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红色文化实践基地外围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大同镇
长汀县红色文化实践基地外围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大同镇
填表日期:2023-09-19
长汀县红色文化实践基地外围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
(略) 长汀县大同镇 | 20263 | ||
长 (略) (略) | 郑绍玥 | ||
15000 | 2000 | ||
2026-07-31 | |||
新建 | |||
新建道路长890米(含下穿铁路全长160米),跨河桥梁一座;配套污水管网、雨水管网各2公里及相关附属设施。 | |||
其他措施: (1)施工场地应尽量不靠 近居民点。水泥料场、混 凝土搅拌及材料库不应设 在工地,应从相关材料厂 搅拌好后运到工地。 (2)运输道路及施工场地 应经常洒水,以减少场地 和汽车扬尘对居民的影响 。施工阶段对汽车行驶路 面勤洒水(每天4-5次 ),可以使空气中的扬尘 量减少70%,收到较好的 降尘效果。 | |||
生产废水 其他措施: (1)严格施工管理,加强 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 ,做到文明施工。施工过 程中开挖的土石方及护壁 泥浆严禁倒入地表水体或 堆在岸边。项目结束后应 清理场地,采取恢复措施 。施工期外排大量废弃土 石方,其中一些废弃物的 堆存地是临时的,大部分 废弃物可回收利用,用于 填地。同时,对取(弃 )土场采取必要的防护措 施,以防止水土流失,毁 坏农田和地表水体。施工 过程中所用的和所剩的土 石方一般都要在附近获取 和处理,减少对附近土地 、水体的破坏。 (2)施 工管理区及施工营地必须 建设临时的施工污水排水 设施。建议在施工营地内 设临时化粪池,用于处理 施工生活污水,并在施工 场地内建设临时的排水沟 ,施工生产废水应经过土 坑沉淀过滤后与经化粪池 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通过 (略) 政道路下水 管道。 (3)严禁将废油 、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 体,施工机械应严格防止 油料泄露。施工材料如油 料、化学品等不宜堆在民 用水井及河岸附近,应备 有临时遮挡的帆布,防止 被暴雨冲刷进入水体而污 染水质。防止水土流失对 自 (略) 河体的不 良影响 | |||
环保措施: ①废弃土石方及建筑垃圾用于场地低洼地带的回填和挡护的建设,不外排,对周边环境影响轻微;②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由环卫部门进行清运处理,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 |||
有环保措施: ①应注意选用效率高、噪声低的机械,并注意对机械的维护保养和正确操作,保证在良好的条件下使用,减少运行噪声。②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高噪声设备应避免靠近和直对邻近居民点。③建议选购商品混凝土,不在现场进行搅拌。④要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午间、夜间施工,特别是夜间挖运土方作业。项目沿线经过部分居民区等敏感目标,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谨防工地施工扰民现象发生,一定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条例及相关管理规定,工地周边设置2m以上围挡。 | |||
有环保措施: (1)道路线位的选择尽 (略) 规划相协调,采取“靠而不近,离而不远”的原则;既不干扰、 (略) 规划,又便于 (略) 。项目在路线方案选择时遵循“少占地、少搬迁”的原则。在选择临时施工中,应注意减轻工程占地和施工对沿线植被资源的影响范围。道路施工期间,应采取绿化、护坡、驳岸等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2)在道路修建以后,根据施工占用土地、植被破坏情况及发展需要进行针对性绿化恢复种植。对于邻近居住区及施工区绿化时应考虑使之与附近人居建筑环境和原有的花草苗圃互相配合,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格局,提高观赏价值和减少滞尘的生态功能。 | |||
|
填表日期:2023-09-19
长汀县红色文化实践基地外围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
(略) 长汀县大同镇 | (平方米) | 20263 | |
长 (略) (略) | 郑绍玥 | ||
15000 | 2000 | ||
2026-07-31 | |||
新建 | |||
| |||
新建道路长890米(含下穿铁路全长160米),跨河桥梁一座;配套污水管网、雨水管网各2公里及相关附属设施。 | |||
其他措施: (1)施工场地应尽量不靠 近居民点。水泥料场、混 凝土搅拌及材料库不应设 在工地,应从相关材料厂 搅拌好后运到工地。 (2)运输道路及施工场地 应经常洒水,以减少场地 和汽车扬尘对居民的影响 。施工阶段对汽车行驶路 面勤洒水(每天4-5次 ),可以使空气中的扬尘 量减少70%,收到较好的 降尘效果。 | |||
生产废水 其他措施: (1)严格施工管理,加强 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 ,做到文明施工。施工过 程中开挖的土石方及护壁 泥浆严禁倒入地表水体或 堆在岸边。项目结束后应 清理场地,采取恢复措施 。施工期外排大量废弃土 石方,其中一些废弃物的 堆存地是临时的,大部分 废弃物可回收利用,用于 填地。同时,对取(弃 )土场采取必要的防护措 施,以防止水土流失,毁 坏农田和地表水体。施工 过程中所用的和所剩的土 石方一般都要在附近获取 和处理,减少对附近土地 、水体的破坏。 (2)施 工管理区及施工营地必须 建设临时的施工污水排水 设施。建议在施工营地内 设临时化粪池,用于处理 施工生活污水,并在施工 场地内建设临时的排水沟 ,施工生产废水应经过土 坑沉淀过滤后与经化粪池 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通过 (略) 政道路下水 管道。 (3)严禁将废油 、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 体,施工机械应严格防止 油料泄露。施工材料如油 料、化学品等不宜堆在民 用水井及河岸附近,应备 有临时遮挡的帆布,防止 被暴雨冲刷进入水体而污 染水质。防止水土流失对 自 (略) 河体的不 良影响 | |||
环保措施: ①废弃土石方及建筑垃圾用于场地低洼地带的回填和挡护的建设,不外排,对周边环境影响轻微;②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由环卫部门进行清运处理,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 |||
有环保措施: ①应注意选用效率高、噪声低的机械,并注意对机械的维护保养和正确操作,保证在良好的条件下使用,减少运行噪声。②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高噪声设备应避免靠近和直对邻近居民点。③建议选购商品混凝土,不在现场进行搅拌。④要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午间、夜间施工,特别是夜间挖运土方作业。项目沿线经过部分居民区等敏感目标,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谨防工地施工扰民现象发生,一定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条例及相关管理规定,工地周边设置2m以上围挡。 | |||
有环保措施: (1)道路线位的选择尽 (略) 规划相协调,采取“靠而不近,离而不远”的原则;既不干扰、 (略) 规划,又便于 (略) 。项目在路线方案选择时遵循“少占地、少搬迁”的原则。在选择临时施工中,应注意减轻工程占地和施工对沿线植被资源的影响范围。道路施工期间,应采取绿化、护坡、驳岸等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2)在道路修建以后,根据施工占用土地、植被破坏情况及发展需要进行针对性绿化恢复种植。对于邻近居住区及施工区绿化时应考虑使之与附近人居建筑环境和原有的花草苗圃互相配合,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格局,提高观赏价值和减少滞尘的生态功能。 | |||
| |||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