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苏州赛夫智居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年产智能消费设备10万台及智能消费电子零部件3000万套新建项目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决定的公吿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对苏州赛夫智居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年产智能消费设备10万台及智能消费电子零部件3000万套新建项目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决定的公吿

公告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7日。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公告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决定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决定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公告期限届满之日起六十日内提起行政复议,也可以自公告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

联系电话: 0512-*

通讯地址: 中国· (略) 吴中区明溪路18号

邮 编: *

联系单位: 苏州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局?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决定公开

序号

文件名称

文号

发文时间

相关附件

1

苏州赛夫 (略) 年产智能消费设备10万台及智能消费电子零部件3000万套新建项目

吴开管委审环建〔2023〕68号

2023/9/25

附件一?

附件一:

吴开管委审环建〔2023〕68号

关于对苏州赛夫 (略) 年产智能消费设备10万台及智能消费电子零部件3000万套

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苏州赛夫 (略) :

根据我国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对你公司报送的《苏州赛夫 (略) 年产智能消费设备10万台及智能消费电子零部件3000万套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编号:wdd613,以下简称报告表)批复如下:

一、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苏州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郭巷街道吴淞路南侧(租赁 (略) 厂房),项目建成后年产智能消费设备10万台、智能消费电子零部件3000万套。

二、根据你公司委托吴江 (略) (编制主持人:郁金国,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号:*46,信用编号:BH*)编制的《报告表》结论和技术评估报告(苏英评估〔2023〕0807号),该项目的实施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在切实落实各项污染防治、环境风险防范,确保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分析,该项目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得到缓解和控制。我单位原则同意《报告表》的环境影响评价总体结论和拟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三、该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在项目工程设计、建设和环境管理中,须落实《报告表》中提出的各项环保要求,确保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并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 厂区应实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含镍废水(3548.75吨/年,包括水溶性封孔后水洗废水)收集进入“含镍废水处理系统”预处理;含铬废水(1149.5吨/年,包括三价铬酸盐中和及中和后水洗废水、化学转化膜及后道水洗废水)、车间地面清洁水(900吨/年)收集进入“含铬废水处理系统”预处理;含氮磷废水(1861.7吨/年,包括氟化氢铵中和及后道水洗废水、化抛及后道水洗废水、阳极氧化及后道水洗废水、染色及后道水洗废水)、喷淋塔废水(840吨)收集进入“含氮磷废水处理系统”预处理;综合废水(1286.95吨/年,包括热脱脂及后道水洗废水、碱蚀及后道水洗废水)收集进入“综合废水处理系统”预处理。上述废水经预处理后合并进入“深度处理系统”处理并回用于生产线,不外排。纯水制备浓水(950.125吨/年)作为冷却塔补充水,不外排。蒸汽冷凝水(3000吨/年)、冷却塔强排水(1000吨/年)和生活污水(2400吨/年)接管至吴淞江污水厂。

设施排口废水执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回用水水质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及建设单位回用水要求;接管水质执行吴淞江污水厂接管标准。

2. 本项目中和、化抛、阳极氧化、染色工序产生的废气经侧吸+顶吸风罩收集进入“碱液喷淋+纳米中和材料中和装置”处理后通15米高排气筒(DA001-DA003)排放;镭雕、喷砂工序产生的废气经集气罩/密闭收集进入“布袋除尘装置”处理后通15米高排气筒(DA004)排放;注塑、丝印、废水处理站废气经集气罩/密闭收集进入“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通15米高排气筒(DA005、DA006)排放。废气收集率及去除率达到《报告表》要求,本项目排放的颗粒物、非*烷总烃、氮氧化物、硫酸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2/4041-2021);氨、硫化氢、臭气浓度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标准,本项目阳极氧化工艺基准排气量执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要求。加强各操作环节的环境管理,严格控制工艺废气的无组织排放,厂界不得有异味。

3. 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强噪声声源,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降噪措施。厂界排放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区标准。

4. 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落实各类工业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实现固体废物“零排放”。废滤芯、废切削液、废机油、封孔槽液、化学转化膜槽液

碱蚀槽液、化抛槽液、脱脂槽液、阳极氧化槽液、中和槽液、染色槽液、废活性炭、纳米中和材料、废包装桶、蒸发浓缩废液、含镍铬污泥、废水处理站污泥等必须委托具备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理,并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危险废物暂存场所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的规定要求,一般固废、生活垃圾委托专业单位回收或处理,防止产生二次污染。

5. 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根据项目风险评价等级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做好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采取切实可行的环境控制和管理措施,加强运输、储存、生产等环节的管理,确保安全作业,防止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6. 该项目在设计、施工建设和生产中总平面布局以及主要工艺设备、储运设施、公辅工程、污染防治设施安装、使用中涉及安全生产的应遵守设计使用规范和相关主管部门要求。

7. 建设单位应按《报告表》提出的要求对施工期和运营期执行环境监测制度,编制自行监测方案并开展监测工作,监测结果及相关资料备查。污水排口安装污染物在线监测设备,并严格按照环评报告要求,进行跟踪监测。

四、根据区域总量平衡方案,本项目污染物年排放量初步核定为:

????大气污染物:有组织 NOX≤0.1514吨、颗粒物≤0.0514吨、挥发性有机物≤0.079吨;无组织 NOX≤0.168吨、颗粒物≤0.*吨、挥发性有机物≤0.093吨。

生产废水污染物(接管考核量):废水量≤4000吨、COD≤0.21吨。

????该项目最终允许污染物排放量以排污许可证核定量为准。

????五、该项目实施后,建设单位应在排放污染物之前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环保部门办理排污许可相关手续,做到持证排污、按证排污。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办理环保设施竣工验收手续。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建设项目已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生态环境部门将依法进行查处。

六、 (略) 吴中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该工程的“三同时”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七、建设单位是该建设项目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收到批复后须及时将该项目报告表的最终版本予以公开。同时应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方案》(环发〔2015〕162号)做好建设项目开工前、施工期和建成后的信息公开工作。

八、如该项目所涉及污染物排放标准发生变化,应执行最新的排放标准。

九、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若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设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应当重新报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如超过5年方决定工程开工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须报重新审核。

公告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7日。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公告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决定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决定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公告期限届满之日起六十日内提起行政复议,也可以自公告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

联系电话: 0512-*

通讯地址: 中国· (略) 吴中区明溪路18号

邮 编: *

联系单位: 苏州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局?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决定公开

序号

文件名称

文号

发文时间

相关附件

1

苏州赛夫 (略) 年产智能消费设备10万台及智能消费电子零部件3000万套新建项目

吴开管委审环建〔2023〕68号

2023/9/25

附件一?

附件一:

吴开管委审环建〔2023〕68号

关于对苏州赛夫 (略) 年产智能消费设备10万台及智能消费电子零部件3000万套

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苏州赛夫 (略) :

根据我国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对你公司报送的《苏州赛夫 (略) 年产智能消费设备10万台及智能消费电子零部件3000万套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编号:wdd613,以下简称报告表)批复如下:

一、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苏州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郭巷街道吴淞路南侧(租赁 (略) 厂房),项目建成后年产智能消费设备10万台、智能消费电子零部件3000万套。

二、根据你公司委托吴江 (略) (编制主持人:郁金国,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号:*46,信用编号:BH*)编制的《报告表》结论和技术评估报告(苏英评估〔2023〕0807号),该项目的实施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在切实落实各项污染防治、环境风险防范,确保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分析,该项目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得到缓解和控制。我单位原则同意《报告表》的环境影响评价总体结论和拟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三、该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在项目工程设计、建设和环境管理中,须落实《报告表》中提出的各项环保要求,确保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并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 厂区应实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含镍废水(3548.75吨/年,包括水溶性封孔后水洗废水)收集进入“含镍废水处理系统”预处理;含铬废水(1149.5吨/年,包括三价铬酸盐中和及中和后水洗废水、化学转化膜及后道水洗废水)、车间地面清洁水(900吨/年)收集进入“含铬废水处理系统”预处理;含氮磷废水(1861.7吨/年,包括氟化氢铵中和及后道水洗废水、化抛及后道水洗废水、阳极氧化及后道水洗废水、染色及后道水洗废水)、喷淋塔废水(840吨)收集进入“含氮磷废水处理系统”预处理;综合废水(1286.95吨/年,包括热脱脂及后道水洗废水、碱蚀及后道水洗废水)收集进入“综合废水处理系统”预处理。上述废水经预处理后合并进入“深度处理系统”处理并回用于生产线,不外排。纯水制备浓水(950.125吨/年)作为冷却塔补充水,不外排。蒸汽冷凝水(3000吨/年)、冷却塔强排水(1000吨/年)和生活污水(2400吨/年)接管至吴淞江污水厂。

设施排口废水执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回用水水质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及建设单位回用水要求;接管水质执行吴淞江污水厂接管标准。

2. 本项目中和、化抛、阳极氧化、染色工序产生的废气经侧吸+顶吸风罩收集进入“碱液喷淋+纳米中和材料中和装置”处理后通15米高排气筒(DA001-DA003)排放;镭雕、喷砂工序产生的废气经集气罩/密闭收集进入“布袋除尘装置”处理后通15米高排气筒(DA004)排放;注塑、丝印、废水处理站废气经集气罩/密闭收集进入“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通15米高排气筒(DA005、DA006)排放。废气收集率及去除率达到《报告表》要求,本项目排放的颗粒物、非*烷总烃、氮氧化物、硫酸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2/4041-2021);氨、硫化氢、臭气浓度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标准,本项目阳极氧化工艺基准排气量执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要求。加强各操作环节的环境管理,严格控制工艺废气的无组织排放,厂界不得有异味。

3. 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强噪声声源,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降噪措施。厂界排放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区标准。

4. 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落实各类工业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实现固体废物“零排放”。废滤芯、废切削液、废机油、封孔槽液、化学转化膜槽液

碱蚀槽液、化抛槽液、脱脂槽液、阳极氧化槽液、中和槽液、染色槽液、废活性炭、纳米中和材料、废包装桶、蒸发浓缩废液、含镍铬污泥、废水处理站污泥等必须委托具备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理,并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危险废物暂存场所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的规定要求,一般固废、生活垃圾委托专业单位回收或处理,防止产生二次污染。

5. 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根据项目风险评价等级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做好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采取切实可行的环境控制和管理措施,加强运输、储存、生产等环节的管理,确保安全作业,防止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6. 该项目在设计、施工建设和生产中总平面布局以及主要工艺设备、储运设施、公辅工程、污染防治设施安装、使用中涉及安全生产的应遵守设计使用规范和相关主管部门要求。

7. 建设单位应按《报告表》提出的要求对施工期和运营期执行环境监测制度,编制自行监测方案并开展监测工作,监测结果及相关资料备查。污水排口安装污染物在线监测设备,并严格按照环评报告要求,进行跟踪监测。

四、根据区域总量平衡方案,本项目污染物年排放量初步核定为:

????大气污染物:有组织 NOX≤0.1514吨、颗粒物≤0.0514吨、挥发性有机物≤0.079吨;无组织 NOX≤0.168吨、颗粒物≤0.*吨、挥发性有机物≤0.093吨。

生产废水污染物(接管考核量):废水量≤4000吨、COD≤0.21吨。

????该项目最终允许污染物排放量以排污许可证核定量为准。

????五、该项目实施后,建设单位应在排放污染物之前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环保部门办理排污许可相关手续,做到持证排污、按证排污。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办理环保设施竣工验收手续。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建设项目已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生态环境部门将依法进行查处。

六、 (略) 吴中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该工程的“三同时”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七、建设单位是该建设项目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收到批复后须及时将该项目报告表的最终版本予以公开。同时应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方案》(环发〔2015〕162号)做好建设项目开工前、施工期和建成后的信息公开工作。

八、如该项目所涉及污染物排放标准发生变化,应执行最新的排放标准。

九、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若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设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应当重新报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如超过5年方决定工程开工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须报重新审核。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