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巫溪县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自评自查情况报告

内容
 
发送至邮箱

2022年度巫溪县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自评自查情况报告

按照《 (略) 教育 (略) 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印送2023年对区县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方案的函》(渝教函〔2023〕464号)要求,我县认真组织开展2022年度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自评自查工作。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巫溪县位 (略) 市交界处,幅员面积4030平方公里,辖32个乡镇(街道),288个行政村、41个社区,总人口54万。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64所,其中高完中4所、初中15所、职业高中1所、小学77所、公民办幼儿园6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育研究进修学校1所;有教职工5895人,其中专任教师5323人,在校学生73577人。

二、履行教育职责情况

(一)落实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1.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2022年以来,召开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4次,县委、县政府研究教育工作28次,党政主要领导深入一线调研教育19次,进一步完善教育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和定期集中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坚持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未下达学校升学指标或以升学率来考核乡镇、部门、学校及教师,严禁学校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评价,出台义务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办学质量评价体系,修订完善《巫溪县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巫溪县中小学教师评价标准》。

(二)落实教育优先发展。

3.落实教育经费情况。2022年,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教育支出比上年降低3.38%;全县财政经常性收入比上年降低4.33%,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0.95个百分点。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小学、初中、高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比上年分别降低11.82%、11.79%、5.20%;中职学校增长9.26%。生均公用经费严格按照学前、小学、初中、高中、职高每生每年分别600元、7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标准安排,同时按照“保基本、补短板、扫死角”的原则,向边远、薄弱学校倾斜。

4.坚持教育规划、教育资源配置优先。启动县幼儿园、凤凰第二幼儿园、马镇坝南岸幼儿园3所幼儿园建设项目,移交云溪、澜溪2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完成徐家幼儿园改扩建,启动通城幼儿园改扩建。启动先锋小学、白马小学二期建设,三峡巴蜀中学、三峡人和街小学、重师附中、重师附小建设项目。加快实施尖山中学、巫溪中学学生宿舍、白马中学教学综合楼、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制定“互联网+教育”实施方案,高质量推动“三个课堂”建设(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开展编程教育、创客教育等,全面提升师生信息技术素养。

(三)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5.完善特殊教育和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通过特殊学校就读、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等方式,妥善安排适龄残疾儿童青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加快推动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工作,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1.5%,公办园在园幼儿人数占比达51.2%,普惠性幼儿园幼儿覆盖率100%。合理规划布局,扩大学前资源,新增5所公办幼儿园,改扩建3所城区小学附设园,增加公办园学位300个;新增2所民办园,增加学位540个。成立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定期研究专门教育各项工作,配齐学校法治副校长,落实学校安全管理,确保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6.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制定《巫溪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先后组建15个义务教育集团,将12所小规模学校纳入学区化管理,全县集团化办学率为85.7%。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城镇扩容增位,切实解决城镇挤、乡村弱和老百姓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需求。扎实推进“双减”工作,召开联席会议3次,组织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12次,停业整顿1家有证无照培训机构,查处6家非法培训,不再审批新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已审批学科类培训机构10个。配套推进“五项管理”,深入开展课后服务。

7.推进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发展。实施新课程改革推进计划,开展高中新教材全员培训,落实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强教师队*配备,引进高学历人才33人;推进高中项目建设,四 (略) 级教学改革课题9个、精品选修课程5个、课程创新基地1个、校本教研基地2个、优秀学生社团2个、教学改革示范校1所;引进优质资源,巫溪巴蜀云校实现高中学校年级全覆盖;高中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生源流失得到一定遏制。县职教中 (略) 级“双优”学校,建设作物生产技术、计算机应用(农村电商方向)专业校企双基地,占地面积、校舍面积均已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实训基地建设基本建成。

8.加强教师队*建设。落实教职工编制,中小学配备教师4609名,初中、小学师生比分别达到1:12.4、1:11.8;公办独立幼儿园配备教师224名;特殊教育学校配备教师34名。建立保障教师工资收入增长和动态调整机制,全面落实教师超额绩效工资政策和乡村教师待遇,2022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年平均工资水平为*元,公务员年平均工资水平为*元,义教学校教师年平均工资水平要高于公务员年平均工资水平。

(四)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9.落实校园安全稳定责任。严格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明确校园安全防护“乡镇属地、部门属事、学校主体、家长监护”联防联控工作网络;建立“三线三级”分级防控责任体系;健全“校长园长主要负责、支部书记共同负责、校级领导具体负责、教职员工现场负责”风险防控责任制;落实县教委领导包片区、科室包乡镇、干部包学校、校长包校点、老师包学生的长效管理模式。形成党委、政府、县属部门、学校家庭、公众社会共同参与、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的综合防护工作格局。

10.完善涉校涉生安全事故防范措施。不断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配备学校专兼职安全管理工作干部和校园专职保安,配备率达100%;为学校配齐物防设施,安装一键式报警器;在校园重点部位安装监控镜头4000个,实现重点部位监控全覆盖。加强校园日常安全管理,紧盯防火灾、防溺水、防中毒、防伤害、防欺凌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警示教育;强化校园安全隐患排查,落实“日周月”检查制度。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程度不高,农村“空”、城镇“挤”,城区和中心乡镇中小学学位不足。

(二)教师队*素质和结构不优。名优骨干校长、教师梯队建设需进一步加强;优秀教师引进难、留住难。

(三)学生评价和培养模式需进一步加强。以综合素质为导向的学生评价体系还不够健全完善,德育一体化落实还有差距,在拔尖学生、特长学生、特殊需求学生培养方面还需用力。

(四)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少数学校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程度不高,办学从教行为需进一步规范,教育改革创新力度还需加强。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不断提高教育普及和均衡水平。优化教育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二)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特色和育人质量。健全教育高质量发展机制,推进“五育并举”形成常态,完善教学教研互助机制,不断提升学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三)优化队*素质和师资结构。健全干部师资队*培养培训机制,全面提升管理者队*和专任教师队*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创新水平。

(四)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发展水平。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育发展体制机制,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推动全县教育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按照《 (略) 教育 (略) 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印送2023年对区县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方案的函》(渝教函〔2023〕464号)要求,我县认真组织开展2022年度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自评自查工作。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巫溪县位 (略) 市交界处,幅员面积4030平方公里,辖32个乡镇(街道),288个行政村、41个社区,总人口54万。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64所,其中高完中4所、初中15所、职业高中1所、小学77所、公民办幼儿园6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育研究进修学校1所;有教职工5895人,其中专任教师5323人,在校学生73577人。

二、履行教育职责情况

(一)落实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1.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2022年以来,召开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4次,县委、县政府研究教育工作28次,党政主要领导深入一线调研教育19次,进一步完善教育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和定期集中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坚持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未下达学校升学指标或以升学率来考核乡镇、部门、学校及教师,严禁学校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评价,出台义务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办学质量评价体系,修订完善《巫溪县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巫溪县中小学教师评价标准》。

(二)落实教育优先发展。

3.落实教育经费情况。2022年,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教育支出比上年降低3.38%;全县财政经常性收入比上年降低4.33%,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0.95个百分点。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小学、初中、高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比上年分别降低11.82%、11.79%、5.20%;中职学校增长9.26%。生均公用经费严格按照学前、小学、初中、高中、职高每生每年分别600元、7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标准安排,同时按照“保基本、补短板、扫死角”的原则,向边远、薄弱学校倾斜。

4.坚持教育规划、教育资源配置优先。启动县幼儿园、凤凰第二幼儿园、马镇坝南岸幼儿园3所幼儿园建设项目,移交云溪、澜溪2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完成徐家幼儿园改扩建,启动通城幼儿园改扩建。启动先锋小学、白马小学二期建设,三峡巴蜀中学、三峡人和街小学、重师附中、重师附小建设项目。加快实施尖山中学、巫溪中学学生宿舍、白马中学教学综合楼、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制定“互联网+教育”实施方案,高质量推动“三个课堂”建设(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开展编程教育、创客教育等,全面提升师生信息技术素养。

(三)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5.完善特殊教育和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通过特殊学校就读、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等方式,妥善安排适龄残疾儿童青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加快推动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工作,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1.5%,公办园在园幼儿人数占比达51.2%,普惠性幼儿园幼儿覆盖率100%。合理规划布局,扩大学前资源,新增5所公办幼儿园,改扩建3所城区小学附设园,增加公办园学位300个;新增2所民办园,增加学位540个。成立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定期研究专门教育各项工作,配齐学校法治副校长,落实学校安全管理,确保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6.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制定《巫溪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先后组建15个义务教育集团,将12所小规模学校纳入学区化管理,全县集团化办学率为85.7%。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城镇扩容增位,切实解决城镇挤、乡村弱和老百姓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需求。扎实推进“双减”工作,召开联席会议3次,组织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12次,停业整顿1家有证无照培训机构,查处6家非法培训,不再审批新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已审批学科类培训机构10个。配套推进“五项管理”,深入开展课后服务。

7.推进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发展。实施新课程改革推进计划,开展高中新教材全员培训,落实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强教师队*配备,引进高学历人才33人;推进高中项目建设,四 (略) 级教学改革课题9个、精品选修课程5个、课程创新基地1个、校本教研基地2个、优秀学生社团2个、教学改革示范校1所;引进优质资源,巫溪巴蜀云校实现高中学校年级全覆盖;高中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生源流失得到一定遏制。县职教中 (略) 级“双优”学校,建设作物生产技术、计算机应用(农村电商方向)专业校企双基地,占地面积、校舍面积均已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实训基地建设基本建成。

8.加强教师队*建设。落实教职工编制,中小学配备教师4609名,初中、小学师生比分别达到1:12.4、1:11.8;公办独立幼儿园配备教师224名;特殊教育学校配备教师34名。建立保障教师工资收入增长和动态调整机制,全面落实教师超额绩效工资政策和乡村教师待遇,2022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年平均工资水平为*元,公务员年平均工资水平为*元,义教学校教师年平均工资水平要高于公务员年平均工资水平。

(四)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9.落实校园安全稳定责任。严格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明确校园安全防护“乡镇属地、部门属事、学校主体、家长监护”联防联控工作网络;建立“三线三级”分级防控责任体系;健全“校长园长主要负责、支部书记共同负责、校级领导具体负责、教职员工现场负责”风险防控责任制;落实县教委领导包片区、科室包乡镇、干部包学校、校长包校点、老师包学生的长效管理模式。形成党委、政府、县属部门、学校家庭、公众社会共同参与、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的综合防护工作格局。

10.完善涉校涉生安全事故防范措施。不断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配备学校专兼职安全管理工作干部和校园专职保安,配备率达100%;为学校配齐物防设施,安装一键式报警器;在校园重点部位安装监控镜头4000个,实现重点部位监控全覆盖。加强校园日常安全管理,紧盯防火灾、防溺水、防中毒、防伤害、防欺凌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警示教育;强化校园安全隐患排查,落实“日周月”检查制度。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程度不高,农村“空”、城镇“挤”,城区和中心乡镇中小学学位不足。

(二)教师队*素质和结构不优。名优骨干校长、教师梯队建设需进一步加强;优秀教师引进难、留住难。

(三)学生评价和培养模式需进一步加强。以综合素质为导向的学生评价体系还不够健全完善,德育一体化落实还有差距,在拔尖学生、特长学生、特殊需求学生培养方面还需用力。

(四)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少数学校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程度不高,办学从教行为需进一步规范,教育改革创新力度还需加强。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不断提高教育普及和均衡水平。优化教育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二)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特色和育人质量。健全教育高质量发展机制,推进“五育并举”形成常态,完善教学教研互助机制,不断提升学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三)优化队*素质和师资结构。健全干部师资队*培养培训机制,全面提升管理者队*和专任教师队*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创新水平。

(四)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发展水平。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育发展体制机制,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推动全县教育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