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县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工程环境保护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
黄梅县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工程环境保护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
根据《 (略) 关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以及环保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的公告(国环规环评[2017]4号)现将《黄梅 (略) 整体搬迁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及验收意见公示如下:
公示内容: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检测报告等(链接:http://**-1Fwpg 提取码:grzo )
项目名称:黄梅 (略) 整体搬迁工程
建设单位:黄梅 (略)
建设地点: (略) 黄梅县黄梅镇东禅社区D6路66号
建设性质:迁建
项目总投资:3364万元
公示时间:2019年9月18日——2019年11月15日
公示期间:对上述公示内容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反馈,个人须署真实姓名,单位须加盖公章。
联系人:钱源
联系电话:*
验收监测结论:
1“三同时”执行情况
2011年8月,黄梅 (略) (略) (略) 编制了《黄梅 (略) 整体搬迁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11年12月 (略) 环境保护局以黄环函[2011]352号对黄梅 (略) 整体搬迁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
该项目于2011年6月开工建设,于2014年8月主体建设完工,2014年9月投入试运行。
该项目严格落实了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意见,落实了各项污染治理措施,各项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
2工况监测情况
黄梅 (略) 整体搬迁工程验收监测期间(2019年7月8日-9日)门诊量、医疗人员数量、住院床位数、环保设施规模等营运负荷均达到75%以上,能满足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对工况负荷的要求。
3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1)废气处置措施落实情况
①污水处理站臭气:污水处理站主体装置(格栅、初沉调节池、水解池、曝气池、沉淀池、过滤池、污泥池等)均采用地埋式,处理池加盖板密闭,盖板上预留进出气口,臭气经活性炭吸附除臭除味处理;其他未埋地设施(加药装置、风机、机械过滤器、除臭装置)设置于密闭房间内,可有效减少恶臭气体排放。
②柴油发电机废气:本项目设1台柴油机发电作为备用电源,一般情况下不运行。当柴油发电机运行时有含NOx和HC等废气产生,由于排放时间短,排放量少,经尾气净化装置处理后通过专用管道排放,对环境影响不大。由于发电机只有在停电时使用,黄梅县主城区范围内供电充足,备用发电机使用的频率很小,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③汽车尾气: (略) 的车辆进行分流控制,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设置绿化带,种植对有害气体吸附能力强的树木,如洋槐、榆树、垂柳等,停车场位于地面且空气流通性好,扩散快,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④食堂油烟:食堂以天然气为燃料,属于清洁能源,污染物产生量少;食堂安装了使用油烟去除率不低于85%的油烟净化器,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净化后通过专用烟道引至楼顶高空扩散后,污染物浓度很小,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2)废水处理措施落实情况
项目医疗废水、生活污水进入化粪池预处理,化粪池出水进入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采取“水解+曝气+过滤消毒”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达标后经厂区污水总排口进入黄梅县城区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
(3)噪声治理措施落实情况
本院噪声源有主要来自污水处理站污水泵、风机、柴油发电机等配套设备噪声、周边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水站的污水泵主要设置在地下池体内,通过池体和地面盖板有效隔声。鼓风机设置在污水处理间内部,并配备了减振垫、消声器。备用柴油发电机放置于专用设备房内,安装有减振垫,排气管道作降噪处理,通过围墙、门窗、场界绿化带降低周边交通噪声、社会噪声。
(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落实情况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后存放于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室, (略) (略) 外运处置;项目污泥产生量不大,污泥清掏周期不固定,若需要清掏,医 (略) (略) 对污泥进行处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日产日清。
4监测结果结论
2019年7月8日~9日验收监测期间,污水处理站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氨、硫化氢、氯气下风向浓度最大值分别为0.22mg/m3、0.007mg/m3及未检出,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3 污水处理站周边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限值要求。
(2)废水监测结论
2019年7月8日~2019年7月9日废水监测结果显示,项目废水污染物排放浓度均值分别为PH7.1、COD3.3mg/L、BOD511.8mg/L、SS 34mg/L、NH3-N 24.3mg/L、动植物油0.51mg/L、石油类0.21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0mg/L、色度8mg/L、挥发酚0.0019mg/L、总余氯0.12mg/L、粪大肠菌群2350MPN/L,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 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预处理标准。
(3)噪声监测结论
2019年7月8日~2019年7月9日场界噪声监测结果表明,项目东、南、西、北四周场界昼间噪声最大值分别为53dB(A)、50dB(A)、49dB(A)、61dB(A),夜间四周场界噪声最大值分别为43dB(A)、40dB(A)、42dB(A)、47dB(A),医院东、南、西场界噪声监测值均符合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1类标准要求,北场界噪声满足4类标准要求。
5总量达标情况
验收监测期间,项目废水产生量为71995t/a,COD排放量为3.60t/a,NH3-N排放量为0.47t/a,满足黄环函[2011]352号给出的总量考核指标要求。
6验收监测结论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国环规环评[2017]4号)相关要求,该项目环保手续完备,技术资料齐全,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管理制度,基本落实了环评报告书及其批复所规定的各项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外排污染物达标排放,达到竣工环保验收要求。
7建议
(1)完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制定突发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在黄梅县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确保在发生污染事故时能及时、准确予以处置,减少污染事故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污水处理站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其在生产过程中的正常运行。
根据《 (略) 关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以及环保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的公告(国环规环评[2017]4号)现将《黄梅 (略) 整体搬迁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及验收意见公示如下:
公示内容: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检测报告等(链接:http://**-1Fwpg 提取码:grzo )
项目名称:黄梅 (略) 整体搬迁工程
建设单位:黄梅 (略)
建设地点: (略) 黄梅县黄梅镇东禅社区D6路66号
建设性质:迁建
项目总投资:3364万元
公示时间:2019年9月18日——2019年11月15日
公示期间:对上述公示内容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反馈,个人须署真实姓名,单位须加盖公章。
联系人:钱源
联系电话:*
验收监测结论:
1“三同时”执行情况
2011年8月,黄梅 (略) (略) (略) 编制了《黄梅 (略) 整体搬迁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11年12月 (略) 环境保护局以黄环函[2011]352号对黄梅 (略) 整体搬迁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
该项目于2011年6月开工建设,于2014年8月主体建设完工,2014年9月投入试运行。
该项目严格落实了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意见,落实了各项污染治理措施,各项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
2工况监测情况
黄梅 (略) 整体搬迁工程验收监测期间(2019年7月8日-9日)门诊量、医疗人员数量、住院床位数、环保设施规模等营运负荷均达到75%以上,能满足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对工况负荷的要求。
3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1)废气处置措施落实情况
①污水处理站臭气:污水处理站主体装置(格栅、初沉调节池、水解池、曝气池、沉淀池、过滤池、污泥池等)均采用地埋式,处理池加盖板密闭,盖板上预留进出气口,臭气经活性炭吸附除臭除味处理;其他未埋地设施(加药装置、风机、机械过滤器、除臭装置)设置于密闭房间内,可有效减少恶臭气体排放。
②柴油发电机废气:本项目设1台柴油机发电作为备用电源,一般情况下不运行。当柴油发电机运行时有含NOx和HC等废气产生,由于排放时间短,排放量少,经尾气净化装置处理后通过专用管道排放,对环境影响不大。由于发电机只有在停电时使用,黄梅县主城区范围内供电充足,备用发电机使用的频率很小,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③汽车尾气: (略) 的车辆进行分流控制,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设置绿化带,种植对有害气体吸附能力强的树木,如洋槐、榆树、垂柳等,停车场位于地面且空气流通性好,扩散快,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④食堂油烟:食堂以天然气为燃料,属于清洁能源,污染物产生量少;食堂安装了使用油烟去除率不低于85%的油烟净化器,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净化后通过专用烟道引至楼顶高空扩散后,污染物浓度很小,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2)废水处理措施落实情况
项目医疗废水、生活污水进入化粪池预处理,化粪池出水进入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采取“水解+曝气+过滤消毒”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达标后经厂区污水总排口进入黄梅县城区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
(3)噪声治理措施落实情况
本院噪声源有主要来自污水处理站污水泵、风机、柴油发电机等配套设备噪声、周边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水站的污水泵主要设置在地下池体内,通过池体和地面盖板有效隔声。鼓风机设置在污水处理间内部,并配备了减振垫、消声器。备用柴油发电机放置于专用设备房内,安装有减振垫,排气管道作降噪处理,通过围墙、门窗、场界绿化带降低周边交通噪声、社会噪声。
(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落实情况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后存放于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室, (略) (略) 外运处置;项目污泥产生量不大,污泥清掏周期不固定,若需要清掏,医 (略) (略) 对污泥进行处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日产日清。
4监测结果结论
2019年7月8日~9日验收监测期间,污水处理站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氨、硫化氢、氯气下风向浓度最大值分别为0.22mg/m3、0.007mg/m3及未检出,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3 污水处理站周边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限值要求。
(2)废水监测结论
2019年7月8日~2019年7月9日废水监测结果显示,项目废水污染物排放浓度均值分别为PH7.1、COD3.3mg/L、BOD511.8mg/L、SS 34mg/L、NH3-N 24.3mg/L、动植物油0.51mg/L、石油类0.21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0mg/L、色度8mg/L、挥发酚0.0019mg/L、总余氯0.12mg/L、粪大肠菌群2350MPN/L,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 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预处理标准。
(3)噪声监测结论
2019年7月8日~2019年7月9日场界噪声监测结果表明,项目东、南、西、北四周场界昼间噪声最大值分别为53dB(A)、50dB(A)、49dB(A)、61dB(A),夜间四周场界噪声最大值分别为43dB(A)、40dB(A)、42dB(A)、47dB(A),医院东、南、西场界噪声监测值均符合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1类标准要求,北场界噪声满足4类标准要求。
5总量达标情况
验收监测期间,项目废水产生量为71995t/a,COD排放量为3.60t/a,NH3-N排放量为0.47t/a,满足黄环函[2011]352号给出的总量考核指标要求。
6验收监测结论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国环规环评[2017]4号)相关要求,该项目环保手续完备,技术资料齐全,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管理制度,基本落实了环评报告书及其批复所规定的各项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外排污染物达标排放,达到竣工环保验收要求。
7建议
(1)完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制定突发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在黄梅县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确保在发生污染事故时能及时、准确予以处置,减少污染事故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污水处理站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其在生产过程中的正常运行。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