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绵阳供电公司绵阳游仙仙海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批复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绵阳供电公司绵阳游仙仙海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批复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日我局拟 (略) (略) 绵阳游仙仙海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日(5个工作日)。

一、项目名称:绵阳游仙仙海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

二、建设地点:仙海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 (略) 游仙区沉抗镇铜瓦村;劲松220kV变电站仙海110kV间隔扩建工程: (略) 游仙区沉抗镇已建劲松220kV变电站内;劲松~仙海110kV线路工程: (略) 游仙区魏城镇、信义镇、小枧镇境内;110kV谷松二线迁改工程: (略) 游仙区沉抗镇境内;220kV劲丰一、二线升高改造工程: (略) 游仙区沉抗镇境内;220kV赤劲线升高改造工程: (略) 游仙区心信仪镇境内;220kV宝劲线升高改造工程: (略) 游仙区信仪镇境内。

三、建设单位: (略) (略) 。

四、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略) 鑫业 (略) 。

五、项目概况:

项目总投资10963万元,环保投资92.9万元。

六、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机械作业时间和施工工序,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和工法,施工期间应优先修筑围墙,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尽可能将高噪声源强施工机具布置在站址中央区域,远离站界和敏感目标。施工单位应加强现场管理,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养护,闲置设备应立即关闭;尽可能采用外加工材料,减少现场加工的工作量。在施工工作面铺设草袋等,以减少车辆与路面摩擦产生噪声;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和时间,运输车辆临近敏感点时低速行驶、禁止鸣笛;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并采取有效的减振、隔声等措施;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进行施工总平布置,将主要高噪声作业点置于远离敏感目标一侧,充分利用施工场地的距离衰减作用缓解噪声影响,确保施工噪声场界处实现达标排放;风速四级以上易产生扬尘时,建议施工单位应暂停土方开挖,采取覆盖堆料、湿润等措施,有效减少扬尘污染。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应当及时清运,在场地内堆存的,应当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土方、工程渣土和建筑垃圾的运输必须委托有资质的渣土运输企业运输,运输必须采用封闭式运输车辆或采取覆盖措施。加强对渣土运输车辆、人员的管理。在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喷淋、冲洗等防尘降尘设施,施工单位亦应当对施工现场出入口进行硬化。必须使用商品混凝土,不得进行现场搅拌加工混凝土,禁止使用袋装水泥。施工运输车辆严禁不经过冲洗 (略) 道路。工地做到‘六必须’(必须围挡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设置冲洗设备、必须及时洒水作业、必须落实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六不准’(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辆冒顶装载、不准高空抛洒建筑垃圾、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运输易产生扬尘物质的车辆必须封盖严密,严禁撒漏;运输路线尽量避免穿越人口集中区、商业繁华区等敏感地段。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施工地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暂行规定》,对施工废水进行妥善处理,在工地适当位置设置简易沉砂池对施工废水进行澄清处理,然后才能进行回收,用于施工现场的洒水降尘,不外排,严禁施工废水乱排、乱流,做到文明施工。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租用民房已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作农肥,不外排。本项目变电站开挖土石方均用于变电站回填使用或植被恢复使用,土石方可以就地平衡。输电线路施工塔基余方可以用于塔基区植被恢复或采用浆砌石挡土墙拦挡后进行植被恢复,电缆沟开挖余方可在电缆沟附近压实回填或作为附近植被恢复覆土使用。因此,本项目不设置弃土场及取土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可回收部分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部分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置场堆放。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 (略) 政环卫统一清运。施工期拆除的杆塔、导线、地线及金具由建设单位回收再利用。施工前印发环境保护手册,对施工人员进行风景名胜区相关政策的宣传和教育。做好环卫工作,废弃物及时清理到指定地点,避免出现在风景名胜区及周边乱丢垃圾、堆放土石方等情况,确保风景名胜区及周边环境未被污染。

(二)项目营运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变电站采用全户内布置,通风轴流风机声压级不超过60dB(A)(距离设备2m处),从源头控制噪声污染。

(三)项目营运期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措施:将变电站内电气设备接地,以减小工频电磁场影响。变电站内金属构件,如吊夹、保护环、保护角、垫片、接头、螺栓、闸刀片等应做到表面光滑。变电站主变和配电装置全户内布置,110kV出线采用电缆出线,可以减少电磁环境影响。新建架空输电电路在经过非居民区时允许架设档距中央最大弧垂处导线高度不低于6m,在经过居民区时允许架设档距中央最大弧垂处导线高度不低于7m。线路选择时尽量避开敏感点,在与其它电力线、通信线、公路等交叉跨越时严格按规程要求留有净空距离。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和相导线结构,降低线路的电磁环境影响。电缆段为地下敷设,线路金属护套或屏蔽层进行接地安装。

(四)项目营运期固体废物处置措施:本项目仙海110kV变电站按无人值班站进行设计,建成后仅设置1名门卫常驻站内,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经门卫自行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收集处理。变电站主变压器事故工况时产生事故油,主变压器下设有事故油坑,站内设有事故油池(具有油水分离功能)。当出现事故时主变压器事故油进入事故油坑后通过事故油管引入事故油池,变压器油大部分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即废事故油)作为危废管理,产生后随即委托相关单位清运,最终交由相应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不在变电站内暂存。蓄电池将根据使用情况定期更换。按照《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禁止在转移过程中擅自拆解、破碎、丢弃废旧蓄电池。最终交由相应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产生后随即清运,不在变电站内暂存。

(五)项目营运期水污染防治措施:仙海110kV变电站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用作农肥,不外排。输电线路投运后,无废污水产生。将变电站内生产功能单元所处的位置划分为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以及简单防渗区三类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域:重点防渗区:事故油池、排油管、事故油坑;一般防渗区:配电装置室、化粪池;简单防渗区:除事故油池、排油管、事故油坑、化粪池和配电装置室之外的区域。

(六)项目营运期生态保护措施:输电线路塔基占地为永久性占地,输电线路走廊为临时性占地,施工结束后仍可进行农业耕作或植被恢复,不影响其原有的土地用途。在线路运行维护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对塔基处加强植被的抚育和管护;在线路维护和检修中仅对影响安全运行的树木进行削枝,不进行砍伐;加强用火管理,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在线路巡视时应避免带入火种,以免引发火灾,破坏植被;在线路巡视时应避免带入外来物种。做好生态监测跟踪,杜绝对植物及野生动物的干扰和破坏。

七、相关部门意见:

本项目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 -2017),本项目属于D4420电力供应业。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9号令),本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四、电力——10、电网改造与建设,增量配电网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略) 游仙区自然资源局、 (略) 仙海水利风景区自然资源和规划服务中心、 (略) 游仙区魏城镇人民政府、 (略) 游仙区信义镇人民政府、 (略) 游仙区小枧镇人民 (略) 游仙区魏城镇红岩村村民委员会出具了“同意本项目路径走线的签章图件”同意了本项目输电线路的选线,仙海110kV变电站场址 (略)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出具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用字第*号)。

联系电话:0816-*( (略) 生态环境局核与辐射安全管理科)

传 真:0816-*

邮箱:*@*63.com

通讯地址: (略) 涪城区玉泉中路10-1号

邮 编:*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日我局拟 (略) (略) 绵阳游仙仙海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日(5个工作日)。

一、项目名称:绵阳游仙仙海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

二、建设地点:仙海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 (略) 游仙区沉抗镇铜瓦村;劲松220kV变电站仙海110kV间隔扩建工程: (略) 游仙区沉抗镇已建劲松220kV变电站内;劲松~仙海110kV线路工程: (略) 游仙区魏城镇、信义镇、小枧镇境内;110kV谷松二线迁改工程: (略) 游仙区沉抗镇境内;220kV劲丰一、二线升高改造工程: (略) 游仙区沉抗镇境内;220kV赤劲线升高改造工程: (略) 游仙区心信仪镇境内;220kV宝劲线升高改造工程: (略) 游仙区信仪镇境内。

三、建设单位: (略) (略) 。

四、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略) 鑫业 (略) 。

五、项目概况:

项目总投资10963万元,环保投资92.9万元。

六、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机械作业时间和施工工序,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和工法,施工期间应优先修筑围墙,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尽可能将高噪声源强施工机具布置在站址中央区域,远离站界和敏感目标。施工单位应加强现场管理,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养护,闲置设备应立即关闭;尽可能采用外加工材料,减少现场加工的工作量。在施工工作面铺设草袋等,以减少车辆与路面摩擦产生噪声;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和时间,运输车辆临近敏感点时低速行驶、禁止鸣笛;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并采取有效的减振、隔声等措施;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进行施工总平布置,将主要高噪声作业点置于远离敏感目标一侧,充分利用施工场地的距离衰减作用缓解噪声影响,确保施工噪声场界处实现达标排放;风速四级以上易产生扬尘时,建议施工单位应暂停土方开挖,采取覆盖堆料、湿润等措施,有效减少扬尘污染。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应当及时清运,在场地内堆存的,应当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土方、工程渣土和建筑垃圾的运输必须委托有资质的渣土运输企业运输,运输必须采用封闭式运输车辆或采取覆盖措施。加强对渣土运输车辆、人员的管理。在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喷淋、冲洗等防尘降尘设施,施工单位亦应当对施工现场出入口进行硬化。必须使用商品混凝土,不得进行现场搅拌加工混凝土,禁止使用袋装水泥。施工运输车辆严禁不经过冲洗 (略) 道路。工地做到‘六必须’(必须围挡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设置冲洗设备、必须及时洒水作业、必须落实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六不准’(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辆冒顶装载、不准高空抛洒建筑垃圾、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运输易产生扬尘物质的车辆必须封盖严密,严禁撒漏;运输路线尽量避免穿越人口集中区、商业繁华区等敏感地段。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施工地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暂行规定》,对施工废水进行妥善处理,在工地适当位置设置简易沉砂池对施工废水进行澄清处理,然后才能进行回收,用于施工现场的洒水降尘,不外排,严禁施工废水乱排、乱流,做到文明施工。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租用民房已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作农肥,不外排。本项目变电站开挖土石方均用于变电站回填使用或植被恢复使用,土石方可以就地平衡。输电线路施工塔基余方可以用于塔基区植被恢复或采用浆砌石挡土墙拦挡后进行植被恢复,电缆沟开挖余方可在电缆沟附近压实回填或作为附近植被恢复覆土使用。因此,本项目不设置弃土场及取土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可回收部分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部分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置场堆放。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 (略) 政环卫统一清运。施工期拆除的杆塔、导线、地线及金具由建设单位回收再利用。施工前印发环境保护手册,对施工人员进行风景名胜区相关政策的宣传和教育。做好环卫工作,废弃物及时清理到指定地点,避免出现在风景名胜区及周边乱丢垃圾、堆放土石方等情况,确保风景名胜区及周边环境未被污染。

(二)项目营运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变电站采用全户内布置,通风轴流风机声压级不超过60dB(A)(距离设备2m处),从源头控制噪声污染。

(三)项目营运期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措施:将变电站内电气设备接地,以减小工频电磁场影响。变电站内金属构件,如吊夹、保护环、保护角、垫片、接头、螺栓、闸刀片等应做到表面光滑。变电站主变和配电装置全户内布置,110kV出线采用电缆出线,可以减少电磁环境影响。新建架空输电电路在经过非居民区时允许架设档距中央最大弧垂处导线高度不低于6m,在经过居民区时允许架设档距中央最大弧垂处导线高度不低于7m。线路选择时尽量避开敏感点,在与其它电力线、通信线、公路等交叉跨越时严格按规程要求留有净空距离。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和相导线结构,降低线路的电磁环境影响。电缆段为地下敷设,线路金属护套或屏蔽层进行接地安装。

(四)项目营运期固体废物处置措施:本项目仙海110kV变电站按无人值班站进行设计,建成后仅设置1名门卫常驻站内,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经门卫自行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收集处理。变电站主变压器事故工况时产生事故油,主变压器下设有事故油坑,站内设有事故油池(具有油水分离功能)。当出现事故时主变压器事故油进入事故油坑后通过事故油管引入事故油池,变压器油大部分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即废事故油)作为危废管理,产生后随即委托相关单位清运,最终交由相应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不在变电站内暂存。蓄电池将根据使用情况定期更换。按照《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禁止在转移过程中擅自拆解、破碎、丢弃废旧蓄电池。最终交由相应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产生后随即清运,不在变电站内暂存。

(五)项目营运期水污染防治措施:仙海110kV变电站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用作农肥,不外排。输电线路投运后,无废污水产生。将变电站内生产功能单元所处的位置划分为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以及简单防渗区三类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域:重点防渗区:事故油池、排油管、事故油坑;一般防渗区:配电装置室、化粪池;简单防渗区:除事故油池、排油管、事故油坑、化粪池和配电装置室之外的区域。

(六)项目营运期生态保护措施:输电线路塔基占地为永久性占地,输电线路走廊为临时性占地,施工结束后仍可进行农业耕作或植被恢复,不影响其原有的土地用途。在线路运行维护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对塔基处加强植被的抚育和管护;在线路维护和检修中仅对影响安全运行的树木进行削枝,不进行砍伐;加强用火管理,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在线路巡视时应避免带入火种,以免引发火灾,破坏植被;在线路巡视时应避免带入外来物种。做好生态监测跟踪,杜绝对植物及野生动物的干扰和破坏。

七、相关部门意见:

本项目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 -2017),本项目属于D4420电力供应业。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9号令),本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四、电力——10、电网改造与建设,增量配电网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略) 游仙区自然资源局、 (略) 仙海水利风景区自然资源和规划服务中心、 (略) 游仙区魏城镇人民政府、 (略) 游仙区信义镇人民政府、 (略) 游仙区小枧镇人民 (略) 游仙区魏城镇红岩村村民委员会出具了“同意本项目路径走线的签章图件”同意了本项目输电线路的选线,仙海110kV变电站场址 (略)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出具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用字第*号)。

联系电话:0816-*( (略) 生态环境局核与辐射安全管理科)

传 真:0816-*

邮箱:*@*63.com

通讯地址: (略) 涪城区玉泉中路10-1号

邮 编:*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