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会昌县富城乡平价风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作出批复决定的公示
关于对会昌县富城乡平价风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作出批复决定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会昌 (略) 会昌县富城乡平价风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9月25日-2023年10月7日(5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797-*
通讯地址: (略) 行政局(长征大道9号)二楼投资项目审批科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评机构 | 建设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会昌县富城乡平价风电项目 | 会昌县富城乡小砂村一带山脊 | 会昌 (略) | 核工业二七0研究所?? | 项目为新建,位于会昌县富城乡小砂村一带山脊,总占地36.654hm2(永久0.83hm2,临时35.824hm2);风电场中心地理坐标E115°55′53.889″,N25°29′1.594″,项目规划建设10台单机容量5MW的风力发电机组,总容量50MW;每台风机配置1台箱式变压器(油冷,封闭式箱体)。建设进场及检修道路20.231km(改造现有水泥路7.761km,新建12.47km),宽4.5m、两侧路肩0.5m;新建进站道路0.3km,宽5m、两侧路肩0.5m;除进站道路采用C20混凝土路面,其余道路采用泥结碎石路。设置13个弃土场、总容积38.8万m3;新建35kV集电线路2回,长度23.47km,采用地埋电缆敷设;新建1座110kV风电场升压站、户外布置,主变压器1台、容量1×70MVA,无功补偿1×17.5MVarSVG,预留富城乡分散式风电项目接入容量需求,不包括110kV送出线路;升压站建设综合楼、电气楼、附属用房、篮球场、停车场、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等;雨污分流,雨水通过雨水干管自流排至站区围墙外排水沟,废水经化粪池+一体化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于绿化,不外排。有风时供电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略) 政电网供给,供水来自井水;年上网发电量98123MWh,年等效满负荷利用小时数1966.2h;升压站临时用地设置一处施工营地,供临时生活办公、机械停放、钢筋加工、混凝土拌合(设白站一座)使用。工程总投资31959.27万元,环保投资1150万,占总投资的3.6%。 | 项目未占用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生态公益林,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三线一单、《 (略) “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 (略) 人民政府关 (略) “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的通知》等相关法律法规;在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须认真落实环境影响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和要求。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严格落实生态保护措施。施工期,采取避让、恢复、补偿、水土保持、*水生动植物保护(特别是珍稀动植物)、弃土场(设置截排水和拦挡设施)环保措施,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布置,临时用地避开耕地,严禁随意压占、扰动和破坏地表植被,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减少临时用地时间;合理安排大面积开挖平整时间,避开暴雨季节。加强施工人员管理,严禁乱砍滥伐和猎杀野生动物;清表时严禁烧荒,采取措施预防森林火灾,有关区域设置防火警示牌,严格控制用火,配置专职人员和灭火装备;风机机位选址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减少占用林业资源。开挖前对表层土壤剥离(30cm)保护,集中堆放,用作后期恢复绿化。严格控制升压站基础开挖范围,标明施工活动区,禁止到非施工区域活动。运营期做好升压站绿化,补偿生物量损失,完善和保持施工场地、道路等临时占地植被绿化,工程运行后开展3年动物监测(尤其候鸟)和巡护。 (二)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合理安排施工场地,砂石料统一堆放、保存,减少堆场数量,棚布覆盖;水泥等粉状材料运输应袋装或灌装,禁止散装,并设专门库房堆放,具备可靠的防扬尘措施。大风天避免装卸等易产生扬尘作业,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道路路面定期清扫、洒水。减少搬运环节,做到轻举轻放。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材料运输不得超速超载,采取盖棚、防风、遮盖、密闭、遮挡等措施。施工选择耗油少、燃烧充分的机械车辆,并使用低含硫量汽柴油,配置消烟器,加强维护保养。开挖土方及建筑垃圾及时清理,防止长期堆放起尘。项目施工期废气排放须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标准限值。营运期升压站厨房油烟,经1台油烟机处理达《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小型规模(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2mg/m3)后,通过管道向高空排放。 (三)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主要有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简易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用作农肥。夯实开挖面土层,雨季开挖边坡用塑料布遮盖,施工场地周边设置截洪沟,将施工场雨水截留,雨水汇流处设置三级沉淀池,雨水经沉淀后排入周边沟渠。风机安装场生产废水经设置的沉砂池,沉淀后用于周边林地灌溉,不排放;其它生产废水集中场所设置沉砂池,处理后回用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项目营运期无生产废水,升压站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收集处理后,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中“城市绿化”要求回用于绿化,不外排。 (四)严格落实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规划高噪声设备平面布置(或设置在密闭空间内),并综合采取减振、吸声、隔声措施。加强运输管理,噪声敏感目标附近车辆禁鸣。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严禁夜间(22时至次日6时)高噪作业,因工艺要求须连续作业的,夜间施工前须经生态环境部门批准。营运期加强升压站管理和设备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杜绝因设备不正常产生的高噪声现象。施工期噪声须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限值,营运期确保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五)严格落实固体废物分类处置措施。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原则,认真落实固体废物收集、处置措施。施工期土石方部分用于填坑筑路,其余部分运至落实《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措施的弃土场;施工机械设备委外机修产生的废机油及含油手套,收集后由机修厂家带走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施工期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不得任意堆放和丢弃,施工废弃物、生活建筑垃圾等严禁排入附近水体。做好施工营地临时建筑、设备的拆除清运和恢复土地原有功能。运营期废变压器油、废润滑油、废铅酸蓄电池和含油抹布属于危险废物,收集暂存后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在升压站综合楼内建设1个危险废物暂存库,暂存库需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进行设计、建造和管理。 (六)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项目环境风险主要是施工期弃土场失稳,营运期升压站事故废油和变压器油外泄,升压站电器事故及火灾,污染土壤、地下水等环境事故。 落实环境影响报告表提出的施工期、营运期各项环境风险防控措施,认真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配备环境应急设施和装备(事故油池、干式灭火器和消防沙);主变压器采用自动报警系统,其余电气间均设置温感、烟感自动报警系统,电容器设备间采用充氮灭火装置;升压站主变压器下方设封闭环绕集油沟,并设置1个地埋式、防水封盖的事故油池(有效容积75m3);含油废水经油水分离后,油回收利用,剩余废油渣及含油污水由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回收,不外排。每台箱式变压器配套设置1个2m3事故油池;对项目事故油池和危险废物暂存库、化粪池等设施设置防渗措施,定期巡检。一旦发生环境风险事故,必须立即启动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控制并削减对外环境的污染。 (七)电磁环境保护措施 选用低电磁干扰的主变压器,加强电磁安全宣传,设置电磁安全警示标志,做好升压站电磁防护与屏蔽措施;合理选择配电架构高度、对地和相间距离,控制设备间连线离地面的最低高度,保证升压站地面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离地面1.5m高度处工频电场限值4000V/m、工频磁场限值100μT);开展运营期电磁环境监测和管理,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影响。 (八)环境监测措施。项目完成后试运行后,结合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对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厂界噪声监测1次;正常运行后针对环保投诉情况和工程运行工况的变化进行监测。 (九)环境信息公开要求。你公司应严格落实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提出的环境监测计划,按要求实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会昌 (略) 会昌县富城乡平价风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9月25日-2023年10月7日(5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797-*
通讯地址: (略) 行政局(长征大道9号)二楼投资项目审批科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评机构 | 建设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会昌县富城乡平价风电项目 | 会昌县富城乡小砂村一带山脊 | 会昌 (略) | 核工业二七0研究所?? | 项目为新建,位于会昌县富城乡小砂村一带山脊,总占地36.654hm2(永久0.83hm2,临时35.824hm2);风电场中心地理坐标E115°55′53.889″,N25°29′1.594″,项目规划建设10台单机容量5MW的风力发电机组,总容量50MW;每台风机配置1台箱式变压器(油冷,封闭式箱体)。建设进场及检修道路20.231km(改造现有水泥路7.761km,新建12.47km),宽4.5m、两侧路肩0.5m;新建进站道路0.3km,宽5m、两侧路肩0.5m;除进站道路采用C20混凝土路面,其余道路采用泥结碎石路。设置13个弃土场、总容积38.8万m3;新建35kV集电线路2回,长度23.47km,采用地埋电缆敷设;新建1座110kV风电场升压站、户外布置,主变压器1台、容量1×70MVA,无功补偿1×17.5MVarSVG,预留富城乡分散式风电项目接入容量需求,不包括110kV送出线路;升压站建设综合楼、电气楼、附属用房、篮球场、停车场、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等;雨污分流,雨水通过雨水干管自流排至站区围墙外排水沟,废水经化粪池+一体化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于绿化,不外排。有风时供电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略) 政电网供给,供水来自井水;年上网发电量98123MWh,年等效满负荷利用小时数1966.2h;升压站临时用地设置一处施工营地,供临时生活办公、机械停放、钢筋加工、混凝土拌合(设白站一座)使用。工程总投资31959.27万元,环保投资1150万,占总投资的3.6%。 | 项目未占用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生态公益林,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三线一单、《 (略) “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 (略) 人民政府关 (略) “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的通知》等相关法律法规;在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须认真落实环境影响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和要求。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严格落实生态保护措施。施工期,采取避让、恢复、补偿、水土保持、*水生动植物保护(特别是珍稀动植物)、弃土场(设置截排水和拦挡设施)环保措施,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布置,临时用地避开耕地,严禁随意压占、扰动和破坏地表植被,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减少临时用地时间;合理安排大面积开挖平整时间,避开暴雨季节。加强施工人员管理,严禁乱砍滥伐和猎杀野生动物;清表时严禁烧荒,采取措施预防森林火灾,有关区域设置防火警示牌,严格控制用火,配置专职人员和灭火装备;风机机位选址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减少占用林业资源。开挖前对表层土壤剥离(30cm)保护,集中堆放,用作后期恢复绿化。严格控制升压站基础开挖范围,标明施工活动区,禁止到非施工区域活动。运营期做好升压站绿化,补偿生物量损失,完善和保持施工场地、道路等临时占地植被绿化,工程运行后开展3年动物监测(尤其候鸟)和巡护。 (二)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合理安排施工场地,砂石料统一堆放、保存,减少堆场数量,棚布覆盖;水泥等粉状材料运输应袋装或灌装,禁止散装,并设专门库房堆放,具备可靠的防扬尘措施。大风天避免装卸等易产生扬尘作业,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道路路面定期清扫、洒水。减少搬运环节,做到轻举轻放。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材料运输不得超速超载,采取盖棚、防风、遮盖、密闭、遮挡等措施。施工选择耗油少、燃烧充分的机械车辆,并使用低含硫量汽柴油,配置消烟器,加强维护保养。开挖土方及建筑垃圾及时清理,防止长期堆放起尘。项目施工期废气排放须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标准限值。营运期升压站厨房油烟,经1台油烟机处理达《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小型规模(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2mg/m3)后,通过管道向高空排放。 (三)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主要有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简易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用作农肥。夯实开挖面土层,雨季开挖边坡用塑料布遮盖,施工场地周边设置截洪沟,将施工场雨水截留,雨水汇流处设置三级沉淀池,雨水经沉淀后排入周边沟渠。风机安装场生产废水经设置的沉砂池,沉淀后用于周边林地灌溉,不排放;其它生产废水集中场所设置沉砂池,处理后回用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项目营运期无生产废水,升压站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收集处理后,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中“城市绿化”要求回用于绿化,不外排。 (四)严格落实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规划高噪声设备平面布置(或设置在密闭空间内),并综合采取减振、吸声、隔声措施。加强运输管理,噪声敏感目标附近车辆禁鸣。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严禁夜间(22时至次日6时)高噪作业,因工艺要求须连续作业的,夜间施工前须经生态环境部门批准。营运期加强升压站管理和设备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杜绝因设备不正常产生的高噪声现象。施工期噪声须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限值,营运期确保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五)严格落实固体废物分类处置措施。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原则,认真落实固体废物收集、处置措施。施工期土石方部分用于填坑筑路,其余部分运至落实《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措施的弃土场;施工机械设备委外机修产生的废机油及含油手套,收集后由机修厂家带走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施工期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不得任意堆放和丢弃,施工废弃物、生活建筑垃圾等严禁排入附近水体。做好施工营地临时建筑、设备的拆除清运和恢复土地原有功能。运营期废变压器油、废润滑油、废铅酸蓄电池和含油抹布属于危险废物,收集暂存后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在升压站综合楼内建设1个危险废物暂存库,暂存库需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进行设计、建造和管理。 (六)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项目环境风险主要是施工期弃土场失稳,营运期升压站事故废油和变压器油外泄,升压站电器事故及火灾,污染土壤、地下水等环境事故。 落实环境影响报告表提出的施工期、营运期各项环境风险防控措施,认真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配备环境应急设施和装备(事故油池、干式灭火器和消防沙);主变压器采用自动报警系统,其余电气间均设置温感、烟感自动报警系统,电容器设备间采用充氮灭火装置;升压站主变压器下方设封闭环绕集油沟,并设置1个地埋式、防水封盖的事故油池(有效容积75m3);含油废水经油水分离后,油回收利用,剩余废油渣及含油污水由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回收,不外排。每台箱式变压器配套设置1个2m3事故油池;对项目事故油池和危险废物暂存库、化粪池等设施设置防渗措施,定期巡检。一旦发生环境风险事故,必须立即启动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控制并削减对外环境的污染。 (七)电磁环境保护措施 选用低电磁干扰的主变压器,加强电磁安全宣传,设置电磁安全警示标志,做好升压站电磁防护与屏蔽措施;合理选择配电架构高度、对地和相间距离,控制设备间连线离地面的最低高度,保证升压站地面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离地面1.5m高度处工频电场限值4000V/m、工频磁场限值100μT);开展运营期电磁环境监测和管理,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影响。 (八)环境监测措施。项目完成后试运行后,结合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对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厂界噪声监测1次;正常运行后针对环保投诉情况和工程运行工况的变化进行监测。 (九)环境信息公开要求。你公司应严格落实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提出的环境监测计划,按要求实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
江西
江西
江西
江西
江西
江西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