该地层岩石完整性好,节理裂隙稀疏,富水性相对弱。本次采矿活动会对其产生影响,该地层为弱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弱,矿体所在地层没有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因此矿山地下开采对区域地下水水量影响较小。项目周边村庄饮用水为坝心乡小河尾水库,取水点与项目生产废水处理站不在同一个水文地质单元内,项目开采对周边村庄饮用水影响较小。项目对可能产生地下水影响的各项途径均进行有效预防,在确保各项防渗措施得以落实,并加强维护和厂区环境管理的前提下,可有效控制项目区内的废水污染物下渗现象,避免污染地下水,因此项目对区域地下水的影响较小,项目运营对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产生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3、声环境影响

本项目采用地下开采方式,井下开采设备噪声经井壁、岩层阻隔后对地面声环境基本无影响。根据预测结果,项目运营期工业场地东、西、南、北各场界昼间和夜间的噪声贡献值均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标准。由于周围自然村与矿区的距离均较远,受机械设备噪声、爆破噪声、爆破振动、运输的影响轻微。因此,本项目噪声对声环境和关心点的影响较小。

6、固体废物影响

(1)废石:本项目矿山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属于第Ⅰ类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的废石临时存放在废石转运场,由汽 (略) (略) 厂区进行制砖。(2)生活垃圾:本项目采矿劳动定员共46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3kg/d,6.9t/a。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经统一收集后,运至小明湖村垃圾收集点,再由环卫部门处置。(3)化粪池污泥:项目生活废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由周边村民定期清掏用于周边农田施肥。(4)生产废水处理站污泥:运营期对生产废水处理站污泥进行属性鉴定,若鉴定为危废应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后委托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要求暂存场所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23年7月1日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危废贮存要求; 若鉴定为Ⅰ类工业固体废物,存放于废石转运场,由汽 (略) 万 (略) 制环保烧结砖;若鉴定为Ⅱ类工业固体废物按照其相关规定进行处置。(5)废锰砂:项目生产废水处理站采用锰砂进行处理,锰砂每五年进行一次更换,在除铁锰滤池中运行时,水中低价铁锰离子先被覆合锰砂滤膜吸附,然后被氧化和水解,使用一年的覆合锰砂,运行期锰砂要进行4次更换,废锰砂的产生量约为0.05t/a,锰砂表面有絮凝体Fe(OH)3、MnO2等,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不属于危险废物,运营期对生产废水处理站产生的废锰砂定期委托供应厂家定期更换。(6)废机油:矿山工业场地开矿设备检修及保养将产生废机油,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废机油属于HW08,900-214-08,建设单位在1#明斜井工业场地设置一个专门的危废暂存间,将废机油收集于塑料油桶中后,定期委托具备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规范处置,妥善处置,禁止乱丢乱放。废机油的暂存及管理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中危废贮存要求进行,2023年7月1日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危废贮存要求。

7、土壤环境影响

对土壤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事故工况下污染物泄漏,主要表现在污染物垂直入渗对周边土壤的影响。建设单位在管理方面严加管理,并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可有效防治因废水泄露造成对区域土壤环境的影响,出现污染土壤环境的可能性不大,通过以上土壤污染防控措施,土壤环境污染风险可接受。

8、生态环境影响

(1)土地利用、基本农田、公益林影响

本项目永久工程占地为0.177hm2,包括1#明斜井工业场地、1#、2#回风竖井场地、矿山道路组成。工业场地区占地0.126hm2,1#回风竖井场地占地0.0111hm2,矿山道路区占地0.04hm2。

项目区占地类型及面积为:乔木林地0.1371hm2,交通运输道路0.04hm2。

项目永久占地以有林地为主,改变了原有土地的类型,本项目实施后通过工程措施及植物防护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占地不涉及基本农田及基本农田保护区,项目 (略) 基本农田的影响较小。本项目拟使用 (略) 德厚镇明湖村民委员会、湖海村民委员会及感古村民委员会集体所有,项目使用林地在其矿权许可证范围内,项目区所在地不属于退耕还林(草)地块,项目工程区 (略) 级重点保护珍稀植物,无特有珍稀、濒危植物种类分布,使用林地的树种为云南松等一些常见树种。项目不占用公益林,本项目 (略) 公益林的影响较小。

(2)植被、植物资源影响

项目永久占地所造成的植被损失是不可逆的,但总的来说,减少的面积占评价区同类植被面积的比例不大,不会造成植被类型在评价区内的消失,影响有限。工程永久占地将损毁原有的植被类型,导致该区域生长的植物死亡,对植物种质资源和数量造成一定损失。受项目影响的植物种类均为当地常见种和广布种,项目建设虽会造成占地区植物个体数量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的减少,但对该地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和植物资源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也不会导致当地植物区系的组成、性质以及特点发生根本的改变。工程占地均属于矿区范围用地,无新增矿区外的用地;且本项目属于地下开采矿体,上述工程内容在矿区范围内,矿区矿界已划定。工程建设占用的植被类型仅是使植被类型面积在评价区内出现面积减少,不会导致任何一种植被类型的毁灭和消失。且此种影响仅局限于矿区范围,在矿区范围外无工程内容,不会对矿区外的植被造成影响。

本矿山工程占地会根部性改变占地的植被类型,但是人工植被类型属于常见的类型,矿山的开采不会导致任何植被类型的根本功能改变。且矿山开采结束后通过对矿区工业场地周围进行复垦,复垦后,不会改变区域植被的类型,不会改变区域植被作为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的功能。随着项目运营,进入评价区的人员逐渐增多,可能会对项目周边的植被造成一定程度威胁,如践踏植被、砍伐树木、攀折花木、森林用火等,因此,必须加强运营期人员的环保宣传教育,加强森林用火管理。

(3)动物影响

工程建设将造成一定的植被破坏,缩小了野生动物的栖息空间,阻隔了部分野生动物的活动区域、迁移途径、觅食范围等,从而对野生动物的生存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评价区植被类型间断,多为人工植被,造成的变化不大,在大尺度上具有相同的生境,因此评价区有许多动物的替代生境,动物比较容易找到栖息场所。另外,工程施工范围相对不大,工程建设影响的范围不大,且影响时间短,因此对野生动物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当植被恢复后,它们仍可回到原来的领域。工程建设施工和运营对*栖脊椎动物的影响是有限的,对*栖野生动物的多样性和种群数量均不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在工业场地和开采区等预计受建设扰动和开采影响较严重的地区主要为人工林,且影响面积很小,所以不会对以上保护动物栖息地造成影响。再加上评价区受到人为活动的长期影响,主要是农业生产及生活的影响,评价区目前的植被类型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原生植被已大量遭受破坏,导致以上保护动物的生境已经遭到很大的破坏、破碎化严重、连通性很差,故其种群数量已经很少。所以工程建设不会对保护动物的生境质量造成更大的影响,也不会使以上保护动物的生境进一步破碎化,由于影响面积很小,故也不会对以上保护动物生境的连通性造成影响。另外,本项目不涉及重要生境。因此,工程建设对评价区保护动物的影响不大。

(3)水土流失影响

由于矿山开采造成的土壤侵蚀影响因素改变主要包括:①由于工程建设造成大量的松散表土发生运移并重新堆积,使土壤水分和养分散失,土体结构被破坏,堆积后的表土松散,降低了地表土壤的抗蚀力,增加了土壤侵蚀的可能性。②由于开采过程中排土量增多,逐渐形成了占地面积较大和高度较高的人工堆垫地貌,雨季改变了汇流条件,增加了发生水蚀侵蚀的可能。

运营期土壤侵蚀影响区域主要为采矿区,以风力侵蚀为主,兼有水力侵蚀,边坡以水力侵蚀为主,风力侵蚀次之。根据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项目运行期主要水土流失矿山关闭时产生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预测面积为0.25hm2,运行期预测水土流失量为21.81t。虽然项目运营会产生水土流失影响,但这种影响程度不是短时间的剧烈影响,而是整个运营期缓慢地改变,在开采过程中按照边采边恢复的原则,对有条件恢复的区域及时进行生态恢复或复垦整治措施,产生的水土流失影响程度还将进一步减缓。水土保持报告中针对不同区域设计了修建截水沟、排水沟和沉淀池,增加临时覆盖等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并设置了相应的水土保持管理措施,均能不同程度地减轻水土流失影响,在采取上述措施后,运营期的水土流失量不大,产生的水土流失在可承受范围内。

(三)地表沉陷影响

1、采空区地面沉陷变形

根据预测地表移动范围各矿体地表变形量计算结果显示,结合周边生产矿井的生产经验进行工程类比分析,矿山Va、Va-1矿体矿产资源采动后均存在造成地表移动变形甚至是产生地面塌陷的可能。从矿层的采深比来看,Va、Va-1矿体开采过程中尤其是开采中后期及浅部矿体因采空区地表移动产生的地裂缝、地表塌陷及在移动变形盆地及周边内诱发产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总体矿井地表最终变形整体较明显,采矿影响较强烈,矿体顶底板围岩为含锰泥质粉砂岩、粉砂岩、泥岩,为相对隔水层,属软弱—半坚硬岩组,岩层稳固性一般。预测开采中后期,随着矿体大面积的回采,采空区不断增大,支撑采空区上部的岩层、土体在应力环境改变及内力作用条件下,将形成以采区为中心的移动盆地,在开采顶层时产生较明显地表变形,可能性大,变形破坏强烈区主要分布于开采矿坑边界部位。矿层开采后,其上覆岩层将首先发生移动与破坏,而后再传递至地表,采空区地表将出现地表裂缝,局部地段可能产生采空区塌陷,并伴随产生或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措施:(1)填塞地裂缝工程:主要针对矿体岩石移动范围,在开采过程中,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可能产生暂时性地面裂缝,又称闭合裂缝,随着下一个工作面的开采,裂缝又自行闭合,这类暂时性地面裂缝先期可以不采取措施,待闭合后稍加充填平整即可恢复土地耕种。而在工作面和采区边界地表将产生永久性裂缝,又称张开裂缝,此类裂缝随着开采强度的不断扩大而增大,地表移动稳定后裂缝并不完全闭合,对此类永久性裂缝,在开采时裂缝一出现就应采取回填措施。(2)覆土平整塌陷坑工程:主要针对矿体岩石移动范围,通过土地平整,削高填低,达到田间灌溉和满足基本农田耕作的要求,并按照田间土地平整,通过改善农田灌溉条件,达到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建设高产稳产的根本目的。(3)林地生态恢复:山体滑坡,裂缝导致的树木倾斜等,可能使局部地区植被发生逆行演替,景观发生改变。沉陷林地的复垦采取两种方案:一是对受损的树木,及时扶正树体,出现的裂缝等,应及时填补裂缝,覆盖营养土层,厚度不得小于0.7m,并种植当地易于成活的树种。二是对沉陷严重的地块或是滑坡区域,根据海拔、地貌类型、坡向、坡度、土壤质地、土层厚度等,并结合当地林地规划、退耕还林规划等,采取适宜的整地措施,选择适宜的品种,适地适树,增加植被覆盖度,在林地区域主要补种当地的乔木,灌木林地区域种植灌木林等。对位于陡坡处受中度破坏影响的林地,无法采取扶正、补种等措施,以及极少数受重度破坏无法复垦的林地应进行补偿。受中度影响的林地树木发生倒伏,进行人工扶正、补种,恢复原有生产力。

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分析结果,现状条件下,评估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划分为较严重区(ii)和较轻区(iii)两个区。(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区(ii):分布于评估区中部,占地面积约为19.6311hm2,占整个评估区的11.32%。其包括的主要区域为探矿坑道、坑口场地、现状地质灾害影响区等。该区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矿山开采对含水层结构破坏较严重。现状下矿业活动对区内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总体较严重。现状矿业活动对土地植被资源破坏程度为较严重;现状下对区内水土环境污染程度较轻。(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轻区(iii):评估区范围内除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以外的区域。占地面积约153.8420hm2,占整个评估区的88.68%。

根据《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的要求,结合评估区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及拟建工程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程度,对本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将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为危险性大区(Ⅰ)、危险性小区(Ⅲ)两个区。(1)危险性大区(Ⅰ):分布于评估区中部,占地面积约46.2246hm2,主要包括预测地表移动范围、1#主斜井坑口场地、钻探工程、拟建1#明斜井坑口工业场地、矿山道路等。(2)危险性小区(Ⅲ):

危险性小即为地质环境影响危险性预测评估为危险性小,危害小,面积约为126.7183hm2,占整个评估区的73.05%,地质环境危险性预测评估为危险性小。

3、对平文高速公路的影响

根据项目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方案中圈定出移动变形盆地范围的面积为33.8847hm2。Va矿体最大下沉值为995.6mm,最大水平移动值为298.68 mm,最大水平变形值为2.29mm/m,Va-1矿体最大下沉值为561.94mm,最大水平移动值为168.58mm,最大水平变形值为2.62mm/m。

矿区西南侧有平文高速公路经过,高速公路边坡距离划定矿区范围约190—250m,井下开采岩石移动范围距离边坡最小距离约100m,有可能造成地表塌陷而引起滑坡、泥石流、滚石等安全隐患,后期采空区主要分布在含锰泥质粉砂岩、粉砂岩、泥岩中,其富水性弱,属层状碎屑岩软弱—坚硬岩组,矿山后期工业场地均布置与矿区北部,与高速公路有山脊相隔,高速公路边坡区已建有防护网,预测采矿活动引发地质灾害对平文高速危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及危险性小。

(四)闭矿环境影响

矿山闭矿时,若不进行有效的管理后治理,将会加剧和形成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1、地下锰矿开采使岩层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使地表原有形态发生一些变化,随着开采深度加大,矿井开挖可能产生地表塌陷。地表沉降给井下范围内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2、工业场地表土裸露,地表疏松,在地表径流和降雨影响下,易形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会产生溃坝而造成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矿山闭矿后,按照有关规定必须进行矿山闭坑评价报告,包括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三废排放及处置情况、矿山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等,在矿山闭坑评价报告确认能闭坑的前提下,方能进行闭坑设计和复垦。生态恢复按水土保持方案和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中相应生态恢复工程实施。

(五)环境风险

本项目为锰矿开采项目,本项目开采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为机油、柴油等物质泄漏造成的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发生火灾衍生的次生大气污染。

1、大气环境风险:项目大气环境风险主要来源于废机油遇到明火引起的火灾事故造成的大气环境污染;项目区若发生火灾事故,会影响到周边设施正常生产,火灾事故中热辐射、冲击波等直接危害属于安全事故范畴,其对环境的影响范围一般不超出工业场地;而未燃烧的危险物质在高温下迅速挥发释放至大气及燃烧物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伴生/次生物质属于环境风险分析对象,其污染属于环境事故范畴,往往会对厂界外的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2、水环境风险:项目对地表水环境的风险影响主要是废机油遇到明火引起的火灾事故产生的消防废水对地表水的影响。

防范措施:(1)预防:在工业场地及周围设置灭火器;在工业场地内设置禁止烟火标识,加强管理,禁止携带明火进入厂区;定期检查危废暂存间内废机油桶和仓库内柴油储存桶,发现泄漏及时更换;对员工加强培训,告知危险区域及应急通道,标识应急疏散图;加强员工培训及安全管理,减小事故隐患。(2)事故状态:当发生火灾时,迅速转移周围人群,并同时拨打119,寻求消防部门的帮助,启动应急预案,寻求政府部门及周边势力的帮助。项目区废机油、柴油等油类物质发生泄漏时,应立即进行堵截,在危废暂存间、柴油储存桶周围设置围堰拦截后,转移至事故桶收集后交由有危废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环评提出防范、减缓及应急措施和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后,风险事故率可降低到最小,而企业在出现突发事故时,有一定计划进行抢险、救险,使事故产生的影响范围得以减小,财产损失率及人员伤亡率降到最低,对周边及企业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二、评估结论

《报告书》编制基本规范,主要环境问题论述基本清楚,评价结论总体可信,可作为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依据。

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符合《“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略) 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审查意见、《 (略) 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 (略)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略) 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钨行业规范条件》《 (略) 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5〕38号)、《 (略) 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工作方案》《文山州“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 (略) 主体功能区规划》《 (略) 生态功能区划》《文山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略) 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等相关要求。

根据《 (略) 自然资源局关于 (略) 老乌锰矿采矿权新立联勘联审、矿山生态环境综合评估是否涉及各类保护区及相关规划的审查意见》和《 (略) 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数据查询审批表》, (略) 老乌锰矿采矿权新立不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保护区、国家公园、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水资源保护区、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项目压覆区、矿产资源规划禁止区和限制区等重要地区范围内。

项目的建设和营运将对当地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只要建设单位严格落实《报告书》及本评估报告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建议,项目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可以得到控制,其影响程度在区域环境容量可以承受的范围。从区域环境保护角度分析, (略) 老乌锰矿东部矿段矿山开发项目建设可行。

文山州生态环境局

2023年9月7日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