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苏宏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水杨酸系列、丁位系列、茴脑系列、龙涎酮系列技改扩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关于江苏宏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水杨酸系列、丁位系列、茴脑系列、龙涎酮系列技改扩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江苏 (略) :
你公司报送的《江苏 (略) 水杨酸系列、*位系列、茴脑系列、龙涎酮系列技改扩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该项目实施将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不利影响,根据《报告书》结论、南京长三角绿 (略) 出具的技术评估意见(绿院评估〔2023〕438号),在全面落实《报告书》和本批复提出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后,不利影响能够得到减缓和控制。我局原则同意《报告书》的环评总体结论和拟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二、在项目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中,你公司应全过程贯彻清洁生产原则和循环经济理念,采用先进工艺和先进设备,加强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落实各项环保要求和风险防范措施,减少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项目单位产品物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等指标应达国内同行业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按“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的原则完善厂区给排水管网,污水管网应明管化。本项目雨、污水排口依托现有。含氟废水经现有“絮凝沉淀”预处理装置处理后,与高浓度工艺废水、真空泵废水经现有车间“隔油”装置处理后进入现有污水处理站物化处理系统(物化调节+臭氧氧化)处理后,再与设备冲洗废水、废气处理废水和生活污水混合至现有污水处理站生化处理系统(水解酸化+UASB+好氧+二沉+混凝沉淀)处理达接管标准后接管至淮安同方盐化 (略) 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2、本项目不新增排气筒,依托现有。
项目产生的工艺有机废气经管道收集、污水处理站废气经管道收集、危废库废气经集气罩收集、罐区有机废气经管道收集,上述经收集的废气混合至现有“碱洗+水洗+除雾+RTO+二级碱洗”装置处理后,通过35m高2#排气筒排放。
加氢工段产生的含氢废气经管道收集至“冷凝+水封+阻火器”装置处理后,通过15m高3#排气筒排放。
废液焚烧炉废气经管道收集至“SNCR脱硝+余热锅炉+干式吸收+布袋除尘+冷却塔+洗涤塔”装置处理后,通过35m高4#排气筒排放。
RTO燃烧废气中的SO2、NOx、二噁英类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2/4041-2021)表1排放限值,颗粒物执行表1“其他”排放限值;*醇、*苯、*醛、非*烷总烃、VOCS(参考非*烷总烃)和臭气浓度执行《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32/3151-2016)表1排放限值;氨、硫化氢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表2排放标准值;危废焚烧炉焚烧废气执行《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20)。
上述未被收集的废气无组织排放。厂区内非*烷总烃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2/4041-2021)表2排放限值;厂界*醇、*苯、*醛、非*烷总烃、VOCS(参照非*烷总烃)和臭气浓度执行《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32/3151-2016)表2浓度限值;厂界氨、硫化氢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表1二级新扩改建厂界标准值。
3、厂区合理布局,对主要噪声源采取隔音、消声或减震等措施,确保东、西、北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南厂界噪声符合4类标准。
4、本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是精馏残液、冷凝废液、废催化剂、废树脂、废油、含氟化物污泥、焚烧飞灰及残渣、废机油及废包装袋,其中精馏残液、冷凝废液、废油、废机油经厂内焚烧炉焚烧处理,其余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废水生化处理污泥须按照《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 5085.7-2019)要求进行危险特性鉴别,在鉴别结论明确前须按照危险废物相关要求暂存和处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危险废物的收集和储存必须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规定,危险废物的转移按《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及其它有关规定执行,防止二次污染。*酸应按照《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 34330-2017)《固体废物再生利用污染防治技术导则》(HJ 1091-2020)《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置技术规范 通则》(DB32/T4370-2022)等文件的要求及时开展环境风险定性及定量评价,评价结果环境风险可接受的前提下,开展定向利用可行性评估,评估结论可行后,满足定向利用各项指标要求的*酸作为综合利用产物定向销售利用,否则,*酸作为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5、做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落实《报告书》中提出的分区防渗要求,对危废焚烧装置区、生产车间、*类仓库、危险品仓库、原料仓库、成品仓库、事故应急池、循环水池、初期雨水池等进行重点防腐防渗。制定土壤、地下水跟踪监测计划和应急响应措施并落实到位。
6、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要求,定期排查突发环境事件隐患并开展应急演练。采取切实可行的工程控制和管理措施,配备环境应急设备和物资,依托现有事故应急池,防止生产过程、储运过程及污染治理设施事故发生。
7、加强施工期及运营期的环境管理。项目建成后,全厂设置以生产车间八、加氢车间二、生产车间七、罐区三为边界外100m,废液焚烧炉为边界外400m的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内禁止新建居民点、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建筑物。
8、按《 (略) 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苏环控〔1997〕122号文)的要求设置与管理排污口,并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在排污口附近醒目设置标志牌。按照《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819-2017)、《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日用化学产品制造工业》(HJ1104-2020)、《省政府办公 (略) 化工园区(集中区)环境治理工程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9〕15号)、《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全省排污单位自动监测监控全覆盖(全联全控)工作方案><2021年排污单位自动监测监控联网工作计划>的通知》(苏环办〔2021〕146号)等要求建设、安装在线自动监控设施,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严格按《报告书》要求制定和实施自行监测计划,建立污染源监测数据台账。
9、按《报告书》提出的方案开展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监测工作。
10、你公司应对污水处理、粉尘治理、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等环境治理设施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健全内部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运行和管理责任制度,严格依据标准规范建设环境治理设施,将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纳入“三同时”验收内容,确保环境治理设施安全、稳定、有效运行。
三、项目实施后,污染物年排放总量核定如下:
1、本项目水污染物(接管量):废水量≤56192.545吨,COD≤27.119吨、SS≤14.52吨、氨氮≤0.228吨、总磷≤0.159吨、总氮≤0.909吨、苯*醚≤0.027吨、石油类≤0.266吨、氟化物≤0.518吨、*苯≤0.005吨、盐分≤264.057吨。
本项目建成后全厂水污染物(接管量):废水量≤*.058吨,COD≤113.199吨、SS≤71.72吨、氨氮≤4.649吨、总磷≤0.547吨、总氮≤7.585吨、盐分≤1302.687吨、*苯≤0.109吨、石油类≤1.085吨、挥发酚≤0.194吨、二*苯≤0.02吨、AOX≤0.13吨、胺类≤0.99吨、氰化物≤0.08吨、氟化物≤1.018吨、苯*醚≤0.027吨。
2、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有组织):二氧化硫≤0.925吨、烟尘≤0.587吨、氮氧化物≤1.38吨、CO≤0.214吨、硫化氢≤0.001吨、氨≤0.096吨、硫酸雾≤0.003吨、氢气≤0.972吨、VOCS(包括*醇、*苯、*醛、非*烷总烃等)≤7.958吨、二噁英≤12.353TEQmg。(无组织):氨≤0.02吨、硫化氢≤0.0002吨、VOCS(*苯、*醇、非*烷总烃等)≤0.246吨。
本项目建成后全厂大气污染物(有组织):二氧化硫≤15.392吨、烟尘≤10.163吨、氮氧化物≤32.641吨、硫酸雾≤0.0039吨、HCl≤0.388吨、硫化氢≤0.028吨、氨≤0.528吨、CO≤1.449吨、VOCS(包括四氢呋喃、*醇、*酮、*苯、酚类、*醛、*酸*烯酯、*烯酸酯类、*醛、*醛、二*苯、非*烷总烃等)≤38.813吨、二噁英≤90.563TEQmg。(无组织):硫化氢≤0.0102吨、硫酸雾≤0.052吨、HCl≤0.26吨、氨≤0.159吨、粉尘≤0.026吨、VOCS(*苯、*醛、酚类、二*苯、*醇、非*烷总烃等)≤3.178吨。
3、固体废物:全部综合利用或安全处置。
本项目建成后全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不新增。
四、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你公司应当对《报告书》的内容和结论负责。
五、你公司应当在本项目启动生产设施或者在实际排污之前,按照《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重新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必须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施工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中应明确环保条款和责任,须按规定程序实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六、 (略) 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局、 (略) 生态环境局工业园区分局开展“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相关管理工作。你公司应在收到本批复后10个工作日内,将批准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略) 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局、市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略) 生态环境局工业园区分局,并按规定接受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日常监督检查。
八、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本批复文件批准之日起满5年,方决定开工建设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报我局重新审核。
(略) 生态环境局
2023年10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项目代码:2302-*-04-02-*)
(备案证号:淮工经发备〔2023〕69号)
抄送:江苏淮安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局,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局,市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略) 生态环境局工业园区分局
江苏 (略) :
你公司报送的《江苏 (略) 水杨酸系列、*位系列、茴脑系列、龙涎酮系列技改扩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该项目实施将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不利影响,根据《报告书》结论、南京长三角绿 (略) 出具的技术评估意见(绿院评估〔2023〕438号),在全面落实《报告书》和本批复提出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后,不利影响能够得到减缓和控制。我局原则同意《报告书》的环评总体结论和拟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二、在项目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中,你公司应全过程贯彻清洁生产原则和循环经济理念,采用先进工艺和先进设备,加强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落实各项环保要求和风险防范措施,减少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项目单位产品物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等指标应达国内同行业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按“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的原则完善厂区给排水管网,污水管网应明管化。本项目雨、污水排口依托现有。含氟废水经现有“絮凝沉淀”预处理装置处理后,与高浓度工艺废水、真空泵废水经现有车间“隔油”装置处理后进入现有污水处理站物化处理系统(物化调节+臭氧氧化)处理后,再与设备冲洗废水、废气处理废水和生活污水混合至现有污水处理站生化处理系统(水解酸化+UASB+好氧+二沉+混凝沉淀)处理达接管标准后接管至淮安同方盐化 (略) 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2、本项目不新增排气筒,依托现有。
项目产生的工艺有机废气经管道收集、污水处理站废气经管道收集、危废库废气经集气罩收集、罐区有机废气经管道收集,上述经收集的废气混合至现有“碱洗+水洗+除雾+RTO+二级碱洗”装置处理后,通过35m高2#排气筒排放。
加氢工段产生的含氢废气经管道收集至“冷凝+水封+阻火器”装置处理后,通过15m高3#排气筒排放。
废液焚烧炉废气经管道收集至“SNCR脱硝+余热锅炉+干式吸收+布袋除尘+冷却塔+洗涤塔”装置处理后,通过35m高4#排气筒排放。
RTO燃烧废气中的SO2、NOx、二噁英类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2/4041-2021)表1排放限值,颗粒物执行表1“其他”排放限值;*醇、*苯、*醛、非*烷总烃、VOCS(参考非*烷总烃)和臭气浓度执行《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32/3151-2016)表1排放限值;氨、硫化氢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表2排放标准值;危废焚烧炉焚烧废气执行《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20)。
上述未被收集的废气无组织排放。厂区内非*烷总烃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2/4041-2021)表2排放限值;厂界*醇、*苯、*醛、非*烷总烃、VOCS(参照非*烷总烃)和臭气浓度执行《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32/3151-2016)表2浓度限值;厂界氨、硫化氢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表1二级新扩改建厂界标准值。
3、厂区合理布局,对主要噪声源采取隔音、消声或减震等措施,确保东、西、北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南厂界噪声符合4类标准。
4、本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是精馏残液、冷凝废液、废催化剂、废树脂、废油、含氟化物污泥、焚烧飞灰及残渣、废机油及废包装袋,其中精馏残液、冷凝废液、废油、废机油经厂内焚烧炉焚烧处理,其余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废水生化处理污泥须按照《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 5085.7-2019)要求进行危险特性鉴别,在鉴别结论明确前须按照危险废物相关要求暂存和处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危险废物的收集和储存必须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规定,危险废物的转移按《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及其它有关规定执行,防止二次污染。*酸应按照《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 34330-2017)《固体废物再生利用污染防治技术导则》(HJ 1091-2020)《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置技术规范 通则》(DB32/T4370-2022)等文件的要求及时开展环境风险定性及定量评价,评价结果环境风险可接受的前提下,开展定向利用可行性评估,评估结论可行后,满足定向利用各项指标要求的*酸作为综合利用产物定向销售利用,否则,*酸作为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5、做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落实《报告书》中提出的分区防渗要求,对危废焚烧装置区、生产车间、*类仓库、危险品仓库、原料仓库、成品仓库、事故应急池、循环水池、初期雨水池等进行重点防腐防渗。制定土壤、地下水跟踪监测计划和应急响应措施并落实到位。
6、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要求,定期排查突发环境事件隐患并开展应急演练。采取切实可行的工程控制和管理措施,配备环境应急设备和物资,依托现有事故应急池,防止生产过程、储运过程及污染治理设施事故发生。
7、加强施工期及运营期的环境管理。项目建成后,全厂设置以生产车间八、加氢车间二、生产车间七、罐区三为边界外100m,废液焚烧炉为边界外400m的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内禁止新建居民点、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建筑物。
8、按《 (略) 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苏环控〔1997〕122号文)的要求设置与管理排污口,并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在排污口附近醒目设置标志牌。按照《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819-2017)、《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日用化学产品制造工业》(HJ1104-2020)、《省政府办公 (略) 化工园区(集中区)环境治理工程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9〕15号)、《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全省排污单位自动监测监控全覆盖(全联全控)工作方案><2021年排污单位自动监测监控联网工作计划>的通知》(苏环办〔2021〕146号)等要求建设、安装在线自动监控设施,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严格按《报告书》要求制定和实施自行监测计划,建立污染源监测数据台账。
9、按《报告书》提出的方案开展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监测工作。
10、你公司应对污水处理、粉尘治理、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等环境治理设施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健全内部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运行和管理责任制度,严格依据标准规范建设环境治理设施,将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纳入“三同时”验收内容,确保环境治理设施安全、稳定、有效运行。
三、项目实施后,污染物年排放总量核定如下:
1、本项目水污染物(接管量):废水量≤56192.545吨,COD≤27.119吨、SS≤14.52吨、氨氮≤0.228吨、总磷≤0.159吨、总氮≤0.909吨、苯*醚≤0.027吨、石油类≤0.266吨、氟化物≤0.518吨、*苯≤0.005吨、盐分≤264.057吨。
本项目建成后全厂水污染物(接管量):废水量≤*.058吨,COD≤113.199吨、SS≤71.72吨、氨氮≤4.649吨、总磷≤0.547吨、总氮≤7.585吨、盐分≤1302.687吨、*苯≤0.109吨、石油类≤1.085吨、挥发酚≤0.194吨、二*苯≤0.02吨、AOX≤0.13吨、胺类≤0.99吨、氰化物≤0.08吨、氟化物≤1.018吨、苯*醚≤0.027吨。
2、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有组织):二氧化硫≤0.925吨、烟尘≤0.587吨、氮氧化物≤1.38吨、CO≤0.214吨、硫化氢≤0.001吨、氨≤0.096吨、硫酸雾≤0.003吨、氢气≤0.972吨、VOCS(包括*醇、*苯、*醛、非*烷总烃等)≤7.958吨、二噁英≤12.353TEQmg。(无组织):氨≤0.02吨、硫化氢≤0.0002吨、VOCS(*苯、*醇、非*烷总烃等)≤0.246吨。
本项目建成后全厂大气污染物(有组织):二氧化硫≤15.392吨、烟尘≤10.163吨、氮氧化物≤32.641吨、硫酸雾≤0.0039吨、HCl≤0.388吨、硫化氢≤0.028吨、氨≤0.528吨、CO≤1.449吨、VOCS(包括四氢呋喃、*醇、*酮、*苯、酚类、*醛、*酸*烯酯、*烯酸酯类、*醛、*醛、二*苯、非*烷总烃等)≤38.813吨、二噁英≤90.563TEQmg。(无组织):硫化氢≤0.0102吨、硫酸雾≤0.052吨、HCl≤0.26吨、氨≤0.159吨、粉尘≤0.026吨、VOCS(*苯、*醛、酚类、二*苯、*醇、非*烷总烃等)≤3.178吨。
3、固体废物:全部综合利用或安全处置。
本项目建成后全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不新增。
四、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你公司应当对《报告书》的内容和结论负责。
五、你公司应当在本项目启动生产设施或者在实际排污之前,按照《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重新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必须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施工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中应明确环保条款和责任,须按规定程序实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六、 (略) 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局、 (略) 生态环境局工业园区分局开展“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相关管理工作。你公司应在收到本批复后10个工作日内,将批准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略) 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局、市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略) 生态环境局工业园区分局,并按规定接受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日常监督检查。
八、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本批复文件批准之日起满5年,方决定开工建设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报我局重新审核。
(略) 生态环境局
2023年10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项目代码:2302-*-04-02-*)
(备案证号:淮工经发备〔2023〕69号)
抄送:江苏淮安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局,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局,市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略) 生态环境局工业园区分局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