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关于220千伏航洋渔万送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防审批市政交通环保〔2023〕161号
防城港市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关于220千伏航洋渔万送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防审批市政交通环保〔2023〕161号
(略) 防城港供电局:
你公司报来的《220千伏航洋(渔万)送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及相关材料收悉。经审查,批复如下:
一、项目为新建项目(代码:2106-*-89-01-*),已获得核准批复,项目建设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220kV航洋变电站 (略) 港口区渔万半岛东湾大道与规划滨海公路交叉口西北侧地块;220kV输电线路 (略) 港口区、防城区,220kV航洋变电站中心坐标:108度22分3.052秒,21度37分44.053秒;海港~新兴Ⅰ、Ⅱ回220kV线路改接入航洋站工程起点:21度37分44.053秒,21度37分44.053秒,终点:108度24分40.621秒,21度42分14.363秒;竹坪~新兴220kV线路改接入航洋站工程起点: 21度37分44.053秒,21度37分44.053秒,终点:108度23分12.662秒,21度41分48.373秒;500kV海港站扩建220千伏航洋Ⅱ回出线间隔工程:108度24分33.552秒,21度47分31.09秒。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新建220kV航洋变电站工程主要包含新建1台主变,容量为1×180MVA;本期220kV出线4回,110kV出线7回,10kV出线10回;10kV并联电容器容量1×(5×6)Mvar;220kV线路工程主要包含:①海港~新兴I、Ⅱ回220kV线路改接入航洋站工程:新建改接线路路径长度约16.33km(不含改造段长度),其中双回架空线路路径长约14km,四回架空线路路径长约2km,单回电缆线路路径长约0.18km,双回电缆线路路径长约0.15km;对原海港~新兴I、Ⅱ回#02~#11段220kV线路进行改造,改造架空线路路径长度约为2.8km。②竹坪~新兴220kV线路改接入航洋站工程:新建改接线路路径长度约8.7km,其中同塔双回架空线路路径长约0.35km,同塔四回四侧挂线段路径长3km,同塔四回挂两回220kV线路段长5.2km,单回电缆线路路径长约0.15km。500kV海港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主要包含在海港站前期预留位置上新建220kV航洋Ⅱ回出线间隔1个。项目总投资为35430万,其中环保投资181万,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为0.51%。
二、同意你公司按照《报告表》中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项目建设。该项目建设在落实《报告表》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减少到区域环境可接受的程度。
三、项目应重点做好以下环境保护工作
(一)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水土流失。施工时制定合理施工时间,尽量避开雨天施工;施工场地采取围挡、遮盖措施;塔基面边坡采用石砌护坡。施工结束后,及时对杆塔施工区进行绿化覆土,开挖土方全部填筑于塔基内;线路塔基分片开挖,及时回填,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塔基定位、临时道路、堆料场、牵张场等临时施工占地布置应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合理规划施工季节和时间,尽量不在雨季施工;对必需经过生态保护红线的部分线路,采取高塔架空走线、无害化穿(跨)越方式,不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立塔;严格控制施工区域,禁止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施工。基础开挖控制范围,做好拦挡,避免土方进入生态红线,开挖土方及时苫盖。
(二)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在施工区和运输路段应进行洒水降尘,材料运输车辆加盖蓬布;施工时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临时围栏进行遮挡,合理控制施工作业面积;在线路塔基及电缆沟开挖时,应对临时堆砌的土方进行合理遮盖,减少大风天气引起的二次扬尘,线路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覆土回填。
(三)落实水环境保护措施。变电站施工时修筑临时沉淀池对施工废水进行沉淀处理,上清液回用于洒水抑尘;变电站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施工项目部修建的临时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输电线路施工人员租用当地民房,生活污水纳入当地污水处理系统。线路跨越广西防城港东西湾红树林自治区重要湿地,线路在跨越湿地施工时,应将施工场地设置在远离水体处,严禁向水中排放施工废水,禁止向水体中倾倒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含油设施的管理,避免油类物质进入附近水体,同时严禁在水体附近冲洗器械及车辆。
(四)严格落实防治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等环境保护措施,确保线路沿线环境保护目标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制》(GB8702-2014)要求。优化选线走向,选线应尽量避开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目标,对于避让不开的居民区采取局部调整塔位及塔高避让民房或采用高跨等方式以减少线路对公众影响。使用合理、优良的绝缘子来减少绝缘子的表面放电,使用能改善绝缘子表面或沿绝缘子串电压分布的保护装置。
(五)进一步优化工程设计,采用合理的塔形和施工技术,减少占地和对树木的砍伐,防止破坏生态环境。
(六)加强对项目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处置。项目线路拆除产生的废旧杆塔、导地线材料由建设单位物资部门统一回收利用;变电站值守和巡检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经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变电站运行中产生的废变压器油和废铅蓄电池,交由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七)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应避开休息时间。施工机械采取隔声、消声等降噪措施,以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材料选择上应要求提高导线加工工艺,防止由于导线缺陷处的空气电离产生的电晕,降低线路运行时产生的可听噪声水平。
四、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 (略)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编制验收报告并依法向社会公开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报告;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五、你公司接到本批复后5个工作日内, (略) 生态环境局,并按规定接受环保部门的监督检查。
六、本批复自下达之日超过5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我局重新审核。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须到我局重新报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略) 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
2023年10月13日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略) 防城港供电局:
你公司报来的《220千伏航洋(渔万)送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及相关材料收悉。经审查,批复如下:
一、项目为新建项目(代码:2106-*-89-01-*),已获得核准批复,项目建设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220kV航洋变电站 (略) 港口区渔万半岛东湾大道与规划滨海公路交叉口西北侧地块;220kV输电线路 (略) 港口区、防城区,220kV航洋变电站中心坐标:108度22分3.052秒,21度37分44.053秒;海港~新兴Ⅰ、Ⅱ回220kV线路改接入航洋站工程起点:21度37分44.053秒,21度37分44.053秒,终点:108度24分40.621秒,21度42分14.363秒;竹坪~新兴220kV线路改接入航洋站工程起点: 21度37分44.053秒,21度37分44.053秒,终点:108度23分12.662秒,21度41分48.373秒;500kV海港站扩建220千伏航洋Ⅱ回出线间隔工程:108度24分33.552秒,21度47分31.09秒。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新建220kV航洋变电站工程主要包含新建1台主变,容量为1×180MVA;本期220kV出线4回,110kV出线7回,10kV出线10回;10kV并联电容器容量1×(5×6)Mvar;220kV线路工程主要包含:①海港~新兴I、Ⅱ回220kV线路改接入航洋站工程:新建改接线路路径长度约16.33km(不含改造段长度),其中双回架空线路路径长约14km,四回架空线路路径长约2km,单回电缆线路路径长约0.18km,双回电缆线路路径长约0.15km;对原海港~新兴I、Ⅱ回#02~#11段220kV线路进行改造,改造架空线路路径长度约为2.8km。②竹坪~新兴220kV线路改接入航洋站工程:新建改接线路路径长度约8.7km,其中同塔双回架空线路路径长约0.35km,同塔四回四侧挂线段路径长3km,同塔四回挂两回220kV线路段长5.2km,单回电缆线路路径长约0.15km。500kV海港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主要包含在海港站前期预留位置上新建220kV航洋Ⅱ回出线间隔1个。项目总投资为35430万,其中环保投资181万,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为0.51%。
二、同意你公司按照《报告表》中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项目建设。该项目建设在落实《报告表》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减少到区域环境可接受的程度。
三、项目应重点做好以下环境保护工作
(一)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水土流失。施工时制定合理施工时间,尽量避开雨天施工;施工场地采取围挡、遮盖措施;塔基面边坡采用石砌护坡。施工结束后,及时对杆塔施工区进行绿化覆土,开挖土方全部填筑于塔基内;线路塔基分片开挖,及时回填,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塔基定位、临时道路、堆料场、牵张场等临时施工占地布置应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合理规划施工季节和时间,尽量不在雨季施工;对必需经过生态保护红线的部分线路,采取高塔架空走线、无害化穿(跨)越方式,不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立塔;严格控制施工区域,禁止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施工。基础开挖控制范围,做好拦挡,避免土方进入生态红线,开挖土方及时苫盖。
(二)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在施工区和运输路段应进行洒水降尘,材料运输车辆加盖蓬布;施工时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临时围栏进行遮挡,合理控制施工作业面积;在线路塔基及电缆沟开挖时,应对临时堆砌的土方进行合理遮盖,减少大风天气引起的二次扬尘,线路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覆土回填。
(三)落实水环境保护措施。变电站施工时修筑临时沉淀池对施工废水进行沉淀处理,上清液回用于洒水抑尘;变电站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施工项目部修建的临时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输电线路施工人员租用当地民房,生活污水纳入当地污水处理系统。线路跨越广西防城港东西湾红树林自治区重要湿地,线路在跨越湿地施工时,应将施工场地设置在远离水体处,严禁向水中排放施工废水,禁止向水体中倾倒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含油设施的管理,避免油类物质进入附近水体,同时严禁在水体附近冲洗器械及车辆。
(四)严格落实防治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等环境保护措施,确保线路沿线环境保护目标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制》(GB8702-2014)要求。优化选线走向,选线应尽量避开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目标,对于避让不开的居民区采取局部调整塔位及塔高避让民房或采用高跨等方式以减少线路对公众影响。使用合理、优良的绝缘子来减少绝缘子的表面放电,使用能改善绝缘子表面或沿绝缘子串电压分布的保护装置。
(五)进一步优化工程设计,采用合理的塔形和施工技术,减少占地和对树木的砍伐,防止破坏生态环境。
(六)加强对项目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处置。项目线路拆除产生的废旧杆塔、导地线材料由建设单位物资部门统一回收利用;变电站值守和巡检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经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变电站运行中产生的废变压器油和废铅蓄电池,交由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七)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应避开休息时间。施工机械采取隔声、消声等降噪措施,以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材料选择上应要求提高导线加工工艺,防止由于导线缺陷处的空气电离产生的电晕,降低线路运行时产生的可听噪声水平。
四、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 (略)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编制验收报告并依法向社会公开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报告;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五、你公司接到本批复后5个工作日内, (略) 生态环境局,并按规定接受环保部门的监督检查。
六、本批复自下达之日超过5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我局重新审核。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须到我局重新报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略) 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
2023年10月13日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